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历史
先秦时期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
![先秦时期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8ddcb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6b.png)
先秦时期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先秦时期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里,中华文化经历了多次重要的转型,其中包括从部落社会转向封建社会、从农耕文化向商业文化转型等等。
本文将主要探讨先秦时期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以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历史地理篇首先,先秦时期的政治版图和后世千差万别。
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版图比较稳定,地域也比较清晰,至少在政治上是这样的。
但是,随着周朝的衰落,中原地区逐渐陷入了分裂和混乱的状态。
在这个时期,封建领主和各种游牧民族交汇在一起,在不断的战乱和迁徙中,中原地区的版图和地理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个时期的北方是以胡地为主,包含了现在的河套平原和北方的广袤的草原地带。
草原地带上有许多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等,这些民族都是较为典型的游牧民族经济形态。
他们以放牧、骑马和狩猎为主要生产活动,社会形态更是原始而简单。
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和掠夺相对频繁,在游牧民族社会中财富的获取和地盘的保持都跟武力密切相关,因此这些民族较为好战和顽强。
而中国古代历史上所谓的“中原”,本来是指中原平原的区域。
中原平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包括现在的河南、山西、陕西、河北、湖北、安徽等地。
此外还有两个与中原平原相邻的个比较关键地域:以南则为“江南”,以北则为“胡地”,两者之间被华山山脉区分。
此时期的南方则由于地势复杂,各个小诸侯之间相互交错、纷纷扰扰。
但是,南方历来是水文环境的中心,南方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也比较独特。
南方的气候和地形因素决定了南方人的饮食、服装、思维和生活方式与北方很不相同。
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中国地理环境是多种形态相结合的,每个地方都有着独特地理和环境特点,这些特点还经常直接影响到当时社会形态的变迁。
像楚国和齐国这样的南方强国,就与南方特有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
楚国虽然不像齐国那样处于拥有大批自然资源和交通枢纽的利于发展的地理位置,但却有着南方水乡的富饶文化和独特的文艺风格,因而逐渐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中心地。
秦朝发展主要历程简述
![秦朝发展主要历程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84bf00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f.png)
秦朝发展主要历程简述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始于公元前221年,终于公元前206年。
秦朝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先秦时期、战国时期、秦朝初期和秦朝后期。
在先秦时期,中国大陆分成了七个诸侯国,争夺霸权,形成了一个较为混乱的局面。
公元前403年,晋国解体,战国时期正式开始。
战国时期,中国分裂成七个较大的国家,称为七国争霸,即赵、魏、韩、秦、齐、楚、燕。
在七国争霸的战乱中,秦国逐渐崛起。
秦始皇嬴政于公元前247年即位,开始了秦朝的初期阶段。
嬴政虽然年少,但却聪明有策略。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打下了统一中国的基础。
他废除了封建制度,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修筑了名垂千古的万里长城,实行了轮休制度和均田制度,使得秦国的农业生产蓬勃发展。
此外,他还通过严密的监察制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公元前221年,嬴政改国号为秦,建立了秦朝。
在秦朝的初期阶段,嬴政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征服了其他六个诸侯国,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他还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措施,设立了郡县制,大力推行法治理念,统一文字和脚尺,修筑连接各地的大量道路,实行了系列重要改革,为中国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秦朝在初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嬴政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严重剥夺了诸侯国和地方的权力,导致了他们的不满和抵抗。
秦朝的统治者也存在着严重的暴政和残暴行为,使得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公元前210年,嬴政去世后,由于其制度较为严密,没有留下合适的继任者,秦朝陷入了内部骚乱和外敌侵略的困境。
各地爆发了一系列的起义和叛乱,持续了四年之久。
最终,公元前206年,刚刚上台的秦二世被反秦联军杀死,秦朝灭亡。
尽管秦朝只存在了15年,但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为之后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
秦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先秦往后的发展历程
![先秦往后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8f796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3.png)
先秦往后的发展历程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个时期的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变革。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政权更迭和战争。
春秋时期是先秦时期的早期阶段,大约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权力逐渐从贵族领导的周朝转移到了各个分封诸侯国。
这导致了政治分裂和战争的频繁发生。
同时,春秋时期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学派相继兴起。
战国时期是先秦时期的后期阶段,大约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和战争最为频繁的时期。
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争斗和角逐,同时也孕育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战国时期的末期,秦国逐渐崛起,并最终统一了中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朝在政治、军事和行政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土地制度和统一的文字、货币等。
然而,秦朝的统治并不长久,在秦始皇去世后不久,秦朝因为统治的暴虐和苛刻而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起义。
公元前206年,刘邦成功建立了汉朝,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汉朝以其相对稳定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而闻名。
汉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官方思想,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和文化。
汉朝后期,由于内部的腐败和外部的压力,朝廷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
公元220年,曹操建立了魏国,开启了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割据混战的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
在这个时期,曹操、刘备和孙权等领导人展开了激烈的军事争夺。
最终,曹魏在公元280年被西晋所灭,标志着三国时期的结束。
