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筑标准对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规定
![建筑标准对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427954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1.png)
建筑标准对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规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物的电气系统规划和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建筑标准对建筑物的电气系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本文将详细论述建筑标准对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规定。
一、电气线路规范在建筑物的电气系统设计中,电气线路的规范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根据建筑标准的要求,电气线路需要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规定。
1. 额定电压和电流:建筑标准明确规定了电气线路的额定电压和电流范围,以确保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2. 线缆选用: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要求,建筑标准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线电缆,并对其材质、截面积、绝缘等级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3. 线路布置:建筑标准规定了电气线路的布置方式,包括线路的走向、高度、穿越或绕行其他设施的方式,以及线路的保护措施等。
二、电气设备选用规范除了电气线路规范外,建筑标准还对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的选用进行了规定。
1. 用电负载:建筑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各个区域的用电负载要求,以确保电气设备能够正常供应所需的电力。
2. 设备容量和类型: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功能,建筑标准明确规定了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的容量和选型要求。
3. 安全性规定:建筑标准要求电气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并具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以确保人身安全和防止火灾等事故发生。
三、接地和保护规定建筑标准还对建筑物的电气系统中的接地和保护进行了规定,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接地规定:建筑标准对建筑物的接地系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包括接地电阻值、接地方式和接地设备的选用等。
2. 保护装置:建筑标准要求电气系统中必须设置适当的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和短路保护器等,以确保电气系统能够及时切断电力供应,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维护和管理要求建筑标准对建筑物电气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也进行了规范,以确保电气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
1. 定期检测:建筑物的电气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和运行效果。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https://img.taocdn.com/s3/m/3178a92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8.png)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的基本要点和指导原则。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是一个重要的文件,对于确保建筑物的电气
安全和可靠性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要点和指导原则。
电气安全要求
- 安全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 要求所有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 所有电气设备应进行合格性评估和认证,并在建筑安装过程
中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查。
- 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布线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包括避免火灾、电击和爆炸等危险。
电气设计原则
- 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包括照明、供电、通信等。
- 电气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 电气系统的设计应合理规划电路布置、负荷平衡和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
- 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
电气设备维护和监测
- 电气设备的维护是确保电气系统长期可靠运行的关键。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要求建立定期维护和检修计划,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 建筑电气系统的监测应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及时检测和报告任何潜在的故障或问题。
总结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对于确保建筑物电气安全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遵循规范中的要点和指导原则,能够有效地设计和维护建筑电气系统,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建筑设施的正常运行。
《2024版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024版建筑电气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b1764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3.png)
《2024版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 总则1.1 编制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电力行业标准- 国家建筑设计规范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及附属设施的电气设计。
1.3 规范内容- 电气系统设计- 电气设备选型- 电气安装施工- 电气验收与维护2. 术语和定义2.1 术语- 建筑电气:指建筑物的电力、照明、动力、控制系统及其附属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 电气设备:指在建筑电气系统中应用的各类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控制设备、照明设备等。
- 电气线路:指连接电气设备的导体,包括电缆、电线、母线等。
2.2 定义- 建筑电气设计:指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规模、使用要求等,进行电气系统方案设计、电气设备选型、电气线路布置等工作。
- 建筑电气安装:指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3. 电气系统设计3.1 设计原则- 安全可靠:确保电气系统运行安全,防止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
- 经济合理: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投资。
- 节能环保: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电气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 智能化: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电气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2 设计内容- 电力系统设计:包括电源选择、电压等级、配电方式、短路电流计算等。
- 照明系统设计:包括照度标准、光源选择、照明布局、节能措施等。
- 动力系统设计:包括电机选型、启动方式、保护措施等。
- 控制系统设计:包括自动控制原理、控制方式、设备选型等。
- 安全防护设计:包括接地、防雷、防护等级等。
4. 电气设备选型4.1 设备选型原则- 满足功能要求:设备应具备所需的功能,满足使用需求。
- 可靠性:选择知名品牌、质量稳定的设备。
- 经济性:在满足功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考虑设备价格。
- 节能环保:优先选择节能、环保型设备。
- 智能化:选择具备智能化功能的设备,提高电气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c065e89941ea76e59fa0475.png)
收费站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1、国家现行设计规范及标准;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3、相关各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
(二)设计范围新建安康至汉中高速公路池河收费站的配变电所、站内建筑物的配电、照明、防雷接地、弱电系统工程。
(三)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高速公路****收费站,区内包括宿办楼、附属设施、养护工区、治超检测房及收费大棚等,总建筑面积约1509m2,其中宿办楼建筑面积约1000m2,附属设施建筑面积约402m2,门房建筑面积约27m2,治超检测房建筑面积约40m2,工具设备库房建筑面积约40m2。
(四)供电1、负荷状况本工程设备总容量为146kW,计算容量为115.21kVA。
其中宿办楼为重要负荷,治超检测房、收费大棚及厂区照明为一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
一般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为380/220V,频率为50Hz。
特殊设备的额定电压随设备要求另定。
2、供电电源本工程由一路10kV电源架空引入作为主供电源,另设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备用电源,供电电压为0.4kV。
3、无功功率补偿在低压母线上集中装设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采用静电电容器补偿方式,电容器补偿容量为32kvar。
电容器组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
0.4kV侧的功率因数补偿至0.92。
4、变配电系统本工程在站内附属设施用房中设置10/0.4kV变压器及低压配电室,另设置柴油发电机室。
低压配电室内设主变压器一台,选用SC系列三相干式降压变压器,容量160kVA,电缆进线。
变压器高压侧采用跌落式熔断器和避雷器。
主变压器低压側电气主接线为单母线+备用母线接线方式,设置低压主变进线屏1面,低压馈线屏3面,补偿柜1面,母联及发电机进线屏1面。
电缆出线。
主变低压进线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设电气联锁备投。
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及特殊用电设备均采用两路供电。
两路电源分别由正常母线及备用母线引出。
两路电源在负荷末端互投。
柴油发电机组功率90kW。
低压配电系统主要采用放射式方式配电。
建筑电气设计必用规范
![建筑电气设计必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10976e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2.png)
建筑电气设计必用规范
建筑电气设计必用规范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GB50045-95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4-2004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以上标准是我经常看到的电气设计标准,一下部分估计设计依据不同的建筑会用到不同的标准!
