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苏教版

合集下载

数学知识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找规律-总结

数学知识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找规律-总结

第六单元《找规律》教材分析本单元研究简单的搭配现象。

日常生活里经常会遇到与选配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服饰选配、饮食搭配、颜色搭配、路线选配、队伍组配……让学生研究一些常见的搭配现象,初步学会搭配与选择的方法,体会选配的规律及计算,是发展数学思考的载体,也有益于学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

第50~51页研究简单的搭配现象。

联系实际问题理解“选配”的含义,学习不重复、不遗漏地有序选配,探索计算选配方案总个数的方法。

第52~53页接触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这些是比较典型的选配,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有效的操作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

规律是客观事物、现象固有的特征,寻找规律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和途径。

教材在编写时突出了找规律的“找”,选择适宜学生研究的有趣事例,指点研究的方向和主要方法,设计探索规律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开展活动。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层次地组织例题的教学。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搭配的事情,但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些事情。

他们在有序地进行搭配,寻找所有的搭配方案时会感到困难。

尤其是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开展数学思考时更需要指导和帮助。

因此,教材在编写中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实际,理解学生的困难,满足他们的需要。

(1)第50页的例题把教学活动设计成三个层次。

首先是理解题意和实物操作,例题在小明购买玩具的情境中提出“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弄懂“选配”这个词的意思,体会小明有许多种不同的选配方案。

教材借助“萝卜”“番茄”卡通与学生的交流,通过“先选木偶、再配帽子”和“先选帽子、再配木偶”的图示帮助学生解决理解题意时的困难。

两个小卡通的思路在表达上是有差别的,“萝卜”卡通把思路讲得具体而详细:如果选这个木偶,有2种配帽子的方法,即这样或那样;如果……“番茄”卡通的思路只讲了先选帽子,再配木偶的线索。

两个卡通都没有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讲完整,都没有说出问题的最终结果,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选配思路,激发动手选配的热情,在卡通的启发下进行有序的选配活动。

找规律——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12 12
= =
3 4
X X
4 3
谢谢指导!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
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
你是怎么选配的?在小组里交流。组讨论: (1)怎样选配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 漏? (2)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有多 少种选配方法是什么关系?
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3X3=9(种)
3X2=6(种)
9+6=15(种)
如果在我们班各选一名男、女 主持人共同主持,那么一共有多少 种配对方法呢?
“六一”要到了,老师选中了一 些上衣和裤子,一件上衣和一件裤 子搭配起来共12种穿法,猜猜看, 老师可能有几件上衣,几件裤子? 选配方法 上衣数 裤子数 12 = 1 X 12 12 = 12 X 1 12 = 2 X 6 12 = 6 X 2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找规律——周期问题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找规律——周期问题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找规律——周期问题苏教版一、前言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一个需要具备长期坚持和不断积累的学科。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遇到类似于找规律、解方程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四年级下册数学中的找规律——周期问题。

二、找规律找规律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找规律既可以用图形来表示,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在四年级下册中,学生要掌握的就是用数字的方式来找规律。

这时需要通过观察一些数列,然后推出它们的规律,最后得到一般项公式。

例如:已知数列:3,6,9,12,15……观察这个数列,我们将每个数都除以3,得到新的数列:1,2,3,4,5……新的数列恰好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1,首项为1。

所以原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a n=3n三、周期问题如果一个数列按照某个规律重复出现,那么就可以称这个数列是具有周期性的。

在四年级下册数学中,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具有周期性的数列问题。

在处理周期性的数列问题时,首先需要确认这个数列是否具有周期性。

例如:已知数列:1,2,3,4,1,2,3,4……可以发现该数列是按照1,2,3,4的顺序重复出现的,因此该数列具有周期性。

确定了数列具有周期性之后,我们需要知道它的周期,也就是数列重复出现的长度。

例如:已知数列:1,2,3,4,1,2,3,4……可以看到该数列重复出现的长度为4,因此该数列的周期为4。

了解了数列的周期,我们就可以通过找规律来推出数列中每一项的值。

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1.找到数列的一般项公式2.将该公式中的n值替换成$n\\bmod p$,其中p为数列的周期例如:已知数列:2,4,1,3,2,4,1,3……首先确定该数列的周期为4。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这个数列的一般项公式。

可以发现该数列的规律为每隔4个数重复出现。

因此,该数列的一般项公式为:a n=a n−4然后我们将公式中的n值替换成$n\\bmod 4$,得到:$$a_{n}=a_{n\\bmod 4}$$因此,当n为0,1,2,3时,分别对应的项数为2,4,1,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找规律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找规律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找规律9篇找规律 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有序思考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符号感。

3. 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上衣和裙子图片,记录纸,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搭配现象谈话:无锡有许多旅游景点(多媒体显示无锡的风景图片),小红和爸爸妈妈想来无锡玩。

