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消费结构不仅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偏好,也对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一)食品消费食品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仍占有较大比重,但呈逐渐下降趋势。

这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对食品的需求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安全和品质。

(二)衣着消费衣着消费支出稳步增长,居民对服装的品牌、款式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个性化、时尚化的服装消费逐渐成为主流。

(三)居住消费居住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主要包括房租、水电煤气费用以及住房装修等方面的支出。

这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以及居民对居住环境改善的需求密切相关。

(四)交通通信消费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交通通信消费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民在汽车购买、公共交通出行以及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

(五)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反映了居民对知识、文化和娱乐生活的追求。

其中,教育培训、旅游、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消费增长较为明显。

(六)医疗保健消费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也在逐步增加。

二、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一)收入水平收入是影响消费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也会相应提升,从而导致消费结构的优化。

(二)价格因素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居民的消费选择。

例如,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居民可能会减少对其的消费,而转向价格相对较低的替代品。

(三)消费观念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

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个性化消费,这使得消费结构更加多元化。

(四)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加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面将从食品消费、衣着消费、住房消费、交通消费、教育和医疗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食品消费方面的变化。

在过去,由于物质匮乏和生产技术落后,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上,如大米、面粉、油盐等,而高级副食品和糖果等消费很少见。

但是随着食品供应能力的提高和商品丰富度的增加,人们开始注重营养和口味,并增加了对进口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高质量食品的消费。

其次是衣着消费方面的变化。

过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大部分居民只能购买廉价的服装,顾不上追求时尚和品质。

然而现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城镇居民开始注重服装的质量、样式和品牌。

时尚和个性化的服装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人们更加关注衣着搭配和购买奢侈品品牌。

再次是住房消费方面的变化。

过去,大多数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居住面积小且简陋。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居住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开始购买更大、更舒适、更豪华的房屋,选择自己喜欢的装修风格,并注重配备高性能的家庭电器和家具。

另外是交通消费方面的变化。

过去,城镇居民出行方式主要是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

随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家庭汽车拥有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私家车作为出行工具。

私家车的普及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同时也给家庭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最后是教育和医疗消费方面的变化。

在过去,教育和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城镇居民普遍缺乏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子女的教育,并愿意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

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开始关注医疗质量和舒适度。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表明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个人需求的不断提升。

食品消费趋向高品质、健康;衣着消费追求时尚、品质;住房消费寻求舒适、豪华;交通消费追求便捷、舒适;教育和医疗消费愿意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基本生活消费过高:由于我国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占比较大,如食品、住房等,导致其他消费领域的发展受限。

这种消费结构使得居民对于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品与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2. 单一消费模式:相较于先进国家,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仍然偏向单一模式,主要消费集中在实物商品上,消费品种相对较少。

这种单一消费模式限制了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3. 消费观念保守: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普遍较为保守,偏爱储蓄,对于消费贷款的使用率较低,这使得居民在购买大件耐用品、进行投资以及创业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同时,消费观念保守也导致人们对于文化、娱乐等非物质性消费的需求不足。

二、对策提出1. 促进基本生活消费合理化: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降低住房、教育等领域的开支压力,从而使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得以降低。

此外,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也可以有效降低基本生活消费的比重。

2. 鼓励多元化消费: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扶持来鼓励居民进行多元化消费。

例如,减少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关税,降低豪华商品的消费税率,提高中低档商品的质量,使其具备竞争力,从而促进多元化消费的发展。

3. 引导消费观念转变: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媒体渠道等方式,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鼓励居民适度消费,增加对于文化、旅游等非物质性消费的需求。

同时,加强金融服务,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费贷款和金融支持,鼓励居民进行投资和创业。

4. 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政府可以加大对于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提供具有创新性和差异化特点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消费结构的升级。

同时,加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研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政策,以满足居民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一、引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城镇居民在生活、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习惯,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相关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二、消费结构细分析2·1 食品消费食品消费是城镇居民消费的基础,包括日常食品和各种食品饮料。

通过分析食品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饮食习惯、消费品质以及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2·2 住房消费住房消费是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消费可包括购房、租房、装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通过分析住房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不同住房形式的需求以及对住房质量和社区环境的关注程度。