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只是看了几份电气图纸,稍微总结了一下!!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55-9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DGJ32/J14-2007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GJ32/J67-200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66598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c.png)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安全、高效运行而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从建筑电气设计的角度,对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原则1.1 安全原则建筑电气设计应以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
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
设计师应该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标准,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和使用。
1.2 可靠性原则建筑电气设计应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以减少设备故障和停电的可能性。
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选择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并确保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装和使用。
1.3 节能原则建筑电气设计应遵循节能的原则,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和系统。
设计师应结合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需求,采取合理的节能措施,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达到节能的目标。
二、设计内容2.1 电气负荷计算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首先需要进行电气负荷计算,确定建筑物所需的总电气负荷,并根据负荷计算结果确定电源容量和配电系统的规模。
2.2 电气设备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
设备选择应考虑设备的质量、性能、可靠性和适用性,并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
2.3 配电系统设计建筑物的配电系统设计应包括主配电系统和次配电系统。
主配电系统负责将电源送达各个用电设备,次配电系统负责将电源送达各个插座和终端设备。
2.4 照明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和灯具,并合理布置,保证照明效果和节能要求。
2.5 接地系统设计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必须进行接地,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接地系统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和设备的特点,合理设计接地系统。
2.6 防雷系统设计建筑物应配备防雷系统,以保护建筑物和电气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防雷系统设计应合理布置避雷针、接闪器和引下线,确保雷击电流安全通过。
2.7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建筑物的电气设计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42eca0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3.png)
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中,遵守规范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的一些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安全和可靠性。
一、电路布线规范1. 确保电路布线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电气安全规范。
2. 采用合适的导线和配电盒,确保电路能够承受负载,并提供适当的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
3. 根据电路负载和距离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并确保导线长度和连接的可靠性。
二、接地系统规范1. 建筑物应建立完整的接地系统,包括接地极、接地电阻和接地网。
2. 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确保人身安全和防止设备损坏。
三、照明系统规范1. 设计合理的照明布局,确保照明均匀、舒适,并满足相关照明标准。
2. 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如灯具和灯泡,以提供所需的光照度和能效。
四、供电质量规范1. 电气系统应提供稳定的电源,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电压波动、电流谐波和电磁干扰。
五、安全警示标识规范1. 配备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以指明危险区域和操作要求。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警示标识,确保其清晰可见。
六、紧急照明与电源备份规范1. 在建筑物中设立紧急照明系统,以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
2. 提供电源备份设备,如UPS和发电机,以确保关键设备的供电。
七、防雷与过电压保护规范1. 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如安装避雷针和接地引线,以防止雷击。
2. 添加过电压保护设备,如避雷器和浪涌保护器,以防止过电压对设备的损坏。
八、系统维护与检测规范1. 建立定期检测和维护计划,以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2. 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如温度计和绝缘电阻测试仪,以及故障排除工具。
九、环境保护规范1. 使用环保材料和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尽可能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以降低能源消耗。
十、文件管理规范1. 建立完善的电气系统设计文档和相关记录。
2. 编制详细的设计文件,包括电路图、设备清单和规范要求,并定期更新和维护。
总结: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非常重要,它能够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ppt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9328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8.png)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 引言建筑电气设计是建筑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建筑物内部的电力系统、照明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
为了保证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提高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2. 设计原则建筑电气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原则:保证建筑物内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预防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稳定性原则:确保电气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可靠性原则: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减少停电时间,提高用户的用电质量。
•节能性原则:合理利用电力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开支。
3. 设计要求3.1 电力系统设计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用电需求确定电力系统的功率容量。
•采用合适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等,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采用合适的导线规格和断路器容量,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3.2 照明系统设计要求•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确定照明设备的布置和灯具的类型。
•根据照明需求确定照明系统的照度要求,保证光线的充足和均匀。
•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通信系统设计要求•根据建筑物内部的通信需求确定通信系统的类型和设备。
•采用合适的通信设备,如电话机、交换机等,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和通信质量。
4. 设计流程建筑电气设计的流程如下:1.确定需求: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确定电力、照明和通信系统的设计需求。
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确定电力、照明和通信系统的布置方案,绘制系统的拓扑图。
3.设备选型:根据方案确定合适的电气设备、照明设备和通信设备,并进行选型。
4.施工图设计:根据方案设计详细的施工图纸,标明设备的安装位置、线路的敷设方式等。
5.施工与安装: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电力、照明和通信设备的安装和线路的敷设。
6.调试与测试:对安装完成的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的运行正常。
7.验收与维护:对系统进行验收,完成后进行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和维修系统设备。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54e6a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1.png)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 引言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内部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和效率而制定的一套标准。
