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壮汉双语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汉语文的途径与策略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双语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特别是在壮族地区,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壮汉双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双语水平,已成为当地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展开探讨,探究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促进壮族地区双语教育的蓬勃发展。
一、小学壮汉双语教学的现状目前,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教材资源匮乏,很多学校缺乏适合壮族学生学习的双语教材,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师资力量薄弱,壮族地区的双语教师数量不足,而且教学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学生的双语教学需求。
教学模式单一,常采用传统的单一语言教学模式,缺乏对壮汉双语教学特点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应用。
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有其特殊的教学特点。
壮族学生的母语环境浓厚,小学生的壮语基础较好,这为双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应重视对汉语的教学,因为汉语是国家通用语言,也是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必备工具。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即在壮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环境中都能自如地进行交流和表达。
1. 构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为了促进小学壮汉双语教学的发展,应先构建完善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包括双语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等方面。
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壮汉双语教学课程的研发力度,出版一批适合小学壮族学生学习的双语教材,同时制定相关的双语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为双语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2. 培养双语教师队伍在小学壮汉双语教学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需要加大对壮汉双语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双语教学研修班,提升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外籍双语教师的引进,积极引入具有双语教学经验和水平的外籍教师,促进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发展。
3. 创新双语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要推崇多元化的双语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课堂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语言能力培养。
在中国的小学英语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能获得英语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特点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综合性: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将中文课程和英文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不同科目中都能接触到英语,从而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英语教学也会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使得学生能够在多个学科中应用英语。
2. 交互性: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学生之间也会展开更多的互动,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
3. 文化多元性: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将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相结合,不仅仅是语言学习,更是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学生能够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二、优势1.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将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进行学习和交流,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习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
3. 促进学科融合教学: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运用到不同的学科中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挑战尽管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有着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师资力量不足: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但目前双语教育的师资力量依然存在一定的短缺。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壮族是一个重要的民族群体。
学校作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对于壮族学生学习壮语和汉语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着单一性、片面性和局限性,阻碍了壮族学生语言文化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发展,探索适合壮族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需要深入研究并总结经验。
本文旨在对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并从教学模式概述、特点、教学策略、效果评价和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探讨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意义和未来展望。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可以为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促进壮族学生语言文化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一步探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从而为推广和优化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和启示探讨,深入挖掘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为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最终旨在探讨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意义及未来展望,为我国小学双语教育的发展和提升贡献思路和建议。
2. 正文2.1 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概述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将壮语和汉语作为教学语言,在小学阶段进行双语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生的语言双修,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通过双语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母语和汉语,还可以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增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在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教师可以结合壮语和汉语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如图片、游戏、歌曲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师还需要注重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时期,因此,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感。
本文将探讨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实践方法。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将汉语和英语相结合,同时使用双语进行教学。
与单一语言教学相比,双语教学有以下优势:1. 提高学习效果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并快速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
