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文案
走出情绪归因的陷阱——一个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成功案例
![走出情绪归因的陷阱——一个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b1091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d.png)
走出情绪归因的陷阱——一个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成功案例第一篇:走出情绪归因的陷阱——一个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成功案例走出情绪归因的陷阱——一个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成功案例摘要: 一位高三女生因怀疑母亲与他人关系异常感到情绪痛苦。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使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思维方式有所认识, 逐步引导求助者实施自我训练改变反应模式,缓解焦虑,改善人际关系,最终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目标,促进了其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案例分析一般资料生,女性,18岁,汉族,应届高三学生。
二、个人陈述我妈妈长得很漂亮,但与爸爸关系一般。
妈妈心理不平衡。
一个月前的一个周末,我午睡醒来,看到令我非常震惊的一幕:爸爸不在,而妈妈跟同村的一个男人坐在一起,那人常来我家,我看见妈妈和他挨得很近。
我便指着那个人:出去,再别上我们家来!妈妈忙辩解说你看错了,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然后就装得没事一样。
我非常失望,非常痛苦,又不能给人说,一直憋在心里难受,后来告诉了在城里上班的姐姐。
姐姐听完后只说知道了,她找妈妈谈。
上周末的早晨,我正在写作业,突然那个男人又来我家了,一定是找的妈的!结果又被我赶走,妈妈责备我不该这么对待人。
我非常气愤,便只跟妈妈说了一句:我马上就高考了,你能不能忍一忍?然后头也不回地收拾书包回学校了。
路上越想越气,便打电话把情况告诉给姐姐;姐姐说让我别管大人的闲事,把心操到自己的学习上。
返校后,我心里难受极了,哪还有什么心思学习。
高考近在眼前,再不能这样下去了,可又身不由己,便非常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便来救助心理老师。
三、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进咨询室时显得有些不自然,坐下后低着头,目光闪烁,不与师对视。
在咨询师询问后开始叙述,言语条理清楚,回答切题,语调适中,能清晰叙述自己的问题。
整个叙述过程注意力集中,思维反映敏捷。
情绪波动,有时落泪,对咨询结果有迫切期望。
未见明显精神病性症状。
心理咨询师考试理性情绪疗法案例
![心理咨询师考试理性情绪疗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3670b64ddccda38376baf4d.png)
5. 单选:婚恋问题咨询的一般原则不包 单选: 括()。 。 选 项: A.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 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 和道德规范 B.具体探讨婚恋问题的法 具体探讨婚恋问题的法 C. 同时追求性 同时追求性、 学与伦理学 C.同时追求性 、 情 、 道德 满足的“ 复合动机” 满足的 “ 复合动机 ” D.用理性来警示 用理性来警示 求助者
案例介绍:求助者三十多岁才生孩子, 平时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小 时候比较听话,学习也不错,但上高 中后就变得不爱和父母交流,自从老 师找过家长后,求助者情绪郁闷,生 气头痛,不知如何办?下面是心理咨 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处 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当然是我儿子了,那还用说吗? 他一点儿都不听我的话,学习成绩下 降,将来怎么考大学?有比这更糟糕 的事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意思是孩子必须听你 的话? 求助者:是的,孩子怎么能不听家长的 话?