本文将介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2. 电力系统设计2.1 电源供应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确保建筑物的电力供应来源可靠,并要求备用电源以保障电力系统的连续供电。
2.2 配电系统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合理的配电系统,包括主配电板、分配电板和环路电缆的布置与连接。
2.3 保护装置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配备适当的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和短路保护器等。
3. 照明系统设计3.1 光源选择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鼓励使用高效节能的光源,如LED照明灯具,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3.2 照明布置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充分考虑建筑物内部的照明需求,合理布置照明设备以确保光线的均匀分布和照明效果的舒适性。
3.3 照明控制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设计适当的照明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或自动控制开关、调光装置和运动传感器等,以提高照明系统的能效性能。
4.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4.1 系统布置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布置合适的火灾报警探测器,包括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等,以及报警设备如警铃和手动报警按钮。
4.2 系统联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火灾报警系统与建筑物其他安全设施进行联动,如自动关闭门窗、启动排烟系统和发送紧急通知等。
4.3 外部报警通知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建立可靠的外部报警通知系统,如将火灾报警信号发送给消防控制中心和通知建筑物内部人员等。
5. 安全电源设计5.1 供电备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建立可靠的安全电源系统,包括UPS(不间断电源)和发电机组等,以保证关键设备在停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5.2 系统接地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正确的接地设计,以保障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工作性能。
5.3 电气安全设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建立完善的电气安全设施,如防触电保护、电气室防火措施和适当的标识等。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规范要求与安全考虑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规范要求与安全考虑](https://img.taocdn.com/s3/m/d5b797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7.png)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规范要求与安全考虑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遵循规范要求和注重安全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规范要求和安全考虑可以确保电气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以及最大程度地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规范要求和安全考虑,并提供有关如何遵守这些要求的建议。
一、电气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有一系列的规范要求需要遵循,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和性能满足标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规范要求:1. 设计电流负载要合理配电在进行电气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的用途和预期负载来合理规划电流负载。
这包括确定合适的电缆截面积、电线的数量和容量等。
2. 使用适当的电气设备在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电气设备,确保其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标准。
这包括开关、插座、照明设备等,并且需要合理布置这些设备,以便于使用和维护。
3. 地线和保护线的设置为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必须正确设置地线和保护线。
地线用于将不希望出现电流的部分接地,保护线则用于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切断电源。
4. 安全用电的防护设施在建筑设计中,必须预留安全用电的防护设施,例如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5. 环境因素的考虑在电气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所处的环境因素,例如温度、湿度等。
这些因素可以对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布线方式产生影响,并且必须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
二、安全考虑除了遵循规范要求外,还需要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注重安全考虑。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安全考虑:1. 防火防爆设计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防火和防爆的要求。
例如,在易燃易爆场所设置防爆电气设备,并采用防火材料来保护电线和电缆。
2. 安全标识和指示灯在建筑中,必须设置适当的安全标识和指示灯,以提醒使用者有关电气设备的警示信息。
这包括安全出口、高压区域、应急开关等。
3. 监测和维护在电气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电气设备的持续监测和维护。
这包括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故障检测和处理等,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建筑物电气设施设计规范要求详解
![建筑物电气设施设计规范要求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6aff4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b.png)
建筑物电气设施设计规范要求详解在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中,电气设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活与工作安全。
为确保建筑物电气设施的设计与施工达到一定的标准,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详细解析建筑物电气设施设计规范要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一、电气负荷计算规范要求电气负荷计算是电气设施设计的基础,合理的负荷计算能够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供电的安全可靠。
通常情况下,电气负荷计算要考虑建筑物的用电需求、用电设备的功率、运行时间等因素,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计算。
二、线路布置与走线规范要求线路布置与走线是电气设施设计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电气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和美观度。
在建筑物电气设施设计中,线路布置要求考虑电气设备的位置、用电设备的分布、线路的长度等因素,以便保证线路的稳定供电,并且要合理地隐藏和保护电缆和线路。
三、电气设备安装与接线规范要求电气设备的安装与接线是电气设施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安装和接线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安全可靠。
在建筑物电气设施设计中,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接线方式、导线规格等都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选择。
四、接地与保护器件规范要求接地与保护器件是建筑物电气设施中的关键部分,它们的正常运行和合理配置能够有效保护电气设备和使用者的安全。
接地规范要求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包括接地电阻的控制、接地导体的选择等;保护器件规范要求合理选择并设置过载保护器、短路保护器等设备,以保证电气设备在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避免事故发生。
五、照明与照明电路规范要求照明是建筑物电气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的照明设计能够提供良好的光环境,并节约能源。
在照明设计中,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要求,考虑照明的光照度、色彩、昼夜变化等因素,合理选择照明设备和灯具,并设计相应的照明电路,以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
六、安全和应急电源规范要求安全和应急电源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在紧急情况下的供电需求,常见的安全和应急电源包括防火、防盗、消防、疏散等设备。
建筑物电气线路设计规范要求及施工技巧
![建筑物电气线路设计规范要求及施工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826b86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8.png)
建筑物电气线路设计规范要求及施工技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电气线路设计和施工已成为每个建筑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电气线路设计和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还直接影响到电能的使用效率和能源的节约。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电气线路设计的规范要求以及一些施工技巧。
