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优质参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0e5b780416fc700abb68fc6d.png)
护理评估
致病因素 慢支:吸烟;感染;大气污染; 慢支:吸烟;感染;大气污染;过敏 因素;其它(气候变化, 因素;其它(气候变化,免疫功能 低下,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遗传等) 低下,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遗传等) 慢阻肺: 慢阻肺:慢支 慢性肺心病:慢支、肺气肿;胸廓运 慢性肺心病:慢支、肺气肿; 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 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
病例
患者, 余年, 患者,男,67岁。反复慢性咳嗽、咳痰 余年,气促 岁 反复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 4年,下肢水肿不能平卧半年,加重 周。护理查体: 年 下肢水肿不能平卧半年,加重1周 护理查体: T38℃、P120次/分、R26次/分、BP100/80mmHg, ℃ 次分 次分 , 端坐呼吸,颜面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 端坐呼吸,颜面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 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 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双肺呼气 音延长可闻及干性罗音。心率120次/分,心音低钝, 音延长可闻及干性罗音。心率 次 分 心音低钝, P2亢进。肝右肋缘下 亢进。肝右肋缘下3cm,边缘钝,轻度触痛。双 ,边缘钝,轻度触痛。 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 :(1)血象: 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 )血象: WBC12×109/L,N0.95(2)胸部 线:双肺透光度 × ( )胸部X线 增强,双下肺纹理紊乱。右上肺动脉干〉7.6mm. 增强,双下肺纹理紊乱。右上肺动脉干〉 (3)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右偏,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右偏, Rv1>2.5mv,右室肥大。( )血气分析: 右室肥大。( 右室肥大。(4)血气分析: Pa(o2)<70mmHg,Pa(CO2)>40mmHg. 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阻塞性 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 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Ⅱ 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Ⅱ度)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标准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a3228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d.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一、疾病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
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
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临床表现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2.对症治疗、3.一般治疗、4.并发症治疗。
用药原则1.轻症病人口服板蓝根冲剂、复方感冒灵、蓝芩口服液、清开灵等及对症治疗为主。
2.有中度发热的病人可肌肉注射病毒唑或双黄连注射液。
3.合并细菌感染者口服复方新诺明或肌注青霉素治疗,高龄及病情严重者可以静脉使用1~2代头孢菌素类,过敏者可以选用喹诺酮类。
4.早期应用干扰素,可快速产生细胞抗病毒作用,使临床情况好转;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
疾病描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症状体征注意发热、头痛、咽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
体检:注意上呼吸道局部炎症改变及眼部表现。
注意心音强弱及心律有无异常。
疾病病因注意受凉、淋雨等诱因,有无感冒流行及与感冒患者接触史。
诊断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肺部疾病。
3.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ppt课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7b59c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9.png)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喉咙痛 等。这些症状可能伴随着其他并发症,如 中耳炎、心脏疾病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做出诊断。
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 疗。对于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 治疗。
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处理方式
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加强护理,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
如有持续高热、咳嗽等症状加重,应 及时就医检查
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定 期进行健康体检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疗经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如流感病毒、 鼻病毒等。此外,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急 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PPT课件
目录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病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毒或 细菌引起的鼻、咽、喉部感染, 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急性上呼 吸道感染可分为普通感冒、喉炎 、扁桃体炎等类型。
当前研究的不足
目前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长期随访和大规模 的临床研究。此外,对于不同病因和并发症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应该更加关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包括新药研发、疫苗 研制等方面。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的研究,以更好 地预防和治疗相关并发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4a7f2e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e.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发生,冬春季较多。
每人每年常有数次,一般通过飞沫传染及直接接触,偶可通过肠道。
常见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约占10%,另外还有肺炎支原体。
【诊断】(一)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居多,临床最多见。
早期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咽痛、鼻塞、喷嚏、咳嗽。
