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乘法分配律教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乘法分配律教案
【篇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
计】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4 单元第 5 课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
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
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
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
学生学习的难点。
2.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
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
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
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学情分析:
1.在课前我已经安排学生进行了前面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一
些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规律的掌握是比
较牢固的,而对于一些有规律的数字也只是进行简单的竖式计算,
没有发现有些数字相乘之后积的特点,没有发现简算的意义。
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出简算的必要和方便,让学生亲身经历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
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探
索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正确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口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
生: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用字母
怎样表示呢?学生回答时教师适时出示大屏幕显示这两种运算定律
用字母的表示形式。
3、直接引入:同学们,学习运算定律的目的是为了使一些计算变得
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乘法的另一种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主题图。
2、学生看图估算:工人师傅正在贴瓷砖,贴了两面墙,请你估计一
下工人师傅一共需要贴多少块瓷砖呢?
3、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4、工人师傅到底贴了多少块呢?请你利用已找出的数学信息实际计
算一下,看看你都有哪些好的方法。
5、学生独立思考,开始计算。
6、信息反馈,小组交流。
把你想到的好的方法在小组内说给其他组员听,大家交流一下意见。
三、归纳概括,优化新知。
1、指名汇报不同的算法,教师板书。
=80 (块)=80(块)
2、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算式的意义上说出左边
是10 个8 相加,右边是 6 个8 加上4 个8 也是10 个8 ,虽然他们的
写法不一样,但是结果都一样。
)
3、教师模仿方法一和方法二写出一组算式。
让学生计算结果是否相
等。
4、学生也试着列举一组这样的算式。
5、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左边的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两个数的和去乘一个数,)
6、观察右边的算式的共同之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这两个加数
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相加)
在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它们的结果相同)
7、用a、b、c 代表一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想一想,说一说。
指名学生尝试着概括乘法分配律的定义。
四、火眼金睛
小组讨论、交流。
集体交流、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尝试概括算式的特点:如果这个乘数与两个加数相
乘的积是整十、百、千的数。
就分别相乘再相加。
小组讨论、交流。
集体交流、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尝试概括算式的特点:如果这两个乘法算式中有相
同的乘数,就可以先求两个乘法算式中一共多少个这样的乘数,再
相乘。
五、巩固练习
1、小小法官来判案。
2、填一填
3、做一做,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送饮料:23 箱苹果汁和28 箱橘子汁。
每箱饮料24 瓶。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并解答。
六、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说给同学听一听?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相当于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
相加。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篇二: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
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岳庄小学解小丽
教学目标: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
.今再一次的探索什么?
二探律。
1.试,律。
出示,解决 “了? ”
① 要求学生
题
,幅
图,你能从数学
的现哪些信息?大家能
得的信息提一个出示 :了?
②列式解答,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是算什么?算出白数。
)(黑板
) 别是算什
么
?
出
左
面
和
右
数。
)(黑
)
纳律。
①你四个算式分
用
接
的
?
算式,你有现?你能的?
(
等的算式是两个的和与一个数
相乘,等的算式是
这两个与个数乘,相加算果都是一 样的。
) 学生察思考,的算式。
指名学生板演。
大观察一都有什么特点能解释
一下?() 律叫作?(乘法分配律)
规律:两个
数
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每个加个数
相 乘再把相。
字母表示:如果用 a 、b 、c 表示三个
数
,
你
能
写
现的这 律
系旧知,深入律。
习
巩固,律。
2.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等式是正确的?
1.填一填
结 师了什么内容?
:
乘法分配律 ⋯ ⋯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岳庄小学解小丽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牢固的
掌握并应用此规律。
教学中柏老师做了如下安排:
2、注重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新教材只注重学生如何发现规律,好
像对规律的理解关注的不够。
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如果不理解
规律的意义,应用时就很困难。
所以教学时,教师很注重学生从乘
法意义的角度去理解乘法的分配律,让学生反复说,从左边说到右
边,从右边说到左边,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3、设计开放性习题,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掌握了分
配律后,让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式子补充完整,并利用分配律进
行简算。
它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分配律,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
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课堂效果非常显著。
【篇三: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
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7 至48 页。
教材分析:教学乘法分配律及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是本单
元重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
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律,有利于学
生从整体上了解整数范围内的基本运算律。
通过用两种方法解决同
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比较列出的两道算式,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
再让学生照例子列举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特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
教材有意识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与交
流中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两位数乘两位、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基
础,前一课学生已经学习过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
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这些已有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
知识铺垫。
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乘法分配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
性。
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重
点是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
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能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
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
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资源
1.课件出示情境
情境一:
四年级评选优秀少先队员,四(1)班有 6 位同学当选,四(2)班有4 位同学当选,奖品是每人一支钢笔,单价15 元。
一共花去了多少元钱?
情境二:
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12 厘米,宽8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3、反馈: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学过的知识入手,以学生已有
的认知水平水平和认知点进入新课,对学生来讲轻松中带着自信。
能比较容易接受。
情境一: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
=90+60
=150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150
师:这两种算法每一步各表示什么?
师:刚才的两个同学说的非常好,我们接着探索。
二、探求新知,发现规律
1.观察以上两道题中的几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探究,得出下列二组等式,并用语言描述:
2.探究乘法分配律
师:观察上述二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学生讨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