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
癌细胞名词解释
![癌细胞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580b92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2.png)
癌细胞名词解释
癌细胞是长在人体中的一种细胞,具有无限生长、转移扩散以及死亡受限的特点,也可称为肿瘤细胞,具体如下:
1、无限生长:与正常细胞的不同在于癌细胞生长失去调控,可以无限生长。
正常的身体细胞长到一定程度,不具备再生长的条件,到达静止期,但是癌细胞可以无限生长;
2、转移扩散:癌细胞具备从一个器官转移到另一个器官的特点,这是癌症的侵袭性与转移性,癌细胞除了在原位越长越大之外,也会浸润周围的组织与器官,如肺癌会侵袭到胸壁、血管、支气管等,肺上的肿瘤除长在肺野中,还可通过淋巴道转移到淋巴或者通过血液转移到骨骼、脑部或其他部位;
3、死亡受限:癌细胞的死亡受到一定限制,可以无限的复制、无限生长,很难杀死,并且还会在身体的很多部位进行扩散。
外科辅导:肺癌的转移及扩散
![外科辅导:肺癌的转移及扩散](https://img.taocdn.com/s3/m/f5840904f7ec4afe04a1df8c.png)
2010年外科辅导:肺癌的转移及扩散
1.直接扩散:肺癌形成后,癌肿沿支气管壁并向管腔内或腔外生长,可以造成支气管腔部分或全部阻塞,多见于中心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则以膨压性及浸润性生长进行扩散。
癌肿可直接扩散侵入邻近肺组织,并穿越肺叶间侵入相邻的其他肺叶。
癌肿的中心部分可以坏死液化形成癌性空洞。
此外,随着癌不断生长扩大,还可以侵及胸内其他器官及胸壁。
2.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常见的扩散途径。
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根据肺癌所在部位,到达肺门或气管隆凸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
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同侧,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
也可向腋下、或上腹部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3.血行转移:血行转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现。
小细胞癌和腺癌的血行转移较鳞癌更常见。
通常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大循环血流而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等。
也可通过血行发生肺内转移。
癌细胞转移扩散研究方向
![癌细胞转移扩散研究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70bcdcda76c66137ef061921.png)
美罗凯癌症研究前沿:癌细胞转移扩散研究方向众所周知,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转移和复发倾向,从而导致了癌症患者的死亡。
美罗凯专家介绍到,癌细胞的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肿瘤细胞骨架的重排、变形,从原发社脱落,侵入周围细胞外基质,并降解,侵入血管和淋巴管而进入循环系统,并与血小板和靶点处内皮细胞黏附,相互作用而穿出脉管系统,通过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形成一个新的癌巢,然后又再次转移,如此恶性循环。
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肿瘤细胞都可以有效地逃避机体免疫清除而生存下来。
了解了肿瘤细胞的转移过程之后,我们来看下目前对于癌细胞转移研究的新进展,医学界对于癌细胞转移究竟包含哪几个方向?一、转移信号关于转移信号,专家认为肿瘤所处的环境才是决定其转移的因素。
目前有3种互不排斥的理论来解释肿瘤转移的起始信号。
①肿瘤转移潜能是由于肿瘤形成早期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②与淋巴细胞的迁移机制类似,肿瘤的环境因素(如趋化因子、神经递质等)是肿瘤转移的起始因素。
③肿瘤细胞通过与髓系干细胞进行细胞融合而获得转移潜能。
三种理论均被认为是肿瘤获得转移的基础。
一直致力于癌症靶向治疗研究的美罗凯,在转移信号研究方向上也有重大的突破。
美罗凯研发团队以肿瘤相关信号转导与分子机制为研究方向,以各种信号转导关键分子为切入点,开展肿瘤靶向基因组学研究,建立了用于肺癌、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白血病等靶向抗肿瘤药物的高通量筛选系统,目前美罗凯已应用于众多患者的治疗并取得显著成效。
二、ECM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成分包括:①纤维类,主要是蛋白物质。
②黏附糖蛋白类。
③蛋白多糖类。
细胞外基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种:①ECM可作为机体防御肿瘤转移的天然屏障。
②作为细胞生长的重要微环境。
③抑制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假说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强调自发性细胞一细胞融合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细胞脱离ECM是其前提,初始状态的ECM抑制突变细胞的融合,从而控制肿瘤的增殖、分化和迁移,但被肿瘤细胞重塑后的ECM反而导致肿瘤细胞高增殖、低分化,致细胞凋亡、肿瘤浸润和转移受阻。
胃癌的转移过程
![胃癌的转移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4160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4.png)
胃癌的转移过程胃癌的转移过程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高。
胃癌的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灶扩散到其他部位的过程,这是胃癌治疗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胃癌的转移过程,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胃癌的转移。
胃癌的转移途径胃癌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三种:直接蔓延转移、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
1. 直接蔓延转移直接蔓延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灶向周围组织和器官扩散的过程。
胃癌的直接蔓延转移主要发生在胃壁内,包括浸润性生长和腺癌浸润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是指癌细胞从原发灶向周围组织和器官扩散,形成新的癌灶。
腺癌浸润性生长是指癌细胞从原发灶向胃壁深部扩散,形成腺癌。
2. 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淋巴管道向淋巴结转移的过程。
胃癌的淋巴转移主要发生在胃周围淋巴结、胃门淋巴结、脾门淋巴结、肝门淋巴结和胰头淋巴结等部位。