可有球结膜充血等症状,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
如病变侵犯到喉部可有声音嘶哑。
病程3~7天,但也可更长或甚至持续数周。
(二)特殊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多为柯萨奇病毒A组。
除有流涕、鼻塞、咳嗽和全身不适外,咽部可见疱疹,周围有红晕,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好发于春夏季,体检发现咽部充血,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
病程1~2周。
(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或增多,血沉稍快,C-反应蛋白正常或增加。
【治疗】(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食易消化食物,增加维生素,保持室内通风,适宜的温湿度。
(二)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剂,鼻堵严重给滴鼻剂等。
(三)病因治疗:因上感多为病毒所致,目前尚无较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现常用有病毒唑口服或静点;双黄连对病毒也有效。
早期、有条件时可选用干扰素。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菌素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c50b6083866fb84ae55c8d16.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简称上感,为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
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
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不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还可伴有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在有基础疾病病人,婴幼儿,孕妇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并有一定的传染性,应积极防治。
【流行病学】上感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好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
主要通过病人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
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大约有200种病毒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感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另有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发生,多见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杄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但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携带病原体的病人,由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
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成年人平均每年2~4次,学龄前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为4~8次。
【病理】组织学上可无明显病理改变,亦可出现上皮细胞损伤。
可有炎症因子参与发病,使上呼吸道黏膜血管充血和分泌物增多、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
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性分泌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3654ed6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c.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是各种综合征的症候群,包括普通感冒、咽炎、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及急性鼻窦炎等。
2.临床上常不能确定是病毒或细菌。
尽量作出病毒与细菌的鉴别,可限制抗生素使用,以防止耐药菌株出现。
经对儿童及最近成人的荟萃分析表明,即使不使用抗生素,绝大多数患者均有良好结果。
3.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咳嗽、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出现流涎、失声、鼻翼扇动、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及颈部和耳部疼痛等症状时须警惕气道梗阻的可能。
4.可查血常规、胸片、侧位颈部软组织X线片结合体检明确诊断。
5.怀疑有气道梗阻时应查血气分析,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6.多种传染性疾病和全身病毒感染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需注意鉴别。
病历摘要女性,35岁,受凉后发热2天,体温38.9°C,伴咳嗽,咳痰,量少,咽痛,声嘶。
无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痛。
既往体健。
查体:T38.5°C, HR 100次/分,神清语利,咽后壁及扁桃体充血,未见扁桃体肿大及脓苔,心律齐,双肺呼吸音清,腹软,无压痛。
【问题1】患者目前有无生命危险?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思路1: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气道梗阻表现,一般观察即可。
思路2:结合症状和查体无神经系统、肺部、腹部、泌尿系感染表现,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大,需查血常规助诊,胸片正常有助于鉴别肺炎的可能。
知识点气道梗阻高危1 .急性会厌炎一般好发于儿童、老年体弱的患者。
成人会厌炎死亡率较儿童高。
因为会厌周围组织间隙松弛,一旦发生炎症很容易出现急性严重的水肿,发病急,极易造成呼吸困难。
因窒息来不及抢救而死亡。
需要紧急处理,因为有气道阻塞的可能。
2.Ludwig (卢德维希)咽峡炎指发生于下颌下、舌下、亥页下等下颌下的口腔和颈部结缔组织进行性发展的多间隙的广泛急性蜂窝织炎,并常累及颈筋膜间隙甚至上纵隔,是头颈部最严重的感染之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精选全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3f222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3.png)
胸部影像学 检查无异常
鉴别诊断
➢ 过敏性鼻炎 • 症状:接触过敏原后出现突发性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和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脱
离过敏原后,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即消失 • 体征:鼻黏膜苍白、水肿 • 辅助检查: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皮肤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鉴别诊断
➢ 流行性感冒 • 病原体:流感病毒 • 临床特征: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定义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为鼻腔、咽或喉部 急性炎症的总称。
➢ “普通感冒”一词是指轻度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鼻充血与流涕(鼻溢)、 喷嚏、咽痛、咳嗽、低热、头痛及不适。
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在运动员中很常见。大多数 URTI为自限性病毒感染。URTI运动员的评估和治疗通常与普通人群相同。
