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和新体育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改革和新体育教学
摘要: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落实新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和运用新课改的一些尝试,在对“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进行问述的基础上,探讨开展体育创新教育的课程方案设计问题,为进行体育创新教育实践而尽自己的努力。
Abstract: How to carry out new course standard and carry out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outline in PE teaching? The article makes some attempt of using new course reformation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and discusses how to make course plan design of PE innovative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expatiating the basic theory of “PE innovative education” to make own effort to make innova tive education practice.
Key words: New course Health PE teaching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课题,体育课教些什么,该怎么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认真学习新课程的内容,抓住新课程改革的中心,有针对性地学习本专业的具体内容,领会其精神意图,学习、研究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选择、更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体育课教学中作出一些新的尝试。
一、新课程改革中对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思路
新课程是指2000年国家开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新课程改革遵照:“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实际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具有民主和法制精神;形成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乐于创新、勤于动手,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身心健康、体质强壮,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2.新课程中对学校体育的定位
在新课程的结构中重新界定了学校体育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是“基础教育”,而不是以往的定位:“是整个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家教育部新编的《体
育与健康》新大纲从2001年在全国实施,不仅从名称上把过去的《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更重要的是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有了重大突破,确定以健康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是与育人总目标要求一致的,因为健康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第一位的。新课标中还对新的健康概念予以阐述,即:“健康三维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五要素说”(身体健康;情绪健康;智力健康;精神健康;社交健康)。新大纲还十分强调体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健康是每个人生存、生活、学习、工作的前提。新大纲的首要任务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改变以往的提法增强学生的体质。强调通过“三基”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锻炼,自我评价,为身体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思想品德方面,强调了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在教学内容、方法运用、成绩考核、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革。以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为标志,贯彻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新大纲在层次性、实用性、灵活性、特色性、人文性等方面都进行了补充和改革,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二、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尝试
1.激励学生的活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有兴趣才会有积极性,新课程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兴趣,竞争等手段精心策划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教育工作都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能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情节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力一面效果特别明显,通过游戏、故事、动画等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体育课灵活多变、高潮迭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爱好得到发展,兴趣得到培养。在激励学生的活动兴趣方面,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地域特点等条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成富有趣味性且生活化的游戏,学生会更有兴趣,会更加积极地参与。②适当制造一定的紧张气氛。适当的紧张气氛会使学生有紧迫感,利用比赛形式进行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竞争意识,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努力地完成锻炼活动。③“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运用丰富的语言激励学生,要恰当地把握机会多给学生鼓励。如:“大家看某某的表演他做得真棒”,“我相信你能做的更完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做得很好,继续努力”等语言进行激励,丰富形象的语言鼓励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还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④此时无声胜有声,当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教师对对他们的微笑、点头、竖大拇指等非语言性动作奖励也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教师经常走近学生拍拍肩、摸摸头等,都是对学生表示出一种无声的赞扬,对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2.创设主动探索空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