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模式与阅读教学中的文化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模式与阅读教学中的文化理解[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的认知能力对阅读的影响,以及不同文章对人们认知能力的促进与提高的探讨,达到在实际语篇情景中,在实适的交际文化特征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这一目的。

[关键词]认知模式概念英语教学文化

认知,根据《辞海》(1999)的解释,就是认识,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包括知觉、记忆、学习、言语和思维及问题解决过程。语言上的分类不同于生物学上的分类。语言分类表示的是一种概念关系。语言分类及语法取决于人们的经验,反过来又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取向(channel thought)。复杂分类是一个包含从意象图式到具体实物,从意象原型到意象变体(延展意象)的网络结构。意象原型(prototype)是对外部世界的简单了解;意象变体(variant)是意象原型在意象图式理解中的应用。有时还会出现意象重叠,即人类把两个或多个意象图式交汇在一起,使画面(语段)更清晰,来认识外部世界。“合二为一是人的心智概念整合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基本的认知形式…”;“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室按范畴奖所认知的食物进行本质的提取,人的大脑是事物类别去认识事物的”(王正元,2009)。所以说概念(concept)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它可以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它是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室基于感官的东西”,“…是经过心智加工的…”;或者说“概念来源于环境,来源于情感”。概念被认为是认知科学

的中心。

人类对颜色的分类就是根据文化和概念,而不是根据生物学分类。语言对颜色的命名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反映了人类的思维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概念整合的过程)。有些颜色在不同的语言中就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如“红色”(red)使中国人联想到“革命”、“喜庆”、“成功”等,如“办红事”指办喜事;“红色政权”即革命政权;“又红又专”意味着政治过硬又精通业务。而英美人却习惯用red表示“气愤”、“罪行”等,如see red表示“发怒”;red-handed表示“正在犯罪的”。为什么同一颜色在不同文化里出现如此大的语义和语用差异呢?这是因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中,人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换言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的意象图式有很大差异。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

语言的理解离不开语篇情景(context),语言要放在特定的语篇情景中去理解。人们对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来自于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体验。语言相对论认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以及对外界事物的分类取决于本族语言的结构。这一理论引起了长期的、剧烈的学术争鸣,至今尚无定论,但该理论启示人们:语言和认知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人们构建认知图式的方式有差异,

其构建过程就像珊瑚礁一样。语篇情景是一系列意象图式模型加以整合的结果,它包括但不仅限于下列因素:

(1)交际参与双方;

(2)言语行为(表述、申明等);

(3)先后顺序;

(4)视觉;

(5)观念。

语篇情景(假设)由参与者双方,即说话人和听话人或作者与读者共同设置。如果交际双方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认知图式,那么他们的交际就会很顺利。反之就会出现交际障碍,出现交际双方彼此不理解,严重时甚至还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在我们的现实英语教学当中,学生所面临的最大得分障碍恐怕要数阅读理解部分了,不只是因为其占有相当多的分值,更在于阅读部分的文章(包括我们所讲授到的课文内容)通常含有较多的难点,包括生词,文化理解上的分歧等导致的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强弱不均,从而也使得学生在理解原文上有不同的难度。

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常常不具备相关的图式知识,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图式知识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我国学生阅读的多是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章,因而他们对目的语的接触和了解极为有限;(2)图式知识具有很强的学科色彩。一个读者,无论他(她)涉猎多么广泛,都很难及时了解到现代社会不断涌现

的新的学科领域的知识。在阅读专业性颇强的文章时,如果读者不具备该学科的知识,自然也会感到理解困难。

在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中或认知结构中,设若没有交际双方所说的任何一种含义,歧义也就不会出现。因此,对于交际中受教育程度较少、文化水平稍差的一方来说,歧义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拿银行一词来讲:

如果交际对象是小学生或中学生,你说:when will you go to the bank?这个学生对bank的理解恐怕只有“银行”的意思。而如果你想问他何时去“河堤”,歧义就产生了,甚至导致了误解。事实上,歧义现象主要是针对听者一方的。有时发话一方可能没有意识到其所言会产生歧义,而只有当受话方将自己的理解反馈出来时,发话方才意识到同自己的本意有出入或差别很大,这时才产生了歧义。再如

a:i’ll go to the bank tomorrow。

b:…

a:(added)i mean,i’ll go fishing.

a之所以补充是因为他意识到bank一词可能产生歧义,才加上的。这时如果受话方的知识能力水平与发话人相当,他会婉尔一笑表示理解。因为对双方来讲bank的多义现象都很明了,不得不加上一定的语境限制。但如果对方的知识储备中根本就没有“堤岸”一意,那发话人的解释反而显得多余,受话人可能还会因此产生歧

义发生误解“你去银行钓鱼?”不过这种现象是很难判断的,发话人很难去弄清他所讲的是否对方能完全理解或是不能理解或是会

产生歧义,这也不能怪言者没有看清认准交际对象,在日常交际中常常会认为对方在能力知识各方面都和自己一样,从而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或充分的语境,歧义也就因此产生了。这看似可笑或平常,但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常会有这方面的经验。因为这种音同异形的现象往往是无法当场去写出来的,歧义也就难免了。

在交流时,双方都无意识地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习惯,根据自身的经验去理解话语。如:

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此句可有两种解释:

a:to fly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b:the planes that are flying can be dangerous.

如果这话是问给飞行员的,他们会毫不迟疑的说“yes ,to fly a plane is really dangerous.”即便是这样,飞行员也会私下暗想对方到底是哪种意思(尽管他认为自己已经正确地回答了提问)。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依赖于语境,但这种语境却带来了歧义。(发话人可能不是想让飞行员说这个意思)。而对于战争中饱受空袭之苦的人来说flying planes则意味着飞机又飞来轰炸了。

再比如:埃及一总统曾致电美国:invited or not invited,i’ll go to the united states,这句话在埃及人的语篇情景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