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内容摘要: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城市居民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对幸福感形成抑制。
本文根据城市居民生活特点,通过分析影响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建立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综合评价方法。
关键词:幸福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何谓幸福
《康熙字典》中关于幸福的解释如下:“生前多做善事为幸,于死后常受人祭祀为福”。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幸福词条的解释有:一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二是(生活、境遇)称心如意。
幸福就是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生活满足状况的一种主观反映和心理体验。
《尚书》中有五福之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邢占军博士认为,幸福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观心理体验,它既与客观生活条件密切相关,又集中体现个人需求和价值取向。
按照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的观点,幸福=效用/期望,幸福感类似于满足感,它实际上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两者的落差越大,则幸福感越差。
因此,本文把幸福定义为,幸福就是人们实际得到在期望获得中的实现程度,通常实现程度越高越幸福。
如果实际得到结果比期望的还要好,通常会很幸福;实际结果正好是自己期望的,通常会比较幸福;期望的东西没有转化成为现实结果,通常认为不幸福。
幸福指数的研究就是把人们对幸福的感受,通过一套测量体系进行数字化的比较和分析,得出数据和结果,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使用幸福指数,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
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国内外对幸福指数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宏观国民幸福指数研究领域、微观国民幸福指数研究领域和城市幸福指数研究领域。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这也是国内研究的热点。
相关研究领域专家构建了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相关综合评价方法对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进行了测评。
如:北京市统计局从公平感、成就感、归属感、安全感、愉悦感、和融感、满足感、向心感这几个方面建立北京市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深圳市也开始了有关的测量研究,负责人乐正认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个人社会阶层、个人生存状况和改善预期及其实现度。
他设计的《个
人幸福测量表》由20个问题构成。
主要分为三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满意度、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三类指标的总体满意度,相当于居民的综合幸福指数。
2010年3月,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发布了中国城市收入幸福指数,他把收入幸福指数界定为:一个城市的GDP当中,老百姓的收入占多大比重,通俗的说就是GDP含金量。
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一)构建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思路
客观的物质条件作为人们生活的基础,是形成和评价幸福指数的物质前提,或者说,人们对生活的各种主观感受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之上的。
但客观条件对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解释力是有限的,美国学者坎贝尔的研究发现(1984),客观条件对主观满意度的解释力只有17%左右。
客观条件与主观感受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的关系。
生活条件好并不必然导致对生活的满意度高。
因此,对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测量和评估应该既包含客观生活条件的指标,也包含人们主观满意程度的指标。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除了遵循统计指标的一般原则外,尤其应该凸显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特色,以区别开其它方面的幸福指数。
因此,本文所构建的无论是客观指标城市幸福指数还是主观指标城市幸福指数,都力求反映城市居民的幸福状况。
(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客观性评价指标体系
在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感的诸多客观因素中,收入高低和大件消费构成最为重要的因素。
收入方面,有大量研究都表明,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居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却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居民对自身收入满意度低,根源可能在于不同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而不是收入水平。
大件消费方面,构成城市居民生活压力的主要是住房和汽车消费,所谓“有房有车”。
因此,遵循这一思路,幸福指数指标应抓住主要矛盾,在众多的指标中提炼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从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两个大的方面来评价,同时突出收入和大件消费指标,建立如下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客观指标体系(见表1)。
(三)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客观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数据一致化处理。
由于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有正指标,又有逆指标,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一致化处理。
本文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它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正向指标,采用半升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即:
逆向指标,采用半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即:
适度指标,采用半升半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即:
式中,G(xi)、F(xi)、H(xi)是指标实际数值之隶属度;xi是指标评价实际值;xmax是指标上限值,即最大值;xmin是指标下限值,即最小值;x1、x2分别为适度区间的上下限。
因子分析模型。
设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有p个变量X=(X1,X2,X3,……,Xp)T,F=(F1,F2……,Fm)T(m< p)为公共因子。
如果:
X=(X1,X2,X3,……,Xp)T是可观测随机变量,且均值向量E( X )=0,协方差矩阵cov(X )=∑,且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矩阵R相等;F=(F1,F2……,Fm)T(m< p)是不可观测变量,其均值向量E( F )=0,协方差矩阵cov(F )=I,即向量F的各分量是相互独立的;ε=(ε1,ε2,ε3,……,εp) T与F相互独立且E(ε )=0,ε的协方差矩阵为对角阵,即:
则因子模型为:
简记为:F=AF+ε
矩阵A的元素aij为因子载荷,aij的绝对值越大(),表明Xj与Fj的相依程度越大。
如果求出主因子解后,各个主因子的典型代表不是很突出,还需要进行因子旋转,通过适当的旋转得到比较满意的因子,以便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最后,计算因子得分。
首先计算出各个因子的得分,然后分别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提取的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进行汇总,得出各城市幸福综合得分。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对其进行指数化,用下面公式进行:
,Xi表示第i个城市的幸福得分值,Xmax、Xmin分别表示所评城市最高、最低的幸福分值。
于是可以得到经过指数化处理后的各个城市的幸福指数值。
(四)幸福指数主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幸福感更多是一种心理过程。
因此,主观性评价指标必不可少。
主观评价指标体系测评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满意度,它包括了生存状况满意度、生活质量满意度、情感认知满意度和人际及个人与城市的和谐四个方面的指标。
整个体系较好地反映出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七个方面,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识和理解的欲望、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人的幸福与否简言之就是人的需要得到的满足程度,如果人们在这几大方面实现得越多,通常会越幸福。
需要强调的是,对幸福的评价也有横向评价和纵向
评价之分。
幸福应该具有相对性,幸福通过对比则有相对幸福。
通常一个人是与他生活范围内的人比较,或者是与周围地区比较,如果自己的境遇比大部分人好,通常会觉得幸福。
幸福还应与过去比较,境遇比过去好通常觉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