多选: 、 多选:56、求助者沉默后的话表明求助 者( )。 (A)领悟 ) (B)修正信念 ) (C)表白 ) (D)自我探索 ) 单选: 、 单选:57、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出现的 阻碍咨询的因素是出现了( 阻碍咨询的因素是出现了( )。 (A)多话 (B)移情 ) ) (C)反复 ) (D)投射 )
求助者:因为他是我丈夫, 求助者:因为他是我丈夫,我应该得到 回报。咨询师:为什么因为他是你丈夫, 回报。咨询师:为什么因为他是你丈夫,他 就必须爱你?求助者: 就必须爱你?求助者:这……你好像在为他 你好像在为他 辩护。难道他那样对我就有理吗?咨询师: 辩护。难道他那样对我就有理吗?咨询师: 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有理没理的问题。 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有理没理的问题。 你可以希望他爱你, 你可以希望他爱你,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样 的希望,但是你无法要求他必须爱你, 的希望,但是你无法要求他必须爱你,因为 这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看, 问题恰恰在这里, 问题恰恰在这里,因为你有了这种必须的要 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象现在这样。 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象现在这样。 求助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种要求,我也 求助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种要求, 许不会象现在这样。但是,我还是难以放弃。 许不会象现在这样。但是,我还是难以放弃。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6c59a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a.png)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Title: The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 A Case StudyIntroduction: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 is a psychotherapeutic approach that aims to help individuals challenge and replace irrational beliefs, thereby leading to healthier emotional responses and improved well-being. In this case study, we will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BT framework in treating an individual struggling with anxiety and low self-esteem.Case Background:REBT Approach:The REBT framework consists of three main steps: recognizing and challenging irrational beliefs, replacing them with rational beliefs, and practicing new rational beliefs to foster emotional well-being.Step 1: Recognizing and Challenging Irrational BeliefsStep 2: Replacing Irrational Beliefs with Rational OnesJane and the therapist collaboratively work to develop rational beliefs that challenge Jane's deeply ingrainedirrational beliefs. They focus o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such as valuing herself based on her personal qualities, achievements,and relationships, rather than solely relying on external factors. For instance, Jane starts recognizing her kindness, resilience, and ability to maintain close friendships as assets that contribute to her self-worth.Step 3: Practicing New Rational BeliefsTo solidify the new rational beliefs, Jane engages in various exercises and behavioral experiments under thetherapist's guidance. The therapist introduces cognitive restructuring techniques to help Jane identify the thoughts that trigger her negative emotions and replace them with rational alternatives. For instance, when Jane catches herself thinking, "I am a failure because I lost my job," she reframes it as, "Losing my job doesn't define my worth; I can still find success elsewhere."Conclusion:This case study highlights the effectiveness of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addressing a range of emotional challenges, such as anxiety and low self-esteem. By recognizing and challenging irrational beliefs, replacing them with rational ones, and practicing new cognitive patterns, individuals can achieve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lead more fulfilling lives. Examples like Jane's demonstrate the power of therapy in transforming negative mindsets and fostering personal growth.。
合理情绪疗法经典案例
![合理情绪疗法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f6fb1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9.png)
