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查的标本收集原则

合集下载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3、每次领培养瓶不宜过多,以防过期,未使用的培养瓶亦应室温 保存(15-30℃),切勿放冰箱保存。
精选ppt
18
骨髓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
采集部位:骨髓穿刺法从髂骨采集标本。 采集时间:在用药前、发热初期或高热期
当骨髓炎时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抽取骨髓培养阳性率远 高于血液培养
精选ppt
19
二、尿液标本的采集
精选ppt
25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
4 、小儿收集包:对于无控制能力的小儿可应用收集 包收集尿液,这种装置由于很难避免会阴部菌群 污染产生假阳性,所以只有在检验结果为阴性时 才有意义。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 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 留取尿液进行复查。
精选ppt
26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
精选ppt
30
粪便标本的采集容器
一次性无菌便盒
精选ppt
31
粪便标本采集时间
1.采样原则 腹泻病人应在急性期采集 (3天以内),以提高检出率,亦最好在用 药之前。 2.沙门菌感染 肠热症在2周以后;胃肠炎 病人在急性期,早期采集新鲜粪便
精选ppt
32
粪便标本采集方法
自然排便采集法 自然排便后,挑取其脓血、粘液部分2-3g,液 状粪便取絮状物2-3ml,盛于灭菌容器内或保存液中送检
精选ppt
20
尿液标本的送检指征
1 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 2 肉眼脓尿或血尿; 3 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和/或亚硝酸盐阳性; 4 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 5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出现发热; 6 膀胱排空功能受损; 7 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
精选ppt
21
尿液标本采集容器
无菌试管或无菌尿液标本留取容 器

微生物标本运送原则

微生物标本运送原则

微生物标本运送原则微生物标本的运送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微生物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微生物标本的运送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微生物学研究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采集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采集标本的时间和地点应该尽可能的准确,以便后续的研究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2)采集标本时需要使用无菌器具,以避免污染。

(3)采集标本时需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被标本中的微生物感染。

2. 标本保存标本保存是微生物学研究的第二步,它直接关系到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保存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标本需要保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以避免标本的变质和损坏。

(2)标本需要保存在无菌条件下,以避免污染。

(3)标本需要标注清楚采集时间、地点、采集者等信息,以便后续的研究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3. 标本运送标本运送是微生物学研究的第三步,它直接关系到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运送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标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运送到指定的实验室,以避免标本的变质和损坏。

(2)标本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运送,以避免标本的变质和损坏。

(3)标本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运送,以避免污染。

(4)标本需要标注清楚采集时间、地点、采集者等信息,并附上标本的相关资料,以便后续的研究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微生物标本的运送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研究结果。

微生物标本采集

微生物标本采集

微生物标本采集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对于临床诊断、疾病防控以及科学研究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采集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标本的保存与运送。

一、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1.及时性:微生物标本采集应在患者出现症状或怀疑感染微生物时尽快进行,以便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标本。

2.无菌操作:采集微生物标本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标本,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适量:采集的微生物标本应足够进行所需检测,同时避免过量采集,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不适。

4.适宜的标本类型: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性、感染部位以及检测目的,选择适宜的标本类型。

5.标本标识:采集的微生物标本应进行清晰、准确的标识,包括患者姓名、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信息。

二、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1.皮肤、黏膜表面:使用无菌棉签或无菌注射器,轻轻擦拭或抽取皮肤、黏膜表面的分泌物。

2.血液: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静脉血,避免皮肤消毒剂污染。

3.呼吸道标本:采用无菌吸痰管或纤维支气管镜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咳痰患者应采集清晨第一口痰。

4.尿液:采集清洁中段尿,必要时可采用导尿术。

5.粪便:采集粪便标本时,应避免粪便与尿液混合,采用无菌容器。

6.生殖道分泌物:男性患者采用无菌拭子采集尿道口分泌物;女性患者采集宫颈分泌物。

7.组织标本:在无菌条件下,切取感染部位的组织,放入无菌容器。

三、微生物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采集前准备: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以及采集部位,确保采集时机适宜。