2·3 交通通信消费交通通信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交通出行和通信设备、服务方面的支出。

交通消费主要包括公共交通费用、私家车相关支出等。

通信消费主要包括方式费、宽带费等。

通过分析交通通信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出行方式、通信设备使用情况、对交通和通信服务的需求程度。

2·4 教育消费教育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教育领域的支出,包括学费、教育培训费用等。

通过分析教育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教育的投资意愿和倾向,以及对不同教育阶段和形式的需求程度。

2·5 医疗保健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支出,包括医疗费用、药品费用、保健品费用等。

通过分析医疗保健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医疗服务和保健品的需求程度,以及对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

2·6 娱乐消费娱乐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休闲娱乐方面的支出,包括电影、旅游、运动、文化活动等。

通过分析娱乐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消费偏好以及对文化体验的重视程度。

三、相关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城镇居民消费调查问卷:包含用于收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信息的调查问卷。

2·数据统计表格:包含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表格。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消费结构是指消费支出在不同用途上的分配情况,包括食品、衣着、住房、教育、医疗、交通、通讯、娱乐等。

本文将从新恩格尔系数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趋势。

一、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0468元。

其中,住房和家庭设备支出最高,占比达到28.8%;其次是餐饮支出,占比为24.0%;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占比为11.5%;交通和通信支出占比为10.1%;服装和鞋帽支出占比为9.9%;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为6.1%;居家生活用品和服务支出占比为5.5%。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向中高端转型。

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在增加。

二、新恩格尔系数模型新恩格尔系数是指衡量家庭收入用于购买食品的比例在减少的情况下,其余支出的变化情况。

传统的恩格尔系数只考虑了食品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而新恩格尔系数则将非食品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纳入了考虑范围内,更能反映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新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 - 食品支出占比) ÷ ( 1 - 总消费支出占比 )× 100%新恩格尔系数的数值越小,表示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越低,反之则越高。

三、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分析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2198元。

其中,食品支出占比为29.1%,非食品支出占比为70.9%。

根据新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上海市的新恩格尔系数为28.3%,低于传统恩格尔系数的30%以上,表明上海市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比较多样化,食品支出占比已经相对较低。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向中高端转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品质,而新恩格尔系数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更能反映出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的不断提⾼,⼈们的消费⽔平也在显著地提⾼。

因此⼈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投放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上。

消费结构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际因素,本⽂通过⽐较分析2012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在充分运⽤Excel软件和SPSS软件的前提下。

运⽤描述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具体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计量分析(具体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三种分析⽅法,⼒求在以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际数据为前提的条件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具体情况,同时探讨我国各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以期能为各地⽅政府的消费结构的优化提供⼀定的参考价值与依据,为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提出更加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引⾔“消费”是⼈类⽣活中的主要且必须的活动,任何⼈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消费。

简⽽⾔之:⼈类的⼀切经济⾏为都是围绕着消费⽽进⾏的。

因为⽣产的⽬的是为了满⾜消费;扩⼤消费市场是资本增值的前提;企业之间的各类资源的竞争,最终都表现为消费市场份额的竞争。

因⽽,当今社会,每个⼈都在努⼒学习和⼯作以期能够获得更⾼的个⼈收⼊,深究其⽬的也是为了提⾼个⼈的消费⽔平。

所以说“消费”已成为当下最炙⼿可热的经济词汇。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满⾜⼈类不断扩⼤的经济需求,⽽各国经济发展是以提⾼整体国民的福利⽔平为⽬的,主要就是提⾼国民当前乃⾄未来的消费⽔平。

所以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有赖于国民整体的消费状况,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前提,同时消费结构的优化则是提⾼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经济⼿段。

消费结构1(consumption structure)具体是在⼀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例关系。

中 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论文

中 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论文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论文一、引言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深入研究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对于了解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需求、市场趋势以及制定相关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一)食品消费食品消费仍然是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逐渐下降。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品质和种类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和食品安全。

(二)衣着消费城镇居民在衣着方面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加,对服装的品牌、款式和质量有了更多的追求。

