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现代药剂学2010级研究生-20102011-1
(完整版)药剂学复习重点归纳_人卫版
![(完整版)药剂学复习重点归纳_人卫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66f0bee2bd960591c6771b.png)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3.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用溶剂的种类(一)水溶剂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
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的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 3.醚类甘油。
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
5.酯类油酸乙酯。
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
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能,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示。
《药剂学》期末复习资料
![《药剂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6b8d8d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0.png)
《药剂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一)1.剂型:是指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的不同“形态”。
2.药剂学:是将原料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
即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二)1.药剂学的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2.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没有药理活性、无毒的合成和天然的高分子材料3.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为合理设计剂型和制剂处方以及制备工艺等提供依据,使制剂产品的生物利用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三)药物剂型的分类1.按给药途径分类:口服给药剂型、口腔内给药剂型、注射给药剂型、呼吸道给药剂型、皮肤给药剂型、眼部给药剂型、鼻粘膜给药剂型、直肠给药剂型、阴道给药剂型、耳部给药剂型、透析给药剂型2.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3.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四)1.药用辅料系:是指生产药物制剂时使用的赋形剂或附加剂,是除活性成分以外,含在药物制剂中的所有物质。
2.药剂学中使用辅料的目的:使剂型具有形态特征、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部位作用时间或满足生理要求(五)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二章(一)1.药用溶剂的种类:水、非水溶剂2.非水溶剂:醇与多元醇类、醚类、酰胺类、酯类、植物油类、烃类、亚砜类(二)1.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2.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选择):(1)药物的分子结构;(2)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3)晶型;(4)溶剂化物;(5)粒子大小;(6)温度;(7)pH与同离子效应;(8)混合溶剂;(9)添加物3. 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和增加溶出速度的方法(1)固体的粒径和表面积(2)温度(3)溶出介质的性质(4)溶出介质的体积(5)扩散系数6、扩散层的厚度(三)1. 渗透压:如果半透膜的一侧为药物溶液,另一侧为溶剂,则溶剂侧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侧,最后达到渗透平衡,此时两侧所产生的压力差即为溶液的渗透压2.等张溶液:是指溶液的张力与红细胞张力相等,也就是药物溶液与细胞接触时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红细胞在该溶液中不发生溶血。
药剂学复习资料
![药剂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03e299f7ec4afe05a1df98.png)
药剂学复习资料名解1、剂型:把药物制备成适合于医疗预防应用,并具有与一定给药途径相对应的形式。
2、制剂:以剂型体现的药物的具体品种,能直接用于患者。
3、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能够促进药物制剂中的主药更快或更多地透入皮肤内或透过皮肤进入循环系统,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大类物质。
4、软膏剂: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均匀半固体外用制剂。
5、胶束:当表面活性剂的正吸附到达饱和后,浓度再增加时,其分子的亲油基团向内并相互吸引,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的缔合体称为胶束。
6、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芽抱的一类药物制剂8、无菌制剂: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抱的一类药物制剂。
9、表面活性剂: 能使液体表面张力发生明显降低的物质称为该液体的表面活性剂,其结构中含有极性的亲水基团和非极性的疏水基团。
10、乳化剂:有较强的乳化能力,易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以制备稳定的乳剂。
11、助溶:在药剂学处方设计中,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有时通过在溶剂中加入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复盐、缔合物等以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该增加药物溶解度的作用称为助溶。
12、潜溶: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常使用两种或多种混合溶剂。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一定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最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
13、增溶作用:增溶作用指在水溶液中非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可使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溶解度大大增加的现象。
14、最大增溶浓度: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1g时增溶药物达到饱和的浓度即为最大增溶浓度(MAC)。
I 15、崩解剂:促使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赋形剂。
除口含片、舌下片、植入片、长效片外,其他片剂均需加入崩解剂。
16、润滑剂:润滑剂、助流剂及抗粘着剂统称润滑剂。
药剂学复习资料
![药剂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13d9c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a.png)
药剂学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1、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科学。
2、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通过特定的工艺过程,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
3、处方:是指由医生开具的,指导药物制剂制备和使用的文件。
4、药典:是指由国家或地区权威机构编写的,用于指导药物制剂制备、质量控制和使用的规范。
二、药物制剂的基本类型1、片剂:是将药物与辅料压制成片状的药物制剂。
2、胶囊剂:是将药物装入胶囊壳中的药物制剂。
3、注射剂:是将药物装入注射器中的药物制剂。
4、口服液:是将药物溶解于适当溶剂中的药物制剂。
5、外用制剂:是指用于皮肤、眼睛、鼻子等部位的药物制剂。
三、药剂学的应用1、医疗应用:药剂学在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药物的制备、质量控制和使用。
药剂师需要根据医生的处方,制备出适合患者使用的药物制剂。
2、预防应用:药剂学在预防医学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疫苗的制备和使用。
3、工业应用:药剂学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应用,例如化学工业、制药工业等。
四、药剂学的发展趋势1、新技术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药剂学也在不断进步。
例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为药剂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个性化医疗:随着人们对医疗需求的提高,个性化医疗逐渐成为趋势。