随后,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南朝朝代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朝代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等朝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南北分裂和多次朝代更迭。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课件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26a9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d.png)
XX
小无名 DOCS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课件
01
先秦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分
期
先秦时期的定义与历史范围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 起始于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
• 结束于秦朝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
• 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时期
• 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市场交易活跃,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市场管理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及特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特点
• 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
•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如犁耕、灌溉技术等
• 铁器制造、冶炼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手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如铸造技术、陶瓷技术、丝
等伦理道德
• 学术思想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
•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 墨家: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节俭等
先秦时期的文化艺术及其影响
先秦时期的文化艺术
先秦时期的文化艺术影响
• 有青铜器、陶器、丝织品等艺术品
• 对后世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有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
• 有甲骨文、金文、青铜器、陶器等考古发现
• 考古发现反映了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先秦时期的考古发现意义
• 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对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先秦时期的历史遗迹与旅游开发
先秦 历史 概述
![先秦 历史 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c77ef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4.png)
先秦历史概述
先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为止。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多个朝代和国家的兴衰。
先秦时期最早的朝代是夏、商、西周,这些朝代的历史主要通过传说和史书记载。
夏朝传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而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历史记载的朝代。
公元前770年左右,周朝的政权开始衰落,出现了分封制的地方诸侯国。
这个时期的中国分为多个小国,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和争霸。
这些国家中最有名的是春秋时期的齐、晋、秦、楚、燕、韩和赵等。
春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前身。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的中国分裂成七个大国,即齐、晋、秦、楚、燕、韩和赵。
这七个国家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和争霸。
秦国最终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标志着先秦时期的结束。
先秦时期的历史概述可以总结为: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中国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封建制度向分封制度再到中央集权的过程。
这个时期的政权更替频繁,国家分裂和战争不断,但也孕育了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如孔子、老子、荀子、墨子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历
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历史
![先秦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9fe68112e87101f69e3195bd.png)
中国古代的帝王在祭祀时要穿华美的礼服——冕服。冕服由冕冠和礼服两部分组成, 一般与腰带和赤舄(红色的鞋子)相配。其中,礼服又是由上衣和下裳(裙子)组成 的。上衣采用青黑色,象征天;下裳黄赤色,象征地。上衣画有六种不同的纹样,而 下裳则绣有六种不同的纹样,这些纹样合称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古代帝王服饰的十二章纹是指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 藻、粉米、黼、黻等12种图案。这12种图案各有寓意。日、月、星辰代表光辉,山代 表稳重,龙代表变化,华虫(雉鸡)代表文彩,火代表热量,粉米代表滋养,藻代表 纯净,宗彝代表智勇双全,黼代表决断,黻代表去恶存善。
周武王:名发,灭商纣,建周。 齐桓公:姜姓,名小白,使齐国兴盛的首领,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子姓,名兹甫,春秋五霸之一,为宋国君主,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嬴姓,任好,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芈姓,熊氏,名旅,春秋五霸之一。 郑庄公:姬姓,名寤生,一代霸主。 吴王阖闾:姬姓,名光,一代霸主。 吴王夫差:名夫差,一代霸主,但因放走勾践而被勾践亡国。 越王勾践:姒姓(一说芈姓),名勾践,灭吴,一代霸主。
三皇五帝及炎帝(共九位君主):传说中的君主,开启了“禅让制”。 夏禹:姒姓,名文命,传说“大禹治水”,是“禅让制”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建立夏 朝。 夏启:结束了原始社会,开始了奴隶制。 少康:夏朝中兴之主 。 夏桀:名履癸,荒淫无道,但智、力皆过人,夏王朝最后一位君王。 商汤:子姓,名履,第一位被考证确实存在的中原地区的国王,创建了商朝,灭了夏朝。 盘庚:名旬,将商都迁至“殷”,商王朝的中兴者;以后商便称“殷商”。 武丁:名昭,商朝中兴之主。 商纣:名寿,殷商最后一个国王,荒淫无道,与夏桀并称“桀纣”。 周文王 易》,治国贤明。 :姬姓,名昌,周武王的父亲,称为“圣人”,传说写了《周
初中历史教案:了解中华民族的先秦时期
![初中历史教案:了解中华民族的先秦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765c60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7.png)
初中历史教案:了解中华民族的先秦时期一、了解中华民族的先秦时期1.1 先秦时期的概述先秦时期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也被称为中国古代历史的战国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各个地区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国家和小王国,形成了多元化的政治和文化环境。
这个阶段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并培养了许多伟大思想家。
1.2 周朝与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期最早的统一王朝是周朝,在其领导下分封诸侯,并实行封建制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权逐渐衰弱,各个诸侯国逐渐崛起,掌握了实际政治权力。
