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_孙进群
河北省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
![河北省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https://img.taocdn.com/s3/m/2cd9cb6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b.png)
河北省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科技》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近日,河北省出台2012年省委1号文件《关于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
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意见》强调,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推进关键领域科技创新。
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建设幸福乡村,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总页数】1页(P11-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4
【相关文献】
1.加大创新推广力度加快蔬菜标准园建设
2.加大力度形成合力促进农业科技示范
场建设再上新水平——肖诗达副厅长在全省农业科技示范场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3.河北省加大农机深松实施力度——河北省召开深松工作会议4.加大农业科技
创新力度加快产业扶贫发展速度5.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关于宜春地区农业科技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增创新团队首席岗位专家评选结果的公示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增创新团队首席岗位专家评选结果的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97dca6e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2.png)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增创新团队首席岗位专家评选结果的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3.10.08
•【字号】
•【施行日期】2023.10.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增创新团队首席岗位专家评选结果的公示
按照《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提升方案〉的通知》(冀农字〔2023〕57号)要求,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申报推荐河北省旱碱麦等7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的通知》(冀农函〔2023〕139号),制定了首席遴选方案。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厅产业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权威专家采取网上审阅材料、打票评选的方式,确定了旱碱麦、谷子、特色油料、花卉、干果、肉禽、特色养殖等7个新增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人选,并经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评审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23年10月8日至10月12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异议,请于2023年10月12日前,以传真、邮寄或电子邮件方式向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反映,非实名举报不再回复。
联系人:李洪波电话:*************
传真:*************邮箱:**************
附件: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增7个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人选名单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10月8日附件: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增7个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人选名单。
推进河北省农业技术进步的相关举措
![推进河北省农业技术进步的相关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81293c1b6c175f0e7cd137ab.png)
农业 企业 和 农 户 、 大 学 、研 究机 构 、中 介 机 构和 政 府 都 将 成
为科 技创 新 的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 农业 科 学 技 术 创 新 体 系 中 ,农 业 企 业
不 仅 能 大 幅度 增 加 生 物 产 量 ,而 且 能适 应 市 场 对 农 产 品 品质 需 求 的 变化 ,不 断 更 新 品种 ,提 高农 产 品 的 品 质 ,促 进 实 现 规 模 效益 。农 业 科 学 技 术 的进 步 ,特 别 是 现 代 化 劳动 手 段 的
贯彻 因地制宜、按需施教 、灵活多样、注重 实效 的原则,特
别 是 实 用 技 术 的 培训 要 有 针 对 性 , 把培 训农 民与 技 术 推广 紧 密 联 系 起 来 。 从 根 本 上 培 养 和造 就 有 知 识 、懂 科 学 、会 技 术 、善 经 营 的 新 型农 民 , 为现 代 农 业 发 展和 新 农 村 建 设 提供 强 大 的 人 力 资本 。
发展。
1 农 业 技 术 的 进 步 ,有 利 于 改 变 农 村 面 貌 ,加 快 新 农 村 . 3 建 设 步伐 。农 业 技 术 的进 步 ,使 农 业 本 身 向着 生 产 的 深 度 和 ,度 发展 ,拓 宽 了 农 村 的 生产 领 域 ,必 将促 进 农 村 的产 业 结 构 调整 、优 化 , 促进 农村 经 济 的 全 面 发 展 。农 产 品产 量 、 质 量 的提 高 ,农 业 经济 效 益 的增 加 , 从 总体 上 增 加 了农 民的 收 入来 源 , 这 不 仅推 动 了农 业 生 产和 农 村 经 济 的迅 速 发 展 , 而 且 将 从 根 本 上 改变 农 村 的 生态 环 境 ,改 变 农 民的 生产 方式 和 生活 方 式 , 使农 民传 统 的 生 活 习惯 和 价 值 观 念 发 生深 刻 的变
邢台市人民政府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578号建议的答复
![邢台市人民政府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578号建议的答复](https://img.taocdn.com/s3/m/413a835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7.png)
邢台市人民政府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578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5.29•【字号】•【施行日期】2021.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邢台市人民政府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578号建议的答复王文忠代表:您提出的“关于科技人才下乡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多措并举促进科技下乡,集聚农业科技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基层农业科技力量。
