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学大作业
《从福利国家的问题和改革谈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班级:人力1001班
姓名:张曼曼
学号:2010091010111
从福利国家的问题和改革谈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在世界格局多样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民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而福利国家模式从开始就褒贬不一,它被西方国家效仿过,也被贴上了“政府的抱负和妨碍国家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的标签。本文通过历史案例客观的介绍了福利国家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改革措施。类比之下,反观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现状,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那么我国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福利国家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措施
一、福利国家的历史发展、现状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所谓“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福利国家不是简单的社会保险、医疗工伤保险,也不是失业保险或社会救济计划,甚至不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加总。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孕育了世界大战,同时也催生了英国的“人民预算”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而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的新的福利制度,后来被泛称为“福利国家”,这就是福利国家的由来。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此报告中主张的社会福利可以概括为“3U”原则——普遍性原则(Universality),即所有公民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统一性原则(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均一性原则(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实际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
福利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成了西欧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基本制度。此后,《贝弗里奇报告》中对战后英国福利社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福利国家理念被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其中,最典型的是北欧地区,自从1990年苏东剧变以后,北欧国家实行了扩大福利制度的改革,后来甚至成了西方福利国家的典范。有国外有学者认为,英国作为昔日福利制度的发源地,它的福利制度已不是“贝弗里奇”模式了;相反,北欧国家却效仿英国,实行了扩大福利制度的改革,成为贝弗里奇模式的典范。不得不承认,这些模范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然而,再完美的制度也有其缺陷的一面。福利国家模式给政府造成的巨大压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有关福利国家危机的谈论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社会失业率增加、社会保障财政赤字、政府失灵、某些社会政策加剧通货膨胀而不利经济发展状况等等。针对这些危机,许多国家都做了多方面的改革,以求将问题华为最小。
⑴消减福利支出:作为福利国家“发源地”的英国,自上世纪70年代遇到财政危机后,撒切尔夫人执政时便因财政压力开始了改革,并逐渐削减福利的规模,引入市场因素。此后,削减福利的改革浪潮逐步席卷到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国。
⑵调整福利结构:如英国自1998年开始实施“改救济为就业”的计划,最大程度的减少失业率。
⑶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开源节流”是保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良方,比如提高退休年龄以增加国家社会保障税收的收入,制定更加严密的税收征管办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等。
⑷引入私营机制,以减轻官方的压力并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行政效率。还是以英国为例,政府将一系列福利项目从公开招标改由有私人承包,并鼓励私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职业福利等方面的发展。瑞典也减少了一些公共福利机构,这样社会保障体系的膨胀得到了有效抑制。
从某种程度来说,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改革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打破福利津贴“大锅饭”的过程。这一过程,用学术界的表述,是社会保障“再商品化”的趋势,就拿北欧一些国家来说,出现“工作有其酬”和“从福利到工作”的转变;用美国的表述来说,是“拯救社会保障制度”。否则,从理性的角度或者“人性本恶”的观点出发,如果人们知道有人会为他们的消费买单的话,人们就不会再去储蓄了,也不去工作了。
如众多社会学者和经济学家所言,在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被反复提及,这一概念包含着两重涵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的作用问题。前者强调“社会权利”,后者强调“削减贫困”。但实际上,完全以“3U”标准来衡量,真正的全民福利模式,在任何国家包括英国和北欧国家也没有完全实现。例如,在英国,“全民低保”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实现过,其相当多的非缴费型给付都是针对一定的目标群体进行的。1999年建立的“最低收入保障”规定,如果存款在8000英镑以上就不能获得低保,2001年这一标准提高到12000英镑,2005年又提高到16000英镑。即使在北欧三国,许多非缴费型补贴也是家计调查式的。总的来说,福利国家还是使西方社会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注重了整个社会相对均衡的发展。
那么,相较于经济发展迅速的欧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又是如何呢?福利国家模式是否适应于中国呢?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的社会保障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上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从以单位福利为主的劳动保险到统筹互济的社会保障的转变,实现了从主要保障城镇职工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变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享受到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但是客观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发展仍是不均等的、甚至在某些地区是落后的。人口、区域经济、收入差距、及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对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和发展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中既有历史问题,也有改革中未能妥善处理好的问题;既有制度内的问题,也有制度外的问题。在这里详细谈一下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第一,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着许多的漏洞,有些项目无法覆盖应当覆盖的全体社会成员,还有好多项目空白;监管方面,除养老保险等少数项目外,多数社会保障的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均比较欠缺。第二,立法滞后。中国缺乏对社会保障的法制规范,迄今为止一直依靠行政机关的政策或只是来推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种现状无法使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真正走向定型发展,且因政策的多变或过度灵活而损害了新制度应有的稳定性。第三,责任模糊。主要是: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划分不清,影响新制度的统一;政府责任边界不明,既造成政府负担加重,又无法有效引导社会发挥应有的价值;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未能明确。第四,新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虽然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包办社会保障事务时负担畸形的现象,却又造成了新的不平衡。比如,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因劳动者个人原因是社会保障权益不平等。此外,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有效性不足的问题,等等。
由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有诸多的问题,所以在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预示着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保障自身发展的规律,以及近29年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在这里简单的概括出中国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一、稳妥而有效的选择将是在植根现实国情的基础上走理性而又中和的发展道路。从中长期的发展角度出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应发展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包括:尽快实现制度定型,如完成国家立法、健全监管机制和全面实现社会化;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如化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保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