膜炎症状 • 取病人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
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
➢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临床特征:咳嗽、咳痰明显,鼻部症状较轻 • 辅助检查:血白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升高,X线胸片常见肺纹理增强
鉴别诊断
➢ 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前期可有鼻塞、头痛等类似症状 如在一周内呼吸道症状减轻反而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类型
类型 普通感冒
急性病毒性咽炎和 喉炎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急性咽结膜炎 急性咽扁桃体炎
病原体 病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范本模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a26159802768e9950e73813.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疾病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鼻、鼻烟和咽部的急性感染,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
5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腋下及腹股沟处置冰袋、温水或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等。
(2)遵医嘱给予退热剂。
(3)保证患儿摄入充足的水分,给予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并适度保暖,避免因受凉而使症状加重或反复;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2、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如患儿病情加重,体温持续不退,应考虑并发症的可能,需及时报告医师并及时处理。
如病程中出现皮疹,应区别是否为某种传染病的早期征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促进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室温在18—22度,湿度50%-60%;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鼻塞严重时于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
5%麻黄碱液滴鼻,每次1—2滴。
对因鼻塞而妨碍吸允的婴幼儿,应在哺乳前10—15分钟滴鼻,是鼻腔通畅,保证吸允;注意观察咽部充水肿等情况,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片或行雾化吸入.4、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掌握上呼吸道个感染的预防知识和护理要点,懂得相应的应对技巧,如加强体格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以机体抵抗力,但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气候变化时添减衣服,避免过热或过冷。
鼓励母乳喂养,积极预防各种慢性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等.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如有伤感流行趋势,应早期隔离患儿,室内用食醋熏蒸法消毒.支气管炎(急性)的护理【疾病概述】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后为一些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气管常同时受累,故可称为急性支气管炎。
【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以减少对支气管粘膜的刺激,利于排痰。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fcc55dda67ec102de3bd898d.png)
(三)临床表现
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部分 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而以出血、穿孔等 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临床 特点为: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 几年甚至十几年,发作呈周期性,上腹部疼 痛呈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饥饿时疼痛, 进餐后缓解,可有午夜痛,患者往往被痛醒, 胃溃疡进食饱餐后上腹部疼痛明显。部分溃 疡病患者无明显疼痛,可有腹胀、厌食、嗳 气、反酸。
X线胸片检查大多数正常或仅有肺纹理
增粗。
整理课件
(四)治疗
1. 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给予足够热量。
2. 抗菌药物治疗:可口服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 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青霉素类(青霉素V钾 片、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先锋Ⅳ号、先 锋Ⅵ号等)和喹诺酮类药等抗菌药物。多数患者 口服抗菌药物即可,症状较重者可静脉应用抗菌 药物。
。
整理课件
(二)病因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近十多年来大量研 究充分证明,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 病因。
2. 胃溃疡Hp感染率为70-80%,十二指肠 溃疡Hp感染率为90%,溃疡病的年复发率 为50-70%,根除Hp可使年复发率下降至5 %以下。
2. 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 斯匹林、消炎痛等)是引起消化性溃疡 的另一常见病因。
(一)概述
1.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 生的压力。心脏收缩从左心室射出血液 使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在 血压记录中写在左上方,而心室舒张末 期至动脉血压为最低值称为舒张压,记 录在右下方。血压用mmHg或Kpa(千 帕)表示,如120/80mmHg(16.0/ 10.7Kpa)。
整理课件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acute tracheitis-bronchitis)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ebe718eb5a8102d277a22f5f.png)
◆辅助检查:
血象: 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 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抗链球菌溶血素“O” : 链球菌感染血中滴度可增高。
◆心理、社会状况
临床健康评估
• 临床评估是普通型上感 • 还是特殊类型上感、有无并发症 • 评估要点:根据健康史及身体状况
需除外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呼吸道传染病及急性阑尾炎等。 •
起病急, 高热 、咽部、流涎、厌食等。 体检 咽部充血、咽腭弓、腭垂、软腭等处 有2~4mm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 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 由腺病毒3、7型所致,好发于春夏季节,
呈散发或流行。
发热、咽痛、眼部刺激症状, 有时伴 胃肠道症状。体检见咽部充血,一侧或双侧 滤泡性结合膜炎,结膜充血及颈部或耳后淋 巴结肿大。
用0.5%麻黄素液滴鼻, 每次1~2滴,每天2~3次。 (3)咽部不适:给予雾化吸入,
年长儿润喉片含化或淡盐水漱口。
3. 遵医嘱使用药物的护理 抗病毒:三氮唑核苷 抗菌素:继发细菌感染
青霉素、大环内酯类
观察青霉素有无过敏反应、 高热:退热药口服乙酰氨基酚,注意剂量及副
作用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高热惊厥 :及时使用镇静止惊剂。
治疗原则
