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国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合集下载

浅谈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

浅谈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

浅谈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作者:汤琰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3期摘要: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是世界历史不断走向融合的产物,也是各个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冲突中逐渐形成的特有形式,还是各局部地区文化逐步走向世界融合整体过程当中产生的碰撞与火花。

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形成,一方面它是世界近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延续和进步。

关键词: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理论基础;特征1.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1.1对于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弘扬维护和促进传统文化是近代中国文化保守派最核心的理论基础,也是之所以被称为“文化保守”的根本因素。

目前,学界内对于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认识依旧分歧很大,但有一点认识相同的是,大部分学界人士将清末的“精华派”、民国初期的康有为及其“儒学”、五四运动的“东方文化派”和“学衡派”、以及民国十年的“标准文化学派”统称为文化保守主义。

晚清时,“国粹派”以“学习中华文化,保存民族精华”为其职业抱负。

康有为和张之洞在早期的请求使儒家思想作为国教,所谓儒家运动。

五四时期的东方文化学派和学衡学派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持有相反的态度,尤其是对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他们崇尚东方文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好东西方和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学派”提出,吸收西方文化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

但我们也应看到:首先,文化保守主义传统文化的维护并不是盲目的,但有一定的选择性,维护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只是部分或主要部分之一。

例如,“精华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文化”与“帝王研究”是有区别的,他们所坚持的只是“中国文化”,但对“帝王研究”却持批判态度。

他们要坚持和发扬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常态”。

现代新儒家正统儒学的后裔自居,但并没有把整个维护儒家思想的态度。

第二,对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文化保守主义者对其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解释。

用冯友兰的话来说,他们说的是“当时”,而不是“按照”传统文化。

《民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民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民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引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传统文化与新思潮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碰撞和融合。

本文将探讨民国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下进行了哪些碰撞和融合,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1. 文学作品中的传统主题在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传统主题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例如,自唐诗宋词以来一直流传下来的爱情、友谊、忠诚等主题在这个时期得以重新被表达。

同时,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儒家思想、佛教禅宗、道家哲学等传统思想体系的影响。

2. 书写方式和艺术手法上的创新尽管众多民国作家承袭了传统主题,但他们在书写方式和艺术手法上积极创新,使得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与传统文化有别的鲜明特点。

例如,通过运用西方现代主义手法,民国作家在表达情感和人物内心世界时更加直接而深刻。

他们的叙述方式一改传统文学讲究章回体、四言律诗等形式,更多地追求个性化和自由度。

3. 文化思潮中的融合与抗衡民国时期伴随着多元的文化思潮,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这些思潮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对其进行了批判和颠覆。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文学既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并且试图以全新方式塑造中国社会形态。

4. 影响与展望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阶段,它为后来各种文学形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并且,在当代中国文学中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对于传统主题和艺术手法的延续和颠覆。

结论民国时期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发生碰撞与融合的情况,既展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其独特价值,又呼应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变革和人们对于个性和自由的追求。

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不仅对于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也为后来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自清散文中的传统文化

朱自清散文中的传统文化

朱自清散文中的传统文化作者:李占波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7期摘要:朱自清作为民国时期的散文大家,将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融入自己的散文作品中。

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主基调是清新自朱自清然、不事雕琢,真情实感流露其中。

其散文作品中,传统文化的痕迹十分明显,整合各种先进的文化为他的文章所用。

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本文主要论述朱自清散文作品中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文化传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59-01引言:朱自清出生在一个中国典型的士大夫家庭。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此种社会环境下,为作者深厚的传统文化情感奠定了基础,其很多作品都体现了这种情感。

尤其是其散文作品,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随处可见,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的喜欢传统文化,被誉为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的“名士”。

1、朱自清散文传统文化之君子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朱自清在为人处事方而对自己要求极严。

尽管传统文化深入内心,但其所处生活年代,国内西方文化思潮逐渐渗入,并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文化,朱自清始终没有放弃中国传统的道德底线,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朱自清表现出来的是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同时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因此,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总是体现了公正的良知,以敏锐洞察力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众所周知,“仁”是儒家核心思想理念,其非常重视生命的意义,作者在其《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这篇文章中,小女孩的遭遇值得大家同情和思考,她被以七毛钱的价格出卖,在当时的社会中,生命的脆弱和渺小都得到体现,朱自清通过女孩的遭遇,并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一个人的人品是什么样,写出来的作品就是什么样,在他的另一篇文章《论气节》中,中心思想是“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歌颂了古往今来坚持气节的人,而现实中,他又拒签了领美援而粉,而这样的选择对家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作者始终秉承气节,勇敢承担自己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民国时期诗人的现代觉醒与创新

民国时期诗人的现代觉醒与创新

民国时期诗人的现代觉醒与创新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动荡而又充满创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诗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现代思潮的融合,展现出了独特的现代觉醒与创新。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社会、人生和文学的思考,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民国时期的诗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并试图通过创新来超越。

他们不再拘泥于古典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而是开始尝试使用白话诗和新诗等新的形式。

这种形式的创新使得诗歌更贴近人民生活,更具有现代感。

例如,郭沫若的《古乐府》是一首运用白话诗写成的现代诗歌,它在形式上突破了古典诗歌的限制,使得诗歌更加通俗易懂。

这首诗以古代乐府诗的形式,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触动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通过这种形式的创新,诗人们成功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觉醒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性。