同时,个性化、时尚化的服装成为消费热点。

(三)居住消费居住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购房、租房以及装修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长,反映出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视。

(四)交通通信消费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城镇居民在交通和通信方面的消费显著增加。

汽车消费逐渐普及,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使用也日益广泛。

(五)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类教育培训市场蓬勃发展。

同时,文化娱乐活动的消费也在逐渐增多,如旅游、观影、健身等。

(六)医疗保健消费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稳步上升。

包括医疗服务、药品购买以及保健用品等方面的消费。

三、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

根据消费支出的不同组合,可以将城镇居民分为以下几类:(一)高消费型这类居民的收入水平较高,消费结构较为多元化,在各个领域的消费支出都相对较高。

他们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在高端食品、时尚服饰、优质住房、高端交通通信工具以及丰富的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服务方面投入较大。

(二)基本保障型这类居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上,如食品、衣着和居住等方面。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消费中各项支出的构成及其比重,它反映了居民的消费习惯、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

而新恩格尔系数是一种衡量消费支出与收入关系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居民消费的结构性变化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在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用品及服务等几个方面。

食品、衣着和居住三大类消费支出一直占据着消费结构的重要位置。

而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用品及服务等消费支出也在逐渐增加。

在食品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以及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品质化。

在衣着方面,消费者对服装品质和款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端品牌的服装、鞋帽、箱包等商品也得到了更多的市场。

在居住方面,城镇居民购房、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支出也在逐年增加。

城镇居民对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支出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普及,人们对通讯设备、上网费用等的消费支出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随着教育和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城镇居民对于娱乐、旅游、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在逐年增加。

三、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新恩格尔系数是指用来衡量不同收入水平下的不同群体对食品支出的需求程度的一种指标,它可以反映出消费支出的结构性变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新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在消费结构中对食品支出的比重逐渐减小,而其他非食品支出的比重则逐渐增加。

在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新恩格尔系数逐年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也反映了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新恩格尔系数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意味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消费结构已经呈现出较大的多样化和非食品化的特点。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分析,旨在探讨这一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1. 食品消费比重下降过去,由于农村人口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中农村特色的粮食和蔬菜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城镇居民越来越多地购买精致和方便的食品,食品消费比重逐渐下降。

2. 住房和房地产消费增加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和城镇居民的购房需求增加,导致住房和房地产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消费结构的变动有重要的影响。

3. 交通和通信消费上升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交通的现代化,中国城镇居民的交通和通信消费比重逐渐上升。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加重视便捷和高效的交通和通信工具。

4. 教育和文化消费增加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文化消费的兴起,使得教育和文化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和文化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推动了教育和文化消费的增长。

5. 其他消费品消费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中国城镇居民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游戏、化妆品、服装等消费品的消费比重也呈现上升趋势。

三、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1.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更宽广的消费选择和更多的消费机会。

2.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高质量、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也促使了消费结构的变动。

四、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1. 推动经济发展消费结构的变动促使了一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如房地产、交通、通信等。

这些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变化分析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分析三、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对比分析四、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的矛盾分析五、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变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随着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居民的收入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

从2010年至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816元增长到40621元,年均增长率为7.5%。

其中,工资性收入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比重逐渐减少,房地产租金收入和股权投资收入等非工资性收入占比逐渐提高,这也标志着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分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收入结构变化紧密相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意识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消费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和住房支出两个方面始终占据着消费支出的主要份额。

同时,文化娱乐、旅游、教育支出等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年提高,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从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转变为多元化和高品质消费。

三、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呈现出一定的矛盾。

从收入结构来看,居民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数仍然依靠工资性收入;从消费结构角度来看,消费品质不断提高并多样化,尤其是高端、质量优良的消费品消费逐年增长。

可以预见,收入与消费结构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可能会增加未来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四、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的矛盾分析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也存在一定的矛盾。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分析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及趋势。

一、食品饮料消费食品饮料是城镇居民消费的必需品,占据着城镇居民消费的很大比例。

在食品消费方面,城镇居民普遍更喜欢安全、健康、高品质的食品,并且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

