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作中酒的意象分析(1)

合集下载

独酌一杯清酒—瑚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

独酌一杯清酒—瑚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

及词 中所写 的酒 的含 义也因此分 为两个 阶段 :前期她 此美景荡舟欣 赏如果缺 了酒 ,兴致 也会大减 。 的词爽 朗明快 ,善于描写 自然景物 ,反映爱情生活 , 心情和轻松悠 闲的生活 ;后期 生逢 国变 ,家破人亡 ,
颠 沛 流 离 ,受 尽 人 问 残 酷 的 折 磨 ,其 词 多 为 思 旧怀 乡 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今昔之感 。

李 清 照 与 赵 明诚 是 一 对 志 同 道 合 、意 趣 相 投 的夫 他 们 把 收 集 来 的 文 物 “ 对 展 玩 咀 嚼 ” “ 性 偶 强 相 余 记 , 每 饭 罢 ,坐 归 来 堂 烹 茶 , 指 堆 积 书 史 ,言 某 事 在 某 书 、 某 卷 、 第 几 页 、第 几 行 , 以中 否 角 胜 负 ,为 饮
歌唱离情别意 ,语 言轻松活泼 ,可 见作者开 朗欢乐 的 妇。他们都爱好文 艺,且都喜欢研究整理金石书画 。
南渡前 ,借酒起兴 、酒深情浓寄相思 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 ,至茶 倾覆怀 中,反不得饮而 l 】 “ 南渡之前 ”这 段时间是李清 照一生中相对快 乐 起 ”_。琴瑟 合 鸣 的夫 妻 生活 ,在李 清 照 的笔尖 流
仙 ”的豪迈 ;杜 甫 “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 倒新停浊酒
杯 ”的忧郁 ;还有 范仲淹 的 “ 把酒 临风 ,其喜洋洋者 记又 是 一 种 豪 兴 、壮 游 。女 词人 在 荷 花 开放 的 初 秋 , 矣 ”的 喜 悦 ,等 ,成 了 古 今 多 少 人 在 饮 酒 时 所 追 求 的 与姐妹 们荡舟 出游 ,竟醉倒在天 下名泉溪 亭 ,直至 日 境 界 。然 而 在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史 上 最 引人 瞩 目的 应 是 李 落 时,仍沉醉忘返 。酒醒之后 ,天色 已晚,归舟误入 清 照 了 ,她 堪 称 女 酒 仙 。 荷 花 深 处 ,惊 起 一 群 露 宿 的水 鸟 。 一 个 十 几 岁 的女 孩 李清照的词共有 5 8首 ,提 到 酒 和 喝酒 的就 有 2 子 竟 然 醉 酒 不 知 回 家 的 路 , 可 见 作 者 豪 放 不 羁 的 性 8 首 。这 些 词 充 满 浓 郁 的酒 香 , 女词 人 有 的 淡 饮 ,有 的 格 。在这里 “ ”的意 象在 词中是点睛之笔 ,如果没 酒

李清照 盛唐送别诗中的酒意象研究

李清照 盛唐送别诗中的酒意象研究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关于酒的意象在她的词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本文将围绕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中的酒意象展开研究,探讨其中蕴含的意蕴和文化内涵。

一、《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词背景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是她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词中表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在词中,酒成为了作者表达感情的载体,承载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眷恋和人生的无奈。

而这种对酒的运用也凸显了李清照在文学创作中对于酒意象的独特理解和运用。

二、酒意象的运用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中,酒意象贯穿始终,被用来表现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心情的抒发。

词中的“翠云”“暮雨”“孤舟”等意象均与酒文化紧密相连,例如“暮雨”可以引申为敛色醇芳的美酒,而“孤舟”又可以暗喻作者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这些意象的运用,使整首词在情感和意境上都得到了极好的呈现,也增加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

三、酒意象的文化内涵酒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人情、慰藉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酒意象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

“春颜忽驻”一句中的“酒”可以理解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的向往,而“孤舟蓑笠翁”一句则象征着作者对自己生活境遇的反思和感慨。

这种将酒意象和词作主题相融合的方式,充分展现了李清照在文学创作中对酒意象的独特理解和巧妙运用。

也表现了她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酒意象的情感表达李清照的词作以其清丽婉转的风格和深情厚意的情感而著称,其中的酒意象更是成为她词作中情感表达的得力工具。

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中,酒意象通过对酒的描述和联想,抒发了作者对时光的不舍与人生的无奈,表现出了她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更是凸显了李清照在词作创作中对酒意象的独特运用和情感表达的高超技巧。

浅谈李清照酒词中的情感世界

浅谈李清照酒词中的情感世界

浅谈李清照酒词中的情感世界摘要:“酒”一直是我国诗人钟爱的寄托情感之物,在唐诗宋词中“酒”就有了其独特的意象。

现在可考的李清照诗词中有22首都有“酒”的描述,而可考的李清照词总共约45首。

从数据就可以看出,“酒”在李清照的笔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意象,不然也不会对“酒”有如此多的描述。

通过对李清照词中“酒”分类的梳理,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女词人一生的坎坷,她的情愁与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次研究将对李清照现存词进行完整的统计,并以清照一生重要时间节点为分期,对其中酒词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感受李清照的词酒人生。