春秋战国时期是先秦时期政治形势最为动荡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互相争霸,常常爆发激烈而血腥的战争。
同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不同学派思想也开始兴起。
二、先秦时期的社会生活2.1 社会阶级与奴隶制度在先秦时期,社会被分为不同阶级。
统治阶级由君主、贵族和领地所有者组成,占据了政治和经济的顶层。
其余大部分人口则处于下层社会,包括自耕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
先秦时期还存在着严格的奴隶制度。
奴隶是贵族阶级通过战争征服其他国家或进行贸易获得的劳工,他们没有个人自由,在主人的支配下从事各种体力劳动。
2.2 宗教信仰与祭祀先秦时期,中国社会普遍信仰多神教和巫术,并进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献祭、邪驱、相吊等,以求借助超自然力量解决问题,保护家庭和国家的安危。
2.3 农业与手工业发展在先秦时期,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
农民通常根据季节变化进行种植和收获,并依赖天气条件来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此外,先秦时期还有一定规模的手工业生产,涉及陶器、青铜器等物品制造。
三、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3.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在先秦时期兴起的重要学派之一,以其强调礼仪道德和个人修养而闻名。
儒家经典《论语》和《大学》等被广泛传播,并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3.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而治,强调个人内心追求平衡与和谐。
道家经典《道德经》对后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并成为许多人追求精神安宁的指南。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fad68e67f01dc281e53af043.png)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
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
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
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领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
历史传说传说远古时期炎帝与黄帝大战,黄帝胜,黄帝部落取代炎帝部落的统治,然后经过五帝,从大约公元前5700年开始到大约公元前2100年的约3600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中,国王的产生均采用禅让制,最后到了尧帝,尧帝禅帝位于舜,舜帝在老后又禅帝位于禹,禹死后,禹之子启建立夏王朝,结束了禅让制,从此,夏成为中国第一个传说中的朝代。
传说夏朝时有两万诸侯。
四百余年后(即约公元前1600年),最后一个王——夏桀暴虐无道,成汤革夏,立商朝。
商时,青铜器工艺非常发达,甲骨文文字也十分成熟。
所以,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100年到约公元前1100年)(也有称商代或商周时代)又称为青铜时代。
传说商代有三千诸侯。
约前1046年,黄河上游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取胜后建西周,定都镐京,疆域逐步扩大。
在周朝初期,约有八百诸侯。
前841年国人暴动,反抗周厉王暴政,此后实行六卿合议,史称共和行政,这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前770年,在西北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袭下,周平王迁都雒邑,史称东周。
此后,随著周王朝势力衰落,分封的诸侯形成了众多诸侯国,相互争战,著名的先后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被称为春秋战国。
最后在战国时期,周朝被秦国所灭。
这一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诸子如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等,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刑名等史称百家争鸣。
了解古代中华文明先秦时期的历史知识点
![了解古代中华文明先秦时期的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ba67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4.png)
了解古代中华文明先秦时期的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悠久历史的文明之一。
而中国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本文将介绍一些先秦时期的历史知识点,深入了解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
1. 尧、舜、禅让制度先秦时期,中国有一个传说中的“五帝”的时代,其中尧和舜被认为是仁德之君。
他们建立了禅让制度,即帝位的继承不以亲属关系作为唯一标准,而是考察继承者的品德和能力。
这一制度为后世中国的政治传统奠定了基础。
2. 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各大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频繁,但也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化巨匠。
例如孔子、墨子、老子等人,他们的思想影响深远,成为后世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齐、楚、燕等诸侯国的兴衰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系列强大的诸侯国,如齐国、楚国、燕国等。
这些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都有显著进展,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内部斗争和外部战争的影响,这些诸侯国最终走向了衰落。
4. 秦统一六国先秦时期的末年,秦国崛起并最终统一了六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统一的文字、度量衡等,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政治统一。
秦始皇的统一帝国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5. 兵马俑的发现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而它们的发现也使得中国的古代历史更加生动。
1974年,陕西省的秦始皇兵马俑坑被意外发现,这些兵马俑被埋藏了几千年。
它们体现了先秦时期丰富多样的军事装备和制度,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物。
6. 先秦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先秦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儒家思想的确立、诸子百家的兴起、道家的哲学等都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先秦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也有许多杰出的代表,如青铜器、书法、音乐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了解先秦时期的历史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先秦史知识点总结
![先秦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71c9a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f.png)
先秦史知识点总结一、先秦史概述1. 先秦时期的历史时代包括夏、商、西周、东周四个王朝时期,时间跨度大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
2. 夏、商、周是先秦时期的三个朝代,其中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王族建立的王朝。
3. 先秦时期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农业社会和封建社会,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并得到稳固。
4. 先秦时期是战国时期的前半段,战国时期是先秦时期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标志着封建制的全面确立与王权削弱。
