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蛋白质和核酸(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
高一生物蛋白质与核酸的知识点
![高一生物蛋白质与核酸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cc35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e.png)
高一生物蛋白质与核酸的知识点蛋白质与核酸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在生物体内担负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为广泛存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核酸则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下面将详细介绍蛋白质与核酸的相关知识点。
一、蛋白质的概念和结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经肽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是生物体内最为重要的有机物之一。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如构成细胞和器官的结构材料、参与物质运输和储存、催化生化反应、免疫防御等。
蛋白质的结构包括四个层次: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指氨基酸通过氢键形成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链的空间折叠形态,四级结构是指多个蛋白质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
二、核酸的概念和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经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是生物体内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
核酸分为DNA(脱氧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RNA则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mRNA、tRNA和rRNA等。
核酸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碱基、糖和磷酸。
碱基是核酸的核心成分,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和尿嘧啶(U)五种,它们通过氢键相互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
三、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在细胞核中,DNA通过转录过程转录成mRNA,mRNA带着遗传信息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在细胞质中,mRNA通过翻译过程转化成氨基酸序列,进而合成蛋白质。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涉及到多个蛋白质和RNA分子的参与。
四、核酸的复制和转录核酸的复制是指DNA分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复制过程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复制过程是通过DNA聚合酶酶催化下进行的,每个DNA链作为模板合成一个新的DNA链,最终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二十二章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二十二章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https://img.taocdn.com/s3/m/96fcf0e96bd97f192379e9ed.png)
4〕与甲醛的反响:
〔2〕羧基的反响 1〕酸性
2〕酯化反响
3〕脱羧反响
〔3〕氨基、羧基共同参与的反响
1〕与水合茚三酮反响〔可用来鉴别α– 氨基酸〕: α-氨基酸可以和水合茚三酮发生呈紫色的反响:
O
OH O
+RCH O C H
OH
O
N2H
水合茚三酮
OO N
O OH
兰紫色
2) 成肽反响
第二十二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Amino acids、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
第二十二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Amino acids、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
一. 氨基酸的构造和命名 二. 氨基酸的性质 三. α – 氨基酸的合成 四. 多 肽 五. 核 酸
2.α-氨基酸的构型: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α-C均为手性碳,因此都具有
旋光性,且以L-型为主。
α-C为决定构型的碳原子:
3. 命名:由来源、性质命名。
氨基酸构型习惯用D、L标记,主要看α– 位手性碳, NH2 在右为D – 型, NH2在左为L – 型。
COOH
H 2N
H
CH3
L – 丙氨酸
自然界存在的氨基酸一般都是α– 氨基酸,而且是L–型。
O
O
RCH O C+ HCl RCH O CH Cl
N3H
N3H
O
O
RCH O C+NaOHRCH O C N+a
N3H
N2H
O R CHC O
NH2
OH H+
O R CHC O
生命科学中的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生命科学中的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e9e5c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6.png)
生命科学中的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及其生命现象的学科,其中的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属于其中的重要领域。