合理情绪疗法经典案例
哎呀呀,今天来给大家讲一个合理情绪疗法的经典案例呀!
有这么一个人,叫小李。
小李呢,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一旦别人对他有一点负面评价,他就感觉天要塌了似的。
这不,有一次在工作会议上,领导稍微批评了他几句,他就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陷入了深深的沮丧和自我怀疑中。
他整天愁眉苦脸地对朋友说:“完了完了,领导都这么说我了,我肯定是最差劲的员工,以后还怎么在公司混下去啊!”这像不像有时候的我们自己呀?一点点小事就觉得是世界末日了。
后来小李遇到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就开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他。
咨询师问他:“难道领导的这几句批评就能完全否定你的所有努力和能力吗?”小李被问得一愣。
咨询师接着说:“每个人都会犯错呀,领导的批评只是针对这件事,而不是针对你整个人呀。
就好像你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难道你就会说自己是个不会走路的笨蛋吗?”小李开始慢慢思考。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李逐渐意识到自己这种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他开始学着换个角度看问题,不再因为一点小事就全盘否定自己。
他对自己说:“这次的批评只是让我看到了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并不是我不行。
”
你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思维转变,小李的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不再整天忧心忡忡,而是积极面对工作,努力提升自己。
其实啊,很多时候我们都和小李一样,容易被一些不合理的情绪困住。
但只要我们能像小李一样,学会用合理情绪疗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就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呀!别再被那些没必要的负面情绪折磨啦,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我们都能变得更加阳光开朗!大家说是不是呀!。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05年-09年)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05年-09年)](https://img.taocdn.com/s3/m/167d33ea0975f46527d3e1ea.png)
案例分析题05年11月一般情况:某女,35岁,大专文化,汉族,某中学教师,已婚,经济状况良好。
求助者自述:近3个月来一直处地情绪低落状态,经常感到委屈,有时独自落泪,认为现实是冷酢无情的,觉得对许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认为夫妻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吃不下饭,睡眠也很差,入睡困难,经常做恶梦,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对家人发脾气,虽然还能继续教学工作,在学生和同事面前还装作若无其事,但是,工作效率低,备课时经常出现小差错。
不想与人多交往,经常找理由不参加同学聚会。
多次想来咨询但又担心解决不了问题,在朋友的再三鼓励下,前来就诊。
心理咨询师了解的情况: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
从小性格较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是个孩子,没有什么过错让父母担心。
但父母要求较严格,从小到大学习和生活一帆风顺。
24岁时与现在的丈夫自由恋爱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融洽,自己感觉很幸福。
3个月前她突然发现丈夫与一年轻女子有不正当关系,就感觉天要塌下来,非常气愤,悔恨交加,与丈夫大吵了一场,吵闹中把电视机都给砸了。
虽然丈夫一直表示悔改,但自己就不能原谅她。
曾想到离婚,但顾重重,离婚吧,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不离吧,自己又不原再这样生活下去,在这种冲突下,日渐憔悴,情绪论低落,脾气变得暴躁。
遇到别人谈论婚姻问题时,就特别敏感、脆弱,后来甚至盾到年轻人谈恋爱都感到受不了。
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积极主动性较前降低,生活的兴趣也大不如此前。
自己也想通过一些途经改变现状,如向朋友倾诉,寻求帮助,却难以解脱,故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根据以上案例子,请回答以上问题:一、对该案例子的初步印象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30分)初步印象:严重心理问题(10分)理由(20分):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合理情绪疗法经典案例
![合理情绪疗法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649110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0.png)
合理情绪疗法经典案例
嗨,朋友们!今天来给大家讲讲一个合理情绪疗法的经典案例。
有个叫小李的年轻人,他呀,最近一直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愁眉苦脸。
这不,领导给他安排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他就觉得压力山大,整天唉声叹气的。
他心里想:“哎呀,这么难的任务,我肯定完成不了,到时候肯定会被领导批评,同事们也会笑话我,我可怎么办呀!”这时候的小李,简直像是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怎么都出不来。
一天,小李遇到了一位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了解了他的情况后,笑着问他:“小李呀,你怎么就这么确定自己完成不了这个任务呢?难道就没有一点点可能你会做得很棒吗?”小李愣住了,他从来没这么想过。
咨询师接着说:“你想想看,以前你也遇到过困难的事情呀,最后不也都解决了吗?这就好比爬山,虽然山很高很陡,但只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总会爬到山顶的呀!”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李开始转变自己的思维。
他不再一味地觉得自己肯定不行,而是去思考怎么才能做好这个任务。
他开始制定计划,积极地寻找各种资源,还主动向同事请教。
哇塞,慢慢的,小李发现这个任务也不是那么可怕嘛!
最后呀,小李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不仅得到了领导的表扬,还收获了同事们的敬佩呢!
