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论文
金庸论文
![金庸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18334fcf84b9d528ea7a00.png)
金庸主题论一、金庸小说为什么长盛不衰?二、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价值和魅力1、广博而丰富的知识有人指责武侠小说作家不合情理地胡说八道,为了迎合游手好闲人的低级品味,不顾一切的扭曲事实,十分无聊。
其实这观点不免过于主观了。
和大多数文学作品一样,金庸的武侠小说并非凭借杜撰一个个故事。
金庸先生对待创造是十分严肃的。
从他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到最后一部《鹿鼎记》,金庸对每一部小说的创作都下了极大的功夫。
对所用的史料,都有详尽的考证。
例如,《射雕英雄传》在动笔之前,作者便参阅了12卷《蒙古秘史》、《南诏野史》、《元史》、《新元史》、《成吉思汗传》、《皇帝圣武亲征校录注》等大量史书传记。
写《飞狐外传》查阅了《明史》、《明纪》、《明季北略》、《吴三桂演义》等。
《鹿鼎记》的史实则出自《清史稿》、《清代史·世祖出家事考实》、《玉林国师年谱》。
显而易见,读者在欣赏通俗的武侠文艺过程中,文学功底也十分深厚。
他的作品里十分自然地穿插着大量的诗词名句,到处显示着他渊博的知识。
看过《笑傲江湖》的人,大约都对祖千秋与令狐冲论酒的情节记忆犹新。
……祖千秋侃侃而谈道:“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
可见喝梨花酒当用翡翠杯,而喝汾酒则当用玉杯了。
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
”又指一坛酒道:“这一坛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用犀角杯盛而饮之,那就醇美无比了。
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诚我不欺。
”……金庸先生将广博的知识蕴蓄在小说里,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这恐怕和胡说八道拉不上什么干系吧!2、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后序中说:“我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就像大多数小说一样。
影射小说并无多大意义,政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只有刻画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
”由此可见,人物形象的创作在金庸小说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笔者或用浓郁的色彩为人物性格上色,或用简单的笔道素描。
金庸小说鉴赏结业论文
![金庸小说鉴赏结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1ebb0aa21614791711283d.png)
金庸小说鉴赏结业论文生物工程 152101110 凌志婷“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还有《连城诀》,这些是金庸一生小说的缩影。
学习完金庸小说鉴赏,我收获颇多,以前大多只是通过电视和电影的途径去了解金庸,但是这样的了解是片面的、是畸形的。
不读原著无法充分了解乔峰少室山一役的浩然英气、杨过的旷世之恋、笑傲江湖中的权力斗争……通过学习金庸小说开始了阅读原著,终于让自己完全的接触到了金庸小说的博大。
一、金庸小说中的“侠义”。
武侠小说自然少不了的便是武侠之侠义精神,金庸小说也不例外,甚至成为了巅峰之作。
虚竹、段誉不顾一切的区辽国营救萧峰,刘正风为了不出卖好友曲阳而不顾妻儿惨遭杀害,黄蓉为了郭靖而投身抗蒙古的苦业,甚至于陈近南的“愚忠”。
但是偏偏金庸又不让他们有一个的风风光光的结果,结果萧峰跳崖身亡,刘正风家破身亡,郭靖一家在蒙古破城之际近乎遭到灭门。
这或许正是作者的用意,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去写人物如何的英雄侠义,但是马上有近乎的萧瑟的结局,这或许又是一种寓意。
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得到了侠义就必须失去一些,甚至于生命。
这样才能更加体现出小说中人物为了心中的侠义精神去为之奉献,这样才能将侠义精神在武林人物得到更大的烘托,更加的衬托出刻画人物的伟大。
《神雕侠侣》中的鲁有脚,武功并不算一流,但就是因为他领导丐帮抗击蒙古,所以人人也称他“鲁老侠”。
在金庸的观念里,一个人若要成为侠,不在于他的武功或地位有多高,而在于他是否为国家,为百姓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或是他为正义,为他人作出了什么。
从这里可以看出,与传统文化的“侠”相比,金庸赋予“侠”更多的责任感和正义感。
《飞狐外传》中的赵半山说的好“咱们学武的,功夫自然有高有,但只要心地光明磊落,行事无愧于天地,那么武功高点的固然好,武功低也是一般的受人敬重。
”这句话说的通俗一点,似乎可以理解为“练武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也可以说是金庸小说对于“侠”的最基本要求。
读金庸小说研究论文
![读金庸小说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516404bed5b9f3f90f1c4a.png)
作为一个忠实的金庸迷,金庸的所有小说我都读过,也读过他写的几篇小随笔。
刚开始读他的武侠,就是简单的向往那种书中描述的大侠生活——仗剑天下,快意恩仇;睥睨天下,贼寇风逃;白马轻裘、大漠孤烟;侠骨柔情,红袖添香。
心中也曾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做那样的人,活一个精彩的人生,谱写一曲爱恨情仇。
可是当我渐渐的长大,对一些事情、人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当我再读金庸小数的时候,就发现了小说中不仅有仗剑天下,快意恩仇的生活,还有着刀光剑影,血溅五步,阴谋诡计,生离死别这样的很恐怖的事情。
更有民族大义,舍身成仁。
也许我永远都不可能做一个侠客了吧,但正是因为这样,我反而对书中的生活更是向往。
读金庸的小说,能给人一种上瘾的感觉。
不管是杨过、小龙女的感情的一波三折,还是乔峰的血海深仇,又或是韦小宝的左右逢源,无不让人如身临其境,欲罢不能。
直到你把全书读完,合上书之后,还为书中的主人公之遭遇而感叹,脑海中似乎还有留有书中主人公所说的话语。
金庸小说中主人公似乎都有着悲惨的身世,如令狐冲、张无忌、杨过,就连韦小宝那么喜感的一个人物,他的身世也很悲惨——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但他们又都有着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奇遇——无意中夺得武功秘籍、得到绝世高手的指点、闯入什么必死之地,居然没死还得到了旷世神兵等等。
最后都是一个结果,无一例外的成为了绝世高手。
韦小宝大概是唯一的一个例外,虽然他也遇到了几个绝世高手,还拜了师傅,可他们的武功他没学到多少,反而他的奇遇表现在了另外一方面——他的老婆很多。
金庸小说中有一类女子很有特点,如黄蓉、赵敏、任盈盈等。
她们美丽不可方物,冰雪聪明,机灵狡猾,武功也不差。
相比她们反应较迟钝的意中人来说,她们是八面玲珑,可爱又有头脑。
在广大武林正道人士口中,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妖女。
在我当初看小说的时候,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样可爱又美好的女子会被称为妖女?后来我慢慢明白了,她们之所以被称为妖女,有这么几点原因:一、她们都很美丽。
当代文学论文《论金庸武侠小说艺术特征》
![当代文学论文《论金庸武侠小说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72101c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9.png)
