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品自然资源和环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学基础》课程论文

论商品自然资源和环境

姓名黎春美

班级14工商管理

学号**********

摘要:随着商品生产和消费规模的迅速扩大,自然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

注。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和消除商品生产和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评价商品质量和发展商品品种的重要条件之一,成为当代商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商品生产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商品与自然资源和环境

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取自环境,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活动更是离不开人类所处的各种环境。由于商品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存在着两面性,所以,在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我们应密切关注商品与环境的关系,使商品既不仅能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又能切实关注商品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作用,降低商品生产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保护人类社会所依存的各种环境。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环境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已经被人类所认识和接受。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已经成为人类急需解决的全球性难题。

二、商品生产和消费带来的资源危机

(一)森林面子迅速减少

森林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的供应者之一,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还起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环境的作用。森林还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能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初期,整个世界约有2/3的陆地被森林覆盖,面积达76亿公顷。多年来这一数字在不断减少。一旦低于世界总面积的30%的生态警戒线,全球生态系统就有崩溃的可能,最终受到损害的将是全人类。

(二)耕地减少,土地沙漠化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息繁衍的基础。据统计,人类所需食物能量的98%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土地上生长的作物和牧草。随着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加快,修建新城镇和各种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另外,土地沙漠化是威胁人类的一大世界灾难。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长期地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结果非但没有是耕地扩大,反而造成了水土流失,加速了沙漠面积的扩大。

(三)水资源危机

地球上的总水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96.5%是海水。用以维持地球上路栖生物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淡水仅占3.5%,而其中有77.2%被封闭在两极冰川之中,余下的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和土壤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世界用水量在迅速增长,许多国家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我国很多地区也面临着这种危机。

(四)生物物种不断灭绝

生物多样性是种内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生物学复合体系,它们包括数以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诗人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生命资源的总汇,是未来农业,医学和工业发展的生命自由基础。

生物的多样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不断的遭到损害,很多单独物种的种群数量也在减少。据估计,地球上共存在过5亿个物种,而现在只有3000万种,其余的都已经灭绝。

(五)矿产资源耗竭

矿产资源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是亿万年前地质运动的结果,是人类所必需的而又是有限的资源。人类从手工业生产时代就开始消耗矿产资源。产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间,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近些年来,世界采矿量增长速度有增无减。矿产资源的储量已大为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三、商品生产和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

人类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人类的商品生产和消费活动强烈地影响着自然环境系统的动态平衡。当今世界所公认的环境问题,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自然环境破坏问题,即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所造成的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问题,如过度地砍伐森林、开垦荒地、过量采水、滥垦草原等所引起的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盐碱化。资源枯竭、物种濒危或灭绝、地面沉降等现象;二是环境污染问题,即人类在商品生产、消费活动中释放的各种过量的排放物、废弃物已非环境所能吸收和净化,从而毒化和污染了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恶化,如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等。

另外,由于这些污染带来的酸雨、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等环境问题则是威胁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

四、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通过对商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带来的资源问题的认识,可以发现资源保护任务十分艰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从意识形态、管理方式、科技进步和法制建设等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综合采取多种手段,以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发挥应有的效能。

(一)树立环境保护和资源意识,从行动上保护环境

大力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污染的知识,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进行规划管理,督促企业和公民自觉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二)加强法制建设,从法制体系上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进程的加快,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也越来越健全。近年来,我国的诸多环境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节约能源法》等相继施行,有力地规范了我国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利用工作。这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法制体系,对提高我国国民环境保护意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充分合理利用环境自净作用

大气中的污染物由于自然过程而从大气中被除去或降低的现象,就是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指大气的扩散稀释作用。合理利用环境的自净作用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成本。这就要求工业企业在选址时应合理分散布置,以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大力发展绿色植物,利用绿色植物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吸附粉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可以在大面积范围内,长时间,连续地净化空气。

(四)商品对水体污染的防治

由于人类向水体中排放大量污染物而使水体的感观状况、物理性质、化学成份和生物性质发生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即发生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