你看,这就是合理情绪疗法的神奇之处啊!它能帮助我们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不要总是被自己的想法困住呀,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说不定就会有惊喜呢!就像小李一样,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就会发现前方的路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走!所以呀,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可以试试这种方法哦,肯定会有收获的!。
合理情绪疗法讲义
![合理情绪疗法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300e313f121dd36a32d82d5.png)
对人本性的看法
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 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 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 的以及行有成效的人。
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 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 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
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 合理的思维与信念。
精力不好 ● 我怎样对别人,别人也应该怎样对我 ● 我必须把每件事情做得更好,不能出错
④最后,让来访者写出目前应该怎么办? 注意力关注在问题的解决上,重建认知系
统和改变生活态度。 ⑤ 人们学会更有效的生活方式之后,遇到 压力仍有可能重现不合理想法和情绪障碍, 因此,要使这种改变持久,需要不断的强 化相关的信念,并辅以持续的行为改变练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人们的情 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 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的背后,有 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 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 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 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 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 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时,最终会导 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前者在合理情绪疗 法中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后者称之为 合理的信念。
如:两个学生上课说话被老师批评, 一个学生心理想:“完了,以后老 师肯定不喜欢我了”;另一个学生 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老师批评我 说明关心我,以后注意改正”。同 一事物,两个人的想法不同,他们 的心情与行为可能会有不同。前者 可能情绪沮丧,闷闷不乐,学习注 意力不能集中;而后者则继续作自 己的事情 。
糟糕至极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 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 一场灾难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 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 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 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糟糕的本意就 是不好,坏事了的意思。但当一个人 讲什么事情糟透了、精极了的时候, 这往往意味着对他来说这是最最坏的 事情,是百分之百地坏,或是百分之 一百二十地糟透了,是一种灭顶之灾。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合理情绪疗法在学生考试焦虑辅导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合理情绪疗法在学生考试焦虑辅导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9f1b3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3.png)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合理情绪疗法在学生考试焦虑辅导中的应用〔摘要〕一名高三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出现了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经常入睡困难,还引发了行为问题,心理教师通过五次面谈辅导,运用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分析来访者在看待考试成绩方面的一些错误的认知和观念,帮她纠正对成绩绝对化的看法,建立合理认知,提高其自我调整情绪的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个案概况小陈,女,18 岁,我校高三学生。
性格较为内向,朋友不多,与其他同学交往一般。
小陈长得五官端正,但身材较为矮小。
家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农村,父母务农,家庭经济稍微困难。
父母对她的学习成绩非常重视,但因为受自身教育水平影响,所以在学习指导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小陈中考时成绩优异,高二分科时编到重点班,成绩稳定。
现为理科重点班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成绩较好。
小陈最近一个月出现了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经常入睡困难,由班主任推荐前来辅导。
来辅导时她情绪低落,但感知觉正常,思维意识正常,情绪表现与内心体验一致。
自知力完整,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且内容具体,愿意听取客观建议。
第一次辅导是在班主任的介绍下主动前来。
心理测试结果如下:(1)SAS 准分为56 分,处在轻度焦虑。
(2)SDS 标准分为60 分,处于轻度抑郁。
二、分析与评估1. 症状学标准:来访者出现的焦虑、紧张等是由现实因素激发的,高考将至,学校高频率的考试带来紧张的氛围,个人模拟考试表现不好,加上父母的高期望,引起来访者较强的心理压力。
2. 严重程度标准:对来访者来说,模拟考试的表现不好和成绩的下降是较为强烈的现实刺激,对其生活、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学习效率下降,入睡困难、情绪焦虑烦躁。
但来访者初始情绪反应不算剧烈,反应局限于最初刺激的范围内,情绪没有明显泛化。
3. 病程标准:焦虑、紧张情绪持续时间短,只有一个月。
4. 排除标准:来访者心理困扰由现实因素激发,时间不长,主要局限在学习过程中,情绪反应尚未泛化,因此,定性为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个案例
![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个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c47523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6.png)
