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效课堂教学几点反思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伴随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我们的课改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不管怎样,课堂效率的提升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所说的“高效课堂”说白了,就是“有效课堂的最优化”。我个人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就是:摈弃课堂上无效的、低效的环节,让课堂有效教学最优化、最大化。那如何减少课堂教学中的无效环节,利用暑假时间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将自己能想到问题汇总为以下几个方面,以期共勉。

1.课堂导入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导入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的设置的。所以,每一节新课的导入,都应当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如果教师的设计未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未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耗费了一定的时间,那么我们的课堂导入就是无效的。

2.多媒体的使用方面

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加入音乐,颜色,图片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与课本内容相关的高中物理情境,通过多媒体情境的创设,进行教学拓展了教学空间,给单调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注入了活力,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我们可借助它创设情境,解决难点,突破重点,但不能喧宾夺主。而现在的教学中好像不使用多媒体就不能成为一节好课,所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为了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潮流,人为的添上了一些图片或者音乐,确实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但同时也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对物理问题的思考而吸引到对

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的关注上,也极大的浪费了课堂时间而导致效率低下。

3、问题设置方面

精心设计的提问能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形成一个探索问题的情境,以便引导学生思考,化难为易,求得答案。如果在新授课中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或跨度太大,学生很难思考出答案,长期以往就会极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复习课中提问难度太小或密度过大,则就无法达到熟练知识并且会冲淡知识网络的构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问题设置时最好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注意题目的覆盖面及密度。

4、课堂语言方面

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还有一个原因是教师语言不够精炼,浪费了太多的课堂时间。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解说,引导,下指令,还是总结,语言都一定要是精准的,否则就会占用课堂的珍贵时间,课堂时间与其用来啰嗦,不如用来思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避免唠唠叨叨、为学生读题或重复学生答案等行为。

5.对待学生差异方面

在物理课堂中,尽管教师能够提供教学示范和活动情境,但学生因为有个体差异和不同的物理理论基础,学习能力必定有强弱之分。因此,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对学生平等相待,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以充分的信任,相信“信赖

往往创造奇迹”。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很重要,但通过回答问题而使课堂讨论得以展开,把讨论引向深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自信心则更不容忽视。教师可将学生对问题的错解作为切入点,引导、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美妙,学习原来可以如此愉悦,思考

原来可以如此幸福。

6、联系实际生活方面

与教材中事实材料显现的理想化实际相比,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贴近性,现实性强的特点。在物理科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实际来阐明物理概念、观点,并用物理学科的观点、理论去说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实现教学通俗化,加深学生理解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化深奥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疑惑为信服,从而大大增强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7、教学方法方面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

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以上是笔者从近几年的教研听课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一点粗浅看法,不全面或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行指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效性高的课堂教学也不可能是千人一面的。前人早就总结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是为佳法”。无论如何,教学是有法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