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核心机房冷通道封闭精确送风系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于风管上送风方案,精确送风方式由于地板下 需要400mm,而风管一般在250-300mm,对机房 梁下静高只多出100mm需求,一般机房都适合。
品种 地板
传统风管上 0 送风方式 冷通道封闭 180 精确送风
地转 隔热材料 风管 承台 总造价
200 0
500 0
700
0
50
275 450
在全集团首创性及可推广性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2019年科技进步与业务服 务创新奖申报材料
核心机房冷通道封闭精确送风系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
目录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2
成果概述 成果基本原理 成果主要特点(创新点) 成果实际应用情况 在全集团首创性及可推广性
成果概述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3
目的:解决核心机房局部过热及空调能耗高、装机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 特点:冷通道封闭、精确分配冷量、按需动态送风 应用:目前在我省4个核心机房已得到应用。对于老机房逐步改造,新机 房全部应用本成果。解决了传统送风方式造成机房局部过热、空调能耗高、 装机空间无法充分利用等问题。较传统方式,空调能耗下降了20-30% ,机房 空间利用率由原来的50%提升到90%,设备运行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12
为“全国首创”,入选首届中国通信网络节能论坛《中国通信网络节能优秀解
决方案汇编》;
得到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李跃副总裁亲临现场参观指导, 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全国推广。
无论老机房改造还是新建机房,我公司均有成功案例,“精确送风方案”具有很 强的适应性及可推广性。 集团公司已发文在全国予以推广。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10
传统方式 出风口44℃
精确送风 出风口35 ℃
成果实际应用情况
2 新建机房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11
效益分析
按单位机房面积测算成本,传统方式为700元/平方 米,本方案为450元/平方米,成本低。
现有机房采用上送风方式, 只能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改造
全程封闭冷气通道 设置风量调节装置 利用外部冷气资源
解决局部过热 降低空调能耗 提高机房装机密度
调整空调送风 温度、风压和 机柜送风量
封闭冷通 道,空调 冷风直接 输送至各 机柜
成果基本原理
2 新机房解决方案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6
问题
空调能耗浪费严重—送风效率(30%),冷量利用率(66%) 局部过热问题突出—近年来多次发生因过热造成的数据设备故障 装机空间利用率差—标准机柜平均装机20U,利用率50%
解决思路:合理组织气流 精确分配冷量
成果基本原理
1 现有机房改造方案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5
空调耗电
(KVA)
20904 32250 154 100 120 80
↑ 60% ↓ 30% ↓ 30%
注:机房面积400平方米
整改前温度分布 整改后温度分布
成果实际应用情况
1 现网机房改造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9
效益 分析.
改造 成本
送风软管、柜门改造和施工费用合计15万元
李跃总亲临机房现场对该方案进行了考察和指导,给予了充 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集团公司已发文在全国进行成果推广。
成果背景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4
1 数据、软交换等高功率设备大量使用,单位面积功耗成倍增长 2 气流组织混乱造成冷热混合,冷量与风量无法按需分配 3 每年高温季节都要采取风扇、冰块等应急手段应对机房过热状况
3
D创柜Dia新结iga3rg机构3arm am
气流组织 高效
降低空调 运行能耗
实现精确 送风
成果实际应用情况
1 现有机房改造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8
项目
方案 实施 前
方案 实施 后
百度文库
效果
机柜进风 温度(℃)
26-31
20 ↓ 6-11
送风量
(m3/H)
制冷量
(KW)
降低空 调能耗
空调能耗节约30%达到40KVA,节约电费25 万元/年。
提升装 装机空间由改造前的50%提升到90%, 机空间 利用率大大提高。
成果实际应用情况
2 新建机房
机柜前门设置密闭垂直 空腔冷通道
机柜底部设置调节阀, 调节出风量
机柜未装机处设置盲板 隔离冷热通道
空调节能率达到20%。
感谢!