而在饮料消费方面,随着饮料种类的不断增多,城镇居民对于各种功能性饮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二、服装消费服装消费同样是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国内服装市场不断扩大,提高了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城镇居民对服装的品质、款式、性价比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而在线上、线下的购物场所众多,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在多个平台选择购买,为服装消费贡献了更大的增长。

三、住房、装修消费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人购房置业早已不是梦想,而是现实。

同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在住房之外,家居装饰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人们追求更高品质、更时尚的居住环境。

在这方面,消费占据着各大零售商业场所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四、教育、文化娱乐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文化娱乐。

城镇居民的子女教育、书籍、文化产品等消费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文学、音乐、电影、电视、演出等都是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及趋势也在不断变化,如今城镇居民的消费品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同时消费价格更加趋向优质、高效和创新,给商家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更加丰富的选择性。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

消费结构不仅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偏好,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从食品消费方面来看,各地区城镇居民在食品支出上的比重逐渐下降。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居民更加注重食品的品质和多样性,对有机食品、进口食品的需求增加。

而在中西部地区,虽然食品支出占比也在降低,但相对东部而言,对基本食品的消费仍占据一定比例。

例如,在东部沿海城市,人们愿意花费更多在高档餐厅用餐,购买进口水果和海鲜;而在中西部的一些城市,家常食材和本地农产品仍是居民餐桌上的主要选择。

在衣着消费方面,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更倾向于追求时尚和品牌,消费支出相对较高。

他们关注国际时尚潮流,愿意为知名品牌的服装和饰品支付较高的价格。

而中西部地区居民在衣着消费上相对较为务实,更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

不过,随着电商的普及,中西部地区居民在衣着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居住消费在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支出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房价高企导致购房成本巨大,租房支出也相对较高。

同时,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更高,在装修、家居用品等方面的投入较多。

而在中西部地区,虽然房价相对较低,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对于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居住消费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交通通信消费是近年来增长较为迅速的一项。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活跃、交通网络发达,居民在汽车购置、公共交通费用以及通信设备和服务方面的支出较高。

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拥堵的交通状况促使更多人选择私家车出行,同时智能手机和高速网络的普及也推动了通信消费的增长。

中西部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居民对汽车的需求也在逐步释放,通信消费的增长速度也不容小觑。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在各地区的差异也较为明显。

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娱乐设施,居民在子女教育、培训课程以及文化艺术活动、旅游等方面的投入较大。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

一、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以下几个变化趋势。

1.消费升级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之前主要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逐渐转向消费升级,即更加注重品质、品牌、服务等高品质消费。

例如,过去居民买车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代步需求,现在则更倾向于购买豪车、电动车等高端品牌产品。

2.消费结构多元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从过去的简单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消费品种增多,涵盖面也更广。

例如,居民消费品类逐渐从基本的食品、衣物、住宿、出行等扩展到健康养生、旅游度假、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领域。

3.消费观念的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消费文化的不断普及,居民消费观念也在逐渐转变,从以前的“节衣缩食”,逐渐转向追求个性化、品牌化的消费方式。

例如,居民不再简单追求低廉的价格,而是更加注重品牌、质量、环保等方面。

4.消费科技化城镇居民消费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如出现了无现金支付、二维码支付等新兴消费方式,电商平台也因此发展迅猛。

此外,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也逐渐进入居民生活,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发展。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消费能力,满足了更高水平、多样化的个性需求。

2.城镇化城市化进程极大地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各种服务设施的建设满足了居民诸多需求,城市上的文化环境和娱乐设施也让城镇居民有了更多的体验式消费。

3.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的增长直接促进了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也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消费文化的普及和人们的生活品位升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变化。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一、引言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就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进行分析,以期为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1. 食品消费食品消费是城镇居民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在过去几十年中从占消费总支出的60%左右下降到了40%左右,这表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 衣着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衣着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几十年中国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也在逐渐上升,这说明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品位要求的不断提高。

3. 住房和交通消费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居民对住房和交通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更加迫切,住房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丰富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也在逐渐增加。

4. 其他消费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居民对于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更加强烈,这些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