二、现代思潮的融合民国时期的诗人们不仅反思传统文化,还积极吸收和融合西方现代思潮,使得他们的诗歌更具国际化的视野和现代性。

在这个时期,许多诗人开始研究西方文学,尤其是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理论和创作手法。

他们试图通过借鉴西方文学的经验和方法,来丰富自己的创作。

例如,徐志摩的诗歌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他的诗作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象征主义的意象,使得他的诗歌更富有内涵和表现力。

除了借鉴西方文学,民国时期的诗人们还积极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切。

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民命运的关注。

例如,闻一多的《归园田居》以写实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关怀,使得诗歌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三、个体意识的觉醒在民国时期,诗人们的创作不再局限于表达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他们开始探索个体内心世界的表达。

他们试图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体验,展现个体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性。

例如,余光中的诗歌以个人的视角和情感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抗战期间的中国文化抵抗文人与艺术家的抗战创作

抗战期间的中国文化抵抗文人与艺术家的抗战创作

抗战期间的中国文化抵抗文人与艺术家的抗战创作抗战期间的中国文化抵抗:文人与艺术家的抗战创作抗战期间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期之一,也是充满血与火的年代。

然而,在这个艰难的时期,许多文人和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对敌人的抵抗与坚守,为抗战增添了一抹文化的色彩。

一、文人的抗战创作作为传统社会文化的守护者,文人们在抗战期间积极投身于各种文化抵抗活动。

首先,他们通过文字和诗歌来宣传抗战精神。

一方面,他们以笔为刀,挥洒热血,借助笔墨之力,号召民众的抵抗情绪。

例如,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二女亲家》中写道:“将军赴戍西蕃地,万里新城红粉血。

亲家望断天涯路,儿女泪空满席。

”这些激昂的文字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另一方面,文人们还将抗战中英勇的场景和人物描绘成诗歌,并广泛传播。

这些作品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抗战,同时也记录了那段艰难时期的历史。

其次,文人们积极参与宣传工作,用自己的笔触传递正能量。

他们撰写宣传手册、论文、报告等,将抗战的意义解释给更多的人。

例如,《救国必读》是当时中共中央发行的一本小册子,内有许多著名文人、学者的文章,其中包括冯友兰、郭沫若等人的作品。

这些文章在思想上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激励人们团结起来对抗外敌。

另外,一些文学刊物也成为了文人们抗战创作的平台。

这些刊物发表了大量有关抗战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文艺季刊》、《战时文艺》等刊物开辟了创作的空间,为文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

文人们通过这些刊物,向人们传递真实的抗战故事,激发民众更多的参与。

二、艺术家的抗战创作与文人相似,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对抗战的支持和坚决抵制敌人的态度。

绘画是艺术家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在抗战期间,许多画家通过绘画作品来记录战争的残酷,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愤慨。

例如,画家刘海粟的《南京大屠杀》以残酷而真实的方式展示了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屠杀,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侵略者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此外,还有不少优秀的国画、油画等作品,通过绘画再现战场上的英勇和民众抵抗的形象,激励人们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之中。

民国时期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保护

民国时期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保护

民国时期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保护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民众的艺术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民国时期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保护为主线,探讨这一时期的民间艺术形式及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作用。

一、民国时期的民间艺术形式1. 书法与绘画民国时期的书法与绘画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和风格。

传统的文人画艺术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也开始渗入中国艺术界。

许多新兴的画家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多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

2. 戏曲与音乐戏曲是民国时期最为繁盛的艺术形式之一,各地经典剧种得到了广泛的演出和传承。

此外,民国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他们创作了许多受人欢迎的音乐作品,丰富了当时人们的音乐生活。

3. 雕塑与工艺品民国时期的雕塑与工艺品制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传统的木雕、石雕等工艺技法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并与时代的精神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一些新兴的工艺品制作方式也逐渐引入中国,与传统的工艺品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

二、民国时期的民间艺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1. 传承与创新在民国时期,民间艺术既传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技法,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艺术家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观念相结合,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2. 守望传统价值观民国时期的艺术创作承载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尊崇和守望。

艺术家们用表现手法讴歌传统文化,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着传统价值观念的力量,使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认同和情感共鸣。

3. 艺术作品的保存与传播民国时期的艺术家们十分重视艺术作品的保存与传播。

他们致力于收集、整理和保护传统艺术作品,同时积极参与各种艺术展览和展示活动,将艺术作品推向公众,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和传承传统文化。

4. 艺术与教育相结合在民国时期,艺术与教育的结合成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保护方式。

民国风度一以贯之的国人精神传承

民国风度一以贯之的国人精神传承

《民国风度一以贯之的国人精神传承》这本书的目录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展示了民国时期的文化和社会风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传承国人 精神的平台。通过阅读这本书的目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 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
这是《民国风度一以贯之的国人精神传承》的读书笔民国时期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剖析,展示了民国风度的形成和发展。作者认为,民国 的社会现象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国人的精神追求。这些社会现象包括女性的解放、 社交的变革、文化的多元化等。
《民国风度一以贯之的国人精神传承》这本书揭示了民国时期国人精神风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作者通过对历史的深入挖掘和对文化的细致解读,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独特魅力和精神传承。这本 书对于我们理解民国时期的社会和文化,以及认识国人的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徐百柯的写作风格独特,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思考,将那些在历史长河 中沉寂的故事重新唤醒。他不仅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更为我们揭示了 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更 体现在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被那个时代的文人所吸引。他们不仅有着深 厚的学识,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 真正的文人风骨。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真正的文人不仅要有学识,更要有担当。
再次,目录中的每个章节都配有精彩的引言和概要,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章 节的主要内容。这种设计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阅读的内容, 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阅读的机会。
这本书的目录不仅是对民国时期国人精神的解读,也是对当今社会的反思。 通过比较两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变 迁和发展。这本书的目录也提醒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才能更好地理 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略谈民国骈文研究文献的整理