关键词:李清照酒词情感分期Emotional world in Li Qingzhao's wine poemsAbstract"Wine" has always been a favorite emotional sustenance of Chinese poets. In Tang and Song poetry, "wine" has its unique image. There are 22 poems about "wine" in Li Qingzhao's poems, and there are about 45 poems in Li Qingzhao's poems. From the data, we can see that "wine" is a very important image in Li Qingzhao's works, otherwise there would not be so many descriptions of "wine". By sorting out the classification of "wine" in Li Qingzhao's Ci, we can see clearly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poetess's life. Her sorrow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ountry. This research will carry on the complete statistics to Li Qingzhao's existing Ci, and take the important time node of Qingzhao's life as the stage, carry on the concret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the wine Ci, and feel li Qingzhao's life of Ci and wine.Keywords: Li Qingzhao, Wine words, Emotions, Staging一、引言(一)时代背景北宋实行以文化兴国的民族政策,使宋代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

酒意诗情谁与共_李清照词中的_酒_意象赏析(1)

酒意诗情谁与共_李清照词中的_酒_意象赏析(1)

酒意诗情谁与共_李清照词中的_酒_意象赏析(1)周忠元/酒意诗情谁与共酒意诗情谁与共———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赏析○, 他, 客观物象, , 经过加工之后而形成的有特定情感意义的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 常见的意象有:梅花、菊花、梧桐、芭蕉、秋千、小舟等, 不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

本文试对李清照词中“酒”意象的塑造进行赏析, 以期更好地掌握她的心路历程。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 大致分为两个不同创作期, 而在南渡之前, 又可以赵明诚出仕为界分为两个不同的创作阶段。

在三个不同的词创作阶段, “酒”意象的塑造展现了李清照一生的坎坷经历和情感变化。

一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中, 其父李格非是宋代著名的博学多才者, 很受时人的推许, 曾“以文受知于苏轼”。

李清照的母亲王氏, 据《宋史》记载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 也是个文学家。

因此, 深厚的文化底蕴, 使得李清照从小就出落得才智过人, 开明的家庭教育使得她免受女训女戒的禁锢, 情感、天性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这在她早期创作的两首《如梦令》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作品鲜明地勾勒出一个饮酒、泛舟的少女形象, “醉”再加上一个“沉”字, 展现了少女追求生命本真、放纵情感、返归自然的情态, 显示出闺阁中女子独特的兴致, 表达了一种乐观、潇洒的生活情趣。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不仅有性格上的豪放、豁达, 而且有细腻轻柔的一面: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经过一夜风雨, 窗外的海棠花不知道怎么样了, 而卷帘人的“依旧”惹起女主人无限凄婉的哀情“应, 是绿肥红瘦”, 传达出了惜春伤花之情, 实则由花及人, 抒写的是对生命的珍惜与无奈, 抒发的是对青春易逝, 人生缺憾的咏叹。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过的是一种郊游、赏花、饮酒的生活, 无忧无虑的她却能从这种平淡的生活之中, 捕捉那种纤微的思绪。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意象(1)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意象(1)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意象(1)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意象姓名:洪杰作班级:07级函授汉语言文学本科南安班学号:070133415指导教师:陈碧仙摘要:意象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更善于用一些典型意象来传达她的闺怨、国家兴亡忧虑、丧亲之痛及乡关之思。

她极好地继承了中国文学的比兴传统,更把这些意象的忧郁凄婉内涵发挥到极致,使她那幽密凄凉的情思得到寄托。

关键词:李清照词意象愁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

她的成就主要在词上,一方面继承婉约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发展。

她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韵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她善于移情于物,所写的客观景物,都带有主观感受,成为感情的载体。

她善于选用一些典型意象来传达她复杂的忧郁情调。

对于词活。

[1]“柳”这个意象时常令人有留念、伤感之情,那“烟柳”常触发诗人对如烟往事的回忆,常被用来抒发兴亡,在李词中更是如此。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此时已是元宵佳节,似应春意盎然,然而“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作者心中有的是对故国、对已往岁月的怀念和伤悼,纵有柳枝飞舞、春机入目,亦是徒增“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念奴娇》)的离恨。

即使“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蝶恋花》)柳萌梅绽,景色诱人,作者也无心观赏,面对大好春光,没有亲人陪伴,只得独自伤心流泪,被离愁折磨得坐卧不安,如痴如迷。

二、花开花落系忧愁李清照词中大量写到了菊花、梅花、桂花、梨花等这些自古以来就一直被咏诵的花,她不仅着眼于花草一类细部的东西,而且她更把生命心魂融入了所热爱的花草之中,与花为“媒”,与花共“舞”。

