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和《喜福会》中表现出的中西文化特征和中西文化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刮痧》和《喜福会》中表现出的中西文化特征和中西文化冲突
《喜福会》这部小说讲述了 4 位中国移民母亲和从小在美国成长的女儿们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和对民族身份的不同认识等原因由冲突到相互接受又到彼此融合的故事。谭恩美采用中国传统的叙述手法,从个人的记忆出发,以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视角,将自我经历放大,将家庭矛盾、母女冲突提升到文化冲突的层面,在中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使之象征化、寓言化,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树立了近年来美国华裔作家对中美文化关系探索的范本。
作者形象地把全书构筑在一张麻将桌上, “四户人家是四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的中心都是从一个家庭转向另一个家庭”。[1]母亲和女儿们像打麻将一样轮流坐庄,依次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2 ]《喜福会》中的母亲们都经历过旧中国的贫穷战乱以及封建父权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吴精美的母亲吴素媛在战乱中不仅失去了丈夫,还不得不忍痛放弃了襁褓中的一对双胞胎女儿。许安梅跟随被迫改嫁做妾的母亲从宁波搬到天津,寄人篱下受尽羞辱,最后终以母亲的生命为代价脱离了那个明争暗斗的大宅院。龚琳达家处中国的北方,连年灾害迫使她从小就嫁给了一个无用的富家子弟,名为少奶奶,实则童养媳,受尽各种侮辱,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挣脱了那个“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不幸婚姻。顾映映位富家千金由于丈夫寻花问柳身心受到了极大伤害,在对丈夫的憎恶下亲手杀死了腹中胎儿,从此一直生活在绝望与郁愤中直到丈大死去她才走出绝境,嫁给一位美国士兵来到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 4 位走出各自命运阴影的母亲们来到异域他乡之后,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要求,不得不隐藏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人格,但她们骨子里仍渗透着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和封建家长制思想;同样也是受害者的她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就是要严格教育、管束自己的女儿们,使其能逃脱自己这辈女人的命运,成为她们眼中的幸福女人。然而,对于母亲的管束,女儿们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着,在这个种族、阶级、性别不平等的大熔炉里,两代女性上演了一出出由相互争斗到殊途同归、相互认同的悲喜剧。
《喜福会》中的女儿们生于美国、长于美国,真如当初“逃离”旧中国,投奔“自由世界”的母亲们所期望的那样, “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 “勿需仰仗丈夫鼻息度日”。[ 1 ]1但也如母亲们说的“除了头发和皮肤是中国式的外,她们的内部都是美国制造的”。女儿们说美式英语,吃美国食品,穿美国衣服, 比起中国男孩,美国男孩更让她们倾心,她们已经全盘美化了。即使她们“回到中国穿了中国人的服装,不化装,不戴首饰,仅从她走路的样子,就能看出她是外面来的”。[1 ]247在同一个屋檐下,不同观念,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代人生活在一起,母女的矛盾冲突就充分地暴露出来了。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儿女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自己的骄傲。父母有权为儿女安排生活、婚姻以及未来,而儿女们必须以听从作为对父母孝敬的表现。吴素媛来到美国,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女儿身上。
恰恰相反,吴精美憧憬的却是西方自由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思想“只有顺从的女儿才能生活在这屋子里”让女儿认为她不是母亲的孩子却是她的奴隶,这儿不是在中国,她应该得到民主与平等,就像其他白人孩子一样。毫无疑问,母女间彼此都深爱着对方,但她们各自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却使她们彼此之间无法真正的沟通与理解,也使彼此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成为不可避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美国的长辈们感觉到自己不过是美国的过客,担心美国文化会夺走自己的孩子,也担心孩子会失去中国的文化遗产,于是她们竭力要求孩子接受家族传统,维持与过去传统的联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家庭”既代表着家长对子女的权力,又意味着家长与子女相互依赖的温情关系。中国人重视家族的力量:一家人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子女们有了成就是光宗耀祖。但小说中的女儿们崇尚的是美国社会文化中的“个人奋斗”。她们认为自己的成功纯粹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与父母无关。这样中国文化的“相互依赖”与美国文化的“个人奋斗”就发生了激烈冲突。
电影《刮痧》以传统中医的疗法“刮痧”为焦点设计了一场中西文化冲突。刮痧,是中国民间流传几千年的传统疗法,在美国却被视为虐待儿童的罪证。《刮痧》的作者试图通过许大同一家的命运的沉浮来揭示中美文化走向二元共存,双向交流的必然性。
《刮痧》这部影片的再生产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时空上的差异,造成文化、观念上的不同而表现为行为上的冲突。差异性从时间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传统与现代两者的矛盾。这不仅是局限于中国或西方世界抑或东西方,而是全球性的。从空间上来说,由于各国在地域、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西方的差异,表现为民族传统精神背景、文化背景、哲学背景。这种差异性不可能避免地存在衍变为冲突。但由于全球化的形成和人类文化的共趋性使这种差异性最终走向互解和融合。
《刮痧》是一部以中外文化冲突为由头,却始终在讲着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的影片《刮痧》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刮痧”(治病)和“打孩子”(管教)两件事,这是典型的中国人从肉体到精神上对人表示爱心的方式,表现中西方不同文化认知,教育方式和关注方式的事件,或许也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思维和行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