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变动会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资本维护
资本维护是指企业确认收益必须是以 资本的保全为前提。 ⒈财务资本维护,(financial capital maintenance concept) 是指为维护企业资本所具有的货币数 量或购买力规模。财务资本的维护又 可分为名义货币资本维护和购买力资 本维护。
名义货币的财务资本维护: 期末净资产-期初名义货币的净资产
第十一章 物价变动会计
第一节 物价变动会计概述
一、物价变动及对会计的影响 (一)物价变动 ⒈ 物价变动的形式 (1)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物价指数:
一般物价指数=∑报告期代表商品单价×权数/ ∑报 告期代表商品单价×权数×100% 货币购买力:物价指数的倒数(一定数量的货币所能购买 商品的数量或换取的劳务)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项目
金额 1 120 000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1月1日) 本期购货 可供销售的存货 期末存货(12月31日) 营业利润 期间费用 350 000 728 000 1 078 000 420 000
658 000 462 000 238 000
折旧费用
利润总额 所得税 净利润 年初未分配利润 可供分配利润 应付利润 未分配利润
二、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
物价变动会计产生的外在条件是物价持 续地大幅变动,内在动因是来自资本保 全和确定收益的要求。在会计期内,企 业的收入首先要保全资本,若有剩余, 才是资本的回报,即利润。
(一)资本的概念
资本分为为财务(货币)资本和实物资 本。 按照财务资本的概念,资本是投资者投 入企业的货币数量或购买力。 按照实物资本的概念,资本如同营运能 力,被看作是以每日生产量等为基础的 企业生产能力,以与其相当的实物量表 示。
14 000
210 000 84 000 126 000 —— 126 000 35 000 91 000
有关资料如下: ⒈营业收入为年内均匀 发生; ⒉折旧费用年末一次性 计提; ⒊所得税为年内均匀发 生; ⒋应付股利为年末一次 性支付。 根据以上资料调整有关 报表数据。
货币购买力损益计算表
项目
期初货币性资产 减:期初货币性负债 期初货币性资产净额 加:本期货币性收入 减:本期货币性费用 调整前金额 调整 (名义货币) 系数 200 000 150 000 50 000 900 000 600 000 160/100 160/100 160/100 160/150 160/150 调整后金额 (稳值货币) 320 000 240 000 80 000 960 000 640 000
(二)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
1.物价变动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对币值不变会计假定的否定 (2)对会计原则的影响 建立了资产现行成本计价的原则 变革了部分会计原则(如:收入确 认原则;配比原则谨慎性原则等) (3)阻碍了会计目标的实现
2.物价变动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企业财务状况严重脱离实际 (2)企业经营成果被歪曲 (3)其他方面(纳税、成本补偿)
= 350000×160/100 =560 000(元) 年末数= 420000×160/150 =448 000(元) ②“固定资产原价”项 目 年初数= 840000×160/100 =1 344 000(元) 年末数由于固定资产未 发生增减,因而调整结 果与年初数相同。
二、一般购买力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该会计模式的程序主要包括: ⒈划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⒉将以名义货币表述的会计报表项目 换算为稳值货币表述; ⒊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 ⒋编制一般购买力会计报表。
(一)划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
在一般购买力会计下,首先将会计报表项 目区分为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然后根 据一般购买力变动对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 性项目影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 方法。 ⒈货币性项目 货币性项目是指在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时,其金额固定不变,但其购买力发生变 动的项目。
⒉非货币性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在一般物价水平 变动时,其金额或价格是随着一般物价 水平的上涨而提高,随着一般物价水平 的下降而降低的资产、负债或业主权益 项目。 但购买力不变。
通货膨胀对会计影响的规则
持有情况
变动类型
影响结果
项目金额不变,购 遭受购买力 买力下跌。 损失。 非货币性资产 项目金额变动,购 获得持有利 买力不变。 得 项目金额不变,应 获得购买力 货币性负债 偿还的购买力减少。利益 项目金额变动,购 遭受持有损 非货币性负债 买力不变。 失
与其他物价变动会计模式比较,一般购 买力会计的特征为: ⒈以稳值货币为计量单位,某一时点 (会计报告期末)的名义货币作为稳值 货币,将其他不同时期的名义货币按一 般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换算为所确定的 稳值货币计价的金额,以使不同时期形 成的会计数据可比;
⒉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认为历史成 本计量原则本身不存在多大缺陷,关键 在于应有一个稳定、可比的会计计量属 性; ⒊不建立单独的账户体系进行核算,在 日常会计处理中,一般购买力会计核算 与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只是在报告期末,以一般物价指数将会 计报表中以历史成本反映的有关数据进 行调整,从而消除一般物价变动对会计 报表的影响。
购买力的财务资本维护: 期末净资产-期初稳值货币的净资产
⒉ 实物资本维护,实物资本保全观念 (physical capital maintenance concept)
实物资本维护是指维护企业资本所拥有 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规模。 实物资本的维护又可分为名义货币资本 维护和购买力资本维护。
单位:元
年末数额
1 701 000 280 110 800 420 91 000 000 000 000 000
1 701 000
有关资料如下: 1.固定资产为期初购入,尚未提取折旧。 2.期初存货为年初购入,其余存货为年内均 匀购入,发出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算。 3.年初一般物价指数为100,年末一般物价指 数为160,年内年均物价指数为130。期末购 进存货期间一般物价指数为150。
