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B14020229 蔡宇轩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中部省份河南打地理情况以及开发的方式还有开发中需要注意的三点问题。
文章重点介绍了几条旅游路线的开发利用,豫皖苏开发的必要性和方式。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根据旅游资源的内在关联性和地理空间的邻近性等,加强区域旅游业的联合与协作,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共同开发优势资源,共同建设旅游设施,共同开发旅游市场,树立区域统一的品牌形象,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以达到合作各方的“多赢”和“共荣”。
一、河南旅游开发优势
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不可分的产业关联性。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苍白的,缺乏持续动力。
旅游为文化消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源市场和消费能力;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和吸引力,激发出强烈的旅游动机,创造巨大的增值服务空间。
处理好旅游与文化协调发展关系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重大课题。
1. 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河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文化旅游潜力巨大。
充分挖掘并利用好文化资源,对于旅游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河南是文物大省,地上地下文物居全国前列。
全省现已查明的各类文物点约3万处,其中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9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400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八大古都,我省居其四,全省有8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全省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各类文物藏品约130万件,占全国总数的八分之一。
2.河南是文学大省,李准、姚雪垠等老一辈文学家早已蜚声中外,以二月河、李佩甫、阎连科、刘庆邦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文学作家群,具有较强的创作实力,在全国被誉为“文学豫军”。
3.河南是戏剧大省,豫剧、曲剧、越调等20多个剧种仍然活跃在城乡舞台上。
这些剧种带
着浓郁的中原特色,热烈豪放,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尤其是豫剧《花木兰》、《朝阳沟》、《香魂女》、《程婴救孤》等,在舞台上久演不衰,在全国广为流传。
河南戏剧界也因此涌现出了很多艺术大家,如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马金凤等,都在全国有着较大的影响。
4.河南是书法绘画大省,陈天然、张海等书画家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中原书风”独具风格。
甲骨文、龙门二十品以及唐碑汉隶等古代书法珍品,郑州、开封、安阳等地的现代书法群体,洛阳等地的现代绘画以及朱仙镇年画、安阳民间绘画等,多姿多彩,颇受欢迎。
(五)我省是民族民间文化大省,全省有“全国民间艺术之乡”14个,“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30个,河南坠子、少林武功、太极拳、马街书会以及民家社火、民间工艺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二.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1.联合开发是发挥站着旅游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需要旅游业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产业,封闭则不可能发展,这是旅游需求的特殊性决定的,“大旅游”离不开“大开放99、69大协作”。
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历史文化名城,担负着传递左右和辐射大中原的重任,更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加强与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省市的合作,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2.联合开发是重庆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河南省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众多,已开发景点300余处,国家AAAA级景区4处。
全省旅游资源“一个中心,一条主线,八大特色旅游区”的总体布局正在形成。
三、河南省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方法途径
1.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指以革命纪念地(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旅游吸引物,以旅游目的地良好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为烘衬的旅游产品,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河南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连绵的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曾被烈士的鲜血浸染,滔滔黄河的岸边,也曾留下革命的足迹。
目前全省共拥有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20处,其中在国家、省、市三级命名的259处中有85处属于红色旅游资源;全省5175处文物保护单位中,有655处属于可以开发利用的红色旅游资源。
人工天河红旗渠,共产主义社区南街村,红色首府新县,小延安竹沟,富有传奇色彩的许世友将军陵墓,绚丽多彩的二七纪念塔。
河南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潜力很大,如何合理开发河南“红色旅游”资源,并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其走向全国,精心打造河南红色旅游
品牌,这就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我省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整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红色旅游格局。