淋巴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3. 血行转移血行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向远处器官转移的过程。
胃癌的血行转移主要发生在肝脏、肺部、骨骼和脑部等部位。
血行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胃癌的转移过程胃癌的转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多种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
在胃癌的转移过程中,癌细胞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才能成功地扩散到其他部位。
1. 癌细胞的侵袭和浸润癌细胞的侵袭和浸润是胃癌转移的第一步。
在这一过程中,癌细胞通过改变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组成,使得癌细胞能够穿过基底膜和周围组织,进入到血管或淋巴管中。
2. 癌细胞的入侵和逃逸癌细胞的入侵和逃逸是胃癌转移的第二步。
在这一过程中,癌细胞需要通过血管或淋巴管的壁膜,进入到血液或淋巴液中。
同时,癌细胞还需要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以便在远处器官生长和扩散。
3. 癌细胞的定植和生长癌细胞的定植和生长是胃癌转移的第三步。
在这一过程中,癌细胞需要在远处器官中定植并生长。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调节,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等。
肿瘤的扩散
![肿瘤的扩散](https://img.taocdn.com/s3/m/22449fd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5.png)
肿瘤的扩散
●肿瘤的扩散是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点
●肿瘤扩散的途径包括直接蔓延、转移
直接蔓延是指肿瘤细胞沿着组织间隙或神经束衣连续的浸润生长,破坏邻近组织或器官,直接蔓延的机制有:
●癌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减少。
粘附分子的减少,使细胞彼此分离
●癌细胞与基底膜的黏着增加。
正常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的黏着是通过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些分子介导的,如层粘蛋白受体。
癌细胞表达更多的层粘蛋白受体,并分布于癌细胞的整个表面,使癌细胞与基底膜的黏着增加
●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癌细胞产生蛋白酶(如Ⅳ型胶原酶),溶解细胞外基质成分(如Ⅳ型胶原),使基底膜局部产生破损有助于癌细胞的通过
●癌细胞的迁移。
癌细胞借阿米巴运动通过基底膜缺损处游出
转移是指恶性肿瘤从原发部位经过一定的渠道迁移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肿瘤的过程,具体转移途径包括:
●淋巴道转移: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引流到局部淋巴结,先聚集于边缘窦然后累及整个淋巴结。
最后可经过胸导管入血,继发血道转移。
胃肠道等消化道肿瘤可经胸导管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中的Virchow淋巴结。
●血道转移:肿瘤细胞多经静脉系统入血;肿瘤细胞最常侵入肺、肝;侵入胸、腰、骨盆静脉的肿瘤可通过吻合支进入椎静脉丛;肺癌易转移到肾上腺和脑,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易转移到骨,乳腺癌易转移到肺、肝、骨、卵巢和肾上腺。
●种植性转移:发生于胸腹腔等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器官表面时肿瘤细胞可脱落种植到体腔其它器官表面。
例如胃肠道黏液癌(尤其是胃印戒细胞癌)侵及浆膜后脱落到卵巢表面生长,形成krukenberg瘤。
乳腺癌转移扩散的途径和用药指南
![乳腺癌转移扩散的途径和用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0c04ff47c1cfad6195fa72e.png)
乳腺癌转移扩散的途径和用药指南乳腺癌转移扩散的途径有很多,乳腺癌的淋巴转移:乳腺癌的淋巴转移临床上最为多见,主要转移途径有两种:①乳腺癌病人腋下淋巴结转移率很高,为最常见,也是较早出现的转移部位,约占就诊病人的60%,癌细胞沿着胸大肌外侧缘的淋巴管浸入腋窝淋巴结。
腋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原发肿瘤大小有关,肿瘤体积越大,病期越晚,腋淋巴结转移越高,转移数越多。
临床上即使未扪及腋下肿大淋巴结,术后也常发现有淋巴结转移。
②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率约占30%~50%,癌细胞向内侧浸入胸骨旁淋巴结,继而达到锁骨上淋巴结,癌栓亦可返流引起胸膜或脊柱转移。
2、血行转移:乳腺癌细胞可直接侵入血管引起远处转移。
乳腺深部组织、胸肌和胸壁的静脉汇入腋静脉,进入锁骨下静脉和无名静脉,是肺转移的重要途径。
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和病理分级有关。
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为肺,其次为骨、肝、软组织、脑、肾上腺等。
①肺转移多数表现为肺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偶为单个结节。
少数病例表现为癌性淋巴管炎,临床上有明显的咳嗽、气急发绀。
②骨转移以胸、腰椎和盆骨最多,其次为肋骨、股骨等;多数为溶骨性改变,少数为成骨性;长骨转移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脊柱转移时由于脊髓受压可引起截瘫,临床上有进行性加剧的疼痛。
③肝转移早期症状不明显,超声显像及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④胸膜转移常继发于肺转移,偶亦见单纯胸膜转移者,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可为血性,有时胸水内可找到癌细胞。
⑤脑转移在女性患者中,乳腺癌是常见的原发灶,借助CT检查可帮助诊断。
乳腺癌转移并不是无药可医,在辅助治疗中,很多患者选择了中药人参精华提取物人参皂苷RH2。
人参皂苷Rh2能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乳腺癌癌、胰腺癌、脑胶质瘤等恶性肿瘤的预防复发转移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适合肿瘤患者等重症病人及年老体弱人群服用,对改善患者食欲和睡眠也很有帮助病例:病例一:江苏王女士,39岁:右乳腺癌术后1年半。
癌症扩散转移有3种这2种是可以治愈的看看你属于吗
![癌症扩散转移有3种这2种是可以治愈的看看你属于吗](https://img.taocdn.com/s3/m/eed7a53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4.png)
癌症扩散转移有3种这2种是可以治愈的看看你属于吗癌症扩散转移有3种, 这2种是可以治愈的, 看看你属于吗癌症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其特点是无限制的细胞生长和扩散。
当癌细胞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时,即形成了癌症扩散转移。
癌症的扩散转移是发展至晚期的征兆,病情更为复杂,治疗难度也增加。