蛋白质与核酸是生命体系中最为基础和常见的大分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谓是生命功能调控的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与探讨。
一、蛋白质与核酸的概念及其结构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命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分子。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它们在体内担任着各种结构、传递、催化以及调控功能的重任。
而核酸是生命体系中的遗传物质,形成了DNA和RNA两种不同类型的核酸,DNA负责存储遗传信息,而RNA负责将遗传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功能。
蛋白质与核酸的结构也是二者相互作用的基础。
蛋白质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化学序列,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在局部呈现的空间结构,常见的包括a-螺旋和b-片层,三级结构指蛋白质整体的空间结构,包括局部折叠和全局折叠,四级结构指由多个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核酸的结构也具有大的类似性。
DNA分子大部分呈现出螺旋形状,通过镶嵌在螺旋内的氢键和VanderWaals力来保持稳定。
RNA的结构则有更多的变化,可以是线性或环形结构,提供了诸如催化反应和调控遗传信息等功能。
二、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在生命系统中,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体现出多种生物过程,如DNA复制、转录和翻译、RNA修饰、RNA剪切以及蛋白质的折叠和降解等。
其中,DNA复制是生命系统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过程之一,它需要依靠DNA聚合酶和其他辅助因子来实现。
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能够在模板链上识别特定的配对碱基并合成新的链,一旦出现错配会被修复酶进行纠错。
复制完成后,两个完全相同的双链DNA分子得以产生。
RNA转录也是生命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它可以从DNA模板中复制一份RNA分子,并且有着诸多的调控机制。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链滑动,在核酸序列上拼接RNA,以此形成RNA多肽序列。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https://img.taocdn.com/s3/m/774cdb8a783e0912a3162a56.png)
21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2、与亚硝酸反应
R CH COOH + HNO2 NH2
R CH COOH + N2 OH
氨基酸的一种分析方法,测定放出N2的量可计 算分子中氨基的含量。称Vanslyke氨基氮测定法。
21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3、与甲醛反 应
氨基酸中的氨基与甲醛发生亲核加成反 应,生成N,N-二羟甲基氨基酸。
COOH H NH2
R
COOH H2N H
R
D-α-氨基酸
L-α-氨基酸
蛋白质水解得到的α-氨 基酸几乎都是L构型。
COOH H2N H
CH3
L-α-丙氨酸
21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组成蛋白质的20种常见氨基酸
结构
名称
缩写
等电点
NH2CH2COOH
甘氨酸
Gly
5.97
NH2
H3C
C H
COOH 丙氨酸
2.根据蛋白质的溶解性和组成
分类表
3.根据蛋白质分子形状 球状蛋白质和纤维状蛋白质
4.根据蛋白质生物功能 活性蛋白质和非活性蛋白质
2021/7/31
21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称 为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或空间结构。
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在空间的走向和排布方式。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和β-折叠片两种形式。
21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三、α-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1、两性性质和等电点 2、与亚硝酸反应 3、与甲醛反应 4、氧化脱氨反应 5、脱羧反应 6、配位反应 7、与茚三酮反应
核酸和蛋白质基本性质及操作注意事项
![核酸和蛋白质基本性质及操作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5dee4593b3567ec102d8a9c.png)
核酸的组成
核酸 核苷酸
水 解
核苷
磷酸
戊糖
碱基
核
酸
核苷酸
代表戊糖, DNA而言为脱氧核糖, 代表戊糖,对DNA而言为脱氧核糖, 戊糖 而言为脱氧核糖 RNA而言为核糖; 而言为核糖 对RNA而言为核糖; 代表碱基 代表碱基 代表磷酸基 代表磷酸基
DNA的一级结构 的一级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 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 的一级结构是指 分子中核苷酸的排 从结构上来说是由脱氧核糖核苷 列顺序 ,DNA从结构上来说是由脱氧核糖核苷 从结构上来说是由 单磷酸通过 通过3', 磷酸二酯键 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高聚 单磷酸通过 ,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高聚 从同一个磷酸基的3’酯键到 酯键到5’酯键的方向 物。从同一个磷酸基的 酯键到 酯键的方向 定为链的方向 在大多数天然DNA分子长链 链的方向。 定为链的方向。在大多数天然 分子长链 的两端,总是有一个核糖带有自由的5’磷酸 磷酸, 的两端,总是有一个核糖带有自由的 磷酸, 而另一端的核糖带有自由的3'羟基 羟基, 而另一端的核糖带有自由的 羟基,前者称为 5'端,后者称为 端。DNA链的方向就是从5' 链的方向就是从 端 后者称为3’端 链的方向就是 端到3'端 端到 端。