三、新恩格尔系数模型的分析新恩格尔系数模型是对传统恩格尔系数模型的优化和补充,它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新恩格尔系数模型的主要特点有两个方面:1. 聚焦领域更广传统的恩格尔系数只是反映了居民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而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可以构建多维度的恩格尔系数,比如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的恩格尔系数,从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地描绘出了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消费结构的变迁不仅反映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还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稳定的问题。

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其变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消费结构的变革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需求结构也将发生相应调整。

消费结构的变迁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

通过深入分析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为政府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提供决策参考,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深入探讨消费结构的演变趋势、新恩格尔系数模型的应用及政策建议,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其演变趋势,探讨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在消费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情况,揭示不同消费品类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变化,探究消费结构的演变趋势;2. 介绍新恩格尔系数模型的基本原理,探讨其在消费结构研究和消费趋势预测中的应用潜力;3. 基于实际数据来源与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在实践中的有效性;4. 探讨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及政策导向等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5. 总结消费结构的演变趋势,归纳新恩格尔系数模型的应用价值,为政府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深入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迁规律,对于了解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指导宏观经济政策、优化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消费结构的变动不仅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引导消费方向,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比重逐渐下降,而生活用品、交通通讯、居住、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比重逐渐上升。

1. 食品消费比重逐渐下降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食品消费的需求逐渐得到了满足,食品消费比重从过去的较高水平逐渐下降。

数据显示,食品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40%左右下降到2019年的30%左右。

尤其是肉类、蔬菜、水果等高端消费品在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说明人们对食品消费需求的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居住消费在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数据显示,居住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5%左右上升到2019年的25%左右。

这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居住水平的提高,正在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

3. 文教娱乐消费比重逐渐上升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

以下分析了导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

1.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对生活质量和消费享受的需求逐渐增强。

城镇居民开始更加注重品质消费和个性化消费,这导致了消费结构的变动。

2. 城镇化进程加快3. 文化娱乐产业快速发展随着文化娱乐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消费者对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分 析
01 引言
目录
02 对比分析
03 影响因素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
05 系,提高农村居民的 消费信心。
04 结论及建议 06 参考内容
引言
消费结构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所消费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比例关系,反 映了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消费习惯。在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的差 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消费支出方面,还体现在消费质量、消费差距等多个方 面。本次演示将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优化消费结构的对 策和建议。
对比分析
1、消费支出结构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 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元。城镇居民的 消费支出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二者之比约为2:1。在各项消费支出中,食品 烟酒、居住、交通通信是城乡居民的主要支出项目。其中,城镇居民在交通通信、 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高于农村居民,而在居住、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低 于农村居民。
结果与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着明显的 差异。首先,从消费支出来看,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在2019 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为元,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元。这种差 异主要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的差异所致。
其次,从消费结构上来看,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都呈现出向更高层次转型的 趋势。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39.7%下降到了2019年的28.2%,农村 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59.9%下降到了39.4%。这表明了城乡居民在满足基本生活需 求的同时,也在增加对教育、旅游、医疗等更高层次消费的需求。
3、消费差距结构

当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当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当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消费结构不仅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偏好,还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文将对当前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一、食品消费食品消费一直是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逐渐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品质和多样性,而非仅仅满足于数量的充足。

在食品消费中,生鲜食品、有机食品和进口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人们愿意为更健康、更安全、更美味的食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同时,外出就餐的频率也逐渐增加,餐饮消费成为食品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二、住房消费住房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购房和租房的支出不断增加。

对于有购房需求的居民来说,房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决策。

同时,房屋装修、家居用品的购置等相关消费也随之增长。

而对于租房的居民,租金的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三、交通通信消费交通通信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油、保险、维修等汽车相关消费持续上升。

同时,公共交通的发展也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通信方面,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通信费用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部分。

此外,网络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兴消费模式的兴起,也进一步推动了通信消费的增长。

四、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城镇居民对教育、文化和娱乐的需求日益旺盛,消费支出不断增加。

在教育方面,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投资,课外辅导、兴趣班、出国留学等消费逐渐增多。