略谈民国骈文研究文献的整理

作者: 莫山洪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1-102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5期
主题词: 民国时期;研究文献;骈文;中国现代学术史;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论著;文化转型
摘要:民国时期是骈文研究走上现代转换的时代。

本子课题所说“骈文研究论著”主要出现在民国以后。

这是中国现代学术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中国文化转型的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许多文人投身于传统文化的守护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

对骈文研究论著文献的整理,可以为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提供学术史的完整学术档案基础文献。

民国时期的民间文化现象研究

民国时期的民间文化现象研究

民国时期的民间文化现象研究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时期,其历史背景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

在这段时期,民间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流传,形成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成为了人们对于当时社会生活及文化状态的重要见证。

本文就民国时期的民间文化现象研究做一些探讨。

传统手工艺的兴起在民国时期,由于近代机器制造技术的引进,一些传统手工艺行业开始萎缩,人们对于传统手工艺也渐渐淡漠。

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纯手工艺品的热爱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一些传统手工艺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重新的振兴和发展。

例如:木刻、刺绣、手绘等传统技艺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扬。

其中,木刻艺术在民国时期尤为盛行。

当时,著名画家、文学家等都开始涉及到木刻这种手工艺术。

他们刻制的木刻版块被用来版画、书法绘画加工以及装饰用途等。

这种手工艺术从技术到艺术价值都得到了重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

同时,其他传统手工艺也在人们的热情追求下得到了重新发展,为后来的文化积淀奠定了基础。

传统民间艺术的流传除了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在民国时期也得到了广泛涌现和传播。

中国以往民间传统艺术主要是以传统音乐、民歌、舞蹈、曲艺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艺术从传统上就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在民国时期,随着城市化建设与文化交流、媒体传播的不断进步,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逐渐地得到了传播。

例如,南方地区的传统糖画艺术就在民国时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和传播。

糖画艺人使用各种不同的糖“鼓捣”、“捏出”各种形状来制作各种精美的点心等食品。

这种饮食形式富有中国文化传统特点,也被认为是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延续和发扬。

此外,在北方地区,传统的京剧艺术也在民国时期得到了大力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流行文化艺术之一。

京剧艺术经过几代人的发扬和传承,演出形式更加多样、精彩纷呈,使得民国时期北方地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民间文化的传统传承在民国时期,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变迁,民间文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民间文化传统又在人们的传承下得到了延续和升华。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在中国文化史上,1925年的“青年必读书”风波,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事件。

当时的《京报副刊》征求“青年必读书”,胡适和梁启超在鲁迅之前都开过“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鲁迅则写作《青年必读书》文章,主张青年应“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

这一观点至今仍然受到学者的批判,很多人据此断定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鲁迅的文章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针对胡适“整理国故”思潮的反应。

胡适处在北大的中心位置,他在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都是非常活跃的,可以说是“全方位的领导”。

胡适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纲领性主张,其后五年,从1924年开始,鲁迅在一些场合批评胡适“整理国故”的主张。

为什么要等到五年之后才发表意见?鲁迅在五四之后采取了沉默和冷眼旁观的态度,他对中国问题的思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路。

他不轻易卷入论争的漩涡,习惯等到蜂拥而起的社会思潮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看清楚社会的反应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之后,才发表意见。

这种深思熟虑的作风使得鲁迅似乎总是慢了半拍,但这种“慢半拍”,却使他成为最冷静的毫不留情的批判者。

鲁迅批判“整理国故”,是将其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来批判的。

倘若某个人出于个人的爱好,喜欢“钻故纸堆”,喜欢研究古代的东西,实在是无可非议。

鲁迅本人也因为对中国古代小说史杰出的研究,被胡适大加褒扬。

中国古代文化是鲁迅个人读书修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五四之后到1924年,鲁迅写作的杂文很少,极少对社会政治文化发表意见,他精力的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中,鲁迅在北大兼课主讲的也是“中国小说史”。

那么为什么鲁迅要尖锐地批评甚至连他自己都在从事的工作——“整理国故”呢?其中的原因就是,在鲁迅看来,“整理国故”不是作为个人爱好和学术积淀的提倡,而是成为了一种社会思潮。

作为社会思潮的“整理国故”是不值得提倡的,必须猛烈抨击。

“整理国故”的社会思潮是胡适提倡的,他的初衷在于建立学院派学术研究体制,与蔡元培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

民国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文化变迁

民国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文化变迁

民国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文化变迁民国时期,是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社会思潮和文化变迁也随之而来。

这个时期的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在打破传统束缚和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思潮。

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在民国时期,一股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潮逐渐兴起。

