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开放的隋唐时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府兵制的沿 革
府兵制的創建
隋代府兵身分 的轉變
唐代府兵制的 發展及其衰落
西魏宇文泰所創→構成關隴集團的武力
府兵制變為兵農合一 唐沿隋制,府兵免除租調、寓兵於農 玄宗時召募長從宿衛→天寶末,府兵制停止
课程统整
一、三省六部制
1. 三省 ●6 尚書 省:执行诏令
三省六 部制
中书省:起草皇帝诏令 门下省:审核副署 2. 中书省职权后来被翰林学士侵夺,尚书六部工作也被使职瓜分,且宦官担
重。士族力量至宋初已式微
二、隋唐的宗教
1. 太宗:为巩固政治,追尊老子为远祖 唐代道教
2. 玄宗 下令全国各州建老君庙,并亲注《道德经》 的极盛
贡举设●15 道舉 一科→道教成为李唐国教,其地位在佛教之上
7
第六章 隋唐时代──包容开放的世界帝国
佛教宗派 隋唐佛教宗派发展出具中国特色信仰,其中以净土宗(主张诵念阿弥陀佛可 的成立 登极乐世界)和●16 禪宗 (强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发展最盛 1. 唐朝对宗教抱持宽容的态度,君主虽尊道但也崇佛,而儒教更有助经邦治
儒释道三 世,所以三教并行→唐朝宫廷定期举行“三教讲论”,三教义理互相渗透
教的调和 2. 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士人兼通三教为当时之风尚
外来的 尊重外国人的信仰,对外来宗教相当包容。传入宗教有:祆教、●17 摩尼 宗教 教、景教,合称“三夷教”
历届试题 ( B ) 3. 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有一外来宗教,约在南北朝时传入。教徒的生活依其
二、大唐盛世
1. 隋末,李渊起兵,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2.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为帝,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贞观之治
3. 太宗时,民生安定、威服四夷,被尊为“天可汗”→ 史称“●2 貞觀之治 ”
1. 高宗初年尚有贞观遗风,后因健康问题,由皇后武氏代政→高宗死后,武
氏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隋唐皇室對外族採開放、寬容的態度 傳統禮教觀念淡薄,社會風氣開放 服飾、飲食、娛樂皆受影響,社會生活充滿胡風
由宮城、皇城、外廓城三部分構成 以中軸對稱的原則規畫而成
造紙術、雕版印刷術外傳
新羅、日本、越南積極吸收中國文化 漢字、儒學、佛教、律令、科技為共同要素
课程统整
一、隋唐对外的经略 1. 突厥兴起于南北朝晚期,隋唐时成为中国北方大患 2. 隋文帝时,采●18 分化 政策,将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再逐一平定 3. 隋末中国大乱,东突厥趁机复兴。北方起兵群雄,包括李渊在内,都曾向
各君主信奉之下,道教成為李唐的國教
隋唐的宗教
佛教宗派 的成立
儒釋道三 教的調和
淨土宗、禪宗發展最盛
唐代對宗教抱持寬容的態度→儒治世、道治身、 佛治心
课程统整
外來的宗教
祆教、摩尼教、景教的傳入
一、士族的消融
1. 唐初多次编纂《●14 氏族志 》,强调以官品大小做为门第高下的依据→
发展
仍无法撼动士族社会地位
优点 分夏、秋二段征收,缴纳时间固定
将客户纳入缴税范围,扩大税基
将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统一并入
缺点 各州人民负担轻重不一
主要缴纳铜钱,却常折纳绫绢、谷物,易受物价影响
百度文库
国家财用不足即新增税目
四、府兵制的沿革
府兵制的 创建
1. 西魏●12 宇文泰 采苏绰的建议,创设府兵制。建立八柱国、十二大将 军、二十四开府的府兵组织→构成关陇集团的武力

30 亩
露田 20 亩
其他
官员照官品 占一定比例 的田
奴婢、耕牛皆 可请领露田
授田规定逐 渐废除
寡妇 口分田 30 亩
2. 均田制 特色 非均分土地,而是将国有土地授予无地之民→为民制产 可吸引逃户登录户籍,有压抑豪强势力的作用 使农业生产快速恢复
发展:制度的矛盾使国有土地不断减少,授田不足的情况比比 皆是
針對境內蠻越以及異民族,設置「羈縻府州」 體現唐對多民族因地制宜的統治手段
回紇:安史之亂助唐平亂 吐蕃:唐太宗以文成公主聯姻吐蕃 南詔:唐代中葉以後成為大患
絲路與東西 文化交流
光被四表的 唐代文化
陸上絲路與海 上絲路
胡風盛行
長安-國際 性的大都市 技術傳播
東亞文化圈
陸上絲路:主要運送輕便不易碎的商品,如絲綢 海上絲路:主要運送易碎和笨重的商品,如瓷器
3. 意义 以考试方式取代九品官人法,为地方有才学的寒人敞开仕进之门
压制门阀大族的力量,也可裁抑地方长官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三、田制与赋役的演变
1. 田制的演变
西晋
北魏