药剂学将在药物的制备和使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3、质量控制与安全性:随着人们对药品安全性的度提高,药剂学将在药物质量控制和安全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一、中药药剂学概述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它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中医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
二、中药药剂学的基本内容中药药剂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
具体而言,它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中药药剂的配方理论、中药药剂的剂型选择、中药药剂的配制方法等。
药剂学总复习资料
![药剂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a243765580216fc710afd00.png)
药剂学复习资料(根据新大纲整理)第一章绪论掌握1、药剂学得定义及宗旨药剂学定义:研究药物制剂得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得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药剂学得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得药物制剂。
2、药剂学得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与调剂学)剂型:将药物制成方便临床应用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得给药形式。
例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
制剂:根据规定得处方,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得某一种剂型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得药品。
制剂学:研究制剂生产工艺技术及相关理论得科学称为制剂学。
剂型设计原则: 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得同时最低限度地降低毒副作用。
(强调让用药者承受最小得治疗风险获得最大得治疗效果)3、药物剂型得重要性a、改变药物作用性质-硫酸镁口服、注射b、调节药物作用速度c、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d、靶向作用e、影响药效4、药剂剂型得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按制法分类;按形态分类)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得剂型口服给药:片剂、胶囊剂、糖浆剂✧不经胃肠道给药得剂型注射给药:注射剂(静脉注射、肌注、皮下注射等)呼吸道给药:气雾剂、吸入剂皮肤给药: 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粘膜给药: 滴眼剂、舌下片、口腔粘贴片腔道给药:栓剂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类剂型: <1nm 溶液剂❖胶体溶液类剂型: 1~100nm胶浆剂❖乳浊液类剂型: 0.1~50μm乳剂❖混悬液类剂型: 0。
1~100 μm 混悬剂❖气体分散类剂型: 气雾剂❖固体分散类剂型: 散剂、片剂❖微粒分散型微球5、中国药典得概况、特点、沿革及其她药品标准药典就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得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药典收载常用药品及制剂: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其它药品标准: 1)、中华人民共与国卫生部标准(简称部颁标准)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品标准(局颁标准)。
药剂学复习资料整理
![药剂学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53bc6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6.png)
药剂学复习资料整理药剂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问答题 (5)⼀.名词解释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设计、制备⼯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等内容的综合性应⽤技术科学。
1、剂型:将药物加⼯制成适合患者需要的形式。
2、制剂:根据药典和部颁标准,将药物制成临床需要并符合⼀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3、⾸过效应:某些药物⼝服后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经受灭活代谢后,进⼊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效应。
4、药典:是⼀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具有法律约束⼒。
5、处⽅:是医疗和⽣产部门⽤于药剂调制的⼀种重要书⾯⽂件,有法定处⽅,协定处⽅,医师处⽅和秘⽅之分。
6、处⽅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指导下使⽤的药品。
7、⾮处⽅药: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消费者可⾃⾏选择购买和使⽤的药品。
8、GMP:中⽂是《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药品⽣产过程中⽤,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法来保证⽣产优良药品的⼀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9、GLP:《药物⾮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11、临界相对湿度⽔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乎不吸湿,⽽当相对湿度增⼤到⼀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吸湿度称为临界吸湿度。
(CRH)12、分配系数:物质在两种不相混的溶剂中平衡时的浓度⽐。
不同的物质在同⼀对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可利⽤该原理对物质分离纯化。
13、⽣物利⽤度主要指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
14、新药没有⽣产出的或已经⽣产出但是增加了适应症,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剂型的药物。
15、药品注册指国家⾷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
16、表⾯活性剂指那些具有很强的表⾯活性、能是液体的表⾯张⼒显著下降的物质。
药剂学 考试 复习资料
![药剂学 考试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ebf14c2bd64783e08122b0d.png)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的剂型是把药品以不同的给药方式和不同的给药部位为目的制成的不同“形态”,简称剂型(dosage form)。
3、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如阿司匹林片,胰岛素注射剂,红霉素眼膏等,而且吧制剂的研究过程也称作制剂(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4、药剂学的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5、药剂学的基本任务;(1).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2).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3).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4).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5).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6).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7).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6、药典(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篡,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1953、1963、1977、1985、1990 (2010)7、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的书面文件。
分为医师处方和法定处方。
8、OTC 非处方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生或执业助理医生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9、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第二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分类(一)按分散体系的分类:1.均相液体制剂(1)低分子溶液剂(2)高分子溶液剂。
