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课程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r \・
•- 二〕r——
1概述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 缩写SCS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

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物的布线系统。

其代表产品是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PDS。

PDS —般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以及各控制信号。

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比及的。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先进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可靠性。

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组合压接方式、模块化结构、星型布线并且具有开放特征的布线系统。

它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如图 1-1所示:
图1-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工作区
干轶子系统
建策霹了系筑

缆水平于系统
2 系统结构与配置
2.1 综合布线设计的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是一个开放型的系统标准,它能广泛应用。

因此,按照综合布线系统进行布线,会为用户今后的应用提供方便,也保护了用户的投资,使用户投入较少的费用,便能向高一级的应用范围转移。

本项目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满足以下标准:
TIA/ EIA-568A ——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加拿大采用 CSA T529)
EIA/ TIA-569 ——电信通道和空间的商业大楼标准( CSA T530)
EIA/ TIA-570 ——住宅和N型商业电信布线标准(CSA T525 )
TIA/ EIA-606 ——商业大楼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 CSA T528)
TIA/ EIA-607 ——商业大楼接地/连接要求( CSA T527)
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CECS7:2 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及验收规范》
2.2 综合布线设计的要点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虽然随着用户的需求和布线的具体环境不同,会有各种变化,但任何综合布线方案在设计时都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实用性:能支持多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能够适应现代在和未来技术的发展;
2) 灵活性: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微机、打印机、终端、服务器、监视器等;
3) 开放性:能够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如总线形、星形、环型等;
4) 模块化: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
5) 扩展性:实施后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需求时,很容易将设备安装接入;
6) 经济性: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维护费用低,使整体投资达到最少。

3系统功能
3.1用户现场环境
教学楼共四层,平面呈回字形。

每层10间小教室,2间大教室,2间办公室。

如下图:
图3-1教学楼水平面示意图
教学楼建设的总目标是:以高性能综合布线系统支撑,建成一个包含多用途的办公,教学自动化系统,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办公需求。

从而
实现对教学楼楼的电气、防火防盗、监控、计算机通信等全套实施按需控制,实现资源共享与外界信息交流。

设计范围包括整个教学楼的办公区间和管理区间及其他公用区间,要求采用
先进、成熟、可靠实用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将建筑物内的程控交换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统一布线,统一管理,使整个教学楼成为能满足信息传输的,灵活的,
易扩充的建筑系统。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它满足系统纳入结构化布线系统
的条件:超五类水平电缆在设备端口至终端端口的距离不超过90米;
主干采用高速率、大带宽的传输介质,数据传输的带宽在水平区内可达100Mbps 具有一定的抗电磁干扰特性和防电磁辐射泄露性能;
通过信息端点规划定位,PDS布线支撑,使教学楼系统获得相当健全的“信息公路”网络体系,借助计算机网络服务的强有力工具,提高调度、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

也为该建筑群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和畅通的对外联络设施。

3.2信息点分布情况
此次综合布线项目规划实施144个信息点,这些信息点的分布如下表所示:
3.3功能简介
根据标准设计的布线方案,能适应和支持现有的或将来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需求,能适合语音、数据计算机局域网(LAN、光纤分布数据接口( FDD)图像和其它连接的需要。

智能化楼宇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不仅为现代化的信息通讯铺
设了信息高速公路,而且也为楼宇的智能管理提供了集中的控制通路。

结构化布线系统为用户创造了舒适、快捷的软环境,节约了发展商与经营者的人力和财力开支,极大地提高了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水平,满足了各部门对通讯和
网络的需求。

根据对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CS)的要求 , 本教学楼布线系统的设计主要满足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两部分。

该系统将为教师及学生提供集话音、数据、文字、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网络,帮助用户实现多功能电话、语音信箱、网络代理连接 Internet 等应用。

4 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及说明
4.1 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本教学楼的项目要求及上述有关标准,本方案为一个较典型的星型拓扑结构系统,现将设计方案概述如下:
根据用户的要求,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

整个网络的布线可以分为主设备间、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等各子系统。

教学楼主设备间设于教学楼一层综合布线机房,从主设备间引线缆经桥架和竖井直接引至工作区。

工作区子系统提供从水平子系统的信息插座到用户工作站设备之间的连接,它包括工作站连线、适配器和扩展线等。

水平子系统的作用是将垂直干线子系统从配线间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包括双绞线电缆、信息插座等。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建筑物内将各楼层的配线间(管理子系统)联到主配线间。