影响DNA复性的因素
一:温度和时间。一般认为比Tm低25℃左右的温度是复性的 温度和时间。一般认为比 低 ℃ 最佳条件, 越远离此温度,复性速度就越慢 在很低的温度(如 复性速度就越慢。 最佳条件 越远离此温度 复性速度就越慢。在很低的温度 如 4℃以下 下,则不容易发生复性。 则不容易发生复性。 ℃以下)下 则不容易发生复性 二:DNA浓度。复性的第一步是两个单链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DNA浓度。 浓度 成核” 这一过程进行的速度与DNA浓度的平方成正比。 浓度的平方成正比。 “成核”。这一过程进行的速度与 浓度的平方成正比 即溶液中DNA分子越多,相互碰撞结合“成核”的机会越大。 分子越多, 即溶液中 分子越多 相互碰撞结合“成核”的机会越大。 分子,如多聚 三:DNA顺序的复杂性。简单顺序的DNA分子 如多聚 和 DNA顺序的复杂性。简单顺序的 顺序的复杂性 分子 如多聚(A)和 多聚(U)这二种单链序列复性时 互补碱基的配对较易实现。 这二种单链序列复性时,互补碱基的配对较易实现 多聚 这二种单链序列复性时 互补碱基的配对较易实现。 四:离子强度
1-3 蛋白质和核酸
![1-3 蛋白质和核酸](https://img.taocdn.com/s3/m/77954d3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8.png)
1.3 蛋白质和核酸考点一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和种类(1)氨基酸的结构(2)氨基酸的种类种类⎩⎪⎨⎪⎧必需氨基酸⎩⎪⎨⎪⎧特点: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种类:8种非必需氨基酸⎩⎪⎨⎪⎧特点: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种类:13种2.蛋白质的合成(1)多肽的形成过程①肽的名称确定:一条多肽链由几个氨基酸分子构成就称为几肽。
②H 2O 中各元素的来源:H 来自—COOH 和—NH 2,O 来自—COOH 。
③一条肽链上氨基数或羧基数的确定:一条肽链上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分别位于肽链的两端;其余的氨基(或羧基)在R 基上。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以血红蛋白为例)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概念检测](1)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都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3)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4)胰岛素的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教材拾遗]1.(必修1 P29正文)请叙述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2.(必修1 P32“与社会的联系”)熟鸡蛋更容易消化的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3.(必修1 P32“与社会的联系”)蛋白质变性后能(填“能”或“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理由是蛋白质变性后空间结构改变,但没有破坏氨基酸之间的肽键。
4.(必修1 P32图文213)人正常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球状,由它参与组成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如果血红蛋白某一处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就可能形成异常的血红蛋白。
这样的血红蛋白可聚合成纤维状,性质也与正常血红蛋白有差异,由它参与组成的红细胞就会扭曲成镰刀状,运输氧的能力会大大削弱。
【医学PPT课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酶)的结构与功能
![【医学PPT课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酶)的结构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5102972b770bf78a652954f2.png)
电子毒物如致癌剂或药物结合。
目录
2. 多肽类激素及神经肽
• 体内许多激素属寡肽或多肽
• 神经肽(neuropeptide)
目录
三、蛋白质的分类
* 根据蛋白质组成成分 单纯蛋白质 结合蛋白质 = 蛋白质部分 + 非蛋白质部分
目录
3.相邻肽平面构成二面角:
一个碳原子相连的两个肽平面,由于N1 -C 和C -C2两个键为单键,肽平面可 别围绕这两个键旋转,从而构成不同的构象。
目录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
• -螺旋 ( -helix ) • -折叠 ( -pleated sheet ) • -转角 ( -turn ) • 无规卷曲 ( random coil )
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 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 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
主要的化学键: 氢键
目录
(一)肽单元(peptide unit)
肽单元又称为肽 单位,是多肽链中从 一个α碳原子到相邻 α碳原子之间的结构, 由Linus Pauling和 Robert Corey于20 世纪 30年代末确定。
3. 氧化供能
目录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The Molecular Component of Protein
目录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
主要有C、H、O、N和S。 有些蛋白质含有少量磷或金属元素铁、 铜、锌、锰、钴、钼,个别蛋白质还含有碘 。
目录
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 体内的含氮物质以蛋白质为主,故测定生物 样品中的含氮量,可根据以下公式推算蛋白质的 大致含量: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4.3《蛋白质 核酸》课件 (共59张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4.3《蛋白质 核酸》课件 (共5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3ff71b0508763230121258.png)