2.非均相液体制剂:(1)溶胶剂(2)乳剂(3)混悬剂(二)按给药途径分类:1.内服液体制剂2.外用液体制剂2、液体制剂的溶剂(一)极性溶剂;水,甘油,二甲基亚砜 (二)半极性溶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三)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体石蜡,乙酸乙酯3、增溶剂系指具有增容能力的表面活性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作为增容质(聚山梨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4、助溶剂系指难溶性的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药剂学复习资料
![药剂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679b9ccb14e852458fb57c6.png)
1.药剂学:一门研究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设计理论、处方工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综合应用技术的科学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制剂:剂型确定以后的具体药物品种药典: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药剂学的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面的药物制剂3.药物剂型按形态分类: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气体剂型4.中国药典的发展,最新版有三部。
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5.GLP:药品安全试验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散剂:药物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颗粒剂: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胶囊剂:将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或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2.散剂的工艺流程:物料——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颗粒剂的工艺流程:物料——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质检——分剂量——包装3.散剂包装贮藏的关键:防潮。
用于烧伤面的散剂应该是无菌检查法4.中国药典标准筛规格以及将固体粉末分等5.工业用筛中“目”的含义6.颗粒剂的分级:一般按粒度规格的上限,过1号筛,把不能通过的部分进行适当粉碎,然后再按照粒度规格的下限,过5号筛,以进行分级,除去粉末部分。
7.8.胶囊剂的分类及特点(优点及缺点):(优点)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药物在体内的起效快;液态药物的固体剂型化;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缺点)能使胶囊壁溶解的液体药剂;易溶性及小剂量的刺激性药物,因其在胃中溶解后局部浓度过高会刺激胃黏膜;容易风化的药物,可使胶囊壁变软;吸湿性强的药物,可使胶囊壁变脆9.软胶囊囊材组成、制备方法:软质囊材包裹液态物料而成。
滴制法和压制法10.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包装贮存要求:外观;水分;装量差异;崩解度和溶出度。
《药剂学基础》毕业考试复习题
![《药剂学基础》毕业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b3340559eef8c75fbfb3ec.png)
2010级春季药剂专业《药剂学基础》毕业考试复习题一、单选题1.2010年版药典正式执行日期是从()A. 2010年1月1日起B. 2010年7月1日起C. 2010年10月1日起D. 2010年9月1日起E. 2010年8月1日起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正式施行日期是从()A. 2011年1月1日起B. 2011年2月1日起C. 2011年3月1日起D. 2011年4月1日起E. 2011年5月1日起3.下列按劣药论处错误的是()A.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B.变质的C.超过有效期的D.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E.擅自添加辅料的4.处方的颜色是为了区别各类处方,急诊处方的颜色为()A.白色B.红色C.淡黄色D.淡绿色E.淡蓝色5.处方调剂的工作程序是()A.审方→调配→核查→发药B.审方→核查→调配→发药C.核查→调配→发药→审方D.调配→核查→审方→发药E.核查→调配→审方→发药6.在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其属于十对的内容是()A.对科别、姓名、年龄B.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C.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D.对临床诊断E.以上都是7.处方中表示每日4次的外文缩写是()A.qd B.b.i.d. C.t.i.d. D.q.i.d. E.q.h.8.处方一般不得超过()日用量A.3B.4C.5D.6E.79.处方当日有效,最长不得超过()A.1天B.2天C.3天D.4天E.5天10. 适合用“串料”方法粉碎的药物是()A.矿物药B.贵重药物C. 毒性药物D.黏性药物E.细料药物11.中国药典中关于筛号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一号筛孔径最大,九号筛孔径最小B. 筛号是以每英寸筛孔数表示的C.十号筛孔径最大D.二号筛与200目筛的孔径相当E.以上都不对12.对各组分比例量相差悬殊的粉状物料的混合通常应采用()A.加强搅拌B. 打底套色法C.反复过筛D. 等量递加法E.以上都不对13.一般应制成倍散的药物是()A. 共熔组分B.液体药物C.矿物药D. 挥发性药物E.毒性药物14.药典规定,颗粒剂的粒度检查采用“双筛法”,所用筛号分别为()A.1号、3号筛B. 1号、4号筛C. 1号、5号筛D. 1号、6号筛E. 1号、7号筛15.湿法制备颗粒剂的工艺流程为()A.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干燥→制粒→整粒→包装B.粉碎→制软材→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包装C.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分级→包装D.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湿粒→干燥→整粒→总混→包装E.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包装→整粒与分级16.下列关于胶囊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比片剂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B.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C.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D.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E.其用药途径主要是口服17.下列各剂型生物利用度的比较,一般来说正确的是()A.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B.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片剂C.散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D.胶囊剂>散剂>颗粒剂>片剂E.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18.一般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应在()内全部崩解A.15分钟B.20分钟C. 30分钟D. 45分钟E. 60分钟19.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A.维生素A油溶液B. 维生素D油溶液C. 牡荆油D.维生素E油溶液E. 维生素C水溶液20.软胶囊具有很好的弹性,其原因主要是其中含有()A.水分B.甘油C.明胶D.蔗糖E.糊精21.每片药物含量在()mg以下时,必须加入填充剂方能成型A.30B.50C.80D.100E.12022.片剂辅料中既可做填充剂又可做黏合剂与崩解剂的物质是( )A.淀粉浆B. 滑石粉C.ECD.MCCE.CMC-Na23.关于润滑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片剂在胃内润湿B.增加颗粒流动性C.阻止颗粒黏附于冲头或冲模上D.减少冲模的磨损E.使片剂易于从冲模中被顶出24.在相同用量下,崩解速度的顺序是( )A.外加法>内外加法>内加法B.外加法>内加法>内外加法C.内外加法>内加法>外加法D.内加法>外加法>内外加法E.内外加法>外加法>内加法25.在相同用量下,溶出速率的顺序是( )A.外加法>内外加法>内加法B.外加法>内加法>内外加法C.内外加法>内加法>外加法D.内加法>外加法>内外加法E.内外加法>外加法>内加法26.不是用作片剂稀释剂的是( )A. 硬脂酸镁B.淀粉C.乳糖D.硫酸钙E.甘露醇27.片剂制粒的主要目的是()A.更加美观B.提高生产效率C.改善原辅料的可压性D.增加片剂的硬度E.避免配伍变化28.对湿、热不稳定且可压性差的药物,宜采用()A.结晶压片法B.干法制粒法C.粉末直接压片D.湿法制粒压片E.空白颗粒压片法29.流动性和可压性良好的颗粒性药物,宜采用()A.结晶压片法 B.干法制粒压片 C.粉末直接压片 D.湿法制粒压片 E.空白颗粒法30.