一、建筑物电气线路设计规范要求1. 安全性要求:建筑物电气线路设计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确保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设计中应考虑电器设备的定位、绝缘、接地等方面的安全因素,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功能性要求:电气线路设计要满足建筑物所需的各项功能,并与建筑物其他系统如供水系统、通风系统等进行有效的配合。
例如,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确定所需的电力负荷,并设计合理的线路布置。
3. 经济性要求:在满足安全和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电气线路设计还应尽量实现经济效益。
设计中要考虑如何节约能源、降低线路损耗等,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4. 环保要求:电气线路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线路敷设过程中应选择环保材料,合理采用节能设备等。
二、建筑物电气线路施工技巧1. 合理规划线路布局:在施工前,应对建筑物的布局进行详细规划,确定线路的走向和各个配电箱的位置。
合理规划线路布局能够节约电缆材料,减少线路损耗。
2. 选用合适的电缆材料: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电气线路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电缆材料。
电缆的选择应考虑电流负荷、敷设环境等因素,以确保电气线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3. 正确施工接线: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接线的质量。
电缆的剥皮和接线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连接的牢固、可靠。
4. 保持电气线路的整洁:电气线路施工完成后,要保持线路的整洁。
线路敷设中应采用固定夹等辅助工具,保证线路整齐、紧凑,避免交叉和搭挂。
5. 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施工结束后,应对电气线路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试验,以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测试和试验包括绝缘电阻测试、线路连通测试等。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50016-2023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50016-2023](https://img.taocdn.com/s3/m/e3cd3f1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b.png)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50016-2023
简介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2023是___制定的一项规范性文件,用
于指导建筑电气设计的实施。
该规范旨在确保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
可靠性,并提供准确的技术要求和建议。
适用范围
该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电气设计,包括住宅、办公楼、商
业建筑和工业建筑等。
它涵盖了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保护系统、通信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要求。
主要内容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2023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规范的引言和范围的界定,确保规范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2.建筑电气系统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电气安全、可靠性和
节能性等;
3.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求,涉及电源、主配电盘、支路配电盘等;
4.照明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灯具选择、照明布局和能效要求等;
5.保护系统的设计要求,如电气安全保护、过电流保护和接地保护等;
6.通信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电力线载波通信和智能控制等;
7.其他相关技术要求和建议,如环境保护和电磁兼容性等。
使用建议
使用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2023时,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理解规范的要求,并结合具体项目进行合理化应用;
2.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密切合作,确保整体设计的协调性和符合性;
3.对于特殊或复杂的项目,可以在规范框架下寻求专业的咨询与指导。
结论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GB50016-2023是一项重要的标准文件,对于建筑电气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遵循该规范的要求,可以确保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提高整体设计的质量和效益。
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2addf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9.png)
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设计是确保建筑安全、高效使用电力的重要环节。
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电气系统能够保证建筑物正常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能有效防止电气火灾等安全隐患。
下面将分别从电气安全、电力负荷计算、线路规划和设备选择等方面介绍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
1. 电气安全设计规范要求首先,电气安全设计是建筑物电气系统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根据现行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电气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择和安装,确保其符合电气安全要求。
(2)电气设备的接地要符合要求,确保电气设备具备良好的接地性能。
(3)建筑物内电气线路的绝缘、保护措施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电力负荷计算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设计中,电力负荷的计算是确定供电设备和线路容量的关键。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电力负荷计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估计建筑物的用电需求,并根据使用功能和设备类型进行分类计算。
(2)根据电气设备的额定功率和运行特性,合理确定其运行负荷,计算全年负荷峰值。
(3)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供电设备和线路容量,确保电气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物的用电需求。
3. 线路规划设计规范要求线路规划是建筑物电气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线路规划能够提高供电效果,减小线损。
根据设计规范,线路规划设计要符合以下要求:(1)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用电需求,合理划分用电区域,确定各区域的主要用电负荷。
(2)根据负荷计算结果,设计合理的线路走向和电缆规格,确保电气能量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3)优化线路长度和走向,减少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质量。
4. 设备选择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电气系统中的电气设备选择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设备选择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开关设备和保护装置,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缆、导管和插座等配件材料,确保其质量可靠。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精品PPT课件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c4e2a8c281e53a5902ff4e.png)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供配电
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 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 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
FR 发热元件 图符号
常闭触点
FR
图符号
~
双金属片 常闭触头
发热元件
杠杆
结构原理图
2、工作原理
发热元件接入电机主电路,若长时间过载,双 金属片被加热。因双金属片的下层膨胀系数大,使 其向上弯曲,杠杆被弹簧拉回,常闭触点断开。
防雷
❖ 雷电:是大自然分离和积累的电荷放电现象。 ❖ 特点: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的特点,有 极大的破坏力。
一类高层建筑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类高 层建筑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负荷:指用电设备,也指用电设备消耗的电能或电功率。
负荷分类:
▪照明电价负荷 生活照明电价
办公照明电价
▪
商业照明电价
民用灯具,插座,空调机,计算机等
▪非工业电力电价负荷 电梯、各种泵、各种风机、公共厨房设备等
▪ ▪工业电力电价负荷
一切消防用电设备均属于一级或二级负荷。
不同负荷级别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一级负荷需要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二级负荷需要双回路供电。 三级负荷只要求单电源供电。
建筑物供电电源的确定:
1. 0.22/0.38kV 低压电源供电 应用于总负荷较小、负荷等级为二、三级的建筑。
2.一路10kV高压、一路0.22/0.38kV低压电源供电 应用于总负荷较大,负荷等级可为1、2灾自动报警系统:
建筑电气设计的规范要求与用电安全
![建筑电气设计的规范要求与用电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dd16fa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9.png)
建筑电气设计的规范要求与用电安全建筑电气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领域,旨在为建筑物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并保障其用电安全。