⑥颜色反应
1.用试管取 2mL鸡蛋白溶 液;
2.滴加几滴 浓硝酸,微热
实验结果报告
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加热颜色变黄。 含有苯基的蛋白质均能发生别蛋白质。
颜(显)色反应与焰色反应
颜(显)色反应: 一般指有明显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 如:Fe3+(aq)与苯酚或SCN-(aq);
3、核酸的重要功能
(1)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 的载体,蛋白质的合成的模板,指挥着蛋 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和制造。
(2) RNA根据DNA提供的信息,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
【练习】
1、下列过程中,不可逆的是( C )
A.蛋白质的盐析 B.酯的水解
C.蛋白质白变性 D.氯化铁的水解
2、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
蛋白质
各种生物酶 均是蛋白质
动物的皮 革是衣服 的原料
驴皮熬制的 胶是一种药 材——阿胶
牛奶中的蛋 白质与甲醛 制酪素塑料
归纳蛋白质的性质:
1. 水溶性:有些可溶,有些难溶。
2. 水解:水解生成氨基酸。
3. 盐析:
O
4. 变性
CH2 C N CH2
5. 颜色反应 NH2
H
6. 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小结: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含有-NH2 及-COOH
2、氨基酸的性质: (1)具有两性:碱性和酸性 (2)成肽(缩合)反应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1、组成: 蛋白质是由C、H、O、N、
S 等元素构成的氨基酸分子通过 肽键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几万到几千万)的有机高分子 化合物。
人体内所具有的蛋白质种类达到了10 万种以上。
铜、汞、铅等重金属盐类、 醛、浓乙醇、丙酮等有机物; 物理:加热、剧烈震荡或搅拌、紫外线、 X射线、超声波等。
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蛋白质、核酸的结构性质
![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蛋白质、核酸的结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a74d73cc910ef12d2bf9e704.png)
目录
第一节 蛋白质元素组成及生理功能
第二节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第三节 肽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六节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第七节 蛋白质分类(自学)
思考
蛋白质主要元素组成:C、H、O、N、S 及 P、Fe、 Cu、Zn、Mo、I、Se 等微量元素。•
2 两性解离性质 (pI) 3 紫外吸收 4 变性与复性;
核酸分子杂交 ,增色效应,减色效应,Tm 5 颜色反应
蛋白质:茚三酮反应;双缩脲反应:酚试剂反应 核酸: DNA 与二苯胺反应,
RNA与甲基间苯二酚反应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主要内容:介绍氨基酸的结构、分类、 性质及肽的概念,重点讨论蛋白质的结构、 性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一级结构
化学结构
二级结构
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三级结构
空间构象
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包括二硫键的位置称为蛋白 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这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 它内寓着决定蛋白质高级结构和生物功能的信息。一级结构的 走向规定为N-端 C-端。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实例:
同功能蛋白质结构的种属差异与保守性 蛋白质前体的激活 核糖核酸酶的变性与复性 血红蛋白变构和输送氧的功能 血红蛋白异常病变—镰刀型贫血病
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核酸是遗传物质,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遗传信息传递的
中心法则之中
五、蛋白质、核酸的化学性质
1 大分子特性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和沉淀(盐析法,透析法) 核酸的沉降特性( 沉降系数 S)
动力学上更为合理 蛋白质(酶)活性部位常位于结构域之间,使其更具柔性.
蛋白质与核酸化学、理化性质与分类
![蛋白质与核酸化学、理化性质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092e8290242a8956aece495.png)
O
H 3C NH
NH
O
NH
O
胞嘧啶(cytosin蛋e,白C质)和核酸的胸化学腺、嘧理 啶(thymine, T)
化性质和分类
(二)、核苷酸的结构
核苷 =戊糖+碱基
+ 磷酸
=核苷酸
NH2
N
N
N
N
H OH2C
O
NH2
N
N
N
N
H OH2C
O
OH OH
OH H
腺嘌呤核苷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理脱氧腺嘌呤核苷 化性质和分类
无组织和器官特异性,也不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意义:是双螺旋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理 化性质和分类
2. DNA的二级结构:
(1)Watson—Crick双螺旋结构模型: 特点:
a.双链反向平行右手螺旋
b.糖-Pi 在螺旋外侧构成主链骨架, c.碱基在内侧且与轴平面垂直