《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应在()内全部崩解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D.30分钟E.60分钟31.《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糖衣片的崩解时限应在()内全部崩解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D.30分钟E.60分钟32.下列片剂应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是()A.主药含量小于10mgB.主药含量小于20mgC.主药含量小于30mgD.主药含量小于40mgE.主药含量小于50mg33.凡规定检查以下哪个项目的片剂,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A.溶出度B.含量均匀度C.释放度D.融变时限E.崩解时限34.压片时造成黏冲原因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压力过大B.颗粒含水量过多C.冲头表面粗糙D.颗粒吸湿E.润滑剂用量不当35.压片时表面产生许多小凹点,这种现象称为()A.黏冲B.麻点C.裂片D.松片E.迭片36.关于片剂包衣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药物在胃肠道释放速率B.促进药物在胃肠道内迅速崩解C.包隔离层是形成不透水的障碍层D.掩盖药物不良臭味E.肠溶衣可保护药物免受胃酸或胃酶的破坏37. 具有杀菌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是()A.肥皂类 B.非离子型C.阳离子型 D. 阴离子型 E. 两性离子型38.下面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A. 明胶B. 卵磷脂C. 司盘80D. 吐温80E. 新洁尔灭39.以下表面活性剂中可能产生起昙现象的有()A.司盘20 B. 聚山梨酯80 C.卵磷脂 D.阿拉伯胶 E. 有机胺皂40.下列关于碘酊的叙述错误的是()A.碘化钾为助溶剂 B. 应将碘先溶于碘化钾的浓溶液中C.碘化钾可增加制剂的稳定性D. 碘不应放在称量纸上称取E. 碘和碘化钾均有消毒杀菌作用41. 流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每ml相当于原药材()A.1g B.2g C.1~3g D. 2~5g E. 5g42.下列属于均相分散体系的是( )A. 溶液剂B. 混悬剂C. 溶胶剂D. O/W型乳剂E. W/O型乳剂43. 复方碘口服溶液中,碘化钾的作用是( )A. 消毒作用B. 增溶作用C. 助溶作用D. 补钾作用E. 矫味作用44. 向高分子溶液剂中加入大量电解质时,使高分子化合物凝聚而沉淀,这种现象称为()A. 沉淀B. 盐析C. 絮凝D. 脱水E. 分层45. 减少混悬微粒沉降速度的错误方法是()A.减少微粒半径 B. 提高分散介质黏度C.加入助悬剂D. 增大微粒密度E. 提高分散介质密度46.决定乳剂类型的主要因素是()A. 乳化方法B. 乳化器械C. 乳化温度D. 乳化时间E. 乳化剂的性质47.下述关于干胶法制备初乳叙述正确的是()A.乳剂要用水先润湿 B. 胶与水先混合C.分次加入所需的水D. 用力沿同一方向研至初乳生成E. 初乳不能加水稀释48.下列是软膏剂烃类基质的是()A.羊毛脂 B. 蜂蜡 C. 卡波姆 D. 聚乙二醇 E. 凡士林49.加入下列哪种物料可改善凡士林的吸水性()A.液状石蜡 B. 羊毛脂 C. 植物油 D. 鲸蜡 E. 海藻酸钠50. 下列对热原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有一定的耐热性、不溶于水B. 有一定的耐热性、不挥发C. 溶于水,不能被吸咐D. 有一定的挥发性、可被吸咐E. 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51. 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A. 与100g药物呈等渗的氯化钠的量B. 与10g药物呈等渗的氯化钠的量C. 与1g氯化钠呈等渗的氯化钠的量D. 与1g药物呈等渗的氯化钠的量E. 氯化钠与药物的量相等52.热压灭菌所用的蒸汽是()A. 过饱和蒸汽B. 饱和蒸汽C. 过热蒸汽D. 流通蒸汽E. 不饱和蒸汽53. 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被高温破坏B.具有水溶性C. 具有挥发性D. 易被吸附E. 可被强酸强碱破坏54. 热原的除去方法不包括( )A. 微孔滤膜过滤法B. 高温法C. 酸碱法D. 离子交换法E. 吸附法55.亚硫酸氢钠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剂,最适合于()A.中性溶液 B. 偏碱性溶液 C. 偏酸性溶液 D. 强碱性溶液 E. 以上均不是56.药用炭的吸附力最强时所需要pH为()A. 3~5B. 4~6C.5~6D.5.5~7E.6~757. 注射剂的pH一般控制的范围是()A. 3.5~11B. 4~9C. 5~10D. 3~7E. 6~822. 洁净室温度无特殊要求时,一般控制在()A. 10~20℃B. 18~26℃C. 20~30℃D. 15~30℃E. 25~28℃58.洁净室相对湿度无特殊要求时,一般控制在()A.40~50%B. 45~55%C.55~60%D. 40~60%E. 45~65% 59.《中国药典》规定的配制注射剂用水应是()A. 纯化水B. 去离子水C. 蒸馏水D. 灭菌蒸馏水E.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再经蒸馏而制得的水60.输液剂配制常用()A. 稀配法B. 浓配法C. 等量递加法D. 化学反应法E. 浸出法61.在注射剂“可见异物”检查中,肉眼可观测到的不溶物的粒径和长度通常大于()A. 20μmB.30μmC. 40μmD.50μmE. 60μm62. 在注射剂“无菌”检查中,含供试品的培养基容器,按规定温度应培养()A. 3天B.5天C. 7天D.14天E. 15天63.不属于注射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是()A. 装量B.无菌C. 热原D.溶化性E. 不溶性微粒64.F0值即标准灭菌时间,我国GMP规定F0值应控制在()以上A. 6.0B.7.0C. 8.0D.9.0E. 10.065.栓剂制备中,液状石蜡适用于做哪种基质的模具的润滑剂()A. 可可豆脂B. 甘油明胶C. 椰油脂D. 聚乙二醇E. 棕榈酸酯66. 栓剂通常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制备( )A.热熔法B.灌注法C.冷凝法D.滴注法E.直接压粒法67.不属于炼蜜的目的是()A.增加黏性B.除去杂质C.杀死微生物D.减少水分E.增加甜味68.不属于搓丸法制备丸剂的工艺步骤是()A.药材粉末+ 辅料B.起模C.合坨D.制丸条E.分割、搓圆69.每丸重量在()以下的称为小蜜丸A.2.5gB.2.0gC.0.5gD.1.0gE. 1.5g70. 每丸重量大于或等于()的称为大蜜丸A.0.5gB.1.0gC.1.5gD.2.0gE. 2.5g71. 下列不是滴丸的优点为( )A.可增加药物稳定性B.每丸的含药量较大C.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D.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E.为高效、速效剂型72. 制备水溶性基质的滴丸常选用的冷凝液是( )A.纯化水B.液状石蜡C.不同浓度的乙醇D.酸性水溶液E.碱性水溶液73. 膜剂最佳成膜材料是( )A. 羟丙甲纤维素B. 聚维酮C. 聚乙烯醇D. 聚乙二醇E. CMC74. 吸入气雾剂药物粒径大小应控制在多少以下( )A. 1μmB.5μmC. 10μmD.20μmE. 30μm75. 药物制剂是一种特殊商品,对其最基本的要求是( )A.安全、经济、方便B.安全、有效、经济C. 有效、方便、稳定D.有效、经济、稳定E.安全、有效、稳定76.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是( )A. pHB. 温度C. 湿度D. 空气E. 包装材料77.青霉素钾制成粉针剂的主要原因是()A. 防止药物氧化B. 防止药物水解C. 防止微生物污染D. 便于分剂量E. 便于包装78.盐酸普鲁卡因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水解B.光学异构化C.氧化D.聚合E.脱羧79.Vc注射液不稳定主要原因是( )脱羧 B. 氧化 C.聚合 D. 水解 E.光学异构化80.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外界因素不包括( )A. 温度B.光线C. pHD.空气中的氧E.包装材料81. 以下不能作为脂质体膜材料的是( )A.卵磷脂B.胆固醇C.大豆磷脂D.聚乙烯醇E.脑磷脂82.有关缓释及控释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可以克服血药浓度峰谷现象 B. 可以减少服药次数 C. 可以减少用药总量D. 控释制剂毒副作用较一般制剂大E. 释药率及吸收率往往不易获得一致83.属于经皮吸收制剂的是( )A.CMCB.TDSC.CYDD. PEGE. TDDS84.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顺序一般认为是()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B. 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C. 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D. 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E. 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85. 生物药剂学主要是研究药物的( )A.体内过程B.吸收过程C.分布过程D.代谢过程E.排泄过程二、多选题1.需作崩解时限检查的片剂是( )A.普通压制片B.糖衣片C.缓控释片D.肠溶衣片E.口含片2.凡规定检查以下哪些项目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A.溶出度B.重量差异C.释放度D.融变时限E.脆碎度3.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有()A.糖粉B.乳糖C.糊精D.预胶化淀粉E.微晶纤维素4.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药物有()A.氯酸钾B.溴化钾C.硫酸亚铁D.维生素CE.阿司匹林5.常用的片剂质量检查仪器有()A.脆碎度测试仪B.崩解时限仪C.硬度测试仪D.溶出度测试仪E.pH计6.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制剂方面常用作()A. 润湿剂B. 润滑剂C. 增溶剂D. 去污剂E. 乳化剂7. 乳剂的组成包括()A. 药物B. 内相C.外相D. 助溶剂E. 乳化剂8. 除去药液中的热原所用方法错误的是()A.用药用炭吸附过滤 B. 用微孔滤膜滤器截留 C. 用清洁液处理D. 用强酸强碱破坏 E. 提高热压灭菌的温度和压力9.乳剂的组成包括()A. 药物B. 内相C. 外相D. 助溶剂E. 乳化剂10.制药用水包括()A. 纯净水B. 纯化水C. 饮用水D. 注射用水E. 天然水三、填空题1.中药调剂中常用的手秤又叫;托盘天平称重时应注意物码。
