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构造油气藏勘探论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构造油气藏勘探论究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和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世界油气资源开始出现稀缺现象。寻找更经济和更有效的非构造油气藏成为目前紧迫的问题。具研究表明,非构造圈闭中含有全球50%的油气,具有丰富的研究、勘探价值。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地震相、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构造背景、演化和非构造油气圈闭的关系,来探讨非构造油气藏的勘探技术。

【关键词】非构造油气藏非构造圈闭勘探技术

1 非构造油气藏的勘探层次、方法

首先,对盆地规模进行动态的、整体的综合研究,通过古构造和演化研究进行选层选区工作。结合生烃强度、生烃史的研究工作选出有利生烃区。然后利用动态演化研究锁定古鼻隆和古构造圈闭对油气的聚散控制,利用古今构造重叠高部位确定如今的有利油气聚集带。在此聚集带上利用地震层序地层学,通过地震相分析来确定是否有大型尖灭砂体存在。并采用地震模型方式,判断砂体尖灭线和构造等高线是否闭合形成圈闭。最后,使用化探或地震油气检测等手段检测圈闭中的含油气性。

2 利用地震相寻找砂体

2.1 深切谷砂体

基准面下降过程中,多数河流会出现相互沉积现象,且沉积现象属于间断性沉积。由于暂时的河道下切现象,会在三角洲河口、湖盆边缘附近形成深切谷。而基准面上升过程中,由于沉积物变粗、

辫状河的沉积发育,切谷会被河道砂砾岩体或粗粒砂体所填充。基准面上升后期,沉积变细、物源变远,细粒沉积物会覆盖、填充深切谷的上部。此种盆地深切谷大多为数公里或数十公里的直线延伸,深度在50m与100m之间,宽度为1km与2km之间。深切谷的填充物多以中砂为主,顶部、四周有泥质岩封闭。此种规模深切谷在二维地震剖面上存在明显的谷形、槽形反射,能够在1km平方侧网条件下圈定其位置、分布。

2.2 辫状河砂体

此种砂体多数为大型板状砂体,具有广而厚分布特点,具有较大可能形成岩性油气藏。若其厚度达到40m左右时,砂体的底板和顶板都处于相同的相轴内部,可利用时间厚度、振幅变化创建砂体厚度图。同时,辫状河砂体在被不整合削截、不整合超覆时尖灭,也可在深湖、半深湖区相变为砂体尖灭,或者在水下隆起浅湖区形成辫状三角洲侧缘尖灭。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首先制作砂体底面、顶面和中间互层减薄模型,掌握不同尖灭类型所引起的地震相应,并通过实际剖面圈确定尖灭线。2.3 大型河道砂体

多数河流相沉积过程中,都会发育着大大小小的河道砂体。而大型河道砂体能够在地震剖面上形成各种反射,如振幅变化。多数情况下,由泥质沉积物形成的平原弱振幅会反射成为河道强振幅。此种异常振幅多反映在波谷和波峰上,对应砂体厚度在20m至50m之间。若河道砂体和低速煤系形成共同强反射,此种反射下若有异常弱振幅则表明存在大型河道砂体。偶然情况下,大型河道砂体在反

射周期、形态和相位上都有体现。例如周期变大、相位变厚以及同相轴内有低丘形出现等。而二维测网内的大型河道砂体多以带状形式分布在平面上。

3 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应用

此种理论的特点是把海平面、构造、均衡、物源和气候等影响沉积作用的因素融会与沉积物堆积、基准面升降的关系中,不仅适用于海相盆地,同样适用于陆地盆地。该理论具有许多新型的原理、概念,比如划分沉积物体积原理、基准面旋回原理、自相寺院里以及储集箱、相域等,其重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砂体尖灭和展布。由于大型砂体多数位于基准面下降旋回上部和上升旋回下部,采用基准面旋回的对比、划分方式于区域范围或盆地时,不仅可以对相同相域砂体进行对比,也可以确定砂体的尖灭和展布。

(2)分析、识别盖层和生油层。在基准面下降和上升过程中,往往在转折点处形成盖层或生油密集段,从而较易发育油气藏。(3)解决地层、砂体成因对比。由于陆相地层的岩相、岩性变化较大,采用测井和资料研究的方法没有精确确定地层对比关系,从而无法预测各个砂层间的相互关系和空间展布。虽然地震地层学可以大致解决该类问题,但分辨率不够精确,同时地震资料的不完善以及相位的间断都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而高分辨率旋回地层对比可以有效的弥补此项不足。比如冲击相地区大多产生基准面的上升半旋回,三角洲或浅湖区域多发生全旋回,而深湖地区则产生基准

面的下降半旋回。

4 构造演化、背景和非构造圈闭关系

4.1 非构造油气藏沿高部位分布

非构造油气藏多沿挠曲带、鼻隆等高部位分布,不受构造断裂、背斜的控制。大多非构造油气藏都是寻找构造中偶尔发现的。例如克拉玛依的二、三叠油藏和陕甘宁盆地庆阳、吴旗等中生界油藏等。追究非构造油气藏为何沿高部位分布的原因,发现油气多存在于油气移动终点或线路上的圈闭,除了一些存在于生油岩内的沙粒油气藏不受构造限制。因此,在生油层寻找砂体尖灭油气时,对非构造圈闭的检测工作应注意有利斜坡、挠曲和鼻凸等部位。

4.2 古构造演化与油气的生成和聚散

多数非构造油气藏是沿着古油气的聚集带或运移路线而分布的。如今,一些大单斜和平坦构造部位发现的非结构油气藏,往往是由古构造演化而来。平坦构造形成的非构造圈闭很可能是以往油气生成时的古鼻凸或古背斜,一般处于油气生成后的运移端点或路线上。同时,根据估算油气藏的生油、转移量,各个转移路线的圈闭容积,通过差异聚集原理推断出古圈闭是否形成国油藏。而通过目的层和其它地层的厚度累加,结合古断裂图就可以制作出显示油气生成、运移路上以及聚散情况的演化图。而且,比较今构造和古构造的油气运移变化、高点转移,今构造上倾是否存在砂体尖灭或遮挡等,可以推断出古油藏的生成和破坏、保留情况。

4.3 构造反转和油气藏

多数地下砂体一般会沿着下游方向尖灭,同时,古构造沉积物的沉积倾向是和古地理倾向一致,例如河道、扇三角洲、三角洲等。但是在构造反转后期,三角洲等的下游沉积方向的下倾尖灭会抬高为上倾尖灭,很有可能形成大规模上倾尖灭油气藏。比如泌阳三角洲油藏和拗陷油田等,就是因为此种原因而形成。

5 结语

文中通过对油气藏和构造演化关系的研究,成功总结出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地震相在寻找非构造油气藏中的应用,并提出如何对非构造油气藏进行勘探:

(1)对盆地规模进行动态的、整体的综合研究。

(2)结合生烃强度、生烃史的研究工作选出有利生烃区。

(3)确定有利油气聚集带。采用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成功率,减小勘探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永刚,乐友喜,刘伟,等.地展属性与储层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2009

[2] dobrinm b著.地震勘探寻找地层圈闭.牛毓荃,徐怀大,陈俊生,等译.见:佩顿主编.地震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3] 沈守文.试论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及勘探思路汇[j].石油学报,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