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bdd56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3.png)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水泥的物理性能;2.掌握水泥物理性能的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泥是由矿石熟料和适量石膏及混合材料经研磨而成的细粉体。
水泥的物理性能是衡量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水泥的比表面积、比重、初始凝结时间和终凝结时间等。
1.比表面积检测:比表面积反映了水泥的细度,是水泥颗粒表面积与质量之比。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比浸法、压滑法和气流法等。
2.比重检测:水泥的比重是指水泥的质量和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之比,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密度瓶法和密度仪法。
3.初始凝结时间和终凝结时间检测:初始凝结时间是指水泥和水混合后开始凝结的时间,终凝结时间是指水泥和水混合后完全凝结的时间。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振动表法和细孔测定法等。
三、实验步骤:1.比表面积检测:(1)取少量水泥样品,将其加入研磨罐中;(2)加入一定量的石英砂,封好研磨罐盖,然后放入试验磨机中进行研磨;(3)研磨结束后,取出研磨罐,将磨料倒入筛分器中;(4)用筛分器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试样;(5)根据筛分结果计算比表面积。
2.比重检测:(1)取一定质量的水泥样品,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中,进行搅拌;(2)搅拌均匀后倒入密度瓶中,称量质量;(3)将密度瓶装满水,并称量质量;(4)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比重。
3.初始凝结时间和终凝结时间检测:(1)将一定质量的水泥样品和一定质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2)将混合液倒入振动表中,开始计时;(3)不断观察混合液的状态,当混合液开始凝结时停止计时,记录初始凝结时间;(4)继续观察混合液的状态,当混合液完全凝结时停止计时,记录终凝结时间。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比表面积:根据筛分结果,计算得到水泥的比表面积为XXX平方米/克。
2.比重: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得到水泥的比重为XXX。
3.初始凝结时间和终凝结时间:根据实验观察记录,初始凝结时间为X分钟,终凝结时间为Y分钟。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水泥的物理性能。
比表面积越大,说明水泥颗粒越细,水化反应面积增大,水泥的强度也相对较大。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3a6f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4.png)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一、引言水泥是建筑材料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在工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水泥质量的稳定和优良,需要对其物理性能进行检验和评价。
本报告旨在对批水泥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实验方法1.取样:从供应商提供的水泥中随机取得一定数量的样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检测项目:对水泥样品进行常规的物理性能检测,包括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项目。
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主要包括细度计、细度筛、试验均匀器、试验机等。
三、实验结果1.初凝时间:本次试验中,水泥样品的平均初凝时间为30分钟。
2.终凝时间:本次试验中,水泥样品的平均终凝时间为240分钟。
3.凝结时间:在本次试验中,水泥样品的平均凝结时间为270分钟。
4.抗压强度:对水泥样品进行7天和28天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抗压强度(MPa)时间(天)728样品13245样品23448样品33144四、分析和评价1.水泥样品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初凝时间通常不应超过45分钟,终凝时间不应低于10小时。
2.水泥样品的凝结时间为270分钟,表明水泥具有较快的凝结速度。
这对于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是有益的。
3.水泥样品在抗压强度测试中表现出较高的强度值。
根据试验结果,样品在7天和28天的抗压强度都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
五、结论从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泥样品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水泥样品的凝结时间为270分钟,表明水泥具有较快的凝结速度。
3.水泥样品在抗压强度测试中表现出较高的强度值,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六、建议基于本次试验结果,我们对水泥供应商提出以下建议:1.继续保持水泥样品的物理性能稳定性,确保其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进一步提高水泥的凝结速度,以满足各类工程施工的时间要求。
3.继续保持水泥样品的抗压强度指标,确保其质量稳定。
4.加强原料质量控制,确保水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4年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试题集附答案(一)
![2024年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试题集附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1348cc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f.png)
2024年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试题集附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初凝时间:水泥从加水拌和到水泥达到标准规定的可塑性状态所需的时间。
2、终凝时间:水泥从加水拌和到完全失去可塑性状态达到标准规定的较致密的固体状态所需时间。
3、标准砂:检验水泥强度专用的细集料,有高纯度的天然石英砂经筛洗加工制成,对二氧化硅含量和粒度组成有规定质量要求≥98%。
4、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拌水后即能在空气硬化又能在水中继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骨料胶结在一起的材料。
5、胶凝材料:凡能在物理、力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结凝材料。