均田制的 由来、创 立与演变
田制 占田制
●9 均田

70 亩
露田 40 亩、 露田 80 亩、 口分田 80 亩、 桑田 20 亩 桑田 20 亩 永业田 20 亩
1
第六章 隋唐时代──包容开放的世界帝国
现出哪种精神? (A)以轻代重,化死为生 (B)以轻代重,化生为死 (C)以重
代轻,化死为生 (D)以重代轻,化生为死。
(107 指考)
1. 题意说明隋文帝废除前代较严酷之惨刑、酷法,改为较有规范的律法,也就是以较轻之刑罚取代较 重之刑罚(以轻代重),而原本的枭、轘等死刑也可能以其他不致于死的刑罚代替,有枉屈亦可依 序上告,以求生机(化死为生)。
唐朝盛衰的分水嶺→藩鎮林立、外患熾盛,國勢日衰
藩鎮林立:廣設節度使造成 外患熾盛:吐蕃、南詔、回紇趁亂進占 宦官之禍:中唐以後皇帝多由宦官擁立 牛李黨爭:黨爭歷時 40 多年,朝政日非
黃巢之亂導致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课程统整
一、隋的统一与速亡 1. 杨坚改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589 年灭陈,结束数百年来分裂的局面 2. 隋文帝勤政节俭,减省冗费,充实户口。全国仓廪丰实,史称
3. 玄宗时,府兵逃亡严重,京师武备不足,于是召募“●13 長從宿衛 ”取代 府兵;沿边镇戍出征任务,也以职业军人担任→天宝末,府兵制走入历