⑤“股本”项目 年初数=420 000×160/100 =672 000(元) 年末数与年初数调整相同, 因实收资本为历史项目。 ⑥“未分配利润”项目 年初数为0不需要调整 年末数=(155 000+300 000 +448 000+1 321 600) -280 000-110 000 -800 000-672 000 =362 600
购买力损益是由于企业持有货币性资产、货币 性负债和货币性权益,因为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而给企业带来的货币购买力的损失和收益。从 实质上看,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是期末按一 般物价指数调整过的货币性项目金额之间的差 额。一般的做法是:先将货币性资产与货币性 负债的余额相互抵消,求得货币性项目的净额, 再按净额计算购买力损益。
名义货币的实物资本维护: 期末生产经营能力-期初名义货币的生 产经营能力
购买力的实物资本维护: 期末生产经营能力-期初稳值货币的生 产经营能力
(三)物价变动会计计量要素 1.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实现净值;未 来现金流量现值。 2.计量单位 名义货币计量单位;稳值货币计量单位。
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 (1)货币性项目的调整 ①“货币资金”项目 年初数=80 000×160/100 =128 000(元) 年末数不需调整 ②“应收账款”项目 年初数= 200000×160/100 =320 000(元) 年末数不需调整
③“短期借款”项目 年初数= 140000×160/100 =224 000(元) 年末数不需调整 ④“应付账款”项目 年初数= 110000×160/100 =176 000(元) 年末数不需调整 ⑤“长期负债”项目 年初数= 800000×160/100 =1 280 000(元) 年末数不需调整
历史成本/名义货币 历史成本/稳值货币 现行成本/名义货币
现行成本/稳值货币
第二节
一般购买力会计
一、一般购买力会计的基本原理 一般购买力会计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发生 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其显著的特点是改 变了会计计量单位,将历史成本会计模 式下的会计计量单位由名义货币改变为 稳值货币,而计量属性仍为历史成本。
⒉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项目的调整 (1)“营业收入”项目 1 120 000×160/130=1 378 462(元) (2)“营业成本”项目 ①期初存货=350 000×160/100=560 000(元) ②本期购货=728 000×160/130=896 000(元) ③期末存货=420 000×160/150=448 000(元) ④可供销售的存货=560 000+896 000=1 456 000 (元) ⑤营业成本=1 456 000-448 000=1 008 000(元)
例:某公司200X年12月31日以历史成本资料为基础编制的资
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如表10-1、10-2 资产负债表 (历史成本)
年初数额
项目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原值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额 资产合计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长期负责 股本 未分配利润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80 000 200 000 350 000 840 000 —— 840 000 1 470 000 140 000 110 000 800 000 420 000 —— 1 470 000 155 300 420 840 14 826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四)物价变动会计模式
1.理论的会计计量模式
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单位 历史成本/稳值货币计量单位 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计量单位 现行成本/稳值货币计量单位 可实现净值/名义货币计量单位 可实现净值/稳值货币计量单位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名义货币计量单位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稳值货币计量单位
货币性资产
(二)非货币性项目的调整
调整步骤为: 确定某一非货币性项目形成或取得时的时 间和物价指数; 确定编制会计报表时的物价指数; 计算换算系数。
某非货币性项=用名义货币计价的金额× 年末物价指数 目调整后余额 (历史成本金额) 某项目取得(形成)时的 物价指数
(三)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的 计算
③“累计折旧”项目 年初数为0 年末数=14 000×160/100 =22 400(元) ④“固定资产净值”项目 根据调整后的“固定资产原 价”项目和“累计折旧”项 目分别计算求得。 年初数=1 344 000-0 =1 344 000(元) 年末数=1 344 000-22 400 =1 321 600(元)
期末货币性资产净额
350 000
400 000
货币购买力损益=400 000-350 000=50 000(损失)
(四)按一般购买力重编会计报表 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中的最后一 个步骤就是按稳值货币重新编制会计 报表。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在按历 史成本资料编制的会计报表基础上进 行调整,以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 影响。
(2)个别物价变动 (3)二者的关系
2.通货膨胀概念
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和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 降
3. 物价变动会计概念 (1)物价变动会计产生的基础
外在原因:物价持续大幅度变动 内在原因:资本保全和确定收益的要求
(2)物价变动会计
利用一定的物价变动资料对企业原方式提供的会计 信息进行调整,或对会计计量方式进行改进,以消除或 反映物价变动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从而企业财务报表的 使用者能够注意到物价变动对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等会计信息的影响。
2.实用的会计计量模式
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单位 历史成本/稳值货币计量单位 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计量单位 现行成本/稳值货币计量单位
(五)资本保全观念与计量模式的关系
会计计量模式
资本保全观念
财务资本保全—期初资本的名 义货币数 财务资本保全—期初资本的 购买力 实物资本保全—以名义货币 计量的期初经 营能力 实物资本保全—以稳值货币 计量的期初经 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