6、火山灰性:一种材料磨细成粉,单独不具有水硬性,但在常温下与石灰一起和水后能形成具有水硬性的化合物的性能。
7、活性混合材: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或兼有火山灰性和水硬性的矿物质材料。
8、细度:粉状物料的粗细程度,通常以标准筛的筛余百分数或比表面积或粒度分布表示。
9、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物料所具有的表面积。
10、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为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性能,使其具有准确的可比性,水泥净浆以标准方法测试所达到统一规定的浆体可塑性程度。
11、水泥净浆标准稠度需水量:拌制水泥净浆时为达到标准稠度所需的加水量。
12、水灰比:水泥浆、水泥胶砂、混凝土混合料中拌合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值。
13、水泥强度等级:根据水泥强度的高低划分水泥产品质量的等级。
14、筛余:粉状物料细度的表示方法,一定质量的粉状物料在试验筛上筛分后所残留于筛上部分的质量百分数。
15、水泥胶砂流动度:表示水泥胶砂流动性的一种量度。
16、雷氏夹法:检验水泥中游离氧化钙含量影响水泥体积安定性的方法。
17、水泥胶砂需水量比:两种水泥胶砂达到规定的同一流动度范围时的加水量之比。
18、水泥胶砂:水泥、以标准砂和水按定配合比所拌制的水泥砂浆,用于标准试验方法中测试各种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
19、龄期:测定水泥浆、水泥胶砂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时,从水泥加水拌合时起至性能实测时为止的养护时间。
1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1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70ac3471f01dc281e53af093.png)
• • • • •
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 1345-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200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201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 17671-1999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199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2008 水泥化学分析:GB/T 176-2008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使用时注意:抗压夹具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在做压力试验时其 强度值会逐步减少,因此在做好比对试验的前提下要注意更换, 日常使用时注意传压柱进行导向运动时垂直滑动而不发生摩擦和 晃动,上压板的球面应能自由滑动。
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法)
10 )试模:符合 JC/T726-2005《水泥胶砂试模》。重量: 6.25kg±0.25kg , 试模组装后模腔基本尺寸:长( A )为 160mm±0.8mm ,宽( B )为 40mm±0.2mm,深(C)为40.1mm±0.1mm,用前自检,日常使用注 意不要混用。 11)天平:精度应为±1g。 12)加水器:当使用自动滴管加225ml水时,滴定管的精度应为 225ml±1ml。
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法)
3、试验条件 1)试验室: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 20℃±2℃,相对湿度应 不低于50%。 2)养护箱: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 20℃±1℃, 相对湿度不低于90%。 3)养护池:水的温度应在20℃±1℃。 养护池温度及试验室温、湿度每天至少记录一次,养护箱或雾室 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小时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 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二次。 6、胶砂配比: P· Ⅰ、 P· Ⅱ、 P· O 、 P· S 、 P· F 、 P· C 水泥每锅胶砂配比均为:中国 ISO标准砂 1350g±5g,水泥 450g±2g,水 225g±1g。 P· P(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每锅的砂及水泥的量不变,但加水量 必须按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测定其水泥的 流动度后来确定强度成型的加水量。(水泥胶砂流动度不小于 180mm,用0.01整倍数递增法)
水泥物理力学实验报告
![水泥物理力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354733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7.png)
水泥物理力学实验报告通过水泥物理力学实验,了解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了解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并探究不同因素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原理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能对于建筑结构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水泥物理力学实验中,主要测试水泥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抗压强度是指水泥在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是通过试样的压碎实验来测定水泥的抗压强度。
实验中,将水泥制成标准的立方体试样,载荷逐渐增加,直至试样破碎,记录下载荷值,即可求得水泥的抗压强度。
水泥的稳定性是指水泥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和性能。
在实验中,通过长时间的负载实验,观察试样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可以初步评估水泥的稳定性。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水泥、试样模具、试验机等设备和材料。
2. 将水泥与适量的水混合,在搅拌器中充分搅拌,得到均匀的水泥胶浆。
3. 将水泥胶浆倒入试样模具中,并平整表面,使其与模具齐平。
4. 将填充好水泥胶浆的模具放入恒温恒湿的环境中,等待水泥胶浆凝固。
5. 取出凝固的水泥试样,将其放入试验机的加载平台上。
6. 启动试验机,逐渐增加载荷,直到水泥试样破碎,并记录下载荷值。
7. 对于稳定性实验,将制备好的水泥试样,经过一定的负载时间,观察其变形和破坏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中,我们制备了3个水泥试样,并经过试验得到了它们的抗压强度数据如下:试样编号抗压强度(MPa)1 302 353 28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试样2的抗压强度最高,试样3的抗压强度最低。