二、夏商周三代1.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大致可以时间跨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有夏启、太康、仲康、相等、杼等五代君主。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大致时间跨度为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最有名的商朝君主是商汤和商纣。
3. 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王族建立的王朝,大致时间跨度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周朝最有名的君主是周武王、周文王、周公,西周以崇尚礼乐而闻名。
4. 东周:周公是周文王的大臣,他致力于改善周王室与周国近臣僚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将周王族及帝室的实际政治权力移交给群臣,以解决这一问题。
周公追郑、继续太、伯煊伯、叔敖、叔度、叔帒、叔虞、叔匄、叔犮、叔心、叔全、公瑶、公旦、公宇、公仪、公洛、公嵩、公庚、公叔。
公叔出身太公僚姓,是虞姬之子。
三、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 封建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制度,国家政权的基本单位是封建制度下的诸侯国,封建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2. 诸侯攘地称王:在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出现了七雄争霸的局面,这种情况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削弱和国家的分裂。
3. 封建王朝的衰落:先秦时期的最后阶段,封建制度的依附性逐渐减弱,地方势力日益强大,导致中央政权的衰落。
四、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和学派1. 诸子百家思想: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开端,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
高考历史先秦时期知识点
![高考历史先秦时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4db8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8.png)
高考历史先秦时期知识点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
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中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并且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先秦时期的历史知识点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时期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制度和政权结构先秦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萌芽期,这个时期的主要政权形式是分封制。
以西周为例,它采用了封爵制度,将国家分封给各个诸侯国,以维持统一的政权。
不过,由于诸侯国实力的太度发展,渐渐地演变为分封体制。
这个制度的基础是权贵家族的地位和利益,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但也存在腐败和剥削的问题。
二、经济发展和贸易在先秦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发达地区相对较为繁荣。
这个时期出现了冶铸业、农耕业、纺织业等行业的兴盛,同时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与此同时,可以看到商业贸易的兴盛也带动了社会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
然而,由于封建社会制度的限制,贵族阶级往往把精力放在享乐上,社会财富比较集中,农民阶级的生活相对较为困难。
三、哲学思想与学问的兴起先秦时期是儒家、道家、墨家等,各个学派思想兴起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思考人生、社会和宇宙等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点。
比如,《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基本经典。
墨子则提出了以兼爱和非攻为核心的墨家思想,强调中庸之道和和平共处。
道家思想则强调“无为而治”的观念,主张顺应天道、追求自然。
这些思想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四、文化传统与文学艺术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萌芽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传统和文学艺术作品。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民间歌谣,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情感。
《楚辞》则是出现在楚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激昂、奔放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此外,陶器、青铜器等艺术品也开始有了较为丰富的创作与应用。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艺术瑰宝,也是后世文化的重要源泉。
先秦历史的名词解释
![先秦历史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1c922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5.png)
先秦历史的名词解释先秦历史是指中国历史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时期,也被称为中国古代史的起始阶段。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历史、哲学、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起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先秦历史相关的重要名词。
1. 春秋时期(770年-476年)春秋时期是先秦历史的开端,自公元前770年左右的春秋时代开始,持续到公元前476年左右。
这一时期的名称来自《春秋经》(也称为《春秋左传》),是一本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史书。
春秋时期是诸侯争霸的时代,各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和政治斗争。
尽管春秋时期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但它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 战国时期(476年-221年)战国时期是春秋时期之后,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强国相争、战乱频繁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了七个大国:秦、赵、魏、楚、韩、燕和齐。
这七个大国互相争夺领土和资源,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和战争。
同时,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兴起就是在这个时期。
3. 兵法兵法是战国时期兵学的重要分支,指的是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学说和方法。
在战国时期,为了争夺领土和实力,各国统治者纷纷重视军事力量和技巧。
兵法的出现和发展使战争变得更加复杂和精细化,其中最着名的兵法书籍是《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等。
这些兵法书籍不仅是军事家们的指南,也具有重要的政治及哲学意义。
4.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指战国时期兴起的一系列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
这些思想流派代表着不同的政治、伦理、哲学观点,为先秦的学问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儒家注重道德伦理和教育,道家追求自然和道的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法家注重法律和统治的有效性,兵家则专注于军事技巧。
5. 秦朝(221年-206年)秦朝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个朝代,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的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先秦时期历史和疆域
