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内古特
马尔克斯
博尔赫斯
纳博科夫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概况
新小说派是以反传统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的。 它不仅反对传统小说编织、虚构故事,以故事性吸引读 者,主张故事淡化,割裂、撕碎情节;否定传统小说以 人物为中心,主张以“物”来代替作品中人的地位;同 时也反对文学承担社会职责、表现某种预先既定的意义, 推崇形式技巧,认为作家的职责就在于构造作品,作品 的意义寓于形式之中。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解构主义产生于60年代的法国,它是存在主义之后西方 影响最大的哲学派别。解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哲学,把 对结构主义的“解构”作为理论切入点,试图以结构主 义的概念、术语来颠覆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定的文学渊源。 它是在对现代主义文学继承、反叛和悖逆的基础 上产生,承袭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反传统精神,同 时,它与传统文学之间也有许多割不断的血脉联 系。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彻底的反传统精神 不确定性原则 缺乏深度、平面化 创作方法多元化 语言实验、话语游戏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概况
1、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端、兴起阶段。
• 存在主义文学的过渡及影响; • 荒诞派戏剧; • 新小说; • 垮掉派、黑山派等后现代主义诗歌派别。
贝克特
尤奈斯库 阿兰·罗布-格里耶 凯鲁亚克 艾伦·金斯堡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概况
荒诞派戏剧诞生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法国,随后流 行欧美各国。它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采用反 戏剧的形式、荒诞的手法,表现存在主义世界荒诞、 人生荒诞的哲理主题。
代表作家有法国作家尤金·尤奈斯库、塞缪尔·贝克特、 阿瑟·阿达莫夫,美国作家富兰克林·阿尔比和英国作 家哈罗尔德·品特等人。
著名作品有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 (1962)、约翰·巴思的《迷失在开心馆中》 (1968)、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 (1962)、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 (1969)和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 (1979)等等。
3、80年代后现代主义文学衰微、衍生阶段。从全球 范围来看,这是一个泛后现代主义化时期。后现代 主义文学逐渐向拉美和一些东方国家播散。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概况
2、60、70年代是后现代主义文学走向成熟、高峰 阶段。
50年代出现的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在这一时期依然势头正 盛,新作不断;
黑色幽默、元小说等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在文坛崛起;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也在此时走向顶峰 。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概况
“黑色幽默”形成于60年代的美国,思想理论基础主要 是存在主义哲学,艺术上它主要取法超现实主义、荒诞 派、新小说等一些现代与后现代主义流派的创作技法和 经验进行创作。故事的荒诞性和寓意性、“反英雄”人 物、“黑色”幽默风格和“反小说”的形式是其创作上 最突出的特色。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2、非理性主义哲学的重 要影响
• 主要是海德格尔、萨特为 代表的存在主义和以德里 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哲学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在 19世纪欧洲产生之后,主要经过胡塞尔(1859—1938)、 海德格尔(1889—1976)、马塞尔(1889—1973)和萨特 (1905—1980)等人的发展,历经德国的存在主义与法 国的存在主义两个阶段,至20世纪发展成为一个门派 众多、影响深广的哲学流派。
主要作家有阿兰·罗布-格里耶、娜塔莉·萨罗特、米歇 尔·布托尔、克罗德·西蒙等人。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概况
“垮掉派”又称“垮掉的一代”、“鄙德派”,产生并流 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并波及欧美各国。
代表作家是杰克·凯鲁阿克和艾伦·金斯堡,以及威廉·巴 罗斯、格雷戈里·柯尔索等人。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概况
代表作家是约瑟夫·海勒、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思、詹 姆斯·珀迪等人 。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概况
元小说又称“自我意识小说”,或“关于小说的小 说”。它常把小说的创作过程作为小说的内容,叙述 者不时跳出来对叙述本身进行评论,有意暴露小说虚 构的痕迹,以揭示文本及现实的虚构性质;艺术上大 量采用戏仿、反讽、拼贴等手法进行创作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是对这一时期西方出现的一批 文学流派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存在主义文学、垮 掉派诗歌、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小说、 魔幻现实主义和元小说等文学派别。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1、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后工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精神文 化 状态、思想观念的变化,不仅给后现代主义文学提供 了新的 表现内涵,同时也为它增添了许多全新的表现方 式和手段,从而使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态状貌出现前所未 有的巨大变化。
黑山派因当时马萨诸塞州黑山学院任教的查·奥尔 逊、罗·邓肯、罗·克里利等人创办《黑山评论》杂 志而得名。他们认为诗是“能的结构”与“能的放 射”,倡导写作所谓的“放射体”诗歌;主张快速 写作,以与呼吸相应的“音乐片语”取代传统的韵 律诗节奏;朗诵诗歌,以及诗歌语言的口语化;以 此对抗艾略特等人所代表的繁冗、精致的学院派诗 风。50年代后期,黑山派诗人和垮掉派诗人汇合, 在诗坛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第十章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概况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后现代主义在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 难以解说的概念。
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把它视作一种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西方出现的一种影响深广、具有多元价值 取向的文化思潮,其影响波及文学、建筑、哲学、 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