这表明水泥的抗压强度与其配合比有关,适当调整水泥配比可以改善水泥的强度。
在稳定性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试样在负载作用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压缩和变形,但没有出现明显的破坏情况。
这说明水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原有的形态和性能。
结论通过水泥物理力学实验,我们得到了水泥的抗压强度数据,并初步了解了水泥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水泥配比会对水泥的抗压强度产生影响。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整理后)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整理后)](https://img.taocdn.com/s3/m/bfc7f43fa32d7375a41780ea.png)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杨利雄第一节水泥1.1基本知识1.1.1水泥的定义、用途及分类1、定义:凡细磨材料,加水后变为塑性浆体,既能在水中硬化又能在空气中硬化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统称为水泥。
2、用途:水泥属于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可用于干燥环境中的工程,而且也可以用于潮湿环境及水中的工程,在建筑、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矿山、国防、航空航天、农业等基础设施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3、分类:水泥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按水泥的性能和用途分水泥按性能和用途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三大类,见表1.1-1.表1.1-1 水泥按性能和用途的分类(2)按水泥中主要水硬性物质分水泥按主要水硬性物质的分类见表1.1-2。
1.1.2水泥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及主要化学组成1、原材料:硅酸盐系列水泥原材料分为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原材料、石膏和混合材料三类。
(1)硅酸盐系列水泥熟料的原材料①石灰石:石灰质原料采用天然石灰石、凝灰岩和贝壳等,主要提供水泥中的CaO。
②粘土:主要为黏土(或页岩、泥岩、粉砂岩、河泥等),其主要成分为SiO2,其次为Al2O3和少量Fe2O3。
③铁粉:铁矿粉采用赤铁矿,化学成分为Fe2O3,主要弥补黏土中铁质含量的不足。
(2)石膏:在生产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石膏,以延缓水泥的凝结。
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石膏主要起缓凝作用;而在掺较多混合材料的水泥中,石膏还起激发混合材料活性的作用。
掺入的石膏主要为天然石膏、工业副产石膏(无水硫酸钙)等。
(3)混合材料:为了改善水泥的性能,调节水泥强度等级,提高水泥的产量,扩大水泥品种,降低成本,在生产水泥时加入的矿物质材料,称为混合材料。
混合材料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两类,其种类、性能及常用品种见表1.1-3。
①粒化高炉矿渣。
它是高炉冶炼生铁的副产品,以硅酸钙和铝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水淬成粒后的产品。
粒化高炉矿渣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O、Al2O3 、SiO2 ,约占总质量的90%以上,另外还含有少量的MgO、Fe2O3 和一些硫化物。
1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1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1b80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1.png)
1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一、引言水泥是建筑材料中常用的粘结材料,它具有硬化后细致结构、高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
为了确认水泥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本次检验对水泥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详细测试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确定水泥的比表面积;2.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3.测试水泥的强度发展;4.分析水泥的颗粒大小分布。
三、实验步骤1.比表面积测试:采用巴氏比表面法;2.凝结时间测试:按照GB/T1346-2024标准;3.强度发展测试:按照GB/T1345-2024标准;4.颗粒大小分布测试: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比表面积:经过测试,水泥的比表面积为4500 cm2/g,符合GB/T 1345-2005标准要求的4500-5000 cm2/g范围内。
2.凝结时间:水泥的开始凝结时间为15分钟,凝结终止时间为150分钟,符合GB/T1346-2024标准要求的开始凝结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止凝结时间不晚于10小时。
3.强度发展:水泥的强度发展结果见附表1、经过3天、7天、28天的养护期后,水泥的抗压强度分别为30MPa、40MPa、50MPa,符合GB/T1345-2024标准要求的3天强度大于15MPa、7天强度大于25MPa、28天强度大于42.5MPa。
五、结论通过对水泥的物理性能测试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水泥的比表面积为4500 cm2/g,符合标准要求;2.水泥的凝结时间在标准范围内,开始凝结时间为15分钟,终止凝结时间为150分钟;3.水泥在3天、7天、28天的养护期后,抗压强度分别为30MPa、40MPa、50MPa,符合标准要求;4.水泥颗粒的大小主要分布在0.5-80μm之间,符合常见水泥颗粒大小分布。
[1]GB/T1345-2005,水泥强度试验方法标准[2]GB/T1346-2024,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方法标准[3]GB/T1345-2024,水泥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附表1水泥强度发展结果养护时间(天),抗压强度(MPa)---------------,----------------3天,307天,4028天,50七、致谢感谢实验人员的辛勤工作和测试数据的准确记录,使本次实验能够顺利完成。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测报告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82d1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0.png)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测报告一、引言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对水泥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来评估其质量。
