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预防
(二)佝偻病 日光照射不足 1、病因 缺维生素D 疾病 2、症状 多晒太阳,多户外活动 3、预防 母乳喂养 治疗疾病
﹡佝偻病防治
06年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组织了一次哺乳期妇女同时哺乳 的活动,近4000名哺乳期妇女聚集一堂,在同一时间内哺 乳自己的婴儿。此次活动因参加人数之多已获吉尼斯世界 纪录。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传播途径:经飞沫直接传播,病原菌是通过呼吸道进 入患儿血液中,最终定位在脑脊髓膜。 好发季节:冬春季,长江下游地区3~6月份是高峰期。 主要表现:婴幼儿患病率高,城市中多为散发,农村 中易感人群多,有时可形成爆发流行。2~3天流涕、 咳嗽(酷似“感冒”)后突发高热、伴剧烈喷射状呕 吐,烦躁不安或嗜睡,常发生惊厥、昏迷等。皮肤 可出现本病特征性的出血性瘀点、瘀斑,最早见于 臀部、肩肘部。部分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紫、 皮肤花纹、四肢冰凉、血压下降、少尿等,此为休 克型,常危及生命。
讲授—陈姝娟
第三章 学前儿童 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学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腹 泻、龋齿、弱视等疾病的病因和预防措 施; 2、掌握传染病的疾病知识; 3、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的流感、乙肝、乙 脑等传染病的病因及预防。
本章内容
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接触传播,虫媒传播,医源性传播。)
3、易感人群
(三)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1)早发现: ► 学前儿童入园前要进行体检,入园 后每年要体检两次。 ► 教师和保育员在晨检时,注意观察 或检查学前儿童身体状况,在一日生活各环 节也要随时注意观察学前儿童的体温、大小 便、进食和精神状态,以便及时发现患儿。 ► 对教师、保育员、炊事员等工作人 员也要每年定期体检。
护理: 1、卧床休息、及时隔离。为宝宝测体温,如 肛门温度超过38.5℃,要给予降温处理。 2、如果宝宝张口和咀嚼时感到局部疼痛明显, 可给宝宝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注意保 持口腔清洁。 3、用冷毛巾挤干水,轻轻地贴在宝宝肿胀的 部位或放臵冰袋,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4、对腮腺炎患儿应隔离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 为止。
常见的并发症是在发病第2~3周出现肠出血 及肠穿孔。伤寒还可以并发肝炎、肺炎、肾 炎、心肌炎等。大一点的孩子症状会比较典 型,一般都以发热起病,体温逐日上升,5~ 7天达高峰(39℃以上),之后持续高热10-14 天,再逐渐下降,高热时有明显的中毒症状, 表现为表情淡漠、嗜睡、腹痛、腹胀、便秘 等。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 种生理性保护反应。 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与抗体 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体是一类在抗原刺激下所形成的, 并具有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 蛋白。 机体的免疫功能: 1、 防御功能 即可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和损害。 2、自身稳定功能 即清除机体内损伤 和衰老的细胞。 3、免疫监视功能 即清除机体突变细 胞,防止肿瘤。
优 育 首 选
(三)肥胖症 多食、少动 1、病因 遗传 内分泌失调 精神因素 2、危害 3、预防: 避免过度饮食 多参加体力活动
肥 胖 的 防 治
﹡
四、常见五官疾病——龋齿 (一)病因 (二)症状 (三)预防
1、口腔卫生; 2、补钙、磷; 3、多晒太阳; 4、药物防龋,及时治疗。
常见五官疾病——弱视 (一)病因:1、斜视伴有病眼弱视;2、屈
六、常见皮肤病 七、常见寄生虫病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与传染病有关的知识
(一)传染病的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免疫性 4、病程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二)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病患者 1、传染源 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饮食传播,
光不正或屈光参差;3、行觉剥夺;4、先天 性弱视。
(二)预防
1、早发现早治疗; 2、定期检查视力。
五、常见身体缺陷—脊柱弯曲异常,扁平足 (一)病因:学前儿童脊柱周围的肌肉、韧
带比较柔弱,如果作业姿势不正确,就会发 生脊柱弯曲异常。
(二)预防