一是加强“科研机构+实验基地+种养大户”的推广模式,完善了全省产业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推广站的服务体系,切实推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并结合农时,加大了对基层农技人员与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
二是完善“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主体+试验示范基地→周边农民”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理顺市-县-乡-村四级推广网络,积极发挥17个县市农业专家组、40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000多名农技人员、近20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加大远程教育力度,健全网络函授教学,发挥农广校、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学校等网络教学资源,培养高学历、高水平的职业农民。
四是创新“企业+农户”的推广模式,依靠龙头企业、专业化合作社的的市场信息和科技优势,建立稳定农企关系,提高一家一户的抵御风险能力。
五是开办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依托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全市开办农业科技网络书屋7000多个,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实时互动,新型经营主体足不出户,便可进行学习与互动交流,推广效率和服务效能有了较大提高,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能力。
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了科技支撑到县、项目指导到乡、产业培训到村、技术服务到户、全链条无缝对接的科技服务体系,有效破解特色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集成和示范推广,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论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论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bc417c9d5bbfd0a79567308.png)
环 境 与经济 等诸 多 因素 的约束 力 较 强 , 迫切 需 要 农
业 科技 作支 撑 。为此 , 河北 省 科学 和 技术 发 展 “ 《 十
一
五 ” 划 及 22 规 00年 远 景 目标 》 出 要 “ 立 健 全 提 建
农 业科 技创新 体 系 ” 任务 。但 就 目前 河北 省 农 业 的
河 北省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体 系的 主要 内容 , 就 加 强 组 织 领 导 、 化 改 革 与 人 才 队伍 建设 等 方 面提 出了合 理 的对 策 建 议 。 并 深 [ 键 词 ] 北省 ; 业 科技 创 新体 系; 议 关 河 农 建
[ 作者简介 ] 孙进群 (9 3 ) 男 , 16 一 , 河北省深泽县人 , 河北工业 大学管理 学院在 读博 士生 , 河北 省农林科 学 院正 高级政 工
17 4 人 ”1 。人 口数 量 的庞 大 和较 低 的文 0 .6万 _( 】 化素 质严 重阻碍 了河 北新农 村建 设 的步伐 。再加上 人 口增长 对资 源环 境 的压 力 日益 增长 , 与资 源之 人 间 的矛盾 也 日益 尖锐 。 ( ) 二 资源禀 赋不 足 1 耕 地面积 减 少 , 量 下 降 。河 北 省 人 均耕 地 . 质 面 积只相 当于世 界 平 均 水 平 的 13 “ 2 0 / , 从 0 5年 至 20 0 7年 , 河北 省耕 地 面积 3年 来 累 计 减少 约 2 0 2 5 . 千 公顷 , 年均 减 少 8 . 3 4千公 顷 ” 1 _ ( 。而 且 由于 ]
[ 中图分类号 ] 3 32 [ F 0 .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0 3— 0 1 2 1 ) 1 0 0 0 [ 10 7 7 (0 0 0 — 24— 4 收稿 日期]0 9— 8—1 20 0 0
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挑战及建议
![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挑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608d45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5.png)
区域发展DOI:10.19995/10-1617/F7.2024.05.173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挑战及建议李晨 李静 弓炎(张家口学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河北省作为北方农业大省,其数字乡村建设不仅对省内意义重大,还具有全国范围的示范效应。
虽然河北省在基础设施、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等挑战。
对此本文深入剖析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识别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探索适合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可行路径,进而推动其高效、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乡村建设;河北省;乡村振兴;数字化转型;农村电子商务;智慧农业;公共服务数字化本文索引:李晨,李静,弓炎.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挑战及建议[J].商展经济,2024(05):173-176.中图分类号:F127;F124.3 文献标识码:A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可以推动中国数字化进程从城市向农村延伸,促进数字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应用。
同时,还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
坚持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村治理水平和农民生活品质,加快释放数字价值红利、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既顺应了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契合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新期待,又是新发展格局下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提出“数字中国”建设倡议;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2018年,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并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着重强调综合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2019年,进一步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分类、分场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农业、乡村公共服务及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农村电子商务等领域全面发力,以数字化转型加速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十四五”规划强调“建设智慧城市,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河北农业科技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河北农业科技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2c2548cec3a87c24028c4dc.png)