通过对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冻性能等指标的检测,可以为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二、实验方法1.抗压强度检测:选取6个水泥样品,按照标准规定的比例配制出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块,采用压力机进行试验,记录在不同时间点的抗压强度。
2.抗拉强度检测:选取6个水泥样品,按照标准规定的比例配制出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块,采用拉力机进行试验,记录在不同时间点的抗拉强度。
3.抗冻性能检测:选取6个水泥样品,按照标准规定的比例配制出混凝土试块,放置在冷冻室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记录试块的质量变化情况。
三、结果分析1.抗压强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个水泥样品的抗压强度,并绘制出强度-时间曲线。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强度值,评估其强度等级和稳定性。
2.抗拉强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个水泥样品的抗拉强度,并绘制出强度-时间曲线。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强度值,评估其抗拉能力和持久性。
3.抗冻性能: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个水泥样品在冻融循环试验中的质量变化率,并绘制出质量变化率-温度曲线。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质量变化率,评估其抗冻性能和耐久性。
四、结果讨论1.抗压强度: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水泥样品的抗压强度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上符合设计要求。
一些样品的强度等级较高,适合用于承受较大压力的建筑结构。
2.抗拉强度: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水泥样品的抗拉强度存在差异,但都满足设计要求。
一些样品的抗拉能力较高,适合用于梁柱等承受拉力的结构。
3.抗冻性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水泥样品的抗冻性能存在差异。
一些样品的质量变化率较小,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适合用于寒冷地区的建筑工程。
五、结论通过对水泥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水泥样品的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适合用于承受压力的建筑结构。
2023年水泥检验报告
![2023年水泥检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05295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0.png)
2023年水泥检验报告引言本报告为2023年水泥质量检验报告,旨在对水泥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本次检验覆盖了水泥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多个方面。
一、物理性能检验1.外观检验在外观检验中,我们对水泥的颜色、粒径分布和杂质等进行了观察和评估。
经过仔细观察,水泥呈灰色,无明显颜色偏差;粒径分布均匀,无明显堆积和分层现象;在显微镜下观察,杂质含量较低,符合相关标准。
2.比表面积测试比表面积是衡量水泥细度的重要指标,本次测试采用比表面积仪进行测量。
测试结果显示,水泥的比表面积为X square meter/gram,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密度测定通过密度测定,可以了解水泥的致密程度。
经过测定,水泥的密度为X g/cm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化学成分检验1.主要成分分析为了了解水泥的化学成分,我们进行了主要成分分析。
结果显示,水泥中主要含有以下成分: - 硅酸盐成分:占比XX% - 铝酸盐成分:占比XX% - 铁酸盐成分:占比XX% - 硫酸盐成分:占比XX%根据检验结果,水泥的化学成分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有害元素检测有害元素检测是保证水泥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经过检测,水泥中无检出有害元素,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力学性能检验1.压缩强度测试压缩强度是评估水泥抗压能力的指标之一。
我们通过压力机进行了压缩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 3天抗压强度:X MPa - 7天抗压强度:X MPa - 28天抗压强度:X MPa测试结果表明,水泥的压缩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抗折强度测试抗折强度是评估水泥抗弯能力的指标之一。
我们通过抗弯试验机进行了抗折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 3天抗折强度:X MPa - 7天抗折强度:X MPa - 28天抗折强度:X MPa测试结果表明,水泥的抗折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总结本次水泥质量检验报告显示,2023年水泥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ppt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d550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7.png)
1、砂的筛分实验 实验步骤
称取500g干砂,放于最上一只筛子。 将套筛装于摇筛机上,筛析10min。
取下套筛,逐个进行手筛。 称取各筛的筛余量,进行计算。
1、砂的筛分实验 结果计算
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 精确至0.1%。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和各 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0.1%。
坍落度及坍落扩展度测定方法: 5) 当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
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 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 为坍落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须重新试验。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实验
混凝土粘聚性的观察方法
测定坍落度后,用弹头棒轻轻敲击锥体侧面 锥体渐渐向下沉落,侧面看到砂浆饱满,不见蜂窝 锥体突然崩坍或溃散,侧面看到石子裸露,浆体流淌
实验四 砂浆实验
实验内容
1、水泥砂浆稠度测定实验
1、水泥砂浆稠度测定实验
实验仪器 1. 砂浆搅拌机 2. 磅秤 3. 台秤 4. 拌铲、抹刀、量筒、盛器等 5. 砂浆稠度测定仪 6. 捣棒、拌锅、秒表等
砂浆稠度仪
1、水泥砂浆稠度测定实验
实验步骤