当代文学论文《论金庸武侠小说艺术特征》论金庸武侠小说艺术特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笔下的武侠,女子――新月初晕不足比其清丽,修竹临风不足比其高节,春梅绽雪不足比其雅致。
无论是金戈铁马的疆场拼杀,腥风血雨的武林争斗,情意缠绵的儿女私语,文之所致,意之所达,众生百态皆于行云流水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金庸非凡的功力是通过交互式生硬的唯美故事情节结构的侠谱。
武侠小说做为“写下梦的文学”本不以叙事著称,其人物缔造主要源自作者想象和文学创作传统,不轻易源于现实。
金庸小说做为一种经典就恰恰是它通过传统中的程序化形式把象征性、寓言性以及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耐人咀嚼的韵外之并致等本属中国古典文化建议的东西整体表现了出,并利用独有的武侠语言文化的天空使我们并作了一次可说是创举的乌托邦飞翔。
于是存有了令狐冲、杨过、小龙女等栩栩如生的人物。
也因此,金庸刻画的“侠五音”才可以比千年佳酿更醇香极其。
而他的这种历史处置也使武侠世界中的人物和事件全系列出来虚构,“真实”的历史不过就是江湖武林的背景衬托,而人物的性格却呼之欲出了。
以下通过对金庸小说形式和语言的论述,来探讨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在杜南发的访谈录《长风万里撼江湖――与金庸一席谈》里金庸提到:“武侠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武侠小说是中国形式的小说,武侠小说中的武侠,只是它的形式而已。
”文学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即写作传统,通常包括文学创作中常规手法的体系和与此相连的读者的视野期待。
目前通俗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式问题的解决者中的集大成者,恰恰不是别人,而是金庸。
首先,金庸小说做为武侠小说,它继承了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特点,即为金庸在创作过程中维持了武侠小说繁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内涵,创作了典型的繁琐多样的武侠文学。
内容方面,与武侠存有关联的单四大名著中就牵涉至三部;形式方面,新派武侠小说与旧派武侠小说并没多小区别,江湖恩怨、武林纷争、男女悲欢离合等照例还是新派武侠常用的模式和瑀的主题,它的繁杂变化充分反映在小说的思想上。
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金庸小说《神雕侠侣》赏析论文
![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金庸小说《神雕侠侣》赏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56a36525c52cc58bd6be32.png)
四川电大毕业设计(论文)金庸小说《神雕侠侣》赏析作者卢富贵市级电大乐山电大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年级11春学号1151001208674指导教师吴亮玖四川电大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所撰写的《金庸小说<神雕侠侣>赏析》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图表均已注解说明来源,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
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所属学校所有。
学生(签名):年月日提纲一、金庸及其作品简介二、《神雕侠侣》故事介绍三、《神雕侠侣》故事的内容精彩跌宕(一)第一次离别是因为“失贞绝望”(二)第二次离别是因为“礼教大防”(三)第三次离别是因为“双重打击”(四)第四次离别是因为“绝情救过”四、《神雕侠侣》小说艺术性的完美(一)《神雕侠侣》的开篇很别致——李莫愁、武三通两个“情痴”形象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二)金庸通过对杨过与小龙女情事的波折彰显出二人的性格差异(三)金庸通过描写众多少女情事纠葛巧妙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悲剧式的爱情主题五、《神雕侠侣》的现实意义(一)成长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二)崇尚自由,坚持到底(三)珍爱生命,相信爱情(四)自强自立是立人之本六、结语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金庸及其作品简介 (1)二、《神雕侠侣》故事介绍 (1)三、《神雕侠侣》故事的内容精彩跌宕 (3)(一)第一次离别是因为“失贞绝望” (3)(二)第二次离别是因为“礼教大防” (3)(三)第三次离别是因为“双重打击” (4)(四)第四次离别是因为“绝情救过” (4)四、《神雕侠侣》小说艺术性的完美 (4)(一)《神雕侠侣》的开篇很别致——李莫愁、武三通两个“情痴”形象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4)(二)金庸通过对杨过与小龙女情事的波折彰显出二人的性格差异 (6)(三)金庸通过描写众多少女情事纠葛巧妙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悲剧式的爱情主题 (7)五、《神雕侠侣》的现实意义 (9)(一)成长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9)(二)崇尚自由,坚持到底 (10)(三)珍爱生命,相信爱情 (10)(四)自强自立是立人之本 (11)六、结语 (11)注释 (12)参考文献 (12)金庸小说《神雕侠侣》赏析乐山电大直属部11春汉语言文学本科卢富贵【摘要】《神雕侠侣》是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讲述杨过与小龙女的一段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
金庸小说鉴赏论文
![金庸小说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ee9907a76e58fafab0032a.png)
金庸小说鉴赏之我见——典型人物篇“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一句诗包含了金庸的十几部经典作品。
我相信每一个喜欢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对这十四个字有着特殊的感情。
对于近些年来的“金庸热”和“武侠小说热”的现象,我觉得这充分说明了金庸武侠有其独特的魅力,它已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了人们的心中永恒不变的经典。
当然,金庸小说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除了故事情节,就是那些极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了。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
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
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
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
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
《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
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