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个案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情绪和心理状态对我们的健康和幸福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很难保持积极的心态。
因此,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在下面,我将通过一个案例来展示合理情绪疗法的流程和效果。
张小姐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白领,她在公司里担任高管职位。
由于公司的工作压力很大,张小姐经常感到焦虑和压力。
最近,由于公司要求提高业绩,张小姐感到压力更大了。
她感觉自己的情绪非常低落,无法工作和生活正常。
因此,她去看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希望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她的压力和情绪问题。
心理咨询师首先了解了张小姐的情况,并向她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
这种疗法侧重于让人们学会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从而减轻负面情绪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
在了解这个方案后,张小姐同意接受这种疗法,并开始进行治疗。
第一步是识别和记录负面情绪。
面对工作压力和业绩要求的增加,张小姐开始感到焦虑、紧张和愤怒。
她常常抱怨自己很难承受这些压力,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为了应对这些情绪,她经常疏远自己的家庭和朋友,仅关注自己的工作。
正因为如此,她感到更加孤独和心灵空虚。
第二步是理性审视这些情绪。
在与咨询师的交流中,张小姐意识到她的焦虑和紧张来自于对于企业内部竞争和自己的职员排名的过度关注。
另外,她也发现自己的评论和恶评只是一些同事表达的看法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证据证明他们是否正确。
通过深入思考,张小姐渐渐地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在于自己过于关注那些周围的人和外界的声音,而忽略了自己内在的需要和声音。
第三步是重新评估负面情绪。
张小姐开始意识到她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可以通过改变想法和适当的自我调节来减轻。
她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自己,学会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如采用呼吸练习和瑜伽来帮助自己放松,摆脱负面的情绪。
第四步是寻找更积极有效的替代方式。
通过与咨询师交流和自我探索,张小姐逐渐找到了一些更有效的替代方式,如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情感,积极寻找和家人朋友的联系和交流,和实施更加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2173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7.png)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标题:合理情绪疗法案例:帮助应对焦虑与恐惧引言:合理情绪疗法(REBT)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旨在帮助个体通过改变不良的情绪和想法,实现情绪的调节和心理健康的促进。
本文将介绍一个合理情绪疗法的案例,帮助一个患有焦虑和恐惧症的患者重塑积极的思维和情绪状态。
案例背景:李女士是一个30岁的年轻女性。
她一直处于焦虑和恐惧的状态中,在很多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下,她都会感到紧张和担忧。
尽管她努力控制这些情绪,但她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应对这种心理负担。
她决定寻求专业帮助,进而与一位合理情绪疗法医师展开了治疗。
治疗过程:1.问题识别:在初次面诊中,医师与李女士一起探索了她的焦虑和恐惧问题。
经过深入讨论,他们发现她主要的焦虑源于对未来的担忧,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工作和生活的要求,以及对社交场合的恐惧。
2.信念和想法的分析:医师帮助李女士认识到,她的焦虑和恐惧源于她的不合理信念和想法。
李女士常常过分关注自己可能的失败和他人的评价,认为自己必须完美无瑕才能被接受和认可。
医师指出这些观念是客观不准确和不合理的。
3.争论和重构:在理解了李女士的信念之后,医师开始与她进行争论和重新构建。
医师首先帮助她意识到完美是不切实际的,并解释了每个人都会犯错和遇到挑战的事实。
医师还提醒她,他人对她的评判并不是她价值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她对自己的价值和努力。
4.替代性信念的建立:医师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的方法,与李女士一起制定了一些新的、替代性的信念,并鼓励她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
这些新的信念包括:人人都会犯错,自己的努力同样值得尊重和喜爱,他人的评价不会决定自己的价值等。
5.支持和实践: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师始终提供支持和指导。
他们一起定期回顾和强化李女士的新信念,还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在医师的指导下,李女士锻炼了面对社交场合的恐惧和情绪调节的技巧。
6.成果评估:经过数个月的治疗,李女士在焦虑和恐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善。
7-1.858 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案例报告
![7-1.858 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案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817a41a76e58fafab003dd.png)
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案例报告一、一般资料(一)人口学资料:方某,女性,汉族,22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体型偏瘦,身高中等。
(二)个人成长史:家住小城镇,自幼祖父母抚养,未上过幼儿园,个性内向,敏感,合群性差,干事认真,仔细,追求完美.父母很少与其交流,对其学习十分重视,期望值高。
现在是班干部,常常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希望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和宿舍同学之间关系很好。
(三)身体与精神状态:方某给人的印象是说话语速较快,神情紧张,焦虑,坐立局促不安。
但思维清晰,说话有条理。
穿着打扮整洁大方,进门出门都有礼貌。
(四)心理测试结果:、SCL—90测查结果:焦虑因子分2.5,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
SAS:57(标准分)SDS:47(标准分)(五)求助者自诉:马上快要进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了,我觉得很紧张,焦虑,晚上睡不着觉,这样的状态持续也快一个月了。
为此我也吃过一些安定之类的药,这样,晚上能睡得好一些,但总感觉时间长了吃药对身体是没好处的。
四级考试我已经是第二次考了,我感觉自己心理发虚,没底,好象什么都还不会,可能也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吧。
再过两个多月就要考试了,我着急得很,整天都在看书,但是看到别人在听听力,自己就看样子也带上耳机;看到别人在背单词,自己也背;看到别人做阅读理解,自己也立刻拿起阅读来做。
总之,不知道怎样复习才好,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水平。
早上起床时,看到别人没有起床,我也暗自告诫自己,不要紧,再睡会,时间总会有的。
