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赛珍珠中国乡土小说中的中国形象

合集下载

融合 分裂 回归——浅析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国农民的恋土情节

融合 分裂 回归——浅析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国农民的恋土情节

融合分裂回归——浅析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国农民的恋土情节【摘要】恋土情结是乡土小说的基本主题之一,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生动的展现了中国农民的恋土情结。

“恋土情结”指的是人与土地血肉相联、生死相依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对土地至高无上的爱。

主人公与土地的关系是贯穿这部作品的主线,两者的关系经历了融合-分裂-回归的发展过程,赛珍珠把中国农民身上的“恋土情结”写得意蕴深刻,并且揭示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赛珍珠;中国农民;恋土情结赛珍珠(1892 - 1973),原名珀尔·赛登斯特里克·布克( Pear S. Buck),美国女作家。

她在中国生活的近四十年,深受中国古典文化教育的熏陶。

为了考察农业实况,她与第一任丈夫约翰·布克( John Buck) 在安徽宿县生活了五年时间,因此她与中国农村有着广泛的接触,对中国农民有着深刻的了解。

赛珍珠一生创作的一百多部作品大部分涉及中国题材,著名的有《〈大地〉三部曲》、《母亲》、《爱国者》、《龙种》等。

其中《大地》获得美国普利策奖,被60多个国家翻译出版,是被翻译最多的文学作品之一。

1938 年,由于“她对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农民的形象随着赛珍珠的小说流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了欧美整整两代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

[1]本文旨在从赛珍珠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大地”一词出发,就赛珍珠笔下的“恋土情结”进行探讨。

“恋土情结”指的是人与土地之间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对土地至高无上的爱。

瑞典学院秘书长佩尔·哈尔斯泰龙的授奖词中有这样一段话:“王龙是用耕田里的褐色泥土做成的,他怀着一种虔诚的快乐,把他的全部精力都花费在土地上,他和土地是不可分的,两者将随着他平静地迎来死亡而重新整为一体。

”[2]王龙与土地的关系是贯穿这部作品的主线之一,两者的关系经历了融合—分裂-回归的发展过程,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情感的升华。

大地上的守护者--赛珍珠《大地》中的农民形象分析

大地上的守护者--赛珍珠《大地》中的农民形象分析

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2019年8月第33卷第4期Aug.2019Vol.33No.4收稿日期:2019-04-30作者简介:张露洋(1995—),女,安徽阜阳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通讯作者:周娟(1995—),女,安徽合肥人,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大地上的守护者——赛珍珠《大地》中的农民形象分析张露洋1,周娟2,王宗峰1(1.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2.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0)[摘要]在《大地》这部作品中,美国作家赛珍珠从一名中国人的视角出发,以中西文化作为切入点,着重刻画鲜明的农民形象,并以农民钟爱的土地作为枢纽,将一个西方人不了解的中国呈现在国外读者面前,向他们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东方国度,通过形象学这一独特视角,对作品中呈现出的农民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丰富的建构意义与存在的不足,以期对研究赛珍珠及其作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赛珍珠;《大地》;农民形象;守护[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02(2019)04-0088-04赛珍珠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她的生活经历独特,在中国度过了近四十年,正是因为在这种跨文化的双语环境中成长,使她的思想与其他外国作家有很大不同,她对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农民阶层有着深厚的情感,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热爱更是给她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象。

通过平日的沟通交流,她对中国农民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她的代表作《大地》中,紧紧抓住“土地”这一元素,以此为切入点,描述王龙一家和地主黄家对待土地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盛衰,在作品中,赛珍珠将中国农民对土地宗教般的虔诚表现得淋漓尽致,将他们的恋土情结内化为对于故乡的热爱,以小见大,体现出中国人民虔诚、勤恳、务实的品质,向国外读者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东方国度,这对于中西方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赛珍珠因此也被称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人桥”[1]。

赛珍珠:如何表现中国精神?——接着李云雷的“故事讲述”往下说

赛珍珠:如何表现中国精神?——接着李云雷的“故事讲述”往下说

读到李云雷《赛珍珠:如何讲述中国故事?》譹訛,我们感到这是国人评价赛珍珠难得的一篇平心静气的好文章,作者跨越民族国家的差异与意识形态的对抗,怀抱同情与理解,分析了一个深爱中国的美国作家的创作奇迹。

李文将赛珍珠与中国现当代几位重要作家进行比较,凸显了赛珍珠的独特性,即表现传统的、常态的中国农村,这找准了评价方向。

李文分析《大地》时认为,鲁迅创造的阿Q形象,表现了中国乡村的“变态”一面,《大地》所把握的则是“常态”的一面。

并指出鲁迅笔下的乡村是分裂的,他对之既满怀眷恋(《故乡》《社戏》),又带着批判的眼光(《祝福》《风波》),在批判中国乡村“不合理”的现状时,要求“变革”;而赛珍珠的眼光“平淡而疏远”,注重表现中国乡村“稳定的一面”。

尤其强调几乎没有一部“新文学”作品描写过一个农民是如何变成“地主”的,赛珍珠凭借《大地》做到了,“《大地》中的王龙,是白嘉轩的‘前史’———正是他的艰苦创业才奠定了一个家族的地位与声望;或者说,王龙实现了《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理想,———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贫苦农民的愿望。

”李文进而提出:“从赛珍珠的视角,我们可以重新审视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面向”,“让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想”。

这其实是说赛珍珠揭示了为中国作家所普遍忽略的一面,弥补了“新文学”的不足,这是很有见地的。

我们认为李文也有一些未尽如人意处:一、文中关于“东方主义”的一些议论,虽然没有在整体上左右对于赛珍珠的评价,却也暗示外国作家,无论怎样热爱中国,也免不了对于中国的隔膜甚至敌对,难避“东方主义”的内在痼疾。