通过在汉语和英语之间进行对比,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音、语法等语言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增强语言能力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双语环境下学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学生可以在听、说、读、写中不断加强对英语的掌握,从而使英语成为他们的自然语言。
3. 提高全球视野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渐适应全球化的教育环境,使他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思维方式。
通过双语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跨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和合作。
1. 教师要灵活运用双语教学法双语教学法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轮流使用,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进行灵活运用。
教师可以在汉语和英语之间切换,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 创设真实语境在双语教学中,创设真实语境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利用真实的场景和情境,让学生在辞境中感知语言的美丽和灵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感。
3. 加强拓展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拓展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优秀资源和学习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英语文化及艺术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4. 强化评价反馈机制在双语教育中,评价反馈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进步,进行个性化教育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在语言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教师在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双语教学法,创设真实语境,加强拓展学习,并强化评价反馈机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和发展。
壮族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壮汉双语教育策略初探
壮族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壮汉双语教育策略初探摘要:壮族传统文化趁入融入壮汉双语教育已成为壮汉双语教育常用的组织方法之一,但是有不少教师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缺少这方面技巧,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本文首先分析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壮汉双语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培养提升儿童道德、审美、文化及思想素质;有利于培养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找出当前壮族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壮汉双语教育的薄弱环节。
在此基础上,提出壮族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壮汉双语教育的具体途径:转变教学观念,强化传统教育意识;创新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
关键词: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壮汉双语教育壮汉双语教育就是以壮语为主要载体来促进汉语学习的教育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较好传承和发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
壮族传统文化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壮汉双语教育教学的“戏骨子”。
作为壮汉双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壮族传统文化这个大素材,使传统文化的教学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以下是我县在壮汉双语教育工作中对当地壮族传统文化融入壮汉双语教育教学的做法和探索,简浅作个阐述,与同行商榷。
一、融入的意义壮族传统文化是壮族人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当代价值的物质产物与精神产物,大体上分为壮族物质文化、壮族精神文化与壮族制度文化。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造就的关键时期,而壮汉双语教育的教育题材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教师须运用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来熏陶和引导学生,塑造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成为品德高尚的未来建设者。
运用壮族传统文化具体有以下几个益处:1.有利于培养提升儿童道德、审美、文化及思想素质小学时期,儿童文化积累以及思想意识正处在重要时期。
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壮汉双语教育中,可以促使儿童审美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进行提高。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重视,双语教育模式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将双语教育引入小学教育,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以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为例,探究小学双语教育的实施方式和效果。
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广西某小学探索的一种双语教育模式。
该校位于壮族自治区,学校大部分学生为壮族儿童。
为了保护和传承壮族文化,学校决定在小学阶段引入壮汉双语教育,使学生既能学好汉语,又能掌握壮语。
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
学校采取了双语教学的方式,即在课堂上同时使用汉语和壮语进行教学。
在语文课上,老师会用汉语教学教材内容,然后用壮语解释重要的知识点或生词。
这样的双语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又能加强学生对壮语的学习和掌握。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交流能力。
在课堂中,学生被鼓励使用壮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老师也会组织一些双语对话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实践和运用壮语。
学校还组建了壮语角,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用壮语与同学交流。
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如何呢?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壮语的兴趣。
通过在课堂上使用壮语进行教学,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壮语的魅力和实用性,从而对壮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该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在课堂上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壮语,并且可以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提高壮语的水平。
该模式对壮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熟悉壮族文化,激发了学生对壮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双语教学需要有足够的师资支持。
学校需要拥有能够流利使用壮语和汉语的教师团队,才能够有效地实施双语教学。
学校需要调整教学资源,提供足够的壮语教学材料和资源,以满足学生学习壮语的需求。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双语教育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小学是孩子们入门学习的阶段,培养孩子双语能力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小学阶段使用壮汉语和汉语交替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强化儿童的汉语学习能力,又能让他们学习方言,拓宽线上。
在双语课堂教学模式中,壮汉语和汉语是并行教学的。
教师会使用壮汉语进行授课,让学生了解和使用壮汉语。
教师也会使用汉语进行授课,让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
这样,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能够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双语能力。
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掌握双语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双语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教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使用图片、游戏、故事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自我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试、作业评分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对于小学壮儿童的语言发展和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儿童全面发展双语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发展。