是处 于起步阶段 ,与发达 国家和我国发达省份相 比差距还 比
较大。 3 、河北省启动 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计划 ,每年拿 出上千
、
河北省 农 业科 技创 新现状
河北省 农业科技 创新和 推广体系 建设取得 了很大 成绩 ,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 断提 高 ,在农业增产 、 民增收和 万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部 分省级 农业科技园区和特 色农业科 技 农
加 快农业科技创新 的步伐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正形成规模的还 O
现我 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一个 必经之路 ,也是一个必然 的趋 不到 2 %,而一些农业科研 成果转化率 比较 高的省份 已经达 O 辨 。加快 农业科 技创新与发 展 ,是提 高农业 生产科技 含量 , 到7 %以上 。科研成果 与农 业需求的脱节 ,也造 成了我省农 0 捉高我 省农业在全 国市场 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我省农业发 展 业科 技创新滞后 。现在 ,新 一轮农业科技革命 已经在 全世界
【 农监辩技 l
农韭 经济 2 1/0 0 21
河北农业 科技创新现状 、 问题及对策探讨*
◎梁 国营
摘 要 :为加快农业科技 进步是建设现代农业 、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 支撑 ,是提 高我省农业竞 争力的必然要 求。十二五
创新 建议
时 期是 农 业农 村 经 济 转 型 发展 的 关键 时期 ,必 须 更 加 注 重发 挥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的 支撑 与 引领 作 用 。 关 键 词 :农 业科 技
农 业市场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元 ,居全 国 l位以后 。在农林 牧渔 业科技活动经费 中 ,政府 0
8 6 2 河北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已有 了很大进步。通 筹集 2 %,低于全 国平均水平 ,企业筹集 2 %,也低于全 国 、 过实施 农业 良种 产业化 工程 ,促进 了科技 成果的推广 应用 , 平均水平 ,与农业产业化 、市场 化的发展趋势很不相称 。 创造了 显著的社会经 济效 益。省 、市 、县农业科技示 范园的 建设 成效 显著 ,建 设了 一批高 标准 的 日光温 室 ,促进 了蔬
河北省农业企业联合会成立大会新闻稿
![河北省农业企业联合会成立大会新闻稿](https://img.taocdn.com/s3/m/59a1321a14791711cc7917ba.png)
河北省农业企业联合会成立大会
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石家庄召开■赵金铎、成志军被推举为第一届名誉会长,刘彦龙当选为会长,王达明当选为秘书长。
本刊讯(记者杜洁茹)河北省农业企业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于2013年11月19日在石家庄举行,省人大农工委主任李广恩、省政协农委主任杨玉成、省工商联副主席范少明、省民政厅王保珍巡视员、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张建军、省工信厅副厅长周军堂等出席。
来自全省各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代表,农科院校专家、领导,兄弟商会会长等共计30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纪委驻省农业厅纪检组组长孙进群主持了本次大会。
会议选举产生了河北省农业企业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
赵金铎、成志军被推举为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刘彦龙当选为会长,王达明当选为秘书长。
河北省农业企业联合会是经河北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由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业务主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省性行业社会团体,是河北省境内从事农业及其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等自愿联合组成的自律性、行业性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该联合会将团结广大从事农、林、牧、副、渔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以企业为本,加强行业自我管理,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政府和农业企业做好双向服务,做大做强河北农业企业。
在本次大会上,省政协农经委主任杨玉成还宣读了赵金铎名誉会长的致词。
他说,省农业企业联合会的成立,顺应了我省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的桥梁,有利于团结广大涉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一起加强农业行业建设与管理,加快我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厅领导工作分工的通知
![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厅领导工作分工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b9516c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1.png)
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厅领导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10.12.06•【字号】冀农办发[2010]71号•【施行日期】2010.1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厅领导工作分工的通知(冀农办发〔2010〕71号)各设区市农业(农牧)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石家庄市畜牧水产局,厅属各单位:根据省农业厅领导同志调整和工作需要,现将厅领导工作分工通知如下:赵国岭厅党组书记、厅长,主持省农业厅全面工作,负责干部人事工作。
分管厅人事处。
王宇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协助赵国岭同志抓省农业厅全面工作,负责机关综合、计划财务、农业产业化、安全生产、老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分管厅办公室、计划财务处、老干部处、老干部二处、省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省农村发展教育培训中心、省农业产业化项目服务中心。
张文军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协助赵国岭同志抓有关重点工作,负责农业生产工作。
分管厅粮油作物处、经济作物处、蔬菜产业发展处(省蔬菜产业发展局)、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种子管理总站、省植保植检站、省土壤肥料总站、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省国家备荒种子管理中心、省农作物引育种中心(省种业集团公司)、省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
朱立杰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负责农经管理、农业政策法规和农村新能源工作。
