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020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固井用水泥和材料第6部分:水泥浆静胶凝强度测试方法》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
—Cements and materials for well
cementing—
Part 6: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static gel strength of cement formulations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固井用水泥和材料
第6部分:水泥浆静胶凝强度测试方法
译文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取样 (2)
5 制备 (2)
6 使用旋转型静胶凝强度测试仪的试验方法 (2)
7 使用超声波静胶凝强度测试仪的试验方法 (3)
8 使用间歇式旋转型静胶凝强度测试仪的试验方法 (5)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临界静胶凝强度——附加说明 (1)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在特殊固井作业中,静胶凝强度SG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参数。

特殊固井作业包括:浅水层固井作业、打水泥塞作业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下作业。

作业者为了满足特殊的固井设计需要,确定了水泥浆的胶凝强度特性。

最早使用旋转粘度计测试水泥浆静胶凝强度SGS。

目前使用旋转型静胶凝强度测试仪、间歇式旋转型静胶凝强度测试仪以及超声波静胶凝强度测试仪等专门仪器进行测试。

ISO 10426的本部分提供了使用这三种类型的仪器进行静胶凝强度SGS测试的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样品量、仪器结构、SGS测试方法的不同,造成ISO10426本部分提供的三种测试仪,所测试的试验结果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静胶凝强度测试结果作为水泥浆设计或技术评估的单一或主要工程参数时,必需注意这一点。

ISO 10426的本部分括号中给出的为USC单位。

ISO 10426的本部分不是必需使用IS单位或是USC 单位。

本部分已经考虑了仪器测量的精确度。

如:温度计通常以1度为基础增量,因此本标准中的温度已经被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温度值。

ISO 10426的本部分中,校正仪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

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或真实值的一致程度。

准确度与精确度或试验结果的可重现性有关。

精确度是进一步测量或计算而得到的相同或相似的试验结果。

精确度可以表征为测量结果的偏离度。

计算或测量的结果可以准确但不精确,精确但不准确,两者都不允许还是两者都允许。

如果结果即准确又精确,那么这个结果是有效的。

ISO 10426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固井用水泥和材料
第6部分:水泥浆静胶凝强度测试方法
1 范围
ISO 10426的本部分规定了需求并提供了可模拟井况下水泥浆静胶凝强度测试方法以及相关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10426-2:2003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油井固井用水泥和材料——第2部分:油井
水泥试验方法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井底压力 BHP
井底静液柱压力由井的垂深、井筒中的流体密度计算而得。

3.2
井底循环温度 BHCT
顶替过程中,井筒内水泥浆所能遇到的最高温度。

3.3
临界静胶凝强度时间 CSGSP
水泥浆从临界静胶凝强度发展到250Pa(500 lbf/100ft2)静胶凝强度所需的时间间隔。

3.4
临界静胶凝强度 CSGS
水泥失重后导致液柱(或其他环空流体)与地层孔隙压力相平衡时的水泥静胶凝强度。

见附录A
注意:临界静胶凝强度单位为帕斯卡/平方米或牛顿/平方米(每100平方英尺的磅力)。

3.5
静胶凝强度 SGS
一种剪切强度,将有胶凝特性的流体从已知长度和形状的圆管柱或环空中驱动所需的驱动力。

注意:静胶凝强度单位为帕斯卡/平方米或牛顿/平方米(每100平方英尺的磅力)。

4 取样
4.1 总则
本标准进行水泥浆试验可能需要水泥、水泥混料、固体和液体外加剂、拌合水以及配浆混合水的样品。

为确保实验室试验条件、材料尽可能与井场相近,应采用现有的最佳取样技术。

4.2 方法
水泥、水泥混料、固体和液体外加剂、拌合水的常见取样方法应按ISO 10426-2:2003的第4部分进行。

如果需要,拌合水、水泥、水泥混料、液体外加剂的温度可以用精度为± 2 °C (±3 °F)的热电偶或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温度。

