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创业板市场的情形构造.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创业板市场风险投资披露为本买者自负主营业务论文摘要创业板市场是专门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而设计的新型资本市
场。
同时, 其做为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之一,又是创业资本市场制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创业板市场的推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的构建仅仅是时机问题。
在我国目前市场还不甚健全、监管仍不够完善的现实条件下, 构建创业板市场应与健全资本市场监管相结合, 发展创业板市场应与完善公司监管机制相结合, 完善创业板市场应与培育理性市场投资者相结合。
创业板市场是专门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而设计的新型资本市场。
同时, 其做为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之一,又是创业资本市场制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创业板市场的推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的构建仅仅是时机问题。
然而, 在我国目前市场还不甚健全、监管仍不够完善的现实条件下, 有必要对如何建立我国创业板市场做一深入分析。
一、创业板市场建立的前提 1 严格的市场监管机制创业板市场是面向高风险的新兴中小企业, 上市标准低于主板市场。
上市公司普遍规模较小,与主板市场相比, 企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其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也较大, 资产与业绩评估分析的难度更高,出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要保证创业板市场的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 就需要相对严格、完整的市场监管制度。
创业板市场的监管理念是披露为本、买者自负, 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必须对日常交易进行监管, 执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 使股票价格真实、全面、迅速地反映其内在价值, 投资者可以根据披露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理性地选择投资对象, 以保证证券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
2健全的上市公司机制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必须有一个前提是产权明晰, 明确持股主体,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与组织制度, 实现价值形态分割; 其二, 创业板虽对企业无最低盈利要求, 但上市企业必须有两年以上活跃业务记录, 而且主管业务突出;其三,对公司管制有严格的要求, 以促使上市公司遵守上市规则及符合适当的商业守则。
以香港创业板市场为例, 创业板上市公司必须委任至少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聘任一名全职合资格会计师负责监督财务、会计及内部监管职能;指定一名执行董事为监察主任, 督促公司及董事遵守上市规则; 成立审计委员会审查有关内部
监管事宜。
健全的公司管理机制是创业板市场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
3 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偏高, 因此要求其投资者应是有能力对公司的业务情况及其风险作出透彻、
客观评价的熟练投资者。
通常,由于散户理解和处理信息能力相对较差, 绝大部分以做短线、追求买卖差额获利为主,投机成分较大, 易造成股市的动荡。
创业板市场所具有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及其买者自负的监管理念急需理性的市场投资主体, 其主要是指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资金优势、拥有专业的投资人员和分析人员, 因此可依据市场分析形成科学的投资决策,追求稳定的中长期投资收益, 有利于稳定市场、减少投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分配效率。
二、对我国建立创业板市场的建议在我国特定的市场条件下, 仍存在许多制约创业板市场建立的外部制度环境因素, 而这些因素正是我们在构建创业板市场应的过程中必须协同解决的 1 构建创业板市场应与健全资本市场监管相结合积极规范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管理, 降低市场系统风险。
在规范信息披露方面应尽量减少信息披露的突发性和频繁性, 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统一性, 杜绝政策、法规由内
幕渠道传出。
监管机构对违规情况,应积极主动采取整顿和执法行动, 加大执法力度。
健全市场法规, 使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渠道对违规者采取诉讼行动。
在非系统信息中, 会计信息是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目前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和国际接轨, 因此应借鉴国际管理对信息披露的要求, 那些已经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被证明有信息含量的会计信息, 我们也可以在适当的
时候要求披露。
同时, 由于我们投资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需要上市公司和信息媒介在披露方式、披露语言的运用、信息披露的顺序、披露的范围等方面注意投资者的需求, 向投资者的需求靠拢。
2发展创业板市场应与完善公司监管机制相结合香港创业
板市场的建立, 使国内的中小企业看到了希望, 纷纷要求上市。
然而, 在第一批上市公司中, 国内竟无一家, 究其原因是国内许多企业规模已具备, 业绩也不错, 但离国际化的差距还很大。
在公司财务管理、规范运作方面有许多亟待加强的地方。
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与完善需要有高质量的上市公司。
因此, 现阶段国内企业应在解决好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建
立规范的法人治理机构, 设立有效的内部监控系统, 确保公司遵守财务及监管规定, 并按照香港联交所的有关规定, 实行专业化管理, 突出主营业务,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起对公众股东负责的有效机制, 以促使其遵守上市规则和商业规则。
3完善创业板市场应与培育理性市场投资者相结合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大多资产规模较小, 经营年限较短, 市场风险较大,一般中小散户无力承担如此风险, 故入市参与交易的多为机构投资者。
创业板市场运作的成功有赖于专业投资者的成熟。
因此, 在构建市场制度的同时, 也需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与风险投资机构。
1997 年美国那斯达克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44, 正是接近半数的做市商们繁荣和稳定了那斯达克市场, 可以借鉴美国那斯达克市场的做市商制度, 适当修改有关法律和规定,培育以基金为龙头的机构投资者, 允许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社会公益基金借助专业投资公司投资创业板市场, 批准设立专业的风险投资基金、中外风险投资基金、国家科技创业基金等等, 从而壮大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队伍。
引入做市商制度, 培育机构投资者,崇尚理性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我国创业板市场平稳发展的必备条件。
综上所述, 创业板市场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