分管厅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处、产业政策与法规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办公室)、省新能源办公室、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省农村经济管理总站、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药检定所、省农民体育协会秘书处、省新能源技术推广站。
张钰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负责畜牧兽医工作,协助王宇同志抓老干部工作。
分管省畜牧兽医局综合处、畜牧与草原处、饲料处、医政药政处、防疫监督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省草原监理监测站、省兽药监察所、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省畜牧局利用外资项目办公室、省畜牧站、省畜牧良种工作站、省饲料工业协会秘书处、《北方牧业》杂志社。
以科技创新推动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科技创新推动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dd27a0d1f34693daef3e38.png)
括 :、 1 农作 物 和畜禽 良种技 术 。 良种 是 农 业 科 技 进 步 的 载体 , 农 业 生 产 的物 质基 础 和增 产 促 收 的 根 是 本, 对农业 增 产的贡 献率 可达 3 ~ 4 % , 当前 农 业新 科 技 创 新 的 首要 任 务 。主要 是 大 力 培 育 新 型 O 0 是
河北 青 年 管理 干部 学 院 学 报 21 0 0年 第 1 期
以 科技创新推动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问 题研究
课 题 组
( 共秦 皇 岛 市 委 党 校 , 北 秦 皇 岛 0 6 0 ) 中 河 6 0 1
摘要 : 实践 证 明 , 以科 技 创 新 推 进 现 代 农 业 建 设 , 提 高 农 业 综 合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举 措 , 是 是 促 进 农 民 增 收 的 重 要 途 径 。 因 此 , 进 一 步 提 高 我 省 农 业 综 合 效 益 , 分 发 挥 农 业 生 为 充
种 子生产 经 营主体 , 健全 良种 引进 、 育 、 选 推广 和公 共保 障体 系 , 大 优 良品种 的引 育 、 范推 广力 度 , 加 示 推
进新 型种 业体 系 的建立 。2 优 质 高产 种 养生 产技 术 。围绕 高效 生态农 业 发展 , 、 积极 推进 农作 物创 新 , 大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半年工作调试会于7月11日在衡水市召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半年工作调试会于7月11日在衡水市召开](https://img.taocdn.com/s3/m/6e83535b77232f60ddcca1f0.png)
意见.客观估价了上半年工作的同时.重点强调了下半年要下大力培育我院的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
革 .做 好稳 定 工作 .全 力打 造和 谐 农科 院 .加 强 效能 建设 , 狠抓 工作 落 实 , 全体 院 领 导 各 研 究所 领导 班 子 成 员 、院机 关 处级 以 上 干部 、改 制 科技 企 业 和院 所控 股 企业 董 事 长 、总经 理 参
加 了 会议
维普资讯
河 北 省 农 林 科 学 院 半年 工 T 隹调度 会
予 7 月 日 在 衡 水 市 召 开
l毒 J 【l
20 年 7 0 6 月1 1~1 日. 河北 省 农林 科 学院 2
在 衡 水市 召开 了全 院 半 年 工 作 调 度 会议 会 议 传 达贯 彻 了 全 国农 业 科 技 创 新 大 会 , 全省
非 常 丰富 . 是一 次统 一 思 想 .提 高认 识 , 鼓劲 的 大会 :是开 动 脑 筋 ,解 决问 题 的 大会 :是 狠抓 落 实 的 大会 .必 将对 我 院今 年 目标 任 务 的 完成 和加 快 发展 产 生积 极 的 影响 和 强 有 力的 推动 作 用 王 慧军 院 长就 工作 着 重 讲 了四 个方 面 的
副院长 郑 彦 平
副院长 王海 波
科 技 大 会 社 会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会议 精 神 . 参 观 了深 州旱 作 农 业 试 验 站 , 听 取 了 各研 究
所 、科 技 企业 半 年 工 作 汇 报 和 科 技处 、 国资
副院长 帕 金 深
纪委书记 孙 进 群
处 关 于科 技 、 企业 的 总 结 汇 报 副 院 长郑 彦 平 、 王海波 、杨 金 深 和纪 委 书记 孙进 群 按 照职 责 分工 ,对 下 半年 的工 作 进行 了 周密 部署 党委 书 记 、院 长 王 慧军 做 了总 结讲 话 .高度 评 价 了这 次 会议 会 议 虽 然时 间 不长 .但 准 备充 分 ,规 模 大 ,内容
对省农林科学院创新科技体系的调查
![对省农林科学院创新科技体系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ee5e450ab52acfc789ebc9a1.png)
产研 、 企 结合 科
研选题一 研究开发一 成果物化一 生产应用 ” 转变 , 工作 链条 向成果 鉴定后 的技术开发 和成果推广应用管 理延伸 , 初步建成“ 基础研究一 技术开发一 推广应用 ”
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 ) 一 建立“ 智力、 设施” 支撑体 系, 自主创新 为
科学院20 年新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40 多万亩 , 05 00 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多亿元 , 0 使全省农 民人均增收
近5元 ,而同期投入省农林科学院的全部科技经费 度 的建立 , 0 不仅为该院稳住 了骨干科研 队伍 , 这支 不足5o 万元。科技对农业增效 、农 民增收至关重 队伍当中还涌现 出全国模范和先进个人 , 00 同时也吸 要,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 引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人才来该院工作 。科技创新体 大动力支撑。 省农林科学院以服务“ 三农” 为导向, 着 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十 “
农业科研 院所大量一线科技人员提前退休 , 因编制 所限, 造成近几年内无法引进人才 , 科研力量弱化。 三、 创新我省农业科技体系的建议 (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体 系建设 。 一) 把科技体系 创新作为“ 十一五” 期间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 内容 ,
亩可节本增效20 0 元以上。 像这样的“ 傻瓜技术”该 , 院每年要组装3 多项 , O 产生近7 亿元的社会效益 。
科 企联姻 , 创新科技推广体系。该院按照现代
囫
维普资讯
农 村 经 济
企业制度要求 , 院所改制后新成立的企业增资扩 对 股, 使院部( 入股约3 %)转制企业( 0 、 内部 职工控股 5 %)科技人员 ( l 、 入股约2%) 0 三者有机结合 , 打通 了非盈利机构科研成果转化的渠道 , 同时也为转制
发力打造科技创新群体的思考
![发力打造科技创新群体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77d09f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4.png)
发力打造科技创新群体的思考
孙景才
【期刊名称】《河北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2010年12月,孙景才同志赴任邢台市农科院院长。
本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是孙院长的履新感言,也是对邢台农科院全体干部职工讲出的肺腑之言,体现了作为一名农业科研领军人的胸怀与修养,道出了农科人的本分与职责,同时对农业创新团队提出希冀与厚望,是一篇充满热情的励志之作。
【总页数】2页(P77-78)
【作者】孙景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0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4
