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分析中有限元法课程建设的问题和方式
1有限元法基础及平面结构问题的有限元法
车辆工程技术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4)利用结构力的平衡条件和边界条件把各个 单元按原来的结构重新连接起来,集合成整体 的有限元方程,求解出节点位移。 重点:对于不同的结构,要采用不同的单元,但 各种单元的分析方法又是一致的。
车辆工程技术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四、有限元法的学习路线
从最简单的平面结构入手,由浅入深,介 绍有限元理论以及在汽车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车辆工程技术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汽车结构由不同的材料组成,其结构也非 常复杂,包括板、梁、轴、块等通过铆接或焊 接而成。 汽车结构承受的载荷也十分复杂,其中包 括自重,路面激励、惯性力及构件之间的约束 力。
车辆工程技术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各种汽车结构件都可以应用有限元进行静 态分析、模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现代汽车设计 中,已从早期的静态分析为主转化为以模态分 析和动态分析为主。 汽车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方面:见教材P3
车辆工程技术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弹性力学 —区别与联系 — 材料力学
3、研究的方法:有较大的区别。
虽然都从静力学、几何学与物理学三方面进行研究, 但是在建立这三方面条件时,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 材料力学是对构件的整个截面来建立这些条件的,因 而要常常引用一些截面的变形状况或应力情况的假设。 这样虽然大大简化了数学推演,但是得出的结果往往 是近似的,而不是精确的。而弹性力学是对构件的无 限小单元体来建立这些条件的,因而无须引用那些假 设,分析的方法比较严密,得出的结论也比较精确。 所以,我们可以用弹性力学的解答来估计材料力学解 答的精确程度,并确定它们的适用范围。
车辆工程技术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目前应用较多的通用有限元软件如下表:
有限单元法ppt课件
06
有限单元法的发展趋势和展 望
发展趋势
工程应用领域拓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限单元法在解决 复杂工程问题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不仅局限于结构分析,还涉及到流体 动力学、热传导等领域。
与其他方法的结合
有限单元法正与其他数值方法(如有 限差分法、边界元法等)进行交叉融 合,形成更为强大的数值分析工具。
05
有限单元法的优缺点
优点
灵活性
有限单元法允许对复杂的几何形状进 行离散化,适用于解决各种形状和大 小的问题。
高效性
有限单元法能够处理大规模问题,通 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快速求解。
广泛的应用领域
有限单元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物理 、生物等领域,是一种通用的数值分 析方法。
易于理解和实现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直观易懂,且 实现起来相对简单。
01
利用线性代数方法,将 各个单元的数学模型和 节点信息组合成整体方
程组。
03
将节点的未知量返回到 原问题中,得到问题的
解。
05
根据问题的物理性质和 边界条件,建立单元的 数学模型和节点信息。
02
解整体方程组,得到节 点的未知量。
04
有限单元法的特点
适用范围广
可以用于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如弹性力学 、流体力学、传热学等。
高精度与高效率
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更高效、精确的 算法,以解决大规模、非线性、动态 等复杂问题。
并行化与云计算应用
随着计算资源的丰富,有限单元法的 计算过程正逐步实现并行化,利用云 计算平台进行大规模计算已成为趋势 。
展望
理论完善与创新
随着工程实践的深入,有限单元法的理论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同时会 有更多创新性的算法和模型出现。
理实结合的“目标结构分析基础”课
!"#!$%&$'(')*+&,-./&$01$21(3$&)%))(0%(3理实结合的 目标结构分析基础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朱宏伟4李邦杰4王顺宏4李亚雄火箭军工程大学!陕西西安!@$##")摘4要 针对+目标结构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通.+旧.+缺.+单.等问题!本文从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革新)实践内容建设)工程案例与有限元结合和考核机制创新等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了探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方法!探索了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关键词 理实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Z03)&%44文献标识码 H44+目标结构分析基础,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而且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典型目标结构受力分析方法"解决典型目标结构打击和毁伤问题#但长期以来"该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为贯彻+为战育人,的教学理念"把+教为战$学为战$练为战,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有必要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因此本文主要对+目标结构分析基础,课程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目标结构分析基础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目标结构分析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具备结构组成分析$结构受力分析$结构损伤分析等能力"能解决复杂战场环境中的工程实际问题"不仅为后续的毁伤评估$毁伤效应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学生工程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虽然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和补充"但是依然存在几点问题#一是+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传统通用#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主要涵盖了理论力学和结构力学的主要知识点"主要包括平面力系$结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受力分析三大部分内容#在课程内容上"没有与具体典型结构分析相结合"未突出课程结构分析的特点和要求"与力学方向开设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区分度不高#首先"在教学方法上"依然采用了传统力学课程教学方法"对于非力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力学基础较为薄弱"部分概念原理比较晦涩难懂"学生掌握难度较大)其次"教学理论和实践环节脱节"学生难以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旧,"课程体系老旧#+目标结构分析基础,课程理论性很强"设计的学科多"力学基础要求高"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运用#当今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更加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忽视了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教学内容实用性不足#另外"传统力学课程基本原理和概念抽象难懂"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知识体系的演绎和推导"这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畏惧和抵触心理"削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有必要重新修订课程教学体系"使理论和实践能更好地融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三是+缺,"课程内容建设不全面"实践环节不足#+目标结构分析基础,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利用典型目标结构受力分析方法"解决典型目标结构打击和毁伤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建设中要以基本力学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典型结构分析为重点"结合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内容中"仅仅包含了理论力学中静力学和结构力学中静定结构的内容"缺少对具体典型结构分析运用和结构损伤破坏原理等内容"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停留在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演绎和推导层面#此外"在学生专业的培养体系中"对本课程力学推导的要求不高"因此应当根据学生专业特点适当增加结构分析内容#在课程理论知识层面完善的同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课程实践环节仅是利用结构力学求解器求解基于计算简图的单跨静定梁$多跨静定梁$桁架等结构的内力分析#该实践环节仅仅停留在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层面"学生大多只是理解基本原理"实际结构受力$破坏特性无法直观地体现给学生#因此应当结合实际完善实践环节"充分缩小基本理论与工程实际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单,"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当前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平时作业为辅的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该考核方式仅反映了学生$#$!