二、充分说明了中国作家用自己的创作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言下之意则是同时期的赛珍珠不太具有这样的意义,因为她无法洞悉中国社会的实质而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三、强调赛珍珠隔空讲述了一个遥远的中国故事,肯定了故事的真实性,但还是或多或少受制于鲁迅那句“浮面的情形”的评价,不能深入揭示赛珍珠在表现中国人的人生观方面所达到的深刻性与真实性。

浅析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

浅析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

浅析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中国农村题材小说《大地》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的产物。

在这部被瑞典文学院誉为“对中国农村生活”具有“史诗般描述”的作品中,赛珍珠以同情的笔触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的形象,写出了“农民灵魂的几个侧面”。

标签:大地;中国农民;农民灵魂描写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北方农民生活的巨著《大地》三部曲的问世,使赛珍珠享誉文坛。

其中出版于1931年的《大地》,“因其对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而真实的史诗般描写”〔1〕而先后获得美国普利策小说奖、豪厄尔斯最佳小说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无意全面评价赛珍珠其人其书,只想就《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谈些粗浅的看法。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接触过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但她所关注的首要对象是农民,这固然是受到她的丈夫、美国农业专家约翰·洛辛·巴克的影响,同时也不能不说明赛珍珠切入中国人生活的角度是独特的、准确的、深刻的。

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体仍然是农民。

赛珍珠紧紧抓住农民,通过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永恒关系来表现时势的变化和人物命运的兴衰。

过去,中国的古代文学一直给人展示那些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以至于人们只看到了中国文明中的士人文化和儒士雅兴。

在现代,尽管有许多作家关注农民的命运,特别是鲁迅对农民的描写深入骨髓,但都不是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核心。

而赛珍珠则以一种朴素的、古老的、甚至是愚昧的农民文化来界定中国的传统,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水中渗透着泪水的人们,祖祖辈辈生于土地、长于土地,与土地相伴而终。

他们的土气、愚笨恰恰是中国人另一种高尚情怀的表现。

他们“乃是实实在在的人,他们紧贴着泥土,紧贴着生与死,紧贴着乐与悲。

……在他们中间,我看到的是真而又真的人。

”围绕着王龙与土地的关系,赛珍珠从人与土地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和土地使人性净化、土地使人性堕落这两个层次刻画了中国农民的形象。

赛珍珠在《大地》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这些人物的性格有的单纯、有的复杂。

论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的写作策略

论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的写作策略

论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的写作策略赛珍珠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杰出女作家,以其作品《红楼梦》而广为人知。

《红楼梦》是一部深度描绘了中国社会生活、人性与命运的巨著,被誉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赛珍珠以其独特的写作策略,巧妙地构建了中国形象,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评估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的写作策略。

一、深度评估1. 线索的独特揭示赛珍珠通过线索的独特揭示,展现了中国社会结构与家族关系的复杂性。

她以贾府为主要舞台,通过描绘贾府的兴衰和瓦解,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堕落和衰退。

赛珍珠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个庞大而错综复杂的家族,揭示了其中蕴藏的权力斗争、婚姻利益和人性的弱点。

这种独特的揭示方式,使读者对中国传统家庭制度和社会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人物的鲜明刻画赛珍珠通过对人物的鲜明刻画,表现了中国人的情感、性格和思想。

她塑造了一系列丰满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命运,他们的情感纠葛和人性弱点使他们更加真实和深刻。

这种刻画方式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也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认同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

3. 主题的隐喻表达赛珍珠通过主题的隐喻表达,呈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思想的深度。

《红楼梦》通过对水、石、花、树等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岁月的更迭。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意义和内涵,也使人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传统。

二、广度评估1. 社会背景的历史记述赛珍珠通过对社会背景的历史记述,展示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和衰落。

她通过对清朝时期社会风貌、士人文化、宗族礼教等方面的描写,使作品更加贴近历史实际,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特点和问题。

她的刻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视角。

2. 传统文化的价值塑造赛珍珠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塑造,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探析鲁迅和赛珍珠笔下的农民形象

探析鲁迅和赛珍珠笔下的农民形象

探析鲁迅和赛珍珠笔下的农民形象鲁迅和赛珍珠这两位著名作家都有着深刻的文学造诣,他们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了农民这一人群。

对于鲁迅和赛珍珠来说,农民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小说里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文化中的底层群体。

在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鲁迅和赛珍珠都探索了农民形象的内在世界,并让他们在小说中获得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特质。

首先,我们来看鲁迅的小说。

鲁迅的小说多数情况下都表现出来一种深深的反叛情绪,他对封建等传统文化抱有特别的憎恶,对民间文化与道德观念则是寄以深深的希望。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大多数来自乡村,虽然忍辱负重,却充满了对社会不满的情愫。

《呐喊》里的《故乡的秋》传达了许多农民对于社会讽刺调侃的反抗,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周扒皮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形象,他通过婚姻反对传统期望,通过诡辩反对统治阶层的权威。

而在《药》中,鲁迅通过描写一个农民家庭的种种遭遇,传达了财富与正义之间的冲突,让读者在刻画一系列困境背后能够感受到农民普遍的生活压力。

赛珍珠的小说则是从另一个视角探究了农民形象的特质。

赛珍珠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但她的父亲却常常受到官府的残酷对待,这一经历让她十分同情农民。

在她的小说中,农民形象往往带有一种神圣的意义,他们非常接近土地与自然,同时也保持了人类本性的纯洁。

在《家》中,赛珍珠刻画了婆娑村的农村生活,传达了一种东方哲学的人生态度。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阿莱克斯·陈生与丽春是两位农民,他们保持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色,在这种信仰的引导下,他们对生命充满了敬畏和爱。