温度测量系统的校正应不少于每3个月1次(例如:热电偶)或每年1次(例如:温度计)。

注意:常见的取样器见ISO 10426-2:2003的图1。

5 制备
水泥浆按ISO 10426-2:2003第5部分的方法制备。

水泥样品与混合水的试验温度应分别控制在井场温度± 2 °C (±3 °F)的范围之内。

如果井场条件未知,混合水与水泥应在23 °C ± 2 °C (73 °F ± 3 °F)内迅速混合。

如果需要制备大体积的水泥浆,则按照ISO 10426-2:2003附录A.1的方法进行。

注意:水泥浆密度的测定按照ISO 10426-2:2003第6部分规定进行。

6 使用旋转型静胶凝强度测试仪的试验方法
6.1 仪器
该仪器包含一个压力腔,压力腔可模拟固井作业程序进行加热和加压。

静凝胶强度(SGS)由已知几何形状的浆叶在低速下旋转所需的扭矩计算而得。

在静凝胶强度试验的搅拌阶段,浆叶的旋转速度通常是连续的,大小为0.0000092 r/s (0.2°/min)。

模拟井中顶替过程的初始搅拌速度通常是2.5 r/s±0.25 r/s (150 r/min±15 r/min)。

旋转型静凝胶强度测定仪应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校准。

测试期间,测试腔中的水泥浆升温升压应按固井试验方案进行(见6.2.2)。

利用置于测试腔中央的ASTM E220型“特殊”J型热电偶测定水泥浆温度。

温度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应校准至± 2 °C (±3 °F),校准次数应不少于每3个月1次。

注:可根据水泥浆设计的需要,调整仪器的旋转速度。

仪器旋转速度的允许范围为0.0000069 r/s (0.15°/min) ~ 0.0000231 r/s (0.5°/min)。

6.2 试验步骤
6.2.1
如果测试中有分批混合,测试时间应包括批混的时间。

在批混时间段内,水泥浆应置于设计温度下,压力应为大气压。

搅拌速度通常为2.5 r/s ± 0.25 r/s (150 r/min ± 15 r/min)。

如果没有批混时间,忽略此步。

6.2.2
计算水泥浆到达井底所需时间以及水泥浆顶替至目的层所需时间。

在水泥浆到达井底所需时间内,将水泥浆温度和压力逐步升至井底循环温度和井底压力。

然后调整水泥浆的温度和压力至目的层循环温度和压力。

在模拟顶替过程中,温度应维持在目标温度± 3 °C (±6 °F)的范围内,压力应维持在目标压力± 2 MPa (± 300 psi)的范围内。

在顶替过程中的最后10 min,温度应在目标温度值± 1 °C (±2 °F)的范围内,压力应在目标压力值± 0.7 MPa (± 100 psi)的范围内。

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后,维持目标温度和压力5 min±30 s,以保持温度稳定。

搅拌速度一般为2.5 r/s ± 0.25 r/s (150 r/min ± 15 r/min)。

水泥浆达到目的层的循环温度和压力,所需时间为顶替时间减去到达井底时间。

如果需要延长水泥浆试验时间,试验温度应在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之后的240 min内,升至井底循环温度。

注:在以ISO转速搅浆期间,试验可给出一个水泥浆的稠度概值。

由于搅拌棒并不符合ISO测定水泥浆稠化时间所需搅拌棒的尺寸,所以水泥浆稠度数据并不是一个准确的值。

6.2.3
静凝胶强度的测定中,在水泥浆模拟顶替结束时,浆叶的旋转转速从2.5 r/s ±0.25 r/s (150 r/min ± 15 r/min)变化至0.0000092 r/s (0.2°/min)或其它允许的旋转速度。