• 无特效治疗,采取休息、多饮温开水、 • 中药解表及对症处理、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 • 抗病毒治疗 • 继发细菌感染,给予青霉素,红霉素等治疗; • 疗程为10~14天。
【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1.体温过高: 2.患儿有不适感: 3.潜在并发症 : 4.家长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
1.体温恢复正常 2.患儿不舒适感消除 3.住院期间不发生并发症 4.家长熟悉预防感冒的常见知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16f3a72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6a.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且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
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罹患。
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后痊愈。
2.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性感冒病毒引起。
儿科学精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考点考题
![儿科学精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考点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ed91aef61fb7360b4c6583.png)
《儿科学》精讲复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简称上感,俗称“感冒”。
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它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一、病因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各种病毒、细菌和肺炎支原体等均可引起,以病毒多见,占90%以上,主要有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亦可继发细菌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常见的一种。
8.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A呼吸道合胞病毒B肺炎链球菌C肺炎支原体D衣原体E轮状病毒答案:A二、临床表现本病症状轻重不一。
与年龄、病原体及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
(一)一般类型上感常于受凉后1~3天出现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咽部不适发热等,热度高低不一。
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纳差、咳嗽、可伴有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
部分患儿发病早期出现脐周阵痛,与发热所致反射性肠蠕动增强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肺部呼吸音正常或粗糙。
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病程约3~5天。
如体温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应考虑炎症波及其他部位。
(二)两种特殊类型上感1.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 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
上感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菌是历年考试的重点,为多次考。
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粘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病程为1周左右。
24.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为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C.柯萨奇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答案:C2.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化验单5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化验单解析
![化验单5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化验单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3ef42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3.png)
化验单5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化验单解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化验单解析
所在栏目:化验单分享:35次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且细菌感染常可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发生。
本病通过唾液飞沫或接触传播,可常年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
一般为散发,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受凉、淋雨或过度疲劳,可以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原本正常存在于呼吸道或从外界入侵的病原体,可以迅速繁殖,引起本病。
病原体通过自身的毒力因子侵袭局部,引起鼻腔及咽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少量单核细胞浸润,同时伴有浆液性或黏液性渗出。
根据病因不同,可以分为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以及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主要是指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
本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
多为散发,偶见流行,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
一次患病后产生的免疫力不足,故可反复患病。
病因: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90%以上为病毒所致,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感染。
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和免疫特点,婴幼儿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若你患有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或儿童生活的环境不良如居室拥挤、通风不良、阳光不足、空气严重污染、被动吸烟、护理不当致冷暖失宜等,则易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使病程迁延。
临床表现:年长儿症状较轻,以局部症状为主,无全身症状或全身症状较轻;婴儿病情大多较重,常有明显全身症状。
(一)一般类型上感
常于受凉后1~3天出现症状。
1.全身症状发热、发燥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
部分患儿发病早可有阵发性脐周疼痛,有的类似急腹症,与发热所致肠痉挛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
婴幼儿起病急,多有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常持续2~3天至1周左右,常伴有呕吐、腹泻、烦躁不安,甚至高热惊厥。
2.局部症状和体征主要是鼻咽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痒、咽痛等,多于3~4天自然痊愈。
