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绩效评价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
业
管
理
论文题目: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综述年级: 2012级
专业: 12级财务管理
姓名:唐乐
学号: 06
目录
一、国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1)
(一)加拿大政府及其《环境绩效评价》 (1)
(二)“环境绩效指数”排名 (1)
(三)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标准 (1)
(四)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生态效益评价标准 (2)
(五)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2)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实践探索 (2)
三、启示 (4)
参考文献 (5)
一、国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世界上第一个尝试达成环境整体指数的是1980年至1988年英国发展的一套环境指数系统,它用以评价不同的环境,将数据分析加权合并从而得出整体指数。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向42届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多次强调了可持续性的发展概念,人们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在发展经济时必须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必须要有企业的合作与参与,环境管理手段开始从尾段治理,转向污染预防,综合管理发展,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到环境的综合治理之中。
1989年,Pearce等人发表了《绿色经济的蓝图》,首次提出将环境因素融入企业经营决策的问题,探讨了对环境资源进行实务核算。这些都为环境绩效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环境绩效评价真正有系统性的发展与定义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一)加拿大政府及其《环境绩效评价》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lCA)1994年在《环境绩效报告》中,列示出了不同行业的环境业绩指标。在制定这些指标体系时主要考虑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该报告列举了资源、公用事业、大型制造业、小型制造业、零售业、交通业和其他服务业共7种行业和15个方面的环境绩效指标。内容涉及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对土地的破坏和恢复,采掘、使用再生资源,污染预防,固体废物的管理,危险废物的管理,能源的保护,空气方案,水方案,自我监控方案,对环境负责的产品与服务、科技的创新,员工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情况,环境绩效的分析等方面。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环境绩效指标体系的制定主要考虑的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企业环境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选择。1
(二)“环境绩效指数”排名
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世界经济论坛合作组织,提出用“环境绩效指数”排名来评价政府环境管理绩效。它按照六大政策类别中的16项(2008年已扩展到25项)指标,对世界各国进行排名。六大政策类别包括:环境健康、空气质量、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生产性自然资源和可持续能源政策。同时提出了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一共由三个层级的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由环境经营业绩、环境管理业绩和环境财务业绩构成;在环境经营业绩指标下设绿色采购情况、能源投人情况、原材料投人情况、水资源投入情况、产品或服务产出情况、“三废”排放情况与物流过程中的排污情况等7个二级指标;在环境管理业绩指标下设企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守法情况、内部环境管理情况、与外部环境沟通情况等4个二级指标;在环境财务业绩指标下设环境资本性支出、环境成本、费用、环境负债与环境收益4个二级指标,另外,在二级指标下共设计了45个三级指标。从而形成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
(三)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14000系列标准是关于组织“环境管理”的指南,其目的是促使组织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并持续提高环境绩效。自1994年后ISO 陆续制定了一些有关环境绩效评价的国际标准,并于1999年11月发布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指南)正式公告,为组织内部实施环境绩效评价提供指南,促使组织发现并阻止未遵
1 . Ramos et 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policy indicators for the public sector: the case of the defense sector[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8
2 (2007) 410–432.
守环境法律法规的事项。环境绩效评价是对组织环境绩效进行测量与评估的一种内部系统程序和管理工具,依据环境绩效准则进行信息评价、报告和交流,并针对组织的内部业务流程进行定期评审和改进。ISO14031标准为处于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技术条件的组织,提供了一套“环境绩效指标库”。评价指标可分为组织周边的环境状态指标和组织内部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后者又可再细分为管理绩效指标和操作绩效指标。2
(四)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生态效益评价标准
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CSD)于2000年6月提出了全球第一套评估生态效率指标的量化架构,主张以生态效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环境绩效。生态效益指标主要是用于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估,供管理者订制目标,提出改善方案作为内部管理之用,但同时也是企业与其它内部或外部利益相关者间重要的沟通工具。WBCSD将生态经济效率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造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使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等。在WBCSD指标架构下,生态效益可以通过基本公式:生态效益=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环境影响来界定。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可表示成产能、产量、总营业额、获利率等;环境影响可表示成总耗能、总耗原料量、总耗水、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总量等;生态效益可用企业的资源生产力表示,诸如每单位耗水量(每单位耗能、每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单位原料)的产量(营业额、获利率等)。生态效率指标将环境指标与财务指标相结合,要求企业以较少的环境影响实现较大的价值,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使指标更具弹性,用于不同行业间环境绩效的比较,WBCSD发展出各行业可通用的“核心指标”(或称通用指标)与仅适用于特定企业的“辅助指标”(或称企业特定指标)两类的指标。WBCSD将生态效益指标架构分为3个层次:①类别:在环境影响或是企业价值上,影响所及的广泛领域,可应用到所有的企业;②因素:在所影响的特定范畴相关的信息类别;③指标:在所影响的特定范畴有关的一项特定指标,而这项指标可用来反映环境绩效。核心指标由于其普适性,几乎对所有企业适用,并且计量方法已经得到公认。但是不同企业在产品和生产流程的差异使其面临的环境问题和价值不同,辅助指标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应用生态效益指标进行环境绩效评估能展现公司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通用指标和企业特定指标的划分,不仅使不同行业间环境绩效的比较具有可操作性,也完善了环境绩效评价的方法体系。3
(五)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在2001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报告指南》中推荐包括资源消耗、废弃物产出和污染物排放的共10个指标来反映企业环境绩效。并在其后修订的2002版中建立的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类别的企业环境绩效指标体系,确定了每一类别的核心指标和附加指标,共有16个核心指标和19个附加指标。《指南》鼓励报告者将其环境业绩与更广泛的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如将企业的排污量与当地的、区域的或全球的环境承受能力相联系。《指南》尝试根据组织外部制定的标准,使组织自愿报告数据来解决行业内数据的兼容性问题,但其标准仍然根据物理环境标准指标来制定。4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实践探索
2 .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indicators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8 (2000) 79–88.
3 WBCSD. Measuring eco-efficiency—a guide to reporting company performance[R].Geneva, 2000.
4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 (2006).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guidelines:environment performance indicators (1-38).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