曾国藩的“强学健行”,范文澜的“振兴中华”,以及梁启超的“新政”,都代表着一个思想潮流,即对封建观念的批判与反思。

这些思想家们认为,中国的倒退与衰落主要归咎于封建文化的束缚,他们主张以现代科学和世界文明来替代传统文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国家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觉醒民国时期的中国曾经历了义和团、辛亥革命等国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人们开始对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存在感以及自身的价值进行深度思考。

志士仁人们纷纷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斗争,而背后的推动力正是强烈的国家主义和民族精神觉醒。

三、女权运动与妇女解放民国时期,中国女性开始呼吁平等的权利,并加入了各种社会运动。

在思想解放方面,宋庆龄、邓演达等女性领导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

在行动层面,鲁迅的《奇迹》纪实了一个女工的劳动与奋斗,使更多的人意识到性别不应该成为剥削和压迫的理由。

四、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兴起于民国时期的中国,它继承了五四运动的先锋精神,提倡以科学思想和现代文化来代替封建文化。

胡适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激进的言论和观点领导着这个运动,使更多的人接触到西方思想观念。

新文化运动不仅深刻影响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创新,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五、电影与流行音乐的兴起民国时期,电影和流行音乐成为了中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上海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集中了许多电影摄制厂和乐团,不断涌现出优秀的电影作品和流行音乐。

这些文化产品迅速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六、教育改革与现代学术在民国时期,教育改革成为了重要的议题之一。

梁启超、陈寅恪等一批教育家积极推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提倡以科学和实践为导向的学术研究。

中华民国的建立:对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重大影响

中华民国的建立:对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重大影响

中华民国的建立:对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重大影响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它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化方面,中华民国的建立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中华民国对传统文化的振兴中华民国的建立,逐渐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

在清朝末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和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难免受到冲击。

但是中华民国的建立,使得中国的文化思想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振兴。

民国时期,很多学者和文化人士开始从事收集、整理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工作。

例如,刘师培、梁启超、陈寅恪等文化名人,他们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各种有益的文化继承和创新。

中华民国时期的国学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国学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向人们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新一代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继承。

国学运动不仅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发扬,而且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中,这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华民国对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中华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中国社会不断的开放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转变,因为它打破了封建传统、挑战了传统的宗教、道德和文化观念,扩大了人们的思想视野,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的多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华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在北京大学和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的一些著名学者。

他们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反对封建文化、旧式教育和保守主义,积极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挖掘、发扬、创造文化新的价值。

同时,新文化运动也强调文学和艺术的创造性和现代性,鼓励革新文学和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手法——这股新兴文化涌动的动力和活力让中国文化开始多元化和时代化。

因此,可以说中华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

三、中华民国对教育与文化事业的改革中华民国的建立,也为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改革奠定了基础。

民族荣光与精神文化:淞沪抗战中的传统文化保护

民族荣光与精神文化:淞沪抗战中的传统文化保护

民族荣光与精神文化:淞沪抗战中的传统文化保护淞沪抗战是中国民族荣光的一个历史时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时期。

随着日军的疯狂进攻,上海和周边地区的居民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威胁。

但是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没有放弃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信仰,他们继续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与荣耀。

这篇文章将重点讨论淞沪抗战中的传统文化保护,探讨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的精神文化表现。

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中国自古就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淞沪抗战中,人们一直通过各种渠道来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

作为一个文化中心,在抗战期间,上海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包括展览、音乐会、文艺晚会、戏剧演出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激励了人们的精神,而且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同时,在抗战期间,人们还通过各种手段保护着古迹和文化遗址。

例如,人们在已被摧毁的城墙上种植了树木,同时还严格控制了建筑许可,以确保城市建筑的美观和古老气息。

二、对精神信仰的保护中国人民在淞沪抗战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坚韧精神。

这些精神包括对家庭、祖国、民族和信仰的忠诚、决心和毫不犹豫的行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信仰成为了人们最坚定、最可靠的后盾。

许多慈善组织和宗教机构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帮助和服务,不仅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们,而且也为民间社会保持了一定的秩序和凝聚力。

同时,宗教机构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安心的信仰,许多人因此坚信神仙能保佑自己和他们的家人。

三、对国家的保卫和救援在淞沪抗战中,人们采取了各种手段来保卫自己的祖国。

他们争分夺秒地加强军事准备,建造工事,修建壕沟,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志愿服务,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人们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帮助伤员、难民和堕落为寇的妇女和儿童。

这些活动表明了人们的同情心和慈悲之心,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爱他人的理念。

结语淞沪抗战中,中国人民展现了他们团结、坚定、不屈不挠的意志,同时也保护了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信仰。

民国百篇散文心得

民国百篇散文心得

民国百篇散文心得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

百篇散文是这个时期的精华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1. 反思现实:民国百篇散文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反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

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让人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2. 爱国情怀:民国百篇散文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通过表达爱国情怀,鼓励人们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而努力奋斗。

3. 人文关怀:民国百篇散文注重人文关怀,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

通过真实而细腻的描写,传递出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呼吁人们互相关爱、信任和支持。

4. 文化自信:民国百篇散文中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表达了积极的态度。

5. 理想追求:民国百篇散文中有许多描绘了人们积极向上的追求和理想追求。

这种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和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民国百篇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之一,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和革命精神。

通过阅读和研究这些散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民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民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民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样而丰富,不仅展现了新文学的特点,同时也不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融合。