全省各地要认真组织,把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全省的红色旅游快速发展,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2.文物旅游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正是因为如此,河南拥有着非常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河南也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大省,众多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是河南旅游的主要吸引物。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独占其二。
河南拥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5处、石窟寺和石刻8处、古建筑82处、古遗址94处、古墓葬13处、其他2处,具有文物的多样性和地域代表性,主要表现为:
——古文化遗址类型丰富。
古文化遗址数量最多,包括的类型也最为丰富,有古代聚落遗址、古城址、古窑址、冶铁遗址、采矿遗址等多种类型。
——古建筑有较高价值和一定代表性。
不但有浚县大伾山古建筑群等群体建筑,有开封善义堂清真寺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较高的宗教建筑,也有与黄河运河有关的、具有重要经济史研究价值的博爱县大王庙等。
——一批优秀的民居和代表性村镇。
其中包括保存了从明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建筑的全国历史文化名村郏县临沣寨,陕县地坑院民居等。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优秀建筑数量增多。
其中包括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鲁山县邓小平旧居等一些重要史迹和信阳鸡公山近现代建筑群等优秀建筑。
——工业遗产作为新的文化遗产类型首次亮相河南。
义马市“豫庆公司煤矿旧址”和焦作市“英福公司旧址”两处工业遗产,使河南省文化遗产的类型进一步丰富。
其实还包括基本建设中的考古新发现。
如鹤壁刘庄遗址、郑东新区建设中发现的郑州祭伯城遗址、洛阳城市建设中发现的洛阳瞿家屯建筑基址等。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古都洛阳,自夏朝以来,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洛阳。
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50公里的范围内,留下了5座都城遗址,统称洛阳5大古城遗址。
这5大遗址依时间顺序分别是: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
如此密集的都城遗址,时间跨度又如此之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仅有的。
因此,在国家确定36项大遗址重点保护项目,河南有6项入选,仅洛阳就占了4项。
其他的两项
分别是:郑州商城遗址和安阳的殷墟遗址。
3.自然风光旅游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
山区丘岭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
境内有黄河、淮河、卫河、汉水四大水系。
景色优美,环境迷人,是自然风光旅游的上好去处。
商洛的老君山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修炼成仙的地方,以峰秀、林密、径幽、洞奇著称,享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它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处,陕西省洛南县境内,距西安190公里,北接华山,虎视八百里秦川;南瞰秦蟒,扼中原进出秦巴之门户,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称。
老君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四季常青。
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绿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新建的登山盘道,路面平整,曲径通幽;数千级台阶周围老藤错落,鸟语百啭;山风乍起,松涛汹涌,啸声阵阵,不绝于耳。
雨中登山,薄雾缭绕,风雨潇潇,如泣如诉,凭高远眺,醉若天仙。
焦作的云台山风景区山谷奇峻、瀑布飞泻。
被专家称为“山水画廊”的峡谷。
云台山位于修武县以北,1987年被列为河南省级风景名胜区之首,境内有各具特色的八个风景区,包括三秀峰风36峰,24泉,10大洞天和5个飞瀑,上接蓝天,下连石坪,落差310多米,十分壮观。
温盘谷更是被誉为“盆景峡谷”。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夏日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独特的飞瀑布流泉,十分壮观。
秋天来林,层林尽染,红叶似火。
冬季到来,大自然又把云台山妆扮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不到东北就可以领略到壮美苍茫的北国风光。
信阳的南湾湖,又称南湖。
环湖皆山,湖光潋滟,山色葱翠。
风光旖旎多姿,分外妖娆,被誉为“中原第一湖”。
南湾湖风景区水面75平方公里。
景区内河流港叉纵横,湖中散布着61个小岛。
岛上绿树成林,苍翠欲滴;湖中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洛阳的九寨沟,位于洛阳栾川县城东南向六公里处的君山东麓,寨沟风景区距洛阳159公里,距三门峡市156公里,距栾川县城5公里。
海拔1670米,年平均气温18度,空气中每立方米负氧离子在30000个以上。
总观赏面积16.8平方公里,有大小景点300多个。
寨沟自然风景区内分东西南北四个观赏区域和五大分景区。
寨沟自然风景区以清澈旖旎、碧波荡漾的寨沟湖为帷幕;以巾帼经典、古老沧桑的梨花
寨为主体;以奇峰异石、飞泉吊瀑的登天峡为背景;以山幽林茂、空谷来风的天河瀑为衬托;远幽、深邃、悬念。
寨沟自然风景区山、水、洞兼而有之,高、险、峻、奇无所不精,竹林、森林、乔灌木鳞栉次,药材野果动植物种类繁多。
暖风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盛夏林荫飕飕,清爽宜人;金秋层林尽染,色彩斑斓;隆冬银装素裹,玉树琼枝。
满目景光,四季风情。
是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消夏避暑、寻幽探险的良好去处。
寨沟,有人称为中原第一瀑布群。
寨沟自然风景区内共有大小瀑布三十多条,分部在沟沟岔岔,山山岭岭。
最高的狂庐瀑高达345米,最低的瀑布也在5米以上。
赶石瀑水自石出,试剑瀑激流斜挂,文峰瀑朱笔矗水,白水瀑穿石削崖,神鬼瀑探头探脑……更令人大开眼界的洞天瀑布,成因独特,一波三折,水自洞入,沿穴而下,一会儿急流入箭,一会儿叮咚似琴;一会儿落入深潭,静若处子,一会儿呼啸轰鸣,声震峡谷。
洞天瀑总长228米,海拔高1360米,瀑水常年不断,水声如雷贯耳,堪称中原一绝。
寨沟里,与瀑布共生而相映成趣的是一个个明镜式的碧池深潭,个个晶莹剔透,游鱼如细,蝌蚪、青蛙、螃蟹穿梭其间,又是夏日消暑的天然桑拿浴池……
寨沟里的滴水崖为其它景区所无。
滴水崖无雨水自洒。
山水从5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凌空洒落而下,形成一道水幕雨帘,站在其下或穿行其中,别样惊险刺激,每当日照雾水之时(春夏日11时-16时、秋冬日12时-15时),崖下路旁泛起一道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层次分明,令人赏心悦目,拍手称奇。
寨沟,又称竹子沟。
景区内大小竹园60多个,竹林面积达850余亩,家家户户竹林掩映,河旁路边竹影婆娑。
更有“御竹林”留下了千古美妙的传说。
除此以外,河南还有许许多多风景秀美的自然风光,是选择自然风光旅游的人们的良好去处。
4.宗教旅游
河南宗教旅游资源丰富,
佛教:洛阳龙门,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嵩岳寺,开封相国寺.铁塔,三门峡的宝轮寺,汝州的风穴寺.