1. 根据材料和要求,初步计算配合比 2. 试拌 3. 砂浆稠度试验:将砂浆一次装入容器中,使砂浆表面低于容器口约
实验一 水泥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实验
实验内容 1、标准稠度用水量 2、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 标准稠度用水量
定义
水泥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与水泥用量的百分比
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
维卡仪
1 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57a147fb0242a8956bece48a.png)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相关标准:GB175-1999《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P I、PII、PO);GB1344-1999(PC、PP、PF水泥);GB12658-1999(PC水泥);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5-2005(水泥细度筛析法)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一、六大通用水泥:1、硅酸盐水泥:PI无混合材料;PII掺0-15%混合材料,等级:42.5-62.5R2、普通硅酸盐水泥:PO掺6%-15%混合材料;等级:32.5-52.5R3、矿渣硅酸盐水泥:PS掺20%-70%粒化高炉矿渣;4、火山灰硅酸盐水泥:PP掺20%-50%火山灰质混合材料;5、粉煤灰硅酸相加水泥:PF掺20%-40%粉煤灰;6、复合硅酸盐水泥:PC掺15%-50%混合材料;细度:PI及PII为比表面积>300㎡/㎏,其它水泥试验时应取二次平行值,误差为0.5%,45μm筛称10g,80μm称25g,精确到0.01g;凝结时间:六类水泥初凝都不得早于45min,终凝,PI及PII不得迟于6.5h,其它不得迟于10h;二、水泥软练常规项目:(各种实验方法、判定规则及其计算方式,仲裁判定以标准法为准)(水泥净浆拌制:先加水再加500g水泥,低速120s,停15s,把水泥净浆刮入锅中,再高速120s,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天平:≥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1、标准稠度用水量:标准法为试杆法当试杆下沉到距底板(6±1)㎜的水泥净浆用水量。
代用法为试稚法,调节水量法及不变水量法,试稚下沉到(28±2)㎜。
标准稠度用水量以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细度:硅酸盐水泥用比表面积表示,其它用80μm(样重25克)或45μm(样重10克)筛筛佘表示:样先过0.9㎜筛,再称重。
标准法为负压筛析法,负压4000-6000Pa,负压2min。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培训试题(含答案)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培训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29b53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d.png)
一、单选题(总分40 分,每题2 分)1. 测定水泥密度所用的液体介质为:(B )(A)花生油;(B)无水煤油;(C)酒精;(D)汽油2. 水泥密度测试时,应称取水泥试样(D )g。
(A)20g;(B)40g;(C)50g;(D)60g。
3. 通常表示水泥抗折强度的单位为:(C )(A)mPa;(B)KPa;(C)MPa;(D)kN。
4. 当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流动度小于180mm 时,须以(C )的整数倍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A)0.01;(B)0.02;(C)0.1;(D)0.2。
5. 水泥以抽取实物试样的检验结果为验收依据时,取样数量为(C )kg。
(A)6;(B)20;(C)12;(D)24。
6. 雷氏夹的制成材料为(A)。
(A)铜质材料;(B)铁质材料;(C)锌质材料;(D)合金材料。
7. 测定水泥密度时,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B )。
(A)0.01 g/cm3;(B)0.02 g/cm3 ;(C)0.05 g/cm3;(D)0.1 g/cm38. 煮沸法是测(D )所用的方法。
(A)细度;(B)标准稠度需水量;(C)凝结时间;(D)安定性。
9. 凝结时间试验中,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深度为(B )(A)30mm±1mm;(B)40mm±1mm;(C)50mm±1mm;(D)57mm±1mm。
10. 中国ISO标准砂可以单级分包装,也可以各级预配合,并以(C)量的塑料袋混合包装。
(A)1350g±1g;(B)1350g±2g;(C)1350g±5g;(D)1350g±10g。
11.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标准的代号为:(D)(A)GB/T2419-2004 ;(B)GB/T2419-2006;(C)GB/T2419-2012;(D)以上都不是。
12. 强度等级为42.5R 的硅酸盐水泥的3d 抗折强度应(B )。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报告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09457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d.png)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报告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用于混凝土、砂浆、地面和墙面的施工。
水泥物理性能的检测是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水泥物理性能的检测方法和结果。
一、水泥外观检测水泥外观应呈灰色或深灰色,均匀细腻。
使用目视检查,外观应无凝块、结块、霉斑等缺陷。
二、水泥初凝时间检测水泥的初凝时间是指在加水后,水泥浆体变得稠度明显增大的时间。
试验中,取适量水泥与适量水混合,观察水泥浆体的稠度变化,用塞贝浆度计检测。
测试结果显示,水泥的初凝时间为2小时。
三、水泥质量检测1.比表面积测试水泥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水泥的表面积。
采用比表面积仪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水泥的比表面积为350 m2/kg。
2.初凝时间测试初凝时间是水泥与水混合后开始凝固的时间。
初凝时间的测试使用标准振动台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初凝时间为30分钟。
3.终凝时间测试终凝时间是水泥与水混合后完全凝固的时间。
终凝时间的测试使用标准振动台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终凝时间为5小时。
4.标准稠度测试标准稠度是指水泥浆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的稠度。
使用标准稠度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水泥的标准稠度为30 mm。
5.凝结时间测试凝结时间是水泥浆体由流动状态变为不再流动的时间。
使用流动塔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水泥的凝结时间为1小时。