科技风"#""年$"月创新教学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的平时课堂情况以及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无法真实反映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当对当前考核方式进行修订"建设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更多地反映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教学体系优化原则教学体系的优化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前期学习的知识储备"要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完整性和前瞻性#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学生"开课时间为第四学期"对于非力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开课前不具备良好的力学和结构分析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一方面应遵循基础性原则"既要继承经典的理论基础"也要与时俱进"拓展前沿理论知识"摒弃过于陈旧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夯实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应遵循针对性原则"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对某一类别'型(结构开展结构组成分析$受力分析$承载力分析$剩余承载力分析等"为学生贯通基本的结构分析思路)最后还应遵循实用性原则"从学生专业领域对本课程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两个方面出发"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建设不但要满足课程教学目标而且要满足学生今后的发展需求%$&#目前+目标结构分析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力学'静力学($结构力学'静定结构(#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当前的课程内容已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培养需求"因此还应增加材料力学'*($工程结构$基础实验等部分内容#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这将导致课程内容大幅增加"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基本力学概念原理"掌握典型结构分析方法"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就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优化设计#在现有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对课程体系采取如下改进措施#)&)&$夯实力学基础"以课程内容优化为前提在课程建设中"对于结构分析主要以结构受力状态分析为主"而良好的力学知识储备是典型目标结构分析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中力学相关内容占比庞大"这将导致课堂占比较高"无法突出结构分析重点内容"因此在力学基础培养方面"依据课程培养需要"科学梳理课程力学部分内容安排"合并重复的知识点"删除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摒弃陈旧和不必要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理论力学内容主要以静力学为主)材料力学内容主要以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压杆稳定为主)结构力学内容主要以计算简图$几何组成$内力计算为主#此外"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课堂使用效率"突出结构分析重点"可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教学内容采取线上学习的方式"在上课前"教师利用校园网在线学习平台发布学习资料和学习要求"学生预先自主学习"课堂上主要剖析在线学习遇到的重点$难点"并为学生构建基本的力学学习思路"使学生掌握基本力学概念原理和基本力学求解思路#)&)&)突出能力培养"以典型结构分析为抓手结构分析是基本力学理论的延伸和应用"作为本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一是可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基本典型目标结构问题的能力"课时占比较大"主要针对桥梁$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单层厂房$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等典型结构展开"因此拓展了材料力学和工程结构部分内容#工程结构内容主要以典型结构组成$受力特点$承载力$剩余承载力为主"使学生掌握运用基本力学方法分析典型结构的受力问题#)&)&(提升实践能力"以增设实践操作为帮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和理论教学并不是附属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同一教学体系的两个方面%)&#在实践操作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能加深学生对抽象$复杂理论的理解"而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按步骤完成实验和测试的实践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因此应当探索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实践模式#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实践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力学原理实验"该部分主要借助结构力学求解器$材料力学试验机等手段完成"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素质"第二阶段开设开放性试验"学生根据实践要求设计试验并自主分组完成)第二部分为结构分析实验"该部分实验主要借助霍普金森实验系统和有限元方法完成"也可完成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使学生了解冲击荷载下结构的破坏特性"并学会使用有限元工具"第二阶段开设任务性试验"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任务完成结构分析任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安排学生到桥梁$建筑等结构建造现场参观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3注重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以军事应用为目标+为战育人,是军校教学的基本要求#考虑到学生将来的任职需要$职业发展$学习兴趣等因素"在教学内容中拓展典型军事背景结构分析专题"一方面可使学生认识到本课程在军事应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军事问题的一般流程和方法#)&(改进教学方法+目标结构分析基础,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学生对工程结构及结构受力情况普遍缺乏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单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学习形式为主"这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接受程度低"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创新教学科技风"#""年$"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理论记忆层面"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有必要突破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目标结构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中"不仅公式和定理多"而且力学分析$公式推导等逻辑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以下优化!'$(采用N N M$视频等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板书推导复杂公式适合于学生的思维速度和习惯"有利于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中设计+趣味性,的力学小实验'如单跨桥$多跨桥$典型结构搭建等("可加深学生对基本力学原理的理解"感受到力学与结构之美和力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依托互联网平台拓展学生课外学习和练习"可随时网上答疑"教学资源共享"师生快捷沟通"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3(本课程课时量少而内容多"在课时安排中更侧重于讲授"但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计算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所以辅导课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有必要适当安排辅导课"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P(结合现有实验平台"开发符合课程特点的虚拟仿真平台"学生可自主快速地构建不同的结构模型"直观地显示结构的组成特点和受力特性#该系统也可和实验室其他系统耦合"学生可全流程复现典型结构毁伤前后的组成变化$受力变化$承载力变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原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结构分析方法及结构毁伤特点)'0(要健全教学反馈机制"如在线反馈$小组讨论$作业$考核$调研等"通过课前$课堂和课后反馈可以凸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工程实例牵引教学+目标结构分析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将工程实例结构转化为力学模型或计算简图的形式"学生能够根据力学模型或者计算简图解答部分问题"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工程实物认识不足"将工程实例转化为已掌握的计算简图或力学模型的形式难度较大"准确度较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入工程实例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典型工程案例为基础!