维持目的层的循环温度和压力。

静凝胶强度的测定中,温度和压力应分别保持在温度目标值± 1 °C (± 2 °F) 和压力目标值± 0.7 MPa (± 100 psi)的范围内。

6.2.4
在模拟顶替水泥浆至水泥浆具有胶凝态的过程中,记录起始静凝胶强度值和运行时间。

记录达到50 Pa (100 lbf/100 ft2)、100 Pa (200 lbf/100 ft2)、150 Pa (300 lbf/100 ft2)、200 Pa (400 lbf/100 ft2) 和250 Pa (500 lbf/100 ft2)静凝胶强度的时间。

临界静凝胶强度时间(CSGSP)是水泥浆从临界静凝胶强度(CSGS)值(见附录A)发展至250 Pa (500 lbf/100 ft2)静凝胶强度(SGS)值所需时间。

同时记录静凝胶强度测试所用仪器的制造商、型号和旋转速度。

7 使用超声波静胶凝强度测试仪的试验方法
7.1 仪器
将待测水泥浆置于一个可控温、控压的压力腔内,进行静态养护,该压力腔可测量水泥浆的声学性质。

第一个传感器产生一个声学信号,声学信号通过样品进行传输。

第二个传感器测量并记录穿过样品的声学信号振幅的大小。

根据声学信号振幅大小与静凝胶强度的关系式确定样品的静凝胶强度值。

超声波静凝胶强度仪应根据制造商说明书进行校准。

在测试期间,根据相应井的模拟试验表(见7.2.5部分),升高测试腔内水泥浆的温度和压力。

利用置于测试腔中央的ASTM E220型“特殊”J型热电偶测定水泥浆温度。

温度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应校准至±2 °C (±3 °F),校准次数应不少于每3个月1次。

7.2 样品测试过程中的增压养护
7.2.1
可使用ISO 10426-2:2003中9.2.1规定的任何稠度计进行试验。

7.2.2
将水泥浆置于增压稠化仪中,按照ISO10426-2:2003中9.4.3的规定进行稠化试验。

7.2.3
设计温度下,此时压力应为大气压。

搅拌速度通常为2.5 r/s ± 0.25 r/s (150 r/min ± 15 r/min)。

如果没有批混时间,忽略此步。

7.2.4
计算水泥浆到达井底所需时间以及水泥浆顶替至目的层所需时间。

在水泥浆到达井底所需时间内,将水泥浆温度和压力逐步升至井底循环温度和井底压力。

然后调整水泥浆的温度和压力至目的层循环温度和压力。

在模拟顶替过程中,温度应维持在目标温度± 3 °C (±6 °F)的范围内,压力应维持在目标压力± 2 MPa (± 300 psi)的范围内。

在顶替过程中的最后10 min,温度应在目标温度值± 1 °C (±2 °F)的范围内,压力应在目标压力值± 0.7 MPa (± 100 psi)的范围内。

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后,维持目标温度和压力5 min±30 s,以保持温度稳定。