本文将探讨民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并阐述其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民国文学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产生了冲突与碰撞。

然而,民国文学家们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文化,而是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和创新。

一方面,民国文学承袭了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重视情感和内涵的表达。

例如,鲁迅的小说大量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但在情感描写上仍坚守着传统文化对人性的追求。

另一方面,民国文学注重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强调个体和现实的表达。

这种写实主义的倾向与传统文化中真实和实际的追求相吻合,使得民国文学在表现手法上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神。

民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还体现在文学主题的选择上。

许多民国文学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主题,如家族、宗族关系、爱情等。

这些题材虽然有时候也会通过批判的方式来体现变革,但其背后仍然存在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

特别是在与时间和空间密切相关的小说中,民国文学家们通过刻画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和传承来向读者传递情感和思想的内涵。

此外,民国文学还在艺术形式上与传统文化产生了碰撞和融合。

在形式方面,民国文学尝试了许多新的写作手法和艺术表达方式。

例如,小说家巴金的《家》采用了多人物多线索叙事的方式,有别于以往的一人一线索的叙述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传统文化中山水画的"一片空白留白处"的构图原则。

此外,诗歌和散文也注重形象的表达,包括音韵、节奏和形象的塑造,这与古代文学中的修辞手法有着一定的关系。

最后,民国文学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民国文学家们积极借鉴西方文学思潮,并试图在其中融入中国文化的特点,形成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文学形态。

这种创新性的探索不仅拓展了中国文学的领域,也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的民俗传统保护

民国时期的民俗传统保护

民国时期的民俗传统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中国各地的民俗传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侵蚀。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民俗文化,民国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的举措和倡议。

本文将介绍民国时期的民俗传统保护情况,并探讨这些举措的有效性。

一、建立传统文化学研究机构为了保护和研究民俗传统,民国时期成立了一系列传统文化学研究机构,如中央研究院和各地的文化研究所等。

这些机构致力于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收集整理并出版相关的研究成果。

他们采用专业的学术方法,对各种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以及民间艺术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记录,为保护和传承民俗传统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二、开展民俗节庆活动在民国时期,各地政府和社会团体积极开展民俗节庆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民俗传统。

例如,清明节期间,人们有组织地前往祖先墓地扫墓祭祀,重温传统祭祀仪式;端午节期间,举行龙舟比赛和包粽子等传统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传承民俗传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保护民间技艺和手工艺民国时期,对民间技艺和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也备受重视。

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手工艺学校,培养和传承各种传统工艺技能,如剪纸、陶瓷、刺绣等。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艺人从事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和销售,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以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保护的积极性。

四、设立民俗文化展览馆为了向公众展示丰富多样的民俗传统,民国时期兴建了一批民俗文化展览馆。

这些展览馆通过展览和展示民俗文物、图片和实物等,让观众了解和学习民俗传统。

同时,展览馆还举办各种主题的讲座、研讨会和培训班,加深民俗传统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尽管民国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俗传统保护措施,但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等原因,许多传统文化遗产仍然面临严重的威胁和危机。

另外,一些民间文化形式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逐渐消亡。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的民俗传统保护是一段积极而矛盾的历史。

古代文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古代文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古代文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古代文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们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们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古代文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行为,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使之得以延续和发展。

首先,古代文人通过他们的作品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他们以诗词、文章、书法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

例如,唐代文人杜甫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感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名,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学的元素,传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切。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精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他们,古代文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传承给后人。

其次,古代文人通过他们的行为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他们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传达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例如,宋代文人陆游在他的诗歌和文章中强调了忠诚、孝顺、诚信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他自己也以身体力行,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屈不挠地追求真理和正义。

他的行为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道德和伦理的精神。

古代文人还通过他们的思想和理论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他们对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研究和解读,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例如,明代文人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强调人的知识和行为要一致,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他将儒家思想与自己的体验相结合,提出了独特的心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成果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思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古代文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古代文人通过他们的作品、行为和思想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他们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诠释,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正是由于古代文人的努力和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瑰宝。

宋美龄的美学观念与文化艺术传统的延续

宋美龄的美学观念与文化艺术传统的延续

宋美龄的美学观念与文化艺术传统的延续宋美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和文化艺术家。

她不仅是著名的抗日英雄宋庆龄的妹妹,也是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蒋介石的夫人。

作为一位身处政治舞台的女性,宋美龄在她的作品和言行中展现了独特的美学观念并延续了中国的文化艺术传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宋美龄的美学观念和她对文化艺术传统的延续。

一、宋美龄的美学观念1. 卓越的审美品味宋美龄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使她具备了卓越的审美品味。

她喜欢欣赏中国传统绘画和古典音乐,并从中获得灵感。

她的美学观念强调和谐、平衡和秩序,她认为艺术应该能够传达出内在的精神世界,并给人以美的享受。

2. 崇尚自然和人文精神宋美龄的美学观念中强调了对自然和人文精神的崇尚。

她认为自然的美是最美的,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并通过艺术来表达这种共生关系。

同时,她也非常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她相信艺术可以传递人的情感和思想,对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宋美龄对文化艺术传统的延续1.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宋美龄非常重视中国的文化遗产,她积极参与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工作。

她成立了多个文化机构和艺术团体,致力于宣传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中国的艺术和文化。

2. 支持现代艺术的发展尽管宋美龄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热爱,但她并不相对现代艺术持保守态度。