1、消除导致单侧肌肉紧张的因素; 2、进行姿势教育和训练; 3、提供符合儿童身材的桌椅; 4、参加体育活动,全面加强肌肉的紧张力。
1、专人护理。一阵阵咳后,宝宝如果脸色发青, 要立即请求抢救。 2、居室通风、清静、无烟尘刺激为好,避免不 必要的刺激。在宝宝身边放一个容器,以便 他有痰咳出或咳后有呕吐物,容器用后用水 洗净,以确保感染不致扩散。 3、和宝宝一起玩或看看图画书,让宝宝保持快 乐的心情,分散他的注意力,以减少阵咳的 次数,但不能让他太兴奋和疲劳。 4、不要随便给宝宝服用止咳药,不祛痰而强行 止咳是很危险的! 5、如需喂奶或如喂奶时宝宝发生阵咳,你一定 要等阵咳过后再喂,痉挛性咳嗽时要防止宝 宝窒息。
源自文库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唾液飞沫吸入传播,虽常发生 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但婴幼儿也时可见到,在 集体儿童机构易暴发性流行。 好发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冬春季多发。 主要表现:病毒入侵后2周左右出现腮腺肿大,一般 先见于一侧,1-2天后波及对侧,也可两侧同时肿 大或仅单侧肿大,2-3天达高峰,宝宝面部疼痛, 感觉过敏,腮腺高度肿大持续4-5天,渐渐消退, 在1-2周内完全恢复正常。 常见的误诊:淋巴结发炎。
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 哮喘性支气管炎 肺炎
普通感冒 急性咽炎 急性喉炎
(一)病因:呼吸道疾病由病毒、细菌引起。 (二)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 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被人称为“夏秋病魔”,是由乙脑病毒引起 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通过蚊虫叮咬,蚊体常携带病毒。猪是最 主要的传染源。 好发季节:夏秋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是7月底~9月初。 主要表现:2~6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宝宝短期内体温 高达39℃~40℃,有剧烈的头痛(小婴儿表现为烦 躁),出现喷射性呕吐、嗜睡不醒,如不及时抢救, 病情会急剧恶化,出现抽筋、昏迷、颈项强直、肢 体瘫痪,严重则危及宝宝的生命。如及时抢救,大 多数病儿可挽回生命,有一小部分病儿可能出现失 语、耳聋、失明、智能迟缓、痴呆、癫痫等后遗症。
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流感 1、病因: 流感病毒引起。 空气传播。 2、症状 3、护理 4、预防 (1)锻炼身体,加强营养; (2)室内空气流通; (3)流感时避免外出。
(二)乙肝 1、病因:乙型肝炎病毒。接触传播、医源 性传播。 2、护理 3、预防 (1)讲究饮食、个人卫生; (2)日常消毒; (3)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4)工作人员定期体检; (5)早发现,早隔离。
水 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传染或飞沫传染,传染性极强, 有接触史的易感者90%以上发病。 好发季节: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两季多发。 主要表现:病毒侵入人体后潜伏2-3周才发病,骤然起 病,体温达38℃~39℃,宝宝表现为烦躁、食欲不 振,发热同时或后一天左右出现皮疹。初起时为成 簇的、小而红的斑疹、丘疹,很快会变为充满液体 的疱疹,周围有红色浸润,成批出现,首先在宝宝 胸部、腹部以及背部、头皮出现,以后才扩散到四 肢等其它部位,第5-9天,疱疹破裂后留下小缺口, 疱壁干燥结痂,数日后痂皮脱落,然后宝宝渐渐恢 复正常。本病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同一时期可查见 丘疹、疱疹和结痂为其诊断的特征性线索。
免疫分两类:非特异性免疫 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类 进化过程中不断与各种病原 体斗争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 防御机能。 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在后 天生活中与病原体等抗原接 触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特 异性免疫又分为自动免疫和 被动免疫两种方式。
预防接种(人工自动免疫):是将疫苗通 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对该 传染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它是人工自动免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 措施,在传染病的预防上有重要意义。 人工被动免疫: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还可 进行人工被动免疫,即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特异 性免疫血清,以增加体内的抗体水平,增加对 传染病的抵抗力。 计划免疫就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即 根据传染病流行特征、疫情和人群免疫水平的 监测,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适时地 进行基础和加强免疫,提高人群免疫力,从而 达到控制和消灭某些传染病的目的。包括基础 免疫和加强免疫。