2.消毒:采集部位应进行充分消毒,避免污染标本。

3.避免污染:采集过程中,避免触及非无菌部位,确保无菌操作。

4.采集量:根据检测需求,采集适量的标本。

5.标本保存:采集后的微生物标本应尽快送检,无法及时送检的标本应妥善保存。

四、微生物标本保存与运送1.温度: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保存温度。

一般而言,细菌标本应在4℃保存,病毒标本应在-70℃保存。

2.时间:微生物标本应在采集后尽快送检,如无法及时送检,应按照相关规定保存。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正确的标本采集和及时送检是保证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关键!其目的是要捕捉到与感染相关的病原菌并保持其活性,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其它与感染无关细菌的干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的知识,欢迎阅读。

采样时机抗生素使用前(停用抗生素3至5天或下次用药前)采样采样方法采集无菌部位的标本应严格无菌操作,非无菌部位尽量减少正常菌群的污染,采样量足。

采样容器专用的无菌,防渗漏,有盖,无酸、碱、防腐剂及消毒剂污染。

送检尽快送检,一般不超过2小时。

若不能及时送检可于4-8℃保存,但对可疑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对外界环境敏感的苛养菌感染的患者标本应室温保存。

当标本量小于1ml时应于15~30分钟内送检,防止挥发和干燥。

微生物检查的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1.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或停药3至5天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用抗菌药物,应于下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集。

应在感染的急性期或伤口局部治疗前采集标本。

3.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标本。

4.采样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可能降至最低。

5.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标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常居菌群的污染。

6.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

容器须灭菌处理,防止渗漏,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标本中不可添加防腐剂。

7.采样后应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但不超过24小时。

对可疑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对外界环境敏感的苛养菌感染的患者标本应室温保存。

当标本量小于1ml时应于15~30分钟内送检,防止挥发和干燥。

8.尽量不要以一般棉花拭子收集标本,应使用专用的纤维拭子。

9.每份标本都应贴上标签并标明必要信息,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足够的有关临床资料。

(要标明病区、病人姓名、感染状况、近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标本来源、检验目的、采集部位、采集及送检时间等)10.同一天同一检测目的、相同标本(血液标本除外)一般只需送检一次(份)。

关于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

关于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


6.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防止渗
漏,但不得使用消毒剂。标本中不可添加防腐剂。

7.采样后应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
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但不超过24小时。对可疑淋病奈瑟菌
、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对外界环境敏感的
苛养菌感染的患者标本应室温保存。当标本量小于1ml时应于15~
• 3.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 容器收集足量的标本。
• 4.采样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可能降至最 低。
• 5.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标本,且避免邻近区域 常居菌群的污染。

• 注意事项:
• 采样时机

抗生素使用前(停用抗生素3至5天或下次用药前)采样
• 采样方法

采集无菌部位的标本应严格无菌操作,非无菌部位尽量减少正
关于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检验标本 采集和运送原则
内容
• 1.微生物标本及常见致病菌 • 2.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 • 3.图片展示:现场指导和培训
微生物标本及常见致病菌
• 1.血液标本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 或败血病的基本方法。
• 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 菌一般应视为病原菌(排除采集标本或具他操作 过程污染),提示有菌血症或败血症,或心内膜 炎、心包炎、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的病原菌主要 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A、B群,肺 炎链球菌等)、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脑膜炎奈瑟菌、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 。
• 2.骨髓标本正常人的骨髓是无菌的。
• 若从患者骨髓中检出细菌(排除污染),提示细菌 性骨髓炎或菌血症、败血症。常见病原菌同血液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一、我院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1.发现医院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我院总的医院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应不低于70%。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4.标本采集后立即送至实验室,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5.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肛拭子或伤口拭子等,应标明标本种类,并立即送检。