相反,她积极支持现代艺术的发展,并给予年轻艺术家以大力支持。

她认为艺术应该与时俱进,并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与审美。

3. 推广中国文化艺术国际交流宋美龄还致力于推广中国文化艺术的国际交流。

她积极参与国际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带到世界舞台上,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宋美龄的美学观念与文化艺术传统的意义1. 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宋美龄的美学观念与对文化艺术传统的延续,使她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代表。

她通过自己的行动和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蒋介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蒋介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蒋介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李甜甜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5(000)023
【摘要】蒋介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是由早年时期接受的中国传统教育奠定的基础,青年时期留日经历是促因,而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侵略形势的加剧,是蒋介石坚持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现实原因。

蒋介石并非只是一味地固守传统,而是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开发出与西方接轨的现代思想。

蒋介石重振传统的努力,带有现实逼迫的无奈性和浓厚的政治功利性。

在他身上经常可以看到“保守”与“激进”“、守旧”与“革新”的相悖并存。

【总页数】2页(P83-84)
【作者】李甜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7.7
【相关文献】
1.退让与坚守:蒋介石在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商签中的策略选择
2.蒋介石与中国传统文化
3.坚守中创新创新中坚守
4.坚守与创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评贲友林老师《“鸡兔同笼”问题》一课
5.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国诗学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

民国诗学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

民国诗学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第一篇范文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民国诗学应运而生,它既继承了传统诗学的精髓,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继承民国诗学对传统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诗学的精神内涵和艺术技巧的继承。

在精神内涵方面,民国诗学坚持了传统诗学的“诗言志”原则,强调诗歌要表达诗人的真实情感,要具有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

在艺术技巧方面,民国诗学继承了传统诗学的韵律、对仗、意象等表现手法,使诗歌具有音乐美、形式美和意境美。

超越然而,民国诗学并非只是对传统的简单继承,它在某些方面对传统进行了超越。

首先,在诗歌主题上,民国诗学突破了传统诗学的束缚,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使诗歌更具时代性。

其次,在艺术形式上,民国诗学勇于创新,尝试借鉴西方诗歌的形式,如自由诗、散文诗等,使诗歌更加多样化。

最后,在诗歌语言上,民国诗学打破了传统诗学的语言束缚,开始使用白话文,使诗歌更易于理解和传播。

结语第二篇范文在探讨民国诗学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这个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3W1H (What,Who,When,How)模型和BROKE(Background,Reason,Outcome,Knowledge)模型来全面审视。

这两个模型虽然源自不同的语境,但都能帮助我们以更加结构化和逻辑化的方式来分析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

What(是什么)民国诗学是20世纪初中国诗歌的一个流派,它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它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同时也试图突破这些传统,以适应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Who(谁)民国诗学的代表人物包括徐志摩、郭沫若、闻一多等。

他们不仅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作家,也是推动诗学变革的关键人物。

When(何时)民国时期,即1912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正值中国社会政治动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民国那代人的文章,痛快的地方很多,今人亦不妨由此猜测彼时的风气。

以我的看法,五四后新学人的状态,被后人大大地简化了。

其实那时的社会,旧式的娱乐之风很盛,知识界除了谈欧美文明,钟情戏楼、茶舍者,为数甚广。

文人厌于官场、功名的时候,一部分人便爱去讲风月、民俗、茶食。

有的学人在学理上崇仰西学,而审美方式却是古中国的。

所谓新旧杂陈,是一点不错的。

1930年代《人间世》、《论语》的问世,有一点这样的因素。

几个作家造了不小的气势。

谈乡情、烟酒、草虫者渐多了。

徐讠于本是小说家,但看他的杂感,对服饰、烟草、金钱无不喜谈,兴致很高。

而林语堂、郁达夫等人,放松之余常常用心于性灵的抒发,讲讲古城旧梦、书林闲情等,借以寄托内心的思想。

贺宝善女士在《思齐阁忆旧》一书里谈到外公齐如山(戏剧、文史专家)在日据时期躲在北平著述的生活,在外族入侵,民不聊生的时候,文人们所写的不都是激烈的文字,其中多有闲适之风。