双语教学模式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建立一个和谐的多民族社会。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壮族的双语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目前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为了保护和发展壮族语言文化,培养有壮语交流能力的学生,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模式应运而生。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壮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掌握汉语和壮语这两种语言的基本交流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需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
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呈现课堂内容。
通过观看图像、听取音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壮族文化和语言,增加学习的乐趣。
教师应注重口语训练,鼓励学生用壮语进行实际对话,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可以设计一些情景交际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壮语和汉语进行对话。
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壮语,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壮族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壮族的日常生活和传统习俗。
可以组织学生学唱壮族民歌、学跳壮族舞蹈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壮族文化,增加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语言讨论,让他们一起合作完成一个课题。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共同进步。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学习和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加强,双语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双语教育是指在学校教学中同时采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因地制宜地发展出了多种形式。
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中,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双语教学形式。
本文将对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分析其特点、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在小学教育中,同时使用汉语和壮语进行教学。
壮语是壮族的语言,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之一。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的双向使用:在壮汉双语课堂中,壮语和汉语都是教学语言,学生不仅要学会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还要学会使用壮语进行交流。
这种双向使用的语言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
2. 文化的传承:在壮汉双语课堂中,除了语言的教学,还会向学生传授壮族的文化知识、习俗和风情。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3. 促进跨文化交流: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并且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有着许多优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语言素养:通过双语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提高语言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 丰富学习内容:在壮汉双语课堂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汉语知识,还可以学到壮语知识,丰富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增进文化认同:通过壮语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壮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壮族文化。
1. 学习压力大:双语教学需要学生同时掌握两种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学习的压力。
2. 教学资源匮乏:壮语教学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需要更多的开发壮语教学资源。
3. 教学管理难度大:双语教学需要管理两种语言的教学进程,增加了教师的教学管理难度。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壮语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问题;有效性壮汉双语教学是指在小学教学中,将汉语和壮语作为教学语言,同时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双语融合:在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汉语和壮语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能接触到壮语,并提高壮语的运用能力。
2. 多种教学手段: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游戏、故事、歌曲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促进他们对壮语的学习和掌握。
3. 综合性教学: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 具有地域特色: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与当地的壮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相结合,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熟悉壮族的语言和文化。
尽管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 教学资源匮乏:小学壮汉双语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具、多媒体教学等,但目前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教师能力不足:小学壮汉双语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汉语和壮语基础,同时还需要教师具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掌握能力。
目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这给双语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小学壮汉双语教学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但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
4.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于学习壮语的学生来说,壮汉双语课堂教学对他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他们需要在学习中克服困难,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浅谈双语班学生学习汉语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双语班学生学习汉语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人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百科之母”。
对于双语班的学生来说,汉语更是学生的重要基础,因为没有良好的识字、理解等能力是不会学好其它学科的。
因此,学好汉语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提高双语班学生的汉语水平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会有好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感性材料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认真体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经历,并进行时常提醒,努力使他们养成好习惯,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情感积累的目的。
为了激发他们的积累兴趣,我总是将我眼中、心中世界的风采或优美的文章片段告诉了学生。
一次在教学生们写关于秋景的作文之前,我告诉他们“秋天到了,天也变的格外的晴朗。
早上的太阳也显得格外的明亮。
空气清新、树香、花香飘溢其中,令人神清气爽。
”他们充满了惊叹的神情告诉我机会来了。
于是,我借此机会引导他们去细心观察自己的生活、自己周围的人、观察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家乡,去寻找自己眼中世界的风采,去体验自己独特的感受。
我班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维吾尔族子弟,他们勤奋、朴实,有的孩子已经可以帮助父母亲做一些简单的农活了。