6.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中段尿培养的标本应用专用的无菌尿标留取(在仓库领取)。

静脉导管、胸腹水,脑脊液等到细菌室取无菌试管留取。

7.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必要时应注明选用何种抗菌药物。

二、常见医院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方法1.血液与骨髓①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

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

切忌在静脉点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

②采血部位的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

将采集的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应更换针头或过火消毒针头。

血培养瓶应在避光室温中保存,不必置冰箱保存。

③每次采血量成人5一10ml,婴幼儿l一5ml,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1-5: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物质。

④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阶段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对已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可在下次用药前采血。

⑤每例病人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l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皮肤污染菌。

多次多部位采血可提高阳性率。

⑥对疑为细菌性骨髓炎或伤寒病人,在病灶部位或髂前(后)上棘处严格消毒后抽取骨髓lml 作增菌培养。

2.尿液①中段尿:女性采样前应先用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男性须翻转包皮冲洗,用0.1%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灭菌纱布擦干后收集标本10ml,0.5小时内送检。

②导尿管导尿采样可减少污染。

对留置导尿者,可用碘酒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用空针细针头斜穿管壁抽吸尿液。

标本采集、运送标准操作程序

标本采集、运送标准操作程序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标准操作程序2009年6月21日微生物检查的标本收集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情形降至最低。

3.在感染的急性期、使用抗生素前或伤口局部治疗前收集样本。

4.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样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常居菌群的污染。

5.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

6.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样本,尽量不要以棉花拭子收集样本。

7.采样后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但存放一般不能超过24h。

8.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9.每份标本都应贴上标签并标明必要信息,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足够的有关临床资料。

(要标明病区、病人姓名、住院号、标本来源、采集部位、采集时间等)细菌室对微生物标本拒收的标准与处理方法各类标本储存的环境细菌室项目检验周期表周日下午、)常规培养请送急诊化验室。

2.各类血清学检测周一至周五做;支原体、衣原体检查周一至周六上午做,其余时间标本一律不接收。

3.空气培养、物表监测周六、周日不做,于周一至周五打电话给细菌室告之数量。

标本采集、运送的标准操作程序【目的】规范标本采集,保证实验室检测前标本质量。

【范围】微生物实验室所有标本。

【职责】采集、运送微生物标本的临床各科室工作人员。

【标准操作程序】1.血液、骨髓标本:1.1采集指征:对可疑血流感染患者未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

可疑血流感染患者出现以下一项或几项体征时应及时采集血培养:1)发热(≥38℃)或低温(≤36℃).2)寒战。

3)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00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

4)粒细胞减少(成熟时我多核白细胞小于1000×109/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黏膜出血。

