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属外壳》的艺术特征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全金属外壳》的艺术特征
斯坦利·库布里克作为新旧好莱坞交替的中间人物以及所在的时代赋予他一种开放的颠覆性的创作态度,加上本身独有的强烈的创新愿望,使他的作品以别具一格的风采在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全金属外壳》更是在反越战题材电影中脱颖而出。库布里克始终围绕着对人性的探索的核心,将矛盾的对立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二元的对立和碰撞中激发出独有的电影表达的手法和风格,表达作者强烈的人文关注和对生命本体的探索。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融合尼采的悲剧学说,从而形成独有的电影悲剧美学。在华丽和流动的影像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来自自我和外界的缺陷和压迫,但是在面对它们的时候导演更多的是传达了人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而不是怜悯和恐惧,不论是在各种样式的艺术作品还是现实的生活当中,这样的哲学理念对于我们认清自己都有着飞跃性的指导作用。可以说,在库布里克的影像世界中,艺术和哲学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一、视听语言特征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种“运动的声画影像”,它的基本特性在于它的运动性和持续性。电影是在我们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的特性的基础上才得以存活和发展的,电影以连续的画面按照每秒钟24格的速度匀速出现在人眼中,形成连续的活动的影像。静止的画面通过时间的流逝才能够延续,时间是画面空间的强有力的驱动力。所以甚至有人提出:“电影是一种时间的艺术”,虽然我们不能够这样的绝对化和片面化,但是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人们对电影时间的重视和认可。电影在其技术特点上来看,不论是在拍摄或者播放的过程当中都是经过时间才能够实现,同样,我们从电影的艺术特性上看也是离不开时间的。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早期的电影更加看重的是对绘画作品的表现,即画面空间的造型性,但是电影毕竟不是静止的摄影作品或者绘画作品,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在于它的逼真性和生动性,而这两种特点的实现就是通过画面的运动的过程。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拥有了一套自己独有的完整语言系统,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蒙太奇和长镜头的运用
1963年美国打响了越南战争,这场战争于1973年结束。在这次战役中,美国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创伤,吞噬掉36.5万个年轻的生命,人们开始对所谓的美国精神进行思索和批判。我们在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中看到了导演对这个主题的深刻的思考。在视听语言上,主要呈现一种保守的趋势,营造一种柔和的、自然的感觉,避免形成跳跃和突兀,让观众尽量沉醉其中,忘掉电影的技巧和人工的痕迹。这些规则往往都比较细化,比如:在画面的构成上,通常要强调的重点处于画面的中心,或者黄金分割点的位置,留出空间给另一个出场的人。景别运用中、近景较多,少用大全景或者大特写。光线照明方面尽量将人物和环境做出明显的区别。色彩要和谐、对白要清晰。根据影片的题材来确定基调为高调或者低调。表现女性的时候多用要柔光效果。摄影机的视点尽量要隐藏。剪辑流畅,遵循动作和视线匹配原则,正反打相接,不能跳轴切换。比如,在死人坑边时,先进入的是小丑的帽子和脸部特写,没有表情,然后镜头向后向下拉,并且出现
了其他战士,冷静的在做着各自的事情,接着出现了坑中撒满石灰的死人,这个镜头长达27秒,并插入小丑的旁白“也许死了比活着好”。接着镜头切换到小丑与长官的对话,夹杂在大量的“Sir, yes sir.”中,出现了“Duality of humanity”。小丑应长官的要求逐个音节地重复了一遍“Duality of humanity”,然后长官的行为一下子变得与先前的极为不同,这时,他俩的身影的背后已看不见那个撒了石灰的死人坑,一切在一阵喧嚣和两个人互相的敬礼中结束。不得不说,听到这句“Duality of humanity”的强烈感觉不亚于那时听到摩根弗里曼在《肖申克的救赎》里幽幽地说出的那个“institionalize”。我并不能确切地说出这两个词后蕴藏的巨大的实体,但它们像一盆水一般把人浇醒。
另外《全金属外壳》中“剃头”这一个片段中对蒙太奇的运用也恰到好处,镜头分别表现了许多不同肤色的人坐在椅子上被理发师剃头发,伴随着节奏感很强的美国乡村流行音乐,镜头在每个人之间进行切换。最后,镜头停留在一个人的背影上,全景,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掉了一地的头发。在这几个镜头之间的组接中,影片的叙述时间不过花费了一分半钟,远远不够实际生活中理发师剃头的时间,而且还是很多人时间的组合。在这里,导演通过对他们几个镜头的简单的蒙太奇组接,大大的省略了叙事时间,同时又不影响观众的心理时间,因为观众根据已有的观影和审美的习惯,已经自动地将镜头中没有完成表现出来的中间过程进行想像的补充,从而达到同样的完整的效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于电影叙述时间的复原这种方式实际上应该被列为时间的省略当中。另外还有很多关于电影省略的方式,比如景别的大小同样能够改变电影的叙述时间,象库布里克喜欢使用的特写镜头,它借用摄影机的技术手段将观众的注意力强加在自己的身上,造成故事时间的中断和压缩,叙述时间同样小于故事时间,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缩短了观众的心理时间。
从库布里克电影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经典电影到现代电影艺术的发展趋势,那就是从外部的现实物质到内部的精神世界,从客观再现性到主观的表现性,从必然到偶然,从单一时空状态到多时空的并列和交错。长镜头可以记录搬演排练的时空,它制造的是一种真实的幻觉。意识流的电影时空相对来说运用的比较少,创作者往往将现实时空和幻想的意识时空作为并列同等化的处理,这从一般现实的逻辑上来看是不符合和不真实的。它需要一种特定的情景,同时也是对观众的审美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考验,是对电影原有时空的一种突破,许多导演对这种手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尽力用具象物来描写抽象的意识和情感。这种流派主要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影响。
库布里克对电影时空观的把握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后人借鉴和模范的典范,他在遵从电影时空表现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加入创新的因素,通过时空的跳跃,模拟了人的思维变化过程,也丰富了电影的内容和内涵。主要形成了大段落的时空转换和超现实的时空两大风格
二、人性及反战的沉思
对人性的探索,可以说是库布里克电影作品中所体现的最核心的主题。在他的电影中,我们发现导演对人物性格的定位比较模糊,一般来说,他往往会把人物放在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当中,借人物对外在环境的反应或者是抗争来表现出人类所处的恶劣环境或者是外在的压迫。人物总是处于三方以上的矛盾冲突之中,或者在人物的内心有着不为人知的强烈的心理斗争。当外在沟通因素断裂的时候,象天气、通信等等,或者是人类之间的沟通过于匮乏,加上另外一些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