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有这样一段话:宋朝时候一次画院招考,出的题目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考生要画好这一题目实在不容易。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马蹄香”却不好画。香是气息,只能闻,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而这句诗的诗眼就在于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有的画家画出来了,无非满地的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可把那个“香”字丢了。只有一位画家画得很特别:他的画卷上根本没有花瓣。他画的是夕阳西下时,一位英俊的少年骑在一匹骏马上,马在奔腾着,马蹄高高地扬起,一些蝴蝶紧追着,在马蹄的周围飞舞。这位画家用几只蝴蝶就把看不见的香气表现出来了,而且使人感到春意盎然,衬出了游人的愉快心情,使整个画面都动了起来。
画画如此,我们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现在,语文课上存在着以下的缺陷:教师讲得太多,导入得太少,硬牵着学生走,为师者硬把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灌给学生,把自己的认知塞给学生。如有的教师教学生分段时不是据课文巧引妙导,而是把答案抄在黑板上,强行让学生抄、读、背,结果学生累得不轻,学到的知识却很少,对于知识学得僵,学得死,纯粹成了“传声筒”,真可谓心累神更累,搞得学生把时间全部都荒废了。
如何还学生一个灵动的课堂,让教师尽可能地做到“有教”而“无痕”呢?这就是我们阅读教学应该追求的。
一、巧借板块,自然无痕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时,既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让学生学词、学句、学段,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得到语言的锻炼,同时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可我们广大教师却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上成环保课,大肆渲染思想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语文“美学”的特征。
亦有的教师将语文课引向枯燥的语言训练课,让学生读词、读句、读段,空洞地记录词汇,让学生死记硬背,使语文变得枯燥乏味、抽象空洞,学生身心均感到疲惫,满口的“之乎者也”,不知所云。
笔者呼吁所有的教师打开你们的视野,放开你们的胸襟,让语文走入社会、走入文学,让语文成为生活的语文,成为美学的语文,还语文一个本色,让语文课不再枯燥、不再单一,让语文课上得简约而不简单。如在上《燕子》一课时,我让学生圈画描写燕子的美词佳句,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我还通过播放课件,通过对语言的渲染,将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感受燕子的可爱、人与鸟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学生的文与情均得到了陶冶。
二、丰富形式,整合无痕
“做审美之师,常怀童真之心”,做学生的“呵护者”,“教不能代替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学”,教师不能把自己解读到的、感悟到的硬塞给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丰富的语言实践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感悟、去运用。语文课,既要让学生
品味语言文字精妙与韵味,又要让学生经历难忘的精神之旅,师生一起为情所动,为美所醉,为真所净。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走进课文所描述的凶险意境中。在本堂课中语言文字的实践不是单一的,学习形式丰富。笔者根据学习的内容合理选择感情朗读、看图说话、口语交际等语言实践形式,并把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
1.朗读的形式多样
(1)加表情动作读。读到黄河凶险时,我让学生站起来,想象黄河的气势壮观,使之伸出双手,张开双臂,以显示黄河磅礴的气势,让学生的表情随着课文情节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们会用表情表述自己的心声。
(2)回环往复地美读。对于文章的精彩之处,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来回回地品读、悟读、美读,使阅读成为一种欣赏与升华。《黄河的主人》中对于重点句“他凭着勇敢与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我让学生先自读揣摩,而后再示范朗读,最后再配音、播放课件,让学生们找准朗读的基调去品、思、悟,去声情并茂地朗读,使文章在凄清的朗读中提升课文的主旨。
(3)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揣摩人物的心理与语气,进入角色的朗读,通过此种形式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在读中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
总之,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读出味道。
2.合理整合口语交际
在学完《黄河的主人》时,笔者用课件播放了波浪滔滔的黄河上有一只小而轻的皮筏子在鼓浪前行,乘客们在从从容容地指指点点。然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项练习:“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讽刺,此时,你想说什么?”学生自主选择:(1)黄河我想对你说……(2)艄公我想对你说……(3)同学,我想对你说……(4)我想对自己说……(5)我想对xx说……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领略到本色语文的特色,对于语文的知识能活学活用,既能走入课文,又能走出课文,把语文与社会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大语文观的教学,真正达到“教”而无“痕”的效果。
3.练习生活,解词说话
对于词语的理解,笔者没有采取空洞的说教,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解词、析词,如在《黄河的主人》的教学中笔者对于重点词汇“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笔者没有让学生抱着词典去查,而是在具体的语境、情境中去析词解意。
三、注重积累,运用无痕
知识重在于积累,就像古诗中说的那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少成多,知识渊源。笔者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对所学词汇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每课中均安排说话练习。如在《黄河的主人》一课学完时,用课件播放文中的插图,出示词汇“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波浪滔滔、惊涛骇浪、鼓浪前进、
水流湍急、提心吊胆、胆战心惊”等。这个环节的设计,笔者运用语言与课件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快活的情境中,挑选词语写写看到的画面,在写话中体会艄公的机智与勇敢。此处的词语积累与运用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学习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水到渠成,达到“教”而无“痕”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愿所有教师能变教为导,变灌为悟,让教育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而无“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