7)昏迷.8)多器官衰竭9)血压降低10)呼吸加快11)降钙素原升高(PCT)12)C反应蛋白升高(CRP)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血培养采血时机
→ 采血时机 ←
0
30
细菌浓度
体温
60(min)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尿液标本的采集运送规范
1、肥皂水清洗外阴,留取中段尿 2、膀胱穿刺法 注意:不能直接从导管袋放出尿液,因尿液在袋中潴留
时间长,容易孳生细菌 标本立即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应4℃保存,2h内
送检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有意义的痰标本: 1、合格痰标本培养优势菌中度以上生长(≥ +++) 2、合格痰标本有细菌少量生长,但与涂片镜检结果一
致(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 3、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真空采血先有氧、再厌氧 (3)轻轻混匀,防止凝固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采血量:成人8-10ml 儿童3-5ml 婴幼儿1-2ml 及时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常温保存、切忌冷藏 血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抗菌药使用之前采集 2、多部位采集提高阳性率 3、已使用抗菌药治疗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血 4、发热患者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采集 5、注意彻底消毒 6、常规血培养不宜从静脉或静脉留置装置中采集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采用无菌方法用注射器抽取体内可疑感染部位的液体,注入无菌试管立即送检注意事项:
①一般要求常温下15-30分钟内接种培养皿,尤其是脑脊液和心包液;除了做结核杆菌、真菌培养的标本应在4℃下保存外,做其他项目的应常温保存。
②严格无菌穿刺。
③为了防止穿刺液的凝固,最好在无菌试管中预先加入灭菌肝素,再注入穿刺液
考虑到方便操作,建议常规血培养应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前,于病人寒战或发热开始时30-60分钟内同时于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培养。
3.采血次数
①.留置深静脉导管且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至少同时采集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从导管采集。(1套血培养定义:
从一个部位如静脉穿刺或静脉导管所获血液的培养,不论被接种在1个还是多个血培养瓶内都只能算是1套)
先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外阴部或外生殖器,将无菌试管对准尿道口,待尿排出后送检注意事项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因为尿液标本的采集和培养中最大的问题是污染杂菌通常应取晨起第一次尿液送检多数药物均通过尿液排泄,因此采集尿液应在用药前进行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在更换新管时留取尿标本。导尿留取尿液时,集尿袋内的尿液和导尿管末端的尿液不能用于培养。
发热(≥38℃)或低温(≤36℃),寒战,白细胞增多,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时而临床可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培养。新生儿可疑菌血症,应该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2.采血时机:
据研究表明:
细菌通常在病人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进入血流,因此规范规定在病人发热高峰前1小时抽血。
(二)、微生物检查的标本采集、运送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1、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使用抗生素前;2、无菌采集应无污染,严格进行无菌操作;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适量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4、注意在不同病程采集不同部位标本;5、采集标本时要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二、标本的处理:1、标本保存在4℃环境中,在2h之内送检;脑脊液则要在25 ℃保存,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并立即送检;2、标本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运送时更要由专人运送,严格按规定包装;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Ⅰ血液及骨髓标本: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基本方法;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病原菌;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1、采血时间及次数2、抽血部位及抽血量3、报告方式:培养5d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5d无菌生长”;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4、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种细菌可排除污染;2发病星期后血中抗体滴度上升;Ⅱ脑脊液标本: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检出细菌提示有细菌性急性化脓性、结核性等脑膜炎;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A、B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1、涂片检查:1 