考研药剂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考研药剂学主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4677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8.png)
考研药剂学主要知识点总结一、药物的源、性状及活性1.药物的来源药物的来源一般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半合成药物。
天然药物是从天然界中提取而来的,例如中草药;合成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制备而来的,例如阿司匹林;半合成药物是在天然药物的基础上经过一些化学修饰而得到的药物,例如青霉素。
2.药物的性状药物的性状包括外形、颜色、味道、气味等方面的特点,这些性状可用于鉴别和鉴定药物。
3.药物的活性药物的活性是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药理效应的能力,这是药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二、药物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1.药物的制剂药物的制剂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等;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液、注射液等;半固体制剂包括软膏、凝胶等。
2.制备方法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混合、研磨、浸膏、溶解、过滤、结晶、干燥等一系列工艺。
三、药物的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的目的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2.质量控制的方法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检查及检验、质量控制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
四、药物的管理1.药物的管理范围药物的管理范围包括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经营管理、药品配送和供应管理、药品使用管理等。
2.药物的管理要求药品的管理要求包括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严格符合药品管理法规、规范操作、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等。
五、药用辅料1.药用辅料的种类药用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分散剂、增稠剂、防腐剂、色素等,这些辅料在药剂制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药用辅料的应用原则药用辅料的应用原则包括符合药品的安全要求、与药物相容性好、生产成本适中等。
六、药理学1.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在体内产生药理效应的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药物与酶的结合、药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等。
2.药物的药效药物的药效是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生理或病理效应,包括主要药效、副作用、致死剂量等。
七、药物代谢与排泄1.药物的代谢药物在生物体内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转化成代谢产物,这一过程称为药物的代谢。
药剂学总复习资料
![药剂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d04f0f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4.png)
药剂学总复习资料药剂学复习资料(根据新⼤纲整理)第⼀章绪论掌握1、药剂学的定义及宗旨药剂学定义: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设计、制备⼯艺、质量控制及合理⽤药的综合性应⽤技术科学。
药剂学的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便的药物制剂。
2、药剂学的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和调剂学)剂型:将药物制成⽅便临床应⽤与⼀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
例如⽚剂、注射剂、胶囊剂。
制剂:根据规定的处⽅,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的某⼀种剂型并符合⼀定质量标准的药品。
制剂学:研究制剂⽣产⼯艺技术及相关理论的科学称为制剂学。
剂型设计原则:最⼤限度地发挥药效的同时最低限度地降低毒副作⽤。
(强调让⽤药者承受最⼩的治疗风险获得最⼤的治疗效果)3、药物剂型的重要性a、改变药物作⽤性质-硫酸镁⼝服、注射b、调节药物作⽤速度c、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d、靶向作⽤e、影响药效4、药剂剂型的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按制法分类;按形态分类)按给药途径和⽅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服给药:⽚剂、胶囊剂、糖浆剂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注射给药:注射剂(静脉注射、肌注、⽪下注射等)呼吸道给药:⽓雾剂、吸⼊剂⽪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粘膜给药:滴眼剂、⾆下⽚、⼝腔粘贴⽚腔道给药:栓剂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类剂型:<1nm 溶液剂胶体溶液类剂型:1~100nm 胶浆剂乳浊液类剂型:0.1~50µm 乳剂混悬液类剂型:0.1~100 µm 混悬剂⽓体分散类剂型:⽓雾剂固体分散类剂型:散剂、⽚剂微粒分散型微球5、中国药典的概况、特点、沿⾰及其他药品标准药典是⼀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具有法律约束⼒。
药典收载常⽤药品及制剂:疗效确切、副作⽤⼩、质量稳定其它药品标准:1)、中华⼈民共和国卫⽣部标准(简称部颁标准)2)、国家⾷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品标准(局颁标准)。
《药剂学》复习资料
![《药剂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b2ff1056f1aff00bfd51e1e.png)
《药剂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设计理论、处方工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的科学。
2、剂型:适合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3、制剂:将原料药物制剂成适合临床需要且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药剂。
4、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印并由政府颁发发行,所以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5、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填空、选择、简答1、制剂的基本质量要求:有效、安全、稳定、使用方便。
2、药典中记载的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较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
3、药典是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
4、药物剂型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乳浊型、溶胶型、混悬液型(前 4 种可归纳为液体分散型)、气体分散型、固体分散型5、处方分类:①法定处方: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
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②医师处方: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后,对特定患者的特定疾病而开写给药局的有关药品、给药量、给药方式、给要天数以及制备等的书面凭证。
具有法律约束力。
③协定处方:一般是根据某一地区或某一医院日常医疗用药需要,由医院药剂料与药师协商共同制订的处。
④生产处方:大量生产制剂时所列制剂的质量规格、成分名称、数量及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规程性文件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第二章表面活性剂1、表面活性剂:是指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