同时,赛珍珠的小说中,农民往往具有超脱世俗的特质,他们在那些尘世的烦扰与谩骂中,仍然能够保持高扬的心灵,而在获得解放时则自然得到了平和的安慰。

在总体上来说,鲁迅和赛珍珠所描述的农民形象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矛盾现象。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农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他们是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也是文化中一种崇高的象征。

他者与自我——赛珍珠三部小说中的中国形象

他者与自我——赛珍珠三部小说中的中国形象

化 陈规 陋习 的维护者 ,以及像桂 兰 的丈夫 和哥 哥等 受过 西
方 教育 的 , 代表西 方先进 文明 的受 惠者和传 播者 。《 东风 . 西
2 0 1 6 年 第 , 绷( 总 第 7 4 0 1 1 ) 又 放货 : 料
凹 凹船鹱 m囝
他 者 与 自 我
赛珍 珠 三部 小说 中的 中 国形 象
薛 卉
( 南京 师范大学 文学 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7 ) 摘 要 :赛珍珠是 位著名 的 美国女作 家。她在 中国和 美 国体验 了极为丰 富的生活 , 在 中国文化 环境 的熏陶 中成 长, 同时
压迫 。
纵观 全篇 ,作 为意识 形态 的 中国他者 最明显 的地 方就
是家 庭婚姻关 系 的不 平等 。这种 不平 等体 现在 等级森 严 的
家庭 关系 和男主女从 式 的婚姻 关系 中 。因为 中国式 的婚姻
是两个 家庭 或是家族 的联 系 ,超 越 了两个 当事 人的爱 情结 合, 这种怪 异 的家族结合 使得婚 姻跳 出平等式 的两 情相 悦 ,
化间 的差 异 , 也 渴望在 这两种文 化之 间选 择一处栖 息之地 。 本文 选取赛 珍珠 的三部作 品—— 《 东风 ・ 西 风》 、 《 龙子 》
告诉 我 呢?难 道他不是 我的名正 言顺的 主人 吗?” 桂 兰的一 番心 理斗 争更是 体 现 出她 听 到“ 平 等” 一词 时 的惊 慌失 措 ,
人办 的上海朱 厄尔幸 子学校 , 接受西方 的基督 教教义 。可 以
母亲 教给她 怎样 为长辈泡 茶敬 茶 , 如何在 长辈 前站立 , 恭听 长辈讲 话 , 教会她 怎样用 外表 上 的打扮来 吸引 丈夫 的眼球 , 总之一切 都要顺从 夫家的安 排。在新婚 之夜 , 听到丈夫 说要 平等 地待 她 , 还 可 以和她 做 朋友 , 桂兰 很是 惊 讶 和痛 苦 , 因 为在她 的观念 里 ,妻 子和 丈夫之 间不 平等 是正 常的 , “ 我和

吾道废兴时否泰,人才进退国安危——浅析赛珍珠笔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

吾道废兴时否泰,人才进退国安危——浅析赛珍珠笔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

吾道废兴时否泰,人才进退国安危——浅析赛珍珠笔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1938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笔下,中国知识分子是仅次于农民的形象系列。

赛珍珠晚年曾经说:“大家都是人,而且我们是生活在中国社会、中国人当中。

不过,我们自己是知识分子,和我们亲近的朋友都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社会精英。

这有助于我理解今日中国的知识精英在当前的革命之中的境况。

”因此,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赛珍珠笔下的这一特殊群体,有助于理解她对中国社会的清醒认知与美好期盼。

赛珍珠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可以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其一,自私自利型。

在《同胞》(1949)中,赛珍珠借正直的医生刘成之口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原因:“文人、地主、官僚、军阀——这些人都骑在人民头上。

这些人现在还有的是,到美国镀金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灵魂,只会为他们欺侮老百姓提供更新更锋利的武器——如果他想这样做的话。

”这说明,赛珍珠清醒地意识到,单纯拥有现代知识并不能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如果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往往会“知识越多越反动”。

例如书中的康大夫、苏大夫、彭大夫等新式人物对同胞毫无感情,医术一流但却不管病人的死活。

在《分家》中,生活于十里洋场的爱兰、王盛等人,彻底忘记了自己的根――大地,他们接受了西方式的生活方式,也抛弃了自身传统中有生命的质素,而《爱国者》中彝范的哥哥彝国对抗战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他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并没有值得骄傲的,甚至散布亡国论调。

其二,清高倨傲型。

《同胞》中梁吉姆的父亲、中华学者梁博士恪守儒家文化传统,以弘扬儒家思想为己任,但他既不想回到战乱贫穷的祖国,也不愿承认祖国贫穷落后的现实,表现出强烈的“面子”意识。

尤为致命的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深入骨髓,使他瞧不起中国的普通民众,否认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中国的代表。