d.配对碱基形成氢键,总是A与T、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理 化性质和分类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理 化性质和分类
(三)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
有的蛋白质分子由两条以上具有独立 三级结构的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相连聚 合而成,其中每一条肽链称为一个亚 基或亚单位(subunit)。 各亚基在蛋白质分子内的空间排布及 相互接触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理 化性质和分类
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0标准氨基酸 氨基(-NH2)和羧基(-COOH)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理 化性质和分类
COOH H2N—Cα—H
R
不带电形式
有机化学 第二十一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有机化学 第二十一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https://img.taocdn.com/s3/m/07cb112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0.png)
氨基酸等电点可由相应氨基酸盐酸盐的pKa值求 出。如丙氨酸盐酸盐,可看作一个二元酸,具有两
个平衡常数K1和K2
用碱调节丙氨酸盐酸盐水溶液pH值,当加入 0.5mol碱时,平衡中氨基酸正离子4的浓度与偶极 离子5的相同,[4] =[5]此时溶液pH值等于pK1,实 际上此溶液中只有50%的偶极离子5。当加入1.5mol 碱时,溶液中氨基酸偶极离子5的浓度等于负离子6, [5]=[6]此时溶液的pH值等于pK2 ,溶液中也含50% 偶极离子5。所以使丙氨酸完全以偶极离子5存在时, pH值应为pK1和pK2的平均值,这个pH值即为丙氨酸 的等电点(pI),pI=(pK1 + pK2)/2。根据表21-2数据, 丙氨酸盐酸盐的pK1为2. 3、pK2为9. 7,可求出丙 氨酸等电点为6. 0:
三、氨基酸的来源与合成 氨基酸不仅是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单元,而且它
们本身也是人体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具有特殊的 生理作用,因此氨基酸的生产和应用早就得到人们 的重视。
生产氨基酸主要有以下四条途径: 1.蛋白质的水解
由蛋白质水解制备氨基酸是从1820年开始的, 这是一个最古老的方法。味精早期就是由小麦蛋白 质—面筋水解得到。胱氨酸、半咣氨酸是由头发水 解制得的。
天然氨基酸,除甘氨酸外, α碳原子都有手 性,且都是L构型。氨基酸的构型是与乳酸相比而 确定的(也就是从甘油醛导出来的)。例如,与L -乳酸相应的L -丙氨酸的构型是:
正像糖类化合物一样,氨基酸的构型习惯于用 D,L标记法。如果用R/S法标记,那么天然氨基酸大 多属于S构型。但也有R构型的,如L-半胱氨酸为R构 型。
胺与羧酸反应很容易形成铵盐,当氨基和羧基存在 于同一分子时,可在分子内发生质子迁移而形成内盐 (zwitterion):
高鸿宾《有机化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高鸿宾《有机化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31bf52827284b73f2425082.png)
目 录第1章 绪 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二烯烃 共轭体系 共振论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芳烃 芳香性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 立体化学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 卤代烃 相转移催化反应 邻基效应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醇和酚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 醛、酮和醌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 羧酸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 羧酸衍生物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 β-二羰基化合物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 有机含硫、含磷和含硅化合物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 杂环化合物17.2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 类脂类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 碳水化合物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绪 论1.1 复习笔记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1.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生物学中的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
![生物学中的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d8ffe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a.png)
生物学中的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可以相互作用,并在细胞的许多生物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蛋白质和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
1. 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在了解这两种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结构。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长链,而核酸则由核苷酸组成。