然而,突破性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出现,使得有些癌症扩散转移是可以治愈的。
本文将介绍癌症扩散转移的三种类型以及两种可以治愈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癌症扩散转移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局部转移,即癌细胞扩散至附近组织或器官。
这种情况下,通常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并进行放射治疗或化疗来消灭残留的癌细胞。
第二种类型是区域性转移,即癌细胞扩散到身体同一区域的其他部位。
治疗方法通常是局部切除、化学治疗或者放射治疗,以杀死癌细胞。
第三种类型是远处转移,即癌细胞扩散到身体其他器官或组织。
这是最严重的情况,治疗方法通常是综合性的,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有两种情况的癌症扩散转移是可以治愈的。
第一种情况是早期扩散转移,并且扩散范围有限。
这种情况下,早期发现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和消灭癌细胞,达到治愈的效果。
然而,由于早期转移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体检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第二种情况是某些特定类型的癌症,例如早期乳腺癌和早期结直肠癌等。
这些癌症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对于局部和区域性扩散转移的治愈率较高。
通过综合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可以完全清除癌细胞,并达到治愈的效果。
此外,近年来的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发展也为这些癌症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进一步提高了治愈率。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类型的癌症扩散转移都可以被治愈。
某些类型的癌症,如晚期肺癌、肝癌和胰腺癌等,由于其高度侵袭性和快速进展性,治愈的机会非常有限。
对于这些类型的癌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仍然至关重要,但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
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二)
![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二)](https://img.taocdn.com/s3/m/50bf3d1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d.png)
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二)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本文将介绍与医学转移相关的一些重要名词,以及适用的例子,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医学领域。
1. 转移(Metastasis)转移是指恶性肿瘤从原发部位扩散至其他部位的过程。
转移是癌症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步骤,它使得癌细胞能够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进入和生长在其他组织或器官中。
例子:乳腺癌的转移常见于骨骼、肺部和肝脏。
2. 淋巴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淋巴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扩散至其他部位的过程。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免疫系统组成部分,但也可成为癌细胞扩散的途径之一。
例子:恶性黑色素瘤的淋巴转移常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淋巴结区域。
3. 血液转移(Hematogenous metastasis)血液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血液系统扩散至其他部位的过程。
与淋巴转移相比,血液转移的癌细胞可到达更远的器官和组织。
例子:肺癌的血液转移可导致癌细胞扩散至骨骼、肝脏和大脑等远离原发灶的部位。
4. 微转移(Micrometastasis)微转移指的是在肉眼下无法识别的非常小的转移病灶。
它们可能存在于淋巴结、血管或其他组织中,即使在检查或手术时也难以察觉。
例子:微转移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癌症在手术后复发。
5. 原发灶(Primary tumor)原发灶是指肿瘤最初发生的部位或细胞群。
它是癌症发展的起点,对于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例子:非小细胞肺癌的原发灶通常位于肺组织中。
6. 单个转移灶(Solitary metastasis)单个转移灶指的是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现的唯一一个转移病灶。
相对于多发转移灶,单个转移灶的患者有更高的手术切除可能性和更好的预后。
例子:乳腺癌患者在脊柱上发现唯一的骨转移灶。
以上是一些与医学转移相关的名词解释和例子,希望能够对读者对医学领域的理解和应用有所帮助。
癌细胞的发展过程
![癌细胞的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8072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c.png)
癌细胞的发展过程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痛苦。
癌细胞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难以理解的过程,然而,对于了解癌症的起源和发展机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癌细胞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癌前病变癌症往往起源于正常细胞的一系列突变和异常改变。
这些异常改变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开始发生。
癌前病变是指在肿瘤形成之前,细胞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异常变化。
这些异常变化可以是DNA的突变,或者是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
在癌前病变阶段,细胞可能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1. DNA突变:DNA是指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和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错误,导致DNA的突变。
这些突变可能会累积并扰乱细胞的正常功能。
2. 细胞增殖:在癌前病变过程中,细胞的增殖速度可能显著增加。
细胞增殖是细胞分裂和增加数量的过程,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是受到调控的,但在癌前病变时,细胞增殖可能变得无序和异常。