梅花是易安词中常见的意象,也是她的最爱。

在她37首词中(不含存疑词)写梅花的就有15首,这15首词中专咏梅花的就有6首。

但她所咏的梅花却不似一般文人所看到的傲立风雪中,她看到了梅花的残缺美,看见了梅花的娇柔。

李清照词中酒之意象

李清照词中酒之意象
意象是情感和形象的结合,是寄 意于象,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 符号, 为情感找到一个客观对应物, 使情成“象”。 词的创作离不开意象的 营造。 词中的意象,如同自然界中的 萋萋芳草、盛开的鲜花,经过艺术家 的采撷编织,才能成就一个别致的花 环。 李清照词中的意象营造是非常成 功的,备受人们的推崇。 从日常生活 司空见惯的景物入手,并注以强烈的 生命意识,内涵更丰富,表现力更强, 赋予新的意象美。 “酒”是李清照词中 的经典意象,然女词人不是简单地把 酒引入词中,而是把意念和理性中与 自己的人格追求能够相融合的酒撷 于笔下,其间的沉醉、淡酒都摇曳着 属于女词人自己的那一片“感风吟月 多少事”。 这既是为了寄情抒怀所作 的有意选择,更是人生体验、人格追
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 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 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樽枕绿 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 家傲 》) 词人饮酒月夜赏 梅 , 充 满 欢 快,愉悦气氛的场面。 明月金樽,玉人 出浴,面对美好的月夜清景,词人的 心境明净,开朗,兴致大发,“坐上客 来,尊前酒满”,邀来了诗朋酒侣,“共 赏 金 尊 沉 绿 蚁 , 莫 辞 醉 ”, 举 金 盏 、 饮 美酒, 一道来欣赏这月色里的梅花。 良辰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面对这“不 与群花比”的梅花,谁能不开怀畅饮 呢! 可以说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甜 蜜, 夫妻二人一起饮酒唱和诗词,一 起整理古籍,一起搜集和鉴赏金石珍 品,真可谓“金石姻缘”。 明赵杰称其 “佳人才子,千古绝唱”。 这段美好时 光, 令女词人倍感幸福而难以忘怀。 然而,好景不长,赵明诚出仕为官,从 此开始聚少离多的婚后生活。 因为夫 妻感情深笃,情投意合,其离情别绪, 相思怀念更为深切,更为沉重,这愈 来愈重的思念和孤独让她的酒增添 了凄美的成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 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 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女词人与丈夫 难舍难分,依依惜别,多么想像往昔 一样与丈夫一起游春赏花, 饮酒赋 诗,但“酒意诗情谁与共?”面对“寂寞 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的孤单生活, 便禁不住要离愁别恨,“一种相思,两 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 何 处 , 连 天 芳 草 , 望 断 归 来 路 ”, 强 烈的抒发对丈夫的深情至爱,和各处 一方的相思之苦。 “每逢佳节倍思 亲”。 女词人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满怀 愁绪,只有把酒问盏才能倾诉、排遣 这相思之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 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 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醉花阴》)抒发了一位形单影只 的闺中少妇在理应团圆的重阳佳节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分析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分析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分析李清照前后期诗词分析李清照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词风别具特色,“易安体”词风给后人留下了独特的印象。

前后期词风以靖康之难为分界点。

前期词风悠闲风雅,后期词风悲怆婉约。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她是宋代词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在古代诗歌史上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辉。

她让很多文坛“英雄汉”黯然失色!不愧是女中豪杰,词坛传奇。

她的词与她的人生密切相关。

以南渡为界,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

前期词的风格是细腻婉转的,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反映闺情相思,歌咏离愁别恨,爽朗明快,充满了早期生活的欢乐和浪漫气息,即使是表达离愁和相思之苦的词中也透出夫妻恩爱,两情相悦的幸福之感。

而后期词的风格却是沉郁忧伤、苍凉凄楚的,多表现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令人动容。

下面就李清照的家庭生活、时代背景以及她的部分词作来探讨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创作风格的异同。

一.上阕——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李清照出身名门,家庭环境对她起了很正面的影响。

父亲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做过太学禄,太学正,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惟其如此,李清照少了许多女子固有的礼教束缚,活泼开朗,有大方优雅的气质。

这期间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活泼清新,语意隽秀,抒写了生离之愁、暂别之愁、个人之愁,有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

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体现了其独有的价值。

以《如梦令》为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这首词中,表现出一位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形象。

这里没有丝毫的造作和粉饰,作者捕捉了闺阁生活中一次荡舟的活动,形象地描绘出塑造了一个天真无邪,娇态可人的纯真少女形象,细腻地表现了她开朗、清纯、多情、善感的性格。

在封建礼教十分森严的宋朝,一个闺中女子酒醉晚归,可视为有伤风化,大逆不道,深闺中的女子多是纤弱,没有自由,而词人并非这样。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
了除非 醉”的思乡 主题 更推进一层 ,
6 . 罗 立 刚编著 :《 玉 楼 明月 长相 忆》
( 婉 约词 ) ,人 民文学 出版社 ,2 0 1 0 年版 。 7 . 王 兆鹏 、郭 红欣 :《 宋 词 鉴 赏》,
长 江 文 艺 出版 社 .2 0 0 9 年版 。
表象 ,实则是想念 丈夫而丈夫迟迟不 归 ,惆怅难解所致 啊。
何处是 , 忘 了除非醉 ”的长啸声 中 , 散发着作者的故国之思 。词的结尾处
“ 沉 水卧时烧 ,香 消酒未消 ”既是宕 开 。也 是收 束 。前面说 “ 忘 了除 非
宦 海之 后 ,词人 与 丈夫 聚 少离 多,在相思之苦的催逼下 , 词人不得 不频举 酒杯 ,解 除孤单 。借酒 浇愁 ,
而愁绪 反添 。
醉” ,接下去词人 的笔锋又从 饮酒宕
开,写临睡时点燃起浓郁 的沉香 。这
里的 “ 沉水卧时烧” , 似乎 断了词意 , 但用 “ 香消 酒未 消 ”收结 ,似 断又 续,而且含意丰富 ,耐人 寻味。沉水
香消 , 表 明她入睡的时间颇 长;浓 睡
3 . 吴 慧 娟 导读 : 《 李 清 照 词 集》,
成了 “ 不思量 , 自 难忘 。 ” 即使酒 醉
了也是难以忘怀啊。
杜 瑞 ,教 师 ,现居 甘肃庄 浪 。
( 一)酒助游兴
愁深了 , “ 双溪舴艋舟”也 载不 动的 愁绪 ,怎可用两三杯酒就冲淡 。一个 “ 淡酒 ”的 “ 淡 ”字 ,反 衬出 了愁 之 ( 三)酒抒胸臆 北宋灭亡 ,沉痛的家 国之思 ,特 浓 ,更写出了作者晚年的悲惨 境遇。
悠悠千年 ,酒文化飘香。而 《 漱 玉集》 中充满 的酒香 ,不论是用来助 游兴 ,浇离愁,还是用来抒胸臆 ,都