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解析

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解析

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解析AbstractFor a long time, China is a major agricultural country, with the farmers accounting for over 70 percent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The lives of Chinese peasants are often written in literary works. It was primarily Chinese writer s’ task to reflect the lives of Chinese peasants. Nevertheless, American woman writer Pearl Buck successfully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38 for her work The Good Earth which describes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Chinese farmers. When the novel was first published in American, it immediately received a hot discussion in the West. During that time, the western people almost had no idea of China. From their point of view, it is a mysterious, exotic but backward country. This book shows the story of C hinese farmers’ struggling for survival and fighting with fate which has greatly touched the Western readers.What’s more, due to Buck’s moving account of Chinese farmers, western readers begun to take a new view of Chinese farmers. Just like farmers in other countries, Chinese farmers treasure the land and work hard on the land with their diligence and wisdom. These descriptions greatly changed the foreigners’ misconceptions of Chinese peasants and contributed to bridge the culture gap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Although many writers and scholars have researched works of Buck, there is still more spa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especially the studies on the images of Chinese farmers.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concentrate on the images of Chinese farmers in The Good Earth and help people home and abroad have a deep insight of Chinese farmers. Moreover,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hopes to find out the historical fate and experiences of Chinese peasants in the course of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throu gh this research and show Buck’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literary character depiction which in depth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Keywords: image of Chinese farmers; The Good Earth; Pearl BuckContentsAcknowledgmentsAbstract摘要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Buck’s Life Experiences-11.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Good Earth-11.3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Home and Abroad-21.4 Objectives and Structure of the Thesis-3Chapter Two Buck’s Unique Depiction of Chines e Farmers-42.12.22.3Chapter Three Analysis of the V irtues of Chinese Farmers in The Good Earth-73.13.23.3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he Negative Image of Chinese Farmers in The Good Earth-10 4.14.24.3 Submission and Numbness-12Chapter Five Conclusion-14References-15论文保证原创性,故公布部分大纲查看详细联系Q1:9580 356 40。

《大地》中赛珍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曲解

《大地》中赛珍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曲解

《大地》中赛珍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曲解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不少年头,她笔下的中国有那么点中国的样子。

就像她描写的中国农村的大地,那田野呀,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什么水稻啦,小麦啦。

她写农民在大地上辛勤劳作,就像我小时候看到的村里的那些叔叔伯伯们。

我记得有一次,跟着爷爷去田里。

那时候正是夏天,太阳晒得人火辣辣的。

爷爷戴着他那顶破草帽,弯着腰在稻田里除草。

他的手就像一把灵活的小铲子,在稻苗之间把杂草连根拔起。

旁边的王大爷看到我,笑着说:“小娃子,来体验生活啦?这大地啊,就是咱农民的命根子,可得好好伺候着。

”我看着爷爷和王大爷他们,觉得他们就像大地的守护者一样。

赛珍珠能写出中国农民对土地的这种深厚感情,这一点上,我觉得她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的。

但是呢,她又有些地方好像理解错了。

在她的书里,有些人物的刻画感觉有点怪怪的。

比如说里面的一些女性形象,好像都被她写得有点过于逆来顺受了。

我就和我奶奶说起这个事儿。

奶奶听了直摇头,说:“这外国人哪能全明白咱这儿的事儿。

咱村里的女人们,那也是有脾气有主见的。

”我想起邻居的张婶,有一次村里有人想占她家的地边儿,张婶那可不含糊,双手叉腰就站在自家地头上,和那些人理论起来。

那声音,大得半个村子都能听见,“这地是我家的,你们可不能乱占,欺负我一个女人家,没门儿!”从这事儿就能看出来,中国的女性可不是像赛珍珠写的那样都软弱可欺的。

不过呢,赛珍珠能把中国的故事讲给外国人听,这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可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确实是有曲解的地方。

就像我看到的真实的中国农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性格,不是她书里写的那样简单片面。

这中国大地孕育的文化啊,是丰富而多元的,只有真正深入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那些只看表面的人难免会出错呢。

她们并不是弱者——赛珍珠主要作品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剖析

她们并不是弱者——赛珍珠主要作品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剖析

关键词
赛珍珠
传统 中国女性 新女性
女性主义
赛珍珠也 有在美 国长期生 活的经历 ,如果说 她前半生
将近 4 O年 的生活主要在 中国度过 ,那 么她 13 94年离开 中
T e r o h e lCh r c e a y i o h i e e h y a e n tt e W a  ̄ a a t r An l ss ft e Ch n s
国后 的近 4 0年生活 主要是在 美 国度过 的 , 因此她谙熟 中美 两 国的文化与 习俗 。她 曾严肃而又颇风趣地说过 , 中美两种
文化 除了歧视妇女 以外没有其他共同之处 。特别是在 2 0世 纪三 四十年代 ,她 用一系列 的文 章来 谈她对美 国女 性的思 考 。14 年 , 9 1 赛珍珠 出版 了论文集《 男人女人面面观》 。在这 本可 以被认 为融合 了她女性主义思想 精华的书 中 ,她 对当
这 些 中 国女 性 角 色 表 达 了她 的女 性 主 义 思 想
勤劳 、 智慧 、 和坚韧精 神 , 种文学形 象在 同时期 的 中 勇敢 这 外作 家笔下并不多见 。赛珍珠所 塑造的 中国女性 形象赢得
了许 多读 者的赞许 ,但是赛珍珠 对 中国传统女性 的赞美也 引起 了不少评论家 的批评 。


赛珍珠在 1 3 9 8年 成 为 了美 国历 亭》 牡丹》 和《 等著作 中我们 可 以看 出赛
珍珠对 中国妇女问题的掌握 和见 地。赛珍珠 除了对处 在水 深火 热中的中 国妇女表示 同情 ,还高度赞扬 了中国妇 女的
诺 贝 尔 文 学 奖 的 女 作 家 。 她 的成 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归 功 于 她
时的美 国女性 的处境表示 了忧虑 ,同时也为她们 的出路提 供 了建议 , 并鼓励她们 争取 与男性 的平等 。她在书 中还表达

赛珍珠小说《大地》笔下的中国人形象

赛珍珠小说《大地》笔下的中国人形象

赛珍珠小说《大地》笔下的中国人形象摘要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凭借着系列小说《大地三部曲》一举成名,可以说是名利双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震惊了美国,受到了世界文坛的关注。