6.内部冲击测试内部冲击性能是指水泥在受到冲击时的强度和稳定性。
使用冲击试验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水泥的内部冲击强度为1200J。
7.抗压强度测试抗压强度是指水泥在受到压力时的抵抗能力。
使用压力试验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水泥的抗压强度为60MPa。
总结起来,根据以上的检测,该水泥的物理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在合理范围内,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也满足相关标准。
比表面积合适,说明水泥颗粒细腻。
内部冲击强度和抗压强度也达到了要求,表明水泥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该水泥在物理性能方面可以满足施工的需求,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可靠性。
质量检测人员考试: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测试题
![质量检测人员考试: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372b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1.png)
质量检测人员考试: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测试题1、单选(江南博哥)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根据MB值≥1.40或不合格的试验结果,II类再生细骨料的微粉含量技术要求是()?A、<1.0%B、<3.0%C、<5.0%D、<7.0%正确答案:B2、单选粉煤灰含水量试验中,应称取粉煤灰试样()g,准确至0.01g。
A.50B.100C.105D.200正确答案:A3、多选水泥跳桌安装时正确的有()A、跳桌只要底板在已硬化的水平砼基座上B、跟桌须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已硬化的水平砼基座上C、基部为400*400见方D、跳桌推杆应保持清洁,并稍涂润滑油正确答案:B, C, D4、单选水泥采用分割法取样,对袋装水泥,每1/10编号从一袋中取至少()kg。
A、2B、4C、6D、8正确答案:C5、判断题 P.S.B类矿渣硅酸盐水泥中可以掺加大于50%的粒化高炉矿渣。
正确答案:对6、填空题雷氏夹高(),内径(),开口宽不大于1mm环模壁厚()。
正确答案:30±1mm;30±1mm;0.50±0.05mm7、多选进行水泥安定性检测时,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放入试件,保证在()内加热至()并恒沸。
A、30min±5minB、45min±5minC.180min±5minD.240min±5min正确答案:A, C8、问答题试述安定性(标准法)的测定方法。
正确答案:(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g~85g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2)雷氏夹试件的成型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1cc3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b.png)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报告1.引言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基础材料之一,其物理力学性能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通过对水泥试件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旨在了解水泥的强度、硬度和稳定性等关键性能。
2.实验方法2.1试验材料本试验选用常见的硅酸盐水泥作为试验材料。
试验所需设备包括水泥试验机、试验模具、试验砂浆、水泥砂浆轻质聚物防水材料等。
2.2强度试验2.2.1抗压强度试验首先,将水泥砂浆倒入试验模具中,并用光滑的平板压实。
待试件初凝后,取出试件,并将其放置在恒温恒湿环境中,继续养护至试件完全硬化。
然后,通过水泥试验机施加均匀的压力,记录试件抗压强度。
2.2.2抗拉强度试验同样将水泥砂浆倒入试验模具中,并在两端固定钢筋。
待试件初凝后,取出试件,并继续养护至完全硬化。
然后,通过水泥试验机施加拉力,记录试件抗拉强度。
2.3硬度试验通过洛氏硬度计测定水泥试件的硬度。
首先,将试件放置在硬度计座台上,然后让试针垂直于试件表面缓慢降下。
当试针完全插入试件表面并保持一定时间后,读取硬度计显示的数值作为水泥试件的硬度。
2.4稳定性试验通过试验砂箱法测定水泥砂浆试件的稳定性。
首先,将试验砂浆填充至砂箱中,并通过震动装置使其达到均匀密实。
然后,观察砂浆的裂缝情况,并记录裂缝的长度和宽度等信息,以评估水泥砂浆的稳定性。
3.实验结果与分析3.1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数据,可以得到水泥试件在压缩和拉伸状态下的强度。
可进一步分析水泥试件的抗压和剪切性能,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3.2硬度试验结果及分析通过洛氏硬度计测定的硬度数据可以反映水泥试件的抗压能力。
通过比较不同试件的硬度数值,可以评估水泥的硬度对比及各试件之间的差异。
3.3稳定性试验结果及分析通过砂箱法测定的水泥砂浆试件的稳定性可以反映其抗裂性能。
通过观察裂缝的长度和宽度等指标,可以评估水泥砂浆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程度和稳定性。
4.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水泥试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硬度和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数据。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原始记录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原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b5315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4.png)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原始记录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水泥的物理性能进行检验,了解其质量状况,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1.水泥试样:包括标准试块和砂浆试块。
2.水泥检测仪器:包括压力机、筛分仪、磨损仪、比表面积仪等。
3.相关试剂:包括水、碳酸钠、硫酸钠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按照标准规定制备一定数量的水泥试样。
(2)清洁仪器,确保仪器表面干净无异物。
2.压力试验(1)放置试样将标准试块放置在压力机上,调整好位置。
(2)施加力量按照标准要求,逐渐增加压力,直到试样出现破坏或破裂。
(3)记录结果根据试样的破坏情况,判断其强度,记录试验结果。
3.筛分试验(1)准备试样将一定数量的水泥样品放置在筛分仪中。
(2)开始筛分针对试样进行筛分,采用标准筛网,按照标准操作步骤进行筛分。
(3)记录结果根据筛分结果,记录不同粒径级配的含量。
4.磨损试验(1)准备试样将一定数量的水泥样品放置在磨损仪中。
(2)开始磨损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旋转磨损,一定时间后停止。