提兴趣!拓能力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收集大量的工程案例及相关信息"明确案例的前因后果"并依据该工程案例提出新的类比案例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分析案例时"要从多维度$多角度引导启发学生参与其中"同时要融入前期所学理论知识"对于重点问题可分小组讨论"教师最后归纳分析结论"梳理分析流程"拓展前沿信息#(&)数值仿真为辅助!案例分析可视化通常情况下"工程案例主要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往往难以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案例"虽然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现结构的变形$破坏特性"但受限于场地$环境$资源等因素"不便于开展%(&#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有限元方法的快速发展"有限元技术的在结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成熟"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有限元技术复现工程案例"学生可以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直观地查看结构完整的变形过程$构件的应力变化过程等"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结构受力特点及失效破坏特性#鉴于有限元方法的便利性"还可开展各种不同工况下的数值仿真"对于同一工程案例"可延展分析不同工况下的结果"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由于课时量有限"有限元软件的学习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以自学为主#在力学基础部分"如平面一般力系$结构受力分析$轴向拉压$平面弯曲等课堂教学时"也可融入有限元方法"向学生展示三维结构模型$应力场$变形场等#另外"还可以将手算练习结果和有限元软件仿真结果结合起来对比分析"强化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创新设计考核模式考核是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手段之一"以往都是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学生只重理论而轻应用#因此"在课程考核方面要以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相契合"从多个层面优化考核方式!'$(卷面考核"占比P%f)')(案例分析大作业考核"学生依据案例要求自主设计完成大作业"占比)%f)'((实验操作考核)%f)'3(日常课堂表现等"占比$%f"在每个考核中制定详细的得分项和扣分项#多层次的考核方式既能促进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结语本文主要从教学模式$工程案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目标结构分析基础,课程改革措施#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通过采取科学优化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增设实践内容$引入工程案例等手段"探析了+目标结构分析基础,课程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谷俊斌&少学时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讨&S'&中国教育技术装备!)%)%#0$((&&)'顾国庆!佘斌&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S'&教育教学论坛!)%$0#P$()&&('曾国伟!磨季云!李欣宇&工程力学专业有限元教学及其实践的教学改革探索&S'&教育教学论坛!)%$P#3Q$()&作者简介 朱宏伟#$'')*4$!男!汉族!甘肃平凉人!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目标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科技风"#""年$"月创新教学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七讲有限元分析建模及若干问题
M
M
L
9-6 模型简化
2、力学问题的简化 、 根据计算结构的几何、受力及相应变形等情况, 根据计算结构的几何、受力及相应变形等情况,对其相应 的力学问题进行简化,从而达到减小计算时间和存储空间 的力学问题进行简化, 的目的。 的目的。 1)对称结构受对称载荷作用 )
p y
x 对称面
对称面上只有沿对称方向的位 移没有垂直对称面方向的位移
9-6 模型简化
• b、固定铰支:它与活动铰支的区别在于整个支座不能移动, 、固定铰支:它与活动铰支的区别在于整个支座不能移动, 但是被支撑的结构可绕固定轴线或铰自由转动。如图。 但是被支撑的结构可绕固定轴线或铰自由转动。如图。 • c、固接支座(即插入端):其特点是结构与基础相连后,既 、固接支座(即插入端):其特点是结构与基础相连后, ):其特点是结构与基础相连后 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支反力除支反力外还有反力矩。如图。 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支反力除支反力外还有反力矩。如图。
9-4 有限元建模的基本内容
• 有限元建模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物体发生的物理相互 有限元建模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艺术, 作用的直观艺术。一般而言,只有具有丰富经验的人, 作用的直观艺术。一般而言,只有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能构造出 优良的模型。建模时,使用者碰到的主要困难是: 优良的模型。建模时,使用者碰到的主要困难是:要理解分析对象 发生的物理行为;要理解各种可利用单元的物理特性; 发生的物理行为;要理解各种可利用单元的物理特性;选择适当类 型的单元使其与问题的物理行为最接近;理解问题的边界条件、 型的单元使其与问题的物理行为最接近;理解问题的边界条件、所 受载荷类型、数值和位置的处理有时也是困难的。 受载荷类型、数值和位置的处理有时也是困难的。 • 建模的基本内容: 建模的基本内容: • 1、力学问题的分析(平面问题、板壳、杆梁、实体、线性与非线 、力学问题的分析(平面问题、板壳、杆梁、实体、 流体、流固耦合…..)-----取决于工程专业知识和力学素养。 取决于工程专业知识和力学素养。 性、流体、流固耦合 ) 取决于工程专业知识和力学素养 • 2、单元类型的选择(高阶元 低阶元?杆/梁元?平面 板壳? ….. ) 低阶元? 梁元 平面/板壳 梁元? 板壳? 、单元类型的选择(高阶元/低阶元 -----取决于对问题和单元特性的理解及计算经验 取决于对问题和单元特性的理解及计算经验 • 3、模型简化(对称性 反对称性简化、小特征简化、抽象提取、支 反对称性简化、 、模型简化(对称性/反对称性简化 小特征简化、抽象提取、 坐等简化) 坐等简化) • 4、网格划分(手工、半自动、自动,单元的形状因子?) 、网格划分(手工、半自动、自动,单元的形状因子?) • 5、载荷、约束条件的引入(载荷等效、边界处理) 、载荷、约束条件的引入(载荷等效、边界处理) • 6、求解控制信息的引入 、
有限元法课程的教与学
有限元法课程的教与学作者:杨创创刘洪萍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6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有限元法课程教学的特点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分析软件的掌握程度和工程应用能力。
关键词:有限元法;课程;案例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4?摇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93-03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两个紧迫局面:一个来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个来自高校人才培养自身。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使得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己任的高等教育,倍感责任重大,情势急迫。
目前,大学本科生已全为“90后”。
“90后”在校大学生一方面善于求新求变,不断扩大信息量和知识面,另一方面却更注重实际、利害、功用[1]。
如何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征,将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急需人才,这是高等教育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
现代先进设计制造技术(CAE/CAM)是我国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跨越的关键。
有限元法作为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的先进方法之一,是工程结构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有限元法基于先进的数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技术能够在产品设计阶段预测产品各方面性能,避免了加工物理样机并通过试验测试产品性能所带来的高成本低效率问题,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和研发费用。
在我国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跨越的趋势下,企业对具备有限元分析能力的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大。
有限元法课程作为机械、土木等工程本科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之一,对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90后”大学生的求知特征,开展有限元法课程教学改革,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必然要求。
一、有限元法课程的教学特点有限元分析技术涉及数学力学基础、单元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中的应用四个方面。