![先秦时期历史和疆域](https://img.taocdn.com/s3/m/a95789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9.png)
10 LOREM
-
展示完毕 感谢您的聆听
5
Part 2
商朝
商朝
01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约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 元前1046年。商朝的政治中心在河南商丘附近的殷墟。商朝
的疆域比夏朝安徽、江苏等地
02
商朝的经济和文化非常繁荣,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
陶器等艺术品。商朝的政治制度也较为完善,统治者通过各
周朝的疆域也较商朝有所扩大,除了中原地区外, 还扩展到了南方和西部地区。周朝的文化和经济也 非常繁荣,出现了《诗经》、《易经》等经典著作。 周朝的社会制度较为宽松,重视礼制和文化教育
Part 4
总结
总结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的早期阶段,这个时期的历史和疆域对于理解中国历 史和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的早期 朝代,它们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都非常繁荣,但也有一些变化和发展。 这个时期的历史和疆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经验
种手段加强了对疆域的控制。商朝的社会制度等级森严,分
为贵族和平民两个阶层
Part 3
周朝
周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约存在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 前256年。周朝的政治制度基本延续了商朝的模式,但又有一些 变化。周朝实行了分封制,将领土分封给诸侯,以加强中央对 地方的控制。这种制度在后期导致了诸侯国的分裂和争霸
Part 6
秦朝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约存 在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秦朝实行了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免, 土地、人民、赋税等都由中央统一管理。这种制度为中
先秦知识点总结历史
![先秦知识点总结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cab541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9.png)
先秦知识点总结历史一、先秦历史概述先秦时期是指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之前的时代,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等。
先秦时期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诸侯争霸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都出现了,如大禹治水、商汤建立商朝、周武王灭商、孔子等。
二、先秦政治和社会1.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王朝,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为主。
商朝时期,王权逐渐强大,形成了类似封建制的统治体系。
西周时期,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并奠定了周天子封建诸侯的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春秋战国时期,中央政权开始衰弱,导致诸侯相互争霸、战争不断。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分裂、混乱的局面,同时也促进了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 社会制度和文化风貌先秦时期的社会结构主要是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农民、工匠、商人、奴隶等阶层为主。
在文化风貌方面,先秦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繁荣,如楚辞、诸子百家等。
三、先秦思想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思想体系,其核心理念是仁政。
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
他们提出了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教育理念等许多观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另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其核心理念是道。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他们提出了相对主义、自然无为等观点,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墨家、法家、农家等除了儒家和道家之外,先秦时期还有许多其他的思想体系,如墨家的兼爱、法家的法治、农家的务实等。
这些思想体系也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先秦文化1. 文学艺术先秦时期的文学艺术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如楚辞、诸子百家等。
在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2. 科技发展先秦时期的科技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农业生产技术、冶炼技术、工艺制作等方面都有所进步。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74ac0d730b1c59eef8c7b497.png)
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1.1简介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发源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等几个时期。
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为中国原始社会阶段。
此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级阶段,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生产力水平很低,生活环境艰险,只有依靠群体的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反映了华夏族悠久的历史。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历经夏、商、西周三个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阶段。
夏朝创建了奴隶制国家机器,初创了水利灌溉技术,有了天文历法知识。
据说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夏桀,由于荒淫无道而被商汤推翻。
商朝自盘庚之后,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因此也称为殷朝。
商朝创造了高度的奴隶制文明,青铜冶铸技术和甲骨文是商代文明的突出特色,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约前1046年,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西周实行井田制和分封制,成为疆域空前广大的国家,奴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剧烈变革。
春秋时期,私田增多使得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使得分封制被破坏,促使奴隶制度走向崩溃。
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开始变法运动,封建制度开始确立。
商鞅变法使秦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攻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此时期,新制度的确立使得经济迅速发展,文化极度繁荣。
1.2 重要历史人物1.2.1 大禹大禹是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
姓姒,名文命,涂山氏人,因治水有功,后人称其为大禹。
传说远古时期,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命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洪水。