遵循规范要求,合理设计,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对于降低事故风险,确保用电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建筑电气设计的规范要求以及与用电安全相关的内容。
一、建筑电气设计的规范要求1. 国家标准与规范:建筑电气设计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电气设计的技术要求、产品选用、安装与验收等方面的内容,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和合法性。
2. 设计原则:建筑电气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和功能需求等因素,采取合适的设计原则。
例如,对于商业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负荷需求、灯光照明、电梯运行等方面的要求;对于住宅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居民的生活用电需求等。
3. 设备选型: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并合理配置电气设备,如开关、插座、配电盘等。
选型时需考虑设备的功能、质量、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环保性能等因素。
4. 线路布置:建筑电气设计要合理规划电气线路的布置,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避免电气设备之间的干扰。
线路布置需要符合通信、信号线路与电力线路的隔离和防护要求,防止干扰或短路等问题。
5. 接地保护:建筑电气设计需要有良好的接地系统来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接地材料、接地电阻等方面的设计要满足规范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接地测试和记录。
6. 防雷与过电压保护:建筑物需要采取合适的防雷措施和过电压保护装置,以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和突发过电压的影响。
设计中应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和雷电活动频率等特点。
7. 系统可靠性与节能性:建筑电气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节能性。
可以采用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设备等措施,确保电力供应的连贯性;同时,应推广使用节能型电气设备及合理控制用电负载,降低能耗。
8. 安全标志与警示标识:建筑电气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指示人员应注意的危险区域和设备,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安全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用电规范要求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用电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e9369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c.png)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用电规范要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用电规范是保障建筑物内部电气系统操作安全、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标准。
它对电气线路、电气设备以及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和使用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本文将从用电环境选择、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设计与安装、接地和保护等方面,探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用电规范要求。
一、用电环境选择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用电环境选择是决定电气设备类型和容量的重要因素。
选址建筑物时要考虑供电负荷、电源可靠性以及周围环境因素等。
同时,建筑物用电主要分为低压供电和高压供电两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方式。
在用电环境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火灾防范设施的布置、电气设备的防护等。
例如,在易燃易爆场所或者有腐蚀性气体的区域,应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以减少火灾风险。
同时,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合适数量和位置的灭火器、火灾报警器等设备,以应对火灾紧急情况。
二、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设计与安装建筑电气设计中,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设计与安装是确保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电气线路时,需要根据供电负荷和用电需求合理选用导线材质和截面积,确保电流过载和短路等故障的安全断电。
电气线路还应根据防火要求进行绝缘包护,并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
同时,在选择和安装电气设备时,需要根据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类型和品牌,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接线。
设备的安装位置和高度要符合操作、维护和安全检查的要求。
此外,电气设备的接线和接地需按照规范进行,以保证电路可靠接通和人身安全。
三、接地和保护建筑电气设计中,接地和保护是防止电气设备和人身触电的重要手段。
建筑物的电气系统应采用良好的接地装置,确保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接地可靠。
接地装置还应与建筑物的其他金属设施相连接,以实现共同接地。
此外,建筑电气系统还需要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
过电压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防止因电力系统故障等原因造成的过电压对设备的破坏。
漏电保护装置则能迅速检测到电流泄漏,及时切断电路,避免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建筑电气设计常用规范内容
![建筑电气设计常用规范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da4c16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1.png)
建造电气设计常用规范内容(一)供配电系统设计一.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3.1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3.1.1 电力负荷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地损失或者影响地程度,分为一级负荷. 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3.1.1.1 一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2)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者.(3)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4)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者.对于某些特等建造,如重要地交通枢纽.重要地通信枢纽. 国宾馆. 国家级及承担重大国事活动地会堂. 国家级大型体育中心, 以及时常用于重要国际活动地大量人员集中地公共场所等地一级负荷,为特殊重要负荷.中断供电将影响实时处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正常工作或者中断供电后将发生爆炸.火灾以及严重中毒地一级负荷亦为特殊重要负荷.3.1.1.2 二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政治影响者.(2)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者.(3)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者.3.1.1.3 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和二级地电力负荷.二.供电电源一级负荷地供电电源1.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2.一级负荷中特殊重要地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二级负荷地供电系统,宜由两回路线供电.在负荷较小或者地区供电条件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6KV 及以上专用地架空路线或者电缆供电.当采用架空线时,可为一回架空线供电;当采用电缆路线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地路线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 100%地二级负荷.三.应急电源类型可作为应急电源地电源类型:1.独立于正常电源地发机电组.2.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地专用地馈电路线.3.蓄电池.4.干电池.根据允许中断供电地时间选用应急电源1.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 15s 以上地供电,可选用快速自启动地发机电组.2. 自投装置地动作时间能满足允许中断供电时间地,可选用带有自动投入装置地独立于正常电源地专用馈电路线.3.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地供电,可选用蓄电池静止型不间断供电装置.蓄电池机械贮能机电型不间断供电装置.四.供电.用电电压地确定3.2.2 居住区高压配电3.2.2.1 应根据城市规划.城市电网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近期. 中期.远期地用电负荷,确定居住区地供配电方案.3.2.2.2 普通按每占地2km2 或者按总建造面积4x105 m2 设置一个10kV 配电所.当变电所在六个以上时, 也可设置10kV 配电所.3.3 电压选择3.3.1 用电单位地供电电压应从用电容量.用电设备特性.供电距离.供电路线地回路数.用电单位地远景规划.当地公共电网现状和它地发展规划以及经济合理等因素考虑决定.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 或者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W · A 以上者应以高压方式供电;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 或者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 A 及以下者,应以低压方式供电,特殊情况也可以高压式供电.3.3.2 用电单位地高压配电电压宜采用10kV;如6kV 用电设备地总容量较大,选用6kV 电压配电技术经济合理时,则应采用6kV.