(3)记录结果根据试样的磨损程度,记录试验结果。
5.比表面积试验(1)准备试样将一定数量的水泥样品放置在比表面积仪中。
(2)开始测试根据仪器操作步骤,进行比表面积的测试。
(3)记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记录水泥的比表面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压力试验结果经过压力试验后,测得水泥试样的破坏强度为XXMPa。
2.筛分试验结果经过筛分试验后,测得水泥试样在不同粒径级配下的含量如下:级配1:XX%级配2:XX%级配3:XX%3.磨损试验结果经过磨损试验后,测得水泥试样的磨损程度为XX mg。
4.比表面积试验结果经过比表面积试验后,测得水泥试样的比表面积为XXm^2/g。
五、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水泥样品在压力强度、粒径级配、磨损程度和比表面积等方面符合/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六、保存将检验数据和实验记录妥善保存,做好标记,以备后续参考和对比分析。
七、检验员姓名:X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实验方法
(A)胶砂的制备 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一份水泥、三份标准砂和半份水,一锅胶砂
制三条试体。每锅材料用量为:水泥450g±2g,标准砂1350g±5g,水 225g±1g(其中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 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 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当流 动度小于180mm时,应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 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试验前试验筛应保持清洁,负压筛和手工筛应保持干燥。 (A)负压筛析法 (B)水筛法
(C)手工筛析法
(4)结果计算及处理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
F Rt W
×100
式中 ——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水泥试样的质量(g)。
结果计算至0.1%。 筛余结果修正:试验筛的筛网会在试验中磨
(4)结果计算及处理
a.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温差 ≤3℃时,可按下式计算:
S Ss T
(1-5)
Ts
如试验时温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S Ss T s Ts 3
(1-6)
式中 S ——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cm2/g); Ss ——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cm2/g); T ——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Ts ——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ή——被测试样试验时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s); ηs——标准试样试验时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s);
抗压强度3dFra bibliotek28d≥17.0 ≥22.0
≥42.5
≥23.0 ≥27.0
≥52.5
≥28.0 ≥32.0
≥62.5
≥17.0 ≥22.0
≥42.5
≥23.0 ≥27.0
≥52.5
≥10.0 ≥15.0
≥32.5
≥15.0 ≥19.0
≥42.5
≥21.0 ≥23.0
≥52.5
抗折强度
3d
28d
≥3.5 ≥4.0
(2)实验方法
(A)(标准法) (B)代用法
(四)凝结时间的测定
(1)技术指标: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 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 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 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2) 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
负压筛析法、水筛法和手工筛析法测定的结果发 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析法为准。
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C Fs
Ft
式中 C ——试验筛修正系数;
Fs——标准样给定的筛余百分数(%);
Ft ——标准样在试验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修正系数计算至0.01。
当值在0.08~1.20范围内时,试验筛可继续使用,作为结果 修正系数。
≥6.5
≥4.0 ≥5.0
≥7.0
≥5.0 ≥5.5
≥8.0
≥3.5 ≥4.0
≥6.5
≥4.0 ≥5.0
≥7.0
≥2.5 ≥3.5
≥5.5
≥3.5 ≥4.0
≥6.5
≥4.0 ≥4.5
≥7.0
(2) 仪器设备
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 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 水泥行星式胶砂搅拌:应每月检查一次叶片与锅之间的间隙(指叶片与锅壁
(3)实验方法
(A)将水泥标准试样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 到室温后,按GB/T208测定水泥密度,按JC/T956测定试料层体积。 确定试验用的标准试样和被测水泥的质量,应按下式计算:
WV(1)
式中 W——需要的试样量(g); ρ——试样的密度(g/cm3); V——试料层体积(cm3); ε——试料层空隙率,PI、PII型水泥应采用0.500±0.005,其他水泥采用 0.530±0.005。
雷氏夹膨胀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为0.5mm。 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mm×240mm×310mm;篦板的
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 50mm;能在30±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 腾并保持3h以上;整个实验过程中无需加水。
(3)实验方法
(A)标准法 (B)代用法
水泥、低热水泥和耐硫酸水泥等
2、 检测依据及技术指标
2.1 标准名称及代号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75-2007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GB/T1345-200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方
法》 GB/T1346-200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
(一) 细度(选择性指标) (1)技术指标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 积表示,其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 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 表示,其80 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 筛筛余不大于30%。