氨基酸和核苷酸都有一定的结构特点。
氨基酸由羧基、氨基、和一个侧链组成。
这个侧链使氨基酸之间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这使得蛋白质具备了很多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另一方面,核苷酸由核糖或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一个核苷酸碱基组成。
在生物体中,蛋白质和核酸都呈现出相对稳定的三维结构。
蛋白质的复杂结构是由不同的氨基酸之间的共价键和氢键等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而核酸的结构则是由磷酸二酯键和氢键等可预测的二级结构组成。
2. 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和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相互作用之一。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激活或抑制基因表达、调节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参与免疫反应并以各种方式实现细胞信息的传递。
一种蛋白质与DNA的结合被称为DNA结合蛋白,这些蛋白质可以在DNA双链中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核苷酸序列,这些序列被称为DNA元件。
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的形成是由蛋白质表面上的特定氨基酸和核苷酸上的配合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一些蛋白质对DNA的结合可以实现DNA的双链打开并使其中的一个链暴露出,并使该链用于基因表达。
这些蛋白质被称为转录因子,主要用于对RNA的合成和基因表达的调节。
3. 蛋白质与RNA的相互作用除了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RNA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
RNA作为一种介于DNA和蛋白质之间的中介分子,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物过程。
其中,一些蛋白质可以与RNA结合并将其转录成蛋白质。
另外,由于一些蛋白质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它们也会在RNA 生物学中发挥作用。
例如,在RNA建模和RNA修饰中,某些蛋白质可以与RNA结合,使其更容易折叠并实现其生物功能。
蛋白质和核酸 大学有机化学
![蛋白质和核酸 大学有机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de7ed00290c69ec3d5bb75cf.png)
1.氨基酸的酸-碱性——两性与等电点
(1)两性
R CH NH2 COOH
+ H 2O
R
CH NH2
COO
-
+
H3 O
+
R
CH NH3
+
COOH
+
OH
-
R
CH COOH NH 3
H
OH R CH COOH NH 2 R CH COO NH 2
(2)等电点
R- CH-C O O NH 2
H
+
HO
-
R- CH-C O O NH 3
CHO OH OH OH CH 2 OH β
CHO CH 2 CH 2 OH H OH OH O H OH H H H H OH CH 2 OH H OH
OH
β
D
β D 2 脱氧呋 脱氧呋喃核糖 -D-2-脱氧呋喃核糖
2
2. 碱基 核苷酸中的碱基都是嘧啶或嘌呤的衍生物
CH 3 O N H NH O CH 3 HO N N OH
RNA 酸 单 体 中 的 核 苷中 的 核 苷 酸 单 体 RNA中的核苷酸单体
DNA 中 的 核 苷 酸 单 体 酸 单 DNA 中 的 核 DNA中的核苷酸单体苷
二、核酸的结构
1
N O O P OH H O O P OH H O O P OH O O O CH2 O H H H OH CH2 O H N
T(胸腺嘧啶)
N HO N OH
NH O N H O
U(脲嘧啶)
NH 2 N N H O
NH 2 N N OH
C(胞嘧啶)
NH 2 N N N N H
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核酸结合蛋白模板
![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核酸结合蛋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ae94fd5f61fb7360b4c654b.png)
3.5 通过β链识别的蛋白
DNA识别 区域是由 1-2个β链 折叠结构 组成,它 们可以进 入DNA大 沟。
四、蛋白质中RNA结合motif
RNP(核糖核蛋白)结构域:
有两个保守motif-RNP1和RNP2,均为一
个大结构的一部分,β-α-β-β-α-β,其中motif
位于中心的一个β折叠处。通常与SnRNA结合,
3.2 半胱氨酸-组氨酸锌指
3.2.1 Cys2-His2锌指组件
锌指结构(Zinc finger) 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真核细 胞中与DNA结合的蛋白质, 在真核基因组中广泛存在, 其约占基因组的0.5%, 在原核生物中虽有发现, 但相对较少。目前已发现 有六种类型,其经典结构 如右图。
3.2.2 常见的锌指结构三种类型
7.1 同蛋白质结合的核酸序列研究 7.1.1 凝胶阻滞分析:
原理:蛋白质可以与末端标记的核酸探针结合,电 泳时这种DNA/RNA蛋白质复合物比裸露的DNA或 RNA电泳迁移慢, 即表现为相对滞后。 用途: 鉴定和了解与蛋白质结合的DNA或RNA位点;
说明: 将蛋白质与标记的DNA或RNA保温或不保温, 电泳后比较迁移率。再用过量的特殊序列的寡聚核 苷酸替代试验, 以确定特殊序列与蛋白质结合位点。
研究表明:碱性结合结构域中,与DNA结合识
别的α螺旋可能是与DNA结合的结果。
如酵母bZIP蛋白的碱性结构域, 在溶液中为一
种无序的部分螺旋的结构; 当其同DNA结合时, 这种构象发生了变化,诱导了典型的α螺旋形 成。
3.4 类组蛋白结构motif
真核细胞的DNA分子,通过与组蛋白的作用, 将组蛋白包裹成核小体。每个核小体中含有两 个负超螺旋的DNA结构,与组蛋白相结合。
蛋白质
![蛋白质](https://img.taocdn.com/s3/m/13ebb1ca4028915f804dc2df.png)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
γ-肽键
还原型
氧化型
