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计数单位与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由小到大排列)
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位千、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由从右第一位到排列)考试题型。
1、从右起第九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第六位的左边第一位是(百万位)。
第六位的右边一位是(万位)。
2、4567098123读作(四十五亿六千七百零九万八千一百二十三),8在第(千)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它表示(8)个(千),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4567100000);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4600000000 )。
3、400900000000读作(四千零九亿),把它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是(40090000万);
把它改写成“亿”做单位的数是(4009亿);
4、由4个十亿、8个千万、5个十万和6个一所组成的数是(4080500006),它的最高位在右起第(十)位。 4800900050读作(四十八亿零九十万零五十),“四百零七亿零五十万零四百零三”写作(40700500403 )。
5、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数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6、比较大小 568009○56809 568009○568091 5690900○5690980
二、计数的方法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的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都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判断题
1、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2、计数单位有个位、十位、百位、位千、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
3、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结合图形记忆几何的概念
1、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可以量出长度。
2、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测量长度。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测量长度。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
画一条直线。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
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的角是
1度。
角的大小与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等腰直角三角形(45度、45度、90度)
三角板的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30度、60度、90度)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度。(如三角板上
45度+45度+90度 = 30
度+60度+90度 = 180度)
大于0度并且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
直角=90度大于90度并且小于180度是钝角
平角=180度
周角=360度
周角=360度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对顶角相等
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
180度。
用一幅三角板可以拼出 45度+30度 = 75 度 90
度+30度 =120 度 45度+60度 =105 度 45度+90度 =135 度 60度+90度 =150 度 45
度-30度 = 15 度
时针走1小时所经过的角度是30度。6时整时针与分针成
180度。9时与3时整都是90度;
12时整时针与分针成360度。
主要的题目
1、准确地画出75度 142度的角
2、准确地量出120度和60度的角
3、运用“对顶角相等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
180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角的计算。如上图
边
边
顶点
120度
求其它3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度?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重要提醒: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最好的方法,就是举例法,举例法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难题。
积的变化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乘以(或除以,0除外)几。
积的变化规律2: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积不变。
也就是
积的变化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0除外)几倍。
6×2= 12 8×125=1000 30×8=240
6×20=120 24×125=3×8×125=3×1000=3000 6×8=(30÷5)×8= 240÷5=48
6×200=1200 72×125=9×8×125=9×1000=9000 15×8=(30÷2)×8= 240÷2= 120
积的变化规律2: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
18×24=432 105×45= 4725
(18÷2)×(24×2)= 432 (105÷5)×(45×5)= 4725
(18×2)×(24÷2)= 432 (105×3)×(45÷3)= 4725
典型的题目
1、A×B= 120,那么A×2×B = (240 );A×2×B ×3=(720);
A÷ 2 ×B = (60 );(A÷ 2)×(B÷ 2)= (30 )
(A÷ 2)×(B× 2)= (120)
2、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除以3,积(不变);
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8,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乘8 )。
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乘4,积(乘12)。
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除以3,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除以 6 )。
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除以2)。
(提示:如果不会就举例,积的变化规律比较抽象,如果孩子的确不理解建议放弃,等孩子再过两年就会明白了,要想100分就一定要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