道教:鹿邑的太清宫,济源的阳台宫,登封中岳庙,开封延庆观,修武的海蟾宫.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几种旅游资源以外,河南还有众多优秀的旅游资源,河南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在河南已经发现的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大河文化遗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均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
的文明史中,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或迁都。
中国已确定的七大古都河南有其三,即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1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2位。
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著名的黄河等自然风光共同构成了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
5.人文景观旅游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以外,河南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沁阳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省级科普基地,它位于沁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占地总面积为96平方公里。
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比泰山早154年。
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古往今来,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唐明皇李隆基、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
这里有雄奇险峻的紫金坛,更有天下一绝的白松岭。
洛阳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俗称汉陵,为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年)的陵园,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
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蔚肃穆。
阙门巍峨,气势壮观,神道宽阔,直达陵前,两侧石刻林立、碑碣参差。
陵园呈长方形,占地 6.6万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
光武祠,位于陵园西侧,为光武帝的祭祀祠院,面积2万平方米,由阙门、碑廊、二十八宿馆、光武殿等组成,构成一鳞次栉比的汉代建筑群落。
它位于邙山脚下,黄河岸边,呈“枕河蹬山”之势,一反帝王选陵常规,为2000年封建历史之殊例,寓意何属,至今仍是一个谜。
还有南阳龙潭沟,濮阳毛楼生态旅游区,登封三皇寨,商丘火星台,洛阳中国国花园,焦作影寺等一大批珍贵的人文景观资源。
我省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深深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游客来我省旅游观光。
四.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认识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旅游资源区域联合开发首先应解放思想,跳出狭窄的行政区划限制,树立大区域、大旅游的意识,主动走出去,加强与周边省市的联合与合作,在联合中寻找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合作中要有开放的胸襟,压低别人抬高自己,明合暗斗是搞不好合作的。
在区域合作的经济交往中,初期也必然存在谁吃亏谁占便宜的问题,我们要
看长远、算大帐,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逐步找到最佳的利益结合点。
2.战略问题
区域旅游联合开发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需要大量的人、财、物力投人,单个的企业或部门将力不从心,只能采取政府主导型战略。
首先,联合开发的各方政府必须共同组织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规划各自组织实施。
其次,政府应协调和整合各方力量,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协议来约束和规范各主体行为,联合完善旅游设施,联合开拓旅游市场,联合编排旅游线路等,做到联合增实力,联合上水平,联合出效益。
3.资金问题
区域旅游联合开发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和市场开发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人,资金筹集将是区域旅游联合开发成败的关键。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区域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各省市各负其责,筹资建设。
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吸引外地和外国资本一起上,多渠道筹集资金。
具体来说,交通干线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国家投人为主,各地在线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以干线建设促进旅游环线形成。
景区公路、打通交通瓶颈的地方支线和其它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采取财政资金导向,地方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形式。
旅游区整体形象树立、宣传包装和市场开拓资金,按照合作协议分摊解决,有关各省市可采取向各相关旅游企业征收旅游发展基金的方式,结合财政资金共同解决。
参考文献:
[1]陈慧萍,王巧梅.河南:展中华五千年文化[EB/OL]./gb/sdc/2002/09/d0901008.htm.
[2] 白剑峰,卫生部:保护母乳喂养制止代用品违规促销[N].人民日报, 2004—08—13 (12).
[3] 河南省概况[EB/OL]. /jingddy/henan/henan_gaikuang.htm.
[4]王恒涛.学者研究:玄奘故里在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EB/OL]./geography/20040824/100597.shtml.
[4] 尚世英. 河南旅游地理[M] .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37 - 40.
[5] 张献会. 栾川旅游大有可为[J ] . 河南经济,2001 ,17(8) :24 - 25.
[6] 张同臣. 河南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J ] . 决策与探索,1999 ,5 (10) :11 - 13.
[7] 杨忠玉. 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促进河南旅游的发展[J ] .经济师,2001 ,8 (11) :101 102.
[8] 冯德显,吕连琴. 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J ] .地理科学,2003 ,23 (3) :379
- 384.
[9]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25卷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