高中思想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5.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5.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fff2ee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b.png)
在讲授新知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系列讨论题目,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是什么?”等。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多角度理解和思考。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我会邀请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并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和提炼。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我会布置一道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这道作业可以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阅读材料,或者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际运行案例的分析报告。通过作业小结,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复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将开始讲授新知识。我会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背景、性质、职能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结合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同时,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以促进他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将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例如,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这一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或者,以一次模拟选举活动为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通过情景创设,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容与过程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13b310a32d7375a417805d.png)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
教材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呈现问题,引出理论知识的学习,即:我国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权力;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产生方式和职权三个问题。
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因为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保障。
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人大的相关知识,进而感受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前面两个单元的延伸和深化,也为接下来学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打下了铺垫。
因此,本节课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生分析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高一学生在初中就已学过一些粗浅的内容,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在电视、新闻中看过有关人大的报道,这就为学习本课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从高一学生心理特点来说,由于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备受全国上下关注,青年学生由于其对新事物的敏感、好奇、热情等心理特点,对于本课所涉及的热点问题,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3.设计思想(1).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
(2)教法:①“引探教学法”:即“引导——探究教学法”的简称,其创立者是美国的兰本达教授,倡导此教学法是为了促进思维的发展,结合本框题教学内容特点,对陈述性知识的教学采取设置情境等活动形式引发求知动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②角色体验法:根据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原则,为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采用现场模拟、角色体验的手段,活跃气氛,增强视听效果,调动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2199b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d.png)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它的职能和地位;2.学习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选举、履行职责的方式和程序;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案例分析法;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法;3.问题解决法;4.互动式探讨。
五、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都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吗?你们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吗?为什么政治学家把它称为国家权力机关?引入学生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和思考。
2.讲授:教师结合PPT向学生介绍人民代表大会的定义、职能和地位,以及其组成和选举。
3.分组探究:教师让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所分配的任务,选择一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责的方式和程序,并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
4.展示合作:每个小组讨论完后,学生可在教室内开展展示与分享,通过互相交流和借鉴,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问题解决:教师针对学生展示和分享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解答,加深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人民代表大会定义、职能和地位组成和选举履行职责的方式和程序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七、课后作业:2.找一篇相关文章,分析当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职能和地位,以及它的组成和选举,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国家政治体系的理解和掌握。
但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切实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打造富有互动性的课堂氛围,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所学知识。
高中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3ec0f86bd4d8d15abf234ea8.png)
第五课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一〕注意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新旧知识的联络点,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适当适时选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包括图片、资料辅助教学,创设情景,给予刺激,引起注意,激发兴趣,扩展教学时空,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课程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二〕突破难点的设计思想。
本框难点“肩负人民的重托〞。
突破这个难点主要通过选取有代表性图片、视频资料,形象直观的展现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综合法和讨论探究法将难点分解,化难为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人大代表的知识点。
〔三〕突出重点的设计思想。
本框重点“人民代表大会〞。
突出这个重点主要采用情境式教学法、演绎归纳法和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发现、比较、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
在教学环节的把握上,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共同分析--获得认识—强化认识〞突出重点,了解人大。
〔四〕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的原那么。
本框内容所设置的问题,力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展开互动式教学,在教师引导下,让同学思考,进行讨论,打开思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受到训练。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人大和人大代表两大主题展开。
具体论述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常设机关;人大代表的职权、义务及其产生和任期。
〔二〕本框在全书中的地位本框题在政治生活教学内容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首先,它起着承上启下、加强教材知识体系化作用。
是对学生关于选举权等内容的巩固、提升,也是对公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化。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权体系的基石,前后两框题内容联系紧密,层层递进,是学习整个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切入点,学好本框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1de7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e.png)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定义和作用
2.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和职责
3. 掌握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机制和决策程序
4.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和职责,运行机制和决策程序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程序和与宪法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方式和决策程序
2. 讨论法:让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和意义
3. 视频展示:通过相关视频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机制和决策程序
六、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人民代表大会的概念和作用
1. 介绍人民代表大会的定义和作用
2. 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的重要性和作用