他们对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能够体会到一年四季的显著变化。
当孩子们用探索的眼睛去寻觅生活的光彩之后,惊奇地告诉我:“原来土壤也分四季:春天,在春雨的滋润下焕发生机;夏天,在暴雨和骄阳的洗礼下会热情似火;秋天,在萧萧秋风、凄凄秋雨拂拭下,凄伤满眼;冬天,朔朔寒风、纷纷白雪使大地坚如磐石。
”“小草也会生气。
它会反击那些伤害它的人。
”……每次我都会先肯定了他们的发现,再并鼓励他们继续观察、发现,去寻找自己眼中的另类世界。
只有善于观察的人才能说出自然的细微的变化。
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我觉得学生之间的讲故事比赛,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学生获得的故事材料却离不开对汉语故事的阅读。
所以,我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时间和机会多读各类文学作品。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随着中国与越南关系的不断加强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越南裔华人子女进入中国的小学进行学习。
这些小学生因为父母的移民或工作原因,来到中国生活和学习,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获得中国的文化和语言知识。
为了更好地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在教学中引入双语教学模式,将汉语和越南语相结合,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本文就将对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一、双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汉语和越南语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考虑学生的语言特点由于学生的母语不同,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考虑学生的语言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母语环境下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2. 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双语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在学生母语和新学习的语言之间进行转换,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减少学习的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3. 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新的语言知识,还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在实施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因此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制定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汉语和越南语知识。
2. 选择合适的教材在进行双语教学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保证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3.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三、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优势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 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双语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汉语和越南语知识,提高语言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壮汉双语教学模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壮族是中国十大少数民族之一,壮语是中国壮族自治区的民族语言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探究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和问题,对于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单一语言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和尝试,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语言视野,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学习壮语和汉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语言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壮族族文化,促进民族语言的发展和传播。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面临着同化和消失的风险,而通过开展壮汉双语教学,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壮族语言文化,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研究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教育应该注重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语言文化,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能力。
探究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效果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究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分析其特点和教学效果,全面了解该教学模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本研究,旨在揭示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为小学双语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借鉴经验,促进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在小学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摘要】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旨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壮汉双语。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探讨了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特点、实践探索、效果评价和优化策略。
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总结,揭示了其在提高学生双语能力和促进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研究还提出了一些启示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进和推广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特点,实践探索,效果评价,优化策略,启示,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壮汉双语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和壮族是主要的民族群体,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尤为频繁。
探索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以人为本、多元化发展,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及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研究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也可以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深入研究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的建立为本研究的深入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撑。
1.2 研究意义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小学生掌握壮汉双语的能力对于国际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掌握多种语言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国的小学接受教育。
为了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效果。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小学教学中,以汉语为主要语言进行教学,同时融入壮语教学元素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模式旨在使壮族学生在接受中文教育的能够继续使用和发展自己的母语。
通过这种双语教学模式,壮族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中文教育系统,并保持壮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承。
在实施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由于壮族学生的语言背景和文化差异较大,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教授的知识。
第二,教学方法要多样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活动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需要。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要具备双语教学能力。