搅拌速度一般为2.5 r/s ± 0.25 r/s (150 r/min ± 15 r/min)。

水泥浆达到目的层的循环温度和压力,所需时间为顶替时间减去到达井底时间。

为安全起见,如果养护温度大于88 °C (190 °F),水泥浆从增压稠化仪取出之前,关闭加热器,并尽快将水泥浆冷却至88 °C (190 °F)左右。

假设100 °C (212 °F) 为水的沸点温度,88 °C (190 °F)为安全温度。

如果试验现场,水的沸点温度小于100 °C (212 °F),则相应地调整试验温度。

7.2.5
缓慢释放压力[大约1400 kPa/s (200 psi/s)]。

从稠度仪中取出浆杯,保持杯盖垂直,以避免油混入水泥浆。

拧下浆杯顶部紧锁环,从浆叶轴上取下驱动片、垫圈和橡胶隔膜盖。

抽走、吸干橡胶隔膜上面的油。

取下橡胶隔膜和支撑环。

抽走、吸干水泥浆上面所有残留的油。

如果油污染严重,则废弃该水泥浆并重新开始试验。

取出搅拌叶,用刮刀迅速搅拌水泥浆以确保水泥浆均匀。

增压稠度仪内取出的水泥浆,在5 min之内倒入静胶凝强度仪浆杯中。

7.2.6
将水泥浆置于超声波静凝胶强度测定仪的测试腔内,该测试腔需预热至目的层循环温度或88 °C (190 °F)中较低值。

将样品加压至目的层压力或仪器的极限压力。

如果目的层温度大于88 °C (190 °F),以2 °C/min (4 °F/min)的速度将温度逐步升至目的层循环温度。

静凝胶强度测试过程中,试验温度应保持在目标值± 1 °C (± 2 °F) 的范围内,试验压力应保持在目标值± 0.7 MPa (± 100 psi)的范围内。

如果需要延长水泥浆试验时间,试验温度应在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之后的240 min内,升至井底循环温度。

7.2.7
当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时,记录静凝胶强度值和运行时间。

记录达到50 Pa (100 lbf/100 ft2)、100 Pa (200 lbf/100 ft2)、150 Pa (300 lbf/100 ft2)、200 Pa (400 lbf/100 ft2) 和250 Pa (500 lbf/100 ft2)静凝胶强度的时间。

临界静凝胶强度时间是水泥浆从临界静凝胶强度(CSGS)值(见附录A)发展至250 Pa (500 lbf/100 ft2)静凝胶强度(SGS)值所需时间。

同时记录静凝胶强度测试所用仪器的制造商、设备型号和养护类型。

7.3 样品测试过程中的常压养护
7.3.1
配浆后1 min之内,将水泥浆倒入常压稠化仪养护浆杯中。

7.3.2
设计温度下。

搅拌速度通常为2.5 r/s ± 0.25 r/s (150 r/min ± 15 r/min)。

如果没有批混时间,忽略此步。

7.3.3
计算水泥浆到达井底所需时间以及水泥浆顶替至目的层所需时间。

在水泥浆到达井底所需时间内,将水泥浆温度逐步升至井底循环温度或88 °C (190 °F)中的较低值,然后调整水泥浆的温度至目的层的循环温度。

在模拟顶替过程中,温度应维持在目标温度±3 ℃(±6 °F)的范围内。

在顶替过程中的最后10 min,温度应在目标温度值± 1 °C (±2 °F)的范围内,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后,维持目标温度5 min±30 s,以保持温度稳定。

搅拌速度一般为22.5 r/s ± 0.25 r/s (150 r/min ± 15 r/min)。

水泥浆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所需时间为顶替时间减去到达井底时间。

温度达到目的层的循环温度或88 °C (190 °F)时,取出搅拌叶,用刮刀迅速搅拌水泥浆以确保水泥浆均匀。

常压稠度仪内取出的水泥浆,在5 min之内倒入静胶凝强度仪浆杯中。

根据试验方案,最好是加热水泥浆,而不是加热盛有水泥浆的容器。

7.3.4
将水泥浆置于超声波静凝胶强度测定仪的测试腔内,该测试腔需预热至目的层温度或88 °C (190 °F)中较低值。

将样品加压至目的层压力或仪器的极限压力。

如果目的层温度大于88 °C (190 °F),以2 °C/min (4 °F/min)的速度将温度逐步升至目的层循环温度。

静凝胶强度测试过程中,试验温度应保持在目标值± 1 °C (± 2 °F) 的范围内,试验压力应保持在目标值±0.7 MPa (± 100 psi)的范围内。

如果预计水泥浆顶替时间延长,试验温度应在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之后的240min内,升至井底循环温度。

7.3.5
当达到目的层温度时,记录静凝胶强度值和运行时间。

记录达到50 Pa (100 lbf/100 ft2)、100 Pa (200 lbf/100 ft2)、150 Pa (300 lbf/100 ft2)、200 Pa (400 lbf/100 ft2) 和250 Pa (500 lbf/100 ft2)静凝胶强度的时间。