3. 细胞分化:正常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会逐渐成熟,并拥有特定的功能。
然而,在癌前病变过程中,细胞可能会失去分化的能力,导致细胞功能的丧失和细胞类型的混乱。
第二阶段:癌症的形成和扩散当癌前病变过程中的细胞经历了一系列的异常改变之后,它们可能逐渐发展成为肿瘤。
肿瘤是细胞的异常聚集,它们无法受到机体的正常调控和控制。
在这一阶段,肿瘤的形成和扩散是癌细胞发展过程的关键。
1. 肿瘤形成:当癌前病变过程中的细胞经过多次的异常改变和突变后,它们可能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肿瘤。
肿瘤的形成是癌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癌细胞的恶化。
2. 肿瘤扩散:一旦肿瘤形成,癌细胞可能会开始扩散到周围组织和器官。
这种扩散的过程称为癌症的转移。
癌细胞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进入到其他部位,并建立新的肿瘤。
第三阶段:癌症的进展和转化一旦癌细胞形成肿瘤并扩散到其他部位,癌症就进入到了进展和转化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肿瘤可能会继续增大,并对机体产生更多的影响。
1. 肿瘤进展:肿瘤的进展是指肿瘤在大小、形态和功能等方面的改变。
癌细胞基本特征
![癌细胞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5cfa31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4.png)
癌细胞基本特征引言:癌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类疾病之一,而癌细胞是癌症的起源。
癌细胞具有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它们与正常细胞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癌细胞的基本特征,以加深对癌症的理解。
一、无限增殖能力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这是癌症发展的基础。
正常细胞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内会经历有限次数的细胞分裂,而癌细胞能够不受限制地持续分裂和增殖。
这种无限增殖能力使得癌细胞可以形成肿瘤,并在人体内不断扩散。
二、自主生长信号癌细胞具有自主生长信号的特征,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独立于外界信号的调控而进行生长。
正常细胞需要受到合适的生长因子和细胞信号传导来维持正常生长和分裂,而癌细胞则能够产生自身的生长因子或不受控制地接受生长因子的刺激,从而维持持续的生长状态。
三、逃避凋亡凋亡是正常细胞在受到损伤或老化时自我死亡的一种程序性死亡方式。
然而,癌细胞具有逃避凋亡的能力,使得它们能够长时间存活下去。
癌细胞可以通过突变或异常激活细胞凋亡途径的基因来抑制凋亡的发生,从而逃避身体对异常细胞的清除机制。
四、无限复制潜能正常细胞在进行有限次数的细胞分裂后会进入细胞衰老状态,无法继续分裂。
然而,癌细胞具有无限复制潜能的特征,能够持续地进行细胞分裂并产生新的癌细胞。
这种无限复制潜能使得癌细胞能够不断增加其数量,从而形成肿瘤。
五、侵袭和转移能力癌细胞具有侵袭和转移的能力,这是癌症最危险的特征之一。
正常细胞在身体内部有一定的定位和组织结构,而癌细胞能够破坏这种结构,穿过组织间质,侵入周围组织或血管、淋巴管,进而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这种侵袭和转移能力使得癌症难以治愈,并导致远处转移和复发。
结论: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自主生长信号、逃避凋亡、无限复制潜能以及侵袭和转移能力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使得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有所不同。
深入了解癌细胞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癌症的发展机制,为癌症的预防、治疗和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方向。
希望通过持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最终战胜癌症。
用数学模型研究癌细胞的扩散与生长
![用数学模型研究癌细胞的扩散与生长](https://img.taocdn.com/s3/m/147615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3.png)
用数学模型研究癌细胞的扩散与生长癌症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数以百万计的人因癌症而失去生命。
因此,对癌症的研究和治疗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焦点之一。
数学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用于研究癌细胞的扩散和生长。
数学模型是指将疾病的生理学、分子学、细胞学等方面的知识用数学语言描述,并用数学方程表达在其生命周期内进行的关键事件的过程。
这些数学方程可以用来预测疾病的进程、模拟疾病的演化、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等。
癌症是一种由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和无序生长引起的疾病。
这些异常细胞可以通过血液或其他途径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远处转移瘤。
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然而,癌细胞的扩散和生长过程非常复杂,包括细胞迁移、细胞增殖、基质侵袭等多个因素。
因此,构建一个可靠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些生理过程非常关键。
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建立了用于研究癌症扩散和生长的数学模型。
一个经典的癌症数学模型是扩散-反应-生长(DRG)模型。
该模型将肿瘤的生长和传播过程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细胞扩散、生长和代谢(反应)。
此外,目前还有一些其他的模型如连续时间莫尔-格道模型、孪生-性状扩散模型等,这些模型使用不同的算法和假设,以更准确地描述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数学模型可以使用大量的实验数据来验证它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这些实验室数据包括肿瘤和生物学上的成像分析、细胞培养、活体成像等。
通过实验数据的配合,数学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预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这对疾病的治疗和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数学模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癌细胞的扩散、转移和生长,以推测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结果。
