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差生的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差生的转化
摘要:在差生转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爱动其心、培养意志力和自信心、重用他们、耐心期待等方法,把每一个技校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才。
关键词:技校;差生;转化
一些老师经常抱怨,技校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底子很薄,基础较差,素质低。
他们在学习上落后,纪律上松懈,作风上懒散,思想上不求进步,跟不上集体的步伐。
特别是我们学校在每年后进来的一批学生中,大部分是工亡子女,学习成绩极差,经常违犯纪律,给班级管理与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而我们老师又不能因为他们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
或许我们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
难道这些差生真的无药可救吗?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优秀生,而是具有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差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
从另一方面讲对差生的教育,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前途,关系到整个集体利益乃至对社会影响。
因此作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用融融的师爱影响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我们要用心为这些差生扬起希望的风帆,在广阔的天地间遨游。
这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以爱动其心
“以爱动其心”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重要前提,是作好对差生转化工作的根本,如果我们从感情上对那些差生嫌弃,不管不问,那么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必然是批评多,说服少,责怪多,关心体贴少。
这样会使差生产生戒心,从而加速他们向坏的方面发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多关心、体贴差生,逐步引导他们,从而跟上班级的步伐。
首先,要相信差生。
思想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教育者是否有真诚的爱心,是否信任教育对象。
与好生相比,差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他们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
所以在他们产生心理自卑,
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我们相信他们有能力,有优势,只要方法得当,都能学得好,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
因此我们要多给差生送去一个信任,以诚相见,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要在每位差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差生来说很微小的成功都应给以肯定使他们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产生成就感。
同时在班集体中,我还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利用集体的温暖、同学间的友谊来感动他们。
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如此,即使愚顽如石也能感化。
我们在工作中若能用心去征服学生的心,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以姐妹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收到感化“金石”的效果。
其次,要尊重差生。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
由此可见,差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也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
“树怕剥皮,人怕打脸”,若我们不尊重他们,讽刺挖苦,任意训斥,不分场合地点地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不仅不能收到积极效果,而且会产生消极的危害,甚至产生抵触对立情绪,造成思想感情障碍,使他们情绪更加消沉,自暴自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受教育者尊重自己,才能有自我教育”。
一个屡次犯错误而被别人轻视的差生,如果能受到亲切的关注,人格的尊重,那么,他的自尊心就会激起他的自爱,从而点燃要求进步的火花。
所以,我们要用真情实意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感情,自尊心和独立意识,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气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再次,要亲近差生。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感情密切,才能了解到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受教育者才能接受感情的催化,“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对待差生的转化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所以我到学生宿舍去走一走,看一看时,我一般先与差生聊起来,甚至尽可能的坐在差生的床位上,使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遗忘了他们。
如果厌弃他们、敌视他们,就会缺乏教育热情,也难以感动他们。
我们决不能因为你气我,不服从我,我就离你远远的。
我的办法是,你越看不上我,烦我,我越接近你,越亲近你,我不相信这块冰就融化不了。
在接触学生的时候,逐渐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了解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除此以外,对他们成为差生的原因,家庭各成员对他的影响,以及他们未来的打算等等都了如指掌。
心灵与心灵相碰撞,时常蹦出一些闪亮的火星,渐渐师生之间也“铁”起来了,几乎无话不谈。
找出了原因,自然也就好对症救治。
二、培养意志力和自信心
由于差生基础差,什么都想学,有时却什么也都学不好。
对自己的未来根本没有任何信心,所以要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的因素培养他们的意志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扩大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
每个学生都有他的可取之处,有他的闪光点。
如体育见长,劳动肯干等。
我们要善于发现并选择突破口,抓住时机,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把旺盛的精力和空余的时间投入到各种正当的活动中去。
在多种活动尝试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就可以破开那包裹周身的外壳,使多方面优点显露出来,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
如我们班的时尧尧同学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自己十分苦恼,整天忧于前途无望、找不到出路,但通过学校组织的一次书法比赛和暑假作业的评比,他都获得了第一名。
他突然发现,一轮红日正从自己的胸中冉冉升起。
从此,他积极、乐观、既努力补习文化,又潜心练习书法,由被人蔑视而变为被人称道,这不正是妙用竞赛法所结出的硕果吗?
其次,运用榜样教育法,帮助差生树立自信心。
在中外历史上,乃至学生的身边,都有很多天赋平平或身处逆境但不甘平庸,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顽强拼搏,终于取得成功的人。
利用青年崇拜英雄,模仿力强的特点,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生动事例介绍给差生,并注意引导、帮助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增强其自信心提供活生生的依据。
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
在具体做法上,既可列举成功的正面事例,也可列举一些虽有优越的天赋条件和良好的成才的外部环境,但是由于自信心不足而导致自己打败了自己的反面事例,来证明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功或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重用他们
由于差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失去了许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常常受到冷遇,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在班干部的任用中,要大胆启用差生,用其所长。
差生大多头脑灵活,是“机灵鬼”,只不过这种机灵劲没有用到正道上罢了。
因而我在班级干部的任用中,打破传统,针对差生爱表现自己的特点,大胆选用纪律性差但有号召力的差生当副班长,选学习不刻苦者当科代表,选经常不参加大扫除者当组长,选个人内务卫生差者当宿舍舍长,等等。
这些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应,不仅使差生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信任,领悟师生之间的情感,而且对其自身的缺点也犹如安了“紧箍咒”,促使他们痛下决心,改正缺点,在班上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
四、耐心期待
差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所以做差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的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差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我们一定要有耐心,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并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指的耐心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差生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
在技校几年的工作实践中,使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差生转化工作的重要,只要掌握原则、讲究方法,同样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由于注重做这方面的工作,我所带的班级民主风气浓厚,班级凝聚力强,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形成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班风,在学校举行的评比中多次获得“文明班级”的称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我们牢记这句话,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绩,让我们把每一个技校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使他们昂起头走出校门,踏上社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