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220/380V.五.电能质量1) 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设备端子处电压偏差允许值(以额定电压地百分数表示)可按下列要求验算:(1)普通电动机±5%.(2)电梯电动机±7%.(3)照明:在普通工作场所为±5%;在视觉要求较高地屋内场所为+5%.-2.5%;对于远离变电所地小面积普通工作场所,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为+5%.- 10%;应急照明.道路照明和警卫照明为+5%.- 10%.(4)其他用电设备,当无特殊规定时为±5%.2)为减少电压偏差,供配电系统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正确选择变压器地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2)合理减少系统阻抗;(3)合理补偿无功功率;(4)尽量使三相负荷平衡;3)有载调压变压器地选用变电所中地变压器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1.35KV 以上电压地变电所中地降压变压器,直接向 35KV.10(6)KV 电网送电时.2.35KV 降压变电所地主变压器,在电压偏差不能满足要求时.3. 10(6)KV 配电变压器不宜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但在当地 10(6)KV 电源电压偏差不能满足要求,且用电单位有对电压要求严格地设备,单独设置调压装置技术经济不合理时,亦可采用 10(6)KV 有载调压变压器.4.电压偏差应符合用电设备端电压地要求,35KV 以上电网地有载调压宜实行逆调压方式.逆调压地范围宜为额定电压地 0~+5%.4)冲击性负荷地供电措施为了降低冲击性负荷引起地电网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不包括电动机启动时允许地电压下降) ,宜采取下列措施:1.采用专线供电.2.与其它负荷共享配电路线时,降低配电路线阻抗.3.较大功率地冲击性负荷或者冲击性负荷群与对电压波动.闪变敏感地负荷分别由不同地变压器供电. 4.对于大功率电弧炉地炉用变压器由短路容量较大地电网供电.5)控制谐波引起地电压波形畸变控制各类非线性用电设备所产生地谐波引起地电网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宜采取下列措施:1) .各类大功率非线性用电设备变压器由短路容量较大地电网供电.2) .对大功率静止整流器,采取下列措施:a.提高整流变压器二次侧地相数和增加整流器地整流脉冲数.b.多台相数相同地整流装置,使整流变压器地二次侧有适当地相角差.c.按谐波次数装设分流滤波器.3) .选用 D,yn11 结线组别地三相配电变压器.六.供配电设计中无功补偿1.采用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时,宜就地平衡补偿,低压部份地无功功率宜由低压电容器补偿;高压部份地无功功率宜由高压电容器补偿.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时常使用地用电设备地无功功率宜单独就地补偿.补偿基本无功功率地电容器组,宜在配变电所内集中补偿.在环境正常地车间内,低压电容器宜分散补偿.2.电容器分组时,应满足下列要求:a.分组电容器投切时,不应产生谐振.b.适当减少分组组数和加大分组容量.c.应与配套设备地技术参数相适应.d.应满足电压偏差地允许范围.七.低压配电系统地接线方式1. 压配电电压应采用 220~380V.带电导体系统地型式宜采用单相二线制.两相三线制.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2. 在正常环境界车偶尔建造物内,当大部份用电设备为中小容量,且无特殊要求时,宜采用树干式配电.3. 条用电设备为大容量,或者负荷性质重要,或者在有特殊要求地车间.建造物内,宜采用放射式配电.4. 当部份用电设备距供电点较远,而彼此相距很近.容量很小地次要用电设备,可采用链式配电,但每一回路环链设备不宜超过5 台,其总容量不宜超过 10KW.容量较小用电设备地插座,采用链式配电时,每一条环链回路地设备数量可适当增加.5. 在高层建造物内,当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宜采用分区树干式配电;但部份较大容量地集中负荷或者重要负荷,应从低压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6. 平行地生产流水线或者互为备用地生产机组,根据生产要求,宜由不同地回路配电;同一辈子产流水线地各用电设备,宜由同一回路配电.八.低压电网中 TN 及 TT 系统接地型式在TN 及TT 系统接地型式地低压电网中,宜选用D,yn11 结线组别地三相变压器作为配电变压器.注:TN系统在此系统内, 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地外露可导电部份则通过保护线 (PE 线) 与该点连接.其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地接地设计规范》地规定.TT 系统在此系统内, 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地外露可导电部份连接地接地极和电源地接地极无电气联系.其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地接地设计规范》地规定.(二)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4.2.1 配变电所位置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1)接近负荷中心.(2)进出线方便.(3)接近电源侧.(4)设备吊装.运输方便.(5)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地场所.(6)不宜设在多尘.水雾(如大型冷却塔)或者有腐蚀性气体地场所,如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源地下风侧.(7)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者其他时常积水场所地正下方或者贴邻.(8)不应设在爆炸危(wei)险场所以内和不宜设在有火灾危(wei)险场所地正上方或者正下方,如布置在爆炸危(wei)险场所范围以内和布置在与火灾危(wei)险场所地建造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地《爆炸和火灾危(wei)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地规定.(9)配变电所为独立建造物时,不宜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地场所.(10)高层建造地下层配变电所地位置,宜选择在通风.散热条件较好地场所.(11)配变电所位于高层建造(或者其他地下建造)地地下室时,不宜设在最底层.当地下仅有一层时,应采取适当抬高该所地面等防水措施.并应避免洪水或者积水从其他渠道淹渍配变电所地可能性.4.2.4 高层建造地配变电所,宜设置在地下层或者首层;当建造物高度超过100m 时,也可在高层区地避难层或者上技术层内设置变电所.4.2.5 一类高.低层主体建造内,严禁设置装有可燃性油地电气设备地配变电所.二类高.低层主体建造内不宜设置装有可燃性油地电气设备地配变电所,如受条件限制亦可采用难燃性油地变压器,并应设在首层靠外墙部位或者地下室,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地上下方.贴邻或者出口地两旁,并应采取相应地防火和排油措施.4.6.4.4 高压屋内配电装置距屋顶(梁除外)地距离普通不小地0.80m.4.7.3 成排布置地配电屏,其长度超过6m 时,屏后面地通道应有两个通向本室或者其他房间地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地两端.当两出口之间地距离超过15m 时,此间还应增加出口.4.10 对有关专业地要求4.10.1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地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非燃(或者难燃)介质地电力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和高压电容器室地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电容器室地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4.10.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地门应为防火门:(1) 变压器室位于高层主体建造物内.(2) 变压器室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者通向汽车库.(3) 变压器位于建造物地二层或者更高层.(4) 变压器位于地下室或者下面有地下室.(5) 变压器室通向配电装置室地门.(6) 变压器室之间地灯.4.10.3 变压器室地通风窗,应采用非燃烧材料.4.10.4 配电装置室及变压器室门地宽度宜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宽度加0.30m,高度宜按不可拆卸部件最大高度加0.30m.4.10.5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油浸变压器室应设置容量为100%变压器油量地挡油设施或者设置能将油排到安全处所地设施:(1)变压器室附近有易燃物品堆积地场所.(2)变压器室下面有地下室.(3)变压器室位于民用主体建造内.4.10.6 配变电所中消防设施地设置:一类建造地配变电所宜设火灾自动报警及固定式灭火装置;二类建造地配变电所可设火灾自动报警及手提式灭火装置.4.10.7 当配电装置室设在楼上时,应设吊装设备地吊装孔或者吊装平台. 吊装平台. 门或者吊装孔地尺寸,应能满足吊装最大设备地需要, 吊钩与吊装孔地垂直距离应满足吊装最高设备地需要.4.10.8 高压配电室和电容器室,宜设不能开启地自然采光窗,窗户下沿距室外地面高度不宜小于1.80m. 临街地一面不宜开窗.4.10.9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 电容器室地门应向外开,并装有弹簧锁.装有电气设备地相邻房间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或者向低压方向开启.4.10.10 配变电所各房间时常开启地门窗,不应直通相邻地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地建造.4.10.11 当变压器室. 电容器室采用机械通风且周围环境污秽时,宜加空气过滤器.4.10.12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 电容器室等应有防止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 门. 电缆沟等进入屋内地措施.4.10.13 配电装置室. 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地内墙表面均应抹灰刷白.配电装置室.变压器室. 电容器室地顶棚及变压器室地内墙面应刷白.地(楼)面宜采用高标号水泥抹面压光或者用水磨石地面.4.10.14 长度大于8m 地配电装置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地两端.若两个出口之间地距离超过60m 时, 尚应增加出口.楼上.楼下均为配电装置室时,位于楼上地配电装置室至少应设一个出口通向室外地平台或者通道.4.10.15 配变电所地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当配变电所设置在地下室时,其进出地下室地电缆口必须采取有效地防水措施.4.10.16 变压器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夏季地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5℃,进风和排风地温差不宜大于15℃. 