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调查与分析
本问卷以清华大学博导樊富珉99年设计的压力调查表为基础,调查的内容为:第一,大学生对压力的认识和态度,包括:大学对心理压力的了解程度、对压力产生影响的认识、压力对大学生生理的不良影响等。

第二,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

第三,大学应对压力的方式。

第四,大学生对待压力的求助模式等。

调查于09年6月在浙江省各大高校以随机抽样的形式进行,分别发放了浙江大学、温州大学、宁波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警官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本科及职业院校。

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26份。

一、调查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对压力的了解状况如何?我们的调查结果见表2:
表也大学生对心理压力的了解程度
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压力有一定的了解。

其中“非常了解”
的人有96人(占11.6%),而“较为了解”和“一般了解”的人占了调查总人
数的77.4%(分别为43.2%与34.2%),这是主流所在。

但仍有11%勺人对心理压
力还是了解不多,甚至完全不了解。

说明加强心理压力的教育和知识的普及仍是必要的压力过大对大学生有没有危害,危害程度如何?大学生的回答见表3:
表3:压力过大的影响及压力现状
表3显示出,大学生认为压力“危害非常大”的为21.4%,“危害较大”的为54%这两项之和已经占了75.4%,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过大的压力会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等造成危害,而且危害不小。

这就告诉我们在物质生活日趋满足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为他们排除心理上不必要的堆积。

那么目前大学生的压力状况如何?调查结果见表4:
表4显示,大学生“压力非常大”的人占到9.6%, “压力较大”的为37、7%而“压力一般”的占41、8%这说明有90流右的大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压力。

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头痛、头晕眼花、睡眠不好、面青唇白等现象,以及抑郁、焦虑、不安的不良情绪。

当代大学生在压力面前,产生了哪些不良的生理和心理反映呢?调查结果见表5:
表玉压力对生理心理产生的不艮反映
表5显示出,压力导致的身体不适主要有“头痛” (35.7%)、“头昏眼花”
(24.4%)和“睡眠不好” (56.1%),心理不适主要有“抑郁” (45.6%)、“焦虑” (58%和“不安” (54%。

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在过重的压力下心理或者生理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不适反映。

分层研究表明:不同院校所表现出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也会有所不同。

综合大学的大学生不良情绪表现尤为明显(58.5%),其次是独立院校(21.46%)、师范院校(11.37%)和职业院校的学生(8.67%)。

那当代大学生的压力源在哪里呢?调查结果见表6。

表乐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
从表6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压力来源主要有以下几项:“就业问题”(25.9%)、
“学业问题” (24%、“人际关系问题” (14.6%)、“经济问题” (9.7%)o 这一调查结果与1999清华大学樊富珉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说明“就业”、“学业”和“人际关系”问题始终是困扰大学生心理的主要问题。

分层研究表明:从不同的院校分析看,师范类学校的学生,“学业问题”所带来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它的所选比例高达27.46%。

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是要从事教育这方面的工作,所以这对他们自身的学习成绩的要求就会比其它类的学校高。

独立院校的学生认为他们压力最大的问题是“就业问题”(22.3%),其次是“学业问题”
(20.72%)和“经济问题”(13.06%),但是就“经济问题”而言,独立院校又是所有院校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的,独立院校的高收费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对于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就业问题”,比例高达36.04%,在所有学校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这一结果是否有普遍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压力来源的研究结果表明,大一大二的同学们进入校园后,怀有激情和梦想,在这个阶段“学业问题”(“学业问题” 24.3%,“就业问题” 23.3%,“人际关系问题” 15.8%)成为困扰的主要问题。

高年级阶段,就业逐渐临近,因此“就业问题” 自然上升为困扰的压力源。

(三)大学生应对压力的方式
大学生面对压力,有各自习惯的应对方式,到底他们会选择何种方式,调查结果见表
7。

表孔尢学生应时压力的方式
从表7中我们看出,“自己解决”是大部分学生应对压力的主要方式。

有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说明当代大学生面对问题,大多数喜欢自己解决,但是否能够独立解决,又另当别论了;二是有可能面临压力时大学生不知向谁求助,只能自己解决。