鲧治水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因而受到流放羽山(今山东蓬莱)的处罚。
舜继帝位后,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先秦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先秦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d403124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3.png)
先秦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大约从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221年,持续近2000年之久。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很多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先秦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黄帝时期:开创中华文明的祖先据传说,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开创者和祖先,被誉为“黄帝三苗之也”。
黄帝时期是先秦时期的远古时期,据《史记》记载,他在公元前2697年至2597年,也就是距今已有约4600年之久的时期统治了中国。
黄帝统治时期,被称为太平盛世,社会繁荣,市井安闲。
他发明了很多重要的农具和武器,如犁、耒等农具,也创造了农业文化、诸子百家文化等一系列中华传统文化。
夏朝时期:中华文明的历史起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始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结束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
夏朝建都于传说中的都城“夏伯(即河南郑州)”,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夏朝逐渐走向繁荣。
夏朝的建立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起点。
夏朝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商朝时期:中华文明的黄金时期商朝是先秦时期的第二个朝代,它从公元前1600年左右开始,到公元前1046年左右结束,历时约550年。
商朝时期被誉为中华文明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十分繁荣。
商朝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多神信仰、神权和封建制,商朝的王权地位极为重要,各类文化艺术尤其是青铜文化迎来蓬勃发展。
周朝时期:中央集权农业技术突破的时期周朝是先秦时期的第三个朝代,始于公元前1046年,结束于公元前256年,历时约79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
周朝是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方面十分繁荣和发达的朝代。
周朝的建立是中央集权思想的胜利,周朝统一了天下,近四百年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有序,周朝同时成为了中国农业技术突破的时期,在农业技术上达到了一个重大的突破。
先秦时期历史事件讲解_先秦时期历史事件叙述
![先秦时期历史事件讲解_先秦时期历史事件叙述](https://img.taocdn.com/s3/m/7f5b7ef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5.png)
先秦时期历史事件讲解_先秦时期历史事件叙述先秦历史散文《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记载了很多性格各异的女性,记录了她们在当时社会中的生活,今天店铺给大家精心挑选了先秦时期历史事件,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先秦时期历史事件一:南戍五岭南戍五岭讲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大将对百越地区采取重大的军事行动。
使得百越地区也从此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秦朝初年,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及两广地区,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越族。
当时,他们还处于氏族社会时期,各个部落和部落联盟大小不一,居住分散,时人称为百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北击匈奴的同时,又派大将屠雎率50万部队对百越地区采取了重大的军事行动。
秦很快征服了闽越,但在进攻南越和西越时,秦军遭到了顽强抵抗,加之岭南地区交通不便,军需供应困难,战争相持不下。
为了支援战争,秦始皇一面在中原征发兵马,一面命令监御史禄率兵在今广西兴安县北开挖灵渠,把湘江和桂江支流---漓江之间的交通贯通起来,灵渠建成后大大方便了军需供应和兵员运输。
经过八年征战,终于平定了百越,统一了岭南地区,并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战争期间和战争之后,先后有50万中原人,"戍五岭,与越杂处",他们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客观上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从此,越族人民就永远成为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百越地区也从此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先秦时期历史事件二: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
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我所知道的先秦历史
![我所知道的先秦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117f2d0a4431b90d6c85c784.png)
诸子百家
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为《韩非 子》,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huán公》、 《五蠹dù 》、《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 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 《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 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 后的朝代。共传30代37王,共计867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其中东周时期又称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周武王姬(jī)发(约前1087年―前1043年),公元 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纣王,夺取全国政 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 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赧(nǎn)王(?-前256),是东周最后一位国王。 在位59年,是两周在位最长的君主;但他在位时期, 东周王室的影响力已经很弱,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 周天子的地位。公元前256年,秦灭周,东周亡。
诸子百家
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 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 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 shāng》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 江》、《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 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 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 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 “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一、什么是先秦时期 二、先秦时期的帝王 三、先秦时期的文化 四、先秦时期的服饰 五、先秦时期的货币
《诗经》略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中国历史· 先 秦 卷 》 从 史 料 二 可 看 出 分 封 制 有 何 特 点 ?