桥梁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62页)
桥梁结长构安及大计学算 贺拴海 培训讲义
第1篇 桥梁结构整体分析
桥梁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 梁板式结构分析的有限条法 能量原理及组合结构分析的变形协调法 变截面连续梁、拱式结构分析的子结构法 桥梁结构的材料几何非线性分析
Qx
N
桥梁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j M x
桥梁结构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桁架桥结构分析
要求。一般来说,
假定位移是坐标的某种函数,称为位移模式
多项式的项数应 等于单元的自由
定单元和结点 的数目等问题。
或插值函数。根据所选定的位移模式,就可以
度数,它的阶次 应包含常数项和
导出用结点位移表示单元内任一点位移的关系 线性项等。这里
所谓单元的自由
式:
度是指单元结点
{ f } [N ]{ }e
6EI y
0
- l 2 (1 z )
0
(2 z )EI y 0
l(1 z )
0
6EI y
(4 z )EI y
0
l 2 (1 z )
0
l(1 z )
0
6EI z l 2 (1 y )
0
0
0
(2 y )EI z 0
l(1 y )
结点力列阵 { }e [ui , wi ,u j , wj ]T 单元坐标系下单元刚度矩阵表达式同前,但
[k ]0e
EA 1
l
0
0
0
结构坐标系下单元刚度矩阵表达式同前,但
[k]e
EA c2
cs
l cs s2
c cos, s sin
课程设计ANSYS有限元分析(最完整)
有限元法分析与建模课程设计报告学院:机电学院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学生:****学号:2012011****2015-12-31摘要本文通过ANSYS10.0建立了标准光盘的离心力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速旋转的光盘引起的应力及其应变进行分析,同时运用经典弹性力学知识来介绍ANSYS10.0中关于平面应力问题分析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
力求较为真实地反映光盘在光驱中实际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为人们进行合理的标准光盘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ANSYS10.0;光盘;应力;应变。
目录第一章引言31.1 引言3第二章问题描述52.1有限元法及其基本思想52.2 问题描述5第三章力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63.1设定分析作业名和标题63.2定义单元类型73.3定义实常数103.4定义材料属性133.5建立盘面模型153.6对盘面划分网格233.7施加位移边界283.8施加转速惯性载荷并求解31第四章结果分析334.1 旋转结果坐标系334.2查看变形344.3查看应力36总结39参考文献40第一章引言1.1 引言光盘业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发展迅速的产业之一,认真研究光盘产业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是一件非常迫切的工作。
光盘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强,宏观调控要求高,因此,对于光盘产业的总体部署、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等问题,包括节目制作、软件开发、硬件制造、节目生产、技术标准等。
在高速光盘驱动器中,光盘片会产生应力和应变,在用ANSYS分析时,要施加盘片高速旋转引起的惯性载荷,即可以施加角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ANSYS施加边界条件时,要将孔边缘节点的周向位移固定,为施加周向位移,而且还需要将节点坐标系旋转到柱坐标系下。
本文通过ANSYS10.0建立了标准光盘的离心力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速旋转的光盘引起的应力及其应变进行分析,同时运用经典弹性力学知识来介绍ANSYS10.0中关于平面应力问题分析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
思政元素在《有限元法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挖掘与融合研究_1
思政元素在《有限元法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挖掘与融合研究发布时间:2021-12-20T08:35:23.214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20期作者:杨帆乔文靖[导读] 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摘要:《有限元法原理及应用》是高等工科学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研究生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导致该课程教学难度大,本文从中国精神(坚持底线思维、道德修养、大国工匠精神)和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入手收集和探索与《有限元法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相关的思政元素,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中。
关键词:有限元法原理及应用;思政元素;融合;挖掘2020 年 6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
《纲要》提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 “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有限元法原理及应用》课程思政的意义《有限元法原理及应用》课程具有覆盖面广、受众学生群体大的特点。
涉及教学内容包括:弹性力学、变分原理、解线性方程组的基础理论,以及 ANSYS 程序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等。
从数学上讲,用有限元法求解结构应力、变形属于应力场问题,是微分方程数值近似解法中的一种,因而可以推广用来解决一般的 “场”类问题,如温度场、电磁场、流体场、声场等。
这些也是工程设计中经常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所以,有限元法已成为工程设计、分析中的现代方法,是每个工程设计、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对于工程设计人员,学习有限元法的目的使掌握这个工具去解决工程问题。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程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工程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工程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的设计方法,掌握基本的力学知识,了解工程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工程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能够使用相关的软件工具进行工程结构的模拟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工程结构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对工程结构设计和分析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分析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1.工程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的设计方法;2.基本的力学知识,包括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3.工程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包括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4.常用的工程结构分析技术,包括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工程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深入理解和探讨工程结构的问题;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掌握工程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方法;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工程结构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工程结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形象的展示工程结构的知识和案例;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和条件。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4.项目报告:学生需完成一项工程结构设计或分析项目,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引言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对于一个土木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在本学期的混凝土结构课程中,我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加深了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我在这门课程中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进行总结,并分享我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看法。
阶段一:基础知识学习在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前期,我们对混凝土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教材的阅读,我对混凝土的性质、材料特性以及混凝土强度的计算方法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应用了这些知识来分析和设计混凝土结构的柱子和梁。
在这个阶段,我学到了混凝土的各种性质参数,如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并了解了如何根据这些参数来进行结构设计。
我还学习了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理,了解了水灰比、骨料的选择以及掺合料的作用等。