新机房整体规划
“下送风上回风” ,机架“背对背,面对面”排列
设计新型机柜:机柜前门设置密闭垂直空腔冷通道
机柜底部设调节阀,调节出风口
大小实现精确配冷。
机架 剖面
隔板 调节阀
成果主要创新点
1
冷热通 道隔离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7
2
DDiia按 配agg2需 冷2rraa分 量mm
品种 地板
传统风管上 0 送风方式 冷通道封闭 180 精确送风
地转 隔热材料 风管 承台 总造价
200 0
500 0
700
0
50
275 450
在全集团首创性及可推广性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2019年科技进步与业务服 务创新奖申报材料
核心机房冷通道封闭精确送风系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
目录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2
成果概述 成果基本原理 成果主要特点(创新点) 成果实际应用情况 在全集团首创性及可推广性
成果概述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3
目的:解决核心机房局部过热及空调能耗高、装机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 特点:冷通道封闭、精确分配冷量、按需动态送风 应用:目前在我省4个核心机房已得到应用。对于老机房逐步改造,新机 房全部应用本成果。解决了传统送风方式造成机房局部过热、空调能耗高、 装机空间无法充分利用等问题。较传统方式,空调能耗下降了20-30% ,机房 空间利用率由原来的50%提升到90%,设备运行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12
为“全国首创”,入选首届中国通信网络节能论坛《中国通信网络节能优秀解
决方案汇编》;
得到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李跃副总裁亲临现场参观指导, 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全国推广。
无论老机房改造还是新建机房,我公司均有成功案例,“精确送风方案”具有很 强的适应性及可推广性。 集团公司已发文在全国予以推广。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10
传统方式 出风口44℃
精确送风 出风口35 ℃
成果实际应用情况
2 新建机房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11
效益分析
按单位机房面积测算成本,传统方式为700元/平方 米,本方案为450元/平方米,成本低。
现有机房采用上送风方式, 只能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改造
全程封闭冷气通道 设置风量调节装置 利用外部冷气资源
解决局部过热 降低空调能耗 提高机房装机密度
调整空调送风 温度、风压和 机柜送风量
封闭冷通 道,空调 冷风直接 输送至各 机柜
成果基本原理
2 新机房解决方案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6
问题
空调能耗浪费严重—送风效率(30%),冷量利用率(66%) 局部过热问题突出—近年来多次发生因过热造成的数据设备故障 装机空间利用率差—标准机柜平均装机20U,利用率50%
解决思路:合理组织气流 精确分配冷量
成果基本原理
1 现有机房改造方案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5
空调耗电
(KVA)
20904 32250 154 100 120 80
↑ 60% ↓ 30% ↓ 30%
注:机房面积400平方米
整改前温度分布 整改后温度分布
成果实际应用情况
1 现网机房改造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9
效益 分析.
改造 成本
送风软管、柜门改造和施工费用合计15万元
李跃总亲临机房现场对该方案进行了考察和指导,给予了充 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集团公司已发文在全国进行成果推广。
成果背景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4
1 数据、软交换等高功率设备大量使用,单位面积功耗成倍增长 2 气流组织混乱造成冷热混合,冷量与风量无法按需分配 3 每年高温季节都要采取风扇、冰块等应急手段应对机房过热状况
3
D创柜Dia新结iga3rg机构3arm am
气流组织 高效
降低空调 运行能耗
实现精确 送风
成果实际应用情况
1 现有机房改造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8
项目
方案 实施 前
方案 实施 后
百度文库
效果
机柜进风 温度(℃)
26-31
20 ↓ 6-11
送风量
(m3/H)
制冷量
(KW)
降低空 调能耗
空调能耗节约30%达到40KVA,节约电费25 万元/年。
提升装 装机空间由改造前的50%提升到90%, 机空间 利用率大大提高。
成果实际应用情况
2 新建机房
机柜前门设置密闭垂直 空腔冷通道
机柜底部设置调节阀, 调节出风量
机柜未装机处设置盲板 隔离冷热通道
空调节能率达到20%。
感谢!
新机房整体规划
“下送风上回风” ,机架“背对背,面对面”排列
设计新型机柜:机柜前门设置密闭垂直空腔冷通道
机柜底部设调节阀,调节出风口
大小实现精确配冷。
机架 剖面
隔板 调节阀
成果主要创新点
1
冷热通 道隔离
2008年科技与业务类创新成果评审汇报材料-- Page 7
2
DDiia按 配agg2需 冷2rraa分 量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