金庸小说论文
![金庸小说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274239770bf78a652954c0.png)
浅谈金庸小说的“武”不可否认金庸小说是我国武侠小说创作中几近不可逾越的里程碑,而今,有关金庸小说的种种现象确实是值得人们注意玩味的。
作为武侠小说,它必须写出侠士们在实现自己行侠仗义、救民济世的抱负时,如何施展和依靠他们那些超常的奇异的技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武功”。
小说中把“武功”描写的神奇独到,无疑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而这正是武侠小说区别于其他小说的独特之处,也是作者大有作为的艺术天地。
在描写“武功”方面,金庸无疑是一位大师。
他花了很大力气来描写武功打斗,而且写得精彩纷呈,变化万千。
最主要的是笔下无数比武较量,却没有一次给人以重复、雷同之感。
武功描写的成功,也是金庸小说之所以迷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庸写武的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一点也不会武功,而是以文人的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
正是因为他不懂武术,就敢于参照前人经验和典籍,施展神奇的艺术想象来自行创造。
他笔下的武功通常很令人咂舌。
例如威猛无比的“降龙十八掌”,使萧峰一个人可以震撼大军;黑风双煞练得“九阴白骨爪”,居然能让手臂突然伸长,手指插进对方的头颅;段誉甚至可以把别人练得内气吸取到自己身上,至于暗器、轻功,更是应有尽有,神乎其神。
金庸笔下的打斗所以这样神异丰富、引人入胜,是因为作者把描写当做是一种艺术创造,充分施展自己的艺术想象的才能。
文学艺术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武侠小说尤其如此。
金庸小说正可以说是成功的驰骋想象,运用各式各样的丰富的生活可能性去描写武功和创造人物,使小说中的武功达到了新的境界。
在看小说时我们不难发现金庸小说,脱离了单纯的打打杀杀,而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例如作者在为“降龙十八掌”取名字“亢龙有悔”“潜龙勿用”“飞龙在天”“见龙在田”“龙战于野”等等,都是从《易经》中借用过来的;“般若掌”的名字源于佛经。
有的可以根据那名字,把大致的动作想象出来,例如“庖丁解牛掌”。
可以说金庸把过去武侠小说里的粗俗的武打描写高雅化、文人化了。
在金庸这里,琴、棋、书、画、诗、文、歌、舞、乃至渔、樵、耕、读,都被融进了武功技击,于是武功描写的途径变得无限广阔,手法变得无限丰富,笔墨变得耐人寻味,成为读者的一种审美享受。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6d8311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7.png)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XX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院(部)名称:文史学院学生姓名: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论文提交时间:论文答辩时间:学位授予时间:XX大学教务处制摘要金庸在小说中虚构了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武侠世界,那里有惊世骇俗的武功,笑傲江湖的侠客;有缠绵悱恻的爱情,刻骨铭心的仇恨;还有醉心名利的沉沦。
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世界,是一个与我们现实生活相脱离的想象世界,但是这些想象中又充满了现实的投影,虚构的武、侠、情以及名利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意义:从他对武学的阐释中我们可以读出生活的哲理,从他对学武过程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悟出学习的道理,从他对侠客为人处世的铺叙中我们可以懂得做人做事的学问,从他对爱情的讲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恋爱的门道,从他对仇恨的刻画中我们可以明白放手的幸福,从他对名利的反讽中我们可以察觉欲望的可怕。
在精神层面上,这些久远的故事与我们现时的世界是共通的。
关键词:金庸小说武侠现代意义ABSTRACTJin Yong invents a very legendary martial arts world in his novels. There are supernatural gest and the knight-errant who wander about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It has a hopelessly romantic love and unforgettable hatred in the novels. In thestories, many people wallow in the fame and fortune. The martial arts world of Jin Yong's novels is a imaginary world, but the imagination is full of reality. The fictional martial art, knight-errant, sensibilities, fame and fortune are rich in the modern sense. We can read the philosophy of life from the elucidatory martial art, we can comprehend the arguments of learning from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martial art, we can know the knowledge of doing something from the knight-errant, we also can see the rule of love, the blessedness of relinquish and the devilishness of lust from the novels. In the immaterial level, these old stories and our present world are in common.Keywords: Jin Yong's novels,martial art, knight-errant, the modern sense目录前言 (4)一、金庸小说中武的现代意义 (4)1、对武的阐释 (4)2、学武的过程 (6)2.1、基础的重要性 (6)2.2、兴趣的重要性 (7)2.3、勤能补拙 (7)2.4、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7)二、金庸小说中侠的现代意义 (8)1、侠的个人修养 (8)1.1、乔峰的宽容 (8)1.2、老顽童的童心和小龙女的纯真 (9)2、侠的是非观念 (9)2.1、不以民族定是非 (10)2.2、不以门派定是非 (10)3、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11)4、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11)三、金庸小说中情的现代意义 (12)1、爱情 (12)1.1、青涩初恋 (12)1.2、有情人终成眷属 (13)1.21、《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和黄蓉 (13)1.22、《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和小龙女 (14)1.23、《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和赵敏 (14)1.3、悲剧爱情 (15)2、仇恨 (15)四、金庸小说中名利的现代意义 (16)结论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前言金庸小说很俗,改编影视剧的热播使它家喻户晓;金庸小说又很雅,北京大学的钱理群、孔庆东也对其潜心研究。