临界静凝胶强度时间是水泥浆从临界静凝胶强度(CSGS)值(见附录A)发展至250 Pa (500 lbf/100 ft2)静凝胶强度(SGS)值所需时间。

同时记录静凝胶强度测试所用仪器的制造商、设备型号和养护类型。

8 使用间歇式旋转型静胶凝强度测试仪的试验方法
8.1 仪器
将待测水泥浆置于一个可控温、控压的压力腔内,进行静态养护。

静凝胶强度(SGS)由已知几何形状的浆叶在低速下间歇式旋转所需的扭矩计算而得。

通常情况下在静凝胶强度试验期间,该仪器以0.00016 r/s± 0.000005 r/s (0.01 r/min± 0.003 r/min)的速度转动6 s,间歇时间在1 min与10 min之间可调节。

一般情况下仪器每3 min间歇转动一次。

间歇式旋转型静凝胶强度测定仪应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校准。

测试期间,测试腔中的水泥浆升温应按固井试验方案进行(见8.2.4)。

利用置于测试腔中央的ASTM E220型“特殊”J型热电偶测定水泥浆温度。

温度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应校准至±2 ℃(±3 °F),校准次数应不少于每3个月1次。

8.2 样品测试过程中的增压养护
8.2.1
可使用ISO 10426-2:2003中9.2.1规定的任何稠度计进行试验。

8.2.2
将水泥浆置于增压稠化仪中,按照ISO10426-2:2003中9.4.3的规定进行稠化试验。

8.2.3
如果测试中有分批混合,测试时间应包括批混的时间。

在批混时间段内,水泥浆应置于设计温度条件下,此时压力应为大气压。

8.2.4
计算水泥浆到达井底所需时间以及水泥浆顶替至目的层所需时间。

在水泥浆到达井底所需时间内,将水泥浆温度和压力逐步升至井底循环温度和井底压力。

然后调整水泥浆的温度和压力至目的层循环温度和压力。

在模拟顶替过程中,温度应维持在目标温度± 3 °C (±6 °F)的范围内,压力应维持在目标压力± 2 MPa (± 300 psi)的范围内。

在顶替过程中的最后10 min,温度应在目标温度值± 1 °C (±2 °F)的范围内,压力应在目标压力值± 0.7 MPa (± 100 psi)的范围内。

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后,维持目标温度和压力5 min±30 s,以保持温度稳定。