在小学壮汉双语课堂中,教师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人。
教师需要具备双语教学能力,能够使用汉语和壮语进行教学。
教师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习惯。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化意识方面。
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学生能够继续使用和发展壮语,增强了对壮族语言和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还有助于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国家的民族团结。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满足壮族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促进壮语言文化的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灵活调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化意识的提升。
通过这种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各族群众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1. 引言1.1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在当今社会,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探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日益增强,人们对多语言教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对于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探究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将从必要性、特点、具体实施方式、效果以及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全面了解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下,探讨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因此,深入研究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探讨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探讨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是为了深入了解如何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壮族文化和传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
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还可以促进壮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探讨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对于推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分析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1. 多元文化教学: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注重融合多元文化元素,既传承壮族文化,又融入汉族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浅谈壮汉双语教学对学习汉语文的促进作用
浅谈壮汉双语教学对学习汉语文的促进作用摘要】壮文对于我们壮乡的孩子来说,确实有它的优势。
在小学汉语文教学中,我经常把壮语引到语文课堂上来,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汉语文教学中,利用壮文可以帮助学生识记字词,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教学生初写作文时,壮文在学生表述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讲读课文时,对一些费解的词义,难想象的场景,利用壮文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学生听课的兴趣;教学中,适当利用一些壮语的幽默力量,不仅能让老师激动的内心平静下来,而且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调节学生情趣,学习效果更好。
【关键词】壮汉双语教学;学习汉语文;以壮促汉;提高识字能力;激发作文兴趣;活跃气氛;调节情趣;提高学习效果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31-01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人口近2000万。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广西境内使用壮语的人数超过1800万人。
壮族的学生历来都习惯于用母语进行思维,在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上往往要经过‘转译’等加于理解。
我是壮族人,我的母语是壮文,从一出生听到的就是壮话,我上小学时教我的老师在课堂上大多是用壮话来讲解。
中师毕业后,我在家乡的壮汉双语教学点任教。
在二十多年的小学教学中,我发现壮文对于我们壮乡的孩子学习汉语文来说,的确有它的优势。
在汉语文教学中,我经常把壮语引到汉语文课堂上来,进行壮汉双语教学,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汉语文教学中,利用壮文可以帮助学生识记字词,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在汉字中,有许多同音字,给学生识记汉字带来混淆。
教学时,对于一些容易写错的同音字,我经常提醒和启发学生用壮语的对应意思来识记字词,辩记字形,他们很快就掌握了。
比如“实事求是”这个词中,“事”和“是”的普通话读音都是“shì”,学生经常因读音相同而互用、误写这两个字,写错成“实是求事”,后来我灵机一动,“事”和“是”的壮文读音根本不一样,“事”的壮语读“saeh”,“是”的壮语读“dwg”,“实事求是”这个词的壮语应读作“saed saeh gouzdwg ”,而不是“saeddwg gouzsaeh (实是求事)”,在写这个词时,我叫经常写错这个词的学生先在心里用壮语默读一下再写,这样,学生自然就不再混淆了。
壮汉双语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汉语文的有效策略探究
壮汉双语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汉语文的有效策略探究摘要:本文探讨壮汉双语教学时如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汉语进行学习。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就要提到传统的语言学习方式,传统的语言学习方式讲究单词的背诵与读写的练习。
这是因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常常需要以第一语言作为辅助,背诵成了学习第二语言的主要方式。
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兴趣与习惯往往是最好的老师。
壮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将汉语的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
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学生如何避免壮语的干扰;教师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辅助汉语教学;如何用汉族文化熏陶学生。
关键词:壮汉双语教学;母语干扰;民族文化;有效策略引言:中国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高兴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一些现象,就拿农村的壮族孩子来说,很多壮族的孩子不会说壮语,却对掌握汉语非常的熟练。
他们运用汉语的能力远远超过以前壮族同龄的孩子。
上课时老师基本上不用再用母语来解释汉语,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壮族人民认为,没有必要再学习壮族的语言了。
用壮语辅助教授语言的老师日益老龄化,且教学的方法始终如一,没有任何改革。
就现实而言,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它的存在的价值。
偏激者甚至认为壮语的学习阻碍了学生的进步,不仅对于学习没有什么帮助,反而还增加了学生和老师的负担。
如何更好地结合壮语与汉语的学习,使两者相互促进,需要我们重新探讨,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壮语与汉语两者相互之间的关系,找到两者相辅相成的方法与策略,使学习语言的壮族学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得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汉语言。
一、改变死板的教育方式,让语文变得充满趣味从某种方面来说,一个学习者在学习中充满积极性往往对于学习者在该学科取得好的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教授双语的学校都是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语言教育用的是国家统一的语言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壮汉双语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汉语文的途径与策略
摘要】本文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从壮汉互用,激发学生学习汉
语文的兴趣;壮汉互读,以读代讲,促进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字;壮汉结合,营造
学习汉语文的氛围;壮汉语法对译,掌握规律,提高学生汉语思维能力;巧用农
村材料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五方面,谈谈壮汉双语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汉语