金庸小说研究论文
![金庸小说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45f0b0fd0a79563c1e7294.png)
赏析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傻人福摘要: 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塑造了众多性格饱满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一类被称作“傻人”的人物形象。
然而,最典型的就是三兄弟中智力最低的小和尚虚竹了。
正所谓傻人自有傻人福,正是这个小和尚得到了作者的青睐,使他从少林寺中一个默默无闻的虚字辈小和尚摇身一变成为了灵鹫宫的主人。
这是一种质变,从中能够品味出独到的艺术的魅力,这也成为金庸小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关键字: 金庸《天龙八部》虚竹傻人福正文:1963 ~1967年,金庸创作了《天龙八部》,在《明报》及新加坡的《南洋商报》上同时连载,成就了金庸小说的另一个高峰。
在金庸小说中,《天龙八部》最独特的就是三个主人公,大理段誉、契丹萧峰、少林小和尚虚竹,三个人的故事通过段誉的传奇经历连贯而成。
所涉及的世界有大理段氏、中原丐帮、少林派、逍遥派、江南慕容氏、西夏一品堂等等,自然有异彩缤纷的武侠世界。
佛曰:人世有三毒,贪、嗔、痴。
《天龙八部》中的诸多人物就是在这三毒之中苦苦挣扎,或喜或悲,恩怨情仇,不得解脱,处处有冤孽,处处有超度。
《天龙八部》中三个主要的人物,都有身世上的大秘密:乔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刀白凤和段延庆一段孽缘的结果,虚竹更奇,是少林寺方丈和叶二娘的儿子。
少林寺方丈德高望重,天下钦仰;叶二娘在“四大恶人”之中,排名第二。
这一男一女,当日事如何勾搭上的,真叫人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
但虚竹之奇,还不止于此。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奇遇记”。
糊里糊涂救了天山童姥,“学会了天山折梅手”,做了灵鹫宫的主人。
再糊里糊涂,在冰窖里和西夏公主成就了一段良缘。
一切遭遇,落在这个呆头呆脑的小和尚身上,而他居然一切都承受了下来,到头来还是呆头呆脑,看成天下一绝。
虚竹是身不由己的典型,一生至高无上的目的,不过是想在少林寺当一个普通的僧人,命运却安排他成了灵鹫宫的主人,不但统率数百名女人,而且也成了三十六岛、七十二洞的主人,其地位和少林寺的一个普通僧人,完全无法比较。
金庸小说研究论文
![金庸小说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74cc3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0.png)
黄河学院选修课金庸小说研究结业论文系别:测绘系姓名:汪世伟学号:2010110419《神雕侠侣》是金庸作品集之一,其主人公杨过自然而然的走上了非正统的人生道路,他入了“道流”,其特点是“至情至性,实现自我”,即把个人的利益、情感、个性及人格尊严置于人生的首位,书中将杨过对郭靖的杀父之仇与疼惜之恩难以取舍的纠结复杂心理刻画的惟妙惟肖,他与“姑姑”小龙女的情感纠葛和他对江湖世事的渴望而又令他挣扎不已。
说起神雕侠侣,必须要提的是,这是一部金庸专写情的作品,初次阅读这本书时,我不过十二三岁,读完后感觉皆大欢喜,书中的人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知识面的不断加宽,如今重读,这本书看似豪迈风流,实却是不免有些苦涩与苍凉。
现在再次读起来,神雕的故事情节,无不字字充满了悲剧性,字字用情极深,杨龙二人的分分合合四分四合,一次因为“失贞失望”,一次是因为“礼教大防”,一次是因为“双双误会”,一次是因为“生离死别(救药牺牲)”,一次比一次痛苦,一次比一次惨烈,一次又比一次更长久,而一次又比一次更真挚。
我本人认为,杨龙二人的感情,固然相爱,真挚感情足惊天地泣鬼神,实际上,二人若婚后生活,并不显得会多么的快乐幸福,从四次的分离上来看,你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多半是小龙女离开杨过,可以这样说,小龙女在枯寂寒冰的古墓里生活导致了她不温不火的性情,她的性情属温,杨过的性情属冲,她爱到为了让他活着,可以不惜绝情的离走甚至于不惜自己性命跳进绝情谷,她可曾想到杨过,以杨过唯我性情岂可没了她而一个人好好的活着,从这一点来说,小龙女的爱显得有些自私,且在对待杨过感情的态度上,她是一直持消极观或者是悲观,一系列事情的发生,不难看出,小龙女是一个可以完全放下爱而独自活下去的人,而杨过不行,他性情孤僻、狂妄自大从种种方面来看,二人的结合不容乐观。
我认为神雕里的黄蓉和射雕里的她已有明显的变化,并显现出来了她的不可爱、甚至于自私,已为人妇为人母的黄蓉,在处理事情的拿捏程度俨然相对于射雕里圆滑、精明的多。
金庸茶馆步非烟议论文
![金庸茶馆步非烟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e9b25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3.png)
金庸茶馆步非烟议论文引言《金庸茶馆》是中国作家金庸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茶馆为背景,通过不同人物的故事展示了晚清社会的各个阶层和人物形象。
其中,步非烟这个角色在小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角色,更是一个引发思考的人物。
本篇议论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步非烟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 步非烟的人物形象1.1 步非烟的身世和经历步非烟是一个神秘的人物,他的身世不详。
从小说中可以得知,步非烟在晚清朝廷逐渐走向衰败时,代表了普通百姓的利益。
他深谙人情世故,操控政权,成为了一个政治操纵者。
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心胸狭窄、冷酷无情的人,为了个人利益,无所不用其极。
1.2 步非烟的性格特点步非烟斗志昂扬,有着坚定的意志力和追求胜利的决心。
他机智灵活,善于利用自己的智谋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也善于瞒天过海,暗中运作。
步非烟的性格充满了矛盾,既有着真情实感,又带有一种冷酷无情的气息。
二. 步非烟的影响2.1 将权谋与仁爱相结合步非烟的角色所体现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在权谋和仁爱之间,如何取得平衡。
他抱有改造世界的希望,希望能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与此同时,步非烟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仁爱之心,对于百姓的困苦和苦难有着同情之情。
2.2 步非烟对社会的启示步非烟这个角色不仅是小说中的人物,更是对晚清社会的一种讽刺和揭示。
他所代表的是那个整个社会正在崩溃的时代,他的出现正是那个时代无奈的回应。
通过步非烟这个角色,我们可以看到晚清朝廷的腐败、社会的不公以及普通人民的苦难。
三. 步非烟的思想3.1 步非烟的哲学思考步非烟是一个富有智慧和哲学思考的人物。
他深思熟虑,对于政治、人性、社会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对于权利和自由的思考,对于世界的改变和那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的思考,都体现了他深厚的思想。
3.2 步非烟的价值观步非烟在小说中展现了他的个人价值观,他对于权力、荣誉和名利的追求让他成为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人物。