2、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3、胶束增溶:水不溶或微溶性的物质,在胶束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加。
填空、选择、简答1、表面活性剂分为:1)非离子型2)离子型: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⑴肥皂类:碱金属皂、碱土金属皂、有机胺皂。
一价金属皂:水包油;二、三价金属皂: 油包水⑵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⑶磺酸化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阴离子、亲水>亲油③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2、卵磷脂是天然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药剂学整理笔记复习重点资料.doc
![药剂学整理笔记复习重点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99febd5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3.png)
药剂学整理笔记复习重点资料.doc药剂学学习方向:剂型分类;质量要求;辅料、基质的分类、特点、性状、要求;制备办法;质量评价主线::概念、特点、材料、制法、质量要求、妨碍因素重点:①液体药剂、片剂、注射剂;②剂型或制剂的概念或特点③材料(附加剂,辅料,基质)名称:片剂中辅料的名称、缩写词(PVP,PEG,CAP)、性能;用途;1.对于制药机械:机理,适用范围,成品特点是重点,压片机。
2.对于质量标准:成熟剂型质量标准重点;经历分层次经历:项目+标准;经历特别检查项目。
3.对于计算公式:(两类公式:因素分析型公式,计算型公式,经历型公式)计算题:HLB值(表面活性剂),冰点落低数据法(输液:渗透压的调节与计算),置换价(栓剂),有效期(药物制剂稳定性:有效期:t0.9=0.1054/k),半衰期(t1/2=0.693/k),表观分布容积(药物动力学),清除率(第十八章药动学)等。
4.对于新剂型与新技术:机理、材料是重点;质量检查了解第一章绪论一、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操纵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原料药名+剂型= 制剂制剂:剂型中的任何一具具体品种。
剂型:药物的临床给药形式,适用于诊断、治疗、预防,与一定的给药途径相习惯。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PS即:处方设计要成熟、制备工艺要规范、质量标准要可行且制剂要稳定,以达到确切疗效。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汲取、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3、改变剂型可落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控释)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脂质体对肝脏脾脏的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截了当妨碍药效(生物利用度差异)四、国家药品标准《中国药典》,至今10版,20XX年版分四部,第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药剂学(二)复习必读资料
![药剂学(二)复习必读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7c4393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1.png)
药剂学(二)复习资料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1.粘合剂:是指使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2.主动转运:是指供助于载体的帮助,药物分子由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逆向转运的过程3.口服缓释制剂:是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4.微囊: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形成药库型微型胶囊的技术5.气雾剂: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药物,经特殊的给药装置,借助抛射剂产生的压力将药物从容器中喷出而到达用药部位的一种给药系统6.崩解剂:是指能促进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增加药物溶出的辅料7.被动扩散:(又叫被动转运),是指药物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生物膜扩散到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
8、热源: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内毒素,它主要由细菌产生,注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发冷、寒战、发烧、疼痛、出汗、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9.固体分散体:是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载体(或基质)中形成的体系10.眼膏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供眼用的膏状制剂12.某些药物或代谢物经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后,可在小肠被重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这种现象就是肠肝循环.13.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大循环(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14.经皮吸收制剂:系指药物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经皮肤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并达到有效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15.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 16促进扩散:是指借助于载体的帮助,药物分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17.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内(t=0~),血药浓度曲线下的面积除以间隔时间所得的高叫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18.等渗溶液:是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它是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强调渗透压值的相等。
《药剂学》复习资料
![《药剂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a5496f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c.png)
《药剂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MAC、临界相对湿度、靶向制剂、灭菌、比表面积、制剂、洁净级别、增溶、靶向制剂、包合物、平衡水分、缓释制剂、乳析、灭菌制剂、靶向制剂、药材比量法、置换价、崩解剂、无菌操作法、生物利用度、F0值、非牛顿流体选择1.在片剂制备中颗粒向膜孔中填充不均匀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A.裂片B.粘冲C.片重差异过大D.崩解迟缓2.下列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A.月桂酸B.卵磷脂C.吐温80D.苯扎氯铵3.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的润湿剂HLB 值是( )A.HLB 值在5~20 之间B.HLB 值在7~9 之间C.HLB 值在8~16 之间D.HLB 值在7~13 之间4.以下不属于固体分散体类型的是( )A.纳米囊B.简单低共熔混合物C.共沉淀物D.固态溶液5.以下制备注射用水的流程哪个最合理?( )A.自来水→滤过→电渗析→蒸馏→离子交换→注射用水B.自来水→滤过→离子交换→电渗析→蒸馏→注射用水C.自来水→滤过→电渗析→离子交换→蒸馏→注射用水D.自来水→离子交换→滤过→电渗析→蒸馏→注射用水6.以下关于输液灭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输液从配制到灭菌以不超过12 小时为宜B.输液灭菌时一般应预热20~30 分钟C.输液灭菌时一定要排除空气D.输液灭菌时间应确证达到灭菌温度后计算7.下列有关微孔膜的介绍哪一条是错误的?( )A.孔径小、均匀、截流能力强,不受流体流速、压力的影响B.无菌过滤应采用0.3μm 或0.22μm 的滤膜C.不影响药液的pH 值D.滤膜安放前应在70℃注射用水中浸渍12 小时以上,安放时正面朝向药液入口,以防膜的堵塞8.关于药物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A.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稳定性受温度影响,与pH 值无关。
B.药物的降解速度与粒子强度无关。
C.半固体制剂的赋型剂不影响药物稳定性。