成人自身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消费也在不断增长。

文化消费方面,电影、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青睐。

同时,购买书籍、音乐、艺术品等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在逐步上升。

娱乐消费方面,旅游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国内游和出境游的人数不断增加。

完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指的是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

消费结构反映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对于制定有效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下面将从食品消费、居住消费、交通消费、教育消费、娱乐消费和医疗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食品消费。

食品消费是城镇居民最基本的消费需求,也是城镇居民日常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食品的品质和口味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级食品、绿色有机食品等逐渐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城镇居民的快节奏生活和外出就餐的机会增多,外卖、外出用餐等消费方式逐渐普及。

总体而言,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趋势。

其次是居住消费。

居住消费是城镇居民最为重要的消费之一、由于城镇居民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单身人口增多,对住房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购房、租房、装修、物业、家具等都是居住消费的重要内容。

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居住消费明显呈现出中高端住房、精装修、私人定制等趋势。

第三是交通消费。

交通消费是城镇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镇居民通勤、出行、旅行等需要消耗大量的交通费用。

随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对于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购买私家车、使用网约车、地铁乘坐、公共自行车等成为城镇居民交通消费的主要方式。

第四是教育消费。

教育是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教育观念的变化,城镇居民对于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加。

除了传统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费用外,高等教育、留学、辅导班、培训机构等教育消费也逐渐增加。

第五是娱乐消费。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娱乐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娱乐消费包括电影、音乐、旅游、影视剧、体育赛事等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线上娱乐消费也逐渐增长,如在线游戏、电子竞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作者:————————————————————————————————日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显著地提高。

因此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投放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上。

消费结构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际因素,本文通过比较分析2012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在充分运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的前提下。

运用描述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具体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计量分析(具体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三种分析方法,力求在以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际数据为前提的条件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具体情况,同时探讨我国各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以期能为各地方政府的消费结构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与依据,为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提出更加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一.引言“消费”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且必须的活动,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消费。

简而言之:人类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围绕着消费而进行的。

因为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扩大消费市场是资本增值的前提;企业之间的各类资源的竞争,最终都表现为消费市场份额的竞争。

因而,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和工作以期能够获得更高的个人收入,深究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个人的消费水平。

所以说“消费”已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经济词汇。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扩大的经济需求,而各国经济发展是以提高整体国民的福利水平为目的,主要就是提高国民当前乃至未来的消费水平。

所以说,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有赖于国民整体的消费状况,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前提,同时消费结构的优化则是提高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经济手段。

消费结构1(consumption structure)具体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

有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

实物形式指人们在消费中,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价值形式指以货币表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

因而本文将从实际出发,立足于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数据,运用描述分析、聚1消费结构百度百科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期从数据出发,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趋势与变化,探讨我国的消费热点,从而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在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进而提出一些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以及改善我国各城镇消费结构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增长。

二.文献综述在关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的研究中,一直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几人的研究:<一>龙志和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认为:90年代以来,一直由政府承担的城镇居民长期消费支出(住房、医疗等)正在逐步退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除经济发展因素外,还存在深刻的制度性原因,但占主要地位的依旧是食品以及衣着部分的开销。

<二>在《我国城镇居民现金消费结构分析》一文中,作者认为食品消费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减少,有所增长的消费项目根据涨幅从大到小依次为:家庭设备及用品、居住、衣着、医疗保健、其他。

<三>石瑶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文中通过运用大量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收入地域对消费结构产生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收入偏低的地域,居民对食品和衣着消费的比例较高,而收入越高的地区,该部分所占的比例相对会减少。

<四>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特点及问题》一文中,李勇认为几年来我国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比重平稳下降。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在衣着方面的支出逐渐增加,但衣着消费所占比重有着较快的下降趋势,表明了我国城镇居民以满足吃、穿为主的消费阶段已经结束。

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三.数据采集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类型的因素诸多,吃、穿、住、行是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消费,在满足了基本生存后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如文教娱乐等。