我想,可能也是我这种“偷懒”的想法影响了学习吧,所以才导致了现在的一无所获和焦虑。
二、评估与诊断(一)病因分析1、生物原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2、社会原因:在她生活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其学习十分重视,期望值高,所以一定要超过周围的同学。
面临四级考试,她的这一好强心理又起作用了,不能失败只能成功。
但由于没有充分准备好,所以心理感到万分焦虑。
又因为第一次考试没有通过,所以更加重了这次的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说课材料
![合理情绪疗法说课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4ea2d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9.png)
区分合理信念和不合理信念的标 准
艾利斯将人类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思维)。 ②倾向过于易受暗示影响。 ③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以偏概全。 ④倾向于要求尽善尽美,认为不是完美的就是无用的。 ⑤倾向于对他人的过分要求。 ⑥倾向于追求绝对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确定性。 ⑦倾向于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 ⑧倾向于自暴自弃。 ⑨倾向于自我贬低。 ⑨倾向于自我贬低。 ⑩倾向于过分关注自身的机体的变化。
从前,有两个秀才一起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一支出殡的 队伍。
看到那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噔” 一下,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 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万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 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下, 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奥!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 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 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 一举高中。
诘难(D)的方法或技术
苏格拉底式询问和行为验证技术 1.苏格拉底式询问:
提一系列问题让来访者自己来判断, 他正在思考的问题、所作的假设、以及 是否存在必然真理的信念。
Key:.辩论的具体方法 采用辩论方法的治疗者要积极主动地、 不断地向来访者发问,对其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质疑。从提问的形 式上看,可以分为质疑式和夸张式两种。
它与心理治疗中通常所用的想象技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它也是需要由咨询师进行指导,帮 助来访者进行想象的技术。
(1)使来访者在想象中进入他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 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在这种情境下 的强烈的情绪反应。
(2)帮助来访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体会 适度的情绪。
答辩案例初中 合理情绪疗法
![答辩案例初中 合理情绪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61172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d.png)
答辩案例初中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心理干预方法,旨在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和应对负面情绪。
以下是一个关于初中生的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案例:李明是一位初中生,最近在学习上感到很沮丧。
他觉得自己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差,而且听老师说要举行一次成绩考试。
他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焦虑和紧张,开始自问自答:“我一定会考砸了。
”、“我没希望了。
”、“我就是个废物。
”步骤:1. 识别负面思维:与李明一起探索他的负面想法和自我评价。
帮助他认识到这些想法对他的情绪产生了负面影响。
2. 挑战负面思维:问李明一些问题,帮助他评估这些负面思维是否真实和合理。
例如:有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差?他以前的努力是否有所回报?3. 替换负面思维:鼓励李明寻找更具积极和客观的替代想法。
例如:即使他之前的成绩不理想,他还有时间复习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他的努力和准备是积极的因素,可以提高他的成功率。
4. 制定行动计划:与李明一起制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以帮助他准备数学考试并增强学习动力。
包括制定学习时间表、寻求辅导、寻找学习伙伴或寻求老师的帮助等。
5. 鼓励积极自我对话:教导李明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的语言来对待自己,提醒他过去曾经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的经历。
6. 持续支持:提醒李明情绪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鼓励他在面对困难时继续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策略。
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李明可以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善他的数学成绩。
这种方法可以在其他类似情境下也同样有效,帮助学生们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技巧。
情绪教育_案例分析题(2篇)
![情绪教育_案例分析题(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bf2ba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f.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在我国,小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其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案例以某小学为例,分析了情绪教育在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某小学位于城市中心,学生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由于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的不同,部分学生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该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引入了情绪教育。
1. 情绪教育课程设置该校将情绪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一节情绪教育课。