金庸小说毕业论文
![金庸小说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f234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e.png)
浅析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思想摘要:金庸小说之所以深受大众喜爱,就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思考,让人在阅读小说获得快感的同时,体会我们传统文化,思考其存在的文化根源。
儒家文化是金庸关注的主要内容,他塑造了一个个具有仁、义、孝、忠等儒家人格特点的人物形象,具体阐述了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念,并加以批判地继承,扬长避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儒家思想独尊传统文化佛法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两汉时期获得独尊地位、隋唐时期三教合流出现端倪两宋时期三教合流修的正果形成宋明理想。
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人生态度,在金庸的作品中,儒家思想的影响也随处可见。
以武传儒,以武弘儒,培育出了中国武侠文学的奇葩。
他塑造了一个个具有仁、义、孝、忠等儒家人格特点的人物形象,具体阐述了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思想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早期作品儒家色彩浓,流露出独尊儒术的思想。
金庸本人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上过私塾,拜过孔夫子。
受此影响,使金庸吸取了儒家传统士大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社会伦理的重要性、“积极入世”、忠君报国等儒家思想的精髓,所以在他初期的作品中,儒家思想占据主要地位。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的开山之作,以“反清复明”为主线,讲叙乾隆皇帝与“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之间的故事。
小说刚开始引入主人公陈家洛是由他的外表写起:“持白子的是个青年公子,身穿白色长衫,脸如冠玉,似是个贵介子弟……陆菲青连称不敢,心下诧异,见这少舵主一副模样直是个富贵人家的纨裤子弟,兼之吐属斯文,和这些草莽群豪全不相类。
”很明显,金庸将陈家洛以一儒士的外表表现出来。
随着故事的发展,陈家洛儒者的思想与行为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我们在他身上并没有看到一个当机立断、率领群豪建功立业的一帮之主,相反,我们在他身上看到的更多是“一介书生,三尺微名”的书卷气。
金庸论文
![金庸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df37f1ba0d4a7302763a33.png)
刀光剑影背后的本质——金庸小说的主旨091102118闻赐博摘要:武侠小说少不了的便是武林争斗和刀光剑影,而金庸的武侠小说更是将江湖斗争描绘的形象逼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像是感受到了当时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然金庸小说并不是单纯的描写那些所谓的杀戮纷争,这便需要我们去体味的金庸小说刀光剑影背后的主旨,侠义与爱的统一及相互渗透。
关键词:金庸小说江湖侠义起初接触金庸小说,便是被书中精彩的江湖描写所吸引,因为我们并不能真正触及到传说中刀光剑影,快意潇洒的江湖红尘,而看金庸的小说就极大的满足了我们心中的向往和儿时的臆想,记得以前听说过一句话,说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怀揣着浪迹天涯的梦想。
那时的我们,羡慕着令狐冲的洒脱不羁,羡慕着黄蓉的聪颖俏皮,羡慕着韦小宝的八面玲珑……那时也仅仅是艳羡,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去品读金庸小说时,透过刀光剑影,我们又似看到了些许别的东西,心中思量也不再如从前那般浅显。
矛盾总是存在的,不管是多么和谐的社会,也避免不了矛盾纠纷的存在,江湖亦是如此,而且江湖恩怨从来不比社会少。
而这些恩怨纠葛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人性,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实施者,思想情感之复杂众所周知,不管是出于庇护人身又或是为了心底的贪念,都免不了一番斗争,而身处江湖武林之中,武斗便成了最直接也是最果断的表现方式,刀光剑影则成了很多事物存在的表象。
就好比《侠客行》中的主角石破天,最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参与江湖之事的想法,但往往有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会促使他不得不被卷入这些纷争中去,也是由于他单纯善良的天性,使得他参与了这些刀光剑影,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石破天的思想没有经受过多少江湖世俗的浸染,对于心底的追求也仅仅停留在“我是谁”的层面上,看似肤浅,却又难以表述详尽,可以说是无欲无念,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佛家之侠的代表。
《侠客行》是金庸先生的返璞归真之作,也在某种层面上探讨人之本性的问题,把刀光剑影一一撇开,更深处是人们的思想之所在,从石破天来看,应该是一种归于本真的大爱及大侠之道。
金庸小说赏析
![金庸小说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c65d0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b.png)
金庸小说赏析金庸武侠小说赏析结课论文提起《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影视作品,这些脍炙人口的武侠作品伴着我们一起长大,带给了我们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当然,有一个人是必须要提及的,他就是金庸,华人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他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宗师。
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5部武侠小说。
作品脍炙人口,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
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金庸中庸平和的风格。
金庸先生著名的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所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就是《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
金庸先生的作品我是百看不厌,金庸先生的作品屡屡被翻拍成电视剧,可见其的影响力。
读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徜徉在武侠的世界中,你得到的将是数之不尽的刻骨铭心。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杨过,孤傲狂放,叛逆机智,感情丰富,满腔热血激愤,又号「西狂」,他是金庸笔下的「情侠」,情侠二字,可谓当之无愧,他是我最喜欢的金庸笔下的人物,重情重义,对待感情忠贞不渝,在他的心里,爱情重于生命,肯为爱而生,亦肯为爱而死,这也是杨过最吸引人的地方,一生爱一次,爱的刻骨铭心,爱的轰轰烈烈,不管是几个十六年,杨过爱小龙女的心是永远不会变的。