同时赛珍珠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此奖的女性作家。

赛珍珠通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对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的长期观察和深切体悟,在《大地三部曲》中塑造了以王龙、王虎、王源为代表说的三代人的中国形象,向西方读者描绘了一幅旧中国社会的生活画卷,同时也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中国农民的形象,改变了西方人眼中妖魔化的中国人形象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字:大地男性女性交流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凭借着系列小说《大地三部曲》一举成名,获得了文学界最高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赛珍珠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此奖的女性作家。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将近四十年,她以创作的中国题材的小说而闻名于世,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向西方国家介绍古老的中国真实一面的杰出女性。

塑造了真实而朴实的中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西方人眼中妖魔化的中国人形象,以及对中国认知上的错误。

赛珍珠的人生经历特别而丰富。

1892年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还在襁褓中的她跟随从事传教士的父母不远千里来到古老的中国,从此,赛珍珠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多年,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圈里,她身边的小伙伴,佣人为她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第一扇窗。

她喜爱中国菜,喜欢穿中式服装照相,她的汉语水平几乎和中国人一样的流利。

赛珍珠的父母特地为她请了一位中国先生当家庭教师,向赛珍珠传授地道的中国儒家文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此外,赛珍珠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有很多她喜爱的中国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同时她也喜欢听中国民间艺人讲故事,赛珍珠从中国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为她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析赛珍珠作品中的中国印迹--以《大地》为例

浅析赛珍珠作品中的中国印迹--以《大地》为例

文学之光ENXUNZHIGUANGW Jul. 2016 July 15赛珍珠,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一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农民)和中国文化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作品大多数以描写中国为主,以其代表作《大地》为先导,深度描绘了中国农民的生活。

该作品也使得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纵观赛珍珠的所有作品 ,赛珍珠小说中的中国印象,表现出了一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更是一位两栖作家对她成长的地方的一种很客观的爱。

一、引论赛珍珠,1922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地三部曲》、《帝王女人》、《龙子》、《同胞》、《群芳亭》、《东风西风》等六部。

曾于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2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她也是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作品流传语种目前是最多的美国作家。

在中国农村的经验使她看到了中国女性的生存和情感困境,感受到了黑暗中国的一切不平等,看到了中国的落后和弊端,她将这一切明明白白的暴露在阳光下,她让西方社会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她为辛勤劳动的中国人民说话,展示了中国人的生存现状。

赛珍珠有着对中国的美好愿望,她希望中国变得富强独立,希望男女平等,希望女性摆脱被压抑被奴役的地位。

二、对中国女性的印象(一)勤劳、聪明是中国女性的本质特征,多愁善感是在她们的假装的坚强下偶尔流露出来的特点赛珍珠作品中《大地》中的阿兰,是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形象,从一个仆人到一位农民的老婆,她的勤劳使得王龙由最底层的农民变为地主。

阿兰嫁到王龙家之初,王龙家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阿兰勤劳,甚至在生孩子的前几个小时都在田里劳作。

当遇上饥荒逃难到南方的城市,也正是她搭起了家人蜗居的住处。

在抢大户时,也正是她的聪明使她了解到珠宝都藏在墙里,这是王龙后来发家致富的基础。

(二) 对家庭及社会的巨大贡献毛泽东语录中妇女(女性)能顶半边天,是对女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作用的肯定。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阿兰,用她身上的韧劲,帮助了自己丈夫从一个农民上升到了地主阶层,这个家族的兴起与女主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追寻乌托邦—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形象

追寻乌托邦—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形象

追寻乌托邦——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形象【摘要】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曾经把这样的一段话赠予了一个女性:她曾经生活在中国人当中,与他们共度所有的兴衰变迁,共度丰收年景和饥荒年头,共度革命的流血和暴动,共度乌托邦的谵妄。

她就是赛珍珠,一个再现中国历史的美国人,生活在中国的四十多年让她见证了这个国家民族的形象,于是《大地》就应运而生了,这部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乌托邦式的文本既帮助西方人了解中国及中国形象,同时通过作品也昭示了对乌托邦的追寻和向往。

【关键词】乌托邦赛珍珠大地中国形象地理的大发现让中国和中国形象开始进入西方人的视野,由对大中华帝国的向往和崇拜到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的形象一直在西方人的眼中千变万化。

1784年,美国的“中国皇后号”(Empress Of China)商船首行中国,揭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序幕。

从《马可·波罗游记》、《大中华帝国志》、《中华帝国通史》等等至赛珍珠的《大地》,无一不是描述中国的著作,可是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大地》一样真实的再现当时的中国——乡土中国,可是这毕竟大部分又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一个看起来那么真实的“Utopia”(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的末尾表示,“乌托邦”与其说是可以期望的理想,不如说是心之向往的空想。

周宁也在《孔教乌托邦》中对其做了一个解释:乌托邦式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感受到紧张与不满并试图消解或缓解紧张与不满的产物。

它可以表现为对美好未来的幻想与向往,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感伤的恋旧的倾向。

赛珍珠在《大地》中追寻的始终是一个自我意义上的乌托邦,她从王龙的发家史表现自己对善的肯定,对只要努力就有回报的正确认识,而这又恰恰符合了柏拉图《理想国》所设定的乌托邦的第一要素“性善论”的伟大。

但实际上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与作者所描述出来的并不完全相符,也就是说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环境与面临的困境决定着作者其实是在一片贫瘠的大地上追寻一个不切实际的乌托邦,而这个乌托邦同时又承载着作者自我认知里的中国形象。

探析鲁迅和赛珍珠笔下的农民形象

探析鲁迅和赛珍珠笔下的农民形象

探析鲁迅和赛珍珠笔下的农民形象探析鲁迅和赛珍珠笔下的农民形象在⾟亥⾰命这⼀标志着中国历史⼤转折的社会事件中,体现农民的愚昧、⿇⽊以及他们对待社会变⾰的迟钝态度,是鲁迅⼩说创作的重要内容。