【相关文献】
1.发力打造科技创新群体的思考 [J], 孙景才
2.打造图书馆集群体系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大庆地区构建城市图书馆集群体系的调研与思考 [J], 施连德
3.遂宁持续发力绿色科技创新2018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大会开幕 [J], 李琦
4.全力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硅谷”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双赢”——对南京国家农创园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J], 吴沛良
5.万州区打造三峡库区科技创新高地的思考 [J], 吕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北省滨海平原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河北省滨海平原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d29f2dc3ee06eff9aff80748.p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astal Plain Area of Hebei Province 作者: 孙进群[1];孙世刚[2];阎立波[2]
作者机构: [1]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13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51
出版物刊名: 河北学刊
页码: 203-205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河北滨海平原;农业现状;发展方向
摘要:河北滨海平原是"环京津、环渤海、大北京"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强省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曹妃甸港、黄骅港及两个新兴港城的建设,为该地区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
本文以2006—2008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提出了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即突出滨海区域农业特色,推进城郊型农业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水产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论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论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b7cd79d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e.png)
论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戴小枫;边全乐;汪学军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1999(15)6
【摘要】1 建立创新体系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既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又不能照搬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模式,而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建设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是:从现在起到2005年,基本建成适应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适应国际农产品竞争的需要。
【总页数】4页(P1-4)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国;市场经济
【作者】戴小枫;边全乐;汪学军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中国农学会;农业部科教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3
【相关文献】
1.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与应用转化体系的建议 [J], 赵连明
2.推广农业创新技术的初步实践——从地膜小麦的推广想到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J], 史志诚;;
3.建立农业科技责任制,完善中国农业创新体系 [J], 何传启
4.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新尝试 [J], 罗咏南;刘焱章;吴华先
5.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J], 许越先;许世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家庄市果树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石家庄市果树科技发展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c9978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0.png)
石家庄市果树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孙进群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09(0)19
【摘要】深入分析了石家庄果树科技发展的趋势与现状,剖析了石家庄果树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从石家庄果树发展的战略思路出发,报告明确提出石家庄果树科技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技术,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创新体制;优化生产布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果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政府支持与调控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确保农业科技发展的保障策略。
【总页数】4页(P178-181)
【关键词】石家庄;果树;创新
【作者】孙进群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
【相关文献】
1.石家庄市会展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J], 陈荣荣
2.提升科技战略研究水平发挥战略研究的决策支撑作用——在首届全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J], 万钢;
3.智能技术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研究——评《中国智能城市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与管理发展战略研究》 [J], 李慧芳
4.智能技术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研究——评《中国智能城市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与管理发展战略研究》 [J], 李慧芳