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

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
里 , 清 照 饱 受 了相 思 之 苦 , 别 把 她 折 磨 得 “ 比 黄 花 李 离 人
生 在 一 个 经 济 富裕 、 化 环 境 优 越 的 家 庭 里 。又 因 为 父母 思 文
想 开 明 . 清 照 比 同 龄 人 少 了 几 分 封 建 礼 教 的 束 缚 . 了 李 多

的 一 个 重 要 意 象 。 论 是 欢 快 的 少 女 时 期 , 是 美 满 的 婚 无 还 姻 时 光 , 是 无 依 无 靠 的 寡 居 生 活 。酒 ” 伴 随 她 一 路 走 或 “ 都
了过来 , 其 中有 喜有 乐 , 悲 有哀 。 与她 的诗词 一样 , 这 有 酒 随着 她 人生 经 历 的跌宕 起 伏而 变化 , 得 多 姿 多彩 。 着 显 跟
时 期 的基 调 。词 人 对 生 活 充 满 了激 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 时 期 的 “ ” 这 酒 意
夫教费 202号 旬 0年 f 上 刊 1 i ]
李 清 照 词
中 “ "的 意 酒
庄 镇 胜

( 州 广 播 电视 大学 , 东 潮州 潮 广
5 1 1) 2 0 1

摘 要 : 历 来 与 文 人 有 着 不 解 之 缘 。 李 清 照 虽 为 酒 介 女 子 ,但 她 的 词 作 中 也 有 许 多 关 于 酒 的 佳 篇 。 “ ” 酒
片 难 得 的 自 由天 空 。 女 时 期 的 李 清 照 并 不 知 人 间 疾 苦 少
为何物 , 的生活是 无忧 无虑 、 真欢 快 的。 年 年雪 里 , 她 天 “ 常
瘦 ”《 花 阴 》 。这 时候 , 词 人 只有 借 酒 寄 托心 中的相 (醉 ) 女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花”“酒”意象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花”“酒”意象

样 的 。、 同时 , 蔺 ” 也 常 表示 小 义 和亲 昵 义 , “ 离 ” “ 圈” “ 尾 如 鸡 、叔 是 “ 鸡 ” 小 叔叔 f 行最 小 的 叔 叔1 , 常带 亲 切 、 爱 的意 味 。 小 、 排 ”且 喜 然 而 邵 武 方 言 中 的 “ ” 的使 用 范 围大 大 超 过 了 北方 方 言 固 尾
“ ” 还 可 作 量 词 的 词 尾 这 类 量 词 与 前 面所 述 的 “ 闰 尾 日” 、 “ ” 不 同 . 们 一般 都 是 计 算 事 物 个 体单 位 的名 量 词 1 ‘ ” 次 等 它 、‘ 尾 同
中 的 “ ” 。实 体 名 词 . 形 体 上 有 大 小 的 比 较 的 . 大 多 数 都 认 真负 责 . E固都 提 前 上班 。 “ 日固 ” “ 天 、 天 ” 儿 尾 凡 绝 日l 日 是 每 天 的意 思 。
“ ” 可 以 作 形 容 词 的词 尾 邵 武 方 言 中不 少单 音 节 的 形 【J 陶 尾 1吕叔 湘 . 语 法 分 析 问 题【 . 京: 汉 M】 北 商务 印 书馆 , 992 . 17 :8 容 词 重 叠后 , 再 带 上 “ ” 。这 类 “ ” 词 在 句 子 中 常作 状 语 【] 声 树 等 主 编 . 代 汉 语 词 典 [ . 国社 会 科 学 院语 言研 究 所 能 圈 尾 圈 尾 2丁 现 M] 中 ( 有 做 补 语 和 定 语 的1 我们 不 妨 称 之 为 形 容 词 的 副 词 化 也 , 北 京 : 务 书 印书 馆 . 9 . 商 1 5 9 他 真 听话 . 愿 圈 帮 你做 事 . 愿 . 【】 如 龙 . 方 言学 [ 】 京 : 等 教 育 出版 社 ,0 11 2 1 1 3 李 汉语 M. 北 高 2 0 :4 — 5 .

以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论易安之愁

以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论易安之愁

侯梦莹内容摘要:自古以来“酒”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文人墨客钟情吟咏的意象。

“酒”给文人带来了创作灵感,也成了文人之间交流感情的桥梁。

在词的兴盛上,酒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对酒的喜爱之情丝毫不逊色于男子,她的词常常以“酒”意象来抒情遣怀。

李清照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有的淡饮,有的浓醉,有的乘兴而为,有的含恨而作。

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李清照词中所表达的愁情意绪都离不开“酒”这个意象。

酒赋予李清照无限的创作灵感,而词则为李清照的饮酒增添了高雅的情趣。

关键词:李清照词酒意象愁情意绪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随着易安人生历程的变化而变化,它让我们了解到李清照坎坷的命运、情感的历程,体悟到她的卓越与不朽。

由少女时期对丈夫的相思之苦,到经历变故后的孤寂落寞,再到国破家亡只身一人的凄苦悲凉,“酒”一路与李清照相伴,这其中有喜有忧,有悲有苦。

跟着酒,我们可以看到对生活充满热忱的李清照,品读到她敢于向封建礼教挑战的坚毅个性,并感受到她那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宋词与宴饮》[1]中提到了酒对于词抒情功能的影响,说“在觥筹交错的宴饮活动中,更容易使人神经兴奋,情绪外露,词又是抒情文学在这种环境下所创造的词抒情更真实真挚、深婉、强烈。