《风波》中的七⽄在城⾥被⾰命党剪去辫⼦,张勋复辟的消息传来后,他和家⼈担惊受怕,只是担⼼没了辫⼦,皇帝是否会抓他去杀头。

待复辟闹剧偃旗息⿎后,鲁镇⼜复归往⽇死⽔般的平静。

帝制还是共和制,对于七⽄们来说,不过是⼀场是否需要辫⼦的风波罢了。

社会变⾰,民族存亡,都与这⾥的⼈们⽆关。

《药》中的⾰命者夏瑜为民众献出⽣命,他的⾎竟成了民众⽤来治痨病的“药”。

⾰命要解救的对象和⾰命的对象竟携⼿合⼒,共同压制⾰命。

民众不关⼼变⾰,不理解变⾰,甚⾄害怕变⾰,害怕失去既定的⽣活秩序和做稳了的奴⾪地位。

《阿Q正传》中写⾰命发⽣的消息传来,未庄农民⼗分不安,现出“慌张的神情”,露出“惊惧的眼光”,迎着阿Q叫“⽼Q”,⼀副讨好献媚的神情,⽣怕⾰命⾰到⾃⼰⾝上。

如果发⽣了暴政,也只愿暴在他⼈头上,⾃⼰充当快意的看客。

“暴政下的⾂民,⼤抵⽐暴君更暴,……只愿暴政暴在他⼈的头上,他却看着⾼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的苦’做赏玩,做慰安。

⾃⼰的本领只是‘幸免’。

”农民们即使向往⾰命,发⽣的也只能是阿Q式的投机⾰命:“⾰命也好罢,⾰这伙妈妈的的命,太可恶!太可恨”,“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命就是报仇泄愤,趁⽕打劫,有利可图,本质上是⼀种“奴才式的破坏”。

对待变⾰,要么作冷漠的壁上观,要么发泄暴民意识,这是农民在政治⽣活中的群像。

农民的政治就是国民的变⾰态度,国民的守旧、因循、顽固的本性,是民族进步的最⼤障碍,因⽽也是鲁迅最为焦灼的。

他借剖析农民政治态度来剖析他们的保守封闭、愚昧⿇⽊以及狭隘⾃私等特性,流露出“哀其不幸”的悲⼼和“怒其不争”的痛⼼。

赛珍珠对中国农民政治态度的观察和再现与鲁迅⼤致相似。

写于1927年的短篇⼩说《王龙》的故事背景也在⾟亥⾰命前后。

论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的写作策略

论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的写作策略

【论赛珍珠建构我国形象的写作策略】1. 前言赛珍珠,一个名字对于我国人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世纪初的我国,这位被誉为“现代我国第一女作家”的文学巨匠,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文化的瑰丽和我国人的智慧。

在其众多作品中,她以独特的写作策略,成功地建构了我国形象,并为世人所称道。

2. 描写我国风情、人情在赛珍珠的作品中,对于我国风情和人情的描写可谓是出类拔萃。

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我国独特的社会风貌,包括家庭、婚姻、道德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我国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

3. 呈现我国文化与传统赛珍珠善于借助小说情节和人物对话,巧妙地呈现我国文化与传统。

她以平实而真挚的笔触,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社会道德和人文情怀,为我国形象在国际上赢得了尊重和认可。

4. 分析我国社会问题与现实困境赛珍珠的作品不仅仅是对我国社会问题和现实困境的揭示,更是对这些问题的深刻反思。

她运用小说的形式,对我国社会的落后、封建的现实进行深刻剖析,使人们对我国的现实有了更加立体和深入的认识。

5. 与国际交流对接在她的作品中,透过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赛珍珠巧妙地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国际价值观相结合,使世界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文化与我国人的生活状态,为国际交流架起了一道通往我国的桥梁。

6. 总结赛珍珠通过其优秀的作品和独特的写作策略,成功地建构了我国形象,并以此在国际上展示了我国的文化魅力。

她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和传递,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写作策略的典范。

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可以借鉴她的写作策略,推动我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进一步扩大我国形象的国际影响力。

7. 个人观点对于赛珍珠所采用的这种写作策略,我个人深以为然。

通过深入挖掘我国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以及对我国社会问题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才能够创作出具有深度、广度和价值的文章。

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我将进一步学习和借鉴赛珍珠的写作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为我国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书写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书写

2019年6期 83教育前沿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书写□ 简丽丽摘 要:美国作家赛珍珠以描写中国的作品闻名于世,并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中国女性形象,探讨不同类型的女性的心路历程。

在其长篇小说《大地》三部曲中通过塑造阿兰、爱兰、梅琳、梨花等众多女性形象表达自己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

关键词:赛珍珠;中国女性形象;《大地》三部曲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四十余年,她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生活,广泛地接触到中国的各个阶层的民众,尤其是中国农民和妇女。

在与农学家约翰·洛辛·巴克结婚后,她曾陪同丈夫在华北农村考察五年。

得益于这样的机会,赛珍珠可以坐在女人堆中和她们聊天,从而熟悉中国女性的生活。

她既和普通农妇打交道,也探访偏远城镇的名门望族,广泛地了解了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女性的所思所想,她熟知中国传统女性的特征,和她们的思想意识在时代发展的冲击下所发生的变化,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探讨不同类型的女性的心路历程。

如《东风·西风》探讨了中国传统妇女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下的困惑与无助;《群芳亭》探讨的是中国传统妇女如何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求得灵魂的自我解放。

而在其长篇巨制《大地》三部曲中通过塑造阿兰、爱兰、梅琳、梨花等众多女性形象表达自己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