此外,数学模型还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及改进现有的治疗方法。
总之,数学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用于研究癌细胞的扩散和生长。
通过对癌症的生理、分子和细胞学的深入了解,构建可靠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为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癌症癌细胞如何扩散
![癌症癌细胞如何扩散](https://img.taocdn.com/s3/m/a68a845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0.png)
癌症癌细胞如何扩散癌症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它的危害不仅仅体现在肿瘤的恶化,还在于癌细胞的扩散。
癌细胞如何扩散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癌症癌细胞扩散的机制,以及如何抑制癌细胞的扩散。
一、癌细胞扩散的机制1. 肿瘤生长和血管新生癌细胞扩散的第一步通常是肿瘤的生长和血管新生。
肿瘤细胞会快速分裂和增殖,形成肿瘤组织。
为了满足肿瘤组织的营养需求,周围的血管会开始生长,供应血液和氧气。
这个过程被称为血管新生,它为癌细胞提供了扩散的通道。
2. 细胞间粘附和侵袭癌细胞在扩散过程中会失去与周围正常细胞的粘附能力。
这使它们能够从原发病灶中脱离并侵入周围组织。
癌细胞通过产生一些酶,如金属蛋白酶,可以分解周围组织的基质,减少抵抗力,从而更容易侵袭周围组织。
3. 循环系统传播一旦癌细胞侵入周围组织,它们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远处的器官。
这种方式被称为转移。
癌细胞会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然后被输送到身体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和扩散。
4. 逃避免疫系统癌细胞还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更容易扩散。
它们可以改变表面蛋白的表达,使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它们。
此外,它们还可以释放一些信号分子,抑制免疫反应,帮助自己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二、如何抑制癌细胞的扩散1. 早期筛查和治疗癌症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是抑制癌细胞扩散的有效方法。
早期发现癌症病灶,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扩散的机会。
2. 靶向治疗针对癌症病灶的靶向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它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这种治疗方式通常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来实现。
3.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一种强大的方法,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它可以识别和摧毁癌细胞,从而抑制其扩散。
4. 改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癌症的风险,也有助于控制癌细胞的扩散。
戒烟、限制酒。
卵巢癌晚期扩散的症状是什么
![卵巢癌晚期扩散的症状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f3af7f0c1c708a1284a4481.png)
卵巢癌晚期扩散的症状是什么
卵巢癌晚期说明癌细胞已经出现了扩散,而且是扩散的比较严重,会发生转移的方式有植入转移,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或者是直接蔓延,这对于患者的危害非常的大,这时候通常需要进行保守的治疗,转移以后容易穿破包膜,穿过肠管,形成大量的结节,容易造成腹水症状等等。
植入性转移:卵巢癌可穿破包膜、肠管等处,形成大量的结节状或乳头状的转移癌,特别是浆液性囊腺癌的乳头状组织,更容易穿破瘤体包膜,而扩散在腹腔各处,并引起大量腹水。
这是最常见的卵巢癌转移扩散的症状。
血行转移:卵巢恶性肿瘤除肉瘤、恶性畸胎瘤及晚期者外,很少经血行转移。
一般远隔部位的卵巢癌转移扩散的症状可达肝、胸膜、肺等部位。
直接蔓延:晚期的卵巢癌,不仅与围围组织粘连,而且可直接浸润这些组织,如子宫、壁层腹膜、阔韧带、输卵管、结肠及小肠,甚至卵巢癌转移扩散的症状可通过输卵管而蔓延至子宫腔。
淋巴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卵巢癌的常见转移方式。
通常是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但也可沿圆韧带而
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
这也是常见的卵巢癌转移扩散的症状。
高中生物癌细胞的概念特征
![高中生物癌细胞的概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2536ed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3.png)
高中生物癌细胞的概念特征
癌细胞是指具有无限生长和分裂能力的异常细胞,不受正常细胞在生长和分裂方面的调控限制,且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
其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 异常增殖:癌细胞增殖速度快,无调控,不受细胞自我调节环节的影响,从而导致癌细胞数量迅速增加。
2. 失去自我调节机制:正常细胞增殖是受到自身内在调节机制的限制,而癌细胞失去了此限制,导致其恶性增殖。
3. 基因异常:癌细胞携带了许多的异常基因,这些基因可能是突变、失活、过度表达等引起的,从而导致细胞功能失调。
4. 侵袭和转移:癌细胞具有穿越组织屏障的能力,进入血管或淋巴管道进行转移,从而侵袭周围组织和器官。
5. 稳定性:癌细胞可以长期存在于机体中,不断分裂和扩散,且对放化疗等治疗手段耐受性高。
综上所述,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失去自我调节机制、基因异常、侵袭和转移能力等一系列特征,导致其对机体的伤害极大,也是癌症治疗的难点。
癌症肿瘤的分化和转移机制研究
![癌症肿瘤的分化和转移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4e8d13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d.png)
癌症肿瘤的分化和转移机制研究癌症是一类具有恶性特点的疾病,癌细胞无限制地增殖、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并可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向周围及远处扩散,从而导致身体的器官系统功能异常,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肿瘤是生物体内恶性细胞异常增生的结果,因此,癌症和肿瘤意义上存在一定的联系。
肿瘤的分化和转移机制是影响癌症发生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 癌症肿瘤的分化与分级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细胞特征是诊断肿瘤的主要标准。
