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导论
精要提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
一、个体心理全貌
(一)心理倾向
1、认知性心理倾向——注意
2、情意性心理倾向——动机
(二)心理过程
1、认知性心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
2、情意性心理过程——情绪、意志
(三)心理特征
1、认知性心理特征——智力
2、情意性心理过程——人格
二、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一)心理支配行为
(二)行为表现心理
三、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一)可复制性
(二)可证伪性
(三)系统性
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一)描述
(二)解释
(三)预测
(四)控制
第二节 心理学任务
第三节 心理学的方法
一、几种基本变量
(一)刺激变量
(二)机体变量
(三)反应变量
二、几种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个案法
(四)测量法
(五)实验法
1.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2.主试与被试
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
3.控制组与对照组
第四节心理学流派
* 注意:书中和各种材料不乏有对各种流派的各种总结,但是大家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各个流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对现实问题的流派解释,如练习题。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第二节:脑的三大机能系统
第三节:脑机制的研究方法
8第四章心理的环境基础
第一节环境的内容
环境(environment)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

情境(situation)是指在一定场合下能被个体感知或觉察到的那一部分环境。

第三节文化传统与拷贝世界
群体人格、亚文化
*第四节社会影响
9从众、服从、社会促进、社会懈怠、去个性化、
什么情况下从众现象会增加?
人们为什么会从众?
影响服从的因素?
10第五章需要、动机与价值观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需要和动机
(一)需要的含义
(二)动机及其功能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11二、几个相关的概念
(一)本能
(二)内驱力
(三)诱因
三、需要和动机的分类
(一)需要分类
(二)动机种类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一)影响动机强度的因素
(二)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12叶克斯-多得森定律
13第四节 动机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
二、内驱力理论
三、认知论的动机理论
(一)弗罗姆的期望论
(二)海德的归因论
(三)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14第五节 价值观
一、价值观及其特征
(一)主观性
(二)选择性
(三)稳定性
(四)社会历史性
二、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一)兴趣
(二)信念
(三)理想
15
第六章感觉
第一节概述
*感觉的定义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不存在纯粹的感觉,感觉与知觉密不可分。

一旦感觉进入意识层面,知觉就参与其中了。

感觉是知觉的第一步和前提
感觉的功能
感觉是认知活动的开始,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
的最初源泉
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感觉
的基础上产生的
16感受器:可以对来自机体的内外刺激其反应,并将之转换成神经过程的结构,
主要是由神经末梢构成的特殊装置。

注意:感受器不等于感觉器官
17
二、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机制
(一)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
(1):感受器的这种主动探索很可能不仅受感觉影响,更受知觉的影响。

(2)来自知觉实验的证据
18(二)传入神经的活动
编码:编码指把一种形式的信息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一套法则。

电编
码、化学编码
感受野
(三)大脑皮质的活动
感觉的投射现象:虚拟现实
第二节感觉的基本规律
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
韦伯定律
21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
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特点:感觉适应既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引起感受性
的降低。

*视觉适应
感觉后效、闪光融合现象、感觉对比
第三节视觉
22 *色觉理论
第四节听觉
听觉对比:声音掩蔽
1、界定
掩蔽效应:由于某个声音的存在而使人耳对别的声音的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2、影响因素
主要取决于声音的相对强度和频率结构。

两个频率越接近的声音,彼此的掩蔽量就越大
声压级越高,掩蔽量也越大
高频声容易被低频声掩蔽(特别是当低频声很响时),而低频声则很难为高频声掩蔽。

24听觉理论
共鸣说,行波说
第六章知觉
25第一节概述
知觉、直接知觉
知觉的信息加工
1、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
指从周围环境获取感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大脑以抽取并加工
相关信息。

由于这种加工始于外界的感觉信息――数据,这种类型的加工也
被称为数据驱动加工(date-driven processing)
2、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
指是运用事先存在大脑的概念等知识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解释的过程,
因此这种类型的加工也被称为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driven processing)。

这里的“上”包括过去知觉环境的经验、知识、动机和文化
背景等,也被称为建构知觉加工。

第二节知觉的特征
第三节空间知觉
27
影响空间知觉的因素:客观因素;
机体内部条件或线索;
已有视觉经验
第四节时间知觉
第五节运动知觉
似动知觉诱导运动运动后效注意概念区分
第六节错觉
错觉定义
第八章意识与注意
第一节概述
意识的四个基本特征、意识水平
第二节注意的种类与机制
31注意的种类、注意的认知机制(了解)
第三节睡眠与梦
第九章学习
32
总体来讲,前四节的内容占本科教学很大的比重,包
括学习的概念、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社会认知学习论等等
33
第十章记忆
长时记忆、短时记忆、遗忘等等知识点是本科教学
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第十一章思维
34
本章节较为独立,也没有和其他主要分支学科有很
多关联,所以在本科教学中只有零星的几个知识点是较为
重要的
第十二章语言
前三节与发展心理学联系紧密,可以结合发心的儿童语言发展来看
第十三章情绪
情绪这一章及基本知识点比较清晰,比如什么是情绪?情绪的维度?情绪的功能等等,所以在备考中是不可忽视但非常好理解的一个章节。

*情绪理论*基本情绪
第十四章意志
在本科教学中基本没有涉及,有部分会让同学以小组报告的方式进行讲课学习
第十五章智力
每一小节都有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第一节主要为心理测量学的内容,各种智力测验的量表特性也是心测本科教学的特点;智力结构,智力发展在本科教学当中是作为重点知识点进行多课时讲解。

第十六章人格
基本概念的辨析
特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