这些基础知识为我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阶段二:课程设计实践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课程设计实践。
我们小组选择了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作为设计对象,通过计算和分析,设计出符合规范要求的混凝土结构。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首先进行了项目的现场考察,深入了解了工程背景和要求。
然后,我们进行了前期的结构分析,使用结构有限元软件对原有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特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了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出了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
在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与实际工程相关的知识。
例如,我了解了不同类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明白了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采取的加固措施。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先进的分析方法,如结构优化设计和抗震设计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不仅加深了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阶段三:心得体会通过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工程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ansys课程设计
ansys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前处理、求解和后处理;2. 了解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解ANSYS在工程领域的应用;3. 学习并掌握利用ANSYS进行结构静力学、动力学分析的方法;4. 了解ANSYS在不同材料、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分析特点。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进行ANSYS软件的安装、配置及操作;2. 能够运用ANSYS进行简单的结构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和求解设置;3. 学会使用ANSYS进行结果查看、数据提取和分析报告撰写;4.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将ANSYS应用于课程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软件的浓厚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其沟通协调能力;3. 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福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专业选修课,旨在通过ANSYS软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限元分析方法,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ANSYS软件概述:介绍ANSYS软件的发展历程、功能特点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讲解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3. ANSYS前处理技术:学习几何建模、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等前处理操作。
教材章节:第三章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第四章 边界条件与载荷施加4. ANSYS求解器设置:掌握求解器的选择、求解类型、求解参数设置等。
工程中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教学设计
工程中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教学设计简介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常用于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等领域的分析。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门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教学课程,涵盖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
教学目标1.理解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2.了解有限元方法在不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3.能够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简单的结构分析和形状优化;4.能够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建模、网格划分和分析;5.能够进行分析结果的后处理和解释。
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周:有限元基础知识1.有限元法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念;2.有限元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3.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术语;4.有限元网格生成与修补;5.基于有限元法的工程分析案例分析。
第二周:结构力学分析1.弹性力学方程和偏微分方程;2.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3.常见的结构力学问题和解法;4.结构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应用。
第三周:流体力学分析1.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和数值解法;2.有限元法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3.常见的流体力学问题分析;4.流体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应用。
第四周:热传导分析1.热传导基本方程和数值解法;2.有限元法在热传导中的应用;3.常见的热传导问题分析;4.热传导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应用。
第五周:形状优化问题与有限元分析1.演化算法与形状优化;2.有限元法在形状优化中的应用;3.形状优化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应用;4.应用案例分析和讨论。
第六周:有限元方法实践和课程总结1.有限元分析工具的使用;2.有限元方法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3.课程总结和教学反馈。
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教师讲述理论知识,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2.认知学习:采用短片、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3.实践学习:课程设计中设置一定的实践操作环节,鼓励学生积极体验和探究;4.互动交流: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工程设计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掌握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对于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有限单元法的解题思路
解有限元方程
选择合适的求解器
根据有限元方程的特点和求解规模,选择合适的求解器,如直接法、迭代法等。
求解有限元方程
利用选择的求解器,求解有限元方程,得到节点自由度的解。
结果后处理与验证
结果后处理
对求解结果进行后处理,提取有用的 信息,如位移分布、应力分布等。
结果验证
将求解结果与实验结果或已知解进行 对比,验证求解的正确性和精度。
边界条件可以分为两类:本质边界条件和自然边界条件。本质边界条件是指那些必须满足的 约束条件,如固定位移、固定载荷等;自然边界条件是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系统自动满足的 约束条件,如无滑动、无渗透等。
在有限元分析中,需要对每个单元的边界进行处理,将边界条件转化为对每个单元的约束, 以保证整个系统的能量平衡。
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有限单元法 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广泛 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
0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离散化与有限元
离散化
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将连续域 划分为有限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具 有特定的形状和大小。
有限元
在离散化的基础上,选取每个单元的 中心点或节点作为代表点,通过这些 代表点将各个单元连接起来,形成一 个整体的有限元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
01
确定问题类型
明确问题是静态、动态还是流体 问题,以及问题的边界条件和初 始条件。
02
确定物理模型
03
建立数学方程
根据问题类型,建立相应的物理 模型,包括受力分析、位移分析 等。
根据物理模型,建立相应的数学 方程,如平衡方程、运动方程等。
离散化处理
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
根据问题特点和求解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如一维、 二维或三维单元。
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精品课程
A
q
o r
+ B(1+ 2ln ρ) + 2C, ρ2 A σϕ = − 2 + B(3+ 2ln ρ) + 2C, ρ τρϕ = 0.