①反 映 了 王 室 与 诸 侯 间 纵 向 联 系 加 强 。
②反 映 诸 侯 国
20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分 封 制 的 特 点 1 ( ) 分 封 对 象 : 分 封 对 象 多 元 化 , 但 以 同 姓 亲 族 为 主 体 。 2 ( ) 分 布 特 点 : 主 要 集 中 在 黄 河 中 下 游 地 区 , 同 姓 亲 族 封 地 居 于 富 庶 之 地 或 战 略 要 地 。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思考 1 试 答
史 料 解 读 :
从 图 中 可 看 出 分 封 制 有 何 特 点 ?
①从 图 片 中 诸 侯 的 身 份 总 结 出 分 封 对 象 多 元 化 及 以 王 族 为 主 的 特 点 ;
②根 据 图 中 诸 侯 国 的
地 域 分 布 , 可 以 看 出 同 姓 诸 侯 王 占 据 战 略 要 地 。
西周 政 治 的 稳 定 ,
具 有 一 定 的 积 极 影 响 。 位 世 袭 制 、 分 封 制 和 宗 法 制 2 ( ) 王 3 ( ) 古 代 中 国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的 特 点 : 王 权 与 最 高 执 政 集 团 尚 未 实 现 权 力 的 高 度 集 中 。
构 成 我 国 古 代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的 主 要 内 容 和 特 征 。 神权 相 血缘关系 为 结 合 ; 以 纽 带 形 成 国 家 政 治 结 构 ;
②由“蒋 介 石 之 孙
高考一轮总复习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2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专题一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3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专 题 宏 观 概 览
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10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1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4. 世 官 制
性 质 : 先 秦 时 期 的 选 官 制 度 。 义 : 官 职 限 定 在 贵 族 范 围 内 , 由 贵 胄 子 弟 世 袭 继 承 。 即 世 卿 世 禄 制 度 。 含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9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主干知识
理一理]
王权承袭:实行王位世袭制,传承方式是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1.夏、商的政 王权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治制度 行政管理:中央设相、卿士等职。封侯、伯作为方国首领,臣服于中央。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课时名片 课 程 标 准 : 了 解 宗 法 制 和 分 封 制 的 基 本 内 容 , 认 识 中 国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的 特 点 。 考 纲 明 示 : 商 周 时 期 的 政 治 制 度 。
8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1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可 图 解 为 :
15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史 论 要 旨 1 ( )
宗 法 制 与 分 封 制
背一背先 填 后 背
]
的 实 行 , 适 应 了 西 周 时 期 统 治 的 需 要 , 在 一 定 时 期 内 维 护 了
12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拨 云 见 日 1. 嫡 长 子 一 定 是 长 子 吗 ? 试 答
想一想]
提示:嫡 长 子 是 宗 法 制 下 正 妻 所 生 的 大 儿 子 , 而 长 子 也 可 能 是 妾 生 。 所 以 , 嫡 长 子 不 一 定 是 长 子 。
从 史 料 三 可 看 出 宗 法 制 有 何 作 用 ?
25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四
热 点 图 片 中 的 历 史
思考 4 试 答
从 史 料 四 可 看 出 宗 法 制 有 何 影 响 ?
