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写作 第八章 经济通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经济通讯

[学习要点]

一、学会分辨经济消息和通讯

二、熟识常见的几种经济通讯

三、学会选择典型

四、懂得经济通讯的写法

[难点解析]

一、学会选择典型

在通讯写作中,“找到了典型,等于成功一半”。这是经验之谈。

典型很难找吗?不难。典型到处都有,典型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会找。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典型,其次要掌握选择典型的标准(这些知识本章都有介绍),再分析一下本章所附的3篇例文是不是选择了典型,或者多读几篇报刊上的经济通讯,看人家是怎么选择典型的。然后到生活中去,寻找和选择自己要报道的典型。

这样的学习、实践反复多次,你就能学会选择典型了。

二、掌握几种常见经济通讯的写法

常见的经济通讯类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和新闻小故事。书上只是概略地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写作方法上,则只从选择典型——研究典型——表现典型这个角度教了几招,并未对每一种通讯的写法展开讨论。学习经济通讯,本章只给了我们入门的拐棍。有了这根拐棍,参考后面所附的3篇例文(分别为事件通讯、概貌通讯、新闻小故事),完成课后的练习,我们就会获得经济通讯写作的初步经验。如果想提高,想好好实践一下各种通讯的写作,建议大家多找一些财经报刊通讯来细读。新闻类杂志有不少关于通讯采访、写作的理论文章和写作经验介绍,虽然不一定是涉及财经题材,也有参考价值。最重要的还是多写,5种类型,都试试,就是5篇;再试试,就是10篇。要把这个难点攻下来,就要有这样的毅力。投稿是学习写作的好方法。建议大家,特别是在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第一线工作的读者,大胆地把你认为典型的、有报道价值的通讯稿件寄出去。如果石沉大海,你就想想为什么,买个教训;如果遇到一位耐心的编辑,看了你的稿子,还提了几点意见,那真是意外收获;如果发表了,那就是极大鼓舞。

[案例精选]

提高财经新闻报道质量三法

以“人”作为主角,力求角度灵“活”

财经新闻涵盖了几乎所有关乎人们经济生活的领域,上到宏观政策、经济走势,下至百

姓生活、日常生计。在这个宽广而丰富的视野里,如何把握好报道的视角十分重要。政策视,事件视角在报道中比较多见,可事实上,人是经济生活的主角,从“人”的角度写作,也应该成为改进财经报道的重要一着。

国内一家杂志去年转载了美国记者克雷格·史密斯在《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中国利用扩大支出来避免遭受它的邻国所遇到的麻烦》。文章以一位73岁的安徽老农倪奶奶家致富的事例作为线索,娓娓述说了近一年来在政府促进投资政策带动下许多城市都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在这股投资热中,倪奶奶的儿子们为了脱贫致富纷纷奔赴大城市打工。通过辛勤劳动他们挣了不少血汗钱。目前倪奶奶的一个儿子正在计划用20万元在家乡修建一幢带有4间房的新住宅……这些农民成为潜在的刺激国内支出的动力。克雷格·史密斯在报道中加进了不少背景知识,其中包括中国经济的市场规模、中国目前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与曾经红极一时的凯恩斯经济学派的关系、中国目前的国内储蓄和外汇储备情况等等。读者在真实的故事中了解了中国现行的扩大内需政策,这篇报道中人性化视角得到了成功运用。

笔者认为,以“人”为视角有许多独特优势。首先,它直观生动,受众可以从感性角度认识财经现象、了解财经知识,这符合新闻贴近性的要求。其次,经济是一种公众知识,在财经报道中,数字、推理、事件是必要的,但所有的外在要素必须服务于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内在需求。所以,以“人”为视角,也符合财经新闻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事实上,这种手法在新闻的其他领域已经普遍运用。比如,在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文化新闻等类别中,“人”是常见的主角。财经报道应该取他人之长,改掉自己“见物不见人”的缺点。

即使是写政策性财经报道,也要善于把公众的日常生活体验作为报道的入口。比如,下调利率,这本是一项政策性的措施,但如果写成“下调利率将怎样影响你”,无疑更容易抓住诸多受众的注意力。1999年,银行利率多次下调,笔者试着从存款、投资、消费等多个角度为市民算了一笔账,同样说明了“扩大内需”政策,读者却容易接受得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挖掘数字背后的新闻,体现“深”层思考

无可置疑,财经领域最敏感的是数字:股市涨跌、存贷款升降、利率调整、价格水平、产值利润等等,用数字来说明财经领域的变化是颇具说服力的。但仅用数字来报道新闻事件却是远远不够的。