(d)
四、课程考核
开卷考试
做法之一:全开卷考试,可带教材、笔记本和作业本。 做法之一:全开卷考试,可带教材、笔记本和作业本。既考 核学生对弹性力学基本概念、 核学生对弹性力学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和基本解法的总结和 理解,又考核了学生利用弹性力学方法解题的能力, 理解,又考核了学生利用弹性力学方法解题的能力,还可根 据学生的特长,鼓励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据学生的特长,鼓励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做法之二:半开卷考试,仅带教材。 做法之二:半开卷考试,仅带教材。这种考试方式可减轻学 生在考前对弹性力学公式的死记硬背, 生在考前对弹性力学公式的死记硬背,学会灵活运用弹性力 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课程教学
若干知识点教学
1.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讲清物理量的定义、表示、量纲、符号规定。 讲清物理量的定义、表示、量纲、符号规定。 定义 规定 2.基本假定 2.基本假定 讲清为什么在弹性力学中要提出一些基本假定以及基本假定在建立弹 讲清为什么在弹性力学中要提出一些基本定以及基本假定在建立弹 性力学基本方程中作用,培养学生建立力学计算模型的能力。 性力学基本方程中作用,培养学生建立力学计算模型的能力。
二、课程建设
立体化教材建设
1. 2. 3. 4. 主教材 辅助教材 加深或参考教材 网络教学环境
二、课程建设
立体化教材建设
主教材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三版),为”十五”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第三版),为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并 被评为2005年度的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 2005年度的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 被评为2005年度的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第三版 2002-2006年度已发行12.3万余册 年度已发行12.3万余册; 在2002-2006年度已发行12.3万余册;一、二、 三版(1979,1983,2002)的累计印数为50万余册。 (1979,1983,2002)的累计印数为50万余册 三版(1979,1983,2002)的累计印数为50万余册。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水利工程等各个领域。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时,我们需要面对一系列关键问题,如承载力、安全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考虑。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相应的解决思路。
首先,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是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
对于建筑而言,设计要满足预定的荷载要求。
在设计中,需要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精确计算,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解决思路包括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结构形式、合理设置构件的尺寸和布局等。
此外,还要考虑变形和挠度的控制,以避免结构超出设计范围。
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其次,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也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安全性包括结构在设计荷载和外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和破坏形式的控制。
为了确保安全性,我们需要对设计风、地震、火灾等外部力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进行合理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结构材料的强度和抗震性能,并进行适当的构造措施,如设置剪力墙、加强节点等。
此外,通过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可以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耐久性是指结构在设计寿命内能够保持其功能和性能,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常见的耐久性问题包括混凝土的开裂、锈蚀、碳化等。
为了提高耐久性,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和温度等。
此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保护措施也是确保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也是课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
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养护等。
在模板搭设过程中,需要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保证结构的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
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注方式和养护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此外,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桥梁结构分析的杆系有限元法及结构模型的建立2015
结构的离散化
确定了结构的全部 节点,也就确定了 结构的单元划分, 然后对结构进行单 元编号和节点编号, 通常单元编号用①, ②,……表示,节 点编号用1, 2,……表示,如图 所示。
6 67
5
4
3
5
4
1
2
1
2
3
单元杆端力与杆端位移的表示方法
• 平面桁架单元的局部坐标和整体坐标:
y
y
x
3
x2
2
y
1
结构分析的杆系有限元法
• 概述 • 有限单元法的概念及应用 • 结构的离散化 • 单元杆端力与杆端位移 • 逆步变换 • 单元刚度矩阵 • 总刚度矩阵 • 边界条件的后处理法 •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结构分析的含义
• 结构分析的含义,不仅指在一定的已知条件下对结构的变 形和内力等进行计算,而且包括分析构件刚度变化对内力 变化的影响,对结构的几何组成进行分析,以及选择合理 的结构形式等等。
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
• 美国20世纪70年代推出的至今仍然是世界销售量最大的 NASTRAN(NAsa STRuctural Analysis,美国国家航空和 宇宙航行局结构分析程序系统)程序与当时西德推出的 ASKA(Automatic System for Kinematics Analysis,运动 分析的自动程序系统)齐名,同为当时最为著名和广泛应 用的程序,但几十年后的现在,ASKA已无法与 NASTRAN相比。原因是ASKA后来没有大规模的资金投 入,使程序不断得到滚动发展(维护)和组织推广、剌激 程序在竞争中不断改进各种功能。
向量
X
e i
Yi e
F
e
Fi e Fje
有限元法及程序设计教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限元法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计算精度和效率也不断提高。同时, 有限元法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有限元方法和理论,如非线性有限元法 、流体力学有限元法、电磁场有限元法等。
有限元法的应用领域
工程结构分析
流体动力学
有限元法在工程结构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 ,可以用于分析结构的静力、动力和稳定 性等性能,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刚度矩阵的组装是根据有限元的离散化形式,将各个单元的刚度矩阵 组合起来,形成整体的刚度矩阵。
迭代求解则是采用适当的迭代算法,如共轭梯度法、雅可比法等,对 整体刚度矩阵进行求解,得到节点的位移和应力等结果。
结果输出是将计算结果以适当的形式输出,如文本文件、图形界面等 ,以便用户查看和分析。
04 有限元法的案例分析
有限元法的数据结构主要包括 网格数据和有限元数据。
网格数据包括节点坐标、节点 连接关系、网格类型等,用于 描述模型的几何信息和拓扑结 构。
有限元数据包括单元类型、材 料属性、边界条件和载荷等, 用于描述模型的材料属性和边 界条件。
有限元法的算法实现
01 02 03 04
有限元法的算法实现主要包括刚度矩阵的组装、迭代求解和结果输出 等步骤。
有限元法与边界元法结合
边界元法适用于处理无界区域问题,与有限元法结合可解决更广泛 的工程问题。
有限元法与无网格法结合
无网格法无需网格生成,与有限元法结合可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 算效率。
有限元法在多物理场耦合中的应用
流固耦合问题
01
有限元法广泛应用于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耦合问题,如流体
动力学和结构分析的结合。
特点