”可见,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山河碎,夫亡灾难多的现实之后,无地容身,只能在酒乡寻求安宁。

“愁”是李清照词的主旋律,一个“愁”字在易安词中出现了二十几处之多,而李清照的愁情意绪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李清照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靠酒来传递给读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

在本文中,笔者把易安之愁分为三个时期,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分析李清照是如何借“酒”意象来诠释她的情绪变化:一.少妇时期:以酒寄相思李清照十八岁时与二十一岁的赵明诚结婚。

婚后,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

简论李清照词的酒意象

简论李清照词的酒意象

简论李清照词的酒意象摘要:在两宋时期,李清照是独一无二的,她卓然于诸大家之外,自成一体,其所创造的易安体更是中国文坛一朵耀眼的奇葩,为后人所敬仰。

李清照的作品大多散佚,存词约五十八首,其中对“酒”着笔甚多,与酒和醉相关的约有二十八首。

本文试以李清照的涉酒词为切入点,着重分析酒意象所传达出的不同的情感体验,解读一代女词人作品中不一样的酒韵。

关键词:李清照;词;酒意象一部文学史,几乎页页弥漫着酒香,词情酒意自古相从相随,酒为诗侣,诗见酒魂。

李清照对酒是直言不讳的,她一生中所创作的二十八首酒词就足以表明她对酒意象的营造也是很成功的。

在李清照的笔下,词情酒意,真真切切,如泣如诉,酒为我们搭起了一座桥梁,循着阵阵酒意,我们可以领略到易安精彩的词酒人生。

词人凭借女性特有的生活体验,在酒色之乡抒发情感,体味人生。

可以说,酒是李清照人生的代言。

一、彰显丈夫之气酒,代表一种魄力,一种洒脱。

我们一提到酒,便令人自然联想到男人的豪迈与爽朗。

许多著名诗人对酒情有独钟,他们写出了许多关于酒的佳作,彰显了其大丈夫气概,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体现了其男子洒脱的一面。

又如其《江神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这里彰显其大丈夫豪迈的一面。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写出了酒在军营的魅力,大丈夫之气显露无遗。

再如李白,他生性豁达,经常喝酒助兴,写出许多酣畅淋漓的酒诗,体现其豪放豁达的大丈夫气概,例如《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得意之时喝酒助兴,多么洒脱。

然而,这种大丈夫气概在李清照的酒词中也有体现,她的酒词同样体现了大丈夫豪迈的一面。

沈曾植评价李清照的词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

”可见,其词中有浓郁的丈夫之气。

少女时期,李清照是幸福的。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母对她有着开明的教育,她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

从李清照词中酒意象看其情感变化

从李清照词中酒意象看其情感变化

从李清照词中酒意象看其情感变化摘要: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有限的作品中通过特定意象把自身的情感经历、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词中酒这一特定意象的解读,来看李清照是如何通过酒意象来承载和传达她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的。

关键词:酒意象情感变化内心世界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词人。

特殊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经历使她的作品富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到现在也让人百读不厌。

李清照用女性之手写女性之心,写女性纤细、细腻的情感,正如这样的评价:“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目不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①她的词作大都通过独特的女性视角来把握女性情感和女性心理。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②酒本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象,词人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赋予在这客观存在的酒身上,并通过酒来传达和承载,更具体、准确、传神地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一、南渡之前,以酒调味南渡以前,李清照的生活总体而言是幸福的,尽管中间夹杂有一定的愁思。

这时候,酒是她生活中的调味品。

(一)少女时期,酒意象反应出李清照天真烂漫的性格特征。

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是很好的写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是李清照结婚前后,居汴京时,追忆故乡往事而写成的,也就是李清照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

这首词是当时尚不多见的记游词。

作者在荷花开放的初秋,荡舟出游,竟醉倒在天下名泉溪亭。

直至日落时,仍沉醉忘返。

酒醒以后,天色已晚,归舟误入荷花深处,惊起一滩露宿的水鸟。

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来读她的这篇词作时,仿佛嗅到了那荷花的清香、大自然的清新气味,还感受到了小女孩的那份任性纯情和爽朗不羁。

(二)结婚前,酒意象的描写流露出李清照的思春之愁。

李清照在少女时期就早早地想象和期待着自己的美好爱情,并把它作为自己闺房生活中的一项乐趣。

李清照词中的意象翻译研究

李清照词中的意象翻译研究

093一、引言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是婉约派的代表。

她的词作早期多描写游山玩水、少女情怀,后期大多描写的是国家破败、家破人亡、悲苦遭遇等,涵盖了她坎坷的人生,因而,词中的意象也是多种多样的。

王国维认为,所有的景物都是爱情的语言。

李清照词中的意象很好地反映了她的思想。

词人的情绪与词中的意象相互呼应,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氛围。

李清照的词大多以“酒”“花”“帘”等意象为主,它们并非单纯地描绘风景,更多的是寄托词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李清照善于运用意象来表现各种思想,但她作品的英译本难以重现其原作的风格。

由于翻译完成后词发展演化的时间较长,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译者和译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诗歌与现代的文学表现形式等有着巨大的差别,使其词英译的难度很大。

在众多的翻译作品中,以许渊冲和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的翻译最为出名。

其中,译本的读者不仅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我们评价翻译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李清照的词,促进中国古代文化的推广。

本文拟从李清照的一些经典词作入手,从不同角度分析她的作品风格,此外,本文还专门对比了许、雷两种译本,以为词的意象翻译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二、词中意象的相关简介(一)意象的定义在《牛津简明文学术语词典》中,专门提及了有关“意象”的概念。