3. 讨论现实生活中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情况
八、教学评价
1.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通过作业和课堂小测验,评价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设置课程结束的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
九、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法和视频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际工作情况,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方式和决策程序。
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和目标的达成。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创新教案】1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创新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0f1536fc5da50e2534d7f1d.png)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参考教案1一、内容和解析1、内容:本框下设三目:第一目讲“人民怎样当家作主”,第二目讲“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第三目讲,“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2、解析:第一目是本框的情境导入。
教材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及活动,提出三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本框的教学内容。
第二目石情景分析,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的系统表述。
第三目讲述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二、目标和解析1、目标:(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及我国权力机关体系。
(2)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2、解析: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组成、职权以及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感受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讲到“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些概念时,学生可能会混淆。
有的同学甚至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一种开会、会议。
所以、老师在讲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讲清楚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得以实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则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
让学生真正弄懂。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政治学科的特点是内容多、时代感强,本节课的知识可以在计算机的支持下,选取典型材料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本节知识梳理目标检测配餐作业(二)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进行新课(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问题1、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463353f242336c1eb95e8b.png)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 【计划学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
2. 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运用事例说明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增强搜集资料、提炼资料的能力,能够从各种途径搜集、提炼、分析有关人大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活动的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相关活动的参与和对材料的分析,认同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并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信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让学生去体悟民主过程并且认同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不断完善的结论。
教学方式:问题探究法、知识归纳法、情境分析法
媒体运用:多媒体播放设备、投影片(PPT )
间接
人大代表
人民
直接
行使属于民主选举
组成
国家权力
代表人民行使
代表人民行使
人民代表大会行政、审判、
检察等机关
管理国家和社会
产生
对其负责受
其
监督参与
具体行使直接
(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过程】
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案例设计--反思表。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e3a41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4.png)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了解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3. 能够理解和解释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职权和工作方式;4. 培养学生的参政意识和民主素养。
教学内容和步骤:Step 1:导入(15分钟)1. 导入课题,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的概念和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它有什么职责和权力?它的作用是什么?”Step 2:讲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5分钟)1. 讲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定义和职能;2. 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和作用;3. 举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工作。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释,介绍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概念、作用和职责。
2.情景教学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案例和实际工作,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人民代表大会的案例和实际工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1.课堂讨论: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他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例如写一篇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作用的小论文,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
拓展延伸:1. 邀请相关专家或人员到课堂上讲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工作和案例,增加实践性和参与性。
2. 组织学生到人民代表大会机关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亲身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现实运行和效果。
3. 开展模拟人民代表大会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6.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6.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3e865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f.png)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概念、性质、地位及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和权利。
2.课堂小结:请学生撰写本节课的学习小结,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概念、性质、地位、职权以及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和权利。要求字数在300字左右,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3.调查研究:分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身边的人大代表是如何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学生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形成一份调查研究报告。
3.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提高政治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如调查研究、撰写论文等,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深入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案例分析:请学生选取一个近期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分析其背景、意义以及最终的实施情况。要求学生在分析过程中,结合课堂所学知识,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3.多元化教学手段,突破难点: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设计模拟人民代表大会、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民代表大会的运作方式,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组合作,促进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问题探讨、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强化思辨,培养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13:5.1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13:5.1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0fecc3a26925c52dc5bf6b.png)
『探究2』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为老百姓说话”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特点。有关“三农”、就业和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的焦点。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
3、情感目标: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 重难点
人大的主要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
教 学 过 程
教师 个性化设计
一、自主学习
1、『课前预习』请同学们在教材上划出重点内容,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2、让学生把不明白地方提出来。
二、『导入』
1、2015年“两会”热词有哪些?你对哪些方面感兴趣?
2、师补充两会相关情况,
三、人民当家作主。
1、回忆初中学过的相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观察54面图片,思考
我国人民是如何性事国家权力的?