数字是干巴巴的,但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新闻却是活生生的,至于数字背后的趋向性预测、指导性分析,更为受众所关心。1998年10月,一位个体户从建行贷款十万,开走了一辆桑塔纳。在发完这则消息后,笔者总觉得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消费新趋势值得挖掘,于是当天又发了一篇分析:《启动汽车消费意味着什么》,从全国和本市消费品市场的负增长,引出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方向,指出:在冰箱、彩电等消费热点过后,万元级消费品汽车、住房等将挑起市场大梁,成为经济回温和市场繁荣的开路先锋。”

这样,受众在直观了解到一位大胆的个体户超前消费的消息后,又清楚地看到了国家鼓励消费、刺激消费的政策,今后一段时期的消费走势。数字背后的新闻就是要让受众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数字背后的新闻,有时也是新闻的点睛之笔。1995年3月31日《中国新闻》刊发一篇名叫《经济增长速度:快乎?慢乎?》的文章,文中在大量运用数字的同时,点明数字的新闻价值,提炼新闻的主题,加上语言轻松活泼,将一个严肃的话题娓娓道来,读之有味。请看:“在近三年的经济增量中,3/4来自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工业;在近三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60%多来自沿海地区;可见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非国有经济、沿海地区经济是真正的增长点。数字显示:1994年中国国有工业产值增长6.52%,而非国有工业增长超过42%,国有企业占工业产值的份额由1978年的80%退到1994年的42.76%。

1994年东部地区平均增长速度为16.6%,而西部地区为10.3%,各地区增长速度最低与最高的差距为13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热中仍有冰点,快中仍有慢拍。”

在这一报道中,数字出现的频率很高,但精炼的分析阐述了数字的含义,点明了主题,所以数字非但不枯燥,而且很必要。评论性文字将数字连贯为一体,成为报道中的点睛之笔。创新报道形式、增强鲜活性和多样化新的含义不仅指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相对于有着区位优势、人才优势的全国性媒体而言,地市级新闻媒体在报道内容上求深求广没有优势,但形式创新倒大有可为。笔者以为形式创新一方面可以在语言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可以在样式上求突破。

财经报道中,阐述性、论述性的文章多,而叙述性、描写性的文字少。实际上,文学语言的介入,会让思想更熠熠生辉。经济活动与人们的物质利益休戚相关,因此,经济活动的成败得失,自然会激起人们的喜悦或忧愁。注意描绘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闪现的思想火花或喜怒哀乐,不仅可以消除财经报道写作的沉闷感,而且能增强财经报道的思想性和人情味。上文提及的《中国利用扩大支出来避免遭受它的邻国所遇到的麻烦》一文中,导语部分的语言就很精彩:

“在秋收后显得坑坑洼洼的田野上,在一些茅屋草舍之间,用白瓷砖装饰的新建住房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它们就像在亚洲衰退期产生的忧郁气氛中出现的一盏盏显示经济活力的信号灯。”

记者用散文风格入题,生动的语言一开头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大大增强了财经报道的可读性、欣赏性。

财经报道在表现形式上求突破也是一种创新。目前,各种媒体都在探索新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以下几种萌芽或趋势值得研究和注意。

1.调查新闻。将社会学的抽样调查技术引进新闻报道,以调查数据为主,辅以调查分析与调查背景等;可以多方位地展开调查,多角度展现调查情况,陈列不同说法,使得经济关系的表象与实质一览无遗;此类文章还可以对新事物、新政策、新概念、新的经济技术等做解惑报道。

2.图表新闻。在回顾成绩、市场调查、同业比较的报道中,用形象而直观的图表数字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在成就报道中一张“数字看变化”的统计图表可以胜过千把字的文章。

3.话题新闻。财经领域的许多问题都很专业,记者与其在文章中不断引用专家观点,不如把专家直接请进自己的报道或节目中。《中国经营报》有个版面叫“热点三人行”,记者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好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讨各种经济热门话题,这种方式对广播和电视财经专题更有优势。

4.资料新闻。比如说利率降了,前几次的利率如何,不少人都十分想知道;药价降了,把降价情况集中起来做一个资料新闻就显得更有价值。有时候资料也是一种财富,《北京青年报》曾经从20多万项过期可以无偿使用的专利中挑选有价值的若干项做了一条资料新闻,者反应十分强烈。

5.算账新闻。《新疆经济报》的《金融证券周刊》有个固定的栏目:“钱的家园”,几乎全是老百姓用钱的知识和最新消息,把生活的这本账算清楚、算明白,也是老百姓从财经新闻中期望得到的最实用的信息。

求活、挖深、创新应该是每位记者的业务追求。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活”体现着新闻的活力;“深”体现着新闻的份量;“新”体现着新闻的吸引力。写出有质量的财经新闻对财经记者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求索,不断创新。

(节选自张云莲《求活·挖深·创新——谈如何提高财经新闻的报道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