杨过身边完美的女子岂止小龙女一个,无论是敢爱敢恨,天真单纯的小东邪郭襄,还是一直在身边默默支持的程英和陆无双,还是善解人意,愿为杨大哥的幸福献出生命的公孙绿萼,都堪称完美,可杨过的心中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小龙女,试问,如此杨过,谁人不爱?张无忌,弱冠之年担任明教教主,百万教众俯首称臣;孝义为先,救急太师父张三丰和义父谢谢逊,化解明教与六大派积怨,不遗余力。
金庸小说论文
![金庸小说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9cc8f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0.png)
金庸小说论文浅析金庸小说人物描写摘要:金庸小说是当代最为畅销的汉语文学作品。
其文化品位,凭直觉,感到它是一种高品位的东西。
它能够产生文学理论中所讲的几大功能:认识、教育、审美、娱乐。
那是一种与读经典名著同样的甚至更高的感受,它给人美、给人净化、给人力量。
但是,作为武侠小说,又给人一种通俗易懂的感觉,总的来说,金庸的小说就是雅俗共赏。
金庸小说对于人物的描写更是妙笔生花,各具特色,在此就对金庸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金庸小说人物、得体、个性鲜明、返璞归真金庸小说总共十五部,里面的人物更是不计其数。
但是,金老对每个人物的描写,都恰当得体,个性鲜明,让我们即使看过那么多他的小说也不会把里面的人混肴,同时在突出个性的同时又返璞归真,让我们觉得那个人确实就应该像金老写的那样。
而不是金老故意去刻画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曾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写尽了人生百态,而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无一不是金庸自身各个阶段的思想反映,纵观金庸小说的武侠人物,它又是金庸成思想变化的历程展现。
1955年,30岁的金庸以一部《书剑恩仇录》涉足武林,随后《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飞狐外传》也冲出江湖。
下面就一些实例来浅析一下金庸小说中人物的描写。
《天龙八部》作为金老的经典之作,相信大家都看过,其中的人物更是各有特色,形象鲜明。
萧峰,也就是一开始的侨帮主,相信会是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一个,很多人都把他作为大英雄来看,但是当我们看完全本小说的时候,又会不自觉的为这位大英雄而感到惋惜,凄惨的命运,曲折的身世,让这位英雄何去何从。
虽然一直是一个英雄的角色,但是他的命运却是最差的,从幼年没有父母,跟随养父养母(尽管他自己并不知道之前),最后真相大白,养父养母被杀,而且是其父亲萧远山杀的,又让他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这与后面他身份契丹人,却是在中原长大一样,究竟要想着哪一方一样让他纠结。
再谈到自身感情问题,美丽的阿朱,就因为救她爹,死在了乔峰的手里,打破了他们那牧马放羊的梦想,之后阿紫苦苦追随,却是丝毫打动不了乔帮主的心,只是把她当成妹妹一样看待。
金庸小说论文
![金庸小说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bfd3bafd0a79563c1e7278.png)
金庸小说研究摘要:金庸小说是当代最为畅销的汉语文学作品。
其作品均借助古代社会作为背景展开,所以充满了历史意识。
本文对金庸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演进观念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从“讲史演义”开始,将金庸小说分为三类,继而渐次论及其历史演进观念中的革除暴政、反侵略思想和宗教、民族融合思想。
关键词:金庸小说历史意识现代意识读金庸的许多作品,我们都有一种相同的经验:拿起来就放不下,总想一口气看完,有时简直到了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欲罢不能的地步。
他的小说没有看了头就知道尾的毛病。
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层层递进,变幻莫测,犹如精神的磁石,艺术的迷宫,具有吸引读者的强大魅力。
金庸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他创作的15部小说,就情节设计而言,没有多少雷同的地方。
这同样非常难能可贵。
和世上其他人一样,金庸一生中做过无数选择。
他当初立志外交,后来办报,写社评和小说。
曾经接受过国际上许多大学和学术机构的荣誉头衔,但晚年最重要的职务之一,却是接受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之聘,并准备招收历史学的博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是隋唐史和中西交通史。
小说当然不等同历史,但是小说家自有自己的历史意识,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讲史演义”文学传统的语境中。
一、武侠演史今之论说金庸者,多谈其继承侠义小说传统的一面,而很少有人谈到他同时也继承了中国讲史演义的深厚传统。
这是一个研究视野上的阙失。
作为民间话语的侠义小说,一向重视演“义”,即使以包公案为核心的《三侠五义》也如是。
但因武侠“快意恩仇”的思维方式和“自我了断”的社会行为,已与现代社会的法治观念格格不入,难以表现现实社会的种种恩怨是非,必然会借助古代社会作为背景展开,这也决定了金庸小说里充满了历史意识。
事实上,在和池田大作的对谈中,金庸不但大谈他对《三国演义》、《水游传》的持续阅读,而且谈到了对西洋“讲史演义”如《萨克逊劫后英雄略》、《布鲁达库英雄传》、《侠隐记》及《基度山恩仇记》等的浓厚兴趣。
在金庸小说里也不难找到这些小说的意象、间架或者人物叙事的变异。
论文《金庸小说中武林秘籍与中国文化传承》
![论文《金庸小说中武林秘籍与中国文化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e1166afff61fb7360b4c65de.png)
金庸小说中武林秘籍与中国文化传承金庸,我们并不陌生,出生于1924年3月10日。
原名是查良镛,我们认识的金庸只是武侠小说的金庸,同时他还是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并肩负着香港最高荣誉衔“大紫金勋章的获得者。
我列举他十四部脍炙人口,亦被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雪上飞狐》、《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飞狐外传》、《连城诀》、《白马啸西风》、《鹿鼎记》、《鸳鸯刀》、《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倚天屠龙记》、《侠客行》、《笑傲江湖》。
这都是他经典的著作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它们的上映,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眼球!成为了长辈们给小辈们讲述的故事,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梦想着成为人们心中的侠士:锄强扶弱、打抱不平....... 九阴真经、九阴白骨爪、乾坤大挪移、辟邪剑谱、降龙十八掌、孤独九剑、九阳神功、易筋经、葵花宝典、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太多太多的神奇武功,让金庸老先生给写活了,记得小时候看过武侠电视剧之后我就会拿着一把木棍当做宝剑,站在石头上往下跳感觉我就是电视剧里面的人物,会好几种失传的武功。
其实中国古时候的武功是在不断的拼杀中得到的经验从而不断的改善不断的进步、最终应该是进化到如今所说的“中国武术”。
轻功,一个很玄妙的名词,它会把你的重量描述的很轻,好像会飞。