D.零级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9.以明胶为囊材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加入甲醛是作为( )A.凝聚剂B.固化剂C.稀释剂D.囊材10.下列关于β-CYD 包合物优点的不正确表述是( )A.增大药物溶解度B.提高药物稳定性C.使液体药物粉末化D.使药物具靶向性11.湿法制粒机理不包括( )A.液体的架桥作用B.部分药物溶解和固化C.干粘合剂的结合作用D.药物溶质的析出12.能用于液体药剂防腐剂的是( )A.山梨酸B.甘露醇C.聚乙二醇D.阿拉伯胶13.根据Stokes 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 )A.混悬微粒的半径B.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C.混悬微粒的粉碎度D.混悬微粒的直径14.有关粉碎的不正确表述是( )A.粉碎是将大块物料破碎成较小颗粒或粉末的操作过程B.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C.粉碎的意义在于:有利于降低固体药物的密度D.粉碎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固体药物的溶解和吸收15.凡士林基质中加入羊毛脂是为了( )A.增加药物的溶解度B.增加基质的吸水性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D.防腐与抑菌16.下列有关渗透泵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A.渗透泵是一种由半透膜性质的包衣和易溶于水的药物为片芯所组成的片剂B.服药后,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溶解药物后由微孔流出而被机体所吸收C.本剂型具有控释性质,释药均匀、缓慢,药物溶液态释放可减轻局部刺激性D.释药速率不受pH 值影响17.有关片剂包衣错误的叙述是( )A.可以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一定部位释放或缓缓释放B.滚转包衣法适用于包薄膜衣C.包隔离层是为了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障碍,防止水分浸入片芯D.不需包隔离层的片剂不可直接包粉衣层18.下列是膜控型经皮吸收制剂的控释膜的材料的是( )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B.压敏胶C.复合铝箔膜D.塑料薄膜19.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 )A.西黄蓍胶B.甲基纤维素C.硬脂酸钠D.海藻酸钠20.造成乳剂分层的原因是( )A.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作用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C.乳化剂类型改变D.ζ电势降低21.注射剂调节等渗应该使用( )A.KClB.HClC.NaClD.CaCl222.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方法浸出有效成分,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
药剂学复习要点整理
![药剂学复习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7c263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f.png)
药剂学复习要点整理第一章剂型:把药物制备成适合某种给药途径的适宜形式,即一类药物制剂的总称。
如:片剂制剂:以剂型体现的药物的具体品种,能直接用于患者。
如:阿司匹林片、胰岛素注射剂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学科。
综合性应用技术学。
药物与药品的区别:药物是指可用于诊断、治疗、预防各种疾病的活性物质,但不能直接用于患者;药品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具有药理活性的原料药和制剂产品,有国家药品标准。
工业药剂学是药剂学的核心,以剂型为中心研究其制备理论与实践,提供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各种制剂产品。
药物制剂的重要性:1.不同剂型可能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2. 不同剂型产生不同的作用速度3. 不同剂型产生不同的毒副作用4.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药物剂型的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口服给药剂型(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固体剂型、气体剂型、半固体剂型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效力。
药典性质:1、国家药典有法律约束力,其增补本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2、药典收藏的品种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并明确规定了这些品种的质量标准3、国家药典对各国均无法律约束力,仅作为参考标准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法定处方:国家药品标准收藏的处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OTC):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GMP检查的对象是人、生产环境和制剂生产的全过程。
第二章介电常数:指将相反电荷在溶液中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液分子的极性大小溶解度参数:指同种分子间的内聚力,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溶解度: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药物的分子结构(氢键对溶解度影响较大)、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晶型、溶剂化物、粒子大小、温度、PH与同离子效应、混合溶剂、添加剂增加溶解度的方法:助溶剂: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低分子化合物增溶剂:指某些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作用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常用为聚山梨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类潜溶剂:指能形成氢键的混合溶剂如:乙醇、丙二醇、甘油第三章表面活性剂: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加入少量就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复习资料现代药剂学2010级研究生-20102011-1
![复习资料现代药剂学2010级研究生-20102011-1](https://img.taocdn.com/s3/m/a7b92109763231126edb117d.png)
第十六章制剂新技术第一节固体分散技术1. 何谓固体分散技术?常用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的类型有哪几种并请举例。
每种类型知道具体品种的名称即可,不必知道其应用性质。
2. 请问固体分散体有哪几种类型及哪几种制备方法?其中方法知道名称即可,但要知道骤冷固化的目的,以及熔融法、溶剂法与溶剂-熔融法的区别。
3. 试述固体分散体的速释与缓释原理。
4. 常用于固体分散体物相鉴定的方法有哪几种?知道常用方法的名称即可,知道它们是来测定药物与载体材料之间是否发生相互作用即可。
第二节包合技术1. 何谓包合技术及包合物,包合物的特点为何?2. 常用包合材料有哪些?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材料具体品种与方法的名称即可,知道喷雾干燥与冷冻干燥、超声法是建立在饱和溶液法的基础上即可。
3. 影响包合作用的因素为何?包合物的验证方法有哪些?这两问知道因素与方法的名称即可。
第三节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微乳制备技术1. 何谓纳米乳、亚纳米乳与聚合物胶束?其热力学及动力学稳定性如何?主要是三者在定义与稳定性等方面的区别及定义。
2. 制备纳米乳与亚纳米乳常用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种类及举例。
品种名称及各种乳化剂形成何种类型的纳米乳,O/W还是W/O型。
3. 请问纳米乳的形成条件、制备纳米乳的一般步骤及各步骤具体采用的方法分别为何?4. 静脉注射用亚纳米乳常使用的乳化剂品种为何?名称即可。
5. 试述纳米乳与亚纳米乳的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哪几方面?评价指标的名称即可。
6. 制备聚合物胶束常用的载体材料有哪些?载体材料的亲水性与疏水性片段的名称即可。
7. 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为何?常用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名称及关键词即可。
第四节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1. 何谓微囊、微球?常用的囊材有哪几类并举例。
第二问囊材的种类及品种的名称即可。
2. 试分别简述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的成型原理或步骤为何?方法的名称与成型的原理即可。
具体的步骤顺序不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制剂新技术
第一节固体分散技术
1. 何谓固体分散技术?常用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的类型有哪几种并请举例。
每种类型知道具体品种的名称即可,不必知道其应用性质。
2. 请问固体分散体有哪几种类型及哪几种制备方法?