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书55面
说说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课 题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和常设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以及与全国人大的关系;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及其权责。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2、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及任期:(结合第二课民主选举)
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d0a8c110661ed9ac51f3f3.png)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3.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图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2.通过正确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与“权力机关的权力”,培养辨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的学习,明确我国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2.通过模拟与讨论,从公民如何参与政治活动角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三、教学难点:人大代表权利和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讲授法、体验式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决定权或者立法权。
材料:新一届领导人选的确定和原
领导人的卸任
结论:任免权
材料: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
告并进行投票
结论:监督权
系。
知识回归──人大代表我来当角色扮演:人大代表
情境设置: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现
场
活动内容:根据当下的社会生活中
的问题,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活动规则:分组讨论和发言
学生进行角色扮
演,感受人大代
表的权利。
通过学生活动,在
特定的角色中内化
知识,增强使命感。
板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3:5.1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3:5.1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6e80beb52acfc788ebc962.png)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导入新课
3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让第1学习小组的同学介绍问卷调查结果,并展示他们到肇庆人大常委会的视频采访,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最高立法权B、决定权
C、立法权D、监督权
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易错点,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全面掌握。
课堂实练
5
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
通过我校梁广治校长当选端州区人大代表的图片,引导学生挖掘课本中人大代表的知识点:
1.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
2.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和任期
3.人大代表的权利和权力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教师提问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课题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课型
新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人
授课班级
高一(1)班
教材
内容
分析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本框题主要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与下一框题紧密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五课学习的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体系等
看采访视频,小组总结并回答问题。
通过采访视频,从肇庆市人大引入,让学生切实感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参与度。
自主学习
4
通过练习巩固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知识点
1、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在这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788d8d360cba1aa811da67.png)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全国人大的地位及职权,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2)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及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2、能力目标(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如分析说明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国家权力的。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运用事例说明关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
(3)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密切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支持和拥护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
(2)教学难点: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与地方各级人大的比较。
教法和学法:1、教法(1)讲授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导演”的角色,给予学生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角色体验法。
即通过情景设置,再现重、难点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3)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中利用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4)对比分析法。
通过分析材料填写表格,教会学生正确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2、学法(1)合作学习法。
即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2)自我探究法。
即学生要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对知识的理解,这也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3)演绎归纳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表格、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有机组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 5.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优教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 5.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7b112ea8114431b90dd8a9.png)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主要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内容:1.知识目标(1)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3)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
2.能力目标(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运用事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
(2)增强搜集、提炼材料的能力,能多渠道将搜集、提炼有关人民代表大会活动的有关资料。
(3)锻炼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人大代表团会议讨论模拟加强辩证看待问题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2)通过对人大代表的了解,树立权利、义务不可分割意识。
(3)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教学难点: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与人民代表的权利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希望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认可自己。
他们愿意在活动中展示自我,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另外,他们在初中阶段对这部分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为建构新知识体系打下了基础。
但是,高一学生很少亲身接触政府,对政府的职能和性质知之不多,学习本课有利于他们加深对政府的认识,并能从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三、教学方法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情境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方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课例:《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课例:《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6fa465fe4733687e21aa9f.png)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2009年3月5日-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在北京举行,并且地方各级的人大也相继召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关注和理解这次人大,把这一课提前到了3月下旬完成。
2、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关注社会重大事件,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重点难点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的职权。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自主探究:引导通过读报、上网、收看新闻和专题报道,自主探究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
2、角色体验:让学生以记者的角色采访人大代表,在与人大代表的面对面的交流中感受人大的风采,了解他们所肩负的重任。
让学生以代表的角色,关注“国事”“天下事”,仿写一份议案或建议书。
3、将图片、音乐、视频等有机组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七、课前准备1、学生分为两大组:A组活动主题为“我们看人大”,负责追踪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具体分为:代表调查、议程追踪、议案焦点等三个子话题。
B组活动主题为“我们访代表”,负责走访本校的人大代表。
要事先搜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写出采访提纲。
2、将了解的情况分主题整理,制成幻灯片,以便在课堂上交流八、教学过程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略十、作业设计了解议案的格式和要求。
如果你是区人大代表,请针对当前本区存在的老百姓普遍关注并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议案。
十一、教学反思1、安排教学进度的时候,应依据教学需要,借助时事政治进行整体把握,可以不拘泥于课本的顺序。
高中思想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优质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5b7dbf7c1cfad6195fa7f8.png)
会前培训:
请各位代表朗读教材第 55 页 第 一段熟悉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的。
人 民
民
主 人大代 选 行 政表、 审
组 成
产
举判
生
、检察等
机关
监察
各级
国家
权力
人机 关
代 民
行表 使
国家
权力
全国人民代 表 大会
国 家 权
地方各级人 民 代表大 会
3、请一位代表展示组内草案正式稿。
常
设
机 关
全国人民代
表 大会
职 权
地 位
国 家 权
地方各级人 民 代表大 会
力
机
关
性
会议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 民 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 报 告等。这表明全国人大拥有( )
A. 最高决定权 B. 最高监督权
C. 最高立法权 D. 最高任免权
请各位代表阅读教材 P57 第一段内 容
力
机
关
性
济南市中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小组会 议
请各位代表继续朗读教材 P55 页内容 找 出全国人大的职权、地位、常设机关等知 识点 ,为知识树添枝加叶,使它更加茂盛!