有限元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用于求解各种类型的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特别适合处理复杂几何形状和边界 条件的问题;同时,有限元法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单元类型和参数,灵活地处理各种物理现象和工程问题。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与应用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与应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的结构分析、流体力学、热传导等问题的数值模拟。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连续的物理问题转化为离散的有限元组装问题,通过对离散的有限元进行数值计算,得到问题的近似解。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数学模型,例如线性弹性力学、热传导方程等。
模型包括物理量的表达式、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等。
2.离散化: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为一系列有限元。
有限元是由一些简单的几何形状(如三角形、四边形)组成的子区域,称为单元。
整个问题区域被划分为许多单元。
3.处理边界条件:在模型中,边界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描述了问题在边界上的行为。
有限元法通过施加适当的边界条件来模拟实际问题的边界行为。
4.建立单元模型:针对每个单元,建立其适当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有线弹性力学的单元模型有三角形和四边形元素、梁单元、壳单元等。
5.组装方程:通过将所有单元的方程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个问题的方程组。
这个方程组通常是一个矩阵方程,可以通过求解该方程组来得到问题的数值解。
6.求解方程:有限元法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迭代的方式求解。
常用的求解方法有直接法、迭代法、预处理共轭梯度法等。
7.后处理:对求解结果进行后处理,包括分析和可视化。
这些结果可以用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优化设计等。
有限元法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工程领域。
它可以用于结构分析,例如建筑物、桥梁、飞机等的强度和刚度分析、应变和位移分析等。
在流体力学中,有限元法可以用于模拟空气动力学、水动力学等。
在热传导问题中,有限元法可以用于计算物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传导情况。
有限元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处理较为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能够提供准确的数值结果。
它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问题。
同时,有限元法还可以与其他数值方法相结合,如有限差分法和有限体积法,以提高数值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有限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有限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有限元分析学时学分:授课时间:周三、节任课教师姓名:孟宪铸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授课地点:职称:副教授适用专业班级:机械设计本、班联系电话: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前、课后,教室,交流二、课程简介本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科选修课。
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应用有限元法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限元法的特点及利用有限元分析结构的基本步骤;理解杆、梁、板单元刚度矩阵的推导方法;理解常用非节点载荷的处理方法;学会将一般的工程问题归结为有限元力学模型的方法,并能上机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保留了传统教学手段“粉笔黑板模型”的合理内核,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减压增趣”、“提智扩能”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有限元分析属学科选修课。
根据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学生应有较好的素质结构、较全面的知识结构。
有限元分析理论性强,与各类工程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学习该课程学生的必备素质。
学生应重视本课程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本着对自己、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搞好课程学习。
体现在学习中,具体要做到: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认真完成每个学习环节。
同时,积极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使自己成为出色的、受社会所欢迎的工程技术人才。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前导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材料力学、弹性力学。
后续课程:有关专业课。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选用教材:王元汉李丽娟李银平编著,《有限元法基础与程序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杨荣柏主编,《机械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分析中有限元法课程建设的问题和方式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随着复杂工程结构及巨型结构的大量出现,在土木、水利等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加强结构分析能力(包括电算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
笔者将结构力学中的“矩阵位移法”和弹性力学中的“有限元法”有机结合,按照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建设了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课程,精心编写并出版了该课程所用的教材和电算程序。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对课堂教学、上机实习和考试等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结构分析;有限元法;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2005304一、加强结构分析能力的培养是课程建设的初衷在土木、水利等本科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前期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对计算工作量不大的简单结构进行结构分析的能力。
如通过结构力学课程经典理论的学习,学生可以对静定平面杆系结构进行分析,也可用力法或位移法等方法分析未知量较少的超静定平面杆系结构,计算其内力和位移。
通过弹性力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学生可求出几何形状规则(如矩形或圆形)、边界条件简单(如四边固支或四边铰支)的结构在单一荷载(如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解析值。
随着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房地产和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与之相伴的是大跨度结构、高层高耸结构等各种复杂结构和巨型结构的出现。
这些结构中,有些是形状、边界、荷载等较复杂的连续体板壳结构或实体结构,有些虽是杆系结构,但却是空间杆系结构或计算工作量庞大的平面杆系结构,还有些是杆系结构与连续体结构的组合体。
无论对以上哪种结构进行分析,都必须利用数值分析法才能进行,学生既有知识已明显不足。
在一般本科院校开设的结构力学课程体系中,通常都要介绍适合数值分析的矩阵位移法。
但有的仅讲述了矩阵位移法基本原理而未涉及程序使用,有的虽然让学生使用了部分程序,却较少或几乎不涉及对空间杆系结构的分析。
实际工程中较为复杂的连续体结构,必须要用弹性力学有限元法对其进行分析,这方面的知识学生更是欠缺。
基于以上现状,为加强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分析的能力培养,笔者作了有益的探索。
在改革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将结构力学中的矩阵位移法和弹性力学中的有限元法结合,建设了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课程,并编制了教学用计算机程序。
二、精心编写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课程建设,首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改革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然后确定教材的编写原则,并精心组织教材和教学资料的编写。