因此加强大学生减压训练,提高大学减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分层研究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选择“自己解决”的比例男生大于女生(男
生39.30%,女生35.88%),而“寻求帮助”女生比例高于男生(男28.34%,女
29.25%),这说明男女生在对待压力的方式上还是有所区别的,男生较女生而言
倾向于自立。

在不同院校的差异分析时,我们有意思地发现:综合类、师范类、独立院校选择“自己解决”的比例比选择其他方式要高,唯独职业技术学院却是
“寻求帮助”的占了多数(占45.16%, “自己解决”占32.26%),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学生不是很有自信,所以遇事更倾向于寄希望于他人。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压力仍然有部分同学采取“逃避”、“推却”、“攻
击”或“自责”的方法,这些方法将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甚至容易引发校园不安全事件。

(四)求助模式
1、求助对象
大学生在遇到压力问题时,会选择向他人求助,但谁又是他们乐意求助的对
象呢?是父母?是亲友?还是朋友?调查结果见表 &
表也大学生寻求帮助的对家
从表8中可以看出,当大学生遇到压力问题时,最先寻求帮助的对象是“同
学” (24.8%)、其次是“父母”(18%、“亲友”(15.6%)、“男女朋友”
(11.9%)。

大学生比较倾向于向关系密切的人寻求帮助,而对关系相对疏远的
班主任、老师等则相对较少。

这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目前高校开展的同伴教育或者叫“朋辈辅导员”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同伴之间具有相似的
问题和体验,同时他们的空间距离也比较近,提供帮助有很大的便利性,但如何提高“朋辈辅导员”的帮助能力,值得学校进一步研究;二是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联系,开展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将更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三是怎样提高班主任、教师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得当他们有心理压力时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又是学校一项值得研究的问题。

2、理想的处理压力的方式
处理压力的方式主要有打心理热线、找专业人员、找班主任、找朋友商量
等。

大学生认为最理想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调查结果见表9。

表9:大学生对压力的理想处理肓式
表9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心中最理想的处理压力的方式是“找朋友商量”
(36.2%)、“找专业人员” (24.5%)、“自己解决” (23.6%)。

大学生们认
为理想的模式是“找朋友商量”,这和前面的他们乐于向同学、男女朋友、兄弟
姐妹等寻求帮助相符,但前面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 4.5%的人会向专业心理咨
询师寻求帮助,但被问及理想的压力处理方式时,有23%勺人认为这是理想的方式,这说明大学生们对心理咨询了解不够,对其还有惧怕心理或认为不需要如此大动干戈。

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

分层研究表明:在“找朋友商量”一项中,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男:28.79%,女:41.40%),虽然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是解决压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但这也说明女生
的独立性相对较差,而寻找朋友是她们寻求帮助对象的第一选择。

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来说,年级越高,对于“寻找专业人员”解决问题的比例也在提升,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心理咨询的意义了解更多,同学更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寻求帮助。

3、希望学校提供的减压方式
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在学校中遇到各式各样的压力的时候,大学生们又希望学校能提供怎样的减压措施呢?调查结果见表10。

表10:大学生希望学校提供的诚压措施
表10显示,大学生大部分始终希望学校开展“丰富课余生活”的方式(30.5%)
来缓解压力,“组织集体活动”次之(26.2%),说明大学生们还是希望能和大家在一起,多参加活动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但要求“举行减压团体心理咨询” 的也不在少数
(16.3%),通过适当的团体咨询的方式来放松心情、解决压力问题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不管是“组织团体活动”,还是“举行减压团体咨询”,都是一些团体活动,这是现代大学生们所青睐的方式。

分层研究表明:从不同性别的区别上来看,男生在压力产生或过大之后比女生更容易选择“丰富课余生活” (男:29.6%,女:19.4%)。

对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院校的同
学所表现的差异并不明显,均比较倾向于组织集体活动和丰富课余生活。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
沃尔•夫洛特说:“如果不断奔跑就能避免自己沦为他人的食物,沙漠跳鼠早就统治我们的星球了。

仅仅第一个从起跑器上跃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跑向哪里。

”因此,了解了心理压力的危害,我们仅仅逃避只会让事态愈演愈烈,我们要无畏地去正视它,解决它。

应采取积极态度看待压力,让压力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把压力看成是生活的挑战,成长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