其中的解释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并非是作者描绘的简单的“图画”,而是能够引起视觉之外的其他感受;而意象则通过简单的比喻和隐喻来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和关联,它是通过作者独特的感情活动,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艺术意象。

简言之,意象是指以“意”为“象”,即以主观情感表达的客观事物。

在比较文学中,对“象”的定义是“意象”,即“意”与客观“象”的综合,即“物象”,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具有文学意蕴的特定意象,即借物抒情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象征。

换句话说,诗词之中的“意象”就是一幅灵性画面或一种观念,它能传达出更深层次的含义和关系,并在文学作品中运用文字和读者的思维表达出来[1]。

李清照词酒意象中的隐忧心理

李清照词酒意象中的隐忧心理

李清照词酒意象中的隐忧心理作者:谈胜轶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年第06期酒,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似乎只是专供男性作家抒写情志的意象,而且大多关涉所谓功名事业,一旦酒入愁肠,诸如怀才不遇之悲、羁旅行役之苦、迁客骚人之恨等男性化的情感意绪,铺染得满纸皆是。

读者对着诗句只需轻轻一吹,便有酽酽的酒意诗情氤氲开来。

孰料性灵钟慧的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者亦钟情于酒呢?在“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朱淑真《自责》)的文化环境里,她于闲暇之际,只三杯两盏便毫无顾忌地抒发出真色天成的女性情怀,表现为凄清孤寂又深蕴隐忧。

其本色当行的风调,令许多把酒临风惯于豪饮的男士也望尘莫及。

易安在倚声填词这一领域里的成就,对有代言癖好的男性词人来说或许是一种无情的打击。

其实,这也是自然常理,才力华赡之“须眉”,其代言拟托的本领再大也摆脱不了性别的限制,男性作家在词作中扮演的女性角色尽管能以假乱真,声吻感人,但终究隔了一层,难以抵达真正的女性世界。

女人的心事还得女人自己说了算。

在这点上,李清照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性别优势。

夺男人之酒杯,写女性之情怀,易安的挑战引人注目。

那么,她借助酒这一经典意象抒写了哪些隐忧心理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忧青春易逝朱颜改,二是忧夫婿冶游欢情薄,三是忧家国遽变嫠妇苦。

一、忧青春易逝朱颜改李清照多愁善感、心思缜密,极富词女之天性禀赋。

她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熏陶。

其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生性善饮,为人孤高耿介,率真旷达,其评赏文章强调“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北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三),酒品、人品、文品皆有超迈之气,对李清照的影响是深远的。

李清照少女时期的生活较少受到礼法干涉,家庭教育比较宽松,因而养成了“倜傥有丈夫气”的爽朗、率真性格。

但这样的性格里头仍有其少女所特有的莫名伤感与愁闷,主要表现为对青春易逝朱颜改的隐忧。

这或许是女人的天性,尤其是身处闺阁中的贵族少女,由于其生活环境的封闭,她们没有独立的人身地位,不可能涉足男权社会广泛参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便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让情感朝深沉处、细腻处发展,产生孤寂、自闭的女性情怀。

李清照的词意象精选

李清照的词意象精选

1.李清照诗词中的酒意象:酒、病酒、淡酒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写酒,写醉,写樽〔酒杯〕的词句甚多。

这些酒意象在词中,能够反映那首词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内涵,?如梦令?中就记载了她一段难忘的出游经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里的酒就能反映出当时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群聚出游,饮酒至醉,荡舟池塘,这里的酒意象就可以说是以酒助兴。

当然我们常见的酒意象一般都是在表达愁绪的,正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所述:“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那么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作者哪里是未干病酒,不是悲秋,清楚就是酒入愁肠悲秋至伤,醉酒悲秋皆是外表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都能体会到作者此刻的心情是多么的惆怅。

?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真的很“淡〞吗?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在国破夫亡的特殊时期,在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本来想通过酒来祛除心中无限的愁苦,却根本无法驱散她心头浓重的愁云。

酒、游、愁是中国文人的爱物。

古代很多诗人词人们都在诗词创作中用到了酒,有相近之点,有不同之处。

有助兴增乐之酒,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辞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中,老朋友们相聚在一起,斗酒尽欢,一醉方休,抒写了友人相聚开怀畅饮的喜悦情状,表达了作者豪迈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

有壮志难酬、旷达潇洒之酒,如“呼儿将出挟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中,表达了作者人生失意、壮志难酬的烦忧之情,但没有萎缩之状、消沉之态。

有对现实、人生无奈之酒,如“为君沉醉又何妨。

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秦观?虞美人·碧桃无上栽和露?〕中,写的是一位美人站在花前,为春将去而暗自伤心:她怜惜花的寂寞无人赏,便想为花沉醉痛饮,一醉方休,以排遣心中的无奈。

浓睡不消残酒——浅析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

浓睡不消残酒——浅析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

浓睡不消残酒——浅析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摘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在后世广为流传,而她词作中有很多酒的意象,表达了她不同时期的境遇和感情。

本文结合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分析不同时期词作中酒意象的不同情感内涵。

关键词:李清照,词,“酒”,情感“酒”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文学意象,中国文人独爱酒文化。

中国古典文学追溯到《诗经》不乏酒意象,“《诗经》言‘酒’者凡62次,39篇。

”i屈原《九歌》中有“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

”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中更是不可缺少酒意象“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宋代更是有着非常浓厚的饮酒之风,“由于酿酒业空前繁荣,因此社会上饮酒之风盛行不衰。