其实不然,我看过一个报道说:轻功,确实有这门武术,但绝非金庸先生写的那样在丛林间飞来飞去,只是跳的比正常高、从而以极快的速度躲避开障碍或是暗器之类的东西。
金钟罩铁布衫,一门可以说是刀枪不入的神功。
这门武功说白了应该就算是硬气功,那原理就是经过不断的锻炼把神经和肌肉紧绷防止受伤的一种硬功。
可能真象人们说的那样“要想学会打架,先要学会挨打。
”这个道理吧!绝世武功暂且说到这里,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金庸先生为什么能写出来这么好的武侠小说呢?是不是纯编还是深有感触?是真人真事儿还是梦回唐朝?我自己认为他并不是单纯的靠想象,他是24年出生,那么也不能是深有体会,人物都是假的应该不是真人真事儿,更不可能是梦回唐朝。
金庸小说——集大成者论文
![金庸小说——集大成者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9a592358fb770bf78a55d9.png)
中国当代小说欣赏金庸小说——集大成者正文“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整整十四部金庸的小说几乎每部都有我熟悉的身影,在带给并不是很熟悉金庸的我无与伦比的震撼的同时,也凸显出金庸小说的强大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金庸小说是当代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小说既继承了传统,又在传统上有所超越,既有武侠小说的通性,又有其在表达、构思上的独特性,可以说是集百家之所长,如果要在古代武林中给他一个定位,无疑就是武林盟主啊。
下面,我将从各方面把我了解到的属于金庸小说的传统、超越和独特浅谈一番。
首先,当代武侠小说的传统不可丢,这也是现在常说的武侠精神的雏形。
从武侠二字分析:武侠分为武和侠,在武功方面,金庸很好地吸收了还珠楼主、白羽等发明创造的武学招式和内功心法等传统的,又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的内容;在侠义方面,金庸小说的侠义精神,从《射雕英雄传》中正气凌然的郭靖到《鹿鼎记》中机智、反武侠的韦小宝的传奇式蜕变,可以窥见其在传统侠义精神方面的继承是从清晰、强烈到对其的超越、独特。
值得一提的是,金庸不愧为博学的大才子,除了继承创作武侠小说的前辈们的知识外,还融合了不少我国的古代文化传统,比如《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所传,郭靖所学的“降龙十八掌”招式口诀便是取自于《易经》一书,类似的还有“九阴真经”。
这些或是取其含义,或是取其名头的继承方式,有虚有实,有真有假,给人不得不信服的感觉,可谓是典型的在传统中超越。
传统是基础,继承传统容易,超越传统就不是一件说有就有的事了。
要说金庸小说的超越,就得谈到金庸小说中极为经典且极具影响力的《射雕英雄传》。
挟著史诗般大格局、大气魄的《射雕英雄传》一出现,即一跃而登武侠小说的顶峰。
《射雕》是以南宋末年天下大乱为历史背景,描写长春子丘处机为保全忠良义士遗孤郭靖、杨康(暗喻「靖康之耻」,玄妙可见一斑),而与江南七怪打赌传艺所引发的一连串可歌可泣的故事。
金庸布局绝妙,以种种阴错阳差,安排郭靖自幼即随母远居大漠,刻苦自励,始终不忘家恨国仇;而杨康则随母进入金国赵王府,认贼作父,安享荣华富贵——这分明是脱胎自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的戏剧架构,却更具出奇的变化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金庸小说人物描写摘要:金庸小说是当代最为畅销的汉语文学作品。
其文化品位,凭直觉,感到它是一种高品位的东西。
它能够产生文学理论中所讲的几大功能:认识、教育、审美、娱乐。
那是一种与读经典名著同样的甚至更高的感受,它给人美、给人净化、给人力量。
但是,作为武侠小说,又给人一种通俗易懂的感觉,总的来说,金庸的小说就是雅俗共赏。
金庸小说对于人物的描写更是妙笔生花,各具特色,在此就对金庸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金庸小说人物、得体、个性鲜明、返璞归真金庸小说总共十五部,里面的人物更是不计其数。
但是,金老对每个人物的描写,都恰当得体,个性鲜明,让我们即使看过那么多他的小说也不会把里面的人混肴,同时在突出个性的同时又返璞归真,让我们觉得那个人确实就应该像金老写的那样。
而不是金老故意去刻画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曾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写尽了人生百态,而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无一不是金庸自身各个阶段的思想反映,纵观金庸小说的武侠人物,它又是金庸成思想变化的历程展现。
1955年,30岁的金庸以一部《书剑恩仇录》涉足武林,随后《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飞狐外传》也冲出江湖。
下面就一些实例来浅析一下金庸小说中人物的描写。
《天龙八部》作为金老的经典之作,相信大家都看过,其中的人物更是各有特色,形象鲜明。
萧峰,也就是一开始的侨帮主,相信会是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一个,很多人都把他作为大英雄来看,但是当我们看完全本小说的时候,又会不自觉的为这位大英雄而感到惋惜,凄惨的命运,曲折的身世,让这位英雄何去何从。
虽然一直是一个英雄的角色,但是他的命运却是最差的,从幼年没有父母,跟随养父养母(尽管他自己并不知道之前),最后真相大白,养父养母被杀,而且是其父亲萧远山杀的,又让他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这与后面他身份契丹人,却是在中原长大一样,究竟要想着哪一方一样让他纠结。
再谈到自身感情问题,美丽的阿朱,就因为救她爹,死在了乔峰的手里,打破了他们那牧马放羊的梦想,之后阿紫苦苦追随,却是丝毫打动不了乔帮主的心,只是把她当成妹妹一样看待。
总的来说我觉得萧峰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从开始到结束。
谈到乔峰,肯定就会想到他的好兄弟虚竹和段誉。
其实相比乔峰而言,他二人要好的多。
自幼在少林寺的虚竹,阴差阳错的成了无崖子的传人,之后又因种种原因被天山童姥把他带入冰窖成了驸马。
虽然后来其父母出现就演绎了一场悲剧,但是他的结局却是很不错的,那些上一代的恩怨总算了解,他却是抱的美人归。
段誉,在这兄弟三个里面是最笑料的一个感觉,艳遇一个接一个,但是却因为他老爸的原因,一个个全都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姐妹。
他最倾心的王语嫣,却几乎对他视如粪土,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当慕容复疯癫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段誉以后可以抱的美人归了,却发现他的神仙姐姐又是他的妹妹,当他绝望之时,却因形式所迫,他母亲说出了内情,他其实是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的骨肉。
总之他就是一个最大的笑料。
《射雕英雄传》作为一部经典之作,曾被多次拍成电视剧。
其中的人物刻画也是个性突出。
提到射雕就必须提到郭靖。
生性单纯刚直,重孝义、勤奋、爱国,具备一切金庸笔下最模范的侠义精神。
他用一生来彻底实现了“为国为民”这一大侠的目标,他巨大的人格力量也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包括他的家人及《神雕侠侣》的男主角杨过,无形中带领他们走向正面的人生路、改邪归正的康庄大道。
历史上的郭靖,是宋朝著名抗金义士。
但是看过小说的人更应该清楚,郭靖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靠黄蓉的智谋,也许这一点体现了,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肯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的说法。
提到黄蓉,不得不说他与郭靖可以说是绝配,一个聪明绝顶一个憨厚老实,充分体现了互补的性格。