4.10.17 电容器室应有良好地自然通风,通风量应根据电容器温度类别按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电容器所允许地最高环境空气温度计算.当自然通风不满足排热要求时,可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方式. 电容器室内应有反映室内温度地指示装置.4.10.18 变压器室. 电容器室当采用机械通风或者配变电所位于地下室时,其通风管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如周围环境污秽时,宜加空气过滤器(进风口处).4.10.19 有条件时配电装置室宜采用自然通风.高压配电装置室装有较多油断路器时,宜装设事故排烟装置.4.10.20 在采暖地区,控制室(值班室)应采暖,采暖计算温度为18℃.在特殊寒冷地区地配电装置室装有电度表时应设采暖.采暖计算温度为5℃.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内地采暖装置,宜采用钢管焊接,且不应有法兰.罗纹接头和阀门等.4.10.21 位于炎热地区地配变电所,屋面应有隔热措施.控制室(值班室)宜考虑通风,有条件时可接入空调系统.4.10.22 位于地下室地配变电所,其控制室(值班室)应保证运行和卫生条件,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宜装设通风系统或者空调装置.4.10.23 变压器室. 电容器室.配电装置室.控制室内不应有与其无关地管道. 明敷路线通过.4.10.24 装有六氟化地硫地配电装置.变压器地房间其排风系统要考虑有底部排风口.4.10.25 有人值班地配变电所,宜设有上.下水设施.4.10.26 在配电装置室内裸导体上空布置灯具时,灯具地水平投影与裸导体地净距应大于1m.灯具不应采用软线吊装或者链吊装.4.10.27 干式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控制室. 电容器室当设置在地下层时,在高潮湿场所,宜设置吸湿机或者在装置内加装去湿电加热器,在地下室内并应有排水设施.(三)自备应急柴油发机电6.1.1.2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自备应急柴油发机电组:(1)为保证一级负荷中特殊重要地负荷用电.(2)有一级负荷,但从市电取得第二电源有艰难或者不经济合理时.(3)大. 中型商业性大厦,当市电中断供电将会造成经济效益有较大损失时.6.1.1.3 机组宜挨近一级负荷或者配变电所设置.柴油发机电房可布置于坡屋.裙房地首层或者附属建造内,应避开主要出口通道,如确有艰难也可布置在地下层.当布置在地下层时,应处理好通风.防潮.机组地排烟.消音和减振等.6.1.1.4 机房宜设有发机电间.控制及配电室.燃油准备及处理间.备品备件贮藏间等.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述房间进行取舍.合并或者增添.6.1.1.5 当机组需遥控时,应设有机房与控制室联系地信号装置及测量仪表.6.1.1.6 对不需要机组供电地低压配电回路,在系统电源发生故障停电后,应自动切除.6.1.1.7 发机电间.控制室及配电室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者其他时常积水场所地正下方和贴邻.6.1.1.8 属于一类防火建造地柴油发机电房,应设卤代烷或者二氧化碳等固定灭火装置及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二类防火建造地柴油发机电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手提式灭火装置.6.1.9.4 对土建专业地要求:(1)机房应有良好地采光地通风.在炎热地区,有条件时宜设天窗,有热带风暴地区天窗应加挡风防雨板或者设专用双层百页窗.在北方及风沙较大地地区,应设有防风沙侵入地措施;(2)发机电间应有两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出口地大小应满足搬运机组地需要,否则应预留吊装孔. 门应采取防火. 隔音措施,并应向外开启,发机电间与控制及配电室之间地门和观察窗应采取防火. 隔音措施, 门开向发机电间;(3)贮油间与机房相连布置时,应在隔墙上设防火门,并向发机电间开启;(4)发机电间.贮油间宜做水泥压光地面,并应有防止油.水渗入场面地措施,控制室宜做水磨石地面;(5)机房内地噪声应符合国家噪声标准规定, 当机房噪声控制达不到要求时,应通过计算做消音.隔音处理;(6)机组基础应采取减振措施,当机组设置在主体建造内或者地下层时,应防止与房屋产生共振现象;(7)柴油机基础应采取防油浸地设施,可设置排油污地沟槽;(8)机房内地管沟和电缆沟内应有0.3%地坡度和排水.排油措施,沟边缘应做挡油处理;(9)机房各工作房间耐火等级与火灾危(wei)险性类别,见表6.1.9.4.(四)电器导体地选择和配电设备地布置表 PE 线最小截面一. 电器地选择1)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地电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器地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2.电器地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地计算电流;3.电器地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地频率相适应;4.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地环境条件;5.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地动稳定与热稳定地要求 .用于断开短路电流地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地通 断能力.二. 导体地选择 1)导体地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 尚应符合工作电压地要求. 2)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路线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地要求; 2.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地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地要求; 4.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地要求, 固定敷设地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表2.2.2 地规定. 表 固定敷设地导线最小芯线截面3)敷设路径地冷却条件:沿不同冷却条件地路径敷设绝缘导线和电缆时,当冷却条件最坏段地长度超 过 5m,应按该段条件选择绝缘导线和电缆地截面,或者只对该段采用大截面地绝缘导线和电缆. 4)导线敷设处地环境温度:1.直接敷设在土壤中地电缆,采用敷设处历年最热月地月平均温度;2.敷设在空气中地裸导体,屋外采用敷设地区最热月地平均最高温度;屋内采用敷设地点最热月地平均 最高温度(均取 10 年或者以上地总平均值. ) 5)中性线截面1.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 中性线(以下简称N 线)地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路线中最大不平衡负荷电 流,且应计入谐波电流地影响.2.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地回路中, 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3.采用单芯导线作保护中性线(以下简称PEN 线)干线,当截面为铜材时,不应小于 10mm 2 ;为铝材时, 不应小于 16mm 2 ;采用多芯电缆地芯线作 PEN 线干线,其截面不应小于 4mm 2. 6)保护线(以下简称 PE 线)截面1.当保护线(以下简称 PE 线)所用材质与相线相同时,PE 线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地规定.最小芯线截面(mm 2) 铜 芯 1.01.0 0.75敷设方式绝缘导线穿管敷设 绝缘导线槽板敷设 绝缘导线线槽敷设铝芯 2.52.5 2.52.PE 线采用单芯绝缘导线时,按机械强度要求,截面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有机械性地保护时为 2.5mm 2; 无机械性地保护时为 4mm 2 .3.装置外可导电部份禁用作 PEN 线.4.在 TN-C 系统中,PEN 线严禁接入开关设备.三.配电设备布置地普通规定 1)配电室地位置应挨近用电负荷中心,设置在尘埃少.腐蚀介质少.干燥和震动轻微地地方,并宜适当留有 发展余地. 2)配电室内除本室需用地管道外,不应有其它地管道通过.室内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和中间接头;水汽 管道与散热器地连接应采用焊接.配电屏地上方不应敷设管道.3) 落地式配电箱地底部宜抬高,室内宜高出地面 50mm 以上,室外应高出地面 200mm 以上.底座周围应 采取封闭措施,并应能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箱内. 4)同一配电室内并列地两段母线,当任一段母线有一级负荷时,母线分段处应设防火隔断措施. 5)当高压及低压配电设备设在同一室内时,且二者有一侧柜顶有裸露地母线,二者之间地净距不应小于 2m.6) 成排布置地配电屏,其长度超过 6m 时,屏后地通道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地两端,当两出口之 间地距离超过 15m 时,此间尚应增加出口. 7)成排布置地配电屏,其屏前和屏后地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下表地规定. 表 配电屏先后地通道地最小宽度(m )四. 配电设备布置中地安全措施1)在有人地普通场所,有危(wei )险电位地裸带电体应加遮护或者置于人地伸臂范围以外.双排背对背布置屏 前1.51.31.81.6 屏后 维 护1.51.31.00.8 操 作2.02.02.02.0双排对面布置屏 前2.01.82.32.0 屏后 维 护1.00.81.00.8操 作1.21.21.21.2多排同向布置前.后排距 屏 墙 间 前 后排 排2.0 1.5 1.02.0 1.3 0.82.3 1.8 1.02.0 1.6 0.8单排布置屏后维 护1.00.81.00.8 操 作1.21.21.21.2配电屏种类不受限 制时 受限制 时 不受限 制时 受限制 时屏 前1.51.31.81.6固定式抽屉式相线芯线截面S(mm 2 )S ≤16 16<S ≤35 S >35PE 线最小截面(mm 2 )S 16 S / 22)标称电压超过交流25V (均方根值)容易被触及地裸带电体必须设置遮护物或者外罩,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外壳防护等级分类》 (GB4208-84)地IP2X 级.3)当需要挪移遮护物.打开或者拆卸外罩时,必须采取下列地措施之一:1.使用钥匙或者其它工具;2.切断裸带电体地电源,且惟独将遮护物或者外罩重新放回原位或者装好后才干恢复供电. 4)当裸带电体用遮护物遮护时,裸带电体与遮护物之间地净距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当采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2X 级地网状遮护物时,不应小于100mm;二.当采用板状遮护物时,不应小于50mm.5)容易接近地遮护物或者外罩地顶部,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外壳防护等级分类》(GB4208-84)地IP4X 级.6)在有人地普通场所,人距裸带电体地伸臂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裸带电体布置在有人活动地上方时,裸带电体与地面或者平台地垂直净距不应小于2.5m;2.裸带电体布置在有人活动地侧面或者下方时,裸带电体与平台边缘地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25m;3.当裸带电体具有防护等级低于IP2X 级地遮护物时,伸臂范围应从遮护物算起.4.在正常地人工操作时手中需执有导电物件地场所,计算伸臂范围时应计入这些物件地尺寸.7)配电室通道上方裸带电体距地面地高度不应小于下列数值:一.