课程内容包括:认识情绪、情绪的表达、情绪的控制、情绪的调节等。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特点,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2. 情绪教育实践活动(1)情绪日记:要求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找出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情绪日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情绪剧场:学生根据自身经历或所学情绪知识,编排情景剧,展示情绪表达、调节的过程。
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表达和调节情绪。
(3)情绪分享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故事,交流情绪调节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3. 情绪教育家校合作(1)家长讲座:邀请心理学家或教育专家为家长举办讲座,普及情绪教育知识,提高家长对情绪教育的重视程度。
(2)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活动,如情绪游戏、亲子沟通等,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能力。
三、案例分析1. 情绪教育课程设置的有效性该校将情绪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在系统学习情绪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这种课程设置具有以下优点:(1)系统性强:情绪教育课程涵盖了情绪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全面了解情绪。
(2)实践性强: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针对性较强: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接受。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66ea25a8956bec0875e302.png)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她是一名高一学生,独生女。
聪明活泼,个性好强。
上高中前与父母同住,父母对她较为宠爱,在各方面都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同时对她的期望也很高。
她从小学一年级起担任班里的小队长,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一直受到老师的偏爱,在同学面前一直有一种优越感。
上高中后,她住进了学校,进了重点班,同时也当上了班干部。
父母对她有了更高的期望,她对自己也信心十足,然而在期中考试的排名中,却没进入前十名,这对她来说如当头一棒,父母也训斥她学习不如从前,她便赌气和哭闹,上课也不愿发言,在做班级的工作中,经常与同学产生矛盾,闹情绪,常因一些小事向教师哭诉,以至同学们都不愿理睬她。
她每天下课就离开班级,独自一人到操场上玩,感觉这个班集体没人能容下她,由活泼开朗变得常常郁郁不乐,学习成绩下降。
她希望通过咨询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能更好地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2.增强自信心,能使她在下一次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3.能像以前一样活泼开朗起来。
辅导过程收集临床资料、评估问题之后,在第一次会谈快结束时我向她简单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RET)的基本理论模型(ABC):诱发事件A:其中考试没考进前十名不合理信念B:一般的不合理信念:我必须实现我的愿望;我必须感到舒心,必须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赞同。
具体的不合理信念:1.我必须考进前十名。
2.没进前十名,对我来说是糟糕至极的。
3.我的生活不应该有这么多困难。
4.他们不应该对我不友好。
5.他们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人。
情绪及行为上的后果C(非功能性的):情绪表现——沮丧,自我贬低;行为表现——回避、退缩、发牢骚、焦虑、气愤。
经常与人发生冲突,学习受到影响。
我向她强调:她可以尝试把所有问题,都用这种模式划分成三部分:即诱发事件A(如:父母对她考试成绩的态度等)、信念B(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和结果C(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此外,我向她解释,会谈后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部分,对自己的信念的思考、检查越认真,进步就会越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三级技能—合理情绪疗法(2001年11月-2008年5月真题汇总)2011年11月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媳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
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
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
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
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
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的事情吗?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
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
您说我该怎么办?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
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感情和工作,对吗?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生女儿那样?求助者:是啊!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生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
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生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忙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
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多选:1、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包括( )。
(A)烦躁 (B)紧张(C)愤怒 (D)抑郁多选:2、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
(A)食欲下降 (B)头痛(C)睡眠问题 (D)头晕单选:3、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论,该求助者的A是()。
(A)食欲下降入睡困难(B)经常与丈夫吵架(C)婆婆不肯帮忙接孩子(D)婆婆瞧不起自己多选:4、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C是()。
(A)烦躁(B)与丈夫吵架(C)愤怒(D)食欲下降多选:5、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A)歪曲的认知(B)不合理信念(C)现实的刺激(D)非理性思维单选:6、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单选:7、该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