一、逆来顺受的家庭主妇阿兰出自《大地》三部曲的第一部《大地》,是镇上大户黄家的婢女,年少时跟随父母逃荒到南方,被父母卖去黄地主家做使唤丫头。

她个子高大,长的并不好看,脸方鼻子短,两眼细小而黯淡,在黄家是地位最低等的厨房丫头。

阿兰在厨房做饭做菜,受尽他人的嘲笑与欺侮,几乎天天挨打,没有亲人的关爱,也没有朋友的帮助。

在严苛的生存环境中她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养成了任劳任怨,逆来顺受的沉默性格。

黄老太太因为所谓的积德而将她嫁给王龙,整部小说以王龙到黄家接阿兰回家成亲开始。

对王龙来说,阿兰既是妻子,也像是一个忠诚的、沉默寡言的女仆。

浅析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中国人形象

浅析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中国人形象

浅析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中国人形象作者:冯丽珠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5期摘要:美国作家赛珍珠以自己曾在中国安徽与江苏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地三部曲》而享誉中美两国。

在《大地三部曲》中,赛珍珠通过描绘王龙祖孙三代与土地关系的变化,建构了赛珍珠式的独特的“中国形象”。

由于作家受到双重文化的影响,决定了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形象”既有其客观性,同时又存在作家集体无意识导致的局限性。

关键词:《大地三部曲》;异国形象;他者关于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法国形象学者让.马克.莫哈认为,“……形象学拒绝将文学形象文学中的异国形象看做是对一个先存于文本的异国的表现或一个异国现实的复制品……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在现,通过这种在现,创作了它(或赞同、宣扬它)的个人或群体揭示出和说明了他们生活于其中的那个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空间。

”[1]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绝不等同与异国的现实,它与创作它的作家所隶属的社会群体密不可分,是作家“集体社会想象”的产物,“是同化也是社会化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

[2]而异国形象在这一被认识被接受的过程中,“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的2二元对立的投射下,最终被消解。

在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中国人形象。

下面我将从《大地三部曲》中的这两类形象出发,探讨赛珍珠对两类中国人形象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可能性,及其在赛珍珠双重文化身份下的意义。

一、“友善”态度下的异国形象《大地三部曲》中,赛珍珠在“友善”态度支配下,塑造出了勤劳,热爱土地的一系列北方農民的形象。

在《大地》中,王龙作为一个底层的农民,他勤劳而痴迷于土地,即使在饥荒年,面对高价诱惑,王龙也坚决守护土地“我的地永远不卖!我要把地一点一点挖起来,把泥土喂给孩子们吃,他们死了以后就把他们埋在地里,还有我、我老婆和我老爹,都宁愿死在这块地上!”[3]在南方逃难的日子里,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家乡的土地,当棚区的流民们在夜晚幻想金子、欲望时,王龙一心只想着“要是我得到那些金银珠宝,我要用来买地,买上好的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构赛珍珠中国乡土小说中的中国形象邹霞(黄冈师范学院湖北·黄冈438000)【摘要】本文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概述十三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中“中国形象”变迁的背景下,基于赛珍珠双重的文化身份和在中西文明碰撞中的成长背景,解构了赛珍珠的一系列中国乡土小说中的中国形象,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固有看法,促进了中西文明的共融与理解。

【关键词】赛珍珠中国乡土小说中国形象【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34(2012)06-0178-03一.引言形象是一国文学对异国形象的塑造与描述。

任何一种异国形象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本民族对异族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异国文化在本国的介绍传播影响和诠释情况,同时也折射出本民族的欲望需求和心理结构。

异国形象有言说“他者”和言说“自我“的双重功能。

巴柔认为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我“注视他者,而他者形象也传递我这个注视者,言说者,书写者的某种形象。

在个人(一个作者),集体(一个社会,国家,民族),半集体(一种思想流派,意见,文学)的层面上,他者形象都无可避免地表现为对他者的否定,对”我“及空间的补充和延长。

从某种意义上,异国形象其实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知识和想象,其实质上是该文化自身结构本质的投射和反映。

二.西方社会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在18世纪以前一直受到西方社会的热捧。

早在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在书中描述了中国发达的工商业,完善的交通和中国的高度文明。

激起了许多西方人寻求东方乌托邦的冒险之旅。

六十年之后,英国作家曼德维尔在其游记《TheTravels of Sir John Mandeville 》用大量篇介绍了中国的丰富物产奇珍异宝和中国皇帝的威严统治。

该书在16世纪前后被译成欧洲的主要文字,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心目中最有影响的一部表现中国形象的书。

十八世纪,整个欧洲掀起一股“中国热(a voguefor China ),一方面,她们对中国的思想哲学和自然宗教政治制度产生浓厚兴趣。

当时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激烈反对基督神权的无上权威,认为理性才是裁判一起的最高标准。

中国作为一个没有基督背景又强大富庶的国家,正好符合思想家们所憧憬的一个理性国家。

伏尔泰对中国的政体风俗道德大加赞扬,莱布尼兹推崇中国的社会和家庭体制。

哥尔斯密等都对中国文化表现出钦慕和向往。

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欧洲人对中国的陶瓷丝绸室内装饰和园林建筑非常推崇。

到了十九世纪,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西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号称强大的中华帝国频频被西方列强击败,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一切,使欧洲的中国热结束了,在大部分欧洲人眼中,中国由一个强大富庶的国家变得保守愚昧落后。

在西方人的文学作品中也被表现出来。

丁尼生在一行诗说:“在欧洲住五十年也强似在中国住一世”华兹华斯,拜伦,德昆西等人也在作品中对中国和中国人进行了贬低和负面的描写。

三.赛珍珠乡土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在这种西方文学普遍恶意蔑视贬低中华民族和*[收稿日期]2012-11-25[作者简介]邹霞(1977-),女,汉,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第15卷·第6期2012年12月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Vol .15,No.6Dec .2012178邹霞:解构赛珍珠中国乡土小说中的中国形象把中国文化神秘化、离奇化的背景之下。