为了这次旅游,妈妈给她准备了2件上衣(出示学具):一件绿色的和一件黄色的。

还准备了3条裙子(出示学具):粉红色的、蓝色的和大红色的。

用什么颜色的上衣配什么颜色的裙子呢?请同学们给她提些建议吧。

学生交流,教师操作。

小结:像这样,一件上衣配一条裙子,就是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搭配。

(板书:搭配)二、合作探究,体会有序思考1. 合作探究。

同桌合作,把所有的搭配情况都找出来,让小红自己挑。

合作要求:同桌两人,一人拿学具进行搭配,另外一人把搭配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中出现的不同的搭配方法。

请学生汇报搭配过程,教师演示。

小结: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 比较方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更喜欢哪一组同学搭配的方法?为什么?学生交流,体会有序搭配是比较好的方法。

小结: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3. 理解不同的搭配方法。

谈话:你们能像刚才这组同学一样,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有序地搭配吗?请同桌两个同学再次合作,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有序地搭配。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谁能具体地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有序搭配的?学生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1)选上衣,先用绿色上衣分别和3条裙子配,再用黄色上衣分别和3条裙子配。

(2)选裙子,先用粉红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再用蓝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最后用大红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

(word完整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找规律练习题

(word完整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找规律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找规律练习题姓名:1、星期天4个好朋友一起去玩,在玩的活动中做了如下活动。

(1)照相馆里他们要排成一排照合影照,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如果每两人照一张合影,可以找出多少张不同的合影照?(2)乒乓球室里,他们每两人都要打一场球,一共要打多少场球?(3)回家后,他们每两人要打一次电话,共打了多少次电话?2、有两张10元和三张50元的人民币,一共可组成多少种币值?3、如果一支钢笔和一个文具盒能配成一份奖品,那么四支不同款式的钢笔和三个不同款式的文具盒能配成多少份不同的奖品?4、用0、1、2、3这四个数字组成多少个不同的数?(1)不同的四位数。

(2)不同的三位数。

(3)不同的两位数。

5、星期天,小明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作业,他做作业的顺序有多少种?6、在一次运动会开幕式上,a、b、c、d、e个代表队五入场的顺序有多少种?7、小军、小明、小强、兰兰、小华五人合影,如果兰兰始终站中间,能照出多少种不同位置的相片?8、暑假里,四年级有30名同学,他们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贺卡,一共寄了多少张?9、小红来到商店,看见有三种铅笔、四种橡皮、五种尺子和六种信纸,她想买1支铅笔、1块橡皮、1把尺子和1种信纸,可以有几种买法?10、明明家院子里有红色、蓝色和黄色花各一盆,这时飞来白色、黄色、黑色三只不同的蝴蝶,有两种蝴蝶停下来落在了同一种颜色的花上,想想看有多少种落法?11、用两粒骰子掷一次,两粒骰子朝上的点数和共有几种不同的结果?12、小红家的电话号码是8241()()(),如果知道她家电话号码的后面三位数字是2、0、8,但不知道排列顺序,拨打多少次才能保证拨通小红家的电话?13、小明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要照一张全家福。

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并排坐在一起,小明和姐姐蹲在前排中间位置。

想一想,如果这样照,可照出多少张不同位置的照片来?14、有红、黄、绿三种信号灯。

苏教版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59—60页的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四、教材简析:1、内容分析:通过发现具体现象中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继发展现象做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周期现象中找规律的策略水平。

2、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已经学习过有关找规律的内容,探索过一些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

现在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一些新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五、设计理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经历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比较与练习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新知国庆节快要到了,钵池山公园装扮的可漂亮哪!同学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课件出示公园情景。

只见门口两边摆放着鲜花、插着彩旗,公园内道路的两边挂着彩灯。

(课件出示门口摆放的鲜花、彩旗、彩灯的情境,而且出现顺序有规律),师问:大家看,这些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是这么的漂亮,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这些鲜花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汇报规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 9课件 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 9课件 苏教版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3+1=4(段) 答:能锯成4段。
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6-1=5(次) 答:需要锯5次。
74棵
沿圆形河堤的一周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 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5棵柳树,每两颗柳树之间 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规律: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成一圈,
两端 物体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夹子 兔子 木桩
数量
中间 物体 手帕 蘑菇 篱笆
数量
10
9
8 13
7
12
摆摆看:
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 一排,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 圆片。数数小棒的根数和圆片 的个数,记录下来。看看它们 之间有什么关系?
规律:
当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 如果排在两端的物体相 同,那么两端物体就比 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
找 规 律
执教: 翟书婷
( 兔子 )和( 蘑菇 )间隔排列,并且两端都 是( 兔子 ) 。( 兔子 )比(蘑菇)多。
( 木桩 )和( 篱笆 )间隔排列,并且两端都 是( 木桩 ) 。( 木桩 )比(篱笆)多。
( 夹子 )和( 手帕 )间隔排列,并且两端都 是( 夹子 ) 。( 夹子 )比(手帕)多。
它们的个数相等。
74棵
沿圆形河堤的一周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 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75棵
思考题:
1、2、3、4、5、6……2005
求这列数中单数多少个?双数 有少个?
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 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
25-1=24Βιβλιοθήκη 个) 答:一共有24个广告牌。如果有25个广告牌,那又会有多少根电线杆 呢? 25+1=26(个) 答:又会有26根电线杆。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数学_1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数学_1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数学第一单元乘法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1、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2.乘积末尾0的个数是由乘数末尾有几个0决定的。