肿瘤的分化程度通常从高到低分为四级,其中分化程度高的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相似,细胞结构和组织结构良好且功能正常。
而分化程度低的肿瘤细胞组织结构紊乱,细胞形态和功能失常,易于侵袭周围组织和器官,并可能发生转移。
因此,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其危险性越高,患者的预后也越不良。
二. 癌症的分化过程癌症分化是指细胞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特异功能,进而出现恶性生长和分化。
在正常的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逐渐发生非可逆性的转变,最终形成成熟的细胞。
癌细胞则是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分化的异常,细胞无限增殖,从而导致癌症的产生。
癌症肿瘤中的癌细胞常常表现出不同的分化状态,有的分化良好,有的分化差,这也决定了该癌症的侵袭性和预后。
三. 癌症转移的生物学特征癌症的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进入到多个器官和组织中进行扩散和生长。
癌症的转移过程涉及到癌细胞形态和分化状态的改变,基因变异和转录本的异质性,蛋白质的变化和代谢紊乱。
实验表明,癌症细胞中某些蛋白质突变和异常表达是促进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如动态蛋白、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分子。
四. 癌症转移的机制目前,关于癌症转移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已经确定的是,癌细胞的转移和身体的免疫系统、附近细胞间信号传导、血管生成、细胞移动及肿瘤微环境等多个因素有关。
此外,一些结束性蛋白和内质网压力等细胞信号通路也参与了癌症转移的过程。
通过对上述多个因素和信号通路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探索癌症转移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治疗癌症的相关研究。
癌症扩散的4条途径
![癌症扩散的4条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57d671f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4.png)
医诊通肿瘤癌细胞是如何转移的1.血液循环播散癌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脱落,进入周围的血管中,然后跟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到身体组织和器官。
特别是血液供应丰富的器官最易被转移,如肝脏、肺部、大脑和骨骼等。
2.淋巴转移身体中有很多淋巴组织和淋巴管,前者是免疫系统,能帮助消灭癌细胞。
但癌细胞非常狡猾,会通过某些途径逃避免疫细胞,甚至会利用免疫细胞来帮助转移。
癌细胞可通过淋巴管道转移到附近淋巴结,最常见的是乳腺癌会向腋窝、锁骨下和锁骨上淋巴转移。
3.直接侵犯随着癌细胞生长,可侵犯周围器官和组织。
就拿直肠癌来说,周围的膀胱、肌肤、肛提肌和尿道都有可能会被侵犯,还有阴道、子宫以及前列腺也易被侵犯。
4.种植转移癌细胞不断发展,会脱落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举例说明胃癌,癌细胞脱落后会种植在腹腔的任何部位,如肠系膜表面、小肠、腹膜或大网膜,也有可能种植在卵巢。
癌症扩散有哪些症状1.身体消瘦随着癌细胞的增长,会不断消耗体内营养物质,从而导致体重不明原因下降、身体消瘦、严重贫血和没有任何食欲。
到了中年,当出现不明原因消瘦和体重下降时需及时就医。
2.莫名其妙的发热癌细胞生长速度快,当得不到营养供应时会坏死,坏死组织被吸收后导致低热。
另外癌细胞也会释放炎症介质,同样导致发热,一般低温在38℃以下。
若持续性低热且找不出原因,需考虑癌症转移。
3.摸到没有疼痛的肿块身体中有很多浅表淋巴结,若在锁骨上、腹股沟和脖子上有质地坚硬的肿物,并且没有疼痛、肿物的活动性差,说明癌细胞出现淋巴结转移或已经是淋巴癌了。
4.特殊的症状细胞会转移到不同的器官,使得患者有不同的症状。
若转移到大脑,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喷射样呕吐、运动和感觉障碍。
转移到肝脏可引起肝脾肿大、腹痛、转氨酶升高和黄疸,转移到脊柱和骨骼可引起剧烈疼痛以及病理性骨折。
【摘要】癌细胞之所以能进行转移,可能是唤醒了身体中沉睡很久的负责胚胎早期形态发育的基因。
它非常的“贪婪”,会跑到可能达到的任何地方。
宫颈癌的转移扩散
![宫颈癌的转移扩散](https://img.taocdn.com/s3/m/1ae3d013227916888486d740.png)
宫颈癌的主要扩散途径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少数经血循环转移。
一.直接蔓延。
是最常见的扩展形式。
癌瘤可直接蔓延或循淋巴管浸润而侵犯邻近的组织和器官。
(一)向外向下浸润至阴道穹窿及阴道壁。
因前穹窿较浅,故前阴道壁常常较后壁受侵为早。
有时阴道壁的浸润呈间隔状,癌细胞可沿阴道粘膜下的淋巴组织播散,在离宫颈较远处出现孤立的转移灶。
(二)癌瘤向两侧蔓延至宫旁和盆壁组织。
由于宫旁组织疏松,淋巴管极丰富,癌瘤一旦穿破宫颈肌膜,即可沿宫旁迅速扩散,累及主韧带、骶韧带,甚至盆壁组织。
当输尿管受到浸润或压迫造成梗阻时,可引起肾盂输尿管积水。
(三)癌瘤自颈管内向上侵犯可蔓延至宫体。
颈管型发生的机会较多。
(四)邻近器官的侵犯。
晚期宫颈癌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及直肠。
由于膀胱与宫颈较直肠与宫颈的关系更加密切,往往先穿过阴道前壁侵犯膀胱,再向后穿破阴道直肠隔,累及直肠。
但侵犯直肠较少见。
二.淋巴转移。
是宫颈癌最重要的转移途径,一般是沿宫颈旁淋巴管先转移至闭孔、髂内及髂外等区域淋巴结,而后再转移至髂总、骶前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晚期宫颈癌患者可远处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或深浅腹股沟淋巴结。
如何预防癌症复发或转移
![如何预防癌症复发或转移](https://img.taocdn.com/s3/m/54a1869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6.png)
新农村2023.4很多人谈“癌”色变,因为大部分癌症很难治愈,即使切除了身体里的病灶,可能还会再次出现癌细胞复发、转移或者扩散的问题。
为了防患于未然,患者应了解癌症复发转移的相关知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提高个人生存率,避免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1.了解癌症的转移国外某著名医学杂志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认为癌细胞的转移速度很快,只需要3秒钟的时间就能够通过血液的流动转移到身体里的其他部位。
而我们大家平时常说的“癌症转移”,指的就是癌细胞从最开始出现的部位通过血液连接或者其他途径扩散到身体里的其他地方。
癌症转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发现时间、癌症种类、治疗状态等。
对于一些恶性程度较高、治疗时间较晚的癌症,出现转移的可能性相对于其他而言会更大、治疗难度会更高。
2.癌症出现复发或转移的主要原因(1)身体素质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有些人的体质比较弱,即使经过手术已经把身体里的病灶切除了,由于免疫力低下,仍有可能会出现复发、转移。
