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
按劳分配与现阶段我国的贫富差距
一、案例内容
1978年底,邓小平在总结我国过去在个人收入分配上长期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弊端以及在区域发展政策上的经验教训,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

他说,“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

这是个大政策。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1988年,邓小平又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有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在这一战略构想指导下,国家为了使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起来,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对东部沿海地区放权让利,兴办经济特区,国家基本建设向东部地区倾斜等等。

然而这些政策当时遭到一些人的激烈反对。

这些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以牺牲其他地区的利益来优先保障东部地区的发展是不公平的。

然而,经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70美元、城乡居民年收入水平平均不足150美元发展到今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到2001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900美元,城乡居民年收入接近500美元,进入了世界中等偏下国家的水平。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到2001年底,上海GDP已经接近5000亿元,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在内地率先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半月谈》2002.17《“长三角”跑领中国中国新经济》新华社记者邬鸣飞)
然而还应看到,在人民生活水平从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同时,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也在扩大。

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为例,2001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89:1,几大约3个农民的收入才相当于1个城镇居民,这一水平比1998年扩大了11%,比1990年扩大了26%,比1985年扩大了近50%。

而且,近几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持续下跌。

1997——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分别为4.6%,4.3%,36.8%和2.1%,比上年分别下降4.4、0.3、0.5、和1.7个百分点。

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虽然达到4.2%,但只是恢复性的,基础并不牢固,因为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增加和粮食价格反弹。

2002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今收入为1123元,同比增长5.9%,增速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全年的增收形式仍不乐观。

农民收入上不去,改善农民生活就难以实现。

此外,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的发展也远远落后于城市。

特别是目前农村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

(《半月谈》2002.24《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途径》,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局长潘盛洲)
当前,我国城镇贫困问题也日益突出:贫困人数增加,贫困程度加剧,因贫困引发的事件逐渐增多。

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料费用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2000年8至10月民政部在全国城镇开展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摸底调查工作,按全国平均140元标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1999年6月底,城市居民户均金融资产已达52895元,但分布却不均匀。

20%最低收入家庭仅拥有全部金融资产的1.5%,户均为4298元,计算,目前全国城镇贫困人口总数规模在1500万人左右,约占非农业人口的4.6%。

仅为平均水准的1/12,这其中贫困户所拥有的金融资产还要少。

(2002.5《半月谈》,《亟须关注城镇贫困》,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廖鸿)
然而,对于产生贫富差距的因素,人们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市场经济效率第一的原则,是无可厚非的。

而有人认为,目前的贫富差距并不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更多的是由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制度尚不完善造成的。

如记者在河北、浙江、广东、湖北、江苏、上海等地采访发现,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持大股”改制方式势头迅猛,急速推开。

改制中,一大批原来的国企老总摇身一变,在“一夜之间”便拥有了巨额股份,成为引人注目的“新百万富翁”: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煤矿中的长城矿以1040万元出售后,原矿长邢文利占股份45%;浙江省绍兴市咸亨食品有限公司余龙生买下企业240万元资产中53%股份;湖北省仙桃市天轮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俊通过二次改制,拥有企业380万股本金中的100多万股份。

“新富”群体的产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评说。

(《半月谈》2002.13《怎样看改制中的“新富”现象》,何玲玲梁栋)
为逐步消除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国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1999年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和决策西部大开发问题。

2000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

1998年到2001年底,我国共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

在安排国债投资时,由于注重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为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到2000年,我国每年安排西部地区的国债投资占当年国债投资比例保持在1/3以上,2001年超过40%,加快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半月谈》2002.3《5100亿国债给我国带来了什么》)再如,自1997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进行了以电网、通讯、供水为重点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以农村电网为例,近几年来我国共投资2885亿元进行电网的建设与改造,使全国农村到户电价平均每度下降了0.1至0.3元,每年可件清农民电费负担300多亿元。

明年继续运用国债资金,进一步改善农村电网、有线电视、自来水等与农民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

(《半月谈》2002.24《国债向农村倾斜》欧阳坤杨铁山)
参考资料:《半月谈》2002年第17期《“长三角”跑领中国中国新经济》
《半月谈》2002.24《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途径》
《半月谈》,2002年第5期《亟须关注城镇贫困》
《半月谈》2002年第13期《怎样看改制中的“新富”现象》
《半月谈》2002年第3期《5100亿国债给我国带来了什么》
《半月谈》2002年第24期《国债向农村倾斜》
二、案例讨论题
你认为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应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三、案例使用说明
(一)本案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用途
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

(二)本案例的结构
本案例主要列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拉大现象,以及党和政府为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所采取的措施。

(三)本案例分析思路的建议
首先,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一思想是建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其次,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不但是根据国情而作出的一种现实选择,而且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角度讲也存在客观必然性。

在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不同,勤奋程度不同,劳动贡献有大有小,每个人得到的劳动报酬必然有多有少;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经济效益的差别,因此也会导致各企业劳动者群体之间富裕程度上的差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以外其他的分配方式,这也是导致个人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会产生示范力量,影响群体和个人,
起到推动作用,从而达到共同富裕。

二十几年来,我国的实践已证明这一思想是正确的。

第三,我国目前的贫富分化生产的原因的多方面的。

首先有国家政策的原因。

例如,为了使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国家给予该地区许多优惠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重点支持。

而对中西部和内陆地区相对投入较少;城市改革步伐较快,国家投入也多,而农村改革虽起步早,但进展缓慢,国家投入也较少。

其次有体制转轨的原因。

例如,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而国企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批的下岗职工。

据统计,目前我国仍有500万国企下岗职工。

下岗职工生活普遍比较困难,是近年来城镇贫困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市场竞争的原因。

市场经济本身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个人收入的差距,因为市场竞争机制是一种效率优先的机制。

第四,行业垄断的原因。

由于一些行业的垄断性经营局面还未完全打破,竞争局面尚为完全形成,因此,这些行业的收入普遍较高。

比如电信、石化、银行、电力等部门。

第五,法制不健全,存在大量非法的个人收入,如贪污受贿所得等。

第四,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条捷径,而不是搞两极分化,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缩小已经存在的贫富差距。

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1999年我国正式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几年来,西部大开发已取得了重大成果;为保证国企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国家出台了很多措施,如建立下岗再就业中心,把“两个确保”作为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等;对高收入的垄断行业进行拆分,引如竞争机制。

如1999年对中国电信业进行了第一次拆分,初步形成了中国电信业“三大”“四小”竞争的局面;2001年对中国电信进行了第二次拆分,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电信业的竞争;通过开征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对高收入进行调节;解决打击各种非法收入等等。

(四)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既要使学生认识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不但是根据国情而作出的一种现实选择,而且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角度讲也存在客观必然性,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

还应使学生对逐步缩小已经存在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充满信心,避免学生形成悲观、失望情绪,更不能使学生对党和政府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能力失去信心。

四、案例适用
第章第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问题
编写人:经济学教研室王林平
20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