20世纪30年代赛珍珠的《土地》三部曲横空出世。

赛珍珠根据其长期在中国社会中生活的亲身经历和对中国传统深入了解的文化底蕴,与众不同地把中国人“不是放在与西方人,而是放在与其他中国人的相互关系中加以描述”,在赛珍珠之前,许多西方作家都曾在作品中描写过中国。

但是他们笔下的中国,不管是作为被丑化的对象还是被赞美的对象,总是根据西方人自身主观感心理感受,参杂了许多夸张的想象和文化优越感而并非中国的实际来描写的。

张隆溪在《非我的神话》(《the Myth of the other》)中说道:“西方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形象,代表着不同于西方的价值观念,这不同可以是好,也可以是坏。

在不同时期,中国,印度,非洲和中东都起过对衬西方的作用,或者是作为理想化的乌托邦,诱人和充满异国风味的梦境,或者作为永远停滞,精神上盲目无知的国土。

”赛珍珠1892年出生于美利坚合众国西弗吉尼亚州。

出生后仅三个月就随传教士的父母来到中国,居住在清江府(今江苏淮阴)。

从此以后,赛珍珠在她的前四十年岁月几乎都是在中国度过。

从小就接触到中国传统的文化,赛珍珠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对这种文化的热爱。

基于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赛珍珠对中国文化的走向提出了富有个人特色的思考。

她的大多数获奖作品都是她在中国金陵大学一边教书一边创造完成的。

特殊的生活经历和背景注定了赛珍珠在描写中国题材小说中比起其他西方作家更客观更具有真实性。

赛珍珠的作品,大多以中国乡土题材为主,这些作品较客观地反映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农民的形象。

《大地》三部曲,《东风·西风》、《母亲》《异邦客》等中国题材的小说以及收录在本选集中的其他一些作品都取得了成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这些作品影响了欧美整整两代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

她的作品改变了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固有形象,使西方人把中国人看成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妖魔或天使”如一位英国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是赛珍珠和她的作品“为数以百万计的欧洲人民提供了第一幅关于中国农村家庭和社会生活的长卷”。

1938年,赛珍珠凭借《大地》三部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其获奖理由是“赛珍珠杰出的作品使人类的同情心越过遥远的种族距离“为“西方世界打开一条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洞察力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

”在颁奖词中瑞典皇家学院组委会这样称赞她---“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史诗般地描述,为中国题材小说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诺贝尔文学奖改变了赛珍珠的一生。

她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

直至将近50年后,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才获此殊荣,这给赛珍珠带来了极大的荣誉,但同时也招来了相当一部分男性作家的妒忌、不满,甚至敌意的嘲讽。

《大地》是一部比中国小说还中国的小说,作为一部家族小说,它讲述了中国农村一个叫做王龙的农民祖孙三代所经历的兴衰坎坷。

《大地》所表现出来的王龙与土地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一种生活与自然时空里的生活和中国农民的真实生存状态,反映了中国农耕文化的意蕴及重土安迁的儒家文化意识。

赛珍珠牢牢把握住“乡土情缘”中国文化中这个根本特征,细腻深刻地描写中国农民的恋土情节。

赛珍珠在她的作品中以同情的笔触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家庭生活。

小说中的人物,有血有肉,富有真情实感,场景与细节的描写亦真实可信。

小说越过东西方文化间的鸿沟,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一个少有神秘色彩的中国,有力地改变了不少西方作家描绘的“华人异教徒”和“不可思议的东方”的形象。

对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有着积极的意义。

美国著名学者汤姆森说过,"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有了赛珍珠,一代代的美国人才带着同情、热爱和尊敬的目光来看待中国人。

"中国学者廖凯1997年曾这样评价赛珍珠和她的作品:“赛珍珠通过文学作品单枪匹马地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歪曲认识,大多数中国人在文学作品中第一次被看做诚实,善良,生活简朴,工作勤奋,敬畏神灵的农民与美国农民没什么不同。

”1992年,历史学家小詹姆斯·托马斯称赛珍珠为”自从13世纪马可波罗以来描写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西方作家。

”赛珍珠在她的小说中对中国农村和乡镇生活所作的生动而又真切的描写,对中国劳苦民众的朴实情感和不拔毅力所表示的敬意,以及她在其他非虚构文学体裁中和在公共演说场合里对中国文学与文化传统所作的颂扬,客观上都是对西方在这之前对中国人所作的歪曲丑化的有力的批驳。

基于赛珍珠的双重文化身份,她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她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使她摆脱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束缚,在描写中国的作品上取得了比20世纪其他西方作家更高的成就和声誉。

但不可否179认的是由于赛珍珠本人的文化身份和宗教背景的局限性,会导致她在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和阐释中产生一定的误读和变形:一方面,赛珍珠相当熟悉中国农村的风俗人情,她乡土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在中西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宗教文化身份的局限性,赛珍珠小说中“凝满着同情地”写出了“农民底灵魂底几个侧画”,但她受到了“只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基督教徒这个主观观点上的限制”,因而她“并没有懂得中国农村以至中国社会“在构建中国想象的过程中产生了误读变形。

参考文献:[1]布罗斯,雅克:《发现中国》,耿升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2]陈敬:《赛珍珠与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丁国华等译:《同胞》,漓江出版社,1998年。

[4]顾钧:论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的写作策略[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王玉括:试论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人视角[J],四川外语大学学报,2003年06期[6]朱刚.无形中的有形———赛珍珠论中国小说的形式[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2012年12月第15卷·第6期宿州教育学院学报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