(2)治疗情况治疗的时候不太规范,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甚至放弃治疗,或者在手术之后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这些情况都容易使癌症复发或转移。
(3)生活习惯患者在手术之后,以为疾病已经得到治如何预防癌症复发或转移■边际41新农村2023.4愈便放飞自我,依旧保持着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最后导致癌症复发和转移。
3.癌症复发或转移时,身体可能会出现的几种异常情况当癌症复发或转移及扩散时,身体通常会出现一些征兆,由于癌症种类、个人体质等不同,征兆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患者身体如果出现以下这几种异常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
(1)淋巴结肿大无论哪种类型的癌症复发,都可能会出现局部或全身多个淋巴结的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触摸时会感觉比较硬。
患者如果发现这些肿大的淋巴结应提高警惕,及早到医院复查。
(2)莫名发热癌细胞的生长速度较快,如果癌细胞出现了坏死的现象,其坏死的组织部分就会释放出一些致热因子,导致患者出现持续发烧的症状。
癌症扩散转移有3种这种是可以治愈的看看你属于吗
![癌症扩散转移有3种这种是可以治愈的看看你属于吗](https://img.taocdn.com/s3/m/3985982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0.png)
癌症扩散转移有3种这种是可以治愈的看看你属于吗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转移和扩散是导致癌症晚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令人鼓舞的是,有些癌症扩散转移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
本文将探讨三种可以治愈的癌症扩散转移类型,以便让读者了解自身所属类型,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第一种癌症扩散转移类型是局部转移。
局部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扩散至相邻组织或器官的过程。
当癌症在早期被诊断并且扩散仍然较为有限时,治愈的可能性较高。
这时,手术切除原发肿瘤以及扩散病灶的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能够彻底清除癌细胞,高效控制癌症的转移和扩散,从而实现治愈的目标。
许多早期癌症患者就是通过手术治疗成功战胜了癌症的侵袭。
第二种癌症扩散转移类型是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的过程。
当癌症转移到淋巴结时,治愈的可能性取决于癌细胞在淋巴结部位的数量和位置。
如果只有少量的癌细胞侵入淋巴结,那么手术切除患有癌细胞的淋巴结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此外,放疗和化疗等辅助治疗方法也可以被用作治疗淋巴结转移的手段。
通过综合运用不同治疗方法,淋巴结转移癌症的治愈率有了显著提高。
第三种癌症扩散转移类型是远处转移。
远处转移是指癌细胞进一步扩散至身体远处组织或器官的过程。
远处转移癌症往往意味着疾病已经进展到晚期,并且治愈的机会相对较低。
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些特定类型的癌症在早期远处转移阶段仍然是可治愈的。
例如,乳腺癌在首次转移至骨骼时,通过针对性的放疗和化疗方案,治愈的机会较大。
因此,根据癌症的类型、转移部位和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远处转移癌症的治愈关键。
总结起来,癌症扩散转移的治愈与癌症的类型、转移部位和个体情况密切相关。
在早期的局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阶段,通过手术切除及辅助治疗的综合应用,治愈的机会较高。
而对于远处转移癌症,虽然治愈的机会较低,但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仍然能够为患者带来一线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姓名:陈睿专业:09级营养学学号:200922113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人1010万人,死亡620万人,现患癌症病例2240万。
过去的10年间,全球癌症发病率增长了22%。
无论从发病(120万)还是死亡(110万)来看,肺癌均为全球最主要的癌症,以死亡排序以下为胃癌、肝癌及结直肠癌。
全球癌症仍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预测,2020年全球总人口将达80亿,癌症新发病例将达2000万,120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而造成癌症难治的一大原因就是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癌细胞的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其他途经被带到它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成为转移,所形成的肿瘤成为转移瘤或转移癌。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为什么癌细胞会转移呢?这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引起的。
癌细胞有八大主要特征,其中无限增殖,接触抑制现象丧失,癌细胞间粘着性减弱这三大特征是造成癌细胞易转移的主要原因。
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成为“不死”的永生细胞。
正常细胞都具有一定的最高分裂次数,如人的细胞一生只能分裂50~60次。
然而癌细胞却失去了最高分裂次数。
正常细胞生长相互接触后,其运动和分裂活动都要停顿下来。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则表现为细胞贴壁生长汇合成单层后即停止生长。
癌细胞则不同,其分裂和增殖并不因细胞相互接触而终止,在体外培养时细胞可堆累成立体细胞群,故癌细胞接触对癌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
癌细胞与其同源正常组织相比,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故癌细胞在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
在正常细胞外被中的纤粘连蛋白是一种细胞外粘着糖蛋白,它增强了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粘着。
癌细胞的纤连粘蛋白显著减少或缺失,钙粘蛋白合成发生障碍,从而破坏了细胞与基质之间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着,因此癌细胞具有易于侵润组织和转移的属性。
一般来说,癌细胞进行转移会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侵犯,这个阶段中癌上皮细胞会松开癌细胞之间的连接,使得癌细胞“重获自由”而能移动到其他地方去。
第二个阶段称为内渗,癌细胞穿过血管或淋巴管的内皮进入循环系统。
第三阶段称为外渗,在这个阶段当中,经过循环系统之旅洗礼的幸存者,会穿过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到达其他的组织。