”ii宋代文人苏轼写下了许多与酒相关的词句。

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李清照在相对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也善饮酒,并且写了很多与酒有关的词。

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词有50多首,其中提到酒的有20多首,在李清照的词中酒的意象是经常出现的,这一方面表现出宋代上层社会女性的生活状态,另外一方面酒的意象也表现出李清照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

1.健康、活泼且敏感伤春的少女情怀李清照出身官宦且书香之家,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是名门之后,同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宋史·李格非传》中评价其“亦善文”。

在这种家庭文化氛围影响下,李清照在少女时期就显露出卓越的文学才华,她的词作在青年才俊之间广为流传。

同时从李清照早期的词中可以看出她不但受到了良好家庭教育的熏陶,同时也有着相对同时代少女更自由和宽容的成长环境。

这个时期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更多表现了一种健康、活泼且敏感伤春的少女情怀。

比如她早期的两首《如梦令》,其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首回忆往昔的词,作者常常记起黄昏日暮之时在溪边亭子玩耍的情景:和一群好友相约乘船在溪水里一边喝酒玩耍一边欣赏荷花,不知不觉到了日落时分,划船上岸却因酒醉而找不到归路,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深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愁善感的情怀与跌宕起伏的人生
一 酒酣兴起的山水之乐
李清照出身名门 家学渊源 父亲李格非 官礼部员
外郎 藏书甚富 善属文 工于词章 母亲王氏也很有文学
修养 正如李清照所言 嫠家父祖生齐鲁 位下名高人比
数 当年稷下纵谈时 犹记人挥汗如雨 [3]在这样的家庭
环境中 李清照沐浴着文学的阳光 吮吸着知识的养分 早
笔下情 诗经 周南 卷耳 曰 陟彼崔嵬 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 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 我马玄黄 我姑酌
彼兕觥 维以不永伤
[1]可见 酒在我国源远流长
翻开古朴深蕴的古代文学 酒的醇香阵阵袭来 曹操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的慷慨 陶渊明 欢然酌春酒 摘
我园中蔬 的平淡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
月 的洒脱 杜甫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的
三 酒薄恨重的家国巨痛 夫妻分别 虽伤感却也甜蜜 然而随之而来的灾难给 李清照以毁灭性的打击 1125 至 1126 年间 金兵南下 靖 康之耻 北宋灭亡 故土沦陷 民不聊生 女词人和丈夫 先后南渡 仓皇无着 原来的平静 安逸的生活化为乌有 原来夫妻两人倾注全部心血的珍贵收藏也在兵荒马乱之中 丧失殆尽 而南宋小朝廷的懦弱无能 不思恢复 更让女词 人黯然神伤 请看 蝶恋花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 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 春色好 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 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 花莫笑 可怜春似人将老 李清照南渡后 常怀京洛旧事 此词就表现了故国之思 醉 里插花花莫笑 将女词人思念故国的满腔愁情抒发得淋漓 尽致
蝶恋花 暖雨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 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
无好梦 夜阑犹剪灯花弄 酒意 与 诗情 是李清照盼望的美好生活 或是女词人
对昔日琴瑟夫妻的回忆 可现实是孤月流光 枕冷衾寒 离 情别意有谁知 酒 又成为抒发思念之情的媒介
念奴娇 萧条庭院 中有 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 句 诗成了 酒醒了 心中仍是空空如也 百 无聊赖 女词人的思夫之愁想借诗酒排遣 终是 无可奈何 花落去 借酒消愁愁更愁
年就显示出文学上独特的才华 王灼 碧鸡漫志 云 易
安自少年便有诗名 才力华赡 逼近前辈 在士大夫中已不
多得
少年时代的李清照因其家境殷实 父母开明 加上自
[收稿日期]2007-02-08 作者系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播系讲师
身的聪慧 相对来说 她比封建社会中一般闭塞的女子要开 放得多 活泼得多 无忧无虑 天真快乐 请看如下这两首 词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 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樽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此词上阙描写萧索凄凉的秋景和百无聊赖的生活琐事 下阙 引王粲自喻 借古寄情 表现了词人极端苦闷的内心世界 仍是借酒来减轻自己的思乡之情 外形淡淡 内情悲凉 国难未了 家难又至 建炎三年八月十八日 1129 赵明诚因赴任途中颠沛流离染疾 怀着满腔的忧虑 抛下苦 命的妻子绝笔而终 从此 在生命的旅程中 李清照将孤身 独行 她失去的不光是一位生活中的伴侣 而是失去了仅有 的欢乐与精神支柱 女词人悲痛欲绝 含泪作祭 凭吊明诚
此外 女词人也借酒抒发姐妹好友离别之情 这首 蝶 恋花 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 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 山又断 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 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 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这首词写的是女词人赴丈夫任所 惜别姐妹的情景 姐妹情 深 难舍难分 心乱如麻 所以 忘了临行 酒盏深和浅 看来 酒 是女词人钟爱的怀远思亲伴侣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着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 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作者漂泊异乡的哀痛和怀念故国的深情 就是借 酒 也无 以解脱 这时词人笔下的酒啊 又苦又涩 难以下咽 又无 法遣怀 那远在北方的故土 那夫妻唱和的雅致 都遥不可 及了 只有飘忽的 惊慌的流亡生涯 故乡何处是 隐含 着对整个南宋王朝的血泪控诉 忘了除非醉 饱含着词人 的切肤之痛 然而 借酒浇愁犹如抽刀断水 愁更愁