其中方法知道名称即可,但要知道骤冷固化的目的,以及熔融法、溶剂法与溶剂-熔融法的区别。
3. 试述固体分散体的速释与缓释原理。
4. 常用于固体分散体物相鉴定的方法有哪几种?
知道常用方法的名称即可,知道它们是来测定药物与载体材料之间是否发生相互作用即可。
第二节包合技术
1. 何谓包合技术及包合物,包合物的特点为何?
2. 常用包合材料有哪些?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
材料具体品种与方法的名称即可,知道喷雾干燥与冷冻干燥、超声法是建立在饱和溶液法的基础上即可。
3. 影响包合作用的因素为何?包合物的验证方法有哪些?
这两问知道因素与方法的名称即可。
第三节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微乳制备技术
1. 何谓纳米乳、亚纳米乳与聚合物胶束?其热力学及动力学稳定性如何?
主要是三者在定义与稳定性等方面的区别及定义。
2. 制备纳米乳与亚纳米乳常用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种类及举例。
品种名称及各种乳化剂形成何种类型的纳米乳,O/W还是W/O型。
3. 请问纳米乳的形成条件、制备纳米乳的一般步骤及各步骤具体采用的方法分别为何?
4. 静脉注射用亚纳米乳常使用的乳化剂品种为何?
名称即可。
5. 试述纳米乳与亚纳米乳的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评价指标的名称即可。
6. 制备聚合物胶束常用的载体材料有哪些?
载体材料的亲水性与疏水性片段的名称即可。
7. 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为何?常用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名称及关键词即可。
第四节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
1. 何谓微囊、微球?常用的囊材有哪几类并举例。
第二问囊材的种类及品种的名称即可。
2. 试分别简述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的成型原理或步骤为何?
方法的名称与成型的原理即可。
具体的步骤顺序不需要。
3. 简述磁性微球的组成及常用于制备磁性微球的磁流体。
载体材料、药物、磁性物质或磁流体。
4. 试述影响微囊及微球粒径的因素。
因素的名称及影响规律。
5. 试述微囊与微球中药物的释放机制及影响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
机制的名称,因素的名称及影响规律。
6. 试述微囊与微球的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评价指标的名称即可。
第五节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制备技术
1. 何谓纳米囊、纳米球、纳米粒、亚微囊、亚微球及亚微粒?
2. 试述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或步骤并举例说明。
方法的名称与成型的原理即可。
具体的步骤顺序不需要。
3. 何谓固体脂质纳米粒,常用的载体材料与制备方法有哪些。
第二问只要知道名称即可。
4. 纳米粒与亚微粒的质量评定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评价指标的名称即可。
5. 目前纳米粒与亚微粒的修饰有哪几种,意义为何?
第六节脂质体与泡囊制备技术
1. 何谓脂质体?试述其组成与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只要知道名称即可。
2. 常用于制备脂质体的材料有哪几类并举例。
具体品种知道名称即可。
3. 常用的脂质体制备方法有哪几种?
方法名称即可。
4. 目前脂质体的修饰有哪几种,意义为何?
5. 请问脂质体的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评价指标名称即可。
6. 何谓泡囊?其形成机理、常用的载体材料及制备方法为何?
第二问中的材料与方法名称即可。
7. 试述泡囊与脂质体的异同。
8. 何谓聚合物泡囊、前体泡囊?
第十七章缓释、控释制剂
1. 何谓缓释、控释制剂,试述其特点与不足。
2. 试述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及相应所设计的缓释、控释制剂类型。
原理的名称及相对各种原理而设计的缓控释方法的名称即可,但对于渗透泵与离子交换作用设计的药物树脂要知道组成与原理。
3. 试述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影响因素。
因素的名称即可。
4. 试举例各类缓释、控释制剂材料。
材料的类型与具体品种的名称即可。
6. 何谓口服定时释药系统的定义?其应用意义为何?常见的口服定时释药系统的分哪几类?
7. 试述口服定位释药系统的定义、应用意义及分类。
8. 何谓靶向制剂?其应用意义为何?有哪些靶向性评价参数,它们各自的含义为何?
9. 试对靶向制剂按其靶向方法进行分类,并试述各类靶向制剂的含义与实现方法。
第十八章透皮给药制剂
1. 何谓透皮给药制剂?试述其特点及分类?
2. 试述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因素名称即可。
3. 试述常用经皮吸收促进剂的分类并举例。
分类及具体品种名称即可。
4. 目前用得较多的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新技术有哪几种?
名称即可。
5. 试述经皮给药系统常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高分子材料的类型名称即可,具体品种不用记。
6. 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方法/工艺主要有哪几种?
方法/工艺名称即可,步骤不用。
7. 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质量控制指标名称即可。
第十九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1. 何谓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药物?
2. 试述蛋白质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一般理化性质。
蛋白质类药物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何?
不稳定性的类型及各类型不稳定性中具体现象的名称即可。
3. 试述液体剂型蛋白质药物制剂的稳定化方法、及常用稳定剂种类。
关于稳定性的种类,知道名称即可。
4. 目前固体状态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主要有哪几种?
5. 目前用于载蛋白质类药物的新型给药系统有哪些,请分类简述。
蛋白质类药物新型给药系统那一节的标题即可。
实例只记名称,如胰岛素的结肠靶向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