最后的阶段就是这些癌细胞的新大陆移民,在其他组织当中繁衍茁壮形成转移的恶性肿瘤。
癌细胞之所以能进行转移,可能是因为唤醒身体中沉睡已久,负责胚胎早期型态发育的基因,从而启动相关的程序,因此获得转移的可怕能力。
未来在临床上也许能开发药物以抑制Twist这类基因的表现,避免肿瘤转移;又或者可以藉由筛检这些基因,早期发现肿瘤未来的走向,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也许以后癌症不再是那么令人可怕的洪水猛兽,而会变成另一种慢性病也不一定。
常见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道转移、血管转移,种植性转移等。
一旦癌细胞侵入淋巴管,可以脱落形成栓子,或在管内增殖、形成连续性肿物,但多数是通过淋巴管进入区域淋巴结而形成淋巴结内转移。
一般淋巴结转移出现的时间越早,其范围可能也越广泛。
当含有癌细胞的淋巴液进入血液后(沿胸导管),或癌细胞直接侵入小血管,就可能发生血行转移。
进入血液中的癌细胞以单个细胞或由纤维素连成一团的形式在血流中移动。
一般进入血循环中的癌细胞不能存活,但当它们在运行过程中得到停留的机会,则会侵出管壁并进入血管周围的间质,生长成转移灶。
抗凝剂和化学治疗有可能减少肿瘤的转移,而挤压、局部操作则可能增加转移的机会。
机体不同的组织对转移有不同的亲和性,肝、肺、骨髓、脑及肾上腺为常见的转移部位,而脾、肌肉等则很少出现转移。
一般血行转移多在病情的后期发生,但肺癌、乳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及甲状腺癌等早期即可有血行转移。
常见的肿瘤转移部位是肺、肝、骨、脑等。
转移癌并不一定是癌症的晚期,某些癌症的早期也可发生转移。
癌转移步骤①原发肿瘤的生长和增大;②侵袭周围组织并穿入淋巴管和血管;③淋巴管和血管内瘤栓形成并随淋巴液、血液而运行;④在远处器官的淋巴管或血管壁处停留;⑤穿出停留处的淋巴管和血管壁并侵袭周围组织;⑥癌细胞在此增殖、生长,转移灶形成。
转移的方式:1、淋巴转移:淋巴转移一般最早,因此进行肿瘤切除时,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放疗除了照射原发肿瘤病灶外,还要照射周围淋巴结。
淋巴系统遍布周身,是癌细胞转移的理想及首选通道。
淋巴转移往往由近及远,如乳腺癌首先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之后转移到锁骨上、下淋巴结,甚至对侧腋窝淋巴结。
2、血行转移;直接侵入血管或经淋巴管进入血管的癌细胞,会随血流到达其他部位如肺、脑、肝和骨等,这就是血行转移。
胃肠道癌常转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肾癌、骨肉瘤等常转移到肺,肺癌易转移至脑,前列腺癌易转移到骨。
化疗就是为了避免癌细胞通过血行转移,而用药“沿途”消灭癌细胞。
3、种植转移:还有一种转移比较少,就是种植转移。
癌细胞如果从肿瘤表面脱落,“掉”在胸腔、腹腔和脑脊髓腔等处,就会“生根发芽”。
发生地一般在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肠膀胱窝、颅底等处。
研究癌症转移条件的癌症研究人员发现,最关健的条件之一就是新血管网的形成。
形成新血管的过程称为血管生成。
肿瘤血管生成是指分芽增殖的血管网渗入生成的地方,为癌细胞提供养分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实际上,肿瘤血管生成是在伴随细胞向周围正常组织释放信号分子时就已开始。
癌化细胞的这种信号活动刺激了宿主组织的某些基因,以致它们反过来产生相应的蛋白质以促进新血管瘤的生长。
所幸的是舞茸β-葡聚糖能够通过刺激肿瘤坏死因子阻断这一过程。
体内试验可见,舞茸地复仙可影响新血管的生成,体外试验可见提高人类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游动能力。
舞茸地复仙也可显著增加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
而且,激活的腹膜巨噬细胞增加VEGF和TNF-а的数量。
“这一结果提示,地复仙的抗癌性能不仅和免疫活性细胞激活有关,而且也可能与肿瘤新血管生成诱导的抑制作用有关。
”癌细胞的扩散:科学家指出,癌症细胞在转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要经过数十次变异,然后要克服细胞间粘附作用脱离出来,并改变形状穿过致密的结缔组织。
成功逃逸后,癌症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血液,在那里它还可能遭到白细胞的攻击。
接下来癌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一个新器官(现被称为“微转移”)。
在这里,癌细胞面临着并不友好的环境(称作“微环境”),有些细胞当即死亡,有些分裂数次后死亡,还有一些保持休眠状态,存活率仅为数亿分之一。
存活下来的癌细胞能够再生和定植,成为化验中可发现的“肉眼可见转移”。
随着转移的发展,它挤走了正常的细胞,破坏了器官的功能,最后足以致命。
癌细胞扩散的主要原因:癌是"横行无法的",常很不安分,迅速扩散转移到其它脏器中去,一秉性与癌的生长方式及癌细胞的特性有关。
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癌细胞繁殖速度快,由于数量急剧地增加,原有的空间容纳不下那么多细胞,肿瘤边缘的细胞就被"挤"进周围的组织。
二是由于癌细胞表面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的特殊性,使癌细胞间的粘着力低,连接松散,容易与癌块脱离,为扩散创造了条件。
三是癌细胞分泌特殊物质,溶解及破坏周围组织,为扩散转移开辟了道路。
四是癌细胞含有能促使血栓形成的特殊物质,使癌细胞进入血管后得以附着在血管壁或其它部位并继续生长,为血行转移奠定基础。
除以上原因之处,可能还存在一些尚未被人们认识了解的因素,这些因素是相辅相承产生作用的。
一般说来,癌细胞分化差的,发生转移早,转移范围广,恶性程度也高;分化好的,恶性程度就较低。
患同一种癌的不同病人,为什么转称情况也有不同呢?这与病期早晚及病人的身体情况有关。
当癌处于早期阶段时,扩散扩散的机会就少,如能在转移扩散前进行根治就排除了发生转移的可能性。
到晚期才进行治疗,就会形成硝烟四起,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
另外,身体状况良好,对癌抵抗力强的人,发生转移就可能晚些,转移范围也有局限性。
当身体状况变差,抵抗力下降时,病情就会急剧恶化,癌细胞就会象堤坝决口那样,势不可挡地蔓延开来。
转移癌之所以不同于原发癌,是因为它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连续动态过程。
转移癌细胞具有更活跃的运动性和更强大的耐药性,特别是具备丰富的新生血管而增殖速度极大加快,而且对宿方免疫功能有更大的抗拒性。
治疗转移癌,应该是多靶点、多导向的复合结构药物。
脱落的癌细胞可粘附于其他组织,形成种植性癌结节。
了解了癌症的转移方式,症结所在就很明白了。
手术虽然冠以各种“根治术”的名称,但终归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方法,也就是说虽然切除了原发癌块和周围的淋巴结,但癌细胞可以在手术前(甚至更早)、手术中、手术后转移。
所以,手术切除了癌瘤,并非万事大吉。
目前对癌症的治疗,仍然普遍采用手术、化疗、放疗以及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方法。
手术和放疗具有区域性治疗的性质,化疗则属全身性治疗,对转移的癌细胞,进入血液、淋巴液的癌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因此,接受了各种根治性手术的病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放疗、化疗、定期体检,重点检查手术切除部位、肝脏、双肺、头颅、骨骼等,尽早发现转移病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