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云霄一中何少华
一、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学生应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亲自探索或“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并发展他们发现学习的能力。依据这一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原子结构的模型演变史中,设计由学生自主阅读、探索、归纳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发掘课本中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能自己做出总结。
“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所以在以氧化镁的形成过程为例从原子核外电子得失情况分析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循循诱导,并最终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会学生探索规律的方法。
创新学习理论提出人要在急剧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中生存发展,不仅在于学习已有的知识经验,即维持性学习,更要重视面向未来发展需要,在解决自己面临的新的问题中进行的创新性学习。本课教学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在了解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学习了科学家的探究精神之后,培养起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
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都将在信息化社会里寻求生存和发展,如果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里没有能够培养对知识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欲望,没有形成一种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将很难在今后踏入社会的过程中得到补偿。因此课堂教育不仅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要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和进一步发展的愿望,并获得一些思维方法,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二、学习任务分析
1、《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要求:①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②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③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④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①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体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②了解部分典型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并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知道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电子得失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的事实。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与氧气反应的本质。
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核的组成。在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中主要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原子结构模型和代表科学家,并引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这块内容中,首先给出了几种常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并介绍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然后以氧化镁的形成过程为例介绍了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在原子核的组成中,先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构成,后
介绍了原子核中各微粒之间的关系以及质量数的概念和原子组成的表示形式,最后介绍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同位素的应用以拓展视野的方式展示。
(2)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编排在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一第三单元。经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了缤纷的化学世界,也了解到了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这样的知识基础上,本节教材通过化学史中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不断探究和演变的过程引入原子结构内容,是本专题学习的一个终结和升华,将学生逐步带入一个完全的化学微观世界,充分诠释了本专题的主题“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在化学研究过程中,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就必须到微观世界去寻找原因,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因此只有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了解分子和离子的结构,才可以深入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本专题的学习是《化学2》中系统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等知识的基础,并且有助于学生在《化学1》后三个专题的学习中能从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角度认识某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体现了知识结构的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教学重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过电子得失形成稳定结构的过程;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及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对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相互关系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的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及概念的区别。
三、学习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对几种常见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核的组成,同位素的概念等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本单元内容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一种拓展和加深。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逐步培养起了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也了解到了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都为本节课学生对新的知识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学生从电子得失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掌握质量数、核素等新的概念。
我校属于重点中学,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对初中已接触过的知识学习的比较扎实,所以对本节大部分内容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基础上的巩固和加深、拓展,对于课堂上的很多问题都能快速说出答案,并且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也较强,能在课堂上形成较好的互动。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自主阅读中可能还存在各种问题。
⑵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能力尚还欠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的学习,知道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理论。
(2)掌握钠、镁、铝、氧、氯等常见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知道这类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常通过电子的得失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
(3)通过氧化镁的形成知道镁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
(4)知道原子的构成,懂得质量数和元素符号的表示法,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5)知道同位素和核素的概念,掌握常见同位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