(错误)因为乘法计算过程中末尾也会出现0.第二单元升和毫升一.容量的理解1.容量是一个物体可以容纳的体积。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1、1升(L)=1000毫升(ml、mL)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时,一般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4、1毫升大约等于23滴水。

第三单元三角形一、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

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

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找规律 乘法原理与加法原理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找规律 乘法原理与加法原理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分为几个步骤,在每一个步骤中又有不同的方法,那么把每步的方法数相乘就得到所有方法数。

1、王叔叔有三条不同花色的领带和四件不同款式的西服,他要参加一个会议,西服和领带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娜娜有2顶不同的帽子,3件不同的上衣、4条不同的裤子,娜娜最多可以搭配成()种不同的装束。

3、小芳有4件花衬衫,6条短彩裙,3双红皮鞋,“六一”节她参加学校的独唱演出,衬衫、彩裙和皮鞋有()种不同的着装打扮方式。

4、明明和芳芳两人玩“石头、剪子、布”游戏,可能有()种不同的结果。

5、有三张数字卡片8、3、5,用这些卡片可以摆出()种不同的三位数。

请把它们从小到大列出来()6、用3、4、2这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共有()种三位数?7、如果在7、9、5这三个数中每次选两个组成一个两位数,一共可以组成()不同的两位数。

8、用2、4、6、8四个数字卡片,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四位数;任选三个数,共能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任选两个数,共能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9、用3、4、0这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共有()种三位数?10、有5、7、2三张卡片,你能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如果把2换成0,你能组成()不同的三位数。

11、用1、2、6三张数字卡片能拼成()个不同的三位数,能拼成()个不同的两位数;用1、2、0三张数字卡片能拼成()个不同的三位数,能拼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12、用数字0,3,8,9能组成多少个不重复的三位数?13、四个数字5、6、7、8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共有多少个?其中双数共有多少个?14、四张卡片上写有数字2、4、7、8,从中任取三张,排成一行,就可以组成一个三位数。

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有多少个不同的奇数?15、把三个小动物排成一排,有()种不同的排法?16、4个小朋友,小明、小强、小红、小丽排成横排照相,共有()种排法。

17、在5名女生和4名男生中挑选出一男一女两名主持人,有()种组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_找规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_找规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1)
执教者:吴辉
启东市永和小学
2014年4月
蛋糕
馒头
如果给你提供面包、馒头、蛋糕这3种点心, 你准备选什么?如果只选一种点心共有几种选择?
牛奶
豆浆
再给你提供牛奶、豆浆2种饮 料,如果只选一种饮料,你有 几种选择?
如果请你选1种饮料再 配1种点心做早餐,你 准备怎样搭配?
(1)怎样选择才能做到既不重复 又不遗漏? (2)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 与有多少种搭配有什回
先选食品
返回
饮料的种数×点心的种数=搭配的方法数
2 × 3 =6(种)
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游戏:剪刀、石头、布
两人玩游戏:剪刀、石头、布,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本节课同学们经历了对几种 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要求 同学们能够发现简单排列现 象中的规律,能运用规律解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7篇)

《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7篇)

《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7篇)《找规律》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本课时的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如图形和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教材的内容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四、说教法和学法1、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它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请学生到老师家做客为线索,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到老师家中做客一系列活动展开,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

2、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教师要紧扣学生已有的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互动、合作、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周期问题 苏教版(2014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周期问题 苏教版(2014秋)

《找规律(周期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能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1.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

第一组数字:女生:0825 男生:6743第二组数字:女生:0825******** 男生:674394058361检查完整记数内容,宣布女生获胜。

追问女生为什么获胜?观察数字特点,引出规律。

2.小结揭题。

看来,有规律真是好。

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学生不服输的心理,激发学生探究为什么女生的数据好记,而男生的不好记,使找规律的学习有了非常好的开端】二、观察场景,发现“周期”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主题图)师:国庆期间,老师到公园里去转了一圈,发现公园里花团锦簇,彩旗招展,一排排五颜六色的灯笼更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提问:这些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规律吗?把你发现的规律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按由近及远的顺序。