第三节 唐朝的社会与宗教
历史重点
6
高中历史(二)学习宝典
士族的消融
發展 衰微
唐代道教 的極盛
唐初試圖壓抑士族→仍無法撼動其地位
實施貢舉制度的影響→士族勢力難起 學習環境的改變→士族失去壟斷知識的優勢 戰亂的打擊→士族力量開始逐漸式微
第二节 魏晋至隋唐的典章制度
历史重点
3
三省六部制
貢舉考試 的實施
田制及賦役 的演變
三省 演變 隋朝 唐朝 意義 均田制的演變 賦役制的演變
第六章 隋唐时代──包容开放的世界帝国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三省職權遭內廷侵奪
貢舉之始
以明經、進士科最盛→武后後以進士科獨盛
壓制門閥大族、地方長官權力,加強中央集權 晉:占田制→有效吸引避難農民回流,刺激生產意願 北魏、隋、唐:均田制→制度矛盾,晚期易授田不足 租庸調法:稅額固定、項目分明 兩稅法:對無地農民較公平、稅目簡單、時間固定
历史重点
8
高中历史(二)学习宝典
隋唐對外的 經略
突厥汗國的興 衰
天可汗體系
唐朝的羈縻政 策
唐朝與其他周 邊民族
興起於南北朝晚期,隋唐成為中國北方大患 隋文帝採分化政策→突厥分裂成東、西兩部 唐太宗平東突厥,西突厥亡於唐高宗
起源於唐太宗平定東突厥→被尊為天可汗 唐代君主以「皇帝天可汗」的身分統率西北民族 安史之亂後,天可汗體系乃漸告瓦解
历届试题
( C ) 2. 某一朝代,立国初期由于结合黄河流域的军政力量与长江流域的雄厚财富,
国力昌盛;到了晚期则因长江流域的动乱与割据,中央无法得到长江流域经
济上的支持,以致衰微而终告灭亡。这个朝代应是: (A)周 (B)汉 (C)唐
(D)宋。
(105 指考)
2. 唐朝立国有赖关陇集团的支持。关陇集团指的是以关中、陇西(今陕西省、甘肃省东南一带)为核 心的政治集团,因府兵制而取得军政大权。另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 速。故唐代立国,政治中心虽在北方,经济则有赖“长江流域的雄厚财富”。直到唐末黄巢乱起,乱 事蔓延至江南一带,重创唐室经济,并使藩镇割据更加严重,唐朝因此走向灭亡。(A)(B)周代与汉 代南方经济尚不发达,不符合“长江流域的雄厚财富”叙述;(D)宋代在西方与北方,南方则安定富 庶,无藩镇割据之问题。。
2. 府兵是职业军人,不编入民籍,没有赋役,是兵农分离
隋代府兵身 隋文帝将军人编入民户,像百姓一样按均田令授田→府兵制变兵农合一,担
分的转变 任府兵成为人民的一种“役”
1. 唐沿隋制,只有军府所在的“富室强丁”才有充当府兵的义务
唐代府兵 制的发展 及其衰落
2. 府兵免除租调,平时务农,农闲习武,有“寓兵于农”的精神→节省国家养 兵费用,亦能减低军阀拥兵自重的危险
经典而行,日食一餐,至晚乃食,食素不食荤。其僧侣的名称有“拂多诞” (古波斯语之译音,意为“知教义者”)、有“慕阇”(亦古波斯语之译音,意为 “师”也)。上述宗教应是: (A)佛教 (B)摩尼教 (C)景教 (D)伊斯兰教。
3. 由题目叙述可知此宗教食素不食荤,又来自波斯,应是摩尼教。
第四节 隋唐的国际性与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5
第六章 隋唐时代──包容开放的世界帝国
1. ●10 租庸調 法 优点:税额固定,项目分明,算是轻徭薄赋 缺点:唐代授田普遍不足,税额却无减轻。人民不堪 赋敛,遂逃离本籍→国家岁入减少
隋唐 朝廷
赋役制的
每年納賦 授田百畝
人民
租:粟二石 庸:力役二十天,或每日納絹三尺 調:絹二丈和綿三兩或麻三斤
演变 2. 两税法 唐德宗时●11 楊炎 推行
贪务边功,致使节度使势力日益壮大
2. 过程:藩将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洛阳、长安先后失陷,玄宗逃奔成都 安史之乱
→乱事扰攘八年,后在唐军奋战及●4 回紇 兵协助下勉强平定
3. 影响 唐朝盛衰的分水岭→藩镇林立、外患炽盛
破坏华北地区的生产,户口大量损耗
四、安史乱后的政局
1. 在各地广设节度使 藩镇林立
五、唐朝的灭亡
1. 晚唐吏治败坏,百姓赋役繁重
2. 875 年,黄巢起兵作乱连陷两京。唐室命沙陀族李克用入援,朱温降唐后
亦屡败巢军,乱事扰攘十年勉强平定 黄巢之乱
3. 黄巢之乱后,重创江淮地区及藩镇割据→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历史进入
“五代十国”
4. 五代国运短促,十国不仅国运较久,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也都优于北方。
隋的统一 “●1 開皇之治 ”→晚年立储失当,间接造成隋朝速亡
与速亡 3. 隋炀帝堪称有为之主,一面吸纳关陇集团外的人才,一面开凿运河→但施 政急躁,役使百姓过度,加上三征高丽,终为臣下所弒
历届试题 ( A ) 1. 隋文帝命大臣修定刑律,采用魏、晋旧律,以及齐、梁之律,废除前代枭
(斩后悬首)、轘(车裂)、鞭等惨刑,并修改审案规范,取消审囚酷法,使 枷和杖都有定式。民众若有枉屈,可依序上告到朝廷。隋文帝改定新律,表
2. 山东士族凭借学术与门风,于中唐以前暂能维持其地位
1. 实施贡举制度的影响 学问取代家世成为选才的标准
晚唐时刻意在贡举时拔擢寒门子弟
士族纷纷迁居京师,失去根基
衰微 2. 学习环境的改变:雕版印刷术发展及晚唐士人流行于寺观习业苦读→士族
失去垄断知识的优势
3. 战乱的打击:安史之乱、中唐的藩镇割据、晚唐的黄巢之乱→士族伤亡惨
高中历史(二)学习宝典
包容开放的隋唐时代
第一节 隋唐政局的演变
历史重点
隋唐政局的 演變
隋的統一與速 亡
大唐盛世
安史之亂
安史亂後的政 局
唐朝的滅亡
隋文帝楊堅滅陳,完成統一 隋文帝在位時,國力充沛,成就開皇之治 隋煬帝施政急躁,導致民窮財盡,終為臣下所弒 唐高祖:建立唐朝 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的盛世 武則天: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唐玄宗:開創開元之治的盛世
2. 安史降将就地安置为河北的节度使
1. 吐蕃:威胁长安 外患炽盛 2. 南诏:长期骚扰西南边境
唐采“结盟回纥,制衡●5 吐蕃 ”
3. 回纥:雄据漠北
2
高中历史(二)学习宝典
1. 皇帝猜疑武将,将禁军交予宦官掌控 宦官之祸
2. 任命宦官为枢密使或藩镇监军,使其掌握军政大权 1. 牛僧孺和李德裕为争夺政权勾结宦官 牛李党争 2. 对藩镇态度:李党倾向用兵,牛党倾向罢兵
武周代唐 2. 武则天称帝 15 年,国内外维持安定
3. 为打击关陇集团,提倡进士科,又创殿试和武举广开入仕之门,虽擢用不
少才俊,但也造成官僚机构的冗滥
1. 中宗时,恢复李唐国号 开元之治 2. 玄宗澄清吏治、整顿户口、改善漕运、拓展版图→有“●3 開元之治 ”美

三、安史之乱(755~763)
1. 起因 玄宗晚年荒怠政事,先后以李林甫、杨国忠为相
任的枢密使权势比拟宰相→三省职权遭内廷侵夺
二、贡举考试的实施
4
高中历史(二)学习宝典
1. 隋 文帝:废九品官人法并命各州贡人至中央参加考试,有秀才、明经
等科→贡举之始
炀帝:设进士科
贡举考试 2. 唐 科目繁多,以●7 明經 、●8 進士 最盛
的实施
武后时提倡进士科→为打击关陇集团
中举后还需经吏部诠选考试才能正式任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