不同的省份影响其消费结构的因素不同,本文将消费结构相似的地区按聚类分析的方法归为一类,避免单纯的按地理位置划分的不合理性,使地区分类具有代表性;再对各种类型的消费做主成分分析,了解消费中主要的支出项,并结合实际分析论证;通过主成分分析的累计贡献率,做变量的相关分析并拟合回归方程;最终结合描述统计的方法,综合论证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

基于此,给出了我国2012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数据表:表一:中国2012年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数据表(单位:元)地区现金消费支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全国16674.32 6040.85 1823.39 1484.26 1116.06 2455.47 2033.50 1063.68 657.10 北京24045.86 7535.29 2638.90 1970.94 1610.70 3781.51 3695.98 1658.37 1154.18 天津20024.24 7343.64 1881.43 1854.22 1151.16 3083.37 2254.22 1556.35 899.87 河北12531.12 4211.16 1541.99 1502.41 876.10 1723.75 1203.80 1047.28 424.63 山西12211.53 3855.56 1529.47 1438.88 832.52 1672.29 1506.20 905.88 470.72 内蒙古17717.10 5463.18 2730.23 1583.56 1242.64 2572.93 1971.78 1354.09 798.68 辽宁16593.60 5809.39 2042.40 1433.28 1069.65 2323.29 1843.89 1309.62 762.07 吉林14613.53 4635.27 2044.80 1594.14 871.46 1780.67 1642.70 1447.50 597.00 黑龙江12983.55 4687.23 1806.92 1336.85 742.22 1462.61 1216.56 1180.67 550.51 上海26253.47 9655.60 2111.17 1790.48 1906.49 4563.80 3723.74 1016.65 1485.53 江苏18825.28 6658.37 1915.97 1437.08 1288.42 2689.51 3077.76 1058.11 700.06 浙江21545.18 7552.02 2109.58 1551.69 1161.39 4133.50 2996.59 1228.02 812.39 安徽15011.66 5814.92 1540.66 1396.97 811.23 1809.72 1932.74 1142.96 562.44 福建18593.21 7317.42 1634.21 1753.86 1254.71 2961.78 2104.83 773.22 793.17 江西12775.65 5071.61 1476.63 1173.91 966.23 1501.34 1487.30 670.71 427.93 山东15778.24 5201.32 2196.98 1572.35 1125.99 2370.23 1655.91 1005.25 650.21 河南13732.96 4607.47 1885.99 1190.81 1145.42 1730.35 1525.33 1085.47 562.13 湖北14495.97 5837.93 1783.41 1371.15 978.26 1476.98 1651.92 1029.55 366.78 湖南14608.95 5441.63 1624.57 1301.60 1034.30 2084.15 1737.64 918.41 466.65 广东22396.35 8258.44 1520.59 2099.75 1467.20 4176.66 2954.13 1048.28 871.30 广西14243.98 5552.56 1146.46 1377.26 1125.39 2088.64 1626.05 883.56 444.06 海南14456.55 6556.10 864.96 1521.04 777.20 2004.34 1319.54 993.24 420.13 重庆16573.14 6870.23 2228.76 1177.02 1196.03 1903.24 1470.64 1101.56 625.66 四川15049.54 6073.86 1651.14 1284.09 1097.93 1946.72 1587.43 772.75 635.62 贵州12585.70 4992.85 1399.00 1013.53 849.94 1891.03 1396.00 654.53 388.82 云南13883.93 5468.17 1759.89 973.76 634.09 2264.23 1434.30 939.13 410.35 西藏11184.33 5517.69 1361.57 845.18 474.69 1387.45 550.48 467.23 580.05 陕西15332.84 5550.71 1789.06 1322.22 986.82 1788.38 2078.52 1212.44 604.69 甘肃12847.05 4602.33 1631.40 1287.93 833.15 1575.67 1388.21 1049.65 478.72 青海12346.29 4667.34 1512.24 1232.39 923.70 1549.76 1097.21 906.14 457.51 宁夏14067.15 4768.91 1875.70 1193.37 929.01 2110.41 1515.91 1063.09 610.74 新疆13891.72 5238.89 2031.14 1166.59 950.17 1660.27 1280.81 1027.60 536.2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四.实证分析(一)描述分析(Description analysis)描述分析:在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再选择进一步分析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