(1) 体内重要的还原剂 保护蛋白质和酶分子中的巯基免遭氧化, 使蛋白质处于活性状态。 (2) 谷胱甘肽的巯基作用 可以与致癌剂或药物等结合,从而阻断这 些化合物与DNA、RNA或蛋白质结合,保护机体免遭毒性损害。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无规卷曲泛指那些不能被归入明确的二级结构 如折叠或螺旋的多肽区段。实际上这些区段大多数 既不是卷曲,也不是完全无规的。这些“无规卷曲” 也像其它二级结构那样是明确而稳定的结构,但是 它们受氨基酸残基侧链R基相互作用的影响很大。这 类有序的非重复性结构经常构成酶活性部位和其它
蛋白质特异的功能部位。
模体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级结构
(一)α-helix
① 多个肽平 面通过Cα的 旋转,相互之 间紧密盘曲成 稳固的右手螺 旋。
α-helix
② 主链螺旋 上升,每3.6个 氨基酸残基上 升一圈,螺距 0.54nm。肽平 面和螺旋长轴 平行。
α-helix
③ 相邻两圈螺旋之间 借肽键中羰基氧 (C=O)
和亚氨基氢(NH)形成许
多链内氢键,即每一个
氨基酸残基中的亚氨基
氢和前面相隔三个残基 的羰基氧之间形成氢键, 这是稳定α-螺旋的主要 化学键。
α-helix
④ 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侧链R基, 分布在螺旋外侧,其形状、大小 及电荷均会影响α-螺旋的形成。
(二)β-pleated sheet
①是肽链相当伸展的结构,肽平面之间折叠成锯齿状,相邻肽 平面间呈110°角。 ②依靠两条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两段肽链间的羰基氧与亚氨基 氢形成氢键,使构象稳定。也就是说,氢键是稳定β-折叠的主 要化学键。
蛋白质和核酸
![蛋白质和核酸](https://img.taocdn.com/s3/m/26e91db027d3240c8547ef77.png)
第一节 氨基酸 一、氨基酸的结构、命名和分类
RCHCOOH
α-氨基酸
NH2
20种氨基酸见表20-1,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8种必须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 食物摄取
蛋白质和核酸
二、氨基酸的构型
COOH
COOH
HO H CH3
L-乳酸
H2N
H
CH3
L-丙氨酸
天然产的氨基酸大多数为L型。
H2 N C H C R N3 R ′
Z N H C H C O N 3 + H N 2 C H C O O R ′′
Z N H C H C O N H C H C O O R ′′
叠氮法合成二肽 蛋白质和核酸
四、氨基酸的制备
三种途径: 蛋白质水解 1820年始 有机合成 1850年始 发酵法 1957年始
NC H C O O R′
O
H 2O O H-
O
C O O H
R
97%
+H2 NC H C O O R′ +R O ′H
C O O H
85%
蛋白质和核酸
3.丙二酸酯合成法(与Gabriel法并用)
例:合成苯丙氨酸
CH2CHCOOH
O
O NH2
KOH
N HB + r C H C (O O C 2 H 5 )2
蛋白质和核酸
多肽命名:以C端氨基酸为母体,其它氨 基酸称为“某氨酰”,依次从左至右加在 母体名称前。
O
O
+
H3NCHCH2CH2C NHCHCNHCH2COOH
COO-
CH2SH
谷氨酸 半胱氨酸
甘氨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奋斗,合成的牛胰岛素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活性的测定,与天然 的完全相同,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与天然产 物完全相同的分子量最大的多肽,牛胰岛素的合成不仅是一项技 术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使人类在认识生命,揭开生命的奥秘 的伟大历程又前进了一步。 蛋白制是一类含氮的天然的高聚物,由N,C,O,H,有少量S,P, Cu,Mn,Zn,I等元素组成,它是生物体内一切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 细胞内除水外,其余的80%的物质是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蛋白质 的功能是极其复杂的。 生理作用:负责输送氧气 ——血红蛋白 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激素 催化作用——酶 预防疾病的发生(免疫)——抗体 与生物遗传有关——核蛋白(RNA,DNA)
+
H 2N C H C O N H R
鲜红色,比色分析 用已知的丙氨酸做成的比色,从而知道N端是什么氨基
NH2 NH2
应用:1) 在等电点(PI)时,偶极离子浓度最大,氨基酸的溶解度 最小,通过调节溶液的PI值,可以从氨基酸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某 中氨基酸。 2) 知道等电点,在查什么类型的氨基酸,做鉴定用。 3. 氨基酸的物性和光谱性质 物性:1. ɑ-氨基酸 无色结晶 2.在PI等电点时,两性离子,有极强的静电力 3.由于是偶极离子,难溶于有机溶剂 4.IR: υ –COOH=1600cm-1 υ –NH=3100-2600cm-1(宽)
-10
H 3O ++NH 2CH2 COO = 1.6×10-10 = 6.3 ×10-5
苷胺酸中 -COO碱性基团
+ H 3NCH2 COO - + H 2O + [H 3NCH 2COOH][OH -] Kb = + [H 3NCH 2COO -][H2 O] ka .kb= 10-14 ka =10-14 kb
R
H C
COO-
RCHCOONH2
氨基正离子 (弱酸) 电解: 移向阴极 PH<PI
两性离子 氨基酸负离子 (等电点) 不移动 PH=PI (弱碱) 移向阳极 PH>PI
PI =
PK 1 +PK 2 2
PI 为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 因而用调节等电点的方法, 可以从氨基酸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某些氨基酸. 1) 中性氨基酸 ,一个NH2,一个-COOH NH2CH2COOH CH3CHNH2COOH 苷氨酸 丙氨酸 PI=5-6.5之间
L-乳酸
L-甘油醛
L-丙胺酸
天然氨基酸大部分为L-型,很少有D-型,除苷胺酸外都具有旋光性
三. 氨基酸的性质
ɑ-氨基酸为两性化合物,能与酸或碱生成盐
H 2 NCH 2 COOH+HCl + H 3 NCH 2 COOH ClH 2 NCH 2 COONa+H 2O 苷胺酸钠
NH 2 CH 2 COOH+NaOH
第二节 1. 肽 蛋白质 H2O
多肽
多肽 H2O
ɑ-氨基酸.