屏前通道为2.5m;当低于2.5m 时应加遮护,遮护后地护网高度不应低于2.2m;二.屏后通道为2.3m,当低于2.3m 时应加遮护,遮护后地护网高度不应低于1.9m.第3.2.1 条安装在生产车间和有人场所地开敞式配电设备,其未遮护地裸带电体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5m;当低于2.5m 时应设置遮护物或者阻挡物,阻挡物与裸带电体地水平净距不应小于0.8m,阻挡物地高度不应小于 1.4m;阻挡物内屏前.屏后地通道宽度应符合规范地规定.五.配电室对建造地要求1.配电室屋顶承重构件地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它部份不应低于三级.2.配电室长度超过7m 时,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地两端.当配电室为楼上楼下两部份布置时,楼上部份地出口应至少有一个通向该层走廊或者室外地安全出口.配电室地门均应向外开启,但通向高压配电室地门应为双向开启门.3.配电室地顶棚.墙面及地面地建造装修应少积灰和不起灰;顶棚不应抹灰.4.配电室内地电缆沟应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5.当寒冷地区冬季室温影响设备地正常工作时,配电室应采暖.炎热地区地配电室应采取隔热.通风或者空调等措施.有人值班地配电室,宜采用自然采光.在值班人歇息间内宜设给水.排水设施. 附近无厕所时宜设厕所.6.位于地下室和楼层内地配电室,应设设备运输地通道,并应设良好地通风和可靠地照明系统.7.配电室地门.窗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地洞.通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地网罩,其防护等级不宜低于《外壳防护等级分类》 (GB4208-84)地IP3X 级.直接与室外露天相通地通风孔还应采取防止雨.雪飘入地措施.(五) 室外接户线和电缆敷设。
建筑电气设计最新标准规范
![建筑电气设计最新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f87f29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9.png)
建筑电气设计最新标准规范建筑电气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建筑电气设计的标准规范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以下是最新建筑电气设计标准规范的概述:开头建筑电气设计标准规范是指导建筑电气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重要文件。
它涵盖了从电气系统的规划、设计到实施的各个阶段,确保了建筑物的电气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经济和环保地运行。
设计原则1. 安全性:设计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
2. 可靠性:设计应确保电气系统在各种条件下都能稳定运行。
3.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和可靠性的前提下,设计应考虑成本效益,实现经济合理。
4. 可持续性: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长期运行和维护,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电气系统分类1. 供电系统:包括高压供电和低压供电系统。
2. 照明系统:包括室内外照明、应急照明等。
3. 动力系统:包括电梯、空调、水泵等设备的动力供应。
4. 控制系统: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安防系统等。
5. 通信系统:包括电话、网络、电视等通信设施。
设计要点1. 电气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规模,合理计算电气负荷。
2. 电气设备选型: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
3. 电气线路布局:合理规划电气线路,确保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防雷与接地:设计应包含防雷和接地措施,以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5. 节能措施:采用节能技术,如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等,以降低能耗。
施工与验收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和施工标准。
2.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电气系统测试和验收。
3. 验收应包括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节能性能。
结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电气设计标准规范也在不断更新。
设计人员应持续关注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规范变化,以确保设计满足当前和未来的要求。
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效,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请注意,上述内容仅为概述,具体的设计规范和标准需要参考最新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文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15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15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31201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4b.png)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15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1.08.04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15号
•【施行日期】2012.06.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115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43-2011,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6.4.7、8.4.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一年八月四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费站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国家现行设计规范及标准;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3、相关各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
(二)设计范围
新建安康至汉中高速公路池河收费站的配变电所、站内建
筑物的配电、照明、防雷接地、弱电系统工程。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高速公路****收费站,区内包括宿办楼、附属设施、养护工区、治超检测房及收费大棚等,总建筑面积约1509m2,
其中宿办楼建筑面积约1000m2,附属设施建筑面积约402m2,门
房建筑面积约27m2,治超检测房建筑面积约40m2,工具设备库房
建筑面积约40m2。
(四)供电
1、负荷状况
本工程设备总容量为146kW,计算容量为115.21kVA。
其中宿办楼为重要负荷,治超检测房、收费大棚及厂区照明为一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
一般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为380/220V,频率为50Hz。
特殊设备的额定电压随设备要求另定。
2、供电电源
本工程由一路10kV电源架空引入作为主供电源,另设柴油发
电机组作为应急备用电源,供电电压为0.4kV。
3、无功功率补偿
在低压母线上集中装设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采用静电电
容器补偿方式,电容器补偿容量为32kvar。
电容器组采用自动循
环投切方式。
0.4kV侧的功率因数补偿至0.92。
4、变配电系统
本工程在站内附属设施用房中设置10/0.4kV变压器及低压
配电室,另设置柴油发电机室。
低压配电室内设主变压器一台,
选用SC系列三相干式降压变压器,容量160kVA,电缆进线。
变
压器高压侧采用跌落式熔断器和避雷器。
主变压器低压側电气主
接线为单母线+备用母线接线方式,设置低压主变进线屏1面,
低压馈线屏3面,补偿柜1面,母联及发电机进线屏1面。
电缆
出线。
主变低压进线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设电气联锁备投。
消防
用电设备、应急照明及特殊用电设备均采用两路供电。
两路电源
分别由正常母线及备用母线引出。
两路电源在负荷末端互投。
柴
油发电机组功率90kW。
低压配电系统主要采用放射式方式配电。
(五)电气接地及安全保护
本工程10kV高压系统中性点为不接地系统,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为TN-S系统。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弱电系统及建筑物的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的联合接地系统。
总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
对于各特殊设备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不同,联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建筑物内的电气装置做等电位联结。
(六)电气照明
本工程照明系统电压为380/220V,采用荧光灯作为主要照明光源,部分场所采用白炽灯照明。
各科室等场所采用漫反射型高显色性灯具。
照明用灯具主要采用吸顶方式安装。
所有插座回路、室外照明灯具低于2.4m的回路均设剩余电流断路器保护。
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时或安装 I类灯具时,需接PE线。
所有灯具均采用节能型灯具。
发电机房采用防爆灯具及开关。
(七)防雷与接地
在本工程中部分建筑物屋顶设置接闪器防直击雷。
采用柱内主
钢筋作防雷引下线,利用基础主钢筋网作自然接地体。
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关于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的规定,本工程设置三级防雷电电磁脉冲的浪涌保护器。
在变配电室低压母线上装一级电涌保护器(避雷器),二级配电箱内装二级电涌保护器,末端配电箱及弱电机房配电箱内装三级电涌保护器。
室外照明配电箱内装二级电涌保护。
二级电涌保护器Imax=40kA,三级电涌保护器Imax=15kA。
计算机电源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引入端、
电信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
(八)弱电
本工程弱电系统在各建筑物内设置弱电配线箱。
本工程弱电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电话系统
2、网络布线系统
3、电缆电视系统(CATV)
(九)负荷统计表: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