①盆花的规律。

引导学生说完整:盆花每2盆花为一组,每一组中的排列顺序是蓝红。

师:如果就按这个规律老师想在后面继续放一组,我依次放红花、蓝花行吗?(不行,我们摆时不仅要数量不变,而且要顺序不变)②彩灯的规律。

师:如果照这样摆下去,第4组彩灯的第1盏会是什么颜色?第9组的第1盏呢?第100组的最后1盏灯是什么颜色?③彩旗的规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计算器及其功能。

2. 学习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3. 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4.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及其功能。

1.2 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计算器的经验。

2. 学习计算器的基本操作2.1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熟悉计算器的使用。

3. 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3.1 教师出示一系列算式,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3.2 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规律。

3.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4. 解决实际问题4.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4.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略)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苏教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借助计算器的计算,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技能目标:
使学生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上,能更多的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突破重难点设想: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推理活动来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来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_找规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_找规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仪征市谢集中心小学
1.经历对几种事物进行排列的过 程,初步发现简单排列现象中的 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性,发展数学思维。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体 验,以激发学习信心。
牛奶
豆浆
馒头
小丽喝一种饮品,吃一种食品, 她有几种选择呢?
本节课同学们经历了对几种 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要求 同学们能够发现简单排列现 象中的规律,能运用规律解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5月8日星期日2022/5/82022/5/82022/5/8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5月2022/5/82022/5/82022/5/85/8/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5/82022/5/8May 8,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如果再增加一种食品:蛋糕。
小丽还是选一种饮料和一种食品作 为自己的早餐,她的早餐有多少种 不同的搭配方法?
选饮料
选食品
先选饮料
返回
先选食品
返回
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游戏:剪刀、石头、布
两人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第2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第2课时)

3×2=6(个)
用8、5、0这三个数字也能组成 6个三位数吗?为什么?
只能组成850 、805、580、508这4个三位数。
注意:0不能排在整数的最高位。
四个球队踢足球,每两个球队 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先用线连一连,再回答 3+2+1=6(场)
他们3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 一共通了多少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3人排成一排照 相,有多少种不同 的排法?
3×2=6(种)
A B C A C B B A C B C A C A B C B A
想一想 如果在这三位小朋友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照 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这道题要先选人,再排队。 1、选人有多少种选法? 2、选出的每两人又有多 少种排法? 3、一共有多少种排法?
2+1=3(次) 答:一共通了3次。
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一共寄了多少张?
A B C
2 ×3= 6 (张) 答:一共寄了6张
8支足球队比赛足球,每两个队都要赛一场(循环赛) 一共要赛多少场?如果采用淘汰赛,最后决赛产生冠军, 一共要赛多少场?
(1)7+6+5+4+3+2+1=28(场)答: (2)4+2+1=7(场)答:
思考:如果4人排成一排 照相,又有多少种不同的 排法?
分别用A、B、C、D代替这4人,先 试一试, A排第一的有多少种情况
A排第一的有
ABCD AΒιβλιοθήκη DC ACBD ACDB 6种 ADBC ADCB
同样的道理,B、C、D分别排第一的也各有6种。 一共有6×4=24(种)
选人有3种不同的选 法,每两人又有2种 不同的排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指小游戏
4
8
2
16 1
2
游戏规则:
1.将自己生日中的两个数,分别在生日密码表中找到并圈出来。 2.被猜对象将自己生日中的两个数分别出现在哪几列,告诉另一方。 另一方猜对,即为获胜,否则算对方赢。
10月28日
生日密码表
1+4+16=21
生日密码表
3
3
5
9
5 7 6 7 6 7 10
9
10
…… ……
……
…… ……
31
31
31
31
31
1
01 0 1
二进制数
在二进制中,只有0和1两个基本符号,0仍然
代表“零”,1仍然代表“一”,但“二”却没有
对应的符号,只得向前一位进一,即“满二进一”。 这样,在二进制中,“2”应写作“10”,“3”应 写作“11”,其它的依次类推,所以,在二进制中, 用“0”和“1”就能表示所有的自然数。
十进制数:1+1= 2 二进制数:1+1= 10
二进制引入计算机
冯·诺伊曼 (1903-1957)
• 冯·诺伊曼将二进 制引入了计算机。
• 计算机采用的是二 进制,以简化计算 机结构,提高其性 能和可靠性。
为什么计算机采用二进制?
计算机中电路的通与断、电子元件 的开与关分别代表1、0。
二进制在计算机里存储、传送、处 理都比十进制数方便。
王大叔要过生日了,想要在生日蛋糕上插上蜡烛表示自己 的岁数。但是,他已经44岁了,如果在蛋糕上插满44根蜡烛,又 太挤了。他想到用二进制来表示自己的岁数,他在蛋糕上插上六 根蜡烛,但他不知道具体应该点燃哪几根蜡烛,你能帮他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