(A)乱贴标签 (B)选择性消极注视(C)绝对化要求 (D)过分概括化多选:8、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 )。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C)开放式询问 (D)封闭式询问多选:9、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 )。
(A)指导 (B)鼓励(c)释义 (D)情感反应多选:10、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两次沉默可能包括( )。
(A)反抗型 (B)思考型(C)情绪型 (D)内向型单选:11、这段咨询最可能是发生在( )。
(A)心理诊断阶段 (B)领悟阶段(C)修通阶段 (D)再教育阶段单选:12、合理情绪疗法中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技术是( )。
(A)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B)RET自助表(C)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D)产婆术式辩论2011年5月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2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求助者: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
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
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
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心理咨询师: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求助者:是啊,您能帮帮我吗?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求助者: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
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求助者:不是直接原因?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心理咨询师: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求助者:想法?什么意思?心理咨询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求助者:我会很生气。
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心理咨询师: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
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求助者:哦,原来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求助者:当然不会!心理咨询师: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求助者:(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心理咨询师: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多选:1、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包括( )。
(A)紧张 (B)烦躁(C)焦虑 (D)气愤单选:2、该求助者的心理状态主要是( )。
(A)强迫 (B)抑郁(C)焦虑 (D)恐惧多选:3、心理咨询师在这段咨询中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 )。
(A)间接询问 (B)开放式提问(C)直接逼问 (D)封闭式提问多选:4、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参与性技术包括( )。
(A)内容表达 (B)倾听(C)内容反应 (D)情感反应单选:5、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举了在校园里遇见同学的例子,说明其( )。
(A)激励求助者改变 (B)缓解求助者情绪(C)启发求助者思考 (D)释放求助者压力单选:6、与该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刺激事件是( )。
(A)学习效率下降 (B)近来难以入睡(C)复习效果不好 (D)注意力不集中单选:7、该求助者的沉默最可能是( )。
(A)情绪型 (B)思考型(C)茫然型 (D)内向型外语学习网多选:8、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的作用包括( )。
(A)加强言语 (B)配合言语(C)实现反馈 (D)传达情感单选:9、这段咨询最可能是发生在( )。
(A)领悟阶段 (B)心理诊断阶段(C)修通阶段 (D)再教育阶段多选:10、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做的工作包括( )。
(A)鼓励情绪宣泄 (B)修正不合理信念(C)建立合理信念 (D)强化求助者问题多选:11、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求助者达到( )。
(A)自我关怀 (B)自我指导(C)自我批评 (D)自我接受多选:1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包括( )。
(A) EPQ (B) 16PF(C) SAS (D) SCL-90单选:13、在本案例中,咨询目标应该由( )。
(A)求助者决定 (B)双方共同商定(C)咨询师决定 (D)上级咨询师定单选:14、合理情绪疗法,适用于( )的求助者。
(A)年轻、文化水平较高 (B)偏执(C)年老、文化水平较低 (D)自闭2010年11月案例九: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6 岁,会计。
案例介绍:求助者半年前调入某单位任会计,开始感觉还可以,一个月前因工作失误遭领导批评,并觉得同事们开始疏远自己。
从此,白天工作打不起精神,有时晚上睡不着,心情郁闷、烦躁。
一周前因失眠、食欲不振去医院检查治疗,按照医嘱服用安定,感觉效果不佳,前来寻求帮助。
求助者自述:现在领导和同事们对我都不好,我主动与他们接近,希望搞好关系,但是他们不以同样的态度回应我,我真后悔来到这个单位。
你说我在这里连同事关系都搞不好,还能干好什么呢?我的人生太失败了!单选:72 、该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属于()。
( A )工作问题( B )态度问题( C )生理问题( D )社会问题多选:73 、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 C )持续时间较短( D )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单选:74 、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刺激是()。
( A )半年前工作调动( B )服药效果不好( C )一月前挨过批评( D )患了神经衰弱单选:75 、按照埃利斯的观点,引发该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
( A )社会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生物因素( D )认知因素单选:76 、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持续的时间大约是()。
( A )一周( B )一个月( C )半年( D )无法确定多选:77 、按照埃利斯的ABC 理论,该求助者的B 包括()。
( A )领导批评了我( B )我的人际关系差( C )同事们疏远我( D )我的人生太失败单选:78 、该求助者抱怨“我主动与他们接近……但是他们不以同样的态度回应我”, 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