搅拌速度一般为2.5 r/s ± 0.25 r/s (150 r/min ± 15 r/min)。

水泥浆达到目的层的循环温度和压力,所需时间为顶替时间减去到达井底时间。

为安全起见,如果养护温度大于88 °C (190 °F),水泥浆从增压稠化仪取出之前,关闭加热器,并尽快将水泥浆冷却至88 °C (190 °F)左右。

假设100 °C (212 °F) 为水的沸点温度,88 °C (190 °F)为安全温度。

如果试验现场,水的沸点温度小于100 °C (212 °F),则相应地调整试验温度。

8.2.5
缓慢释放压力[大约1400 kPa/s (200 psi/s)]。

从稠度仪中取出浆杯,保持杯盖垂直,以避免油混入水泥浆。

拧下浆杯顶部紧锁环,从浆叶轴上取下驱动片、垫圈和橡胶隔膜盖。

抽走、吸干橡胶隔膜上面的油。

取下橡胶隔膜和支撑环。

抽走、吸干水泥浆上面所有残留的油。

如果油污染严重,则废弃该水泥浆并重新开始试验。

取出搅拌叶,用刮刀迅速搅拌水泥浆以确保水泥浆均匀。

增压稠度仪内取出的水泥浆,在5 min之内倒入静胶凝强度仪浆杯中。

8.2.6
将水泥浆置于间歇式旋转型静凝胶强度测定仪的测试腔内,该测试腔需预热至目的层循环温度或88 °C (190 °F)中较低值。

将样品加压至目的层压力或仪器的极限压力。

如果目的层温度大于88 °C (190 °F),以2 °C/min (4 °F/min)的速度将温度逐步升至目的层循环温度。

静凝胶强度测试过程中,试验温度应保持在目标值± 1 °C (± 2 °F) 的范围内,试验压力应保持在目标值± 0.3 MPa (± 40 psi)的范围内。

如果需要延长水泥浆试验时间,试验温度应在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之后的240 min内,升至井底循环温度。

8.2.7
记录初始静凝胶强度值以及达到目的层温度时的静胶凝强度值。

记录达到50 Pa (100 lbf/100 ft2)、100 Pa (200 lbf/100 ft2)、150 Pa (300 lbf/100 ft2)、200 Pa (400 lbf/100 ft2) 和250 Pa (500 lbf/100 ft2)静凝胶强度的时间。

临界静凝胶强度时间是水泥浆从临界静凝胶强度(CSGS)值(见附录A)发展至250 Pa (500 lbf/100 ft2)静凝胶强度(SGS)值所需时间。

同时记录静凝胶强度测试所用仪器的制造商、设备型号和养护类型。

8.3 样品测试过程中的常压养护
8.3.1
配浆后1 min之内,将水泥浆倒入常压稠化仪养护浆杯中。

8.3.2
如果测试中有分批混合,测试时间应包括批混的时间。

在批混时间段内,水泥浆应置于设计温度下。

搅拌速度通常为2.5 r/s ± 0.25 r/s (150 r/min ± 15 r/min)。

如果没有批混时间,忽略此步。

8.3.3
计算水泥浆到达井底所需时间以及水泥浆顶替至目的层所需时间。

在水泥浆到达井底所需时间内,将水泥浆温度逐步升至井底循环温度或88 °C (190 °F)中的较低值,然后调整水泥浆的温度至目的层的循环温度。

在模拟顶替过程中,温度应维持在目标温度±3 ℃(±6 °F)的范围内。

在顶替过程中的最后10 min,温度应在目标温度值± 1 °C (±2 °F)的范围内,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后,维持目标温度5 min±30 s,以保持温度稳定。

搅拌速度一般为22.5 r/s ± 0.25 r/s (150 r/min ± 15 r/min)。

水泥浆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所需时间为顶替时间减去到达井底时间。

温度达到目的层的循环温度或88 °C (190 °F)时,取出搅拌叶,用刮刀迅速搅拌水泥浆以确保水泥浆均匀。

常压稠度仪内取出的水泥浆,在5 min之内倒入间歇式静胶凝强度仪浆杯中。

根据试验方案,最好是加热水泥浆,而不是加热盛有水泥浆的容器
8.3.4
将水泥浆置于间歇式旋转型静凝胶强度测定仪的测试腔内,该测试腔需预热至目的层循环温度或88 °C (190 °F)中较低值。

将样品加压至目的层压力或仪器的极限压力。

如果目的层温度大于88 °C (190 °F),以2 °C/min (4 °F/min)的速度将温度逐步升至目的层循环温度。

静凝胶强度测试过程中,试验温度应保持在目标值± 1 °C (± 2 °F) 的范围内,试验压力应保持在目标值± 0.3 MPa (± 40 psi)的范围内。

如果需要延长水泥浆试验时间,试验温度应在达到目的层循环温度之后的240 min内,升至井底循环温度。

8.3.5
记录初始静凝胶强度值以及达到目的层温度时的静胶凝强度值。

记录达到50 Pa (100 lbf/100 ft2)、100 Pa (200 lbf/100 ft2)、150 Pa (300 lbf/100 ft2)、200 Pa (400 lbf/100 ft2) 和250 Pa (500 lbf/100 ft2)静凝胶强度的时间。