(2)仪器设备
(五)安定性测定
(1)技术指标 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2) 仪器设备 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
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个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 的砝码时,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17.5±2.5mm范 围内。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标准法维卡仪:主要配件有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凝结时间 测定用初凝针及终凝针及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
代用法维卡仪 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
(3) 实验方法
(A)试件的制备 (B)初、终凝时间的测定
(4)结果计算及处理
初、终凝测定时均应注意:到达初凝或终 凝时应立即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 定位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 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且 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 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 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见证取样检测
河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实用培训
第一章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1、概述
水泥定义:水泥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 。 通用水泥的种类: 1. 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Ⅰ 、P·Ⅱ ) 2. 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O) 3. 矿渣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S) 4.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P) 5.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F) ) 6. 复合硅酸盐水泥 (代号为P·C) 7. 在一些特殊工程中,还使用高铝水泥、膨胀水泥、快硬
(B)试件的制备 (C)试件的养护
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竖直放在20℃±1℃水中的篦子上养护,彼此之间保持一定 间距,要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件上表面的水深不得 小于5mm。养护期间只许加水保持适当水位,不允许全部换水。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 类型的水泥试件。 任何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24h±15min; -48h±30min; -72h±45min; -7d±2h; ->28d±8h。
(D)强度测定
抗折强度测定
以牛顿每平方毫米(MPa)表示,按下式进行计算:
Rt
1.5F f b3
L
F
f
——折断时施加于棱柱 体中部的荷载(N);
L ——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
b ——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
抗压强度测定
将经抗折试验折断的半截棱柱体放入抗压夹具,并保证半 截棱柱体中心与试验机压板的中心差应在±0.5mm内,棱 柱体露出抗压夹具压板的部分约有10mm。
(2)湿气养护箱的温度20±1℃,相对湿度不低于 90%。
(3)试样养护池水温应在20±1℃范围内。 (4)实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每天
至少记录一次。 (5)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h记录一
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可一天记录两次。
2.3 技术指标/仪器设备/试验方法 / 结果计算及判定
b.当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不同, 试验时温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S Ss T(1s)3 T(s 1-)s3
如试验时温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SSs T(1s)3 s T( s 1-)s3
式中 —— 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s —— 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二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 如两次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结果计算应精确至10cm2/g。
(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1)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 标准法维卡仪:主要配件有标准稠度测定
用试杆、凝结时间测定用初凝针及终凝针 及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 代用法维卡仪。
1999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074-
2008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 《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94
2.2 检测环境
(1)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 50%, 水泥试样、拌合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 室温度一致。
当值超出0.08~1.20时,试验筛应予淘汰。
(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勃氏法)
(1)技术指标 :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 泥粉末具有的总表面积,以 平方厘米每克(cm2/g)或平方米每千克(m2/kg)表示。
(2)仪器设备:勃氏比表面积透气仪:手动和自动两种。
烘干箱:灵敏度±1℃ 分析天平:0.001g 滤纸:GB/T1914中速定量滤纸 秒表:精确至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