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体裁分类鉴赏(27 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别怀人诗的题材特征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 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 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1)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 (2)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 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 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
羁旅思乡诗的题材特征
①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 月”“忆”“寄”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 阳、除夕等节日名。 ②常见意象:有月亮、秋风、秋霜、杜鹃、沙鸥、 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 栏等
羁旅思乡诗的主题与情感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 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 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之古 题代 材诗 类歌 型鉴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从 录 目
题材上大致可分为咏史怀古诗、 咏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 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 田园诗等
咏史怀古诗的题材特征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 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 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 怀、古迹、古人名等字眼
以世称“庾开府”。
1.抓标志:荆门道(地点)、怀古。 2.读注释:①诗作于被贬赴连州刺史之任时,交代写作背景②中唐诗人刘禹锡“永 贞革新”失败,介绍作者情况③介绍“庾开府”,暗示此处运用典故。 3.读诗句,明手法:①(关键词句)咸阳终日苦思归,手法:用典,双关。②[景、 事](写景) 手法: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静;哀景写哀情。(叙事)在赴任路上看 到江山易主的南国山川,古都破败的景象,感慨昔盛今衰。 4.定情感:表达诗人对南国昔盛今衰的感慨和革新政治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更 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的忧虑。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哀乐景情 (正衬/反衬)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抓标志:山居,意象有柴扉、落晖、松树、荜门、绿竹、红莲、渡头。 2.看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苏轼称其“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3.读诗句,明手法:①(关键词句“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②[景、 事] (写景)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 之景。手法:对比,色彩的使用。(叙事)诗歌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林之后的 生活和心态,虽是生活惬意,却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落寞之情。 4.定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
1.抓标志:梅,横两三枝雪压风欺、(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空自倚、 清香未减(梅的特点) 2.读注释:①介绍作者,北宋词人,交代生存环境:“遭贬,暗示内心郁 郁不平,“隐居”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时隐居生活的向往,交代写 作背景;②"东君"“玉堂”“故人”帮助理解诗歌。 3.读诗句,明手法:①(关键词句)“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 去后,冷落新诗”“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 人知”。②[景、事] (写景)写江梅潇洒,用修竹作陪衬,遭受雪压风欺, 却凌寒而开,蕊寒香冷,不仅与蜂蝶无缘,连候燕也“轻失花期”,最后 写梅花虽遭冷落,却不与世俗同流,清香不减。(叙事)作者观看梅花, 以梅花品格的高洁、孤傲寓自己的品性。手法:象征、托物言志。 4.定情感:①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②表达了对林 逋的仰慕和追怀;③表达了对无人赏识自己的忧愤;④表达了坚守自己高 洁品格的情怀。
咏物言志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 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 拟人和对比 (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汉宫春 梅
晁冲之①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 枝。东君②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 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 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与情感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 ①感慨昔盛今衰、盛衰无 常,如《乌衣巷》②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之感,如韦庄《台 城》③感慨国运衰微,忧国伤时,如《石头城》
2.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劝诫世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 朽,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如《过华清宫》《马嵬》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缘,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①
边塞征战诗的题材特征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函光为题材的诗。 (1)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 有关的字。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雨雪、 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 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战马等)、 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 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山水田园诗的题材特征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 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1)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 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 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2)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 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与情感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寄情山水,赞美山河。 如李白《望庐山瀑布》 2.表达对安静淳朴生活的热爱,衬托出对官场仕途的厌倦 如王维《山居秋暝》 3.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 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 4、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如《题西林壁》
1.抓标志:含山店(地点)、梦觉作(事由)、客。意象有灯、山月,暗示羁旅思乡。 2.读注释:介绍作者,交代其为长安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暗示思乡的 主题。 3.读诗句,明手法:①(关键词句)流离、别家、客天涯、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 斜。②[景、事](写景)写眼前灯火迷离,起床后看到山月西斜的景象,令人无限 惆怅。手法:以景结情。(叙事)诗人因“流离”“别家”成为一种习惯,漂泊天 涯已成为生活常态,梦醒望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4.定情感:①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人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 失意之情;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惆怅之情。
山水田园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 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 ④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运用;⑤虚实结合(眼 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⑦正侧面描写
羁旅思乡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①借景抒情 ②乐景哀情 ③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 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 想象对方思念自源自文库之身,借以烘托诗人的 苦恨离情 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①韦庄(约836- 910): 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 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 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或抒 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却矢志不渝。 (3)托物讽世,或忧国优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 针砭时弊 如:《咏柳》《卜算子·咏梅》《石灰吟》《望岳》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形容马跑得很 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1.抓标志:塞下,意象有北风、白草、胡马、戍楼、铁衣、战马、烟尘,表明这是 一首边塞征战诗 2.读注释:“骎骎”的解释表明边塞紧张的战场气氛;“卢龙塞"为边塞特有的地名。 暗示所写内容与边塞战争有关。 3.读诗句:①(关键词句)“北风凋白草,胡马日爐爐”“夜后戍楼月”“铁衣霜露重”“烟尘 飞至今”。②[景、事] 写月夜戍楼中的老将,在恶劣的边塞环境中戍守边关国土, 思念家乡,感叹戍边的岁久年深。 4.定情感:①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②表现了对从古至今连 接不断的战争的厌倦;③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对宇宙、历史的冷静思考:《赤壁》 4.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类比、对比):《蜀相》
国家——国事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人物——壮志难酬
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用典(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 或对国事的讽喻) 对比/类比(眼前的衰败荒凉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 成 对比、文本中的人物与作者的相似或相反) 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哀景衬哀情) 景情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哀乐景情) 以小见大
荆门道怀古①
[注]①这首诗作于中唐诗人刘禹锡因
刘禹锡
“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赴连州(今属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广州)刺史之任时。②庾开府:即庾信,
马嘶古树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一开始在梁朝为官,后奉命出使西魏,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被强留在北方,历任西魏、北周二朝,
徒使词臣庾开府②,咸阳终日苦思归。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所
边塞征战诗的主题与情感
(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如:王昌龄《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如:王维《使至塞上》
(4)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如:“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5)渴望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如:王 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对战争残酷艰苦的厌恶,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 的反战思考
边塞征战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 典等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 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 合等手法
清浅小溪如练, 问玉堂③何似,茅 舍疏篱?伤心故人④去后,冷落新诗。 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 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注]①晁冲之,北宋词人, 因朝廷党争遭贬,后隐居 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 ②东君:司春之神。③玉 堂:指华贵的官殿。④故 人:此指林逋。
1.抓标志:梅,横两三枝雪压风欺、(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空自倚、 清香未减(梅的特点)
送别怀人诗的主题与情感
(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3)对友人的
;
(4)借送别友人 自己的 ;
(5)抒发对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
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
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送别怀人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哀乐景情(正衬/反衬)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 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3)想象(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 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咏物言志诗的题材特征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 情 (1)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 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 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 咏。 (2)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 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
咏物言志诗的主题与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