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区位论
(Location theory)
第一节 区位论的产生和初期发展 第二节 近现代区位论 第三节 经济活动区位
• 区位一词源于德语的“standort”,英文译 为“location”,日文译成“立地”。
• 区位指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位置。 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 区位论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优化的学科。
• (2)杜能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 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
• (3)假定:“孤立国”。与外界完全隔 绝的社会经济单位。
3.方法
• 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工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他地区隔
• 宏观区位论是关于一国或一地区经济活 动综合布局的优化选择理论;微观区位 论是论述具体生产部门或经济设施分布 地点优化选择的理论。
一、古典区位论
• 1、早在18世纪。欧洲古典经济学家如康 提隆、斯密、毕什等探讨并论述过运费、 距离、运输等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 2、特点: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出发,研 究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
四、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1、理论背景
• 1900S初,韦伯A·Weber, • 《 工 业 区 位 论 —— 区 位 的 纯 理 论 》 和
《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 本主义理论》。 • 根据19世纪60年代后德国和西欧的工业 发展资料,建立了推理和应用的区位论 体系。
2、理论假设
• (1)所分析的对象是孤立的区域,对工 业区位的分析仅限于经济因子,并假定 此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是相同的。
5、杜能圈
• 杜能圈:为求地租收入极大化,农场经 营随着与城市距离远近成同心圆式的空 间配置
6、杜能圈农业布局6层次
• (1)自由农作圈,蔬菜和牛奶等鲜活农产品。 • (2)林业圈,木材,用于能源。 • (3)轮作农作圈,粮食。 • (4)谷草农作圈,粮畜产品,以粮食为主。 • (5)三圃农作圈,粮畜产品,以畜产品为主。 • (6)畜牧圈。(距城市51-80公里处) • 再向外是毫无任何经济价值的荒野。

5. 人 工 产 品 供 应 仅 来 源 于 中 央 城 市 , 城 市 食物供给仅来源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4.形成机制
经济指标:
✓(1)市场上的农产品销售价格决定 于经营产品的种类和经营方式,以 及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
✓(2)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和运 输费用之和。
• 地租收入公式
• 一般区位因素: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 地租等。(与所有工业有关)
• 特殊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地貌、水 质、地质等。(只与特定工业有关)
4、工业寻求最优区位3阶段
• (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 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 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 理的布局模式;
• 理想工业区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
• (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 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 何种变形;
• 企业新节省的劳动费必须大于增加的费 用。
• (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 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 应地发生何种变形。
• 1、1880年,德国经济学者W·Launhaldt。 • 由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构成
的“区位三角形”。 • 2、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西欧的机器
大生产空前发展,基础性工业,特别是 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 要使生产成本最低,则需要总运费最小 即
• f(m1r1+m2r2+mkrk)——min
即: P = p - (c + t) 杜能认为,运费t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 离中心城市越近,集约化程度越高;反 之,离中心城市越远,经营越粗放。
8.杜能区位论的意义
• 一是理论思维方法,及抽象演绎的孤立 法;
• 二是首次将区位和运输距离对人类经济 活动的影响加以理论化和体系化。
三、龙哈德区位三角形理论
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 1、杜能,V.Thünen • 区位理论的鼻祖。 • 1826,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
的关系》 Optimal agricultural land uses based on transport costs to market
2、形成背景
• (1)19世纪初,德国的农业面临由庄园 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了耕作业和畜牧 业的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
• (2)工业原料、消费地、燃料产地、劳 动力均为已知且数量不变。
• (3)生产和交换均为同一产品。 • (4)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比。
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
方向,理想中的工业区位是生产和分配 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为最低 的地方,此外,韦伯还指出应将劳动费 用和聚集效应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影 响区位选择的三个因素是:运输费用、 劳动费用和集聚力作用。
这种圈状分布,常被称为杜能圈。
三圃农作圈 谷草农作圈
轮作农业 林业
自由农作圈
城市
7.杜能圈理论的含义
• (1)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 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 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 (2)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 全取决于利润,
利润=产品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R=(P-C-Kt)Q P农产品市场价格;C生产费;Q产量;K距
城市(市场)的距离;t运费率 检验假说(十多年的农场经营数据)
• 区位地租:
• 在单一自然条件下,他探讨了距离城市 远近的地租差异,即所谓的区位和经济 地租。
同一集约程度单一产品的区位地租
R= (p-c-Kt)Q, R代表单位面积上的区 位地租
• 最小费用点的三个指向, 即决定工厂最佳位置的因子主要有:
• 运输成本 • 劳动力成本 • 集聚
3.基本概念
区位因子: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制约 因素。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 时得到的利益——费用的节约;针对工 业区位论的角度则指在特定区位进行特 定产品生产可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
分为特殊因子与一般因子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