史 料 解 读 : 台 湾 人 到 桂 林
①由 祭 祖 可 见 宗 法 制 使 中 国 人 血 缘 宗 亲 观 念 深 厚 。 (大陆)来 认 祖 归 宗 。 可 见 利 于 形 成 强 大 的 民 族 凝 聚 力 。
展 阶 段 中 的 封 建 社 会 是 指 马 克 思 主 义 所 指 出 的 以 地 主 阶 级 和 农 民 阶 级 为 基 本 阶 级 的 社 会 发 展 阶 段 , 此 概 念
13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3.为 什 么 说 分 封 制 是 导 致 诸 侯 国 分 裂 割 据 混 战 的 重 要 根 源 ? 试 答
23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宗 法 制 的 特 点 1 ( ) 以 嫡 长 子 继 承 制 为 核 心 ; 大 宗 和 小 宗 具 有 相 对 性 。 2 ( ) 血 缘 纽 带 与 政 治 关 系 相 结 合 ; 形 成 森 严 的 社 会 等 级 。 3 ( ) 政 权 与 族 权 紧 密 结 合 , 家 国 一 体 。
19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二
王 室 分 封 宗 亲 功 臣 的 既 定 制 度 , 辅 之 以 明 确 天 子 权 力 和 诸 侯 义 务 的 周 礼 约 束 , 决 定 了 。同时,②西 周 的 诸 侯 国 之 间 多 有 同 宗 共 祖 。
①王室和
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 方 诸 侯 的 纵 向 联 系 加 强 的 宗 亲 关 系 或 互 通 婚 姻 的 姻 亲 关 系 , 横 向 联 系 也 较 以 前 密 切 思考 2 试 答
2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点击观看
微考点 2 一 思考 1 试 答 微 子 启 虽 长 , 系 庶 出 , 不 得 立 ; 纣 王 虽 幼 , 史 料 一 反 映 出 商 纣 因 何 得 立 ? 宗 法 制 的 特 点 和 影 响 W E K IA O D A IN ①以 嫡 立 。 — — 《吕氏春秋》
2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三
古 者 所 以 必 有 宗 , 何 也 ? 所 以
①长和睦也 。 大 宗 能 率 小 宗 ; 小 宗 能 率 群 弟 , 通 其 有 无 , 所 以
②
纪理族人者也。 ——《白虎通义· 德论》 思考 3 试 答
史 料 解 读 : 团结。 由①可 见 保 证 了 贵 族 在 政 治 上 的 垄 断 和 特 权 地 位 , 由 ②可 见 维 护 了 统 治 集 团 内 部 的 稳 定 和
考点视频
史 料 解 读 :
由①可 知 年 幼 的 商 纣 王 因 为 嫡 长 子 的 身 份 得 以 继 位 。
22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二
西 周 宗 法 制 度 示 意 图 及 解 读
思考 2
从 史 料 二 可 看 出 宗 法 制 有 何 特 点 ?
试 答 史 料 解 读 : ①由“天 子 、 诸 侯 、 大 夫 、 士 ”之 位 都 由 嫡 长 子 继 承 , 可 看 出 以 嫡 长 子 继 承 制 为 核 心 ; ② 由 诸 侯 、 大 夫 既 是 小 宗 , 又 是 大 宗 可 知 大 宗 和 小 宗 有 相 对 性 ; ③由 嫡 长 子 、 别 子 可 知 大 小 宗 是 家 庭 等 级 关 系,由 “天 子 、 诸 侯 、 大 夫 、 士 ”可 知 大 小 宗 也 是 政 治 隶 属 关 系 , 政 权 与 族 权 紧 密 结 合 ; ④由②③可见 “家”“国”一体。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远 古 ~ 公 元 前 2 1 年) 具 体 表 现 1 ) ( 夏 商 时 期 , 世 袭 制 代 替 了 禅 让 制 ; 商 代 政 治 表 现 为 神 权 与 王 权 相 结 合 2 ) ( 西 周 分 封 制 和 宗 法 制 相 结 合 3 ) (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 贵 族 政 治 衰 落 , 官 僚 政 治 兴 起 , 分 封 制 被 郡 县 制 取 代 , 地 方 分 权 转 向 中 央 集 权 1 ) ( 生 产 方 式 — — 由 原 始 社 会 的 刀 耕 火 种 向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铁 犁 牛 耕 方 式 转 变 2 ) ( 经 营 方 式 — — 经 历 了 从 集 体 劳 作 到 个 体 自 耕 农 的 发 展 过 程 , 以 家 庭 为 生 产 、 生 活 单 位 , 女织”、 自 给 自 足 的 小 农 经 济 成 为 中 国 古 代 社 会 最 基 本 的 经 济 形 式 3 ) ( 土 地 制 度 — — 经 历 了 由 井 田 制 到 封 建 土 地 私 有 制 的 发 展 过 程 , 封 建 土 地 私 有 制 开 始 形 成 4 ) ( 手 工 业 和 商 业 — — “工 商 食 官 ”限 制 被 打 破 , 私 营 工 商 业 得 到 发 展 , 抑 商 政 策 确 立 1 ) ( 儒 、 法 、 墨 、 道 各 家 学 派 纷 纷 登 场 , 提 出 各 种 治 国 方 案 和 思 想 主 张 , 形 成 了 面 , 奠 定 了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基 础 2 ) ( 具 有 浓 厚 的 农 耕 文 明 特 色 的 实 用 科 技 得 到 发 展 3 ) ( 商 代 出 现 较 成 熟 的 文 字 ——甲 骨 文 ; 《 诗 经 》 、 楚 辞 代 表 了 当 时 的 文 学 成 就 ; 战 国 的 帛 画 浪 漫 而 古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