5.石家庄市会展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J], 陈荣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月 河北学刊 J a n.,2010第30卷第1期 H e b e i A c a d e m i c J o u r n a l V o l.30 N o.1河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论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孙进群1,阎立波2,王慧军2(1.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13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51)[摘 要]本文围绕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分析了目前河北省农业科技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建设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就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改革与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议[作者简介]孙进群(1963—),男,河北省深泽县人,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正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阎立波(1967—),男,河北省井陉县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管理和农业经济研究。
王慧军(1957—),男,河北省怀来县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宏观农业和区域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10)01-0204-04 [收稿日期]2009-08-10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尽快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科技对建设现代农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
就河北省而言,无论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还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任务均较为繁重,加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等诸多因素的约束力较强,迫切需要农业科技作支撑。
为此,《河北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任务。
但就目前河北省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而论,较之完成任务的要求还存有很大差距,必须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入手,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一、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农业科技支撑 (一)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人口问题是推进河北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制约因素,也是最大难点。
2008年,河北省总人口达7000万人,“从2004—2007年,河北省增加了134.4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5.17‰”[1](P215)。
虽然人口素质近年来有所提高,但“农村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口仍有4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74%。
其中,农业劳动力中文盲与半文盲人口至2007年底仍有107.46万人”[1](P252)。
人口数量的庞大和较低的文化素质严重阻碍了河北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再加上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增长,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二)资源禀赋不足1.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河北省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从2005年至2007年,河北省耕地面积3年来累计减少约250.2千公顷,年均减少83.4千公顷”[1](P219)。
而且由于受地形和自然环境等条件制约,多数耕地质量较差,其有机含量仅为1.21%[2]。
河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表明:河北省耕地氮、磷含量低,高产农田缺钾,79%的耕地缺锌,80%的耕地严重缺锰,17%的耕地严重缺铁,还有10.4%的耕地不同程度的存在盐碱危害,土壤结构差,水肥气热不协调。
2007年,河北省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1公倾[2],过小的土地经营规模阻碍了农业新技术与新农艺的采纳和应用,特别是对那些综合性强、系统配套、需要区域连片应用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农户的有效需求更低,严重制约了生产率的提高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2.水资源匮乏。
“河北省水资源总量为204亿m3,人均306.69m3,亩均211.04m3,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3](P26),按国际标准属极度贫水区。
“河北省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170亿m3~180亿204m3,而目前年用水量高达210亿m3~220亿m3,年超采地下水40亿m3~50亿m3。
按照目前用水技术水平预测,至2010年,河北省工农业用水总量将达到270亿m3~280亿m3。
中国政府已启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交付使用后,河北省可利用40亿m3左右。
由此计算,河北省可用水总量在230亿m3~240亿m3,仍缺水50亿m3~60亿m3。
”[2]因此,要支撑河北省农业与经济的发展,出路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降水资源的转化率、灌溉水利用率,实现技术对资源的替代。
(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河北省水土流失、沙漠化、水土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肥力降低,而且淤塞河道、库塘,恶化了农业生态环境。
土地沙漠化不仅使土壤变薄、养分下降,而且还会吞没良田、村庄,威胁交通、水利设施,因此而造成的损失也极其严重。
随着河北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废水、废气、废物的大量排放,许多有害、有毒物质进入水、土生态系统,致使水土污染日益严重,并危及人畜的健康。
(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尚未走向良性布局长期以来,河北省财政负担较重,所以投入农业领域的资金不足,尚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加之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程度严重,缺乏必要的维修与保养,从而极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仅“2007年,河北省农业受灾面积就达1847.462千公顷,成灾人口达587.05万人,减产粮食156.63万吨”[1](P215)。