①独 立 完 成
济南市中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小组会 议
2、请各位代表向小组提交草案,就如何完善 知 识树进行组内讨论审议,并决定草案正式稿 。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
香。 花
请各位代表就如何建设美 丽校园,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 师 学生幸福感撰写议案,并发送 至以 下邮箱: 895323059@
感谢各位代表参 会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的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的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25ce3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b.png)
2. 人民代表大会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人民代表大会案例分析(20分钟)
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人民代表大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 教材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教材中未详细介绍的相关章节,如《宪法》中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条款,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和权力范围。
8. 鼓励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分享自己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七、板书设计
1. 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 定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 职能: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 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作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和作用,明白其他国家机关与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增强法治观念。
3. 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政治学习,提高公共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
4.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学习政治知识。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特性和重要性。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高一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高一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fbf4c273fab069dc51220126.png)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高一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案高一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案一、教学设计理念树立“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难点:人大代表的职权。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大会开幕视频)北京的三月,乍暖还寒。
人民大会堂内却是春意盎然,两会的召开把全国人民如期带入了中国政治的春天。
3月5日至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
党和国家领导人,近2821名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
这次会议通过了哪些重大决议,对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将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堂课我们将共同走进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到课堂知识贴近他们的生活,让课堂具有亲切感,为后面的问题设置创设情境,作好铺垫;同时自然点题。
)(二)新课推进教学互动,合作探究:材料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2821名代表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分组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材料表明了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教师:正确评价学生的讨论,并就第1题做出归纳:(1)我国是个地广人多的国家,所以不可能十三亿人口一起到北京集中开会。
(2)在我国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那就是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材料中体现了人大具有哪些职能?。
教师:首先评价学生的观点,然后点出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
让学生明白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教师总结归纳:通过以上两组问题的探讨,我们知道了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大发挥的作用怎么样,还与人民代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再走近人大代表。
高中优秀教案高一政治教案:《人民 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高中优秀教案高一政治教案:《人民 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80edf9844769eae109ed4c.png)
高一政治教案:《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高一政治教案:《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新课标要求(一)学问目标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力量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力量。
增加收集材料的力量,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人民代表大会★教学方法老师启发、引导,同学自主阅读、思索,商量、沟通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的活动,学问点较多,内容较生疏,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同学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大政治活动的详细程序和要求。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进行新课一、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老师活动: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思索、商量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同学活动:阅读课本,仔细思索并主动商量。
老师总结:人民通过挺直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打算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详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老师提问:同学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知道多少?请大家谈谈了解的学问。
同学活动:思索商量,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要求:理解人大与一府两院一委的职权及关系。
分析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活动方式和主要职责。
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科学精神:了解我国政治制度改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法制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增强法治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公共参与: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学会正确行使各项政治权利。
重点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
(重点)
人大代表的地位、权利及义务。
(重点)
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和人大代表的权利。
(难点)
【讲授】定标自学
1、明白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2、知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性质是怎样的?
3、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有哪些职权?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点。
)
【活动】合作探究(一)
【知识点一】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呢?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 54 页图片和 55 页第一段文字,共同体讨论。
共同体展示: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形成结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
”(PPT 显示)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过程,以箭头的形式,梳理与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
)
(设计意图: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常设机关、职权四个基本知识点)教师补充: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部分职权。
(PPT:显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作为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会议负责处理全国
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参照书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系统”图)
【活动】合作探究(二)
【重难点突破】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探究内容:
学生活动:共同体完成
讨论:决定权和监督权的区别。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决定权”是除立法之外的决定(通过和批准)全国或者地方重大事务的权利,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本年度的工作计划等重大事宜。
“监督权”主要体现人大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审议通过上年度的工作报告等。
另外,监督权是县以上各级人大拥有的职权。
(设计意图: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标注出各个职权的具体内容,再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识记人大的职权。
针对学生最容易混淆“立法权”、“决定权”与“监督权”,教师进行点拨。
)
总结规律: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在性质、地位、职权上的区别在于:全国人大往往有“最高”二字。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知识点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视频材料:申纪兰,全国人大代表,
1 作为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
活动 8【活动】合作探究(三)
【重难点突破】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材料: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公报(PPT 显示)
1、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并高票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全国人大代表们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从环境治理到教育公平,从反腐倡廉到依法治国向大会提交议案 521 件。
3、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质询案,要求依法对涉嫌渎职犯罪的有关司法人员及时立案侦查,防止冤假错案。
学生讨论:三段材料中,人大代表分别行使了什么权利?
教师点拨:(1)提案权:30个代表以上联名提交、或者代表团集体提交的叫“提案”;代表个人提交的叫“建议”。
(2)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学生活动:说说你知道的 2018 年热门提案议案有哪些?如何当好人大代表?
(设计意图:突破重点,准确认识人民代表不仅仅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
得出结论:当好人大代表可能需要具备以下素质——1、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2、良好的业务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3、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4、健康的体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