黄蓉,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的女儿,精通父亲传授的桃花岛武功、五行八卦阵和奇门遁甲之术。
集天地灵气而于一身,艳绝天下,冰雪聪明,玲珑剔透。
多才多艺,博古通今,精通琴棋书画,厨艺了得。
与郭靖不离不弃,患难与共,全心全意助旺他。
婚后辅佐夫君保卫国家,竭尽所能。
黄蓉在金庸笔下象征智慧和忠贞,人称「女诸葛」。
作为金庸小说里的一个主线人物,黄蓉称得上是巾帼英雄,女中的豪杰。
同时又是贤妻良母,尽管后期在《神雕侠侣》里表现出了比较狡诈的一面,但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对吧。
金庸小说的人物描写很经典,但从人物的命名来说,就有着其独到之处。
(一)、个性鲜明的韵律美从古至今,人名呼喊的频率总是高于人名书写的频率,一个人每天总会有人喊几声你的名字,但名字书写的时间却总是有限度的。
而小说中的人物名更是在阅读中才得以一一展现。
所以,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现实人名,还是小说人物名,在起名的时候,一般都要讲究音节响亮,韵律美化。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名字“好听”与“不好听”。
1、人物命名韵律美的一般要求:一个人一生下来它的姓氏就固定了,姓氏的发音自然也就固定了,所以一个人的名字是否响亮,是否悦耳顺口,是否掷地有声,关键是看名与姓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之间如何进行正确的搭配。
(1)、符合韵律美标准的命名,应当是名和姓中的声母和韵母尽量不要同时相同,以避免出现那种姓名绕口难念的现象。
(2)、符合韵律美标准的命名还应讲究姓名声调的起伏错落有致,让名字在抑扬顿挫中更显生动妙曼2、金庸小说中人物命名的韵律美赏析(1)、在金庸所有人物的命名中,绝大部分姓名的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
如“风际中”、“周伯通”、“曹云奇”等,读来朗朗上口,乐感与口感俱佳。
尤其是名只有一个字的命名更是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审美要求。
所摘录出来的两个字的姓名有9个,无一个命名出现叠声或叠韵的现象。
如“殷吉”、“胡斐”、“狄云”、“闵柔”、“钟灵”、“段誉”等,虽说“郭靖”、“黄蓉”、“杨过”名字中的“靖”、“蓉”、“过”稍显平淡无奇,但很显然金庸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分别为他们添加了一个“儿”字作为后缀,这添加了儿化音的“靖儿”、“蓉儿”、“过儿”叫起来立刻非同一般了。
这是加后缀音,还有加前缀音的,“阿朱”、“阿紫”、“阿碧”、“阿珂”等,一个简单的“阿”字前缀音,哙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就立马亲切鲜活起来。
(2)、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姓名中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大多数是阴平或阳平,这样,名字朗读或呼唤起来,调子才易于延伸,绵长久远,意味无穷。
在随机摘录的120个人物名中,有80个姓名都是这样的,如“苗若兰”、“令狐冲”、“岳不群”、“左冷禅”等。
余下的40个姓名中又有28个姓名最后一个字是去声,如“归辛树”、“陈家洛”、“郭靖”等。
不悠扬则果敢,追求一种响亮,这是退而求其次了。
至于,“朱子柳”、“李秋水”、“武修文”等以上声为名字最后一个字的声调的,当是看中了“子柳”、“秋水”、“修文”的意蕴了。
即使音律有些损伤,在高雅的画面和典故韵律的鉴赏中也被冲淡了。
(3)、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命名中也出现了一些叠声或叠韵现象,这也多半是因为要体现名字的意韵而不得以为之。
如“袁紫衣”中的“紫衣”出现“i”的叠韵,“文泰来”中的“泰来”出现“ai”的叠韵,“武青婴”中的“青婴”出现“ing”的叠韵。
而“朱九真”、“周芷若”、“白自在”、“武修文”中分别出现了“zh”、“z”、“w”的叠声。
这实在是金庸舍不得这些名字中所蕴含的意蕴韵律之美。
如“泰来”,取“否极泰来”之意;“修文”,是“修明文教”,来自《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芷若”,是香草之名,生长在水边、路旁,恰是周芷若的出身写照;“紫衣”,当是取其谐音“淄衣”之意,喻示着袁紫衣最后终会圆却一段尘缘,披上佛门之衣。
而“青婴”、“九真”、“自在”却都是作者“正话反说”的一种诙谐了。
“青婴”是“清纯如婴儿”之意,但偏偏“武青婴”却是一个狠毒的女人;“九真”,取其“十话九真”之意,但偏偏“朱九真”是一个句句皆假话的女子;“自在”,是“逍遥自在”之意,但偏偏叫“白自在”,这“自在”自然也就泡汤了。
(二)、意趣横生的形态美一个好的名字,除了在听觉上能让人读起来觉得上口,听起来觉得悦耳,还应该在视觉上让人能看起来觉得协调,写起来觉得美观。
因此在给人物命名时,不仅要注意名与姓的音律搭配,而且还应要讲究名与姓的字型结构的平衡,使之错落有致。
1、人物命名形态美的一般要求汉字的形体美主要由其本身字体结构、繁简体、书写和打印用的各种字体的表达形式决定的,尤其是由其字体结构决定的。
姓氏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它就给后天所起的名字定下了一个基本的调子。
有了这个参照物,在命名时就要注意几个字之间的配合,使姓名的书写表达形式看起来稳定而平衡,呈现出一种整体的协调感和一种书法的艺术感。
一般命名时应注意到以下几点要求:(1)多用规范字,少用异体字。
(2)多用常用字,少用冷僻字。
(3)在字形搭配上,慎用形体相近的字。
(4)在字体结构上,避免几个字的结构完全相同。
(5)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中使用姓名不同的表现形式。
2、金庸小说中人物命名的形态美赏析(1)、金庸小说人物命名的系列中除了少数民族或奇人异士中涉及的个别人物以外,几乎没有出现过冷僻字和异体字。
如《天龙八部》中有“李傀儡”的“傀儡”二字,“游骥”的“骥”字。
但金庸的众多人物命名并没有出现名字雷同和乏味的现象,这足见金庸在命名时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在姓名的形体美的处理方面也是匠心独运的。
(2)、“以少衬多”,不仅结构富于变化,而且没有笔画俱多俱少的现象出现。
在这里仅举一种类型的“以少衬多”的形体命名方法,以兹共享。
如、“樊一翁”“韦一笑”、“平一指”、“胡一刀”、“盖一鸣”、“刘一舟”、“雷一啸”、“卢一峰”、“吴一氓”、“高一力”、“腾一雷”等等,共10多个以“一”为姓名中间一个字的命名。
金庸在这里以“一”的笔画的简单来衬托体现其他字的含义。
如“樊一翁”中以“一”凸现“樊”字和“翁”字,明确告诉读者这个人物是一个老翁,而且有着茂“繁”的胡子;“韦一笑”中以“一”的简捷衬托出“笑”的深意,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明教护教法王吸血后阴冷的笑意,真是“唯”有一笑,形象入木三分;“平一指”的命名中致力于展现“指”的含义,医生本是凭二指搭脉救人,他却是凭一指巧妙杀人,这种反差的意味使名字平增意蕴,过目不忘。
(3)、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命名中大多数姓名的字体结构都搭配合理,不同结构字体相得益彰,只有少数几个名字结构相同或形体相近。
在我所摘录的120个名字中有6个名字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结构相同的有“关安基”、“吕希贤”,同属于上下结构;“班淑娴”同属于左右结构,不知是金庸对这几个人物不太喜欢,还是为追求命名的多样的,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形体相近的有“文泰来”和“白自在”,这个我们在前面分析过,是为了取其含义的原故。
总的来说,金老的小说,无论是内容情节的描写,还是人物的描写,都具有高雅的文化品位,并不是否定其通俗性——审美层次的雅、俗,不同于通俗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