一般细菌涂片检查:例如:革兰阴性、凹面相对的球菌,可能是脑膜炎奈瑟菌;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长丝状等多形态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3新生隐球菌涂片检查2、分离培养3、报告方式:培养48小时,仍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2天无细菌生长”;查见细菌报告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Ⅲ呼吸系统标本:一痰标本下呼吸道的痰液是无细菌的,而经口腔咳出的痰带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若从患者痰标本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有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布兰汉菌、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和军团菌;1、标本的采集时间2、标本采集方法:1 自然咳痰法 2 气管镜下采集法 3 气管穿刺法 4 结核分枝杆菌标本收集法:收集24h痰液以提高阳性检出率;3、涂片检查:1一般细菌涂片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3放线菌及诺卡菌涂片4、培养:1培养标本的选择:应选择粘液痰作涂片;2痰标本培养前处理:用无菌盐水将痰洗涤3次,加入等量的1%胰酶溶液,37oC水浴90min,使痰液均质化后备用;3分离培养5、报告方式:痰标本培养24小时后仅有草绿色链球菌生长而无致病菌生长,报告“正常菌群”;查出的致病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同时报告细菌的量化指标;二咽拭标本正常咽拭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如草绿色链球菌;若从患者标本中查出致病菌提示上呼吸道有细菌感染如急、慢性扁桃体炎,咽炎,喉炎等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微球菌和棒状杆菌等;1、涂片检查先培养后涂片;2、分离培养3、报告方式:同痰标本检查;Ⅳ穿刺液标本穿刺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及鞘膜液等;正常穿刺液是无菌的,若从患者穿刺液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该部位有细菌感染;胸腔感染的病原菌以结核分枝杆菌多见;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肠道细菌如大肠挨希菌、粪肠球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多见;心包炎和关节腔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1、涂片检查先接种后涂片2、分离培养:1普通培养 2厌氧培养 3结核菌培养3、报告方式:培养24h无细菌生长,报告“培养24h无细菌生长”;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Ⅴ泌尿、生殖道标本一尿液标本中段尿培养加计数对于泌尿道感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细菌培养必须结合菌落计数辨别是否为病原菌;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生长,菌落计数>105/ml,提示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肾或膀胱结核等;常见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和伤寒沙门菌等;1、中段尿标本采集法2、涂片检查:1一般细菌及淋病奈瑟菌2念珠菌3结核分枝杆菌3、一般细菌培养:如培养2d无细菌生长,即可弃去;1倾注平板法2平板接种环法3标准接种环法:若定量接种环含量为.001ml,则整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0个,可报告“菌落数>105/ml”;4、特殊培养:1淋病奈瑟菌培养2厌氧菌培养3结核分枝杆菌培养5、报告方式:培养24h细菌生长,报告“24h无细菌生长”;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及其菌落计数菌落数/ml和药敏结果;二生殖道标本正常的内生殖器是无菌的,而外生殖器包括男性尿道口和女性阴道有多种细菌寄生;查见病原菌提示有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葡萄球菌、肠球菌、链球菌、淋病奈瑟菌、大肠埃细菌、变形杆菌等;1、涂片检查:革兰染色镜检2、分离培养:1普通培养2淋病奈瑟菌培养3阴道加特纳菌培养4报告方式:如查见淋病奈瑟菌、阴道加特纳菌等病原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Ⅵ粪便标本正常情况下肠道中有多种细菌;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1细菌性:产毒素型腹泻、侵袭型腹泻、食物中毒、慢性腹泻;2真菌性;3病毒性;1、标本采集:1自然排便采集;2直肠试子;2、涂片检查:粪便标本因各种正常菌群含量甚多,仅以染色性和形态无法分辩是否为病原菌;因此,粪便标本一般不作涂片检查;3、培养:1沙门-志贺菌培养2致病性大肠埃细菌培养3霍乱弧菌培养4副溶血弧菌培养5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培养6真菌培养7菌群失调的细菌学检验4、报告方式:Ⅶ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化脓性感染可由单种或多种细菌引起;常见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诺卡菌,以及梭杆菌和拟杆菌等;1、标本采集:1开放性脓肿和脓性分泌物;2大面积烧伤的创面分泌物;3封闭性脓肿2、涂片检查:根据形态和染色特点,可报告“查见革兰×性细菌,形似××菌”或报告“未查见细菌”;3、培养:1普通培养2厌氧菌培养3嗜血杆菌及奈瑟菌培养4结核分枝杆菌培养5真菌培养4、报告方式:查见致病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简述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简述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是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正确采集微生物标本,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采集微生物标本的基本原则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进行简要描述。