(一)认真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近年来,在多次讨论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规范》。
该专业规范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建筑、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具有扎实基础、宽厚专业知识和良好实践能力与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该专业规范制定的培养目标,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 的要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为了培养具有宽厚力学基础的创新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对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将结构力学中的基础部分内容,包括静定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以及影响线等开设为结构力学Ⅰ。
将结构力学中的专题部分内容,如结构动力学、结构的稳定计算以及结构的极限荷载等,开设为结构力学Ⅱ。
将结构力学中的矩阵位移法与弹性力学中的有限元法结合在一起,建设了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课程。
通过结构力学Ⅰ、结构力学Ⅱ和弹性力学等课程的教学,面向土木工程宽口径夯实力学基础,培养学生的力学素质。
在确定结构分析中有限元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必须充分体现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要求。
为此,既要介绍矩阵位移法的基本原理,也要讲述将该基本原理应用于各种平面和空间杆系结构的分析方法,还要介绍应用弹性力学有限元法分析连续体结构的方法。
另外,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电算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使用、编制计算机程序分析复杂结构的能力,同时,也为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选择和有效使用大型的综合性程序打下基础。
在改革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了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课程教学大纲,包括理论课教学大纲和上机实习大纲。
(二)反复推敲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也是教学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将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成果内化到教材中,经多次讨论,明确了在教材的体系方面“有机结合”,教学程序的编制方面“直接过渡”,教学辅助资料方面“配套建设”的编写原则。
在教材的体系组织方面,要将矩阵位移法与弹性力学有限元法有机结合,先以平面刚架结构为例,讲清讲透矩阵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
其他平面和空间杆系结构与平面刚架结构不同之处(如单元刚度矩阵的分析等)应详讲,相同之处(如整体刚度矩阵的形成方式等)可略讲。
考虑到弹性力学有限元法的计算步骤与矩阵位移法基本相同,在重点讲解不同之处(如单元位移模式、应力应变关系等)后,可将矩阵位移法计算步骤直接应用于弹性力学有限元法。
另外,在教材中还要适当介绍动力学方面的有关内容。
在教学程序的编制方面,要由基本原理直接过渡到计算机程序,并将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
譬如,在讲完用矩阵位移法计算平面刚架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后,直接将计算步骤转变为程序框图、基本原理转变为计算程序。
由于目前计算机的内存足够大、运行速度足够快,程序编制时可不必再涉及一些编程技巧(如总刚度矩阵的等带宽存储或变带宽存储等)。
考虑到大多数院校的算法语言课开设C语言这一实际情况,以及目前国际上有限元编程的发展趋势,教材中选用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
在教学辅助资料方面进行配套建设,一是建设多媒体课件,二是建设上机实习指导资料。
由于课程中的公式符号较多,且计算步骤中大量采用矩阵运算,因此,特别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必须通过大量的上机实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故在编写教材的同时,既要同步建设与之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也要建设上机实习指导资料,并提出上机实习的具体要求。
(三)精心组织教材的编写实施在确定教材的编写原则后,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制定编写大纲,认真统一编写格式,反复推敲编写内容,配套建设教辅资源。
首先,精心制定编写大纲。
由主编制定出教材的编写大纲,该编写大纲细化到每一章节的每一个具体知识点。
在召集参编教师多次讨论定稿后,分发给每一位进行编写。
考虑到学时有限,教材中安排了六章内容,分别是矩阵位移法基本原理及平面刚架的计算、矩阵位移法计算各种杆系结构、杆系结构的自由振动分析、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弹性力学空间问题。
为了减少教材篇幅,部分计算程序和上机操作指导以光盘的形式提供。
其次,认真统一编写格式。
在给各位参编教师分配编写内容的同时,主编还选择了部分典型内容进行编写,制定出编写样张供大家参考。
在编写样张中,对教材的编排方式进行了统一约定,如章节的编号方式、各节里大小标题的编号方式、插图的表示方法、各种物理量的表示方法、符号(包括上下标)的正斜体、图文的对应方式、需强调内容的表示方法,等等。
此外,还对插图的绘制方法进行了统一规定,包括线宽大小、支座的绘制、箭头的大小、尺寸线的标注方法等,并制作成基本图素提供给各位编者。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既保证了教材的编写质量,也统一了不同编者的编写风格。
第三,反复推敲编写内容。
各位编者在明确自己承担的编写内容后,根据编写原则和编写大纲的要求,在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教材或专著的基础上,认真组织材料进行编写。
叙述时既要严密、严谨,又要做到通俗易懂、循序渐进。
例题和习题要精选,以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
编者将完成的初稿交给主编审阅后进行修改,反复修改讨论后,形成最终的教材文稿。
最后,配套建设教辅资源。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按照教材立体化建设的要求,配套建设了适用于该教材的多媒体课件。
另外,还建设了上机实习辅助资料,如上机实习指示书、上机实习任务书、上机实习作业等。
三、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的宗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针对“教”和“学”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教学质量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课程具有公式复杂、计算量大且理论与上机实习联系紧密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不可能也不应该以期末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
经认真讨论,确定了期末考试占50%,平时作业占20%,上机实习占30%的综合成绩评定标准。
根据这一标准,教师在课堂教学、平时作业布置及检查、上机实习指导等各方面,都要付出更多心血。
在课堂教学方面,除了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和谐统一,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外,还要考虑哪些内容需要详细讲解,哪些内容需要引导学生自学,哪些内容需要让学生通过上机实习加深理解。
如:第一章矩阵位移法基本原理及平面刚架的计算需要详细讲解,第二章在讲清各种杆系结构与平面刚架结构的不同之处后,具体计算步骤和算例可让学生自学。
在布置平时作业时,应考虑哪些内容需要学生完成书面作业以进一步掌握,哪些内容需要学生撰写课程小论文以加深理解。
如第一章需布置书面作业,第五章用有限元法解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可布置小论文。
学生通过撰写论文的形式,加深对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理解。
无论对书面作业或课程小论文,都要认真批改,以评定学生20%的平时成绩。
上机实习作业应与课堂教学内容和平时作业相辅相成。
对必须掌握的内容,例如使用教材提供的程序对各种结构进行分析计算等,可布置作业,同时要布置选做作业让学生自编小程序计算简单结构或修改已有程序计算复杂结构,要加强上机实习指导和考察,以检查学生完成上机实习作业的情况,据此评定其30%的上机实习成绩。
(二)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提高学习质量近几年来,在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分析有限元法课程教学中,一开始就宣布了以上评定成绩的标准。
学生明确了在理论课学习、平时作业完成以及上机实习作业完成等各方面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后,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取得了满意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学习中,无论是出勤率或是认真听课的情况,都大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