齐如山是个学问很深之人,在戏剧上别有创意,为梅兰芳写过不少好的剧本。

《洛神》、《天女散花》、《霸王别姬》、《凤还巢》已成了经典之作。

齐氏一生弄的都是士大夫不屑为之物。

即便像谈吃的短章,绝无儒生的道统气。

在八股气与洋风四吹的时候,却偏偏醉于游戏之作与趣味,那当说是一个另类。

我们今天在北京城,已难以见到这样类型的人物,在学识与情调上,看似旧文人的余影,其实本质却是新式的。

不过用旧代新而已,粗心的人是看不出来的。

像叶圣陶这样有现实感的作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颇为注意自己的经验。

并不反对写闲花野草,他以为只要是自己经历的东西,一石一木均可入文,本不存在什么高低之分。

中国文人看人写事,动不动是经验之外的大道理,反而与人的心性很远了。

查叶圣陶的作品集,写月光、佛迹、戏曲、动物者很多,能在日常里发现与人性相关的东西。

《没有秋虫的地方》、《藕与莼菜》、《看月》、《牵牛花》、《天井里的种植》,都非宏大深刻的题旨,如今阅读,不乏精到之处。

这类作家,纤细、温和,没有黑暗与杂色,读者从中能看到那个时代的另一种操守。

较之于左翼文人的喷血的文字,叶圣陶显得冲淡与祥和,与血腥的文学有点隔膜了。

左翼文学出来后,谈风月就成了被诟病的现象。

周作人当年的谈龙谈鬼,就被讥为落伍分子,能看出青年一代对书斋里的文人的不满。

其观点是,在社会黑暗至极的时刻,躲在书斋里吟风弄月,实在是堕落了吧。

不过林语堂等人并不这么看。

在《论玩物不能丧志》一文中,林语堂理直气壮地说:然古人以玩为非,尚有系统的哲学在焉。

理学家以为凡玩足使心性浮动,故如女子必以礼教防范之。

盖以为小姐游后花园,情根一动,即为祸苗,禁之不使后花园,亦不失为防微杜渐之计。

今日中国风俗已受西方影响而浪漫化,女子可游公园,青年可踢足球,要人可看电影,画家可画裸体,凡有西洋祖宗为护符者,皆不敢非议。

独东方式游玩,必认为玩物丧志,此而言复兴民族,民族岂不殆哉!这一篇文章的背后,有周作人思想的后盾,说其受到了周氏的暗示,也不为过。

周作人在1930年代,越来越注重自己的阅读经验,对流行色不以为然。

林语堂对周氏的状态一往情深,以为那种重个人而轻道学的态度殊为可取。

信仰各种主义的人,因沉于外部的玄学而迷失自我,倒是以个体经验为出发的人,可以找到本我的存在。

这样一个看法,在那时被许多人所认可,沈启无、刘半农、曹聚仁都有一点类似的倾向。

玩物果真不能丧志?自我是有了,却束之高阁,有时从残酷的场景前滑落自己的笔锋,那也不能说是一种荣光吧?玩玩山水与古董,并非过错,但以此为正宗之路,且大谈闲适之美,就不免有点做态。

倒是像叶圣陶、丰子恺这样不喊口号,忠实于自我的人,显得一点亲切。

人之历史,有高峻之险,有沙滩之静,都是一种必然,未必固定在一个基点上。

夸大自己的爱好,将其泛化于生活中,那总有点自恋色彩的。

2.自有了白话文与新风尚,旧式学者是大为不满的。

章太炎就抱怨自己的弟子黄侃,“敢于侮同类,而不敢排异己。

昔年与桐城派人争论骈散,然不骂新文化”。

章太炎有几个学生都是新文化的领军人物。

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朱希祖都是新风尚的实践者。

章太炎对于晚辈中的新潮,不以为然。

他自己顶多玩玩古钱,看看字画,别的娱乐很少。

所以劝自己的爱将吴承仕,不可随波逐流,要有自立的本领。

吴承仕这样的小学大家,虽深染古风,学的是音韵训诂,然而生活方式却是现代的。

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友人对他的描述,吴承仕全没有章太炎的老朽与书生气,喜打网球,热衷社会活动,后来大谈马克思主义。

这一变化,在1930年代已经形成,如今想来,有很深的意味。

民国间嗜古最深者,有时却有摩登的一面。

古的与今的就那么巧妙地会合着。

士人的风气,其实也系着文化的苦乐。

章太炎治学时,也留意过古人的服饰、饮食住所,对旧时风俗不无感慨。

他未必料到,自己生活的时代,竟是积习迁移,洋风吹来的乱世,新文人玩古董,古董专家又带着洋人习气。

这在过去是少见的。

我们看逊帝溥仪在宫里的最后几年生活,就可感到域外文明的渗透。

故宫里至今还有一座未完成的德国式的观鱼楼台,顽固不化的皇家尚且如此,读书人就更不用说了。

旧时的文人业余生活是简单的,没有什么刺激人的花样。

中国人的娱乐止于庭院与廊庙之间,或是书画品玩,或吟哦山水,如此而已。

林语堂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人的日常娱乐时,写过这样一段话:有了极度的闲暇,中国人还有什么事情未曾干过呢?他们会嚼蟹,啜茗,尝醇泉,哼京调,放风筝,踢毽子,斗鸡,斗草,斗竹织,搓麻将,猜谜语,浇花,种蔬菜,接果枝,下棋,养鸟,煨人参,沐浴,午睡,玩嬉小孩,饱餐,猜拳,变戏法,看戏,打锣鼓,吹笛,讲狐狸精,练书法,咀嚼鸭肫肝,捏胡桃,放鹰,喂鸽子,拈香,游庙,爬山,看赛船,斗牛,服春药,抽鸦片,街头闲荡,聚观飞机,评论政治,读佛经,练深呼吸,习静坐,相面,嗑西瓜子,赌月饼,赛灯,焚香,吃馄饨,射文虎,装盆景,送寿礼,磕头作揖,生儿子,睡觉。