文的一些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途径与策略;壮汉互用;壮汉互读;营造学习氛围;语法对译;主动
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62-01
我校是壮文实验学校,学生大多来源于农村,虽然现在要求交流要用普通话,但平时生
活中学生与学生交流还会用壮语,有的学生跟老师交流也爱用壮语,因此学生对学习汉语文
来说有一定困难。
为了培养学生学汉语文的兴趣,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达到预期的学
习效果。
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学习汉语文的一些途径与策略:
一、壮汉互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
赖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激发学生求知欲。
壮语贴近壮族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爱说,会说,说心里想说的。
我这样利用这个优势带动学生学习汉文,以壮促汉:上
汉文课,可以让学生用壮文的声、韵、调给汉语注音,以解决读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用壮
文给汉语的词语、句子注释意义,帮助汉语理解。
这样,学生学习时无所顾虑,就促进学生
愿学、乐学,课堂会增添许多乐趣。
二、壮汉互读,以读代讲,促进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是壮汉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根据学生掌握壮文基础知
识状况,我决定用“壮汉互读”的方式来突破双语课的难点,因为壮族学生只要会读壮课文就
意味着理解了词语、句子的意思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壮汉双语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用壮语
读有关句子、段落,再用汉语读相应的句子、段落。
我常用的读法有:指名读、同桌互相听读、小组与小组互读等。
这样一壮一汉的朗读,不仅为朗读有听者,而且学生读的兴趣会更
浓了,听者还可以帮助读者纠正字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个人展示或小组朗读不是读完
就了事,而是由别的同学做点评;在男生和女生比赛朗读后,先由对方评价,再由老师总评。
在教学中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壮汉互读的形式朗读,把课文读通、读透了,耳闻目睹,学生自
然而然,对汉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就更容易了。
三、壮汉结合,营造学习汉语文的氛围
无论学哪一门课程,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壮汉语序和思维形式略有不同,在教学中,
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学习汉语文的氛围,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我一开始上课就先用壮语向学
生问好,再用汉语问好,也要求学生先用壮语向老师问好,再用汉语问好,还有作自我介绍:Gyoengq doengzhag ndei !gou singq Luz(同学们好!我姓卢)等也是用壮语说的。
当有学生
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没心思学习,我会用壮语说:Siengj gvai eix hag, siengj yak cix ninz (想乖就学,想拙就睡),通过这些有趣的壮语俗语,既调动课堂氛围,又达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如学生读书好、回答老师问题较好的,我会经常说:Mwngz caen gvai !(你真聪明!)这句
夸人的壮语,学生听起来很亲切,心理可高兴啦,心理一高兴,学习兴趣就来了。
其次,为
了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生活情境,如:相互打招呼、上学问路、道别、课文中的一些对话等内容,让老师和学生来扮演里面的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
学习,使严肃的课堂变成了宽松、生动、有趣的壮汉口语交际场所。
在上汉语文课时,有的
课文里面的个别词语不容易理解,我引导学生用壮语解释,学生领会很快。
比如在学习《爬
天都峰》一课中,对“鲫鱼”一词的教学,班里学生均不知什么鱼,有的说没有见过,有的说
没有听说过;而当我用壮语说:“鲫鱼”壮语就是“byacaek。
”学生一听恍然大悟了,都纷纷说:“我认识byacek,我认识byacek…...”这就是母语思维的优势,在汉语文课上,适当地用一些壮
语俗语教育学生,用一些壮语讲解汉语意思,促进学生对汉语的理解、掌握,给学生增添了
无穷的乐趣,让他们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学习效果更佳。
四、壮汉语法对译,掌握规律,提高学生汉语思维能力
在壮汉双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充分利用壮文的优势,在教学中浸透
翻译知识内容、重视壮汉对译的训练和语序的对照。
比如:壮语的“Gou bae ranz daxnax gwnhaeux”,汉语则是“我去阿姨家吃饭”。
壮语的“Lij Haij vunz Nanzningz”,汉语则是“李海是南宁人”。
壮汉语序和思维形式略有不同。
如果我们能经常进行壮汉对译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了壮文和汉语文语序的对应规律。
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以母语的思维形式去组织汉语言文字,提高学生汉语思维能力。
五、巧用农村自然教学资源,增强学生主动性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凡是一切能让学生主动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都可以成为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
我们农村学校普遍缺乏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辅助,往往是单靠教师
一张嘴,一支笔进行传统模式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
可以从教具、学具的选材入手,大胆运用我们身边的农村材料,学生熟悉这些材料,就敢于
动手,急于动手。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把学生带入思维的兴趣之门,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中引用当地的农村自然资源,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
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也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丰富与亲切。
如:在教《爬山虎的脚》一课中,我就采来一些“爬山虎”,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叶子是怎么样子的?”以及“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它的脚有什么特点?”后来,学生很快地记住了爬山虎的叶子和爬山
虎的脚的特征。
接着,我让学生在壮文课中分别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叶子和爬山虎的脚的句子。
没到一会儿功夫,学生就找到了答案,描写爬山虎的叶子的句子:Doengh gij mbaw haenx
loeg ndaej yienghhaenx singjsien, yawj hwnjdaeuj gig cwxcaih, lij itheij yiengq laj, bu youq gwnz ciengz baenzhaenx yinz, mbouj miz doxdaeb hwnjdaeuj, hix mbouj louz saek di gehhoengq . (那些叶绿得那样新鲜,看起来非常舒服,叶尖还一起向下,铺在墙上,那样均匀,没有重叠起来,也没有留一点儿缝隙。
)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Gij din bazsanhhuj dwg maj youq gwnz ganj. Gwnz ganj giz maj gaenz mbaw haenx, fanjmienh iet ok roek caet diuz rag sei iq, moix diuz sei iq lumj mumhgaeu sae haexma. (爬山虎的脚是长在茎上,茎上长有叶柄,反面伸出六七条小根丝,每条小丝像蜗牛的触角。
)我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还翻译成汉语文加深理解。
这样,在学汉语文时学生对爬山虎的理解更深刻。
对学习汉语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习汉
文《鸟的天堂》一课时,我让学生先用壮文说说村子里常见的榕树生长特征和如何保护鸟类
的情况,因为是用壮语说,学生畅所欲言,再用汉语言学习课文,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渗透了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学习课文很感兴趣,对课文的内容掌握很快。
总之,探究壮汉双语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汉语文的途径与策略,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在壮汉双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是壮汉双语学
校老师要长期探究的问题。
所以,除了以上这些方法外,我们还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究,
不断思考,不断发现,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寻找更好的途径与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汉
语文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汉语文的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
备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2017年度壮汉双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壮汉双语教
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17ZMJ00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