一、采集标本前的准备工作1.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在进行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包括传染病史、用药史等,以便选择合适的标本种类和采集方法。

2. 选择合适的标本种类针对不同的临床情况,需要采集合适的标本种类,例如血液、尿液、痰液、脑脊液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

3. 准备采集工具和消毒用品在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时,医生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采集工具和消毒用品,保证标本的无菌采集。

二、采集标本的具体操作1. 采集前的准备在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时,医生需要提醒患者在采集前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例如要求患者清洁皮肤、保持特定部位的干燥等。

2. 采集标本的方法不同的标本种类需要采用不同的采集方法,医生需要熟悉各种标本的采集技术,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3. 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无菌性在采集标本时,医生需要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无菌性,避免污染和外界杂质的干扰,保证后续检测的准确性。

三、标本的保存和运输1. 标本的保存在采集后,需要合理保存标本,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活力,避免标本变质和影响后续检测的准确性。

2. 标本的运输对于需要送检的标本,需要妥善进行标本的运输,保证标本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坏、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四、标本的送检和登记1. 送检前的准备在进行标本送检前,医生需要填写相应的标本申请单和登记表,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和病史,保证送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标本的送检医生需要将标本送到相应的临床检验科室,保证标本送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及操作流程,医生在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时,必须严格遵循这些原则和操作流程,以保证微生物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
19
脓液或伤口分泌物标本 采集运送标准
❖ 本卷须知 ❖ 迅速送往实验室,1小时内不能培养应将标本冷藏。 ❖ 皮肤消毒对培养结果至关重要。 ❖ 不要仅送检脓液。脓液不能代表伤口特点,应在病灶
活动区域或基底部采集标本。 ❖ 除非有渗出物,枯燥、结痂伤口一般不做培养 ❖ 标记:不要只写“伤口〞标记标本,应有专门的描述
5
二、临床各类标本的采集、 运送及保存标准
6
血培养的采集、运送标准
❖ 采集程序: ❖ 皮肤消毒程序:推荐三步法 〔酒精→碘伏→酒精〕 ❖ 培养瓶消毒程序:75%酒精消毒 ❖ 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程序
❖ 采血量:成人8-10ml,儿童1-3ml。 骨髓采集量1-2ml ❖ 采血时间和数量: ❖ 采血时间:在寒战或体温顶峰到来之前0.5-1h,或于寒战
储存 环境
标本来源
4℃冰 箱
痰、尿液、粪便、气管冲洗物、导尿管、静脉导管、脓液和伤口分泌物 细菌或真菌培养;无菌体液(胸腹水、心包液、关节液、鞘膜积液、胆 汁)真菌培养;支原体培养;衣原体检查;血清学检查(包括ASO、RF、 肥达反应)
室温 脑脊液、生殖道、眼、耳、鼻、喉、血培养、血管导管尖、活检组织细
❖ 注意:从静脉取血;不要与血气和血沉标本一起采血; 不推荐血入瓶前换针头;不推荐静脉血直接入瓶;不宜 在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采血〔除非疑心导管相关性血 流感染〕。
8
血培养的采血量
❖ 成人采血量5-10ml〔最好8-10ml〕,儿童采血量1-3ml 〔不超过总血量的1%〕。血液和肉汤之比为1:5~1: 10。骨髓采集量1-2ml。
❖ 应注明具体标本来源如眼标本注明是眼睑、结膜 还是角膜,并注明左眼还是右眼。
18
脓液或伤口分泌物标本 采集运送标准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56医药健闻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刘洋 (河南京城皮肤中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血、骨髓、静脉导管标本,痰及下呼吸道标本,尿液标本,大便标本,生殖道系统标本,眼、耳、鼻、咽拭子标本。

血、骨髓、静脉导管标本正确采集方法:(1)先用75%酒精对静脉穿刺部位擦拭消毒30 s 以上,用一根碘棉签从穿刺点向外1.5~2 cm 的直径范围内再次消毒60 s 。

(2)使用75%酒精对血培养瓶和橡皮塞子消毒60 s 。

在血液注入血培养瓶前,先用无菌纱布或者棉签将橡皮塞子表面的残余酒精清除干净。

(3)在穿刺前或穿刺期间,佩戴乳胶手套将静脉进行固定,防止滑动,但是不可接触穿刺点;使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可直接注入血培养瓶中;在血标本进入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并立即送检,以免血液凝固。

(4)成人的采血量是8~10 ml ,儿童的采血量是1~3 ml ,骨髓采血量是1~2 ml 。

注意事项:(1)静脉采血的部位通常为肘静脉,不建议从动脉采血。

患者疑是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可以选择肘动脉或者股动脉采血,勿要在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时进行采血。