新生儿和小婴儿可因鼻塞而出现张口呼吸或拒乳。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淋巴滤泡,扁桃体可肿大、充血并伴有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肠道病毒引起者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
肺部听诊一般正常。
(二)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简称流感,潜伏期一般1~3天,起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典型流感,呼吸道症状可明显,而全身症状重,如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有的可引起支气管炎、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及恶心、呕吐等呼吸道外的各种病症。
体检可见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滤泡。
(三)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有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高热、咽痛、流涎、拒食、呕吐等。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腭垂、软腭等处有直径2~4mm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引起,常发生于春夏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
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眼部赤痛、咽部充血,一侧或双侧眼滤泡性结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有的伴胃肠道症状。
病程1~2周。
上呼吸道感染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喉炎、咽喉壁脓肿、淋巴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其中肺炎是婴幼儿时期最严重的并发症。
年长儿若患链球菌性上感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
辅助检查
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菌。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为自限性疾病,无须特殊治疗。
注意休息,多饮水、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作好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病因治疗病毒感染者可给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疗程3~5天。
流行性感冒可在病初应用磷酸奥司他韦口服,疗程5天。
如病情严重,继发细菌感染或发生并发症者,可加用抗菌药物,常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大环内酯类,疗程3~5天。
如为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肾炎或风湿热病史者,青霉素疗程为10~14天。
病毒性结膜炎可用0.1%阿昔洛韦滴眼,每1~2小时1次。
3.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高热惊厥者给予镇静、止惊处理;咽痛者可含服咽喉片。
护理诊断
1.舒适度减弱:咽痛、鼻塞与上呼吸道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热性惊厥。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作好呼吸道隔离,患儿与其他患儿或正常儿分室居住,接触者应戴口罩。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应避免空气对流。
2.促进舒适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以减少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饭后喂少量温开水以清洗口腔,年长儿饭后漱口,口唇涂油类以免干燥。
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和干痂,保持鼻孔周围的清洁,并用凡士林、液状石蜡等涂抹鼻翼部的黏膜及鼻下皮肤,以减轻分泌物的刺激。
嘱患儿不要用力擤鼻,以免炎症经咽鼓管向中耳发展引起中耳炎。
如婴幼儿因鼻塞而妨碍吸吮,可在哺乳前15分钟用0.5%麻黄碱液滴鼻,使鼻腔通畅,保证吸吮。
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
3.发热的护理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
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
为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可用温水擦浴,并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被。
加强口腔护理。
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有高热或热性惊厥史者须1~2小时测量一次。
退热处置1小时后复测体温,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惊厥发生或体温骤降。
如有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严重者给予静脉补液。
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若婴幼儿虽有发热甚至高热,但精神较好,玩耍如常,在严密观察下可暂不处理。
若有高热惊厥病史者则应及早给予处理。
4.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有呼吸困难者,应少量多餐。
婴儿哺乳时取头高位或抱起喂,呛咳重者用滴管或小勺慢慢喂,以免进食用力或呛咳加重病情。
因发热、呼吸增快而增加水分消耗,所以要注意经常喂水,入量不足者进行静脉补液。
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咳嗽的性质、神经系统症状、口腔黏膜改变及皮肤有无皮疹等,以便早期发现麻疹、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传染病。
注意观察咽部充血、水肿、化脓情况,疑有咽喉壁脓肿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同时要注意防止脓肿破溃后脓液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有可能发生惊厥的患儿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床边设置床档,以防患儿坠床,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
6.用药护理使用解热剂后注意多饮水,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高热惊厥的患儿使用镇静剂时,应注意观察止惊的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
7.健康教育
(1)儿童居室应宽敞、整洁、采光好。
室内应采取湿式清扫,经常开窗通气,成人应避免在儿童居室内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合理喂养儿童,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换乳期食物,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维生素;要营养平衡,纠正偏食。
(3)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加强呼吸机的肌力与耐力,提高呼吸系统的抵抗力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4)在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避免带儿童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如有流行趋势时,可用食醋熏蒸法消毒居室空气(每立方米用食醋5~10ml,加水1~2倍,加热熏蒸到全部汽化。
)
(5)在气候骤变时,应及时增减衣服,既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又要避免过多地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