临界静凝胶强度时间是水泥浆从临界静凝胶强度(CSGS)值(见附录A)发展至250 Pa (500 lbf/100 ft2)静凝胶强度(SGS)值所需时间。

同时记录静凝胶强度测试所用仪器的制造商、设备型号和养护类型。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临界静胶凝强度——附加说明
在水泥石发展到足够高的强度以抵御地层流体的侵入前,通过减少因静胶凝强度的发展而导致井筒压力降低,减少井筒处于欠平衡状态的时间。

井下环空中的流体静液柱压力可以平衡地层流体的潜在流动(地层流动是地层孔隙压力的函数)。

使用可固化流体时,例如水泥,随着水泥浆由完全液态转变为凝胶,最后转变为固态水泥,环空中平衡地层孔隙压力的有效静液柱压力会降低。

并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点,即地层的空隙压力等于由于水泥浆胶凝强度发展逐渐降低的静液柱压力加上环空中存在的其他流体产生的静液柱压力。

该平衡状态被称之为临界静凝胶强度。

一旦超过该强度,水泥的胶凝强度的进一步增加,井筒压力处于欠平衡状态导致侵入。

基于水泥临界静凝胶强度的流体运移计算模型是井筒几何形状、活跃层上方水泥柱的长度、水泥浆上方的流体静液压、水泥密度和活跃层地层空隙压力的一个函数。

该临界静凝胶强度在业内也被称为“临界壁面剪应力”。

临界静凝胶强度(CSGS )可使用公式(A.1)进行计算,式中临界静凝胶强度用SI CSGS,X 来表示,单位为国际单位帕斯卡,也可使用公式(A.2)计算,其中临界静凝胶强度用USC CSGS,X 来表示,单位为美国惯用单位镑/100平方英尺:
()()eff f0SI CSGS,L/D /0.027)(P X = (A.1) 式中:
f0P ──流体过平衡压力,单位为帕斯卡;
0.027──转换因数;
L ──水泥柱长度,单位为米;
eff D ──井筒有效直径,单位为厘米。

()()e f f f0USC CSGS,L/D /300)(P X = (A.2) 式中:
f0P ──流体过平衡压力,单位为磅/平方英尺;
300──转换因数;
L ──水泥柱长度,单位为英尺;
eff D ──井筒有效直径,单位为英寸。

注:浅水层环空流体静液柱压力减去孔隙压力即为流体的过平衡压力。

在没有隔水管的深水环境中,计算环空流体静压力时也将泥线以上海水静压包括在内。

环空尺寸等于裸眼直径减去套管直径。

水泥浆静胶凝强度测试方法
编制说明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2018年3月
《水泥浆静胶凝强度测试方法》(初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及工作简要过程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8〕41号文《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水泥浆静胶凝强度测试方法》(计划编号:20180799-T-469)标准得到批准落实,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承担并起草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5)提出并归口。

2、工作过程
标准制定计划下达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及时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正式开始了标准起草工作。

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查阅了国内外同类标准及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对比分析,并对国内的生产和使用状况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于2018年8月完成了初稿,起草工作的简要过程如下:
(1)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
根据标准制订任务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组成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并明确了分工和任务。

(2)确定标准修订思路和调研
通过对ISO 10426-6《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static gel strength of cement formulations》进行系统的分析、文献查阅、专家走访等方式对该标准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了调研。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固井所所长周仕明教授亲自组织标准专家会,分析调研资料,明确了标准的基本工作思路,确定了标准制订方案。

(3)标准制订阶段
根据标准的基本工作思路,开展了标准大纲的制定工作、以及初步试验验证、编制说明的起草工作。

3、主要参加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是集钻井、固井、油田技术服务、油田助剂开发销售及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单位。

在油气井固井方面,我院拥有全国一流的固井实验室,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实验仪器,有长期从事现场服务及固井课题攻关研究的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