(2)使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

如果需要进行第二次穿刺,需要更换针头。

(3)多次采血时,应在不同部位的血管穿刺,以排除皮肤菌丛污染的可能。

除非无法从静脉穿刺处取血,否则不能从静脉植入管内取血。

(4)若是从静脉植入管内取血,应该同时自外周静脉采集血液进行培养,以协助判读血培养阳性结果,同时在申请单上注明标本类型。

(5)采血前,应该将患者信息、采血时间、部位、采血量写在标签上,并贴在培养瓶上。

(6)有血的培养瓶若不能立即送检,可放室温保存,切不可放入冰箱。

痰及下呼吸道标本正确采集方法:(1)能够自行取痰的患者,在清晨起床后未进食前,先用漱口水漱口,去除口腔细菌,再用清水漱口,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放置于无菌集痰器中并盖好瓶盖;无法咳痰或者不合作的患者,需要帮助其采取卧位,由上而下叩击背部,并戴好无菌手套,将无菌集痰器分别连接吸引器和无菌吸痰器,按吸痰法将痰吸入无菌集痰器内,并盖好瓶盖,收集好后立即送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检查的标本收集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采集时间最好是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
时,而且必须在使用抗生素或其它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2.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情形降至最低。

3.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样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常居菌群的污染。

4.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

容器须灭菌处理,防止渗漏,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标本中
不可添加防腐剂。

5.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样本,尽量不要以棉
花拭子收集样本。

采集量不应过少,而且要有代表性,同时有些标本还要注意在不同时间采集不同部位标本。

如肠热症患者,发病的第1 周应采集血液,第2 周应采集粪便和尿液。

否则影响细菌检出率。

6.采样后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

为保持微生物活性,棉拭子等标本宜放入恰当的运送
培养基送检。

一些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应保温并立即送检,而其他所有的标本采集后最好在2h 之内送到实验室。

若不能及时送检,标本应置于一定环境中保存,如尸检组织、支气管洗液、心包液、痰、尿等标本应保存在4 ℃环境中。

脑脊液、滑膜液等则要在25 ℃保存。

一般情况下,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 。

7.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8.每份标本都应贴上标签并标明必要信息,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足够的有关临床资料。

(要标明病区、病人姓名、住院号、标本来源、采集部位、采集时间等)
标本运送和验收
血培养
1采血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接种入血培养瓶,需室温保存,时间≤24h切勿冷藏! 2拒收培养瓶:血培养瓶标识与化验申请单不符,培养瓶破裂或明显污染,血液凝固的培养瓶。

补做培养瓶:血标本采集后放置24h以上,用不适当类型的培养瓶收集标本,用过期的培养瓶收集标本,采血量不足等;建议补做血培养。

3a急性败血症:采集2—3份血液培养并要在10分钟内完成
b心内膜炎,急性的:分别从不同部位采3 份血液培养,1—2小时内完成
c亚急性心内膜炎:从3个部位采集3份血培养,间隔≥15分钟。

如果24 h培养阴性,再采3份血。

d发热待查:间隔≥1 h于不同部位采2—3份血,若培养24 h阴性再采2—3份血。

骨髓
采集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接种入血培养瓶需室温保存, 时间≤24h切勿冷藏。

如果是少量的骨髓可直接接种在培养平板上。

尿培养
1 标本采集后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室温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h,4℃保存不超过24h。

规定每日1次。

2 要求尿培养申请单除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外还应包括标本收集时间、收集方式、是否已使用抗生素等.对标识不符、送检容器不合格、送检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标本应注明原因,退
回,要求重新留取标本. 标本离心镜检,凡有较多鳞状上皮,脓细胞较少而细菌较多的或有
大量尿结晶析出的均为不合格标本,应拒收。

痰及下呼吸道标本
1 标本应尽快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室温保存≤2h,4℃冰箱保存≤24h。