管理子系统就是配线间,它把水平子系统和垂直干线子系统连在一起或把垂直主干和设备子系统连在一起。

通过它可以改变布线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管理网络通信线路。

器件有端子板和跳线等。

设备子系统把管理子系统和网络设备联系起来,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

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高度的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和可扩充性。

系统
设计遵循EIA/TIA568标准、ISO/IEC11801标准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
系统设计规范》。

网络主干部分采用光纤的布线方式,使主干带宽达到 1000MPB 以上,可高速传输数据及图像,能够大大提高信息传输质量和可靠 性。

建筑物内与计算机网络相连的布线均为超 5类产品,信息插座选用普天 公司特色产品5类系列插座。

可以支持100M 的数据传输,从而为高速数据 传输打下基础。

拓扑图为:
图4-1教学楼网络拓扑
4.2综合布线产品选择 泰科电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无源电子元件制造商,是无线元件、电源
系统和建筑物结构化布线器件和系统方面前沿技术的领导者, 是陆地移动无 线电行业的关键通讯系统的供应商.
作为全球通信器件和电缆产品的主导厂商, 安普布线(AMP NETCONNEC 是泰
科电子公司的一部分,我们可为各种建筑物的布线系统 提供完整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的建筑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和杰出工艺受 到整个行业的赞赏。

安普布线可为客户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完整解决方案。

我们设计和生产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包括单模和多模光纤系统以及屏蔽和 非屏蔽铜缆布线系统。

PG-PT
PC1-1
IEOOE ■“一 ryss
MOE 注
/\ Q PC-PT PC3 1 PC3-M PC4-J 口 =C-£T
5综合布线子系统实施设计
5.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位于各楼层的教室和办公区,由终端设备连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配件,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插座之间搭接。

工作区子系统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推荐的8芯超五类模块化信息输入输出插座和插头,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考虑到信息插座要与建筑物内装修相匹
配,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应安装在距离地面30cm
以上的位置,与电源插座的距离为20cm而且
信息插座与计算机设备的距离应保持在5cm
范围以内。

采用明装的方式安装,每个办公室或大
教室4个信息点,每个小教室2个信
图5-1小教室示意图
息点(如图所示)。

每个信息点采用英式平面双口面板,一层共 18个信息插座
5.2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子系统将干线子系统线路从管理子系统的配线架上连接的电缆延伸到
用户工作区(信息插座),如图右图。

水平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子系统总是处在同一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

水平子系统电缆数限制为 4 对双绞线,它们能支持大多数现代数据通信设备。

水平子系统电缆应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八芯电缆,模块采用超五类信息模块,可连接ETHERNETRS232等设备。

信息插座采用英式平面双口面板。

水平电缆把每个信息插孔和相应的配线架
图5-2水平子系统
连在一起,从每个信息插孔都有一条电缆连到所属的配线架, 所有水平线缆都连 接到各楼设备间。

计算机的水平电缆选用 8芯非屏蔽电缆,这种电缆是超五类、 4对芯、非屏蔽双绞线,支持155MHZ 勺传输,具有阻燃特性。

5.3管理子系统设计
管理间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设在各楼层配线间。

管理间为连接 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 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 拔。

管理间环境要求
1. 室温应保持在18C 至27T 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55%
2. 保持室内无尘或少尘,通风良好,亮度至少达 30英尺*烛光;
3. 安装合适的消防系统;
4. 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和阻燃漆;
5. 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扇窗口留作安全出口;
6. 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和电磁干扰源(如发射机和电动机) ;
7. 设备间的地板负重能力应为500kg/平方米。

8. 根据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要求,在配线间采用 19”标准机柜。

9. 在主、楼层配线间,最好有供放置设备的设备柜,其大小可按设备的尺 寸而定。

在设备间尽量将设备柜放在靠近竖井的位置。

5.4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设备间子系统由主配线机柜中的电缆、 连接模块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
中心
机房中的公共设备与各管理间子系统的设备互连,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本方案的主配线间设在 1楼中心机房,语音和数据合用一个配线机柜,所有语音主干和数据主干全部连到该配线机柜的相应模块配线架上。

主配线机柜采用 19 英寸 42U 规格机柜,除安装配线设备外,还可放置网络设备;机柜材料选用金属喷塑,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端接位置。

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的特点 .
对数据中心机房的整体要求:
1. 数据中心机房应按机房要求装修,并考虑防雷和接地,及配套的UPS电源。

2. 总配线室应避免电磁干扰。

3. 室内天花板高度不应小于 2.5 米;
4. 机房室内应铺设高约0.25 —0.3m 的防静电架空地板,为地下配线提供方便;活动地板平均荷载不小于 500Kg/m2;
5. 机房里应备有合适的接地端子,建议独立接地,接地电阻阻值小于1Q;
6. 机房内室温应保持在18C至27C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50%,室内照明不低于 150Lx;
7. 机房面积不应小于14M2,室内应洁净、干燥、通风良好。

