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完整版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句理解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 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
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
看天空中的明月。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体会到绿草的繁茂,感受 到牧童的快活?
设一问语,便觉声情摇曳,意趣平添。
后退
回首页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锄豆:把豆地里的杂草用 锄头除掉。
译义: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赏析: 这里,词人善于抓住切合人物年龄、身份的特征,用寥寥数语,活灵活现
地描绘出人物的神情意态。“大儿”锄豆,俨然一位懂事的大哥哥;“中儿”织鸡笼,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词句解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
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 船前进啊!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 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 了什么?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茅檐:茅草盖的 屋子。
译义:一所低小的茅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赏析: “茅檐”交代了地点,“溪上青青草”交代了时间在暮春初夏。
短短两句把农村景色的清新美丽给表现出来: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屋子 附近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的草儿一片青青之色。
《舟过安仁》是 宋代诗人 杨万的里作品。
诗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者的 ,后
两句所描见写的是作者的 。我们还学过所他悟
写的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池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 城(今属山东济南)人。21岁抗金义军,曾任耿京 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 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 江西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 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 有爱国热情。本课所选《清平乐·村居》就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 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江西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写的。
“张、使风”表现出两个孩子的淘气、可爱 和天真。
舟过安仁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 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 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 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 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 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 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回忆
趣童 事年
……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 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 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 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们 就一起来试试吧。
靠近经典,走进古诗,让我们——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高鼎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 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 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 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 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 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 国诗人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正认真地学哥哥做事。
后退
回首页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卧剥:身体伏着剥东西。 无赖:顽皮。
译义: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吃)。
赏析:这里,词人善于抓住切合人物年龄、身份的特征,用寥寥数语,活灵活现地
描绘出人物的神情意态。只是那“小儿”顽皮好玩,在两个哥哥劳动的时候,躲在一
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小儿垂钓》胡令能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所见》袁枚
诗.导入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钟汉离 荷仙姑 吕洞宾 张果老 曹国舅 铁拐李 韩湘子 蓝采和
原名叫做“吕岩”, 是唐代人。吕岩考 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暴发了黄 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时局动荡,吕洞宾 就带家人躲入山中 修道。最后不知去 向,传说他已经得
道成了神仙。
1.把古诗多读几遍,试着读得字正 腔圆,并用“/ ”画出停顿;
2.思考:古诗中的牧童在干什么? 你从哪一句知道的?
作者介绍
吕岩,字洞宾,一名岩客,唐代京兆人 。礼部侍郎渭之孙。 咸通举进士,曾 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 山学道,不知所终。
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醉:带着酒意。
相媚好:表示两人很亲热的意 思。
翁媪:老年男子和老年妇女,
这里指一对老年夫妻 。
译义:带着酒意操着吴语两人谈得很亲热,是哪一家的白发夫 妻二老。
赏析: 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茅屋前一对老夫妇,他们大概是喝了一些酒,脸上红
扑扑的,一副微醉的样子,正操着乡音在高兴地聊天。白发翁媪,不知谁家?这里
旁,剥着莲蓬吃莲子。一个“卧”字传神地写出“小儿”活泼天真的面貌形态,情趣盎
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闲 地放着牛,吹响了短笛,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 徐的晚风传来。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
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看出
来的?
可爱、调皮、疲倦。
一个“弄”,一个“卧”。
舟 过 宋安 仁 杨
万 里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 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 兴四大家” 之一。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 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