林语堂描绘的,是旧时的风俗,这风俗在民国间依然延续着。

不过到了二三十年间,由于洋学堂与西式医院的出现,加之公园、书铺、图书馆的增多,人们已不拘于旧的方式,而有了各式各样聚会的场所,业余生活的空间拓展了。

邓云乡在《文化古城旧事》一书里提到了学生们在课后举办运动会,篮球、网球比赛,以及音乐会、滑冰等等,可见那时的城市已有了现代生活的影子了。

至于像上海的酒吧、舞厅、影院更不必提,几乎是欧洲都市的缩影。

洋人的风气如消融的冰雪,谁也抵挡不住它的流淌。

以吴承仕这样深厚的古文字学家为例,在旧籍爬梳之余,却热衷于欧洲传来的学说与娱乐方式,对工业文明中的情调有着神往之情,可见旧式自娱方式的衰微是必然的了。

章太炎那代人不会料到,世风会转变得那么快。

连北平这样的地方都浸在西方文明的深谷里,看似很慢,范围亦小,而到了1940年代,已蔚然成风了。

读书人受到洋人学说的引诱,在那时是一种趋势。

丰子恺曾写到都市之音对乡下人的冲击,画了一幅美妙的图画,素朴的生活总算被什么打破了。

梁实秋也谈过西式生活的妙处,比如球赛、舞蹈,都比中国士大夫的矜持的漫步更有趣味。

五四之后,提倡新生活者,多讲洋人习俗的意义,士大夫的旧习自然被讥为落伍的遗存。

所以新风尚的出现,与新文学的诞生一样,背后是一种新的理念:讲究个体的冲动与娱悦。

不像过去的老夫子那么慢条斯理,仿佛被什么束缚了一般。

梁实秋有一篇文章叫《运动》,开头写到李鸿章不懂西方现代体育运动的可笑。

李鸿章那一代人受到梁实秋的讥笑,内含着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冷视。

1930年代,像网球运动这种项目,在中国大学里已经出现,我在王世襄当年编的《燕京大学学刊》上,就读到许多照片,学生们穿着讲究的运动服在操场上打网球,与洋人学堂的情形,很有些相似了。

中国的读书人不仅知道了天文地理、算术美学的价值,也知道了运动的妙处,联想新诗的出现,独吟者的放声之状,二者实在如出一辙。

社会进化的脚步,就这样搅乱了都城里宁静的生活。

或者可以这样说,随着白话文的出现,中国人日常生活也渐渐从古老的形态中慢慢解脱出来,到了我们这个世纪,要想再找到晚清的余影,已难之又难了。

但新文学作家身上的洋气,其实是模仿来的,根柢上还是染有旧风。

你不能不承认古诗文的内力,许多人偶尔的谈吐,还是被“子曰诗云”所左右着。

胡适是白话文理论的倡导者,而你看他对旧籍整理的兴趣,难说没有明清人的套路。

至于郭沫若、陈梦家、林语堂、郑振铎等,就更不必说了。

民国的新诗人和新小说家,在提倡新风气之余,也搜寻古董、喜谈文物者甚多,不同于旧文人的是,有了比较的眼光,知道洋人的学术与东方艺术的差异,故积习里多了挑战的目光。

废名与冯至都是学外文出身的,在北大毕业后喜欢的却是古董一类的东西,对魏晋、唐宋的诗文别有兴趣。

1931年4月10日,冯至在给友人杨晦的信中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废名常说,古人会做文章,我近来也时常这样想。

“古文观止”,现在恐怕只有三家店的先生提这部书了。

不过里边许多文章,像《秋声赋》、《赤壁赋》,我想就列入世界头等作家之林也没有什么愧色的。

我常常奇怪,我们有一个时代,读中国书就不算读书,宁可读一本什么巴尔干半岛的小说。

(自然巴尔干半岛也有好的小说。

)中国如果复活,大半也需要中国的“文艺复兴”吧。

这样的话头说起来有点使人讨厌———但我实在以为应该如此。

从新文学作家那里听到这样的话,自然让人想到新文学自身的欠缺。

大家一面尝试着新路,一面又回望着先人的旧径。

人们的矛盾可想而知。

不知道为何,许多关于新文学史的著作,不太提及此类现象。

后来的文学家和古文化断开,大概也是未能了解文学诞生的复杂背景吧。

第一二代的白话文作家,未免有古人的嗜好。

后来的渐渐变成新人,古老的幽魂,似乎和青年们没有关系了。

据说日本与中东的一些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国度的当下文学,都有这样一个问题。

新旧的断裂,导致了现代文明的普及。

谁能阻止这样的趋势呢?1930年代,有许多文人看到了这一点,由新文艺的创作而转向古董的研究。

搜求旧物,整理国故,一时也荡起了微澜。

这让人想起邓以蛰先生。

邓以蛰1892年生于安徽,1917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哲学与美学。

1923年到北大任教。

1920年代的时候,他是新文学的鼓吹者,与胡适、鲁迅有过交往,对戏剧、诗歌有着新鲜的看法。

小说家杨振声、诗人闻一多与其都有很不错的关系。

但后来邓以蛰转而倾心于字画与文物领域,对五四式的激情反而疏离了。

他越来越喜欢历史与遗存,对书画艺术每每有着妙论。

其《国画鲁言》、《画理探微》、《书画同源》、《辛已病馀录》、《书法之欣赏》等,成一家之言。

日本汉学家藤冢邻在1933年的一篇文章中写到了邓氏家中文物收藏的情况,当可看彼时的精神状况:我在昭和八年夏,再游北京时,由旧知钱稻孙君介绍邓中纯、叔存两君,不期而遇完白之五世孙,且系日本留学生。

余屡访其西城北沟沿寓居,得展赏完白之肖像、遗品,清代、李朝之手札等数十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