蛋白质是分子量大的多肽,部分水解时能生成多肽,50个 以上氨基酸的多肽称为蛋白质。 多肽是多个氨基酸的聚合物,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氨基和 羧基脱水缩合生成酰氨键(肽键)而形成的。
-H2O
H2NCH2COOH + H2NCH2COOH
H2NCH2CONHCH2COOH 酰氨键(肽键)
甘氨酰丙氨酸或甘—丙
CH CH
2 3 5
C
6
H
H 2N C H C O N H C H C O N H C H 2C O N H C H C O O H
CH
3
CH
2O
H
丙氨酸-苯丙氨酰-甘氨酰-丝氨酸 或 丙—苯丙—甘—丝
由于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对于多肽的结构进行研究,是了解 蛋白质的一个重要步骤。 多肽结构的测定——降解——分析鉴定——推结构 2. 多肽的测定 测定多肽中ɑ-氨基酸联结的顺序
2) 酸性氨基酸 一个NH2
HOOC NH2 HOOC C H 2C H C O O H
两个-COOH 谷氨酸(味精) 等电点 PH=2.7-3.2 天门冬氨酸
NH2
C H 2C H C O O H
3) 碱性氨基酸 2个-NH2以上 一个-COOH 赖氨酸 PI=7.5-11
C H 2C H 2 C H 2 C H 2C H C O O H
O
D,L-苯丙氨酸
(4)发酵法
微生物 糖类 酸钠
NH2
谷氨酸(味精) 调味剂,L-谷氨
NaOOCCH2CH2CHCOONa
(5)从动物的头发或羽毛的水解产物中分离
H O O C C H C H 2S H
半胱氨酸
NH2 C H 2C H C O O H S HO O CHC NH2 S NH2
胱氨酸
4. 氨基酸的反应 -NH2 -COOH 均可参与反应 1)氨基的酰化
RCOCl + H2NCHCOOH
R O
RCONHCHCOOH + HCl
R O
O + H2NCHCOOH R O
NHCHCOOH R
COOH
2) –NH2的烃化
RX + H2NCHCOOH
R
RNHCHCOOH + HX
R
O2N
第20章 20章
蛋白质和核酸(proteins 蛋白质和核酸(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 acid)
一.概论(Introduction) 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也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早在 一百年前,恩格斯对蛋白质有所认识,他认为蛋白质和生命活动有 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指出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方式,在恩格斯的 著作中,明确地指出生命的基本特征就是蛋白质不断地自我更新, 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新陈代谢,由简单的病毒,霉菌等简单的生物 到高等的动物和人类,一切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活动都和 蛋白质的合成,变化,分解有直接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 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另外,他还指出只要把蛋白质的化学成分搞清 楚,化学家就能着手制造活的蛋白质。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成功 地合成了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 成的多肽,1959年开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研究工作经过六年的
分离方法: A. 分步结晶 (PH不同,PI不同,各种氨基酸有一定的溶解度) B. 电泳法 C. 层析法 D. 离子交换法 2 .制备——三种方法 (1)由醛和酮制备
RCHO HCN RCHCN
OH
NH3
RCHCN
NH2
H2O H+
RCHCOOH
NH2
(2)பைடு நூலகம்瑞尔法
O
O NH
+
XCHCOOR
R
NCHCOOR R
( G ly ) (A la )
H C NH
2
濑 胺 酸
( V a l)
4.
C H 2C H C O O H NH
2
苯 丙 胺 酸
(P h e)
5.
H O C H 2C H C O O H
NH
2
丝 胺 酸
(S er)
6.
HO
C H 2C H C O O H NH CH
2 2
酪 胺 酸
(T y r)
CHCOOH NH
+ H3 NCH 2COOH = 2.5×10-12
+
OH -
= 10-14
= 4×10-3 2.5×10-12
条件 强酸溶液中 氨基酸 强碱溶液中 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分子的净电荷为零)
R
H C
+ NH
3
存在方式 正离子 负离子 两性离子
OHH+
+ NH
3
COOH
OHH+
ɑ-氨基酸(ɑ-Amino Acid)
一.概念: 羧酸分子中羟基上的H被氨基酸取代生成的化合物称为氨基酸 ,由于氨基在ɑ -H,则称为ɑ-氨基酸. ɑ-氨基酸分子中的羟基与另一分子ɑ-氨基酸的氨基生成的酰胺 称为肽(peptides),多肽(polypeptides)是多个ɑ-氨基酸分子用肽 键连接而生成的化合物. 蛋白质是由多种ɑ-氨基酸用肽键连接起来的,分子量很大的多 肽,水解可生成ɑ-氨基酸的混合物.
F
+ H2NCHCOOH
R
-HF
O2N
NHCHCOOH R NO2
NO2
此反应作为N-端测定试剂
3)与HNO2反应
RCHCOOH + HNO2
NH2
RCHCOOH + N 2 +H2O
OH
从氮气的量,可计算出氨基酸中氨基的含量——Van Slyke氨基 测定法。
4. 与茚三酮的反应——显蓝或紫色(鉴定ɑ-氨基酸 )
NH2NH2
H2NCHCONHNH2
R R O R
HONO H2NCHCON3
H2 NCHCOOH H2 NCHCNHCHCOOH
酰氨键(肽键) 二肽
四. 氨基酸的来源及制备 1. 来源 H2O 蛋白质
ɑ-氨基酸的混合物
用3%HCl, 破坏色氨酸,赖氨酸
水解条件
用碱,破坏半胱氨酸 蛋白酶,不破坏,较慢,水解不完全
O O O C
+ H 2 N CHCO OH
R O
-H 2 O
O O
NCHCO OH R
O
-CO 2
H
OH
NCHR
HOH
NH 2
-RCHO
O O
O
H
N
OH
CHR
O
O O O N O
O
-H 2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