护理: 1、宝宝必须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体温 超过38.5℃可用退热药降温。 2、保持皮肤和口腔黏膜清洁,保证充足水分、 盐分和维生素。 3、要注意胃肠道隔离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饮食应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腹泻严重 者要禁食,防治脱水,要立即去看医生。 5、如有腹痛、便血等,应立即去看医生。
预防和护理: 1、宝宝出生后,按时给宝宝注射乙脑疫苗, 疫苗的保护率可达60~90%。 2、在夏秋季节,宝宝一旦出现高热、头痛、 呕吐、嗜睡等症状时,要立即去看医生。 3、居室和环境清洁、灭蚊,预防宝宝被蚊子 叮咬。
伤 寒
由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由病菌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而带 菌的苍蝇和手常常是伤寒散发病例传播媒介。 好发季节:常年散发,以夏秋两季(长江下游7~10 月份)最多见。 主要表现:5岁以下小儿占70%以上。伤寒起病时有 高热、呕吐、咳嗽、嗜睡、烦躁、腹痛等症状, 所以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但伤寒有其一些 特点,年轻父母要加以鉴别:婴幼儿发生伤寒时 症状往往不太典型,体温上升较快,可有持续高 热与高热惊厥。肝脾肿大明显,多有腹泻,而成 人伤寒特有的相对缓脉、玫瑰疹、外周血粒细胞 减少等现象在婴幼儿身上不明显。
(4)早诊断、早治疗 及早对病儿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利于预 防病儿病情恶化,早期恢复健康,杜绝传染 者在幼儿园流行,都有重要作用。 2、切断传播途径:卫生、消毒 3、保护易感者 (1)特异性措施,即通过预防接种,使学 前儿童体内产生对某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 力,这是一项最有效的重要措施。
(2)非特异性措施,包括体育锻炼,加 强营养,以增强学前儿童体质,提高对传染 病的非特异性抵抗力。
百日咳
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3个月以下婴儿仍有较高发病率。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起病1~3周内传染性 最强。 好发季节:四季散发,以冬春季发生率最高。 主要表现:宝宝有阵发性咳嗽现象,呈痉挛 性咳嗽,可持续1~2个月以上。剧咳可导致 宝宝面部皮肤出血点、眼结膜出血、鼻出血 甚至颅内出血。新生儿、婴儿患百日咳常无 典型痉挛性咳嗽,往往在咳了2-3声后出现 憋气、呼吸停止、头面部及全身皮肤因缺氧 而发红、紫绀,甚至窒息、惊厥等。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腹泻
1、病因
喂养不当 感染 其它疾病
2、症状:P60 3、护理:腹部保暖、调节饮食 4、预防:合理喂养 卫生饮食 隔离消毒
小儿四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肺炎 婴幼儿腹泻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先天不足
1、病因 2、症状
饮食缺铁 疾病 母乳喂养 注意饮食 防治疾病
护理: 1、给宝宝测体温,体温如有升高,给他喝水,如体 温超过38.5℃,用退热药降温。避免使用阿斯匹林。 2、皮疹痒感明显,要设法防止宝宝抓挠疱疹,因为 这样的话会使皮疹伤口发生感染,愈合后还会留下 疤痕。把宝宝的指甲剪短并保持清洁,必要时给宝 宝带一副防护手套。 3、给宝宝洗温水浴,穿宽松的棉质衣服、勤换内衣, 减轻搔痒。 4、如果发生极为严重的瘙痒或疱疹周围皮肤色红或 肿胀,有脓液渗出,说明疱疹已受感染,要立即去 看医生。 5、宝宝原先有肾脏病、哮喘、血液病或代谢病等而 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一旦得了水痘要立即去看 医生。
(2)早隔离 (3)早报告 我国的《传染病管理法》中规定了35种 传染病应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 甲类传染病有鼠疫、霍乱,要求城市在 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要报告疫情; 乙类传染病有白喉、麻疹、百日咳、传 染性肝炎、爱滋病、梅毒、淋病、菌痢等24 种传染病,城市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要 报告疫情; 丙类传染病有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流 行性腮腺炎、食物中毒等,不得超过三天报 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