酒的意象十分丰富 可分别表现山水之乐 思亲怀远 家国巨痛 社会悲歌等多元情愫
[关键词] 李清照词 酒 意象
[中图分类号] I20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 2007 03-0064-03
酒是一种物质文化 更是一种精神文化 古往今来
酒历来受到文人骚客的青睐 成为他们的手中杯 口中物
第 27 卷 第 3 期 2007 年 3 月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Vol.27, No.3 March. 2007, 064 066
李清照词作中酒的意象分析
姜晓红
广州体育学院 新闻与传播系 广东 广州 510075
[内容提要] 文人与酒密不可分 酒既是一种载体 也可形成一种意象 研究李清照的诗词 完美发现 其
忧郁 杜牧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的苦闷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的探问 等等 诗与酒可
谓珠联璧合 水乳交融 相得益彰 成为古代诗文中独特的
审美意象
意象 是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的重要环节 文艺理论
家童庆炳先生认为 意象 是由情与景这两个元素构成
情与景相契合而生意象 景中含情或情中寓景 诗的意象就
万方数据
第3期
姜晓红 李清照词作中酒的意象分析 Nhomakorabea65
反不得饮而起 [6]郎才女貌 美满姻缘 让人羡慕 前人 多注之 明人江之淮在 古今女史 卷一 说其 自古夫 妇擅朋友之胜 从来未有如李易安与赵德甫者 佳人才子 千古绝唱 清人符兆纶的 续修历城县志 说 真夫妇相 笃 风雅相深 固宜超出寻常万万
李清照的这首 渔家傲 就体现了夫妻情深 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樽沉绿蚁 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词作于赵明诚在世时 绿蚁 即酒 白居易 问刘十 九 诗云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新酿的酒未滤清时 酒面浮起酒渣 色微绿 细如蚁 称为 绿蚁 [7]梅花初 绽更遇良辰 李清照与爱人赵明诚一起月夜饮酒 赏梅抒情 既赞美了梅花孤高傲寒的品格 又表现了作者鄙弃世俗的坦 荡胸怀 情深意浓 当然不知醉 然而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多愁善感的女词人经常 过着夫妻分离 独守闺房的生活 除了丈夫经常 负芨出游 外 更主要的是她的父亲李格非成为北宋末年朋党之争的受 害者 被革职回家 作为奸党子女的李清照也不得在京城居 住 被迫与丈夫分离 回山东明水老家居住 每当重门深院 夜深人静 花好月圆 女词人却是形只影单 难以入眠 于 是她将妻子的千般情怀 万般思念诉诸于笔墨 流于字里行 间 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发自肺腑 感人至深的篇章 如 醉 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重阳佳节对于古人来说 既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又有登高饮 酒赋诗的习俗 而李清照却过着夫妻不团聚的节日 所以很 自然地借用了陶潜 饮酒 诗句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吟出了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饮酒要对饮 赏 花需共赏 方见情趣有味 而此时孑然一身 无人话语 莫 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形象地表现了女词人 的 酒入愁肠 独酌孤独的无奈 并因塑造了一个多愁善 感 情思如缕 面容消瘦的深闺妇女形象而被传为佳话 的确 离别对人而言是一种情感上的折磨 由离别所 带来的空间阻隔 常使人们在面对离别时黯然销魂 江淹 别 赋 云 有别必怨 有怨必盈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李商隐在 离亭赋得折杨柳 中说 人世死前唯有别 这 些诗句典型地代表了古代文人对于离别的强烈感受 [8]作为 女性的李清照更是借酒把自己的伤感离情抒发出来 既缠绵 又感人 足见其夫妻情深 如 凤凰台上忆吹萧 中有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 是悲秋 句 是借酒说明词人的消瘦是因为对丈夫的一往情 深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情意绵绵 柔情似 水 又如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沉醉意先融 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开篇一句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沉醉意先融 取意于刘 禹锡的 未饮心先醉 和范仲淹的 酒未到先成泪 意即 不要将酒杯注上浓浓的琥珀色的酒 还没喝醉 心意已经被 酒溶化了
浪淘沙 帘外五更风 吹梦无踪 画楼重上与谁同 记得玉钗 斜拨火 宝篆成空
万方数据
66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第3期
回首紫金峰 雨润烟浓 一江春浪醉醒中 留得罗襟
前日泪 弹与征鸿
亡国与亡夫 人生之大悲痛莫过如此 一江春浪醉醒中
女词人借酒醉酒醒来表达自己的哀绝情意 无以排遣
诉衷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 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 梦远
不关联的 但是 李清照 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女词人 其词
作中和酒有关的就占了一半以上 她饮酒吗 不言而喻 其
爱酒之深 可与李白 苏轼同列 在她笔下 诗词酒意 真
真切切 如泣如诉 酒 为我们读者搭起了一座桥梁 把
我们引进她的爱与乐 愁与恨之中 正可谓 等闲识得酒中
意 三杯两盏总关情 循着阵阵酒意 我们来看看女词人
会自然呈现出来 [2]文人诗文中的 酒 就是凝聚了诗人浓
烈的主观情怀的意象 是读者领受作者情兴的诱发物 是传
达诗情的媒介 诗情酒意 自古连理缔结 相从相随 说不
出是酒使诗生辉 还是诗使酒成名 中华文化诗篇的精髓
散布于浓浓的酒香之中
不过 古代文人饮酒赋诗 或悲壮 或飘逸 或愤慨
或平淡 或高歌 或伤感 大都是男子汉的事 与小女子是
不成归
人悄悄 月依依 翠帘垂 更捋残蕊 更捻余香 更
得些时
别林斯基说 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 没有
情感 就没有诗人 也就没有诗歌 [9]悼亡诗中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