规定每日
1次。

2 呼吸道有大量的正常菌群存在,咽拭子、咳痰、吸出的分泌物厌氧菌培养无意义。

涂片
白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计数:白细胞<10/低倍镜或鳞状上皮细胞>25/低倍镜,表示该标
本已污染正常菌群,建议重送标本。

送检时室温保存超过2h拒收。

粪便标本
1 标本应尽快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室温保存≤1h)。

如采便后1h内未培养,标本应
放入运送培养基如Cary -Blair运送培养基中4℃冰箱保存,一般可保存24h。

2 采用一次性无菌杯(盒),杯(盒)盖严密,无明显灰尘纸屑,留取时间符合要求者为合
格标本。

否者为不合格标本应拒收。

当怀疑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以外的细菌引起的腹泻时,临床医生必须通知实验室,因为分离弧菌、耶尔森菌、气单胞菌、大肠埃希菌O157:
H7需要特殊的实验程序和培养基。

粪便标本一般不做厌氧培养。

脑脊液标本
1 标本采集后应置于无菌试管内尽快送检(≤15min室温),如不能立即送检接种入血培养
瓶需室温保存, 时间≤24h绝不可冷藏!
2 每种检验需要最小量:细菌培养≥lml,真菌≥2ml,抗酸杆菌≥2ml。

3 标本未收集于无菌管或送检延误或冷藏保存,则拒收标本
无菌体液标本
1 无菌体液是指除血液、骨髓和脑脊液外的羊膜腔液、后穹窿穿刺液、透析液、心包液、
腹膜穿刺液和滑膜液,正常的穿刺液是无菌的,在感染的情况下,只要检出细菌,通常都可
视为病原菌。

2标本采集后应置于无菌试管内尽快送检(≤15min室温)。

3每种检验需要最小量:细菌培养≥lml,真菌≥10ml,抗酸杆菌≥10ml。

4 标本验收与拒收:未置于无菌容器内或未及时送检者应拒收
眼、耳、鼻、喉标本
1 标本采集后应置于无菌试管内尽快送检,不超过2h送至实验室。

标本验收与拒收:标
本送检时间过长或未置于无菌容器内,标本有污染者应拒收。

2 对于刚治疗过或用药物冲洗过的患者应在12~24h后采集标本,以避免药物影响。

脓液标本
1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如果在1h内不能培养,应将标本4℃冷藏≤24h(培养苛养菌
除外)送检。

2 标本验收与拒收:标本拭子未装入无菌容器内或注射器渗漏污染者,送检时间过长者应拒收。

标本涂片革兰染色若发现上皮细胞,提示标本已被污染,一般不适合再做培养。

切口标本
1尽量能抽取标本或将拭子插入伤口深处确保采集到伤口前沿的标本。

底部和脓肿壁上的标本的检出效率最高。

而从接触到空气的感染灶表面采集的标本会被污染。

2不超过2h送至实验室,室温保存需≤24h
生殖道标本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菌检查可取前列腺液做细菌培养(也可用精液培养),但不宜对急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前列腺按摩取前列腺液,以防感染扩散,可取中段尿细菌培养作为参考。

1 标本采集后应置于无菌试管内尽快送检,禁止冷藏。

2 标本验收与拒收:未置于无菌容器内、淋球菌检查置于冰箱保存或未及时送检者应拒收.由于可能受其他形态相似的细菌干扰,阴道和宫颈标本一般不做革兰染色查淋球菌。

烧伤标本
在采集标本之前清洁并清除烧伤创面,不超过2h送至实验室,室温保存需≤24h
导管
1.酒精消毒导管周围的皮肤。

2.以无菌手段取出导管,在其末端剪取5 cm直接放入无菌试管。

3.直接送到微生物实验室以防标本干。

室温保存≤15min, 4℃保存≤24 h
咬伤伤口
≤12 h的咬伤伤口不需采标本作培养(通常不能检出病原)除非伤口在面部或手上或者有感染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