另外,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雷同性,一些地方不能因地制宜,制定调整规划时就种植调种植业、就养殖调养殖业,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简单地等同于减少粮食作物,增加经济作物,或者未从全局长远考虑产品适应性和市场机制,跟风现象明显,造成生产和产品结构趋同,农民群体收益损失,资源浪费,以致一些农户无论种什么,总是增产不增收。
二、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科技力量布局不合理首先,定位重叠,力量分散,无特色,隶属关系多,领导体制复杂。
全省大大小小共有五十二个农业科研机构,就省级农业科研机构而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隶属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林业科学院隶属河北省林业厅,河北省畜牧研究所隶属河北省畜牧局,河北省水产研究所隶属河北省水产局,河北省食用菌研究所隶属河北省供销社等。
就省内各市而言,亦都建有农科院所。
由此可见,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现象仍然严重,从而造成本已明显不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学科设置与河北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畜牧、蔬菜、林果已成为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由于河北省农业科研机构力量分散、目标不集中,科技人员尽管作出了很大努力,却在这些相关领域仍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而相反在粮棉油的研究中却集中了全省70%的研究人员和项目经费。
再者,区域布局不合理。
河北省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类型多样,南北气候差异大,这为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
但因科研机构仍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区划设置,而非按生态区域作整体布局,从而使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与特色不鲜明,学科设置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相脱节,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二)产、学、研三者难于紧密结合市场机制在河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尚未在体制机制上破题。
一是目标不趋同:农业科研机构以技术产品为目标,高等院校以项目、论文为导向,而企业是以研发适销产品为需求。
二是信息不对称:科研、高校和企业研发人员缺乏信息互通。
三是人员分治:三种类型人员分属独立的单位,缺乏整体思考。
四是行为短期化:往往是为了争取项目临时组合。
五是成果难分享: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科研、高校、企业的研发成果难以共享。
农业技术创新资源分配不当,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仍然是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4]。
(三)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目前,“河北省R&D占G D P比重为0.46%,在全国居第23位”[5]。
由于科研经费缺乏,来源渠道不稳,有些地方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出不但水平低,而且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人均技术总经费和人均推广经费不断下降。
农业科研单位负担过重,多数单位离退休人员比在职人员多,呈现出明显的“一头沉”现象,给单位财力和管理造成沉重负担。
加之还承担了许多社会义务,更导致经费十分紧张。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多数205◇河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设备落后、陈旧,现代信息手段缺乏,大面积综合试验基地少,对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强烈约束。
(四)政策落实力度不够自“九五”以来,河北省出台了四十多项主要科技政策法规,为健全完善河北省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但据调查显示,这些政策大多数未得到保质执行,特别是涉及到投入、减负等一些优惠政策时,这一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
如河北省开发性科研机构的改制、公益性科研机构改革的人员安置问题,从政策出台至今已长达六年,却仍未解决。
这就直接影响了这些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依然落后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健全,符合农业科研自身特点与规律的体制和机制还未形成,农业科技队伍不稳、人才流失的现象也没有得到扭转,从而直接影响了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农业科技发展特点,以调整优化农业科技体系结构、合理配置人才队伍为重点,进一步转换机制,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资源优化配置、高效精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为此,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确定以下建设重点:(一)体系架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共性关键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重点围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牧业种质资源、水土短缺资源替代及现有资源高效利用、重大病虫害防治、无害化标准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升值等相关领域进行关键技术创新和常规技术升级改造。
二是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重点围绕省内不同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生产提供实用性新技术。
三是农业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体系。
重点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与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农业知识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及推广。
(二)规模设置共性关键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河北省区域内的国家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全省涉农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体,根据农业生产技术需求和学科优势,在全省设立8—10个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中心;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不同生产、生态区域内的涉农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为主,在全省设立12—15个区域农业创新中心;农业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体系以现有市、县(市)、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为主体,联合农业高校、科研单位、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