防止有害气体
(如SO2 H2S NH3等)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8. 机房内的电源插座宜按计算机设备电源要求进行工程设计,便于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的使用;
5.5 设备清单
工程材料及计算公式:
1. RJ-45 头的需求量: m=n*4+n*4*15%
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4*15% 表示留有的富余
2. 信息模块的需求量: m=n+n*3%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3. 每层楼用线量: C=[0.55*(L+S)+6]*n
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
信息点距离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
0.55 :备用系数
4. 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X 3
5. 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6. (平均值+5米)X点数二总长度
7.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表5-1设备材料清单
6 综合布线管理
为了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日后维护时,查找线缆方便,我们对每一根光缆、双绞线线缆都进行编号。

下面把编码规则简要说明以下。

6.1 综合布线标识的代码定义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标识可以分成两种:逻辑标识与物理标识。

1. 逻辑标识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一)、设计图纸设计图纸上的标识是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布线情况下,在图纸上标注每根线缆、线缆端口等具体信息。

(二)、布线管理软件CM漱件
CMS软件中的标识同样是工程设计人员通过电脑软件标注线缆走向、线缆类型、端接类型,长度,测试数据等信息。

如果这些数据足够丰富,则可以生成工程的概预算、采购清单、工时工费等。

CMS在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交付使用后,在布线的管理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链路实际分配和使用情况,损毁情况,日常配置和调整记录等。

这些工作的基础都是对标识的定义。

(三)、链路测试针对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测试工作已经是布线工作
中的一个必要
环节,在实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对链路的验收测试时,要依据设计图纸或 CMS 中的标注或者说是定义而建立测试文档,输出测试结果。

以上三种应用都是逻辑标识主要涉及方面。

2. 物理标识:
物理标识则通过对线缆的标签制作,配线架,设备,信息点的标签制作,实现视觉上的标识。

将逻辑定义的标识,用标签的方式固定下来,作为使用、追踪的依据,保持着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实施。

6.2 双绞线和信息点的编号规则
1. 线的编号规则按施工平面图上所标示的编号,对水平数据线、语音线,主干大
对数、光纤逐一标线。

线头(机柜端)、线尾(面板端)各标一次;
离线头2米处再标一次,离线尾1米处再标一次;
标线时应将线缆水平展开,不能拗弯或扭曲线缆,用不掉色油性笔在线上标示,数据用蓝色笔,语音用红色笔。

大对数用蓝色笔,光缆用黑色笔。

线路测试合格后同时制作标签,做好后要反复检查标签号是否与图纸编号一致。

2. 信息点的编号规则
此布线系统中采用如下信息点编号规则,每个编号唯一地标识一个信息点,与一个插孔对应,也与一条水平电缆对应。

口口口口
T E I
图6-1信息点编号规则
其中层号由两位以上组成,第一位表示楼号,第二位表示楼层号;设备类型码有两种,C表示计算机,P表示电话;信息点层内序号为每层内的信息点统一顺序编号。

例如:B3C13表示B楼三层第13台计算机。

此编号在下列地方用到:
(1) .在布线系统平面图和其他一些文档中,都用上述的编号来标识信息点。

(2) .每个信息盒面板的插孔下方贴以写有上述信息点编号的标签。

(3) .在配线架的标签条上用上述编号标明相应位置对应的信息点编号,并登记注册。

(4) .穿线工程中,每根4对双绞线电缆的两端都按上述规则标号。

7 系统测试
施工完成后,我们对整个布线系统要进行测试。

其中,双绞线系统测试内容包括:•线路测试:布线完工后测试。

用FLUKE公司的DSP-4000测试仪(或其他),
采用 TIA CAT 5 Basic L + ACR 方法进行测试。

测试仪主机端
采用 3米的跳线,远端采用 0.5 米的跳线。

测试项为:线对,
阻抗,长度, Propagation Delay, Delay Skew, 近端串绕,远
端串绕,衰减,近端 ACR远端ACR
•联机测试:整个工程完成后,选取若干个工作站,进行实际的联网测试。

•测试完毕,我们将向用户提供如下文档:
1、线路测试报告:这是由电缆测试仪生成的测试报告传到计算机中后整理出来的。

2、布线系统管理文档
3、布线系统竣工平面图:图纸描述信息点最终的分布状态。

4、布线系统用户手册:此文档讲解布线系统器件、工具、管理维护方法和故障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